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5607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64.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docx

好妈妈不吼不叫教育男孩100招之欧阳美创编

第1招把“不吼不叫教育男孩”当作一种使命

  大多数妈妈在教育男孩的时候,都会采取吼叫的方式,一是源于说话习惯,二是追求当时震撼性的教育效果。

但是,吼叫教育不仅会给男孩带来恐慌,也会严重挫伤他的自尊心,对于男孩的成长与发展没有任何好处。

而“不吼不叫”是可以有效地激发男孩发挥各种潜力的最佳教育方式。

不吼不叫,是妈妈必须掌握的教育智慧。

  近年来,在家庭教育领域中,我们越来越多地听到一个词——零吼叫,就是用不吼不叫的方法把孩子教养好。

这个“零吼叫”教养强调的是教育者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如何安抚自己的焦虑情绪上,而不是用近似吼叫的方式达到控制孩子的目的。

  那么,我们做妈妈的肯定就会质疑,不吼不叫的教养效果一定胜过吼叫吗?

只要能起到教育孩子、警示孩子的目的,何必一定要控制自己不吼叫呢?

在某个特定的时段,一声吼叫往往会比轻声慢语地讲道理管用啊!

“零吼叫”或“不吼不叫”的教养方式到底好在哪里?

我们为什么要把这种教育方式当作使命呢?

“使命”意味着无条件的承担,我们有必要把“零吼叫”教养模式当成使命吗?

  我们可以静静地思考一下,我们为什么要吼叫?

一般在什么情况下我们会吼叫?

吼叫之后的结果是什么?

  妈妈打开冰箱的时候,儿子阿吉也凑了过来。

阿吉踮着脚摸了摸鸡蛋,正想拿一个鸡蛋看看,妈妈突然大声说:

“哎呀,别拿鸡蛋,你会把鸡蛋打碎的。

”阿吉听到妈妈的吼叫,先一惊,然后赶快把手缩了回去。

  阿吉的妈妈为什么会吼叫?

因为不想让儿子打碎鸡蛋!

下次遇到类似的情形,妈妈还会对阿吉吼叫吗?

肯定会,因为吼叫起到了作用。

  除了想制止男孩的行为之外,当男孩把我们惹得“暴跳如雷”时,我们只能用大声吼叫的方式发泄自己的情绪;当我们苦口婆心地教导他,而他却屡教不改时,我们还怎么能忍住不发火?

  所以,引发吼叫的根源往往是男孩的所作所为不符合我们的心意,激发了我们的愤怒情绪,我们又急切地希望他能够服从我们的指令,于是我们的音量增大了,语速加快了,面目变得狰狞了。

  由此可以看出:

愤怒情绪和想控制男孩的想法,使我们不得不吼叫。

那么,我们一吼叫,男孩一般会有什么反应呢?

  我们对男孩吼叫的时候,男孩只会做出或服从或反抗的反应。

如果他服从了,我们会立刻尝到吼叫教育的“甜头”,于是,不知不觉地就会增加对男孩吼叫的频率和力度。

然而男孩行为上的服从,并不代表心里服从,如果他口服心不服,等到他“忍无可忍”的一天,他会用更强烈的方式表示对我们的不满。

那时,我们除了伤心难过之外,很难把孩子爆发的原因归结为我们的吼叫,而且从此,我们也永远失去了能制服他的招数,他也就“名正言顺”地进入了逆反期。

可怕的是,他会带着这种逆反情绪与家人、同学、老师等所有人相处,成为大家眼里的“钉子”。

如果男孩心服口服地接受了,他就会为了避免听到妈妈的再次吼叫,而战战兢兢地生活,他不会主动去尝试新鲜事物,他会因害怕犯错而拒绝成长,从而逐渐变得胆怯和懦弱,最后成长为一个懦弱、不敢承担责任的人。

  所以,用吼叫的方式教育出的孩子不是叛逆者就是懦夫,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要把“零吼叫”教养当作使命的根本原因。

  既然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要做的就是相信自己,相信自己可以做到“不吼不叫”。

我们不要奢望男孩有多听话,而是要学会控制情绪,学会用柔和的方式与男孩交流。

当然,这个学习和练习的过程也许不短暂,也许我们有时真的无法控制住情绪做到不吼叫。

但是,只要我们有这个意识,不断鼓励自己,那么吼叫的频率会逐渐减少,吼叫的力度也会逐渐减弱。

  随着我们的转变,男孩也会逐渐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总有一天,我们会用不吼不叫的方式教养出德才兼备的好男儿。

第2招一个不吼不叫的妈妈胜过10个好老师

“妈妈”和“老师”,对于男孩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角色。

不过,无论老师多么重要,都无法替代妈妈。

一个好妈妈的确可以胜过一个好老师,而不吼不叫的妈妈可能胜过10个好老师!

