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6130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236.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docx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

郑州市人教版初一上册历史期中考试题

一、选择题

1.《史记》记载,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

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

材料所反映的是我国哪个王朝的事件?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佛教西汉末年传入我国后,很快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

提倡和扶植。

其根本原因是

A.一些封建贵族信奉佛教B.对我国文化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C.虔诚地信佛来世就可以得到幸福D.有利于统治人民

3.《史记·陈涉世家》记载,陈胜在发动起义时说:

“天下苦秦久矣。

”“天下苦秦”的原因不包括(  )

A.战乱频繁B.徭役繁重C.刑罚残酷D.赋税沉重

4.下列是我国从原始社会到文明社会的使用工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打制石器 

②铁农具 

③磨制石器 

④青铜器

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①③④②D.①④③②

5.制作年代标尺是历史学习的有效方法之一,它能将复杂的历史较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

下面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其中②处应该是

A.夏朝建立B.商汤灭夏C.武王伐纣D.国人暴动

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此联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分别发生在秦末和

A.商朝B.西周C.春秋D.战国

7.下图是周代世系略图,它反映的政治制度是

A.禅让制B.郡县制C.分封制D.皇帝制

8.在下列国君中因为残暴统治最终导致国家灭亡的有()

①夏桀②商汤③商纣④周幽王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9.下图为2002年6月出土的湘西里耶秦简(局部),其中出现了“洞庭郡”的文字记载。

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

A.全面推行郡县制

B.统一了度量衡

C.流通圆形方孔钱

D.实行车轨统一

10.关于人类起源有很多种说法。

要探寻人类起源,最为可信的依据是

A.传说、遗址B.遗物、记载

C.化石、遗址D.传说、记载

11.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下列能反映这一进步的是

A.北京人采集狩猎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C.半坡人制作陶器D.炎帝教人通商交换

12.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有力地促进了当时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

下列“诸子百家”及其思想对应正确的是

A.孟子﹣﹣民贵君轻

B.韩非子﹣﹣“兼爱”“非攻”

C.墨子﹣﹣无为而治

D.庄子﹣﹣以“法”治国

13.“文景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治世局面,“文景之治”就是

A.汉朝初年汉高祖统治时期局面

B.汉武帝时期的社会最鼎盛局面

C.汉文帝、景帝统治时期的局面

D.整个西汉统治时期的社会局面

14.大禹以平凡的义举,印证了“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的高尚人生境界。

他成为联盟首领的方式是

A.世袭制B.武力夺取C.禅让制D.考试选拔

15.西汉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这一局面史称

A.诸侯争霸B.战国七雄C.百家争鸣D.文景之治

16.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大变革促进了文化的空前繁荣,涌现出许多大思想家。

其中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的政治主张是()

A.“为政以德”B.“无为而治”C.“兼爱”“非攻”D.以法治国

17.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今天的户籍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

A.允许土地私有B.重农抑商C.编制户口D.推行县制

18.下列远古居民中能够制造彩陶的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元谋人

D.半坡原始居民

19.光武帝统治时期,以“柔道”治天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恢复发展社会生产,缓和了西汉末年以来的社会危机。

下列各项不属于其采取的措施的是

A.多次下诏释放奴婢

B.加强对官吏的监督,惩处贪官污吏

C.机构改革,多设郡县

D.允许北方少数民族内迁,缓和民族矛盾

20.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它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

B.它出现于商朝,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

C.它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D.今天的汉字就是从它发展而来

2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分别是

A.前221年、嬴政

B.前1046年、大禹

C.前202年、刘邦

D.前2070年、秦始皇

22.懂得人工取火、最像现代人的远古人类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河姆渡人

D.山顶洞人

23.要实地考察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遗址,应该去

A.北京周口店

B.陕西半坡

C.云南元谋

D.浙江河姆渡

24.我们扬州市有一个宝应县,“县”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单位正式确立于何时

A.商朝B.战国C.秦朝D.汉朝

25.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最佳方式应该通过()

A.神话传说B.历史记载C.考古发掘D.学者推断

二、综合题

26.为国家统一,秦始皇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秦灭六国完成统一大业是在哪年?

(2)该图体现的内容是秦始皇确立的什么政治制度?

(3)图中A、B、C三处分别应该填写的内容是什么?

(4)请你根据所学知识,从文化、经济、军事三个方面各举一例巩固统一的措施。

27.农业是提国民经济的基础,其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影响因素也不尽相同。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传说中,他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号称神农氏,被认为是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

材料二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

考古发现,这一时期浙江余姚的古人类活动最具代表性。

这群古人类居住着干栏式房屋,农业工具以骨耜(见如图)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

材料三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

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作了条件。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

材料四奖励农业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新法推行了十年,……家家富裕充足。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的人是谁?

