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376734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72.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考试FSMS题目整理Word文档格式.docx

查阅定期演练的记录、演练的效果,是否根据演练的效果对程序进行必要的修订。

2.审核员在一糕点(主要生产面包、点心、蛋糕)企业审核时发现,生产现场的布局为:

一楼是原辅料仓库,二楼准备工序,三楼预处理,四楼烘烤工序,五楼辅料加工,六楼裱花间及冷藏仓库,生产现场仅一部电梯用于运输各种物料,作为审核员,你的审核思路是什么?

A请企业提供物流图,看物流图标识的产品刘翔与实际情况是否符合;

B询问企业各工序及作业区域的生产时间安排,看是同时作业还是分段生产;

C如果是同时生产,在正常生产且只有一部电梯的情况下,如何实施原辅料、添加剂。

包装材料等物流的运输?

运输过程中产品的防护是否能够防止交叉污染的发生?

是否有发生交叉污染的可能?

如果发生了交叉污染,是否有相关文件规定如何进行控制?

D如果是分段生产,生产间隔段,有没有防止交叉污染相对应的消毒措施?

E结合其他部门进行审核,对清洁产品的检验,有没有出现过因交叉污染造成的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产品出现。

F电梯属于国家强检的特种设备,企业是否按照国家强制检定的要求进行了检定,电梯是否按照相关规定的要求进行了维护保养。

四、案例:

1.某食品企业主要产品为面粉,以GB/T22000-2006为标准建立了共产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在金属探测工序,审核员看到,生产前及正常生产是每小时监控员用测试块即Fe2.0mm和Sus2.5mm测试金属探测器的准确、灵敏和有效性。

查看监控员的测试记录均正常,审核员当场请监控员测试,要求监控员把测试块放于成品包装袋上面测试,却发现金属探测器没有任何反应。

审核员自己重新测试了一次仍无反应,审核员再次将测试块放于两袋面粉中间测试还是无反应,放于面袋下面测试反应正常。

审核员问监控员,平时你是怎么测试的,监控员回答:

“我一般是放在成品袋中间测试。

答:

不符合GB/T22000-2006第8.3条款规定:

组织应提供证据表明采用的监视、测量方法和设备是适宜的,以确定监视和测量程序有效。

不符合事实:

用测试块对产品不同部位进行测试,测试块反应不一致。

2.审核员在现场餐饮服务部,见服务员正在向AB洗衣店工作人员一脚就餐使用过的桌布、毛巾等准备送去洗涤的物品。

审核员问服务员:

“这些物品都是交给洗衣店洗的吗?

”服务员回答说:

“这些物品还包括服务员和厨师的衣服都是外包给AB洗衣店洗的。

”审核员查阅了公司现行的HACCP手册,未见对洗衣外包过程进行识别及相应的描述。

不符合GB/T22000-2006标准4.1总要求:

组织应确保控制所选择的任何可能影响种产品符合性且源于外部的过程,并应在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形成文件。

餐饮服务部就餐使用过的桌布、毛巾以及服务员和厨师的衣服都是外包给AB洗衣店洗的,但公司现行的HACCP手册,未见对洗衣外包过程进行识别及相应的描述。

3.在水产分包装公司审核时,审核员发现除了公司的两名员工外,还有一位水产院的老师在帮助公司建立和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员询问公司负责人:

“公司是否明确了这位老师的职责和权限?

”负责人说:

“这位老师是我请来专门帮助公司简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专家,我么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简历和实施全听他的。

所以也没有签什么协议了。

不符合GB/T22000-2006标准6.2.1标准:

当需要外部装甲帮助建立、实施、运行或评价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时,应在签订的协议或合同中对这些专家的职责和权限予以规定。

水产分包装公司请来一位水产院的老师作为专家专门帮公司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但没有签什么协议明确来这位老师的职责和权限。

4.审核员在某面粉厂审核时发现,企业将面粉缝制封口的断针为CCP,CL是当针断时一起找齐断针,且领针时要交旧领新,并记录。

审核员查CCP的监控记录,发现2008年2月10日发生过断针情况,但领针记录未记载。

不符合GB/T22000-2006标准7.6.4关键控制点的监视系统,监视系统应由相关程序、指导书和表格构成,包括以下内容:

f)记录的要求和方法。

某面粉厂企业将面袋缝制封口的断针为CCP,CL是当针断时一齐找齐断针,且领针时要交旧领新,并记录,审核员审核发现2008年2月10日发生断针情况,但领针记录未记载。