  我们不是刻意拿“妈妈”和“老师”进行比较,而是更强调好妈妈的重要性。

男孩从呱呱坠地到上幼儿园,“老师”这个名词对他来说是空白的。

但是,“妈妈”却时时刻刻伴随着他,妈妈的言行举止一直影响着他,感染着他。

等他开始走进学校,跟着老师进行学习的时候,他已经在妈妈的影响下,养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

从这个角度来讲,妈妈就是男孩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如果我们懂得用不吼不叫的方式教育男孩,他一定能打下良好的做人与做事的根基。

  很多时候,我们会把教育孩子的希望寄托在老师身上。

但是,老师的精力是很有限的,老师要管理几十个人组成的班级,他对每一个孩子的关注很难达到非常细微的程度。

所以,我们与其希望孩子遇到10位好老师,还不如让自己成为不吼不叫的好妈妈。

因为,孩子能遇到什么样的老师,我们做不了主,但是我们能成为什么样的母亲,我们自己完全可以做主。

  另外,男孩入学后,他的生活除了学校就是家庭,如果他在学校被老师刚训斥完,回到家又被妈妈吼叫一通,他心里会多难受啊!

如果老师柔声细语地给他讲道理,而我们却总是大吼大叫地斥责他,我们在他心中的威信自然会越来越低,他也会越来越不听话。

所以,男孩遇到什么样的老师不重要,重要的是一定要受到好妈妈的正确引导。

  用我们的柔和化解男孩的“遭遇”

  浩浩因为在学校和同学打架,被老师狠狠地训斥了一顿,他心里很难受。

一回到家,妈妈就发现他脸色不对,在妈妈的询问下,浩浩把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他和同学闹着玩,不小心弄疼了同学,一来二去就“升级”为打架了。

  妈妈听了浩浩的描述,不急不慢地说:

“妈妈理解你的心情,以后和同学玩耍要注意分寸,不要最后弄得大家都不高兴。

下次注意就好了,别多想了,老师批评两句也是很正常的。

行了,洗洗手,吃点儿水果吧!

  男孩被老师批评了,他回到家最需要的就是我们的安慰。

如果此时我们因男孩做错了事,就大声斥责他,他一定会感到很无助,会因不被理解而更加难受。

所以,我们一定要用柔和的态度帮男孩化解他在学校的“遭遇”。

  别让“吼叫”使我们变得没有威信 

  一天,吴刚兴高采烈地对妈妈说:

“妈妈,我们学校今天组织募捐,昨天您不是给我10元钱嘛,我当时就准备把10元钱捐出去……”

  妈妈刚听到这,就大吼道:

“你把10元钱都捐了?

咱们家的情况,你不是不知道,你把零花钱都捐了,那这个星期你就别问我再要零花钱了!

  吴刚听妈妈这样一说,也大吼道:

“没有,我是想捐10元,可是老师只让我捐2元,还告诉我2元钱也足够代表我的心意。

”说完,吴刚转身跑开了。

  吴刚的老师是位好老师,他能从学生的家庭情况出发,作出正确引导。

可是妈妈的教育方式和老师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不得不让吴刚更喜欢老师,而远离妈妈。

  话说回来,即使吴刚捐了10元钱,如果我们能慢慢地把“量力而为”的道理讲给他听,他不但能听懂道理,而且会敬仰我们。

如果我们用吼叫的方式给他讲道理,他不但听不进去,还会因为我们恶劣的态度而生气,结果,我们的教育目的没达到,还弄得两败俱伤。

  所以,男孩对我们产生了依赖感还是排斥感,完全取决于我们的态度,也就是说我们是否用不吼不叫的方式教育孩子。

第3招透过男孩这面“镜子”反思自己

  我们每位妈妈都有照镜子的经历,我们自己衣着整齐,镜子里的我们就不会衣着凌乱,“镜子”是对我们形象的真实反照。

然而,我们是否知道,生活中有一个“小镜子”正时时刻刻地反照着我们,这个小镜子就是我们的孩子。

  10岁的李翔从小就没有养成“物归原处”的习惯,他的书包不是在鞋柜上,就是在餐桌旁,要么就是在他自己的房间里。

他的衣服、鞋袜也是随处乱放,有时早上起来为找一只袜子,就要花10分钟的时间。

  不仅如此,李翔总是因为忘带书本或学习用品而被老师批评。

妈妈也很受不了李翔总是把东西乱扔乱放,心情好的时候就冲李翔叨叨两句,心情不好的时候,就对李翔吼叫道:

“去!