和他一起被尊奉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另一位传说人物是谁?

(2)史学界将材料二中的古人类被称为什么人?

他们种植的主要农作物是什么?

(3)材料三认为,农业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4)材料四中“新法推行”是指中国古代的哪次改革?

材料中哪句话属于改革的内容?

哪句话属于改革的影响?

(5)综合以上问题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在古代社会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人相食。

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钧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材料三“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反映的是什么时期的景象?

造成这一景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二和材料三反映的史实历史上称作什么?

是汉朝推行哪种政策的体现?

(3)结合出现这种景象的原因,谈谈你的感想和启示?

29.商鞅变法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创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遥想秦国当年只是西南一偏小国家,只因秦孝公招贤纳士,重用贤才,欣然采取了商鞅改革变法的建议,改革旧制,整顿军队,最终逐鹿中原,一统天下,结束了中国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了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商鞅变法是改革史上一次辉煌的创举,他的邻导者商鞅是一位杰出的改革家。

变法过程中,商鞅历经重重挫折,与旧族势力作斗争,面对贵族势力的攻击,排挤,他欣然面对,敢于斗争,用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首壮丽的诗歌。

(1)依据材料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

直接从材料得出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正确”;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的,在答题卡对应题号后涂“未涉及”。

①商鞅变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商鞅本人却以悲剧收场。

②商鞅变法后,秦孝公统一了中国。

③商鞅由于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变法一帆风顺。

④在变法中,展现了商鞅的无限勇气和智慧。

⑤商鞅变法根本原因是铁器牛耕的大规模推行。

(2)请写出两条商鞅变法的措施。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商鞅变法的积极意义。

30.在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有许多灿若群星的杰出人物,他们为祖国历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某班对“华夏之祖”进行了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史料的分析与问题的探究。

材料一“神农因天之时,分地之利,制耒耜,教民农作。

”“(神农氏)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

材料二黄帝陵(如下图)

(1)材料一中的“神农”是谁?

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他有哪些贡献?

(2)黄帝陵是炎黄子孙寻根祭祖、旅游观光的圣地。

如果你来当黄帝陵的导游,你会向游客介绍黄帝的哪些事迹?

(民主政治)

材料三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

授舜,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尧曰:

“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五帝本纪》

(3)材料三反映的是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有什么特点?

(杰出首领)

山西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至今,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仍留有许多尧、舜、禹的传说和名胜古迹,观察下列几幅名胜古迹的图片,回答问题:

(4)请你将上述图片按担任部落首领的先后排列。

结合当今社会现实,你从中得到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可知:

约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

禹年老时推荐伯益为继承人。

禹的儿子启却举兵杀死伯益,继承了父亲的位置,开始了“家天下”的历史,故A符合题意。

商朝开始出现分封制,西周分封制最典型,东周分封制解体,故BCD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A。

2.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提供了关键信息“受到封建统治者的积极提倡和扶植”、“根本原因”,结合课本所学分析,佛教起源于古印度,西汉末年由中亚传入我国内地。

因为佛教主张人死后能够转生来世,人的今生如果能忍受苦难,虔诚信佛,来时就能得到幸福,因为有利于封建统治者的统治,所以佛教很快受到的提倡和扶植。

故答案为D。

3.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题干中““天下苦秦久矣。

”意思是天下的老百姓忍受秦朝的暴政很久了,暗示是该结束的时候了。

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爆发起义的根本原因,战乱频繁不属于秦朝的暴政,A符合题意;徭役繁重属于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爆发起义的根本原因,B不符合题意;刑罚残酷属于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爆发起义的根本原因,C不符合题意;赋税沉重属于秦的暴政,是陈胜吴广爆发起义的根本原因,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是“天下苦秦”的原因,都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睛】

题干中“天下苦秦”的原因是解题的关键,秦朝时,广大农民的徭役、兵役负担十分沉重,致使大批农民脱离生产,田地荒芜。

国家征收的赋税占农民收成的三分之二,农民无法生存下去。

秦朝还制定了严酷的刑法,一人犯罪,亲属、邻里也要“族诛”“连坐”。

4.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山顶洞人生活在距今约三万年,使用打制石器;我国铁农具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距今约6000年前的半坡文明与约7000年前的河姆渡文明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夏商周时期是我国的青铜器时代,由此可知,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③④②,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的内容都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C。

