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又陷一城自制力真的会越用越少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8289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0.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心理学又陷一城自制力真的会越用越少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心理学又陷一城自制力真的会越用越少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心理学又陷一城自制力真的会越用越少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心理学又陷一城自制力真的会越用越少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心理学又陷一城自制力真的会越用越少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心理学又陷一城自制力真的会越用越少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心理学又陷一城自制力真的会越用越少吗.docx

《心理学又陷一城自制力真的会越用越少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心理学又陷一城自制力真的会越用越少吗.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心理学又陷一城自制力真的会越用越少吗.docx

心理学又陷一城自制力真的会越用越少吗

心理学又陷一城:

自制力真的会越用越少吗?

DanielEngber

发表于今天10:

41(周唯/编译)近二十年前,凯斯西储大学的心理学家罗伊·鲍迈斯特(RoyBaumeister)和戴安娜·泰斯(DianneTice)夫妇设计了一个关于自制力的奠基性实验。

“(研究人员)在屋里的小烤箱烤了巧克力片曲奇,”他们在一篇被引用超过三千次的论文中写道,“因此,整个实验室都充满着新鲜的巧克力和烘焙的味道。

这个实验是这么进行的。

鲍迈斯特和泰斯在一个盘子里放上刚烤出的饼干,而旁边一个碗里则是小红萝卜和小白萝卜,一组学生志愿者被带进来参与实验。

他们让其中一些学生在没人陪伴的情况下在实验室里呆一会儿,只吃碗里的萝卜,而另一组学生只吃饼干。

之后,每一位志愿者会尝试去解决一个难题,而这个难题故意设成是无解的。

鲍迈斯特和泰斯随后测量了学生们在这个难题上花的时间,看看他们到底用了多长时间才放弃。

两位研究者发现,平均而言,吃了巧克力片饼干的学生会在19分钟后放弃解答,什么也没有吃的对照组也差不多。

而吃了小萝卜的学生则在难题测试上表现糟糕,八分钟后就沮丧得放弃了尝试。

两位作者把这个现象“自我损耗”(egodepletion),并称这是关于人类心理的一个重要事实:

我们只有有限的意志力,过度使用就会下降。

被新鲜烘焙的饼干包围,却只能吃小萝卜,这是了不起的抵制诱惑之举,它真的会让你精疲力竭。

鲍迈斯特和泰斯称,使用意志力是要消耗的。

就像肌肉一样,意志力会因使用而耗尽。

这个简单的结论——对非科学家来说或许是直觉性的,但在心理学领域有革命性的意义——成为了理论界的巨头。

在随后的几年,鲍迈斯特和泰斯的实验室,以及许多其他实验室,都发表了使用类似实验手段的研究。

首先,科学家通过需要自制力的任务来耗尽实验参与者的毅力:

忍住不吃巧克力饼干,看悲情电影但压抑反应。

几分钟后,研究者会用一个难题、一个游戏,或是其他需要脑力的任务来测试这些实验参与者。

心理学家发现,许多不同的任务都可能消耗人的精力,使他们的认知力枯竭。

印度农村极端贫困的体力劳动者可能会为是否购买一块肥皂的决定而耗尽精力。

狗可能会因被阻止进食而浪费意志力。

试图与黑人科学家探讨种族政治时,白人可能会失去精神力量。

2010年,由马丁·哈格(MartinHagger)所领导的一组研究人员对这种研究进行了元分析——即对以往研究结果系统性的定量分析。

通过分析来自83个研究和198个独立实验的数据,哈格的团队确认了主要的结果。

“自我损耗”似乎是一个真实可靠的现象。

2011年,鲍迈斯特和纽约时报的约翰·蒂尔尼(JohnTierney)出版了一本基于这一研究的科学励志书。

他们的畅销书《意志力:

关于专注、自控与效率的心理学》就如何利用“自我损耗”研究向读者给出了建议。

他们说,一杯柠檬汁,加上真正的糖,可以帮助你恢复自制力。

如果意志力像肌肉一样,那么有规律的练习就能增强它的力量。

坦普尔顿基金会是一个宗教倾向的科学基金组织,资助了鲍迈斯特大约10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

鲍迈斯特在与坦普尔顿基金会的采访中说,你可以字面意义地“塑造”自己的性格。

那时,他告诉《大西洋月刊》(TheAtlantic),他在上世纪90年代末研究的效应已经成为了公认的事实,他说:

“它们已经在许多不同的实验室中被再现和扩展,所以我相信它们是真实的。

但这个故事即将改变。

一篇论文描述了一项规模巨大的尝试,试图再现这项研究的主要结果。

论文已经公布,并将于下个月正式发表在学术期刊《心理科学观点》(PerspectivesonPsychologicalScience)上。

这项研究包括超过2000名受试者,在数大洲的二十四个实验室进行了测试,但没有发现任何结果。

“自我损耗”的效应为零:

