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77902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14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电子实习课程教师教案本文档格式.docx

1示范:

练习:

结合生产:

授课班级

教学目的与要求

确保实训教学工作安全有序地进行

重点与难点

示范内容

巡回重点及注意事项

实习课题图

或操作工序

安排

一、学生应在规定时间内进入实训室,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或早退。

二、预习好是做好实训的前提,学生实训前须认真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本次实训的目的、内容、原理及步骤(含条件)、需使用的仪器、设备、器材及使用方法、需测试的电量及观察的现象等。

三、电子焊接技术操作前,要认真听取主讲老师对本次实训的讲解和说明,实训时要听从老师指导。

四、电子焊接技术操作前、后应先仔细清查实验器材是否齐全和完好,发现问题及时向指导老师提出,做好实训器材交接工作;

五、要认真复查实训线路,经指导老师审核、同意后方可接通电源调试操作。

整个实训过程中要严谨认真、细心操作,分工合作,做好记录。

严禁未搞清楚正确操作程序前乱操作,以免产生误操作;

六、电子焊接技术操作时,应掌握操作的方法和步骤,避免被电烙铁烫伤。

七、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严格遵守实训安全操作规程,特别要管好电源闸刀开关,严禁带电接线、拆线,避免接触带电裸露金属部分,杜绝恶性事故发生。

实训中若发生事故,必须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现场,及时报告指导老师,检查事故原因后妥善处理;

八、实训完成后,将实训数据交指导老师审核,经认可后才能拆线。

拆线后将实验器材清除干净,并复位,找指导老师办理交接手续后方可离开实训室;

九、爱惜实训器材,严禁乱动与本实训无关的器材,严禁偷拿实训器材。

十、进入实训室必须遵守实训室各项规章制度,保持安静,不得带零食进入实训室,不得无故离开实训室,不准吸烟、随地叶痰和乱扔杂物

常用电子器件的认识及焊接练习

2

1练习:

4结合生产:

1.熟悉常用电子元器的结构原理.

2.掌握常用电子器件的测试方法.

3.掌握不同元器件的测量及焊接方法

实习课日安排(分课题操作教学安排)

实习课题

色标法读电阻

年月日

3

讲课:

2综合生产:

教学目的

与任务

掌握色标法读电阻的基本方法。

教学程序

组织教学

设备(材料)准备

学生出勤情况

文明生产指导

各种阻值的电阻

万用表

讲解与

示范

工艺规程

操作要领

取出一只电阻,观察其外部的色环,每条色环的意义见附表一:

色环表格左边第一条色环表示第一位数字,第2个色环表示第2个数字,第3个色环表示乘数,第4个色环也就是离开较远并且较粗的色环,表示误差。

将所取电阻对照表格进行读数,比如说,第一个色环为绿色,表示5,第2个色环为蓝色表示6,第3个色环为黑色表示乘100,第4个色环为红色,那么表示它的阻值是56×

100=56Ω误差为±

2%,对照材料配套清单电阻栏目逐个检测各电阻阻值。

5环电阻上面的第3环请注意其阻值。

用万用表检测晶体管的管脚极性

2综合生产:

学习用万用表检测晶体管的管脚极性的方法

晶体三极管

1、用万用表检测晶体管的管脚极性的方法

用万用表可以判断三极管的电极、类型及好坏。

测量时一般将万用表置欧姆档“R×

100”或“R×

1k”挡。

(1)判断基极b和三极管的类型:

首先

假设三极管的某极为“基极”,将黑表笔接在假定的基极上,再将红表笔依次接在另两个电极上,若两次测得的电阻都很大(约为几kΩ到几十kΩ)或者都很小(约为几百Ω到几kΩ),则对换表笔再重复上述测量,若测得两个电阻都很小或都很大,则可确定假定的基极是正确的,否则假设另一电极为基极,重复上述的测试,以确定基极。

当基极确定后,将黑表笔接基极,红表笔分别接其它两极,若测得电阻都很小,则该管为NPN型;

反之为PNP型。

(2)判断集电极c和发射极e

将黑表笔接在假设的集电极上,红表笔接在假设的发射极上,并用手捏住b和c极,读出表头所示c、e间的电阻值,然后将红、黑表笔反接重测。

若第一次电阻值比第二次小,说明原假设成立。

(3)电流放大能力β值的估测

将万用表置欧姆档“R×

1k”,黑、红表笔分别与NPN型三极管的集电极、发射极相接,测量c、e间的电阻值。

当用一电阻接于b、c两管脚间时,阻值示值会减小,即万用表指针右偏。

三极管的电流放大能力越大,则万用表指针右偏的角度越大。

2、外观识别三极管电极

外观识别三极管电极(管脚),有些金属外壳封装的小功率三极管,如果管壳上带有定位销,那么将管底朝上,从定位销起,按顺时针方向,3根电极依次为e、b、c;