5.某茶应聊生产企业,使用自备水源作为生产用水并备有蓄水池和水处理设备,设和元要主管部门-生产设备部提供蓄水池的清洗消毒证据,负责人只提供了一份当年质检部门的水源质检报告,按照GB5749减压27项,所检项目合格。

不符合GB/T22000-2006标准7.2.3条款“当制定这些方案时,组织应考虑如下:

h)“清洁和消毒之规定””

使用自备水源,兼有蓄水池和水处理设备,生产部不能提供蓄水池清洁消毒证据。

2015.3基础知识

1.下列哪些图表属于流程图:

生产工艺流程图;

2.以下哪些说法不正确:

不符合操作性前提方案条件下生产的产品,也应该按潜在不安全产品处置要求进行处理;

3.以下产品预期用途发生变化情况发生时必须对控制措施组合实施确认;

4.调理冷冻食品中添加聚磷酸盐的作用有:

PH缓冲作用;

5.下列不属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工人的关键要素是:

人员培训;

6.大肠菌群不具备的特征是:

生长被胆盐抑制;

7.关于车间中的流向,以上错误的是:

物体流向是从高清洁区流向低清洁区;

8.患有下列哪种疾病,不得参加接触直接入口食品的工作:

伤寒;

9.在生产澄清果汁工艺中加入果胶酶的作用是:

提高果汁出汁率;

10.通常控制措施的效果依赖于控制措施的实施强度,实施强度包括:

温度时间浓度频次;

11.糖在糖制品中是:

保藏剂;

1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的控制措施组合是指:

HACCP计划和前提方案;

13.某牧业基团公司既拥有规模肉鸡饲养场,又拥有屠宰分割生产线。

当其选择和(或)制定前提方案时应考虑的使用法律法规、规范为:

GMPGVPGAP;

14.米粉、粉丝和腐竹中发现的甲醛次硫酸氢钠,俗称:

吊白块;

15.控制措施的选择和评估可不考虑:

对员工培训的难易程度;

16.可追溯性系统包括:

产品批次、原料批次、分销记录;

17.金属探测器通常配有Fe标准块和Sus标准块,Sus是指:

不锈钢;

18.食品生产经营者应当向销售者索取所购食品的检验合格证或者化验单。

需要索证的范围和种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19.为例避免低酸性食品食物中毒,杀菌时以肉毒杆菌为标准;

20.关于GB/T22000-2006标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标准对于所有在食品链中期望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组织其所有要求都是通用的;

21.组织对外的信息沟通应由指定的人员进行;

22.被撤回产品的处置可以包括销毁、改变预期用途、重新加工;

23.水俣病是由汞污染造成的;

24.纠正措施是指: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25.食品的杀菌方法有和多种,但是热处理是食品工作最有效、最经济、最简便,也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杀菌方法;

26.通过内部沟通,组织应确保食品安全小组及时获得变更的信息,并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更新包括上述信息: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将相关信息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入;

27.食品安全方针应由最高管理者制定,并在组织的各层次进行沟通、实施和保持;

2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肉及肉制品生产企业要求》标准规定:

在动物屠宰前,判定动物是否健康和符合人类食用进行检验,称为宰前检验;

29.以下关于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必须与环境管理体系一起建立;

30.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和推荐性标准;

31.监视参数通常不选用:

大肠菌群的检测结果;

32.商业无菌是指:

食品经杀菌后不含致病性微生物,也不含有在常温下能够繁殖的微生物;

33.管理评审是为了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

评审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改进的机会和变更的需求,包括食品安全方针;

34.“组织应确定其活动影响食品安全的人员所必须的资格和能力”的含义是:

组织必须对影响食品安全的每一岗位人员确定出最低的能力要求和资格条件;

35.水活度是指:

该食品的水蒸气压与在同温度下纯水饱和水蒸气压之商;

36.GB/T22000-2006标准中强调确保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负责监视、纠正、采取纠正措施的人员受到培训;

