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7935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74 大小:92.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4页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4页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4页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4页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4页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4页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4页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74页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74页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74页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74页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74页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74页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74页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74页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74页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74页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74页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74页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74页
亲,该文档总共7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7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docx

强烈推荐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可研报告

 

某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初稿)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OO六年十一月

 

成都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初稿)

库号:

12.15391.27013.1

 

深圳分公司

总经理:

项目负责人:

主要设计人员:

项目审核: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二OO六年十一月

1总论1

1.1项目基本情况1

1.2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1

1.3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与工作制度3

1.4项目建设地点4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4

1.6项目投资方式5

1.7项目执行单位简介5

2成都市医疗废物处理现状7

2.1自然环境与社会经济概况7

2.2医疗废物的性质、种类及产生量8

2.3目前处理处置状况11

3集中处理技术方案与工程建设规模13

3.1处理处置方法的确定13

3.2建设规模及工作制度14

3.3主要工艺流程简述16

3.4工艺主要参数及指标16

4厂址选择19

4.1厂址选择原则19

4.2厂址的选择与确定20

4.3厂址概况及综合评价20

5焚烧设备的选择23

5.1医疗废物焚烧设备的选择原则23

5.2医疗废物焚烧设备的选择23

5.3焚烧设备的确定31

6医疗废物焚烧工艺34

6.1医疗废物的收集运输34

6.2焚烧工艺流程简述37

6.3焚烧污染防治措施41

6.4清洗、消毒及污水处理系统45

6.5焚烧过程热平衡及物料平衡计算50

6.6主要设备选型与配置53

6.7主要生产车间组成55

7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56

7.1总图运输56

7.2土建工程57

7.3给排水58

7.4供配电及通讯62

7.5通风、空调与供热设计66

7.6机修与化验67

8消防系统69

8.1消防设计69

8.2消防机构69

9环境保护70

9.1编制依据70

9.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分析与污染防治对策70

10劳动保护、职业安全与工业卫生73

10.1编制依据73

10.2主要职业危害73

10.3安全技术74

10.4劳动保护与工业卫生74

10.5安全卫生机构与投资76

10.6预期效果评述76

11生产组织与项目实施计划77

11.1生产组织77

11.2劳动定员77

11.3人员培训78

11.4工程进度计划79

12投资估算及技术经济分析80

12.1投资估算80

12.2财务经济评价81

12.3结论84

13结论与建议87

13.1结论87

13.2建议87

附表:

89

附图:

104

1总论

1.1项目基本情况

项目名称:

成都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工程。

建设项目性质:

新建公益性基础设施。

项目筹建单位:

深圳市瀚洋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可行性研究编制单位:

中冶长天国际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工程规模:

2台×30td立式旋转炉排热解气化焚烧炉(一用一备)。

工程地点:

龙泉驿区洛带镇狮子村。

工程投资:

5570.34万元。

1.2编制依据、原则和范围

1.2.1编制依据

1.2.1.1法律、法规依据、规范和技术标准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4.12.29.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2004.8.28.修订);

(3)《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3.15.);

(4)《危险废物污染防治技术政策》(2002.11.17.);

(5)《全国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规划》(2002.5.);

(6)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复核大纲(试行),国家环保总局,2004年6月;

(7)《关于实行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促进危险废物处置产业化的通知》发改价〔2003〕1874号;

(8)《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管理办法》(2004.5.19.);

(13)危险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环发〔2004〕15号文件);

(14)《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2004.4.30.);

(15)《医疗废物集中处置技术规范》(试行)(环发〔2003〕206号);

(18)《医疗废物专用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规定》(环发〔2003〕188号);

(19)《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置工程建设技术要求》(试行)(环发〔2004〕15号);

(20)《医疗废物管理条例》(2003.6.4.);

者;

(2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2001年局部修订)。

1.2.1.2项目相关依据

(1)《技术咨询合同书》(合同编号:

【2006】中冶长天深合字第号);

