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8394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43 大小:34.6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3页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3页
亲,该文档总共4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4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10篇Word格式.docx

(投影出示,认识小蝌蚪),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它的妈妈是谁?

学习了这一课我们就明白了。

(板书课题)

  

(二)看图,了解图意:

  1.出示挂图,学生从左至右观察,边看边想:

这几幅图向我们讲述了一件什么事?

  2.利用投影出示,看图说说:

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看第一幅图着重观察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看第二幅图说说小蝌蚪遇见了谁?

会说些什么?

它的身体有什么变化?

  用观察第二幅图的方法自己观察三、四幅图,自由说说图意,适当进行想象,教师予以指导点拨。

  (三)借助拼音,结合图画,初读课文,大致了解课文资料:

  1.借助拼音认识生字,标出自然段,用在文中画出生字新词,练习读并读准字音。

  2.在认识生字新词的基础上,借助拼音读课文,要读通每一句话。

  3.检查自读效果,逐段指名读课文,并领读生字词,其余学生注意认真听,读后师生议论,予以评价,注意指导下面几个字的读音:

塘,迎裳这几个字是后鼻韵母,要读准。

  群:

读q*n,不要错读成q0n。

  捕:

读b(,不能读成p(。

  裳:

读轻声shang,衣裳(shang)。

  4.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思考:

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四)结合看图,读讲第一段:

  1.读第一段,看第一幅图,问:

  

(1)小蝌蚪是什么样的?

  

(2)结合课文,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

  (3)自由读第一段,说说你能够读懂那些词?

  在学生理解的基础上注意指导以下几个重点词语:

  一群:

指许多小蝌蚪聚在一齐,结合学生平时生活实际还能够说人群,建筑群。

  对甩着、快活、游来游去几个词的理解要对照画面,启发学生想象。

最好透过观察实物或录像。

在朗读中体会甩那里是摆动的意思,例如牛甩着尾巴。

  快活,游来游去能够说明小蝌蚪的情绪很高兴。

自由自在地在水中游着。

  2.指导朗读第一段,要读出搞笑、高兴的语气。

  3.投影出示课后练习2的

(1)题,口头填空,齐读句子。

  

(1)________里有________小蝌蚪,大________,________的身子,________长长的尾巴,________地游来游去。

  正确答案:

池塘一群脑袋黑灰色甩着快活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段。

  第二课时

  

(一)图文对照,读讲第二段。

  1.出示第二幅图问:

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再结合课文,说一说。

  2.继续观察:

小蝌蚪遇见了谁?

它会说些什么?

会怎样想?

再结合课文阅读,找出有关句子,再回答。

  理解这一段着重领会长出了两条后腿捕食迎上去以及鲤鱼妈妈讲的青蛙特征四条腿宽嘴巴。

  

(1)结合看图,弄清蝌蚪先长出两条腿的位置。

  

(2)捕食:

捉取食物。

  (3)迎上去:

正面主动上前叫迎,在那里表示有礼貌,也表示鲤鱼是迎面而来。

  3.指导朗读:

要读出孩子问话那种天真的语气。

鲤鱼妈妈要读出亲切、长辈式的语气。

  过渡语:

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以后,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妈妈?

  

(二)讲读理解第三段。

  1.用学习第二段的方法试着说说学学第三段,先试说图意然后图文对照,读读第三段,说说你读懂了哪些词和哪些句子?

最后小组讨论,交流意见。

  2.体会:

追上去证明小蝌蚪和乌龟前进的方向相同,也表现了小蝌蚪明白妈妈的特征和位置后急于找妈妈的情绪。

  3.解决疑点:

为什么小蝌蚪错把乌龟当妈妈?

联系第二段鲤鱼妈妈介绍的特征来体会。

主要原因是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不全面。

  4.引申扩展:

我们平时看事物要全面,做深入细致的调查,否则就会闹笑话。

  5.听录音,指导朗读第三段。

要读出小蝌蚪找妈妈那种急切的情绪,要读出乌龟和蔼可亲的语气。

  (三)学习理解四、五段。

  1.小组讨论:

透过看图和朗读四、五段,你又学会了什么?

小蝌蚪怎样找到妈妈的?

它们的妈妈是谁?