把你的东西放好!

  李翔虽然会马上收拾,可是不出一天,家里就能随处见到李翔的各种物品。

  这种场景也许会常常出现在我们的家庭中,我们在责怪男孩的同时,却忘了问自己:

“他为什么会这样?

他没有养成良好习惯的根源在哪里?

  仔细观察李翔的妈妈,她也经常丢三落四,不是把手机落在家里,就是把它落在单位。

打开她的包,里面什么东西都有,想立刻找出一件小物品,不把书包翻个底儿掉,肯定找不到。

再看看她的衣柜,所有的衣服堆成一团,看上去乱极了。

原来,有其母才有其子啊!

  可惜的是,我们做妈妈的总是看到男孩的问题,却不知道他的问题其实就是我们自身问题的反映。

正是因为我们没有“反观自省”,才会把眼光盯在男孩身上,并一次次地对着他大吼大叫,而男孩也只能无辜地承受着!

  通过男孩的言行,反思自己 

  泉泉期中考试没考好,于是,妈妈就开始大声数落泉泉:

“一天到晚就知道玩儿,不拿出时间来学习……”一开始,泉泉没说话,妈妈说多了,泉泉突然吼叫说:

“谁说我一天到晚就知道玩,难道我没有学习吗?

  妈妈愣了一下,没想到儿子会这样对自己说话,气上心头,一巴掌打在泉泉脸上,吼道:

“谁教你这样跟我说话的?

  谁教会男孩跟妈妈如此讲话的?

谁教的?

妈妈自己啊!

  妈妈用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也会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我们,因为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教”与“学”的过程。

我们“教”得不知不觉,孩子自然“学”得也会不知不觉,根源就是我们“教”错了。

  所以,如果孩子的言行举止让我们觉得不妥当了,让我们感到不被尊重了,我们先不要急着大声责骂他,而是想一想,自己的言行是不是和男孩很相似?

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就要意识到,平时种的种子,现在开始结果了。

唯一的办法就是,我们自己必须赶快改变。

  通过男孩进一步认识自己 

  儿子做事毛躁,总喜欢插嘴。

妈妈开始反思:

我自己做事也不毛躁啊,也没有抢着说话的习惯,为什么孩子这样?

  其实,妈妈的性格很急,说话快、走路快、办事快,这种火急火燎的性格每天都感染着儿子,儿子表现在行为上就是等不及别人说完话,做事时总想着尽快做完。

  可见,母子俩的表现形式不同,但根源都是心急。

  孩子所表现出来的行为特点一定可以从我们身上找到原型,也许是表现形式不同,但根源一定相同,这是毋庸置疑的。

如果我们有怀疑,只能说我们对自己的了解不够深入,尚且没有把孩子的行为与我们的性格联系起来,我们一旦发现其中的关联性,就会觉得男孩是多么无辜啊!

他乖乖地学会了我们“教”他的东西,可是他一旦学以致用的时候,我们却要指责他,批评他,他岂不是太冤枉了!

  所以,请我们在吼叫之前先忍一忍,反思一下自己,通过这面“小镜子”找到自己的问题。

如果我们真的找到了,我们就自然而然不会再吼叫了。

  要知道,我们对男孩的每一声吼叫,就是对自己的否定。

第4招妈妈以身作则,男孩“不令而行”

  李禾禾是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的儿子,他于2001年以年级第一的成绩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而后被哈佛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录取。

对于教育,李肇星的夫人秦小梅女士认为,身教的力量是无穷的。

  李禾禾5岁时,秦小梅女士的一位朋友遭遇了重大挫折,并打电话过来哭诉。

秦女士就安慰道:

“别哭了,擦擦眼泪,问题总可以解决的。

”之后不久的一天,李禾禾的幼儿园老师对秦女士说:

“每次有小朋友哭闹着要回家的时候,禾禾就会走上去劝人家,说‘不要哭了,马上就到星期六了,?

上就可以回家见爸爸妈妈了。

’他一边劝,还一边给小朋友擦眼泪。

”秦女士一听,一下子明白是自己劝朋友的情景印在了禾禾心里。

  还有一次,秦女士在与朋友交谈时,多次提到了“感谢”一词。

第二天,秦女士在给禾禾顺手递东西时,禾禾竟然说了声:

“谢谢妈妈!