(2)《成都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新建成都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立项的批复》,成计投资[2004]239号,2004年11月;

(3)《成都市发展计划委员会关于同意延长成都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立项批复有效期的通知》,成计投资函[2006]109号,2006年5月;

(4)《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龙城规建[2006]第053号,2006年10月;

(5)《1500场址地形图》,龙泉驿区城乡建设勘测队,2006年10月;

(6)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相关基础资料。

1.2.2编制原则

(1)在总体工艺技术路线上执行《医疗废弃物焚烧环境卫生标准》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的技术要求及现行的国家有关标准、定额和指标规定,以满足工艺技术要求。

(2)医疗废物属于传染性废物,其中的污染物质是附着其上的病原微生物、致病病毒,因此杀灭病原微生物、致病病毒,并防止其与人群的接触就是医疗废物污染控制的主要目的。

医疗废物处理的目的是使排出的垃圾废物稳定化(有机垃圾无机化)、安全化(有毒有害物质分解去除,细菌病毒杀灭消毒)和减量化。

(3)选择的处理处置工艺技术成熟,运行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按处理能力30td规模进行设计。

(4)所选择的工艺和机电设备既要重视节能降耗,又要保护环境,还要适应性好、可操作性强。

(5)总图布置紧凑,实现人物分流,要求办公及配套设施体现适用、舒适、美观、并具有环保特色。

(6)设计中要充分考虑项目的特殊性,落实劳动保护及环境保护措施,使成都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建设成为技术先进,环境优美的示范性企业。

1.2.3编制范围

本项目处理的对象主要为成都市全市范围内的医疗废物。

本工程可行性研究所涉及的主要设计内容为:

医疗废物收集、运输及冷藏设施,焚烧系统,尾气处理系统,废水处理及消毒系统,电气系统,自控系统,通信系统,生产辅助设施,办公生活区,厂区给排水系统,厂区道路,消防及环保设施等。

1.3项目建设规模及主要内容与工作制度

1.3.1建设规模

成都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以下简称“处置中心”)的建设,日处理医疗废弃物30吨,即1.10万吨年(设备配置实行一用一备,同时配置两台30吨日规模的焚烧炉)。

1.3.2建设主要内容

本可研的编制范围和内容主要包括医疗废物处理处置生产设施、公用设施、辅助设施及生活管理设施等。

(1)生产设施包括医疗废物焚烧车间和废水处理间等。

(2)公用设施包括:

场区内部道路及总图运输、土建工程、场区内供配电、通信、网络、有线电视、消防、给排水、通风空调等。

(3)辅助设施包括传达室、地磅房、机修车间、生产过程检测与自动控制、分析化验、处理处置技术开发及试验研究室等。

(4)行政生活区包括行综合管理楼(含行政管理办公室、调度室、计算机室)、职工食堂、宿舍、室内外活动场所、门卫等。

1.3.3工作制度确定

工作制度确定为连续工作制。

年工作日365天,每天3班,每班工作8小时。

1.4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为成都市龙泉驿区洛带镇狮子村第6组的辖区范围内,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为36.6亩,位于成都市固体废弃物卫生处置场东侧,距离成都市市中心34km。

1.5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服务范围:

成都市全市范围,总面积12390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约1082万人。

(2)医疗废物产生量:

2004年全市医疗废物产生收集量预测的基础数据为9253.66吨。

(3)医疗废物热值:

医疗废物的平均热值按6272KJkg计。

(4)建设规模:

医疗废物处理能力2台×30td(一用一备),即21900ta。

(5)工程设计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1)汉氏LXRFT-30B型立式旋转热解气化焚烧炉:

2台×30td(一用一备)。

2)余热锅炉:

2台×2.5t)是由二个苯环通过二个氧原子连接而生成的芳香烃族化合物,其结构式如右图。

引起严重关注的1-9的位置上被氯原子所取代的二噁英,称之为多氯二苯并二噁英(PCDD)。

理论上,PCDD共有75种同分异构体,每种都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均具有强烈的毒性。