  2.品析重点词语:

比较游过去与迎上去追上去的不同,体会小蝌蚪找到妈妈那种高兴的情绪。

证明青蛙是蹲在荷叶上,小蝌蚪不急着追赶,也说明小蝌蚪认准了青蛙是自己的妈妈,已对妈妈的长相有了全面了解,相信自己不会认错了,所以不慌不忙。

  3.引导学生思考小蝌蚪是怎样认出妈妈的?

回顾鲤鱼和乌龟所介绍的特征与青蛙妈妈的样貌相贴合,这回小蝌蚪了解全面了,所以找到了妈妈。

  4.说说这两段主要讲什么?

(要多问多想)

  5.学生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练习朗读。

  6.进行思想教育,引申扩展,透过学习第五段,你懂得了什么?

(进行保护青蛙的教育)

  (四)练习,巩固:

  投影出示练习题:

  1.小蝌蚪先长出两条________,过了几天,长出两条________,又过了几天,________变短了,成了________。

后腿、前腿、尾巴、青蛙。

  2.青蛙四条腿,________嘴巴,________一对大眼睛,披着________,露着________。

宽、鼓着、碧绿的衣裳、雪白的肚皮。

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六)板书设计:

  长出后腿四条腿、宽嘴巴

  长出前腿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

  尾巴变短不见绿衣裳、雪白的肚皮

  第三课时

  

(一)看图、读全文,小结课文资料。

  1.拿出己打乱顺序的青蛙各个生活阶段的照片、卡片或图片依次排列,小声说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2.指导分主角朗读课文。

  

(二)分析生字、识记字形、组成词语、指导书写:

  1.请学生在黑板前指导学生学习生字。

  2.注意指导学习以下生字。

  塘:

左右结构,13画,第8画右边要出头,第十画上下都要出头。

  迎:

半包围结构,与柳字相比较,里面的要看清,不要多写一撇。

龟:

共7画,下边是不是电。

共14画,下边是衣不是

  鼓:

13画,第九笔是一,右边是支不是攴,也不是父。

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碧绿:

青绿色。

碧:

第四笔是提

  (三)指导学生戴头饰表演这一课的小故事。

  (四)布置作业:

  1.完成字词的抄写。

  2.朗读课文。

  3.在实践中观察小蝌蚪是怎样变成青蛙的。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

(二):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和由这些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培养学生观察潜力。

  3.明白青蛙是捕捉害虫的能手,教育学生要保护青蛙。

  4.分主角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重点

  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的几次形体变化,从而培养学生观察潜力。

  教学难点

  学习小蝌蚪怎样变成青蛙的。

  教学准备

  1.挂图

  2.幻灯片

  教学过程

  第一节

  一、揭示课题

  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它们想找自己的妈妈,但又不明白妈妈是谁?

它在哪?

我们跟他们一齐去找好吗?

  (板书:

小蝌蚪找妈妈)

  二、从图入手指导总观全图

  问:

小蝌蚪长什么样?

我们看书上是怎样说的?

  三、读全文,理解一、二自然段

  

(1)读准字音。

  

(2)标出自然段。

  ①问:

哪一自然段写小蝌蚪的样貌?

  ②学生再读第一自然段。

小蝌蚪什么样?

(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尾巴。

  ③自由读第二自然段。

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

(三句话)说说每句话什么意思?

重点指导三个问题,要求先谈问题a.过了几天,小蝌蚪有什么变化?

看图观察小蝌蚪长后腿的位置?

b.它见到了什么,问了什么话?

(见到鲤鱼阿姨,我们的妈妈在哪里。

)c.它是怎样得到回答的?

(板书:

四条腿宽嘴巴)

  师小结:

学习这段我们分三步①读全文看有几句话?

②想每句话什么意思?

③读问题看图回答问题。

  四、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情绪

  布置作业:

读第三、四、五自然段。

  第二节

  一、读第二自然段,想想第二自然段讲的是什么?

  二、三个学生分别读三、四、五自然段

  

(1)问:

三、四、五自然段哪两自然段与第二自然段叙述方法基本相同?

(三、四自然段)

  

(2)师扶着学习第三自然段。

指导学生分步骤学习。

  ①读全文,看有几句话?

②想想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③读问题,看图回答问题。

④再读全段。

  (3)放手让学生自学第四自然段。

把第二个问题改为②它们来到了哪里?

看到了什么?

想到了什么?

③小蝌蚪和青蛙妈妈是怎样说的,怎样做的?

  (4)问:

小蝌蚪在看见鲤鱼、乌龟、青蛙妈妈时怎样做的?

