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7545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1 大小:743.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1页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1页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1页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1页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1页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1页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1页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1页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1页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1页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1页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1页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1页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1页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1页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5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docx

九年级第一轮物理总复习教学案3439实验专题

2017年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学案(总第34)

实验专题

(一)基本操作类实验

一、知识储备

1.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

(1)选对:

根据需要选用合适的刻度尺(考虑量程和分度值)。

(2)放对:

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被测物体。

若零刻线已磨损,应以某一_______为“零点”,读数时要注意减去“零点”前的数字。

(3)看对:

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____________,不要斜视。

(4)读对:

要估读到__________________。

(5)记对:

测量结果应由数字和________组成。

2.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

弹簧测力计是测量的工具。

主要由、、构成。

使用前要先了解弹簧测力计的,明确,还要进行。

测力时,要使弹簧轴线方向跟_____________一致,弹簧不要靠在。

3.正确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

(1)把天平放在台上,把移到的零刻线处;

(2)调节,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使横梁平衡;

(3)把被测物体放在盘里,用镊子向盘里加减砝码并调节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平衡。

此时,天平右盘中砝码的与称量标尺上的之和即为所称量物体的质量。

4.正确使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

常用液体温度计的原理是根据性质制成的。

使用方法:

(1)玻璃泡被测液体中,不要碰到或。

(2)待温度计的示数后再读数。

(3)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与温度计内液面。

5.正确使用电流表和电压表

(1)请把电压与电流的比较表填写完整。

项目

符号

单位

测量仪器

串联电路特点

并联电路特点

电流

电压

(2)请把电流表与电压表的比较表填写完整。

仪表

元件

符号

实验室常用电表

使用规则

读数

量程

最小刻度

接法

接线柱

量程

能否直接连到

电源两极上

电流表

电压表

二、典型实验习题

1.下列关于实验仪器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要将游码拨到标尺最右端

B.使用液体温度计测量水温读数时,视线要与液柱上表面相平

C.连接电路时,应将滑动变阻

器滑片移到阻值最小处

D.使用电流表时,允许不经过用电器把它直接接在电源两极上

2.如图1所示,下列哪种仪器在完全失重状态下仍可以使用()

 

3.如图2所示,对基本测量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正确的是()

 

4.图3甲圆柱体直径为cm;图3乙是游码在天平标尺上的位置,其表示的质量是_____g;图3丙温度计的读数是______℃。

    

 

5.

(1)如图4所示,铁块长为cm。

(2)小玲家上月末抄表时电能表的示数是

,本月末抄表时的示数如图5,若电价为0.5元/kw·h,她家本月应交电费元。

从表盘上你还能获得的信息有(写出一条即可)。

6.图6是三种仪器的测量情形:

(1)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N;

(2)电流表接0-0.6A 的量程时,电流表的示数为A;(3)电压表选用的量程是V,示数为V。

 

7.小明用托盘天平测量石块的质量时,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游码应移到标尺的处。

若指针位置如图7甲所示,应将平衡螺母向调节,使天平平衡。

测量中,当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7乙所示时,天平平衡,则该石块的质量为g。

8.安要求完成填空。

(1)图8所示,体温计的分度值是℃,示数为℃。

(2)图9所示,读取液体体积时,正确的实视线方向是(填写相应字母)。

(3)图10所示,该实验能探究出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是。

(4)图11所示,在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通过比较小球推动木块反映小球动能的大小。

 

2017年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学案(总第35)

实验专题

(二)声学、光学

一、声学

(一)知识储备

1.声音的产生: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

  

2.声音的传播: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3.乐音的三个特征:

音调、响度、音色

(二)典型实验习题

1.将电铃扣在抽气盘上的玻璃钟罩内,如图1所示。

通电后可以看到电铃在振动,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

用抽气机向外抽气的过程中,仍可清晰地看到电铃在振动,但铃声越来越小。

对以上现象的解释,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听到铃声又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发生的

B.听到铃声越来越小,说明声音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推理可得出:

真空不能传声)

C.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要借助介质才能传播

D.看到电铃在振动,说明光束能穿透玻璃

 

2.如图2所示,用尺子作乐器探究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使钢尺每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实验发现: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长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尺子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越     ,发出声音的音调越       。

由此可得出结论:

音调的高低与              有关

3.温度一定时,声波在同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的(选填“相同”或“不同”)。

如图3所示是用一根吸管做的笛子,在吸管上有五个孔,其中一个是吹孔。

嘴对着吹孔吹,由于吸管内空气柱发生产生笛声。

用手指按住其他不同的孔吹笛,可以听到不同的声音,这主要改变了声音

的。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4.图4甲展示的曾候乙编钟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青铜编钟依大小次序编组悬挂,形成一定的音阶。

演奏者按音谱敲打,可以演奏出美妙的乐曲。

编钟越大,音调就越(填“高”或“低”)。

形如杏仁状柱体,扁如“盒瓦”的编钟,其截面如图4乙所示,分别敲击钟的A、B、C三个部位,则编钟可发出个固有频率的音调。

5.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

小明想探究

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

他选取了

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

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

的频率,数据如右表: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5所示,读数是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

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

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能/不能

);

理由:

(4)小明发现悬挂的金属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所产生的。

请设计一简单的实验来检验小明的想法,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和判断方法。

实验方案:

判断方法:

6.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决定对此进行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一:

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

猜想二:

琴弦发出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

编号

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1

60

0.76

2

60

0.89

3

60

1.02

4

80

0.76

5

6

100

0.76

7

80

1.02

8

尼龙

80

1.02

9

尼龙

100

1.02

猜想三:

琴弦发生声音的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们找到了右表

所列出

的不同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

于是又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

 

(1)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编号为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用编号

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琴弦进行实验。

 

(2)表中有的材料规格没有填全,为了保证猜想三,必须

知道该项内容,请在表中填上所缺数据。

 

(3)随着实验的进行,小华又觉得琴弦音调的高低,可能还

与琴弦的松紧程度有关,为了验证一猜想,必须进行的操作

二、光学

(一)知识储备

1.光的直线传播:

光在            中是沿       传播。

2.光的反射定律:

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上,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      角等于       。

(注:

光路是         的) 漫反射和镜面反射一样遵循光的             。

 

3.平面镜成像特点:

(1)像与物体大小        ;

(2)像到镜面的距离      物体到镜面的距离;(3)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       ;(4)平面镜成的是        。

 

4.光的折射规律:

光从空气       入水或其他介质,折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           ;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       ,折射角     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着      ;当光线垂直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

(折射光路也是        的)。

5.凸透镜成像规律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成像情况

应用

u>2f

u=2f

f<u<2f

u=f

u<f

【结论】当物距大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_像,当物距小于一倍焦距时成_____像;当物距大于2倍焦距时成_______像,当物距小于2倍焦距时成_______像;无论成什么像,当物体靠近焦点时所成的像变_______,且像距变________。

(二)典型实验习题

1.如图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是实像B.蜡烛在玻璃板中成的像比实物大

C.蜡烛移近玻璃板时,像会远离玻璃板D.蜡烛与它的像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

2.小聪小组跟老师一起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1)如图2甲所示,小聪将呈现反射光线的活动小铁板向后折,活动小铁板上就看不到反射光线,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多次改变入射光线A0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测量记录如上表所示。

同组的小东分析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光反射时,入射角等于反射角;小聪认为应是:

光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你认为的结论正确,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图2乙中,再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线沿着B0(即逆着原反射光线)射向平面镜时,可看到反射光线沿oA射出,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同学在做探究光的折射特点实

验,图3是光从空气射入水中时的光路.实验中发现,入射光线、折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通过实验还得到如下数据:

入射角α

0°

15°

30°

45°

60°

反射角β

0°

1

30°

45°

60°

折射角γ

0°

11°

22.1°

35.4°

40.9°

 

(1)分析表中数

据,可得出结论:

①光从空气斜射到

水面时,将同时发生和现象;

②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时,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变化关系是:

,且折射角(大于/等于/小于)入射角.当光从空气垂直射到水面时,折射角等于零。

该同学根据上述实验中的发现和结论②总结出了光的折射特点。

(2)请你对该同学通过上述探究实验得出光的折射特点的过程作出评

价。

是否存在不足?