37.《食品安全管理体系食品及饲料添加剂生产企业要求》为例提高饲料利用率而掺入饲料中的少量微量物质称为一般性饲料添加剂;

38.如果某淀粉类样品和碘的反应呈紫色,也不能吸收脂肪,在冷水中溶解,但不形成凝胶,则样品可能是支链淀粉;

39.略

40.关于管理评审正确的说法是:

应保存管理评审记录;

41.为检测有机磷和农残指标,需要检测的指标为酶抑制率;

42.组织应确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范围是:

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所涉及的管理单元、产品或产品;

类别、过程和生产场地;

43.文件审核的作用不包括:

确认HACCP计划实施的有效性;

44.略

45.审核证据是: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46.认证证书的认证范围由:

认证机构决定;

47.以下哪一项活动属于现场审核时间内发生的活动:

召开末次活动;

48.下列哪种文件应在现场审核通知受审核方:

审核计划;

49.如果在审核中没有发现任何不符合项,审核组长应:

以上都不是(现场审核通过,推荐发证);

50.在现场审核活动开始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受审核方对审核计划的任何异议应当在审核组长、受审核方和审核委托方之间予以解决;

51.某企业有四大车间,他们依次是:

预处理车间,腌制车间,熟制车间,包装车间。

可以认为该企业是采取了工艺专业化原则进行了空间布置;

52.领导和管理是管理学中的两个概念,他们的关系是:

管理是更大的概念,领导是其中的一个职能;

53.向受审核方管理者代表定期通报审核进度情况是审核组长应做的工作;

54.一个审核组同时对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和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的审核是:

结合审核;

55.以下不属于审核准则的是:

组织产品的检验记录;

56.受审核方在审核中因以下理由提出申请更换审核组成员,其中哪一项不是合理理由:

该审核员与本组织不熟悉;

57.当验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有大量不合格产品产生时,应对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进行:

重新验证(确认!

);

58.食品安全小组通过现场核对来验证流程的准确性;

59.酸化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应控制PH值,保证平衡后的最终产品的PH值:

<4.6;

60.关键控制点不能依据以下7.4.4B(过程发生显著性变异的可能性)来确定;

61.危害识别可不考虑以下哪些内容:

质量成本;

62.关键限制是指:

区分可接受与不可接受的判定值;

63.食品安全小组组长应:

由管理层成员担任、由最高管理者任命、具有与产品相应的专业知识和食品安全管理的经验的人来担任;

64.关于食品安全小组,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具备多学科知识与建立实施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的经验;

65.下列那种情况会造成交叉污染:

加工人员工作服未按要求换洗消毒、食品接触设备无清洗消毒、人员流向不正确;

66.危害识别应考虑以下信息:

流程图、预期用途、产品特性和外部沟通获得的信息;

67.在GB/T22000-2006标准中,控制措施是:

用于防止或消除食品安全危害,或将其降低到可接受水平的行动或活动;

68.略

69.食品安全召回应在2小时内上报到县级机关;

70.关于验证活动的目的最适宜的说法是:

确定前提方案和HACCP计划得以实施且有效;

71.以下关于持续改进的说法正确的是:

持续改进不必同时发生;

72.当验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有大批量不合格品产生时,应对食品安全体系重新:

确认。

1.监视的目的包括:

评估前提方案是否按预期运行、评估HACCP计划是否按预期运行;

2.实施危害分析的必备预期步骤包括:

任命食品安全小组、产品特性描述,识别预期用途、绘制流程图,描述过程步骤和控制措施;

3.目前常用的抗氧化剂有哪些:

BHA(丁基羟基茴香醚)、BHT(二丁基羟基对甲酚)、抗坏血酸及其衍生物;

4.下列关于异物探测的描述正确的是:

X光探测器可以探测金属以及非金属杂质、金属探测器可以探测金属Fe和Sus;

5.下列哪些计量器具必须进行强制检定:

用于贸易结算的、用于环境检测的、涉及人身安全和健康的;

6.根据《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以下哪些活动,应遵守本法:

食品流通、食品生产经营者使用食品添加剂;

7.根据GB/T22000-2006标准,在进行危害识别时,应考虑的因素包括:

特定操作的前后步骤、生产设备、设施和(或)服务和周边环境、在食品链中的前后关联;

8.关于内部审核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组织应按照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审核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审核员不应审核自己的工作;

9.GB/T22000-2006标准中,指定人员包括:

外部沟通人员、启动撤回人员、执行撤回人员;

10.食品安全方针是组织关于食品安全方面总的宗旨和方向,其内容应体现或包含:

法律法规的要求、顾客的要求、沟通;

11.组织应制定、实施和保持有效的安排、确保食品安全小组及时获得原料、辅料、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新产品及工艺变更的信息;

12.危害识别应包含对食品中含有的对健康有潜在不良影响的生物危害、物理危害和化学危害进行识别;

13.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属于强制检定范围内的计量标准;

14.以下哪些因素与食品中的危害控制有关:

食品的水分活度、食品的pH值、食品的盐度;

15.下面属于ISO22000标准对于预期用途进行规定的内容选出来:

在餐馆就餐时采用分餐、奶粉上标识为婴儿奶粉,适用年龄为3-6个月婴儿;

16.下面哪些需要在车间入口处设置洗手消毒设施:

食醋灌装、酱油灌装;

17.突发事件包括:

洪水、食物中毒、火灾;

18.下列对关键限值的提法,正确的是:

一个关键控制点可能有几个关键限值、关键限值是区分可接受或不可接受水平的指标、关键限值应直观,易于监测并不能违背法规;

2014.12基础知识

1.通过监视操作性前提方案和关键控制点所获得的数据,应由指定的人员、具备足够知识的人员、有权限的人员进行评价,以启动纠正措施;

2.依据GB/T22000-2006标准,确定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中所涉及的管理单元、产品或产品类别、过程和生产场地;

1.我国第一批列入目录的农业转基因生物包括:

大豆、玉米、棉花种子、番茄;

2.食品标识管理规定,标识上标注中文说明:

医学临床证明对特殊群体易造成危害的、经过电离辐射或者电离能量处理的、属于转基因食品或者含法定转基因原料的;

3.使用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单位,可以:

自行定期检定、送其他检定机构检定;

2014.12审核知识

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范围应由认证机构与审核委托方共同确定;

2.审核员在糕点加工企业审核时,下面哪一种情况可以作为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时的审核证据:

质检人员正在微生物室进行灭菌操作;

3.审核证据基于可获得信息的样本,因此,在审核中存在不确定因素,依据审核准则采取措施的人员应当意识到这种不确定性;

4.保证审核组整体能力的过程应当除了包括识别为达到审核目的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外,还应当考虑下列哪个能力:

选择审核组成员以使审核组具备所有必要的知识和技能;

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审的内容包括:

前提方案及HACCP计划;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适用时,审核结论可以指出采取纠正、预防或改进措施的需要。

不视为审核的一部分;

7.文件审核的作用不包括:

8.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第一阶段现场审核的内容有:

基础设施及其维护情况与相应法律法规、规范的符合性;

9.与审核有关的原则:

基于证据的方法和独立性;

1.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文审的内容包括:

形成文件的食品安全方针、目标、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标准要求的形成文件的程序和记录、组织为确保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有效建立、实施和更新所需文件和记录;

2.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过程中,关于产品抽样检验的实施正确的说法是:

委托具备相应能力的检测机构完成、由现场审核人员利用申请人的检验设施完成、由现场审核人员确认由其他检验机构出具的检验结果的方式完成;

3.审核证据可包括: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经证实的事实陈述、生产现场观察结果、经证实的相关记录;

4.为了进行审核组织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必须:

具备企业管理和运作的基础知识、了解组织的规模、结构和职能、了解组织的总体运营过程和相关术语、关注组织的文化和当地的社会习俗;

5.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可采用面谈、查阅文件记录、抽取产品送认可实验室检测、现场观察方法收集信息;

1.一位审核员对某企业审核潜在不安全产品的控制时,受审核方说我们没有潜在不安全产品,因为我们在产品出厂前都作了严格的检验,没有发现过不合格品,如果有问题我们可以给顾客退货,请解释不合格品与潜在不安全产品的关系?

没有发现不合格品是否产品就是安全的?

