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36387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文档格式.doc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文档格式.doc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文档格式.doc(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中小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文档格式.doc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中小型民营企业生产过程中安全生产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安全生产事故逐年减少,而且安全生产状况总体稳定、趋于好转。

但是,一些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不落实、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基础工作不扎实、安全生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和安全生产事故的隐患仍然存在,重特大事故多发频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十分严峻。

所以生产经营单位还是不能忽视安全生产,而且还要加强安全生产管理。

本文对强化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意识,建立安全生产意识的重要性。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安全发展理念,企业要完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加大安全基础投入,加强教育培训,推进企业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夯实安全生产基层基础工作,提升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水平,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实现安全生产提供基础保障。

做好中小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对于中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长远而深刻的意义。

本文就中小型民营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管理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1中小型民营生产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及特点

企业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企业领导管理素质普遍较低,高素质的管理和技术人员缺乏;

安全生产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

甚至有的企业根本没有对员工进行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安全意识极淡漠,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

从业人员以农民工为主,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安全意识薄弱、没有经过专业的生产技能培训和安全生产培训,随意性非常大,今天来了,明天不想干就走了,使得员工需要不断流动和更换,造成企业安全管理难以连续开展。

企业安全生产经费投入严重不足,安全投入不足,装备水平低,本质安全化程度低。

作业过程中的安全环境和条件发生了变化,从业人员经常是凭经验来适应,麻痹大意,同时企业为了谋取利益的最大化,减少安全投入,放松安全管理,安全生产培训流于形式。

疏于对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和培训,自救能力和自救意识不强,往往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安全生产的相关规定,在发生突发事件后不知所措,不能有效的自救或盲目施救。

还有安全监管执法不到位,执法缺位。

以及缺乏专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2生产过程中的安全生产对策与管理

2.1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重要途径

进一步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强化安全生产综合管理是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的重要途径。

强化综合管理,就是要指导协调监督地方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推动企业全面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突出标本兼治、源头治理、远近结合,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生产企业重特大事故发生。

企业要健全完善严格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坚持不安全不生产。

特别要对一些中小型民营生产企业在生产前的安全条件、安全投入、安全管理机构、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安全设施和设备、安全生产的工艺、工序等进行监督管理,是否存在不安全的隐患,加强对生产现场监督检查,严格查处违章指挥、违规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三违”行为。

凡超能力、超强度、超定员组织生产的,要责令停产停工整顿,并对企业和企业主要负责人依法给予规定上限的经济处罚。

要加强对境外中资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和管理,严格落实境内投资主体和派出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责任。

2.2强化企业管理人员和员工的安全责任

强化生产过程安全管理的领导责任,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的责任。

法定代表人要依法确保安全投入、管理、装备、培训等措施落实到位,确保企业具备安全生产基本条件。

明确企业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企业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其他负责人对各自分管业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负领导责任。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其人员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实施综合管理;

企业各级管理人员对分管业务范围的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健全企业安全生产责任体系。

责任体系应涵盖本单位各部门、各层级和生产各环节,明确有关协作、合作单位责任,并签订安全责任书。

做到责任无盲区、管理无死角。

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组织领导。

企业及其下属单位应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研究、部署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制订、实施加强和改进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的措施。

强化职工安全培训。

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殊工种人员一律严格考核,按国家有关规定持职业资格证书上岗;

职工必须全部经过培训合格后上岗。

企业用工要严格依照劳动合同法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

凡存在不经培训上岗、无证上岗的企业,没有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或存在特种作业人员无证上岗的企业,情节严重的要依法予以停业整改。

只要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和所有管理人员、员工都有了很强的安全责任的意识,企业员工都有了这份认识和责任感,才能集中精力工作,一丝不苟,事事处处才能不忘安全。

才能保证安全生产和避免事故的发生。

2.3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建立健全安全体系

广泛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是每个企业都必须要做到的,将安全操作规章制度悬挂在车间厂房,在醒目的地方张贴安全生产的横幅和标语,使全体员工始终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这根弦。

