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6859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5 大小:57.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5页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5页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5页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5页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5页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5页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5页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5页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5页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5页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5页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5页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5页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5页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5页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5页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5页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5页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5页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5页
亲,该文档总共4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4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docx

航空发动机科普题库

航空发动机科普600题

1  具有物质原有特性的最小粒子称为(  分子  )。

  分子    原子    质子    电子  A            

2  物质被分割到仍保持其原有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称为(    )。

  分子    原子    质子    子      B        

3  在大多数原子中(    )。

  质子的数目等于中子的数目    质子的数目少于中子的数目    质子的数目多于中子的数目  质子的数目不等于中子的数目  A          

4  氧原子中绕原子核转动的电子有(    )。

    2个    4个    8个    16个        C      

5  原子中的(    )。

  电子带有正电荷  电子带有负电荷  质子带有负电荷  质子带有正电荷      B6  物体中所包含物质的多少是(    )。

  重量  质量  比容  容积      B        

7  公斤是(    )的法定计量单位。

  重量  质量  力  压力      B        

8  "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三相点为(    )。

"  273.15K  273.16K  288.15K  300.16K      B        

9  单位时间移动的距离是(      )。

  速度  加速度  减速度  梯度  A          

10  单位时间所作的功是(      )。

  效率  功率  速率  比率      B        

11  (    )都是矢量。

 功、热量、速度和质量  温度、容积和加速度  力、速度和加速度 功率、密度和温度 C 

12  牛顿第三定律指出: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以(    )的方式出现。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大小相等,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大小相等,方向相也相同"  "大小不等,方向相也不相同"  A          

13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    )。

  "加速度和力同时存在,同时改变"  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  "物体如果有加速度,则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一定存在"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总是同时以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方式出现 A B C 

14  绝对温度300K等于(  )。

  27℃  12℃  149℃  572℃  A        

15  华氏温度85°F约等于(  )。

  166℃  30℃  43℃  303K      B      

16  摄氏温度25℃约等于(  )。

  298K    46°F    57°F  77°F          D

17  "在容器上安装有压力表,其读数为1.9MPa,大气压为1.0bar,则绝对压力为(  )。

"  1.8MPa  2.8MPa    2.0MPa  2.9MPa        C  

18  气体定压比热容的定义是(      )。

  "在压力不变的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或降低)1K所需加入(或放出)的热量"  "在压力不变的准静态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或降低)1K所需加入(或放出)的热量"  "在压力不变的无耗散准静态过程中,气体温度升高(或降低)1K所需加入(或放出)的热量"  "在压力不变的无耗散准静态过程中,一公斤气体温度升高(或降低)1K所需加入(或放出)的热量"          D

19  在热力学中规定(    )。

  "热力系向外界放热,热量为负"  "热力系向外界放热,热量为正"  "热力系向外界输出功,功为正"  "热力系对外界作功,功为负"  A      C  

20  (        )的法定计量单位是焦耳。

  功。

    功率  热量。

  力。

  A      C  

21  完全气体的定压比热容(    )定容比热容。

  小于  等于  大于  不等于        C  

22  多变指数等于1的过程是(    )。

  定压过程  定容过程  定温过程  定熵过程        C  

23  牛顿内摩擦定律适用于(    )。

  任何流体的流动  牛顿流体的紊流流动  牛顿流体的任何流动  牛顿流体的层流流动          D

24  气体的动力粘性系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是(    )。

  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随温度的升高保持不变        C  

25  影响气体动力粘性系数的因素有:

(    )。

  气体的密度和气体的容积  气体的种类和气体的密度  气体的温度和气体的容积  气体的种类和气体的温度          D

26  用流体流动的(    )来判别流体流动的状态是层流流动状态还是紊流流动状态。

  马赫数  雷诺数  普朗特数  付立叶数      B      

27  "温度为16℃的空气以170m/s的速度流动,流动马赫数约为(  )。

"  0.5  0.8    1.2  2.0  A        

28  "压气机出口气流的总温为127℃,速度为183m/s,则空气流动的速度系数约为(  )。

"  0.5  0.8    1.2  2.0  A        

29  气流的速度系数是(    )。

  气流流速与音速的比值  气流流速与压力的比值    气流流速与温度的比值  气流流速与临界音速的比值          D

30  气流马赫数(    )时,为亚音速流动。

  小于1  小于0  大于1  不等于1  A        

31  气流马赫数(    )时,为超音速流动。

  小于1  大于0  大于1  不等于1        C  

32  气动函数中的流量函数q(λ)随速度系数λ的变化规律是(    )。

  随λ的增大而减小  随λ的增大而增大  "λ<1时随λ的增大而增大,λ>1时随λ的增大而减小"  "λ<1时随λ的增大而减小,λ>1时随λ的增大而增大"        C  