(迎上去、追上去、游过去)它们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迎上去:

有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发现自己。

这与我们问路一样。

追上去:

小蝌蚪和乌龟前进方向相同,表现它们找妈妈的情绪。

这也是急中出错的原因。

游过去:

真实地表达出小蝌蚪找妈妈的情绪,因为这次肯定不会错了,于是就高高兴兴地游过去。

  三、讲读第五自然段

第五自然段有几句话?

  1第一句话什么意思?

出示幻灯,显示小蝌蚪整个的变化过程。

  2第二句什么意思?

从青蛙天天捉害虫你想到了什么?

  四、小结:

同学们看图,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随着不断了解妈妈的特征,自己的身体也在变化,最后最后找到了妈妈,它多高兴呀!

课后练习2

  板书设计

  〖你正在浏览《老百晓在线》带给的文章〗第三节

  一、在生字表中标出字的偏旁部首

  二、出示生字

  1.易写错的字:

群(第二笔要出头)宽(注意不要加点)甩(第五笔是)裳(下部是衣,不要少写亠)鼓(右边是支,不是攵)龟(下边不出头)

  2.正音:

捕(bu)裳(shang)

  3.组词

  脑(大脑)甩(甩开)捕(捕鱼)龟(乌龟)

  恼(恼怒)用(使用)扑(扑来)鱼(金鱼)

  4.笔画笔顺提示:

脑:

第八笔是。

迎:

第二笔是

  三、结合课文说说词语的意思

  池塘:

蓄水的坑,一般不太大,比较浅。

  甩:

挥动,课文中是摆动的意思。

  捕食:

  四、布置作业:

  1.写生字

  2.写词

  3.课后练习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三):

  一、教学目的要求:

  1、学会本课9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及由熟字组成的新词。

  2、使学生了解青蛙在生长过程中形体上的几次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潜力及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3、分主角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资料,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教具准备:

  生字词小黑板、教学插图、教学录像带

  四、教学地点:

  多媒体综合电教室

  五、教学课时:

  三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认识青蛙吗?

(生:

认识!

)那大家也都明白我们的朋友如按好坏来分可分为好朋友和坏朋友。

蚜虫是庄稼的坏朋友,那青蛙就是庄稼的好朋友。

你们喜欢青蛙吗?

那又有谁明白青蛙小时候是长什么样儿的?

它又是怎样长大的呢?

(幻灯片出示小蝌蚪插图,然后指出这就是青蛙小时候的样貌,它名字叫小蝌蚪)那么,小蝌蚪又是怎样变成青蛙的呢?

学了这天这一篇课文大家就明白了。

  (板书课题)

  二、初识图意。

  1、提出看图要求:

图上画了些什么?

它们都在干些什么?

(幻灯出示第一幅插图)(生答)

  2、逐图出示另三幅图,引导学生观察小蝌蚪在身体上有什么变化?

再连续播放四幅图,让学生说说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分别遇到了谁,揭示这也就是小青蛙成长的过程。

  3、提问:

大家看到最后两幅图了吗?

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什么?

它们找到妈妈了吗?

(生述)

  4、小结: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四幅图,想想小蝌蚪每次去找妈妈时身体都出现了哪些变化?

开头怎样?

过了几天怎样?

之后又怎样样?

最后变成什么了?

  三、借助拼音,初读课文。

  1、自轻声朗读课文。

  思考:

小蝌蚪找妈妈找了几次才找到?

它都遇到了谁?

  2、纠正读音(群、捕、迎、裳等)

  3、回答思考问题,师生初步分主角朗读课文。

(师:

叙述部分;

小蝌蚪、鲤鱼、乌龟及青蛙妈妈由四组学生分别扮演。

  四、讲读第一自然段。

  1、讲读第一自然段,看第一幅图。

  提问:

课文中是怎样写小蝌蚪的样貌的?

找出相关词句,说一说,并用笔划出来。

我们池塘里的小蝌蚪有几只?

有一群。

)师讲解一群的意思,然后再指导生给群组词。

  指导学生看图,体会小蝌蚪情绪如何?

问:

从图上小蝌蚪的什么动作能够看出?

自然段中哪一些词语描述了小蝌蚪很快活呢?