建立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科学评价机制,把基础管理、作业现场、体系运行、安全文化建设、教育培训、创新管理,提高了安全评价的系统性和有效性,使全体职工的自主参与安全管理的水平得到提升。

注重抓教育培训,加大对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从业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管理知识、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操作技能和特种作业操作等方面的培训教育,努力提高各类人员的安全素质。

通过深化全员安全评价和开展多种形式培训,提高了领导者的安全责任意识,专业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作业人员的安全文化素质操作岗位人员教育培训。

新入厂人员在上岗前必须经过厂、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

操作岗位人员转岗、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者,应进行车间、班组安全教育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

企业应通过安全文化建设,促进安全生产工作。

企业应采取多种形式的安全文化活动,引导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态度和安全行为,逐步形成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共同遵守、带有本单位特点的安全价值观,实现法律和政府监管要求之上的安全自我约束,保障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高。

2.4开展有意义的安全生产活动提高安全意识

活动主要由“安全生产月”教育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科普知识为主题的系列竞赛。

大力支持群众性安全生产、文明生产创建活动的发展,形成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局面。

通过形式多样的专项活动,把员工工作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为企业的安全生产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应创造条件,支持这些群众性创建活动的发展,为企业安全文化的进步吸纳动力。

通过这些重点活动,一是营造全社会“遵章守法,关爱生命”的浓厚氛围,通过泉城广场主题咨询日、安全生产漫画大赛、知识竞赛、短新闻大赛、开设报刊安全生产专栏和开展安全生产知识进企业、安全管理的效果如何,在一定意义上讲,取决于广大职工对安全生产的认识水平,取决于大家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新员工刚成为企业的一员,只有让他们确实感到搞好安全生产是他们切身利益之所在,是与自己本身和家庭幸福,与他人生命和家庭幸福息息相关的大事,新员工才会积极行动起来,自觉的参与安全管理,所以要对新员工进行广泛的宣传教育,使安全生产的思想深入人心,才能唤起新员工强烈的安全意识,从而把安全管理工作树立在坚实的群众基础之中,真正确保安全生产,杜绝事故发生。

2.5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强化安全生产意识

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制度。

完善企业绩效工资制度,加大安全生产挂钩比重。

建立以岗位安全绩效考核为重点,以落实岗位安全责任为主线,以杜绝岗位安全责任事故为目标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办法,加大安全生产责任在员工绩效工资、晋级、评先评优等考核中的作用。

加强安全生产基础工作考核,加快推进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建设,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

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还必须辅以强制性的措施,实施安全生产奖罚是必要的手段。

这样能使各层责任主体主动抓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同时确保其行为合法、规范的作用,使长效机制正常、有序运行并有效发挥作用的保证条件。

对在安全生产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部门和员工给予荣誉和表彰,并在物质上给予一定的奖励,这样才能更加激励全体员工重视安全。

同时加大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追究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者依法应承担的经济责任。

通过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起到强化全体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3结束语

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安全事故的高发环节。

确保安全生产需要制度保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激励与约束机制,是提高企业内部安全管理的一个重要手段,借助于企业内部员工主动参与企业的安全管理,来实现安全生产为目的。

但最主要的是安全生产意识能够深入人心,人人都要有安全生产意识,员工是生产一线的主力军,强化他们的安全意识是保证安全生产的关键,在思想上筑起安全警惕,各种安全事故就会逐渐减少。

让我们的中小企业牢固的树立起安全生产意识,确保自己的人身安全和他人的人身安全,也是确保国家、集体、个人的财产安全,构建一个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刘霞.中小企业安全监管对策研究[d].浙江大学,2008.

[2]陈伶浪.当前中小企业安全生产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05

(2).

[3]刘现军.管理创新与企业发展[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1(10).

[4]龙香.我国中小企业的管理现状及创新策略[j].企业导报,2009(6).

[5]白纪栋.实施企业管理创新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j].现代商业,2009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