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8513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5.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docx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

安徽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生物真题2016年

(总分:

,做题时间:

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

25,分数:

1.在下列种子结构中,与玉米种子比较,菜豆种子中缺少______。

 A.种皮

 B.子叶

 C.胚乳 √

 D.胚根

[

解析: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种子只由种皮、子叶和胚组成,无胚乳,养料储存在肥厚的子叶中;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种子除了种皮、子叶和胚以外,还含有胚乳,养料储存在胚乳中。

玉米属于单子叶植物,菜豆属于双子叶植物,故菜豆种子没有胚乳。

2.组成RNA的糖是______。

 A.核糖 √

 B.脱氧核糖

 C.葡萄糖

 D.蔗糖

解析:

RNA是核糖核酸,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由核糖、磷酸和含氮碱基组成。

故选A。

3.下列植物类群,从简单到复杂的排列顺序,正确的是______。

}

 A.藻类—苔藓类—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

 B.蕨类—苔藓类—藻类—被子植物—裸子植物

 C.藻类—苔藓类—蕨类—裸子植物—被子植物 √

 D.苔藓类—藻类—被子植物—蕨类—裸子植物

解析:

植物的进化历程:

原始藻类植物→原始苔藓植物→原始蕨类植物→原始的种子植物(包括原始裸子植物和原始被子植物),而被子植物与裸子植物相比出现了花与果实,使其繁殖能力更强,后代的成活率更高,适应能力更强,也就更高级。

故选C。

4.静脉注射的药物,随血液循环首先进入病人心脏的______。

 A.左心房

 B.右心房 √

]

 C.左心室

 D.右心室

解析:

人在静脉注射药物时,药物首先进入的是血液循环中的体循环路线,即从被注射处的静脉随着血流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到心脏的右心房,然后经右心室进入肺循环。

故选B。

5.蜜蜂的发育先后经历的时期是______。

 A.卵→蛹→成虫

 B.卵→幼虫→成虫

 C.卵→蛹→幼虫→成虫

 D.卵→幼虫→蛹→成虫 √

解析:

蜜蜂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时期。

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时期的是不完全变态发育。

故选D。

6.下列有关艾滋病(AIDS)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艾滋病的病原体是一种RNA病毒

 B.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减退

 C.艾滋病毒主要通过唾液、食物传播 √

 D.“鸡尾酒疗法”是目前治疗艾滋病有效方法之一

解析:

艾滋病是免疫缺陷病的一种,病原体是HIV病毒,一种RNA病毒,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患者的免疫系统功能严重减退,A项、B项正确。

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有性接触、血液和母婴垂直传播等,C项错误。

“鸡尾酒疗法”是通过三种或三种以上的抗病毒药物联合使用来治疗艾滋病的方法。

该疗法的应用可以减少单一用药产生的抗药性,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使被破坏的机体免疫功能部分甚至全部恢复,从而延缓病程进展,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该疗法把蛋白酶抑制剂与多种抗病毒的药物混合使用,从而使艾滋病得到有效的控制,D项正确。

7.下列有关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

 A.单细胞真核生物

 B.主要通过芽孢繁殖后代

 C.可利用其制作泡菜 √

 D.能利用CO2和水生成乳酸

解析:

乳酸菌是原核生物,A项错误。

乳酸菌主要通过分裂生殖产生后代,B项错误。

制作泡菜需要加入乳酸菌,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下分解糖类产生乳酸,C项正确、D项错误。

8.运动员比缺乏锻炼的人肌细胞中显著增多的细胞器是______。

 A.内质网

 B.高尔基体

.