  经过这两件事情,秦女士意识到,父母的言行对孩子有很大的影响力。

她认为:

孩子接纳、学习新知识的能力特别强,妈妈千万不要低估“身教”的力量,妈妈自己“行得正,坐得端”,孩子就会很好教甚至不用教。

  没错,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过程不是用大脑思考的过程?

而是通过感觉器官感受到并自然表达的过程。

他感受的源头是父母,特别是妈妈的行为习惯。

妈妈的言行举止“什么样”,他就感受到“什么样”,自然表现出“那个样”。

  古语说: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

”如果我们能做出好的榜样,不用要求男孩,他就会学着我们的样子行动起来;相反,如果我们自己都做不到,却要求孩子做到,即使我们把嗓子吼破,他都不会服从。

所以,我们明白了这一点,就根本用不着大吼大叫地去要求他、控制他,只需要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改善自己的行为习惯,就可以了。

  务必要重视身教的力量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

“不要以为只有你们同儿童谈话,或教导儿童、吩咐儿童的时候,才教育着儿童。

在你们生活的每一瞬间甚至当你们不在家的时候都教育着儿童。

你们怎样穿衣服,怎样跟别人谈话,怎样谈?

其他的人,你们怎样表示欢欣和不快,怎样对待朋友和仇敌,怎样笑,怎样读报……所有这一切对儿童都有很大意义。

”没错,“身教”虽然是无声的教育,但却是最有力度的教育,也是最有效的教育。

  有一个上小学三年级的男孩,他的爱好就是读书,如果每天有2个小时没有读到书,他就会觉得很难受。

原来,阅读是他妈妈的一大爱好,妈妈每天一有空就会读书。

她从来没有要求男孩读书,可是男孩自己就爱上读书了。

  类似这样的例子在生活中随处可见。

一有时间就看肥皂剧的妈妈总会吼叫着催促男孩去学习,可是一有时间就读书学习的妈妈,不用催促孩子,他自然就去学习了。

所以,教育的真谛无他,榜样而已。

既然如此,我们就要立志把“吼叫教育”转变成“榜样教育”。

  帮男孩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赵刚总喜欢给同学起外号,大家都不喜欢他。

原来,他的妈妈在家里提起邻居、同事或朋友的时候,都是以“代号”相称,很少称呼对方的名字。

于是,赵刚觉得给同学起外号,也是很正常的。

  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对于好坏、是非并没有明确的概念。

他并不知道什么话不该说,什么事不该做。

他看我们说了、做了,就认为这是合理的,他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完全是从我们的言行举止中获得的。

  如果妈妈爱撒谎,就别指望男孩能够诚信做人;如果妈妈不孝顺父母,也别指望孩子将来会孝顺我们;如果妈妈总是冲别人吼叫,也别指望孩子能够柔声细语地对父母讲话……所以,我们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自己首先要成为那样的人。

第5招给男孩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氛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每个家庭成员都能感受到它,男孩也不例外。

如果把男孩比作一颗小树苗,那么家庭氛围就如同孩子赖以生存的土地,果我们常常给土地施肥,小树苗自然能够茁壮成长。

  而家庭气氛的主要制造者?

谁呢?

是孩子的父母。

我们通过什么来营造家庭气氛呢?

通过我们的言行举止。

如果我们常常在家里大吼大叫,家庭气氛就会显得很紧张,男孩也会有压抑感;如果我们总是柔声细语,家庭就会充满祥和的气氛,男孩也会觉得很轻松。

所以,男孩在家庭中除了吃饱穿暖之外,精神营养完全来自这看不见、摸不着的气氛中。

  如果家庭氛围因为我们的吼叫而变得凝固,男孩就有不愿意回家的念头,这个念头很危险。

我们注意观察一下社会现状,那些成绩不好、习惯不良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男孩,80%以上来都自环境不良的家庭。

  家庭环境给男孩造成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生活、健康、学习等方面,更体现在情感、个性、品德等方面。

所以,请妈妈们用女性特有的温柔给男孩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与家庭成员保持良好的关系 

  小南的爸爸每天都很晚回家,对小南母子俩的关心很有限,妈妈对此非常不满。

爸爸和妈妈常常半夜吵架,两人的吼叫声吓得小南躲在被窝里直哭。

  每次在爸爸妈妈吵完架的第二天,小南都无法安心学习,总是一副魂不守舍的样子。

而且,妈妈也会因心情不好而莫名其妙地向小?

