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寒论病例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8289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9.0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伤寒论病例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伤寒论病例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伤寒论病例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伤寒论病例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伤寒论病例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伤寒论病例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伤寒论病例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伤寒论病例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伤寒论病例总.docx

《伤寒论病例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伤寒论病例总.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伤寒论病例总.docx

伤寒论病例总

第一章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1.某男,68岁,因操劳过甚而感邪发病,发热头痛,无汗,浑身关节皆痛,已二三日,曾自服西药土霉素等未效。

刻诊:

两脉浮紧带数,舌苔薄白,身灼热无汗,微喘,气息稍粗,骨节酸楚烦疼较甚。

治宜:

A桂枝附子汤B麻黄汤

C大青龙汤D葛根汤E甘草附子汤

2.患者自认为感冒,于昨日自服复方阿斯匹林片。

服后汗出不少,衣衫尽湿,今晨反觉全身骨节酸痛,不愿行动;不发热,微恶风,全身有微汗,舌淡苔白,脉沉迟。

治宜:

A桂枝附子汤B桂枝新加汤

C桂枝汤D甘草附子汤

E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

3.于某,男,40岁。

一周前患感冒兼肠炎,腹泻一日7~8次,发热,腹胀,头痛,经用氯霉素治疗后,虽腹泻已止,但腹胀,腹痛,呕吐仍不减轻,头痛,畏寒,怕风,身亦痛,无汗,舌淡苔薄白,脉浮紧。

治宜:

A葛根汤B葛根黄芩黄连汤

C黄芩汤D葛根加半夏汤E黄芩加半夏生姜汤

4.患者顾某,忽感风邪,始则啬啬恶寒,淅淅恶风,继则翕翕发热,头项强痛,腰臀酸楚,自服发汗药,而汗出淋漓,小便较少,四肢拘急,屈伸不利,当用:

A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B桂枝加附子汤

C桂枝加葛根汤D桂枝新加汤

E药甘草附子汤

5.患儿恶寒发热2天,伴咳嗽气促,咯吐黄稠痰,甚则喘息不得平卧。

胸中烦热,身热汗出,口渴引饮,二便尚可,舌苔黄,脉浮滑数。

宜用:

A麻杏石甘汤B葛根芩连汤

C小青龙汤加石膏D桂枝加厚朴杏子汤E以上均不是

6.黄某,男,初患外感,发热,头痛,微咳,服解表药后,上证已除,但大便稀溏,日五六次,胸闷欲呕,腹胀不痛,投以藿香正气散三.

剂未效,来诊时,证见胸中烦闷,腹不胀而觉脘部痞塞不舒,嗳气有食臭味,肠鸣即欲大便,便色淡黄,水样便中夹有不化的食物残渣,无异臭,日五六次,量不多。

脉濡数,苔薄白,宜用:

A葛根汤B黄芩汤

C桂枝人参汤D黄连汤E生姜泻心汤

7.患者,男性。

初患外感,服解表药后,上证已除,但见上腹脘部痞塞不舒,恶心,肠鸣欲似大便,便溏量少。

脉濡,苔薄白。

辨证为:

A葛根汤证B黄芩汤证

C葛根黄芩黄连汤证D半夏泻心汤证

E桂枝人参汤证

第二章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74.患者,女,18岁。

发热1周,心烦谵语,汗出,渴喜冷饮,腹满不痛,按之濡,舌红苔黄,脉滑。

临床最佳辨证当是:

()。

A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B大承气汤证

C大黄黄连泻心汤证D白虎汤证

白虎加人参汤证E.

75.患者,男,30岁。

高热一周,大汗出,心烦谵语,大渴引饮,受风则脊背冷感,舌红,苔黄干燥,脉洪大。

临床最佳辨证当是:

()。

A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证B大承气汤证

C大黄黄连泻心汤证D白虎汤证

E白虎加人参汤证

76.患者,女,20岁。

发热5日未愈,就诊时发热口渴,脘胀闷,手足厥冷,然胸腹部抚之灼热,脉浮滑。

临床最佳辨证当是:

()。

A四逆汤证B四逆散证C白虎汤证D小陷胸汤证E大黄黄连泻心汤证

77.患者,男,60岁。

口渴多饮,饮后复渴,消谷善饥,然食多即胀,小便色黄,然量不少。

舌红苔少,脉软大。

临床最佳辨证当是:

()。

A黄连阿胶汤证B白虎汤证C白虎加人参汤证D栀子豉汤证E小陷胸汤证

78.患者,男,30岁。

发热3天,经用解表药发汗,热不退反增,伴头汗出,面色潮红,腹胀满,按之不适,大便干硬,日一行。

舌红,

苔黄厚,脉沉弦。

临床最佳辨证当是:

()。

A调胃承气汤证B白虎汤证

C大黄黄连泻心汤证D大承气汤证E大陷胸汤证

79.患者,男,50岁。

外感发热,经治疗后热退已2日,因进食过多,发热又起,大便硬而难下,腹胀,按之痛,舌红,苔薄黄燥,脉滑数。

临床最佳辨证当是:

()。

A大承气汤证B调胃承气汤证

C小承气汤证D大陷胸汤证E小陷胸汤证

80.患者,男,30岁。

发热,恶寒,无汗二天,用解表发汗法,发热不解,出现腹胀满痛,拒按,大便三日未行,舌红,苔黄,脉沉实。

临床最佳辨证当是:

()。

A大承气汤证B调胃承气汤证

C小承气汤证D大陷胸汤小陷胸汤证E证.

81.患者进食后泛泛欲吐,下利,手足不温,烦躁,舌淡,苔白,脉沉弦。

方选:

()。

A小柴胡汤B四逆汤

C葛根加半夏汤D干姜黄芩黄连人参汤E吴茱萸汤

82.患者腹满,大便秘结,发热气喘,周身无汗,脉浮方用:

()。

A大承气汤B麻杏甘石汤

C大青龙汤D麻黄汤

E桂枝汤

83.患者见身热无汗,惟颈以上出汗,小便不利,口渴引饮,腹满,大便不通,身目俱黄,黄色鲜明,小便黄,治宜:

()。

A茵陈蒿汤B栀子豉汤

C栀子柏皮汤D茵陈术附汤

E茵陈五苓散

84.某医对一发黄病人初步辨证如下列各项,去请教老师,老师指出有一项可立即排除,不需再辨。

这项是:

()。

太阴病B阳明病A.

C风温误治D蓄血轻证

E火热伤阴内热

86.患者,男,60岁。

口渴多饮,饮后复渴,消谷善饥,然食多即胀,小便色黄,然量不少。

舌红苔少,脉软大。

临床最佳辨证当是:

A黄连阿胶汤证B白虎汤证

C白虎加人参汤证D栀子豉汤证

E小陷胸汤证

88.患者,女,50岁。

发热时作,伴头痛,腰酸,腰痛,尿频尿少,尿痛。

舌红,苔薄黄。

临床辨证当是:

()。

A真武汤证B五苓散证

C牡蛎泽泻散证D猪苓汤证

E柴胡桂枝干姜汤证

89.患者,女,37岁。

体质素虚,今日因自学高考学习紧张,睡眠不佳,伴心烦意乱,自觉居室狭小,憋闷难耐,常欲奔赴室外。

脉细数,舌红少苔。

临床最佳辨证当是:

A猪苓汤证B黄连阿胶汤证.

C栀子豉汤证D茯苓四逆汤证E竹叶石膏汤证

第三章辨少阳病脉证并治

66.患者,女,40岁。

素体较弱,受凉感冒后,出现身热不高,恶风,手足温温发热,口干渴,项强连颈,胁下微胀满,脉弦,临床最佳的治疗选择是:

()

A.桂枝加葛根汤B.桂枝汤加柴胡C.五苓散

D.小柴胡汤E.先与桂枝汤,后与小柴胡汤

67.某患者,足月顺产三天后,恶寒,发热,微微汗出,头昏且胀,两侧太阳穴痛,四肢关节疼痛,口苦而干,微呕,胃脘胀闷不适,两天未大便,小便如常,舌稍红,苔薄白,脉浮略弦,治宜:

()

A.桂枝汤B.小柴胡汤

C.柴胡桂枝干姜汤

D.大柴胡汤E.柴胡桂枝汤.

69.赵某,女,46岁。

右上腹疼痛拒按,身热,呕吐,便秘,尿黄,舌苔黄腻,脉象弦数。

治疗的最佳方剂是:

()

A.栀子厚朴汤B.大黄黄连泻心汤C.大柴胡汤

D.调胃承气汤E.柴胡加芒硝汤

70.患者胸胁满微结,往来寒热,心烦,口渴而不呕,小便不利,但头汗出,宜用:

()

A.柴胡桂枝干姜汤B.小柴胡汤

C.大柴胡汤

D.柴胡桂枝汤E.柴胡加龙骨牡蛎汤

71.患者初起因感冒而恶寒发热,全身酸痛,数日后感心烦,胸胁满闷,身重,心虚胆怯,惊恐,不能入睡,继而精神失常,烦躁打骂,不避亲疏,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脉弦细,舌苔薄黄。

治宜选用:

()

A.大柴胡汤B.柴胡加龙骨牡蛎汤C.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大承气汤E.调胃承气汤D.