(师指导生联系小蝌蚪甩尾巴的情景回答。

  2、指导学生看图,师复述小蝌蚪外表。

  3、指导朗读第一自然段,读出小蝌蚪搞笑、快活的神情。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后作业第二题

(1)小题

  一、图文对照,讲读第二段。

  1、看第二幅图,提问:

此刻我们的小蝌蚪跟第一幅图模样有什么不同?

  2、读第二自然段,说说蝌蚪有什么变化。

  3、再读(指名个别读)

  4、看图,讲述小蝌蚪是为什么会游向鲤鱼妈妈?

理解迎上去意思。

  述:

因为小蝌蚪们看见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于是想到自己也该有妈妈,但又不知妈妈长得怎样样,所以就游过去问。

正面向前叫迎。

在那里既表示礼貌,也为了让鲤鱼妈妈能发现自己小蝌蚪。

  5、根据讲读资料,提问:

鲤鱼妈妈告诉小蝌蚪,它的妈妈有什么特点呢?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

(我们的哪儿要读重音;

鲤鱼妈妈的回答要用长辈式亲切的语气读出来。

  二、看图,学习第三、四、五自然段。

  1、看图,提问:

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生读第三自然段。

  2、学生回答,师板书。

  3、小蝌蚪为什么会把乌龟错认为是自己的妈妈呢?

课文中为什么要用追上去,而不用迎上去呢?

(师引导学生回答:

一是,一前一后要用追;

二是,体现出了它们以为找到了妈妈时的高兴、迫切的情绪。

  4、乌龟妈妈告诉小蝌蚪,它们妈妈的特点是什么?

(让学生划出文中语句并读一读)

  5、指导朗读第三段。

小蝌蚪连忙追上去叫这一句,要读出急于找到妈妈的迫切情绪。

  6、轻声朗读第四、五两段,指导生边读边看图,思考:

  1)小蝌蚪过了几天,身体上又起了什么变化?

(板书)

  2)小蝌蚪到底有没有找到妈妈呢?

他们的妈妈究竟是谁呢?

它们是怎样认出来的?

  (生联系图及有关句子回答:

回顾乌龟介绍的青蛙妈妈的特征,还有前面鲤鱼妈妈讲的四条腿,宽嘴巴,小蝌蚪了解妈妈的特征全面了,也就能够找到妈妈了。

  7、第四段主要讲了什么?

先读再说。

(自由读后再指导学生说出段意)

  小蝌蚪已经是青蛙了,为什么加上个已经?

小蝌蚪是怎样跳到荷叶上去的呢?

(蹬、蹦、跳)

  8、小青蛙跟着妈妈干什么?

这说明了什么?

(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就应怎样对等青蛙呢?

我们要保护好我们的好朋友青蛙)

  三、巩固练习。

  1、有感情地分主角朗读全文。

  2、完成课后第一道题。

  3、完成课后第三道题。

  一、复习:

  1、分主角看图朗读课文。

  2、引导学生,按顺序说说小蝌蚪是怎样长大的。

  (大脑袋、长尾巴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脱掉尾巴、换上绿衣裳)

  3、指导完成课后第二题。

  二、指导有感情地分组朗读课文。

  三、识记生字,分析字形,指导书写。

  1、观看生字表教学录像带,激发学生兴趣。

  2、指导学习生字。

  3、难写、易错字形分析:

共13画,第八画右边要出头,第10笔一竖上下都要出头,左边是。

半包围结构,里面的不要多写一撇。

书空。

  龟:

共7笔,上边是,下边是不是电。

共14画,下边是衣。

右边是支不是也不是,本课是凸起的意思。

  4、运用测试及书写。

(师巡视指导并及时对学生进行表扬)

  四、总结课堂。

  小蝌蚪找妈妈教案(四):

  [教学要求]

  一、学会生字词,会用快活地造句;

进行感叹句和疑问句句式的训练。

  二、理解课文资料,初步了解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三、分主角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激发学习情绪。

自学课文。

结合检查自学状况教学生字词。

试读课文。

理清层次、分段。

范读课文。

复习生字词。

  第二课时:

讲读课文。

朗读全文。

简要复述。

  [教学过程]

  一、导语,激发学习情绪。

  这两天,小朋友们都在观察小蝌蚪,你们明白小蝌蚪的妈妈是谁?

(青蛙。

)但是小蝌蚪却不认识自己的妈妈,它们就去找了。

这天我们就来学习《小蝌蚪找妈妈》这篇课文。

  (揭示课题,蝌蚪(kēdǒu))

  二、自学课文。

  揭示自学要点:

  1.小蝌蚪为了找妈妈,向谁去打听的?