5.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约公元前1600年,商汤战胜夏桀,夏朝灭亡,商朝建立,所以②处应该是商汤灭夏,B项符合题意;A项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C项发生在公元前1046年,D项发生在公元前841年。

由此分析A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

6.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关键词“破釜沉舟”可知,公元前207年,项羽的起义军与秦军主力部队在巨鹿展开大战。

项羽不畏强敌,引兵渡河,后项羽命令全军破釜沉舟,巨鹿一战,大破秦军;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终于打败吴国,成为霸主,故C符合题意;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7.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题干图示信息“周武王分封周公、鲁公伯禽;有诸侯、卿大夫、士”可知题干图示反映的是西周分封制。

西周时期,周天子把土地和平民、奴隶分给亲属和功臣等,封他们为诸侯。

王、诸侯、卿大夫、士属于西周的统治阶层,故C符合题意;ABD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C。

8.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汤打败夏王桀,夏朝灭亡,夏朝的亡国之君是夏桀;约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通过牧野之战,打败商纣,推翻商朝统治,商朝亡国之君是商纣王;约公元前771年西周王朝被犬戎族所灭,西周的亡国之君是周幽王。

①③④符合题意,选项B符合题意;约公元前1600年商的首领汤打败夏王桀,夏朝灭亡,汤建立商朝,商朝的立国之君是汤;②不符合题意,可排除;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CD不符合题意,故选B。

9.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秦朝统一以后,为加强中央集权,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分天下为36郡,郡下设县。

郡县制的推行,在我国历史上影响深远。

根据题干材料“洞庭郡”的文字记载,说明秦朝实行了郡县制度,所以此考古发现,印证了秦朝在地方全面推行郡县制,A项符合题意。

由此分析BCD三项均不符合题意,与郡县制无关,排除,故选A。

10.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历史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其中实物史料指各类遗物、遗址、建筑、碑刻、雕塑和绘画等,这类史料是历史的见证和历史知识的最可靠来源,它既能比较真实地反映历史,又具有形象直观性。

故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1.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能反映这一进步的是河姆渡人种植水稻。

生活在距今约七千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过着定居生活,种植水稻,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国家,B符合题意。

北京人不会种植农作物,A不符合题意。

半坡人制作陶器反映的是手工业的发展,C不符合题意。

炎帝教人通商交换反映的是经济方面的信息,D不符合题意。

所以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12.A

解析:

A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孟子﹣﹣民贵君轻,这组搭配是正确的。

儒家在战国时期的代表人物是孟子,他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和“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观念。

故A正确。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故排除B项。

庄子主张无为而治,故排除CD项。

故选A。

13.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文景之治”就是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统治局面,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14.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尧是黄帝以后比较著名部落联盟首领,尧去世后,尧通过民主推选的方式把部落联盟首领位置让于舜,舜又用同样的方法传位于禹,这种让位,历史上称为“禅让制”,C符合题意。

世袭制在夏朝建立后开始,A不符合题意。

武力夺取、考试选拔不是大禹成为部落首领的方式,BD不符合题意。

所以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

注意准确识记禅让制的有关内容。

15.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西汉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稳定,当时的国力有很大的增强,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文景之治”,D符合题意;诸侯争霸指的的春秋时期,不是西汉时期,A不符合题意;战国七雄指的是战国时期,不是西汉时期,B不符合题意;百家争鸣发生在战国时期,不是西汉时期,C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BC都不符合题意,故选D。

16.D

解析:

D

【解析】

【分析】

【详解】

考查点:

韩非。

解题思路: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韩非反对空谈仁义,强调以法治国,树立君主的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D项符合题意。

A项是孔子的主张,B项是老子的主张,C项是墨子的主张,排除ABC。

故此题选择D。

17.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今天的户籍制度有重要影响的是编制户口,故选C。

18.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活在距今约五六千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普遍使用磨制石器和木制的耒耜、骨器,种植粟。

过着定居生活,饲养猪狗等动物,打猎、捕鱼,种植蔬菜,会制造彩陶,D符合题意。

ABC项人物不会制造彩陶,不符合题意,故选择D。

19.C

解析:

C

【解析】

【分析】

【详解】

依据所学可知,光武帝为了巩固统治,采取了一系列稳定社会局面的措施,其中机构改革是合并郡县,裁减官员,与光武帝无关。

因此,C与史实不符,但符合题意。

故此题选C。

20.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主要指中国商朝晚期王室用于占卜或者记事在龟甲或是兽骨契刻的文字,是中国已知最早的成体系的文字形式,由此可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因此关于甲骨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它是我国最早的文字符号”。