二噁英可存积于空气、土壤、食物中,因食物链在人类身体中累积,为致癌物质,影响人类正常的生育和发育。

二噁英即使在微量水平下也具有急性毒性、致癌性、致畸性、免疫毒性和生殖毒性等多种毒性。

由于它是微量毒性物质,使用以前的分析检测仪器无法检出,且在自然环境中难以降解,所以由此产生的环境污染成了很大的世界性环境问题。

焚烧过程中二噁英生成机理

垃圾焚烧过程中,二噁英(PCDD)的生成机理可概括为最基本的四个条件:

氯、氧、温度、催化剂。

氯:

在生活垃圾中存在有机或无机氯-石油产品、含氯塑料等。

氧:

作为燃烧的必须条件,向焚烧炉鼓入一、二次风提供了氧气。

温度:

二噁英主要是在后燃烧阶段生成的,烟气温度是影响二噁英形成最为重要的因素。

二噁英生成的适宜温度范围为200~500℃,其中在300℃时二噁英的生成速率最大。

催化剂:

大量研究表明,二噁英的生成反应是由飞灰表面物质及其所吸附的过渡重金属阳离子(如Cu2+等)和残碳催化完成的。

尽量减少飞灰颗粒的生成,并让残碳充分燃烧,是抑制催化剂的主要技术措施。

传统焚烧炉产生二噁英的主要条件

在目前的废物传统焚烧技术中,一般采用直接焚烧方式。

废物在炉膛内直接燃烧,化学反应中产生的烟气有害成分较多,不可避免会产生铜的氧化物以及HCl、EYCuCl2物的产生。

同时,由于焚烧炉本身的不足经常可能发生垃圾翻滚不够,造成燃烧不完全,飞灰中残留有未燃烬碳。

二噁英一般在800℃以上分解,又在较低的烟气温度、催化剂和氧化的环境中重新合成。

传统焚烧炉所产生的上述物质使已经分解的二噁英在锅炉和除尘器中再度合成。

另外,由于传统焚烧炉炉温受医疗废物热值的变化而波动,使得医疗废物焚烧过程中产生的二噁英难于保证完全分解,从而引起二噁英排放量增加。

传统焚烧炉的燃烧工况难以充分抑制二噁英的生成,又难以促使二噁英的分解,因此必须采用庞大的烟气净化系统,使建设投资增加,运行成本高的矛盾更为突出。

汉氏立式旋转热解气化焚烧技术的控制二噁英措施

A、一燃室内抑制生成

在热解气化焚烧的一燃室中,医疗废物在缺氧状态下稳定而缓慢地热分解,旋转炉排主要用于拨火和均匀布料,转动速度较慢,烟尘产生量小。

还原性工况和极少的烟尘量抑制了粉尘(含阳离子Cu2+、残碳等二噁英生成催化剂)的生成。

B、二燃室充分分解

医疗废物热解产生的可燃烧气体引入二燃室,并补充二次风充分搅动形成强烈湍流,燃烧温度在1100~1200℃,二燃室中的烟气停留时间超过2秒,可以有效破坏已生成的二噁英类物质。

而且二燃室为气体燃烧,避免了烟气中的残碳存在,削弱了二噁英的生成环境。

C、急冷器急冷抑制再合成

汉氏LXRFT立式旋转热解气化技术中,在焚烧炉膛和二燃室内均未布置水冷壁管,以保证二燃室的高温对二噁英的充分分解。

余热锅炉出口温度600℃进入急冷器,设计中采用急冷技术使烟气在短时间内(小于2秒)急速冷却至200℃左右,从而越过二噁英重新合成的温度区,使之难以再合成。

D、尾气净化系统进一步去除

在布袋除尘器的烟气流量设计中采取低温去除效应(烟气温度180℃左右)和低速去除效应(烟气流速小于1mmin)等措施。

尾气净化处理中同时使用活性炭吸附装置,确保了排放烟气中二噁英的含量极低。

(2)除酸喷雾塔

乳剂制备:

石灰在溶解槽里加水搅拌制成Ca(OH)2乳液,制好的乳液经沉淀和过滤后输入贮液箱,在贮液箱加水配制成20%浓度的Ca(OH)2乳液。

给料:

控制系统操纵螺旋给料泵按需要将乳液经反应塔顶部的喷嘴送入反应塔内。

乳液被雾化器雾化成70~200um的雾滴。

反应过程:

被雾化的Ca(OH)2雾滴受向上的热烟气作用,在喷嘴附近形成一个碱性雾滴悬浮的高密度区域,烟气中的酸性物质HCl、SO2等穿过此区域时发生中和反应。

烟气入塔温度为200℃,由于雾化乳液的冷却作用,出塔时降到150℃左右,同时乳液中的水份蒸发。

塔内反应后的烟气夹带着反应生成物(CaCl2、CaSO4等)的干燥粉末尘进入布袋除尘器。

(3)布袋除尘器

除尘:

含尘烟气进入灰斗和中箱体,一部分较粗的颗粒粉尘在导流装置作用下自然沉降在灰斗中,并从排灰机构卸入输灰系统,起到了预受尘的作用,而其它较细粉尘随气流向下吸附在滤袋的表面,过滤后的干净气体穿过布袋进入上箱体并汇集至出风管进入活性炭过滤塔。

布袋清灰:

随着过滤工况的持续,积聚在滤袋外表面上的粉尘越积越多,达到一定量时,除尘器出入口压差由1300Pa增加到1600Pa,此信号自动反馈到清灰控制器,控制器驱动控制脉冲电磁阀进行逐室离线清灰,将滤袋上的粉尘抖落至灰斗中。

(4)活性炭喷吹装置

在布袋除尘器入口烟道上布置活性炭喷吹装置,活性炭微粒在经烟气混合和附着在布袋上得过程中进一步吸附和拦截烟气中含有二噁英等污染物的颗粒。

6.3.2排气系统

本可研排气系统先由两条生产线各自的钢质排气管组合而成,排气管内部进行耐热防腐蚀涂装,然后送入砖混结构的50米高烟囱,烟囱出口内径为1.4米。

在烟气入口上端1.2米处设置四个永久采样孔,烟囱下部有安装在线连续监测仪的仪器室。

6.3.3灰渣收集及处理系统

(1)灰渣量

日常的焚烧作业中产生的灰渣量为:

焚烧残渣4.80td;除尘器清灰1.62td。

(2)焚烧炉出渣

焚烧炉出渣装置由水封斗、链板输送机、运渣斗、运渣车、灰渣暂存间等组成。

燃烬后炉渣经旋转炉排破碎后,落入水浸式链板输送机上,沥去部分水后由链板机倾斜刮出倒入运渣斗。

运渣斗定期由运渣车更换,定时外运。

排出的残渣可直接用于铺路(浸出毒性检测合格后)或运至安全填埋场处理。

(3)灰渣处理

①焚烧残渣

本焚烧炉焚烧残渣经国家环境分析测试中心检测后符合GB5085.3-2000《危险废物鉴别标准——浸出毒性鉴别》的相关要求。

所以本工程中的焚烧残渣不作为危险废物处理,焚烧残渣定时外运。

直接送往附近的卫生填埋场或再作他用。

②焚烧飞灰

袋式除尘器排出的飞灰、余热锅炉内烟气沉降的灰尘和除酸塔排出的固化飞灰等产生的飞灰经密闭埋刮板输送机送到飞灰仓后,为便于运输,防止产生二次污染,飞灰与10~15%的水泥浆混合后送往该市工业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

6.4清洗、消毒及污水处理系统

6.4.1污水处理设计标准

本可研污水处理设计采用的标准为:

(1)《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5.2-89);

(3)《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7-88);