33  "亚音速气流在收敛形管道内定熵绝能流动时,气流参数的变化规律是(  )。

"  "速度下降,压力升高"  "速度下降,压力下降"  "速度上升,压力下降"  "速度上升,温度下降"        C  D

34  "亚音速气流在扩张形管道内定熵绝能流动时,气流参数的变化规律是(  )。

"  "速度下降,压力升高"  "速度下降,压力下降"  "速度上升,压力下降"  "速度上升,压力升高"  A        

35  在(    )中气流的总压将保持不变。

  定熵流动  绝热流动  换热流动  定熵绝能流动          D

36  "超音速气流流过激波后,气流的(    )。

"  "马赫数突然增大,压力突然下降,温度突然上升"  "马赫数突然下降,压力突然下降,温度突然上升"  "马赫数突然增大,压力和温度突然下降"  "马赫数突然下降,压力和温度突然上升"          D

37  超音速气流产生的激波分为(    )三种类型。

  "马赫波,膨胀波,压缩波"  "正激波,斜激波,曲线激波"  "马赫波,附体激波,脱体激波"  "压缩波,等压波,脱体波"      B      D

38  超音速气流经过正激波后(  )。

仍为超音速气流  变为亚音速气流  变为跨音速气流  变为音速气流  B 

39  传热的基本方式有(    )。

  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三种  碰撞、扩散和掺混三种  沸腾、蒸发和扩散三种  喷淋、汽化和升华三种  A        

40  导热所遵守的规律是(    )。

  牛顿定律  虎克定律  付立叶定率    普朗特定律        C  

41  热辐射的特点是(    )。

  热辐射能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传播  热辐射能只有存在气体、液体和固体物质时才能进行传播  "热辐射时不但存在能量的转移,而且还伴随着能量形式的转化"  热辐射能只有在运动的流体中进行传播  A      C  

42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是将(    )。

  动能转变为热能的装置  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  动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装置  势能转变为热能的装置      B      

43  航空燃气涡轮发动机分为(    )。

  离心式和轴流式两种类型  吸气式和增压式两种类型  冲击式和反力式两种类型  "涡喷,涡桨,涡扇和涡轴四种类型"          D

44  单转子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本体的主要组成部分是(    )。

  "进气道,压气机,燃烧室,涡轮和喷管"  "气缸,活塞,连杆,气门和曲轴"  "扩压器,静子,转子,排气装置"  "螺旋桨,减速器,涡轮和排气管"  A   

45  加力式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加力燃烧室位于(    )。

  进气道和压气机之间  压气机和主燃烧室之间  主燃烧室和涡轮之间  涡轮和喷管之间          D

46  加力式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加力燃烧的目的在于(    )。

  提高涡轮前燃气总温  提高喷管前的燃气温度  提高主燃烧室前的燃气温度  提高压气机出口处的气体温度      B      

47  燃气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中的减速器的功用是(    )。

  "使螺旋桨在高转速下工作,使发动机转子在低转速下工作"  使螺旋桨和发动机转子都在高转速下工作  使螺旋桨和发动机转子都在低转速下工作  "使螺旋桨在低转速下工作,使发动机转子在高转速下工作"          D

