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8566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87 大小:66.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7页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7页
亲,该文档总共8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8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docx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复习课程

 

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第1课时:

小数的意义

[教学内容]小数的意义(第2-6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

2.小组交流

3.汇报:

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三、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四、数学游戏:

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五、作业:

第5页1-4

[板书设计]小数的意义

千百十个十百千

位位位位·分分分数位

位位位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第2课时:

测量活动(单位换算)

[教学内容]测量活动(第7-8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尺子。

[教学过程]

一、测量活动:

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

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

当学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可以用小数表示测量结果的原因。

二、填一填:

填写第6页的表格,左边已经有测量结果,只要把测量结果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右边要求学生自己选择物品,先测量它们的长和宽,再写成以米为单位的小数。

三、试一试:

第1题:

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

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中交流,这样改写的原因。

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测量的结果,如曲别针的长度是2厘米5毫米,再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小数。

四、作业:

第7页练一练

[板书设计]测量活动

填一填中的表格试一试中的题目

第3课时:

比大小

(一)(比较小数的大小)

[教学内容]比大小

(一)(第9-10页)

[教学目标]

1.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2.在比较小数大小的过程中,发展推理能力。

[教学重、难点]

会比较两个小数的大小以及将几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尝试比较

创设少年演讲比赛的情境,比较两个同学的得分谁的高一些。

1.小组讨论:

9.87和9.90哪个数大,并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2.汇报:

通过全班的讨论明确,从数位来考虑,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二、多个小数按大小顺序排列

“张华比李明表现好,但不能得10分”让学生说说这句话的意思,明确张华的分数在9.90和10之间。

让学生自己确定一个分数,然后将三个人的分数按顺序排列。

全班交流、归纳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三、练一练

第1题:

先让学生在直线上找到9.8和10.1的位置,从直线图上很容易看出结果,体会到直线右边的数一定比左边的数大。

第4题:

这个练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位值制的理解。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几分钟,再在小组中交流各自的想法。

四、数学游戏:

这个游戏有利于增进学生对小数相对大小的具体感受。

不要求学生用小数减法计算出准确结果。

五、作业

练一练第9页2、3

 

第4课时:

比大小

(二)

[教学内容]比大小

(二)(第10-11页)

[教学目标]

通过“在方格纸上涂一涂,比较两个分数大小”的活动,体会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重、难点]

归纳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教学过程]

一、探索小数的性质

1.涂一涂、比一比

让学生在第10页的方格图上涂出0.2和0.20,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两个小数一样大。

2.比较、归纳:

让学生自己在第2题的两幅图中涂出相等的两部分,写出相应的分数和小数。

在全班交流时,通过多个实例,就可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概括出规律。

对于这一规律,只要求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清楚即可。

3.举例说明:

让学生用实际情境说明两个小数的相等,如0.2元表示2角,0.20元表示2角0分,显然二者是相等的。

二、试一试:

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

自己选择一个小数,再写出两个和他相等的小数。

通过交流,加深对小数性质的理解。

三、练一练:

第1题: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第2题:

写出在指定的两个数之间的三个不同的小数。

这道题的答案可以是多样的。

第3题:

方格里只填一个数字,答案是多样的,鼓励学生填出多种答案,但不要求所有同学填出所有答案。

 

第5课时:

练习一

[教学内容]练习一(第12-13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小数的意义、掌握小数数位间的进率。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比较大小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小数数位间的进率、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1题:

找出小数在直线上的位置,写出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小数,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体会数与形的结合。

第2题:

首先让学生明确航模比赛时,哪一架飞机模型飞行的时间越长,成绩就越好。

第3题:

让学生看清楚是什么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先化成十进分数再化成小数,也可以直接化为小数。

第4题:

三人的身高用的是不同的单位,不容易比较,让学生先改写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

第5题:

答案是多样的,学生独立完成,再交流。

第6题:

引导学生观察前5排数的规律,容易发现每一排的第一个数和最后一个数都是0.1,其他的数是怎样得到的?