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人类意志力的运作方式与“自我损耗”理论相符;而且,此前的几百项研究似乎也并没有得出多少有意义的结论。

这已经不是心理学研究结果第一次被挑战了,远远不是第一次。

心理学,以及许多其他领域都存在“可重复性危机”。

一项发表于去年夏天的研究,试图逐一再现100个心理学实验,结果只有40%再现成功。

上周,另一项研究批判了这一研究,声称原作者出现了统计错误,但这项批判本身也被攻击为曲解事实、无视证据,沉浸于一厢情愿中。

对于科学家和科学记者来说,这些你来我往是令人担忧的。

我们倾向于认为,一项已发表的研究,真的可能性总该比假的高。

这项关于自我损耗的新研究上的利害关系还要重大得多:

它并非指出单一的研究可能是不可靠的,而是质疑了一整套已经完全成型的学术文献。

换言之:

它瞄准的不是一篇论文,而是核心理论本身。

鲍迈斯特的意志力理论,和他聪明的测试手段,已在一次又一次实证研究中被证实。

这项研究的结果已被数百种不同方式再现,背后的概念也已被元分析证实。

这不是建立在一堆可疑数据上的疯狂新想法;而是一栋由坚固砖块垒成的结实的学术大厦。

然而,现在看来,自我损耗可能是完全虚假的,可能建立在腐朽的地基之上。

这意味着整个领域的研究——以及一些科学家职业生涯的很大部分——都可能建立在一个不成立的前提上。

如果这样一个广被接受的理论都能分崩离析,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

这不仅仅令人担忧。

这让人害怕。

如此生活20年直到大厦崩塌

埃文·卡特(EvanCarter)是率先发现自我损耗研究漏洞的研究者之一。

作为一名即将从迈阿密大学毕业的博士生,卡特试图重现柠檬汁效应,一项于2007年提出的效应,即消费含糖饮料可以避免意志力的损失。

卡特对我说,“我征集了尽可能多的研究对象,最后,我们的研究拥有了自我损耗领域最大的样本之一。

尽管他付出了这么多努力,但还是无法从研究中得出任何结果。

“我还以为是他们教给我的实验方法有问题。

”他说。

为了找出什么地方出了错,卡特回顾了2010年的元分析,这篇分析了使用了83个研究和198次实验的数据。

然而,他越仔细地阅读这篇论文,就越不相信这篇论文的结论。

首先,这项元分析仅包括发表的研究,这意味着数据受到了偏重正面结果的标准偏差影响。

其次,它包括的一些研究中,对自制力的标准自相矛盾或不合常理。

例如,一项研究表明,自制力受损的受试者会把更多的钱捐给慈善机构,而另一个则说,自制力受损的受试者会花更少的时间帮助一个陌生人。

当他和他的导师,迈克尔·麦卡洛(MichaelMcCullough),重新运用最先进的分析方法来重新分析这篇2010年论文的数据时,他们没有发现自我损耗效应。

在去年发表的第二篇论文中,卡特和麦克洛完成了第二个元研究,包括了48个从未发表过的实验的数据。

再次,他们发现只有“几乎没有证据”证明自我损耗效应的确存在。

“突然之间,我觉得一切都崩塌了,”卡特说。

他现年31岁了,还没有拿到终身教职方向的职位。

“我算是失去了方向。

通常我会说,既然已经有100篇发表过的文章证实这个研究了,那我对它感觉良好,我对这个研究有自信。

然后这一切都烟消云散了。

并不是所有人都相信卡特和麦克洛对自我损耗领域的重新评估。

他们使用了一个新方法来纠正发表偏差,但这个新方法并没有完全得到检验。

自我损耗领域中一些的研究者认为他们的发现是不成熟的。

但事到如今,文献存在问题的其他迹象也已出现。

比如柠檬汁效应,看起来就有点难以相信:

大脑没法靠一杯柠檬汁那么少的葡萄糖、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发生改变。

而且,有几个实验室让人们用柠檬汁漱口然后吐出来,而不是喝下去,也得出了同样的结果——自制力恢复。

其他实验室发现,被试者的个人观念和思维方式也会对他们的意志力会不会被损耗、以及损耗的方式产生影响。

这些批评本身并不是决定性的。

或许,自制力是有限的资源,但可随动机不同而扩展。

毕竟钱也是如此:

一个人的消费习惯可能受许多不同因素影响,包括他/她有多少钱,对自己的财务状况感觉如何。

但这些关于意志力本质的大问题,再加上有关元分析的争论,开始让整个研究领域显得可疑。

2014年10月,美国心理学协会宣布,将会在不同的实验室重现能代表这一领域的实验。

2010年元分析的作者马丁·哈格将担任这一项目的首席作者;鲍迈斯特本人则将负责实验方法的咨询。

在鲍迈斯特的指导下,哈格的团队选择了一篇密歇根大学的研究者发表于2014年的论文。

这项研究使用了标准的自制力任务。

受试者们观看屏幕上出现的单词,比如水平(level),麻烦(trouble),塑料(plastic)和商业(business)等等。

给受试者的要求是,如果单词包含字母e就按一下键,但是这个e的两格之内不能还有别的元音。

(比如在屏幕上出现trouble时按下按键,出现level或business时不按。

)在原始研究中,这项自制力任务表现出了很强的损耗效应,受试者们在随后的上机测试中表现很差。

重复实验团队在24个不同的实验室开展了这项实验,其中还包括了将找e任务改为当地字母的荷兰、德国、法国和印尼的实验室。

仅有两组研究人员得出了显著、正面的效应,其中一组还得出了相反的结论。

总体而言,这些实验完全没有表现出鲍迈斯特和泰斯得出的原始效应。

“我不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了”

这究竟意味着什么呢?

至少,它告诉了我们这一项特定的任务——找e游戏——不会消耗被试对象的意志力,或者随后的任务并不能准确衡量出意志力的消耗。

鲍迈斯特就是这么看的。

“全世界有很多人费了很大精力做了这个研究,到头来却什么都没发现,我为他们感到难过。

”他对我说。

他仍然相信自我损耗是个真实的效应,失败的是这项任务,而不是理论本身。

鲍迈斯特告诉我,如果让他的实验室来完成这项实验,实验方法会有所不同。

首先,他会让自己的被试者们挑出所有含有e的单词,直到固化成为习惯。

然后,他才会加上第二条规则,即前面和后面两个字母是元音的单词不算。

他表示,这样的任务需要更多的自制力。

其次,他会让自己的被试者用纸笔来完成任务,而不是在电脑上。

他认为,比起不动手指敲键盘,不动手臂做记号或许需要更多的自制力。

但在我看来,这次重复失败可能意味着更大的灾难。

就算退一步说,测试方法是错的,自我损耗的确是个真实的效应,那么这项研究也明确地表明,自我损耗效应并没有表面上那么有力。

这个理论的一大卖点就在于它的灵活性:

自我损耗不仅适用于巧克力片曲奇和萝卜的实验,也适用于文字游戏、黑人和白人之间的谈话、决定是否购买肥皂,甚至还适用于狗的行为。

事实上,这一效应广泛的适用性常常被引作它的优势。

用这么多不同方法完成的这么多实验,怎么会都是错的呢?

但现在,我们知道自我效应或许十分脆弱,就连用键盘、而不是纸笔这样一点小小的区别都能让它消失,那么我们凭什么要相信这一主题的其他变奏呢?

乐观者们认为,虽然心理实验的规模可能并不足以展现出真实的效应,科学家们有时也会挑选好看的数据(并不是说恶意造假),但如果所有这些成功结果全都是随机的,那也未免太巧;但悲观者反驳,一个糟糕的结果会引向另一个。

自我损耗是个“大概念”,这意味着标准范式的不同版本仍会得出相同的结果。

因此,你可以想怎么改动概念本身就怎么改动、想用多久就用多久,直到找到得出积极结论的那个版本。

但这样得出的结论并不是真正的结果:

它只证明了你拥有抱住自己的假设不放手、直到做出合适的实验证明它为止的意志力。

表面上看,这项新研究并没有证伪任何我们关于意志力的知识。

当然,人的自制力会松懈,但我们不知道何时松懈、为何松懈。

或许,鲍迈斯特甚至有可能是对的——人的精神力量的确是有限的,每次使用都会被消耗。

但他和泰斯20年前发明的两步实验方法似乎并不可信。

因此,整个领域都受到了质疑。

这项研究的合著者之一,多伦多大学的迈克尔·因兹利特(MichaelInzlicht)说:

“在某个阶段,我们总得从头来过,承认这是我们的创始年。

”他指的不仅是自我损耗研究,有时,这也是他对整个社会心理学领域的感受。

所有的老方法都受到了质疑,就连元分析也似乎毫无价值,而它一度是评价研究领域的黄金标准。

因兹利特警告我:

“元分析完蛋了。

”分析200篇糟糕的文章,你就会在最后得到一个糟糕的结果。

进去的是垃圾,出来的还是垃圾。

鲍迈斯特正在用他认为有效的方法重复自己的结果,:

“我们试图用诚实直观的方法工作,现在我们得从零开始,证明我们在20年前提出的观点。

发表‘破’的结果比‘立’容易多了,”他疲惫地告诉我,“这个过程对我来说没什么乐趣。

对毕生研究受到质疑的人们和怀疑论者们来说,这段时间都不怎么轻松。

最近,因兹利特在自己的博客上写道:

“我感到内心一片黑暗。

脚下的大地在移动,我不再知道什么是真、什么是假了。

”(编辑:

Ent)

拓展阅读

再做一次做不出:

100项心理学成果,超过六成不可再现

心理学成果超六成不可再现?

心理学家提出异议

编译来源

EverythingIsCrumbling,Slat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教育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