发火,这更让小南觉得家庭没有温暖。

  结婚后的女性,在家里扮演着妻子、媳妇、母亲等不同的角色,要与丈夫、公婆、父母等不同的家庭成员打交道。

相处中的摩擦是很难避免的,但是,如果我们顾及到家庭环境对男孩的影响,就应该用沟通的方式解决矛盾,互相宽容,互相理解,而不是用发脾气、骂人、大吼大叫的方式解决问题。

这种方式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让矛盾更加激化。

而在“家庭战争”中,我们最容易忽略的,也最容易受伤的人就是家里的孩子。

所以,为了他们身心健康发育,请妈妈们和家人共同为他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气氛。

  给孩子一个安静的学习环境 

  大吼大叫是表达情感的一种方式,但并非只有愤怒时才会吼叫,当激动、兴奋时也会吼叫。

无论哪种吼叫方式,次数一多,男孩的内心就不会安宁,所以,我们制造的家庭气氛应该以宁静祥和为主。

  高女士热情好客,常常把朋友约到家里来聚会。

大家要么高声畅谈,要么打打麻将,要么唱卡拉OK,嘈杂的声音让儿子无法学习。

直到聚会散去,儿子才能安心写会儿作业,但是写不了几个字,就到了睡觉时间。

所以,儿子经常因为完不成作业而被老师批评。

  渐渐地,一到高女士和朋友聚会的时候,儿子干脆就放下?

业本,大人们在外面玩,他自己在房间玩儿。

而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退步,期中考试居然排在班级倒数几名。

高女士生气地对儿子说:

“你怎么这么不争气?

  男孩为什么不争气?

是我们没有给他提供安静的学习环境。

我们既然很重视他的学习状况,就应该为他能安心学习创造条件。

如果男孩学习的时候,我们把电视机声音开得很大,或者和家人很大声地讨论问题,或者像高女士一样常常在家里组织娱乐活动,男孩的学习情绪一定会受到影响,是我们的行为影响了孩子的学习,我们又怎么能责怪他不争气呢?

  所以,只有我们尽力为男孩打造祥和的?

庭气氛,他的精神才会吸收足够的养分,才能形成比较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品格,才能精力充沛地去学习,才更有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男子汉。

第6招多读一些教育类书籍,提升素养

  一位妈妈对教育孩子没有什么经验。

儿子刚出生不久,她就因为工作忙,把儿子托付给了保姆。

每天下班回到家后,她也很少跟儿子进行互动和交流,晚上儿子也是和保姆一起睡。

而保姆人很老实,话不多,也很少和儿子说话。

渐渐地,妈妈发现儿子比同龄孩子的语言能力差很多。

  于是,她开始翻看一些教育类的书籍,有些书中明确提到,3岁之前是孩子语言发育的关键期,如果父母能常常和孩子对话交流,孩子的语言能力就会增强。

如果错过关键期,再想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父母就要付出更多的心血。

  妈妈看到这里,就觉得很后悔。

不过,虽然知道得有点儿迟,但总比完全不知道要好。

之后,妈妈常常和孩子一块游戏,唱儿歌。

后来,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很多。

  从上面这个例子中我们?

以看出,虽然我们已经为人母,但是我们对“教育”并不一定精通。

我们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习惯和心情来教导男孩,而我们的经验并不一定正确,也不一定科学。

如果用并非正确的方式来施教,受教者的发展状况如何,我们真的无法预料。

  所以,对教育并不精通的我们,一定要有意识地去学习。

很多教育类的书籍为我们提供了大量可考证的、通过实践总结的、适用于现代家庭的教育方法,可以说,这些书是我们正确教育孩子的指南针。

我们只有通过读书学习,进一?

提升自己的教育素养,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因错误施教而产生的不良后果。

  那么,我们应该从教育书籍中学习些什么呢?

  了解男孩的成长规律 

  2岁的玮玮最近一段时间总爱咬人,不是咬爸爸的手,就是咬妈妈的胳膊。

每次,妈妈都会大声呵斥他,以便让他知道咬人是不对的。

但是,玮玮好像改不了,总会情不自禁地咬人。

  如果妈妈不了解男孩的成长规律,就很难理解他咬人的行为,自然会用吼叫的方式制止他。

其实,这是男孩进入了用口探索环境的敏感期。

此时,我们需要给他准备无毒无害又干净的橡皮圈,或者各种软硬不同的食物,以供他去咬。

等过了这个时段,他自然就不咬了。

  那么,这些有关男孩?