 C.核糖体

 D.线粒体 √

解析:

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运动员骨骼肌耗能多,所以其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多。

9.在真核细胞有氧呼吸过程中,O2参与形成______。

 

  √

 

 

解析:

真核细胞有氧呼吸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不需要氧的参与,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反应式:

C6H12O6→2C3H4O3(丙酮酸)+4[H]+少量能量(2ATP)。

第二阶段也不需要氧的参与,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反应式:

2C3H4O3(丙酮酸)+6H2O→20[H]+6CO2+少量能量(2ATP)。

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进行,这一阶段需要氧的参与,反应式:

24[H]+6O2→12H2O+大量能量(34ATP)。

10.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和癌变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细胞分化不改变细胞的遗传物质

 B.细胞分化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C.细胞癌变是细胞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

 D.细胞癌变使酶活性降低导致细胞代谢缓慢 √

解析:

细胞分化的本质是基因选择性表达,遗传物质不发生改变。

癌变细胞表面糖蛋白减少,黏着性降低,易分散转移,细胞代谢异常活跃,可无限增殖,D项错误。

11.某个tRNA的反密码子是GAU,其对应的密码子是______。

  √

 

 

 

解析:

在翻译过程中,mRNA上的密码子与tRNA上的反密码子进行碱基互补配对,某个tRNA的反密码子是GAU,则对应的密码子是CUA。

12.下图为有性生殖的生物个体发育过程示意图,有关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过程Ⅰ可能发生基因突变

 B.过程Ⅱ进行基因重组 √

 C.过程Ⅲ发生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有性生殖有利于生物进化

解析: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A项正确。

过程Ⅱ是受精过程,没有发生基因重组,B项错误。

过程Ⅲ是长成新个体阶段,发生细胞的分裂和分化,C项正确。

有性生殖有利于生物进化,大大加快了生物进化的步伐,D项正确。

13.利用二倍体西瓜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过程中,依据的生物学原理主要是______。

 A.基因突变

 B.染色体结构变异

 C.基因重组

 D.染色体数目变异 √

解析:

利用二倍体西瓜培育三倍体无子西瓜的方法是多倍体育种,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其实验原理是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14.下图为某二倍体细胞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______。

 A.甲细胞分裂形成精细胞

 B.乙细胞分裂形成次级精母细胞

 C.丙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 √

 D.丁细胞中存在同源染色体

~

解析:

甲细胞均等分裂,没有同源染色体,这是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为精细胞,A项正确。

乙细胞均等分裂,同源染色体正在分离,这是初级精母细胞,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是次级精母细胞,B项正确。

丙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这时含有四个染色体组,C项错误。

丁细胞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存在同源染色体,D项正确。

15.培育马铃薯脱毒苗所采用的生物学技术主要是______。

 A.组织培养 √

 B.体细胞杂交

 C.显微注射

 D.胚胎移植

解析:

由于植物分生组织中病毒很少或没有病毒,常用茎尖通过组织培养技术培育脱毒苗。

16.当人体血糖浓度低于L时,下列生理活动加强的是______。

^

 A.肌糖元合成

 B.肝糖元合成

 C.肌糖元分解

 D.肝糖元分解 √

解析:

当人体血糖浓度低于L时,肝糖元或肌糖元合成加强会进一步降低血糖含量,A、B项错误。

肌糖元不能分解成葡萄糖,C项错误。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含量在~L的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血糖含量低于L时,肝糖元的分解可使得血糖浓度升高,D项正确。

17.人体接触疫苗后会产生相应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是______。

 A.浆细胞 √

 B.吞噬细胞

 C.记忆细胞

 D.效应T细胞

解析:

浆细胞分泌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免疫效应。

吞噬细胞不能产生抗体;记忆细胞分化为浆细胞后,浆细胞可产生抗体;效应T细胞不能产生抗体,可以产生淋巴因子。

18.下列有关人体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

 A.稳态有利于酶促反应的正常进行

 B.稳态是内环境中各种因素保持不变 √

 C.当稳态遭到破坏时,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D.稳态主要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实现

:

解析:

人体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各种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都处于动态平衡中,B项错误。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调节机制是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实现。

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可能导致疾病发生。

故A、C、D项说法正确。

19.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______。

 A.自然选择的作用

 B.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C.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

 D.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自然选择对生物变异起到选择的作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是生物进化的必要环节。

故选C。

20.下列群落演替中,属于初生演替的是______。

"

 A.从弃耕荒废的农田开始的演替

 B.从火山岩(裸岩)开始的演替 √

 C.从过量砍伐的森林开始的演替

 D.从火灾过后的草原开始的演替

解析:

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

例如沙丘,火山岩,冰川泥上进行的演替。

故选B。

21.胰高血糖素作用靶细胞的信号通道是______。

 通道 √

 通道

@

 通道

 通道

解析:

胰高血糖素作为配体与G蛋白偶联受体结合,激活效应器腺苷酸环化酶,产生cAMP,cAMP激活PKA,PKA使得磷酸果糖激酶-2磷酸化而失活,使果糖-2,6-二磷酸酶磷酸化,这两个效应都是使得果糖-2,6-二磷酸的含量下降,所以能够抑制糖酵解,促进糖异生。

另外还有一个机制是促进糖原分解的,也产生葡萄糖,具体是cAMP使得糖原合酶失活,糖原磷酸化酶激酶激活。

22.下丘脑释放的ADH促进肾脏对水的重吸收,其前提是肾脏形成了一个渗透压梯度,这个渗透压梯度主要位于______。

 A.肾皮质

 B.肾髓质 √

 C.肾盂

 D.肾盏

解析:

肾髓质高渗梯度的存在是尿浓缩的动力,抗利尿激素(ADH)的作用是尿浓缩的条件。

23.在进行“细胞膜的结构”教学时,下列哪种教学方式更切合些______

 A.讲授

 B.谈话

 C.直观教学 √

 D.演绎

解析:

对于细胞膜的结构一般采取模型演示的方式进行教学更切合,用模型演示属于直观教学。

24.根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相关界定,下列行为动词,不属于了解水平的是______。

\

 A.描述

 B.列举

 C.简述

 D.关注 √

解析:

“描述”“列举”“简述”属于知识性目标中的了解水平,“关注”属于情感性目标中的反应(认同)水平。

25.在日常的生物学教学过程中,课堂提问和平时测验等通常侧重用于______。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

 C.终结性评价

 D.配置性评价

解析:

诊断性评价一般是在一个活动之前;形成性评价一般在教学过程中,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等进行的;终结性评价一般是教学阶段完成后的评价,如期末或学年末的考核;配置性评价一般是在教学之前,目的是确定学生的当前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

二、简答题(总题数:

6,分数:

26.《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所述的“能力”目标,主要包括哪四个方面(要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1)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用具,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

(2)初步具有收集、鉴别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

(3)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在科学探究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27.《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在教学建议中提出,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这些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不同的学习方式有各自的特点、优势和适用的条件。

教师应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注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如演示、讲授、辩论、模拟、游戏、角色扮演、专题讨论、项目设计、个案研究等。

A、B两种植物分别单独种植(单作)或两种隔行种植(间作),测得相应的光合速率如图所示。

~

请据图回答问题:

(分数:

(1).与单作相比,间作时,光饱和点发生了改变,其中A植物______(上升/下降),B植物______(上升/下降)。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下降;上升[解析]光饱和点是指光照强度上升到某一数值之后,光合速率不再继续提高时的光照度值。

由图中可看出光饱和点的变化情况,与单作相比,间作时,光饱和点发生了改变,其中A植物下降,B植物上升。

(2).在光照强度为10×102μmol·m-2s-1时,间作提高了______(A/B)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正确答案:

()

解析:

B[解析]净光合速率=实际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因为间作时B植物的实际光合速率上升而A植物的下降,所以间作提高了B植物的净光合速率。

(3).曲线与横坐标交点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与纵坐标交点的生物学含义是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光补偿点,此时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强度等于呼吸作用的强度;植物呼吸强度[解析]图中纵坐标表示的是净光合速率。

曲线与横坐标相交时,净光合速率为0,即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和呼吸作用相等,此时的光照强度称为光补偿点。

光照为0时,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曲线与纵坐标的交点表示的是植物的呼吸强度。

从土壤中筛选纤维素分解菌的实验流程是:

土壤取样→选择培养→梯度培养→鉴别培养。

请据此回答问题:

(分数:

(1).在筛选过程中,所用的______(液体/固体)培养基,是以______作为碳源。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固体;纤维素

(2).为防止杂菌污染,实验前,需对培养基和培养皿等进行______(灭菌/消毒)。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灭菌

(3).为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将筛选获得的菌液稀释后用______法接种到刚果红培养基上,然后挑选产生______的菌落作为菌种进行扩大培养。