6.4.2系统功能

本系统净化处理项目厂区内各类生产、生活污水,包括医废收运车辆、卸车场地和周转箱的消毒冲洗污水、余热锅炉排污水、除盐水处理站排污水、厂区生活污水,经“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沉淀+消毒”工艺处理,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场渗滤收集池。

厂区受污染的初期雨水根据规范要求纳入废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按厂区雨水收集面积24400m2计算),初期(10min)雨水量约为150m3,分期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处理。

6.4.3厂区污水水量和水质

本系统收集的厂区生产、生活污水包括:

收运车辆消毒冲洗污水、卸车大厅和医废暂存场地冲洗污水、周转箱消毒冲洗污水、锅炉排污水、除盐水处理站排污水、生活污水、厂区初期雨水。

各类污水的水量、水质分析如表6-1。

表6-1厂区各类污水水质和水量一览表

污水类型

水量

(m3d)

水质(mgL)

备注

焚烧车间地面冲洗废水

6.75

DO:

1-2

CODCr:

50-100

BOD5:

30-50

细菌总数:

0.2-1.0×105个ml

大肠菌数:

2.8-5.0×103个ml

洗车废水+周转箱消毒冲洗水

26.75

DO:

1-2

BOD5:

70-90

细菌总数:

0.2-0.5×105个ml

大肠菌数:

2.5-2.8×103个ml

生活污水及未预见水

14.1

DO:

1-2

BOD5:

50-70

细菌总数:

0.2-0.5×105个ml

大肠菌数:

1.0-2.0×103个ml

余热锅炉排污水

4.8

铁份:

100mgL

pH:

10~11

BOD5:

30mgL

SS:

50mgL

软化水处理站排污水

2.0

BOD5≤30mgL

CODCr≤100mgL

SS≤30mgL

厂区初期污染雨水

40.0

主要污染物为SS、细菌、重金属

分5天进入

合计

94.4

综合考虑上述污水类型、来源、排污冲击可能负荷,日均污水量为50-60m3d,考虑初期雨水收集的最大日污水量为94.4m3d。

本方案污水处理系统确定设计处理水量为120m3d,确定厂区污水水质见表6-2。

表6-2厂区污水水质

项目名称

单位

取值范围

设计取值

BOD5

mgL

80-120

120

CODCr

mgL

150

SS

mgL

200

DO

mgL

1-1.5

1.5

细菌总数

个L

0.2-1.0×105

1.0×105

大肠杆菌菌群数

个L

2.0-2.5×105

2.5×105

6.4.4处理后水质

关键指标(BOD5、CODCr、SS、粪大肠菌群等指标)上执行该标准的二类污染物二级排放标准。

设计出水水质见表6-3。

表6-3处理后排放水质指标

项目名称

单位

二类二级标准

二类三级标准

本方案设计出水指标

pH

酸碱值

6~9

6~9

6~9

色度

稀释倍数

≤80

-

≤50

BOD5

mgl

≤60

≤300

≤60

CODCr

mgl

≤150

≤500

≤150

SS

mgl

≤150

≤400

≤150

石油类

mgl

≤10

≤30

≤30

余氯

mgl

≥3

≥2

≥2

粪大肠菌群

mgl

≤1000个L

≤5000个L

≤1000个L

6.4.5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综合考虑厂区污水来源、性质,并参照《医院污水处理设计规范》(CECS07-88)中的有关要求,厂区污水中主要含有细菌、病原体、COD和少量重金属,污水处理工艺侧重于杀菌和COD物质的去除,同时考虑水量、水质条件和用地面积限制,选择“气浮+水解酸化+接触氧化+混凝沉淀+消毒”工艺来处理,工艺流程如图6-2。

现将工艺流程简述于后。

图6-2污水处理工艺流程

各部分污水混合进入调节池后,由提升泵将废水泵入气浮装置去除SS和小量重金属后,进入水解酸化池,接触氧化池,经生化处理去除污水中的COD和BOD,泥水混合液流入沉淀池进行泥水分离,清液经杀菌消毒后排放,污泥经污泥池浓缩后,随后送往焚烧车间焚烧处理。

