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笔算.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37224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2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笔算.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笔算.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笔算.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笔算.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笔算.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笔算.doc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笔算.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笔算.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岛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有余数的除法笔算.doc

有余数的除法笔算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下册)》6~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观察、对比等活动,掌握有余数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知道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2.通过沟通平均分小棒、语言描述、列除法横式、书写除法竖式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感受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达方式,体会事物间的普遍联系。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教学重点]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每个学生准备13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

同学们,喜欢野营吗?

野营非常有趣,野营的时候还有很多数学问题呢(见图1)。

图片中的小朋友都在忙碌着,你仔细的看一看,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预设1:

11个野果,平均分给3人。

预设2:

23个蘑菇,平均分给4人。

……

我们先来看摘野果的那幅图片,出示数学问题。

11个野果,平均分给3人。

每人分几个?

每人分几个?

还剩几个?

【设计意图】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情境,引导学生在现实生活背景中挖掘数学问题,激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生活感悟,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一)思考如何解决问题

师:

同学们,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表内除法,也认识了竖式,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

(出示探究提示)

1.想一想这个数学问题是什么意思呢?

你理解了吗?

2.分一分手里的小棒,你是怎样分的?

3.根据分小棒的情况列一列算式,并与同伴交流。

4.你能用竖式来表示吗?

(二)组间交流

引导学生与同伴交流。

理解“平均分给3人”、“还剩”的意思。

【设计意图】这种学习活动能使学生在相互的学习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为培养自主创新的精神创造了条件,有助于形成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氛围。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一)数形结合感受算理

1.平均分小棒。

(1)指定一名学生的作品在实物投影仪上展示,其余学生仔细观察。

(2)引导学生了解分小棒的过程。

①小棒代表什么?

(野果)

②一共摆多少根小棒?

(11根)

③按几根圈一个圈?

(3根圈一个圈)

④圈了几个圈?

是多少根小棒?

还剩几根?

(圈了3个圈,还剩下2个小棒)

(3)学生完整地说一说分小棒的过程。

预设:

(见图2)

2.列横式。

(1)根据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11÷3=3(个)……2(个)

(2)引导学生说出11、3、3、2各表示什么意思?

(3)11÷3=3(个)……2(个)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

3.列竖式。

(二)整体感知竖式的写法

师:

11根小棒,平均分给3人,如果用竖式来表示的话,该怎么办呢?

出示除法竖式,引导学生观察。

师:

这个除法竖式中的每个数都有名字,你知道它们叫什么吗?

依次出示各部分名称(见图3,)学生可能会知道11叫被除数,除号上面的3叫除数,除号左面3叫商,2叫余数。

师:

9是怎么得来的呢?

预设:

9是3和3的积,也就是除数和商的积。

【设计意图】借助分小棒的操作活动,沟通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与书写除法竖式过程之间的关系,让学生直观感知书写除法竖式的方法,深入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为其今后学习除法试商奠定了基础。

在学生动手操作之后多让学生说一说,有利于培养用数学语言来描述思维过程的能力。

(三)借助直观理解竖式每个数的含义

1.建立图形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三者之间的联系。

师生共同对照平均分小棒的过程,一边分,一边口述,同时写出除法竖式。

2.沟通平均分小棒与竖式计算之间的关系。

(1)板书:

“”这个符号表示除号。

(2)板书:

“”,被除数11表示有11根小棒,除数3表示平均分给3个人。

“”表示什么意思?

(3)学生按要求把11根小棒,每3根分一组,再重新分一分。

(4)结合分小棒师生交流,完成竖式的书写。

①结果是每个人可以分成3个野果,3写在哪里?

为什么写在个位?

②要分11根小棒,现在已经分掉了多少根?

你是从哪里知道已经分掉了9根的?

这个“9”写在哪里?

表示什么意思?

它是怎样算出来的?

③我们在“9”的下方画一条横线表示按要求分了一次。

要平均分11根小棒,已经分了9根,还剩几根?

④这个“2”写在哪里?

表示什么意思?

它是怎样算出来的?

3.在比较中理解除法竖式的书写。

(1)小组内回忆分小棒的过程,说一说写除法竖式的步骤以及每一个数的含义。

(2)对比有余数除法的横式与竖式的异同点,说一说除法竖式的优点。

(3)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有余数的除法竖式。

【设计意图】沟通图形表征、语言表征、符号表征三者之间的关系,体会有余数除法的多种表征方式,运用直观和对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为下一步理解除法竖式的写法提供有力的支撑。

四、抽象概括,总结提升

师: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有什么收获呀?

预设1:

会列竖式进行有余数的除法运算。

预设2:

知道了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名称,并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个数的含义。

【设计意图】让孩子们在数学课堂里一起分享,同时提升对问题总结梳理的能力。

五、巩固应用,拓展提高

1.摆一摆,算一算。

8个,每3个一份,分了()份,还剩()个。

8÷3=……

把13个平均分成5份,每份有()个,还剩()个。

13÷5=……

该题属操作题。

可以让学生先摆一摆,或者先画一画,再填。

重点是右边的题目先让学生理解每份有几个。

2.火眼金睛辨对错。

(1)16÷5=3······1()

(2)27÷4=5······7()

(3)20÷5=4······5()

课件出示。

请学生先独立思考,再说明理由。

3.填一填。

让学生独立完成。

引导学生先想一想试商几呢?

为什么?

重点是让学生说说竖式中每个数字的含义。

4.你能写出哪些不同的算式?

÷=4……3

该题请学生先思考。

然后交流一下每个小题要先填哪一个空最好,你是怎样填的?

并说明理由。

5.谁1分钟吃得多(见图4)。

该题可以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再集体交流,重点是要理解“谁1分钟吃得多”其实就是要先分别求出它们每分钟吃的虫子数,再作比较。

适时出示解题过程,提醒学生解题格式。

【设计意图】以学生自主练习为主,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巩固对有余数除法的含义及余数与除数的关系的理解。

有助于学生理解除法竖式的算理,掌握算法,正确的书写除法竖式。

[板书设计]

枣庄市山亭区徐庄镇建银希望小学闫先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