所以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符合史实,但是不符合题意,故选A。

21.A

解析:

A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选项A符合题意;选项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

22.D

解析:

D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山顶洞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使用打制石器,会人工取火、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选项D符合题意,选项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3.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约170万年云南元谋县元谋人。

选项C符合题意;生活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的北京人距今约70-20万年;陕西西安半坡村(黄河流域)的半坡原始居民住距今约6000年;浙江省余姚市(长江流域)的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7000年。

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

24.B

解析:

B

【解析】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国商鞅在秦孝公的支持下进行变法,商鞅变法建立县制,也就是把乡、邑、聚合并成县,由国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以后历朝历代都保留了县这一地方行政单位,一直到现在,影响深远。

“县”作为一级地方行政单位最早出现于战国时期。

所以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B。

25.C

解析:

C

【解析】

【详解】

元谋人、北京人都是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要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应依据考古发掘,C符合题意;神话传说、历史记载和学者推断都不属于研究元谋人、北京人的第一手资料,ABD排除。

故选择C。

二、综合题

26.

(1)公元前221年

(2)中央集权制度

(3)A:

皇帝;B:

丞相;C:

御史大夫(B和C可互换)

(4)文化:

统一文字

经济: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任答一点)

军事:

筑长城、御匈奴(任答一点

解析:

(1)公元前221年

(2)中央集权制度

(3)A:

皇帝;B:

丞相;C:

御史大夫(B和C可互换)

(4)文化:

统一文字

经济:

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任答一点)

军事:

筑长城、御匈奴(任答一点)

【解析】

【详解】

(1)根据所学知识,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2)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图体现的内容是中央集权制度。

(3)根据图示结合所学知识,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称为皇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总揽全国的一切军政大权,故A填皇帝;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权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和监察事务。

故B和C填丞相和御史大夫。

(4)根据所学知识,为了适应国家统一的需要,秦始皇大力推行一系列巩固统一的措施。

在文化上,统一文字,使政令在全国各地顺利进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在经济上,统一度量衡,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军事上,为了防御匈奴,修筑了长城。

27.

(1)炎帝;黄帝(或轩辕氏、公孙轩辕)

(2)河姆渡人;水稻;

(3)铁器(铁制农具)的使用牛耕的使用;

(4)商鞅变法;内容:

奖励农业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

影响:

家家富裕充足。

(5

解析:

(1)炎帝;黄帝(或轩辕氏、公孙轩辕)

(2)河姆渡人;水稻;

(3)铁器(铁制农具)的使用牛耕的使用;

(4)商鞅变法;内容:

奖励农业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

影响:

家家富裕充足。

(5)优越的自然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进步、改革的推动、统治者的重视、稳定的社会环境等。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可知,材料一中,中华原始农业的创始人、号称神农氏的人是是炎帝;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

相传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联合炎帝部落,打败了蚩尤。

从此,炎帝和黄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即汉族的前身,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黄帝和炎帝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2)依据材料二“七八千年前的长江流域,气候温暖湿润,雨水充沛。

考古发现,这一时期浙江余姚的古人类活动最具代表性。

这群古人类居住着干栏式房屋,农业工具以骨耜(见如图)最为典型,家畜以猪、狗和水牛为主”分析可知,史学界将材料二中的古人类被称为河姆渡人;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长江流域,距今约7000年,主要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

(3)依据材料三“春秋时期,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

尤其是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作了条件。

战国时期,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农业生产进一步发展”分析可知,农业发展的原因是铁器(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4)依据材料四“奖励农业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新法推行了十年,……家家富裕充足”分析可知,材料四中“新法推行”是指中国古代的商鞅变法;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

材料中属于改革内容的是奖励农业生产,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人免除劳役;材料中属于改革影响的内容是家家富裕充足。

(5)综合以上问题并结合所学可知,在古代社会促进农业发展的因素有优越的自然条件、生产工具的改进、生产技术的进步、改革的推动、统治者的重视、稳定的社会环境等。

28.

(1)西汉建立之初(或者西汉刚刚建立)。

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上产遭到严重破坏。

(2)“文景之治”。

休养生息政策。

(3)重视农业发展;提倡节俭;统治者要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国家统一和社会

解析:

(1)西汉建立之初(或者西汉刚刚建立)。

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上产遭到严重破坏。

(2)“文景之治”。

休养生息政策。

(3)重视农业发展;提倡节俭;统治者要注意调整统治政策;国家统一和社会安定;以德治国和依法治国等(任意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民失作业,而大饥馑。

……人相食。

死者过半。

自天子不能具钧驷。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