(分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涂布平板:

透明圈[解析]纤维素分解菌分离的实验原理:

①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可以把纤维素分解为纤维二糖,进一步分解为葡萄糖供微生物加以利用,故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

选择培养基一般为固体培养基。

②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出纤维素分解菌。

实验过程:

土壤取样(采集土样时,应选择富含纤维素的环境)→选择培养(用选择培养基培养,以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梯度稀释→涂布平板、鉴别培养(将样品涂布于含刚果红的鉴别纤维素分解菌的固体培养基上)。

下图为记录离体神经细胞电生理装置示意图。

A为刺激仪。

B为记录仪,其中一个电极插入细胞内,另一电极至于细胞外并接地(令其电位为零)。

C为离体的神经细胞。

请据图回答问题:

-

(1).A不给予刺激,B记录到的电位比膜外电位______(高/低),此时膜主要对______离子通透。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低;钾

(2).当A给予有效刺激,B记录到的电位波动叫作______电位。

形成该点位波动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膜先后对______离子和______离子选择性通透的结果。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动作;钠;钾[解析]静息时,由于膜主要对K+有通透性,造成K+外流,使膜外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内,这是大多数神经细胞产生和维持静息电位的主要原因。

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兴奋部位膜内侧阳离子浓度高于膜外侧,表现为内正外负,与相邻部位产生电位差,形成动作电位。

^

下图表示不同浓度的生长素对植物不同器官生长影响的曲线。

请据图回答问题:

(分数:

(1).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吲哚乙酸

(2).由图可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为______,促进芽生长的最适浓度是______mol/L,当生长素的浓度为10-6mol/L时,对根的生长起______作用。

(分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两重性;10-8;抑制

(3).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没有受粉的番茄雌蕊,可培育获得无子番茄,这说明生长素具有促进______作用。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果实发育[解析]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

由图可知,生长素的生理作用表现为两重性:

高浓度抑制生长,低浓度促进生长。

促进芽生长最适浓度是10-8mol/L,当生长素的浓度为10-6mol/L时,对根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正常情况下,胚珠发育成的种子可以产生生长素,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处理没有受粉的番茄雌蕊,则在还没有形成种子的情况下直接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从而得到无子番茄。

三、材料分析题(总题数:

2,分数:

-

为研究某种植物的花色遗传,将纯合紫花植株和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F1自交,F2呈紫花、红花和白花三种表现型,实验过程及结果如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植物紫花对白花是______(显性/隐性)。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显性[解析]将纯合紫花植株和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全为紫花,说明紫花是显性性状。

(2).该植物花色遗传受______对等位基因控制,位于______对同源染色体上,符合遗传的______定律。

(分数: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两;两;基因自由组合[解析]F2有紫花、红花和白花三种表现型,比例是9:

3:

4,符合9:

3:

3:

1,即两对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所产生的分离比。

(3).F2紫花植株中,基因型______种,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例是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4;[解析]紫花的基因型有4种,是AABB、2AaBB、4AaBb、2AABb。

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是纯合体植株,所占比例为

(4).若F1紫花植株与亲代白花植株杂交,则后代有______种表现型,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3;紫花:

红花:

白花=1:

1:

2[解析]F1紫花植株基因型为AaBb,亲代白花是aabb,后代基因型为AaBb(紫花),aabb(白花),aaBb,Aabb。

aaBb和Aabb中一种是白花,一种是红花,故有紫花:

红花:

白花=1:

1:

2。

某地利用马尾松进行绿化造林,形成的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如图所示。

请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分数:

(1).图中狐同时占有______个营养级,狐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是______。

蜘蛛和灰喜鹊的关系是______。

(分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

()

解析:

3;马尾松→松鼠→狐;竞争和捕食[解析]图中共有3条长短不同的食物链,狐都是最终级消费者,故狐占3个营养级。

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食物网流动并逐级减少。

因此,在一条食物链中营养级越高,所获的能量越少,营养级越低所获的能量越多,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应是最短的,即马尾松→松鼠→狐。

蜘蛛和灰喜鹊都以松毛虫为食,两者是竞争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