你作为审核员遇到这种情况请阐述思路?

不合格品是指未满足要求的产品;

潜在不安全产品是指有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产品,经评价后可能是不安全产品,可能是安全产品。

超出关键限值(见7.6.5)的条件下生产的产品是潜在不安全产品,应按7.10.3进行处置。

不符合操作性前提方案条件下生产的产品,有可能是潜在不安全产品,需要组织评价确定。

作为审核员,遇到这种情况应该进一步展开追踪:

查组织是否编制了形成文件的程序,规定对不合格产品处置之前,要进行隔离、标识,防止不合格产品与合格产品进行混淆,当不合格产品已不在组织范围内时,是否按照7.10.4条款要求,对产品进行了撤回。

对不合格品进行评价,若其满足如下要求,产品均可放行。

进入食品链:

1、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已降至规定的可接受水平;

2、相关的食品安全危害在产品进入食品链前将降至确定的可接受水平;

3、尽管不符合,但产品仍能满足相关食品安全危害规定的可接受水平。

有的原料不合格,但在进一步的加工中是可以祛除或降低危害,使终产品可以满足可接受水平。

1.某食品企业主要为膨化食品,以GB/T22000-2006为标准建立了工厂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确定了大米的验收为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制为农残(DDT666)和黄曲毒素的含量限值,监控方法为验收员每批查看供货方的大米检测报告中农残(DDT666)和黄曲毒素的含量是否符合关键限制的要求,审核员来到供应部,查看2013年大米进料情况,2013年3月,6月各进一批,问主管有关大米进料质量要求时,主管回答:

我们对大米把关是最严格的,审核员要求提供2013年两批大米的检测报告,主管说:

合格供方仅一家质量比较好,在评价时很慎重,这家大米一贯没有什么问题,拿着一文件夹说:

资料都在这;

审核员看到,其中只有大米试用报告及2013年两份有关农残和黄曲霉毒素的检测报告。

不符合GB/T22000-2006第7.6.4a条款:

a在适宜的时间框架内提供结果的测量和观察。

组织确定大米的验收为关键控制点,关键限值为农残和黄曲霉毒素的含量限值,监控方法为验收员每批查看供货方的大米检测报告中农残和黄曲霉毒素含量是否符合关键限值的要求。

2013年3、6月购进两批大米,查无供方提供的农残和黄曲霉素的检测报告。

2.审核员来到在某米粉厂采购部审核,发现其原料大米有好几批来自湖北某县,而其原料接受准则中没有该产地的记录,采购部长解释说今年原料短缺,我们就放宽了产地限制。

不符合GB/T22000-2006标准第7.2.3f条款:

对采购材料(如原料、辅料、化学品和包装材料)的管理。

某米粉厂采购部审核时,发现原料大米有好几批来自湖北某县,但原料接受准则中并没有来自该产地的大米的记录。

3.审核员在牛肉生产车间审核时,主任说:

“去年我们开发了一种麻辣风味的烤牛肉,产品中添加了麻辣酱,销售很好,所以专门上了一条麻辣牛肉生产线。

”审核员询问:

“食品安全小组采取什么行动?

”主任:

“我们仍沿用以前的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

不符合GB/T22000-2006标准第7.7款制定操作性前提方案(见7.5)和(或)HACCP计划(7.6)后,必要时,组织应更新如下信息:

一牛肉生产企业,去年开发了一种麻辣风味的烤牛肉,产品中增加了麻辣酱,并专门伤了一条麻辣牛肉生产线,但企业没有采取任何的更新活动,仍沿用以前的管理体系文件进行控制。

4.某肉制品生产企业,一批产品发生顾客投诉,经查近期金属探测仪器坏了,一直未启用,肉制品发生了物理危害。

企业对发生投诉的这批产品立刻实施召回,并为顾客调换了产品。

审核员在审核时发现在金属探测器未启动期间生产的产品已销售百余批次。

企业说我们对投诉的这批产品实施处置,顾客满意,其他批次没有发生顾客反馈,这仅是仪器偶然事件,不必处理。

不符合GB/T22000-2006第7.10.3.1当产品在组织的控制之外,并继而确定为不安全时,组织应通知相关方,并启动撤回。

肉制品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