长规律的知识,我们从哪儿得来?

无疑是书籍。

我们了解这些知识,就很容易理解他处在某一阶段的特殊行为。

理解之后,我们不但不会冲他吼叫,还会用有效的方法帮他度过每一个敏感期。

  学会用“好方法”教育男孩 

  一些教育类书籍的作者,要么是教养出优秀儿女的父母,要么是被学生喜爱的好老师,要么是有高度教育敏感度的教育专家。

他们通过书籍,把好的教育方法以及对教育的感悟展现出来,以供我们借鉴。

同时,他们也把在教育实践中用错的方法以及对教育的反思呈现出来,让我们以此为戒。

他们所呈现在书籍上的内容与我们的生?

息息相关,所举出的事例甚至是我们家庭中的“原形再现”。

  那么,我们完全可以借助这些书籍,去思考适合男孩的教育方法。

这样,我们在教育的路上会少走一些弯路,男孩的成长也会因我们教育素养的提升而得到保障。

  以提升教育心境为根本 

  我们在阅读教育类书籍的时候,一定要知道:

书中所有的例子和方法,只是起抛砖引玉的作用,不能一味照搬,也不能盲目效仿。

因为同一种方法,用在不同孩子身上就会有不同的效果,所以要懂得因材施教。

而且,同一种教育手段,让不同的教育者用在同一个孩子身上,结果也有可能会不同?

所以,妈妈和男孩的互动可以说是独一无二的。

  在很多教育类书籍里,作者表面上通过事例讨论如何教育孩子,其实背后都在强调教育心境,就是“感同身受”。

因此,我们在教育中,一定要学会体会男孩的感受,理解他的需要,当我们的“心”听到他的心声时,自然就激发了教育灵感,也找到了好的教育方法。

此时,教育效果一定不错。

所以,借助书籍提升教育心境,才是我们学习的根本。

第7招邀请男孩的爸爸参与到教育中来

  教育孩子绝对不是妈妈们单方面的责任,男孩的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扮演着?

可忽视的角色。

由于性别的相似性,男孩会逐渐从“依赖妈妈”向“关注爸爸”转变,他潜意识中越来越关心“作为男性应该具备些什么”的问题,他会试图从身边的男性身上寻找答案。

此时,如果爸爸不在他身边,或者并不关心他,他就会因为找不到答案而迷茫、困惑甚至失去成长的方向。

  约瑟•麦道卫是美国著名的婚姻与子女教育专家,他在作了大量的社会调查后发现:

与母亲相比,父亲在教育男孩时,往往不会把焦点放在细枝末节上,而是让男孩在规定的制度范围内自主成长。

这种“大框架”式的教育方式,会迫使男孩发挥自己的智慧和能力独立解决问题。

由此,男孩的意志品质和解决困难的能力就会得到充分锻炼。

  其实?

父亲对男孩的影响不仅是智力方面的,孩子的性格、体格和情感的形成与发展也会受父亲的影响。

如果父亲很少与孩子接触,孩子的身高和体重发育速度会慢一些,肢体平衡能力也相对较差。

另外,缺乏父爱的孩子容易焦虑,也比较怯懦,而且自尊心不强,情感的自控能力也较差,专家把这一系列现象称为“缺少父爱综合征”。

  既然父亲对男孩的教育作用不可替代,那我们就要邀请孩子的爸爸参与到教育中来,让他把男性特有的独立、果断、勇敢、坚强等特质传递给男孩,让男孩远离“缺少父爱综合征”,成为一个品行优良的男子汉。

  请丈夫常?

陪伴男孩 

  没有哪个男孩不渴望获得父亲的陪伴,因为大部分男孩都把父亲当成偶像,如果能被“偶像”关注,内心就会无比喜悦和幸福。

所以,我们要建议丈夫抽空多陪男孩玩耍,多与男孩交流,哪怕不做具体的互动,丈夫的存在也能给男孩莫名的力量。

  而且,如果平时丈夫能在男孩临睡前回到家,男孩就会感觉到踏实和安全,也会因此睡得更香甜。

当然,如果丈夫能坐在男孩的床边与其寒暄几句,父子之间的距离就不会因为父亲的忙碌而拉开。

  请丈夫多与男孩一起吃饭 

  有一个耳熟能详的故事:

小男孩一直等待着加班回来?

爸爸,并询问爸爸一小时能赚多少钱。

当他得知爸爸一小时能赚20美元时,他向爸爸开口借10美元。

因为加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