如果管壳上无定位销,且3根电极在半圆内(或等腰三角形),将有3根电极的半圆置于上方,按顺时针方向,3根电极依次为e、b、c,如图(a)所示。

有些塑料外壳封装的小功率三极管,面对平面,3根电极置于下方,3根电极依次为e、b、c,如图(b)所示。

对于大功率三极管,外型一般为F型和G型两种,如图(c)所示。

F型管从外形上只能看到两根电极,将管底朝上,2根电极置于左方,则上为e,下为b,底座为c。

G型管的3个电极一般在管壳的顶部,将管底朝上,3根电极置左方,从最下电极起,顺时针方向依次为e、b、c。

若电极不易辨别,可按下述方法进行测试。

三极管的极性(管脚)识别

电子元器件的安装

2

1练习:

综合生产:

掌握电子元器件的引线成型方法

电阻

晶体三极

尖嘴钳

插装元件的引线成型要求

要将插装元件安装到电路板上,其引线有时需要成型,成型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安装尺寸与印制板的配合等要求(当然对于已经满足要求的元件,如双列直插封装的集成电路,就不必成型了)。

手工插装焊接的元器件引线加工形状如图所示;

需要注意的是:

(1)引线不应在根部弯曲,至少要在根部1.5mm以上;

(2)弯曲处的园角半径R要大于两倍的引线直径;

(3)弯曲后的两根引线要与元件本体垂直,且与元件中心位于同一平面内;

(4)元件的标志符号应和方向一致,以便于观察。

 

(a)轴向引线元件卧式插装方式         (b)竖式

元器件引线加工形状示意图

焊接练习

6综合生产:

焊接前一定要注意,烙铁的插头必须插在右手的插座上。

烙铁通电前应将烙铁的电线拉直并检查电线的绝缘层是否有损坏,不能使电线缠在手上。

通电后应将电烙铁插在烙铁架中,并检查烙铁头是否会碰到电线、书包或其他易燃物品。

(1)电烙铁的使用和保养

烙铁加热过程中及加热后都不能用手触摸烙铁的发热金属部分,以免烫伤或触电。

烙铁架上的海棉要事先加水。

为了便于使用,烙铁在每次使用后都要进行维修,将烙铁头上的黑色氧化层锉去,露出铜的本色,在烙铁加热的过程中要注意观察烙铁头表面的颜色变化,随着颜色的变深,烙铁的温度渐渐升高,这时要及时把焊锡丝点到烙铁头上,焊锡丝在一定温度时熔化,将烙铁头镀锡,保护烙铁头,镀锡后的烙铁头为白色。

如果烙铁头上挂有很多的锡,不易焊接,可在烙铁架中带水的海棉上或者在烙铁架的钢丝上抹去多余的锡。

不可在工作台或者其他地方抹去。

(2)在焊接板上练习焊接

焊接练习板是一块焊盘排列整齐的线路板,学生可用一些旧的电子元器件进行练习。

把元器件的管脚从焊接练习板的小孔中插入,练习板放在焊接木架上,从右上角开始,排列整齐,进行焊接。

如右图所示。

进行焊接练习时,应把握加热时间、送锡多少,不可在一个点加热时间过长,否则会使线路板的焊盘烫坏。

注意应尽量排列整齐,以便前后对比,改进不足。

焊接时先将电烙铁在线路板上加热,大约两秒钟后,送焊锡丝,观察焊锡量的多少,不能太多,造成堆焊;

也不能太少,造成虚焊。

当焊锡熔化,发出光泽时焊接温度最佳,应立即将焊锡丝移开,再将电烙铁移开。

为了再加热中使加热面积最大,要将烙铁头的斜面靠在元件引脚上,烙铁头的顶尖抵在线路板的焊盘上。

焊点高度一般在2毫米左右,直径应与焊盘相一致,引脚应高出焊点大约0.5mm。

焊点的正确形状如下图所示。

焊点a一般焊接比较牢固;

焊点b为理想状态,一般不易焊出这样的形状;

焊点c焊锡较多,当焊盘较小时,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但是往往有虚焊的可能;

焊点d,焊点d、e焊锡太少;

焊点f提烙铁时方向不合适,造成焊点形状不规则;

焊点g烙铁温度不够,焊点呈碎渣状,这种情况多数为虚焊;

焊点h焊盘与焊点之间有缝隙为虚焊或接触不良;

焊点I引脚放置歪斜。

一般形状不正确的焊点,元件多数没有焊接牢固,一般为虚焊点,应重焊。

2、清除元件表面的氧化层

元件经过长期存放,会在元件表面形成氧化层,不但使元件难以焊接,而且影响焊接质量,因此当元件表面存在氧化层时,应首先清除元件表面的氧化层。

注意用力不能过猛,以免使元件引脚受伤或折断。

清除元件表面的氧化层的方法通常可以用左手捏住电阻或其他元件的本体,右手用锯条轻刮元件引脚的表面,左手慢慢地转动,直到表面氧化层全部去除。

为了使元器件易于焊接,有时要用尖嘴钳前端的齿口部分将元器件的焊接点锉毛,去除氧化层。

收音机套件中提供的元器件一般放在塑料袋中,比较干燥,相对比较好焊,如果发现不易焊接,就必须先去除氧化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