答:

(是/否);

请简要说明理由:

4.一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时,将点燃的蜡烛A放在玻

璃板的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的像。

(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相同的蜡烛B在玻璃板后的纸面上来

回移动,发现无法让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图4甲)。

你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

(2)解决上面的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的像能够完全重合,说明。

(3)图4乙是他们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

他们下一步应该怎样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的信息得出实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们发现,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行实验的。

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哪种做法更好?

说出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探究名称】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提出问题】小明通过前面物理知识的学习,知道放大镜就是凸透镜.在活动课中,他用放大镜观察自己的手指(图5甲),看到手指  的像;然后再用它观察远处的房屋(图5乙),看到房屋   的像。

(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

他想:

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

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到凸透镜的距离/㎝

光屏上像

的大小

40

13.5

缩小

30

15

缩小

20

20

等大

15

30

放大

10

光屏上没有像

8

光屏上没有像

【进行猜想】凸透镜成像的大小可能与有关。

【设计并进行实验】

小明在图6所示的光具座上,不断改变蜡烛

与透镜间的距离,并移动光屏进行实验,所获得

的实验数据如右表所示。

【结论与应用】

(1)分析数据可知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越短,

光屏上像的大小就越,同时发现

像到凸透镜的距离就越。

(2)小明班照毕业照时,摄影师发现两旁还

有同学没有进入取景框内,这时摄影师

应使照相机同学(选填“靠近”

或“远离”),同时还应照相机的暗箱长度(选填“增长”、“缩短”或“不改变”)。

 

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蜡烛、凸透镜(焦距为10cm)、光屏依次放在光具

座上,要使烛焰的像能呈在光屏的中央,需调节

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上。

当它们处于如图7所示的位置时,在光屏上能得到清晰的像,则该像是(填“倒立”或“正立”)、_________(填“缩小”、“等大”或“放大”)的实像。

(2)将蜡烛稍远离凸透镜,光屏上的像变模糊。

要再次在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可采用下列方法:

①若移动光屏,则应将光屏__________(填“远离”或“靠近”)凸透镜;②若不移动光屏,则可在蜡烛和凸透镜之间再放上一个焦距合适的________(填“凸透镜”或“凹透镜”)。

2017年九年级物理总复习教学案(总第36)

实验专题(三)摩擦力、力的合成、二力平衡、测量密度

一、知识储备

1. 摩擦力

当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的时候,会受到另一个物体其滑动的力,这种力叫做____摩擦力。

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           和          有关,跟接触面的面积和相对运动的快慢无关。

特别提示:

(1)如果接触面为光滑表面,则不存在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总是跟                   相反。

 

2. 同一直线上二力的合成

(1)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同的二力的合力大小F= F1+ F2,合力的方向跟二力的方向     ;

(2)同一直线上,方向相反的二力的合力大小F= F1-F2,合力的方向跟较大的力的方向     ; 

3.二力平衡

(1)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是指和状态。

(2)二力平衡的四个条件是、、、。

4.测量密度

(1)密度的概念

某种物质与的比值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公式是,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不同物质的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单位是,常用的单位有g/cm3,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2)密度的测定

①测定某一矿石的密度

A、需要用测出矿石的质量m;

B、把水倒入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再把矿石浸没在盛有水的量筒中测出水和矿石的总体积v2;求矿石的体积为。

C、计算出矿石的密度为。

②测定盐水的密度

A、在玻璃杯中盛盐水,称出它们的质量m1;

B、把玻璃杯中盐水的倒入量筒中,记下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

C、称出玻璃杯中剩下的盐水的质量m2,计算出液体的密度为。

二、典型实验习题

1.用弹簧测力计测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中:

(1)(2分)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使用前必须检查指针是否指在零刻度

B.使用时必须注意所测的力不能超过测量范围

C.使用中弹簧、指针可以与外壳摩擦

(2)木块放置如图1所示,有一部分露出水平桌面外,用弹簧测力计匀速向右拉动木块至桌面内,在此过程中,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下表是某实验小组所做的“探究摩擦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记录:

实验次数

接触面的材料

压力F/N

摩擦力f摩/N

木块与木板

8

l.6

木块与木板

12

2.4

木块与毛巾

12

5.0

(1)分析比较序号①与②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2)分析比较序号的实验数据,可得出的结论是:

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

(3)上述研究方法叫“控制变量法”,下列实验中没有用到此方法的有(填序号)

①探究电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②探究动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③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④研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

3.如图2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请回答:

(1)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它在平面上开始运动的速度。

(2)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速度减越小得越。

(3)如果小车所受的摩擦力为零,小车将以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

 

4.图3甲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打到同一个木块上。

图2乙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

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

请回答以下问题:

(1)设计甲实验的目的是研究钢球动能的大小与的关系;设计乙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运动的钢球速度减小的快慢与所受的关系。

(2)甲实验是通过木块被推动的大小,说明钢球对木块做功的多少,从而判断钢球动能的大小;乙试验是通过钢球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的远近,推理得出:

在理想情况下;运动的物体如果,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

(3)两个实验都涉及到同一种物理方法,叫

5.小明在实验室里测量一块形状不规则、体积较大的矿石的密度.

(1)用调节好的天平测量矿石的质量。

当天平平衡时,右盘中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4所示,矿石的质量是______g。

 

(2)因矿石体积较大,放不进量筒,因此他利用一只烧杯,按图5所示方法进行测量,矿石的体积是______cm3。

(3)矿石的密度是kg/m3,从图A到图B的操作引起的密度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选填“偏大”、“偏小”、“不变”).

(4)本实验中测矿石体积的方法在初中物理中经常用到,请举一例:

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

测量某种食用油的密度.

(1)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使天平横梁平衡。

(2)进行下列实验操作:

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总质量m1;

B.将待测食用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m2;

C.将烧杯中食用油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食用油的体积V;

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代号)。

(3)现已测出m1是110g,根据图6中

的示数,算出这种食用油的密度

是____________。

7.小明和小红使用不同器材分别对酒精

的密度进行了测量。

请将他们的实验

过程补充完整。

(1)小明利用天平、烧杯、刻度尺和水(ρ水己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往烧杯中倒入适量的水,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烧杯和水的质量为m;

②用刻度尺测出水面到烧杯底的高度为h1;

③将水倒出,倒入酒精,用天平称出的烧杯和酒精的质量仍为m;

⑤计算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

ρ酒精=

(2)小红利用弹簧测力计、烧杯、石块、细绳和水(ρ水已知)测量酒精密度的过程如下:

①用细绳拴住石块,并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石块重为G;

②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

④计算酒精密度的表达式为:

ρ酒精=(已知:

F浮=G排=ρ液gV排)

(3)请你从操作难易程度方面,对两位同学的实验做出评估。

8.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华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有关”的猜想;小辉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猜想。

图7是验证他们猜想的实验装置图。

 

(1)小辉同学为了完成他自己的探究应按两图进行。

N/N

1.0

1.5

2.0

2.5

3.0

f/N

0.4

0.6

0.8

1.0

1.2

(2)若小华选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

验得到右表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

根据数据在图8的坐标中作出摩擦

力的大小f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N之间的关系图象。

(3)根据图像可以得出f与N的关系是_______。

(4)小华和小辉同学在实验中都应使小车做___________运动。

9.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

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

如图9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

究对象是       ;

(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

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

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

这是

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

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

为什么?

 

10.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见的一种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

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S1;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S2,如图10所示:

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

的汽车,在水平、干燥的沥青路面上以不同速度

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