72.李××,男,30岁,1976年8月21日初诊。

患者四天前着凉感冒后,恶寒发热,胸胁疼痛,口苦而干,食欲不振,且有时伴以恶心但不呕吐。

虽经服用阿斯匹林,感冒冲剂后身已出汗,但前症不解,体温持续39.1℃,大便已三日未解,午后身发潮热。

以往无其他病史。

观其舌质正常,舌苔薄白微黄而干,脉象弦数,108次/分,心肺无明显阳性体征。

肝脾均不能触及,左下腹轻度压疼,且可触到粪块。

A.小柴胡汤B.柴胡加芒硝汤C.桂枝加龙骨牡蛎汤

D.调胃承气汤E.大承气汤

第四章辨太阴病脉证并治

22.患者,男,55岁。

平素体弱,饮食不当极易腹泻,饭后腹胀,前天感受风寒,今恶寒发热,汗出恶风,二便正常,舌淡脉浮缓。

最佳辨证应是:

()

A.桂枝汤证B.桂枝加芍药汤证

C.桂枝人参汤证D.麻黄细辛附子桂枝麻黄各半汤证E.汤证.

23.患者,女,35岁。

进食冰淇淋后腹部胀满疼痛,时有冷痛,大便泄泻日十余次,呈稀水样便,无粘冻,无明显里急后重感,饮食乏味,舌淡胖,苔白滑,脉弱。

辨证当是:

()

A.桂枝加芍药汤证B.理中汤证C.四逆汤证D.白头翁汤证E.小建中汤证

第五章辨少阴病脉证并治

24.患者素体阳虚,外感风寒后,恶寒,背部尤甚,手足发凉,全身关节疼痛,舌淡,脉沉紧。

宜选:

A附子汤B四逆汤C当归四逆汤D麻黄汤E麻黄细辛附子汤

25.患者冒雨淋湿后,症见发热恶寒,无汗,周身关节沉重疼痛,舌淡,脉沉无力。

方选:

A麻黄汤B麻黄细辛附子汤C麻黄附子甘草汤D桂枝汤E附子汤

26.患者头痛以巅顶为甚,伴呕吐清水痰涎,时发时止,心烦,不思饮食,手足发凉,舌淡,脉弦。

方选:

A四逆汤B四逆散C吴茱萸汤D附子汤E当归四逆汤.

35.患者男性,久病,经常吐利,呕吐清水痰涎,手足逆冷,近日头痛,舌淡苔白,脉弱。

用何方主治:

()

A理中汤B四逆汤C四逆散

D真武汤E.吴茱萸汤

36.近日因生气后,胸胁胀满,心悸心烦,小便不利,腹中胀痛,手足逆冷,大便不爽,舌淡苔薄,脉弦。

用何方主治:

()

A五苓散B四逆汤C四逆散D真武汤E.理中汤

第六章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9.患者初病表现为手足不温,身易恶寒,指尖发青,继而发展为面色苍白,唇甲色淡,小腹冷痛,手足冷凉,脉细欲厥。

治用:

A通脉四逆汤B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

C当归四逆汤D四逆加人参汤

E.白通汤

10.患者冬季发病,肢端冰凉,疼痛青紫,受寒加重,舌苔白,脉沉细。

方选:

A四逆汤B茯苓四逆汤C当归四逆汤

D四逆散E.附子汤

15.患者偏头痛多年,发作时头顶痛特甚,伴呕吐涎沫,食欲不振,脉弦细。

方选:

A理中汤B小建中汤C吴茱萸汤D小柴胡汤E.附子汤

22.一女患者,得病多日,近来口干口渴,虽饥而不欲食,心中发热,自觉有气从胃向上冲撞,时有呕吐腹痛,其证属于:

A少阳病B阳明病C太阴病

D少阴病E.厥阴病

35.患男,下利,里急后重,排粘液性血便,伴见发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腻,脉数。

首选:

A葛根芩连汤B白头翁汤C黄芩汤

乌梅丸E.桃花汤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