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7230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1.3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2页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2页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2页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2页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2页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2页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docx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docx(1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docx

太阳能电池的特性测量

太阳能电池特性测量

实验报告

学院

能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林晓晨

 

一、实验目的与实验仪器

实验目的:

(1)了解太阳能电池的光伏效应原理,了解单晶硅、多晶硅和非晶硅太阳能电池的差别;

(2)研究在无光照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即暗伏安特性);

(3)研究在光照情况下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

实验仪器:

ZKY-SAC-I太阳能电池特性实验仪、可变负载、光源、导轨、遮光罩、光强探头、单晶硅太阳能电池、多晶硅太阳能电池、非晶硅太阳能电池。

二、实验原理

(要求与提示:

限400字以内,实验原理图须用手绘后贴图的方式)

1.太阳能电池光生伏特效应的原理

光生伏特效应是指半导体材料由于受到光照而产生电动势的现象,简称光伏效应。

太阳能电池就是利用这种半导体P-N结受到光照时的光伏效应进行发电的。

需要注意的是,太阳能电池产生光生伏特效应用于发电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1)材料对光具有本征吸收(可以产生内光电效应);

(2)在太阳能电池内部可以形成内建电场,能够迅速分离光生载流子,且能够阻止光生载流子的复合。

2.太阳能电池的特性

当无光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时,可以将太阳能电池等效为一个二极管;有光照射在太阳能电池时,则可以将其等效为一个受控电流源,其等效电路如图5.17-2所示。

图中,IL为光照射到电池吸收层中产生的光生电流,当光照相对比较恒定的时候,光生电流不会随着工作状态改变,可以看做恒流源。

理想的太阳能电池正向电流IF与其压降UF之间满足以下关系式:

三、实验步骤

(要求与提示:

限400字以内)

1.太阳能电池的暗伏安特性测量

将电压源调到0V,然后逐渐增大输出电压,每间隔0.3V记一次电流值,并将数据记录到表中。

将电压输入调到0V,并将“电压输出”接口的两根连线互换,即给太阳能电池加上反向的电压。

逐渐增大反向电压,每间隔1V记录一次电流值,并将数据记录到表中。

绘制三种太阳能电池的伏安特性曲线。

2.开路电压、短路电流与光强关系测量

打开光源开关,并预热5分钟。

取掉太阳能电池的遮光罩,将光强探头装在太阳能电池板位置,探头输出线连接到太阳能电池特性测试仪的“光强输入”接口上。

测试仪设置为“光强测量”。

由近及远移动滑动支架,测量距光源一定距离的光强Ilight,将测量到的光强记入表中。

将光强探头换成单晶硅太阳能电池,测试仪设置为“电压表”状态。

按图5.17-7a接线,按测量光强时的距离值(光强已知),记录开路电压值于表中。

按图5.17-7b接线,记录短路电流值于表中。

重复该实验步骤,分别将单晶硅、多晶硅以及非晶硅的开路电压与短路电流值记录在数据表格中。

绘制三种太阳能电池的开路电压和短路电流随入射光强的变化曲线。

3.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测量

按图5.17-8接线,以电阻箱作为太阳能电池负载。

在一定光照强度下(将滑动支架固定在导轨上某一个位置),分别将三种太阳能电池板安装到支架上,通过改变电阻箱的电阻值,记录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电压U、电流I以及当前的负载值,将测量数据填于表中(需测量10组以上的实验点),并计算太阳能电池的输出功率PO=U×I。

4.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与光照度之间的关系测量

选择一种太阳能电池,并按照图5.17-8接线,通过改变太阳能电池在光轨上的位置以改变光照强度。

重复3中的实验步骤测量该太阳能电池的输出特性与光照度之间的关系,将数据填入表格中(需测量10组以上的实验点),计算并绘制太阳能电池填充因子和转换效率随光照强度变化曲线。

四、数据处理

1

2

3

效率为

4

U=[2.062.512.582.582.592.612.602.592.582.58

1.162.072.302.382.422.482.522.532.542.54

0.71.371.952.202.302.432.482.502.522.52

0.4691.1382.162.442.492.532.552.562.562.56

0.350.681.011.341.661.802.262.412.452.47];

I=[100.75025.823.4135.22.61.30.8580.515

56.651.438.329.824.212.55.12.61.30.845

34.434.232.727.623.012.25.02.51.2550.837

22.822.821.112.28.45.12.61.70.8510.511

17.11716.916.916.616.411.44.82.51.23];

II=[883464286199148];

S=2.5

Pin=II*S;

P=U.*I;

P=P';

%最大功率

MP=max(P)

U0=[2.892.802.732.672.62];

I0=[10053.533.222.816.8];

UI=U0.*I0;

%填充因子

FF=MP./UI

%转化效率

xiaolv=MP./Pin

效率与填充因子计算结果为:

五、分析讨论

1注意在预热光源的时候,需要遮光罩罩住太阳能电池,以降低太阳能电池的温度,减小误差

光源工作及关闭后的约1小时期间,灯罩表面的温度都很高,请不要触摸。

2光照距离越近,光照强度越大,其功率越大

3最大输出功率随着距离的增加而增大,最佳负载电阻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

4实验过程中会出现误差:

电流表和电压表的内电阻以及导线内阻接触电阻对实验的影响,

可调变阻箱调节电阻不准确,万用表读数不稳定,温度以及其他光源的影响

5太阳能电池的填充因子FF远小于理论上的最大值1,说明太阳能电池制造工艺和结构上还有很

大的提升空间。

六、实验结论

1.太阳能电池的暗伏安特性曲线不是一条直线。

2.太阳能电池的短路电流与光强呈线性关系,开路电压与光强不呈线性关系。

3.本实验所用的单晶硅和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内阻均约为110欧,非晶硅太阳能电池内阻约为1210欧。

4.最大输出功率随着光强的增大而增大,效率随着光强的增加先增加后减小

填充因子随着光强的增加减小4

七、原始数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