48  燃气涡轮螺旋桨发动机中的螺旋桨的功用是(    )。

 产生推力 产生拉力 产生弹力 产生应力      B 

49  涡轴发动机燃气发生器后的动力涡轮轴上输出的功率可以用来带动(    )。

  直升机的旋翼  附件系统  压气机  发电机  A        

50  影响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的因素有(  )。

  发动机的重量和滑油量  低热值和理论空气量  进气流量和单位推力  进气流量和喷气速度与飞行速度之差        C    D

51  "空气流过压气机时,对压气机作用力的方向是(    )。

"  向前的  向后的  向上的  向下的  A   

52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的法定计量单位是(    )。

  公斤  焦耳  牛顿  千瓦        C  

53  影响发动机燃油消耗率的因素有(  )。

  定压比热容  热容比  单位推力  油气比        C  D

54  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总效率、推进效率和热效率之间的关系是(      )。

  总效率等于推进效率与热效率之和 总效率等于推进效率与热效率之差 总效率等于推进效率与热效率乘积 热效率等于推进效率与总效率之和 B 

55  燃气发生器是由(    )组成的"压气机,燃烧室和涡轮"气缸和活塞 静子和转子 螺旋桨和减速器  A   

56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理想循环是(    )。

 卡诺循环  奥托循环 朗肯循环  布莱顿循环       D

57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理想循环是(    )。

定压加热循环 定容加热循环 定温加热循环 定熵加热循环 A 

58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理想循环的热效率在假设工质为某种定比热的完全气体的条件下只与发动机的(  )有关。

  增压比  进气温度  喷气速度  压缩比  A        

59  影响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实际热效率的因素有(      )。

  涡轮前燃气总温;发动机的增压比;压气机效率和发动机的重量  涡轮前燃气总温;发动机的增压比;压气机效率和涡轮效率  发动机的增压比;发动机的重量和长度  涡轮前燃气总温;发动机的重量和最大横截面积      B      

60  使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实际热效率达到最大时的增压比称为(      )增压比。

 最有效  最佳  最经济  最适宜        C  

61  使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循环功达到最大时的增压比称为(    )增压比。

 最有效 最佳 最经济 最适宜  B 

62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在加热比相同的情况下,最经济增压比(      )最佳增压比。

"  大于  等于  小于  不等于  A        

63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燃烧室中进行的过程可以理想化为(    )加热过程。

 定压 定容 定温 多变  A  

64  整台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中静压的最高点出现在(    )。

  压气机的进口  压气机的出口  燃烧室的进口  燃烧室的出口        C  

65  整台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中总压的最高点出现在(    )  压气机的进口  压气机的出口。

  燃烧室的进口  燃烧室的出口      B      

66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出口处的静温一定(    )大气温度。

  低于  等于  高于  等于标准        C  

67  EPR叫做(  )。

  发动机压力比  发动机转速比  发动机压缩比  发动机增压比  A        

68  低压涡轮出口处的总压与压气机进口处的总压之比称为(  )。

  发动机的增压比  发动机的压力比  发动机的压缩比  发动机的容积比      B      

69  表征发动机推力的参数有(  )。

  EPR  EGT  N1  sfc  A      C  

70  EGT叫做发动机的(    )。

  涡轮前燃气温度  排气温度  进气温度  燃烧温度      B      

71  EGT一般是(  )燃气总温。

  高压涡轮前  高压涡轮后  低压涡轮后  低压涡轮前        C  

72  EGT是一个重要的(  )参数。

  经济性  可靠性  监控  性能        C  

73  "脏的压气机叶片,会使(    )。

"  EGT升高  EGT降低  EPR变大    EPR减小  A        

74  "如果按正常的EPR状态起飞,发现EGT偏高,最有可能的故障是(  )。

"  燃烧不完全  喷油嘴积炭  放气活门漏气  滑油油滤堵塞        C  

75  测量EGT所采用的温度传感器是(  )。

 电阻式的 双金属片式的 气体压力式的 热电偶式的     D

76  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推进效率是(  )。

  推进功率与气体流过发动机时单位时间的动能增量之比  循环功与对流过发动机的气体所加入的热量之比  推进功率与对流过发动机气体单位时间的加热量之比  总效率与热效率之比  A        D