  2.最后小蝌蚪在哪儿找到了妈妈?

它们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三、检查自学状况,教学生字词。

  结合学生回答上面的两个问题,出示下列词语。

  lǐ

  鲤鱼让学生看插图,认识鲤鱼的模样。

  guī

  乌龟提示学生注意龟的下半部是不是电,L一笔上面不出头。

  dūn

  蹲可指名一学生做蹲的姿势;

发音强调韵母是un;

教学字形时,提示学生注意蹲的右上部酋里面的一短横不能丢。

  pī

  披让学生联词。

(例:

披上大衣、大地披上绿色的新装、披星戴月。

  b

  碧绿让学生组词造句。

晚上,满天的星星像珍珠撒在碧玉盘里。

  shāng

  衣裳裳指导学生发轻声,后鼻音。

  四、试读课文。

  可采取全班轮读的方式进行。

(一人读一句,或一人读一节)

  五、理清层次,分段。

  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先启发学生找出主要段落,然后再给全篇课文分段。

(学生如有困难可先默读)

课文中写小蝌蚪找妈妈,写了几个小节?

(二、三两节。

  中间这两节是写小蝌蚪找妈妈,那么这一段前面一节(第一节)写的什么?

这一段后两节写的是什么?

这样,课文分成几段?

  课文可分成三段:

  1.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

  2.小蝌蚪找妈妈。

  3.小蝌蚪找到了妈妈。

  六、范读课文。

  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前面看《小蝌蚪找妈妈》的插图。

看好后听老师读课文。

老师读到哪儿,小朋友的手就指到图上有关的地方。

  (老师范读全文。

学生边听边观察插图)

  七、复习生字词。

  用小卡片全班轮读。

(一人识一个,联一个词)

  快读。

(要学生迅速读出字音)

  写字。

  一、复习生字词。

  二、讲读课文。

  第一段。

  1.出示第一幅插图。

(一张画有水草的图,然后贴上一群小蝌蚪的剪纸。

你们看,池塘里有多少蝌蚪?

(帮忙学生理解一群。

)2.如果后面又来了几群(在远处贴上数群小蝌蚪的剪纸),这叫多少蝌蚪呢?

  (引导学生区别一群与一群群)

  3.(引导学生观察)谁说说这些小蝌蚪是什么样儿的(训练说一句话:

小蝌蚪。

  4.此刻我们看课文上是怎样写的?

(指名读第一小节)

  5.指点:

课文上说小蝌蚪快活地游来游去,告诉我们小蝌蚪很开心,自由自在的,小朋友想想,我们还能够说什么快活地做什么,谁能说一句,(引导学生运用快活地一词,出示:

快活地的句式)

  6.齐读第一段。

  第二段。

  1、叙述:

小蝌蚪在池塘里游来游去(边说边揭示长了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的原先的水草图上),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原先的样貌有什么变化?

(引导观察进行比较)。

  2、小蝌蚪游呀游呀,看见鲤鱼妈妈在教自己的孩子捉食(揭示鲤鱼妈妈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取下未长脚的小蝌蚪)。

这时候,小蝌蚪会想起谁呢?

(想起自己的妈妈。

)哪个小朋友能说一句话,后面用上疑问号,把小蝌蚪想妈妈的情绪表达出来?

  (例句:

谁是我的妈妈呢?

  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

  3、小蝌蚪想妈妈,就去向鲤鱼妈妈打听。

小蝌蚪怎样问的?

鲤鱼妈妈怎样回答的?

请一个小朋友读小蝌蚪的话,一个小朋友读鲤鱼妈妈的话,大家读叙述的话。

  分主角朗读。

  4、小蝌蚪照着鲤鱼妈妈的话去找自己的妈妈。

小蝌蚪找呀找呀,你们看这时候的小蝌蚪和前面的样貌又有什么不同?

  (揭示长了四条腿、拖着尾巴的小蝌蚪的剪纸,贴在水草图上,让学生比较。

  5、指点:

小蝌蚪先长出的是后腿,后长出的是前腿。

小蝌蚪正游着,他们看见了乌龟(取下先贴上的鲤鱼剪纸和才长后腿的小蝌蚪的剪纸,再贴上长了四条腿的小蝌蚪和乌龟的剪纸),小蝌蚪会怎样想的?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