污水处理设施附近设有事故池,并作为厂区初期雨水收集池。

初期雨水通过提升泵与调节池内污水混合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处理。

贮存池配液位检测器(显示器设在值班室)和闸门以便于初期雨水的收集。

降雨初期雨水、生产废水及生活污水经处理后如果达到经批准的《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的进入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排放标准或者直接排放标准,方可集中用污水管道排入垃圾填埋场渗滤液输送干管,进入城镇二级污水处理厂,或者直接排放。

如果污水排量超过100m3,应在总排口安装污水在线监测装置。

消毒药剂采用ClO2,由氯酸钠和盐酸抽取,抽加量为20mgm3,则原料氯酸钠消耗量为1.95kgd,盐酸消耗量为3.90kgd。

6.4.6污水处理主要设施

(1)格栅

截留并去除较大的悬浮物和漂浮物,保护水泵机组及后续处理构筑物。

(2)调节池

具有调节水质水量的作用,避免负荷冲击。

用于贮存生活污水和其他污水,钢砼结构。

容积为:

60m3;

设计尺寸:

5000mm×5000mm×3500mm;

潜水提升泵:

AS10-2CB,N=1.1kW,一用一备;

浮球阀:

两套。

(3)喷射诱导气浮

采用YPF-10型喷射诱导气浮。

设备外形尺寸:

5940mm×2150mm×2850mm,N=3.0kW

(4)水解酸化池

水解酸化是使复杂的大分子、不溶性有机物先在细胞外酶的作用下水解为小分子、溶解性有机物,然后渗入细胞体内,分解产生挥发性有机酸、醇类、醛类等。

水解酸化池为钢砼结构。

容积为:

50m3;

设计尺寸:

5000mm×3000mm×4000mm;

潜水搅拌机:

QJB0.858-2603-740CS,N=1.5kW,一台;

(5)接触氧化池

接触氧化池停留时间为6小时,有机负荷为0.4kgBOD5(m3·d),气水比为15~20:

1,接触氧化池为钢砼结构。

容积为:

50m3;

设计尺寸:

5000mm×3000mm×4000mm;

罗茨鼓风机:

SSR80,N=3.0kW,一用一备;

(6)沉淀池

采用斜管式沉淀池,表面负荷为0.33m3m2·)雨水量约为150m3,分期进入污水处理系统进行净化处理。

(3)排水管材

室内排水管采用建筑排水用硬聚氯乙烯排水管,承插式粘接连接。

7.4供配电及通讯

7.4.1电气

(1)供电电源及负荷等级

本工程高压电源拟由附近10KV开闭所引来1条高压电力电缆敷设至设于厂区内变配电所环网开关柜的环进单元。

本工程医疗废物主要焚烧设备属二级负荷,其余办公、生活用电负荷属三级负荷。

(2)配电设计

负荷计算:

根据工艺专业所提供的设备用电容量,经估算本工程设备总装机容量约为:

(清设计院重新复核。

总用电量应不超过500KW)1357KW,有功负荷约为:

711KW,无功负荷约为:

593Kvar,低压电容补偿240Kvar,补偿后视在功率为:

781KVA,补偿后功率因数达0.9;拟选用2台500KVA油浸式电力变压器,平均负荷率约为80%。

高压配电装置采用负荷开关加熔断器保护的环网开关柜;低压配电装置采用GCK抽出式开关柜;采用高压计量方式。

为满足焚烧设备等二级负荷的需要,根据估算拟在焚烧车间设置1台250KVA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可满足1条生产线的继续运行。

本工程低压配电系统接地采用TN-C-S系统。

(3)动力设备控制

汉氏焚烧炉等成套设备,均由生产厂家提供成套控制装置并负责安装调试,由成套设备控制柜至设备的电源线及信号线由成套厂家负责,本设计考虑配电至成套控制柜。

(4)照明设计

照明电源电压采用AC220V,每单相回路开关为16A。

焚烧主处理车间照明主要采用发光效率高且显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