77  "燃气涡轮发动机的喷气速度等于飞机飞行速度两倍时,发动机的推进效率约为(    )。

"  25%  50%  67%  75%        C  

78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推力与流过发动机的空气流量之比称为( )。

压力比 推重比 流量比 单位推力 D

79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的推重比(    )。

  大于1  等于1  小于1  不等于1        C  

80  描写航空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经济性能的指标有(  )。

  单位推力和推重比  燃油消耗量和燃油消耗率  增压比和涡轮前燃气总温  喷气速度和发动机的排气温度      B      

81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中最重要的一个参数是(    )。

  燃烧室中的压力  压气机进口处的空气温度  压气机出口处的空气温度  涡轮前燃气总温          D

82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产生推力的依据是(    )。

  牛顿第二定律和牛顿第三定律  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热力学第二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和付立叶定律  道尔顿定律和玻尔兹曼定律  A        

83  燃气涡轮喷气发动机工作时主要受限制参数是(    )。

  燃烧室中的压力  压气机进口处的空气温度  涡轮前燃气总温  压气机出口处的空气温度        C  

84  "当飞行马赫数保持一定时,涡喷发动机的燃油消耗率与发动机的总效率(    )。

"  无关  成正比  成反比  的平方根成正比        C  

85  影响涡喷发动机燃油消耗率的因素有(    )。

  推重比和迎风推力  油气比和单位推力    压气机的级数和涡轮的级数  单位推力和燃烧室出口与进口总温之差      B      D

86  发动机燃油消耗率的计量单位是( )"公斤/(小时,牛)" 磅/小时/磅 "公斤/(米,秒)" 焦耳/小时  A B 

87  "当压气机进口处的气流马赫数(    )飞行马赫数时,进气道才能通过冲压压缩空气。

"  大于  等于  小于  不等于        C  

88  燃气涡轮发动机的进气道一般分为(    )两种类型。

  冲压式进气道和反作用式进气道  亚音速进气道和超音速进气道  离心式进气道和轴流式进气道  单级进气道和多级进气道      B      

89  亚音速进气道是一个(    )的管道。

  扩张形  收敛形  先收敛后扩张形  圆柱形  A        

90  进气道的冲压比是(    )。

  进气道出口处的总压与来流总压之比  进气道出口处的总压与来流静压之比  进气道进口处的总压与来流总压之比  进气道进口处的总压与来流静压之比      B      

91  影响进气道冲压比的因素有(  )。

  "飞行速度,大气温度和流动损失"  "大气压力,进口面积和喷气速度"  "单位推力,压气机和涡轮的级数"  "大气密度,涡轮出口与进口温度"  A        

92  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是(    )。

  进气道出口处的总压与来流静压之比值  进气道进口处的总压与来流总压之比值  进气道出口处的总压与来流总压之比值  进气道进口处的总压与来流静压之比值        C  

93  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是一个(  )的数。

  大于1  等于1  小于1  不等于1        C  

94  进气道的总压恢复系数的大小反映了(  )的大小。

 流动损失 压力变化 气流速度变化 流场均匀程度  A 

95  超音速进气道可分为(    )三种类型。

  离心式、轴流式和混合式  直流式、回流式和折流式  离心式、气动式和冲击式  外压式、内压式和混合式          D

96  外压式超音速进气道是通过(    )将超音速气流变为亚音速气流的。

  管内扩散增压原理  冲压原理  一道或多道斜激波再加上一道正激波  摩擦降速原理        C  

97  外压式超音速进气道一般限于飞行马赫数为(    )时使用。

 1.5以下 2.0以下 3.0以下 4.0以下      B 

98  描写燃气涡轮发动机进气道出口流场分布情况的参数是(    )。

  绝热指数  畸变指数  流量系数  速度系数      B      

99  "当飞行马赫数和进气道的流动损失保持不变时,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进气道的冲压比的变化规律是(    )。

"  在对流层中是增加;在同温层中是减小  在对流层中是减小;在同温层中是增加  在对流层中以下是增加;在同温层中是不变  在对流层中是不变;在同温层中也不变          D

100  "当飞行速度和进气道的流动损失保持不变时,随着飞行高度的增加,进气道的冲压比的变化规律是:

(    )。

"  在对流层中是增加;在同温层中是减小    在对流层中是减小;在同温层中是增加  在对流层中是增加;在同温层中是不变  在对流层中是不变;在同温层中也不变        C  

101  燃气涡轮发动机中压气机的功用是(    )。

  增大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流量  "压缩空气,提高空气的压力"  增高进入发动机的空气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