数学游戏:

通过组数游戏,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小数各个数位的意义,建立小数数位的概念,巩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

同时,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将体会不确定现象的特点。

第6课时:

购物小票(小数加减法一)

[教学内容]小数的加减(第14-1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数学问题;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估算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正确计算两位小数的加减法。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

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

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方法,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二、探索计算方法

1.根据题目列式,估算结果。

学生列出加法算式后,先估算结果。

2.探索计算方法

可以用不同的方法,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3.研究问题2,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让学生独立解决,可以有多种解决方法。

三、试一试

第1题:

要注意提醒学生把得数末尾的0去掉。

第2题:

在列竖式计算时,给被减数小数部分添上两个0,计算时不容易发生错误。

四、练一练:

第2题:

先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对所有的学生不必提出统一要求,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多一些,有的学生可能提出的少一些。

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提出问题。

第3题:

让学生指出错在哪里、什么原因,并进行改正。

第4题: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体会估算的作用。

第7课时:

量体重(小数加减法二)

[教学内容]量体重(第16-17页)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2.能运用小数加减法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核对购物小票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

1.先让学生说说小票上每一项表示什么意思。

2.讨论如何核对找回来的钱对不对的问题。

3.列式计算,说说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

二、试一试

第1题:

引导学生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第2小题:

可以引导学生把两个减数相加,再从被减数中减去,这样计算比较简便。

第2题:

先鼓励学生估算,再精算。

在计算两个面包多少钱时,由于还没有学小数乘法,可以用加法计算。

三、练一练

第3题:

(2)题,可以引导学生提出:

在这个三角形中,任意两条边的和与第三边相比谁大。

第4题:

可以把围成图形的每条边的长度加起来,有的边的长度没有直接给出,可以先把它算出来。

第5题:

首先帮助学生看懂题意,然后放手让学生尝试,并交流自己的想法。

在尝试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推理,以帮助学生更快地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量体重

题1: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试一试:

小数加减的简算

第8课时:

歌手大赛(小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内容]歌手大赛(第18页—第19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2.能解决简单的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能正确进行小数加减混合运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2.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运算。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CCTV业余歌手大奖赛正在紧张激烈地进行,比赛分唱歌(满分9分)、综合素质(满分1分)两项,5号选手的专业得分是:

8.50分、综合素质得分是0.88分;9号选手专业得分8.85分,综合素质得分0.45分。

我们来看一看谁的表现更好一些?

二、自主探究,构建数学模型

教师:

怎么样才能看出谁的表现更出色一些?

学生:

可以看一看两名选手,谁的总分高。

教师出示问题:

谁的总分高?

高多少?

(1)教师引导学生列算式并进行计算。

(2)教师巡视进行个别辅导。

(3)集体订正,学生汇报。

说一说,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说出: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的运算顺序一样。

三、巩固练习

学生解决课本“试一试”、“练一练”的习题。

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讲解。

第1题。

学生理解题意上存在困难,教师可以用实物进行演示。

第5题。

鼓励学生先进行估算,在进行精确计算。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想法?

[板书设计]

歌手大赛

谁的总分高?

高多少?

学生板演练习

第9课时:

练习二

[教学内容]练习二(第20-2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通过练习进一步掌握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小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简便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第1题:

计算时可以以“亿平方千米”为单位。

第4题:

在比较车身高和车身长时,可以让学生求出高多少或长多少。

在解答第

(2)题时,由于两辆车的前灯道前轮都是0.72米,可以不计算他,只要把后两个数相加的和进行比较即可。

第6题:

在解答每一个问题时,先让学生估计,再进行实际计算。

第7题:

要引导学生联系实际来想问题,虽然身高和凳子的高合起来没有衣架高,但还要考虑到臂长。

 

第二单元认识图形

第1课时:

图形分类(对学过的一些图形进行分类)

[教学内容]图形分类((第22-23页)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重、难点]

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看书地20页“走进乡村”的画面,让学生从图画中找一找自己认识的平面图形,一方面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另一方面为图形分类做准备。

二、分一分:

1.小组活动:

把找出的图形进行分类。

2.汇报:

分类的方法和标准。

3.对找到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

4.分类后,找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定义。

三、画一画:

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平行四边形、梯形和三角形。

在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

四、填一填:

通过这一活动,帮助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板书设计]

图形分类

图形的分类:

平行四边形:

梯形:

第2课时:

三角形分类(认识各种三角形)

[教学内容]三角形的分类(第24-26页)

[教学目标]

通过分类活动,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重、难点]

认识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体会每一类三角形的特点。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剪下附页1中的图3。

[教学过程]

一、分一分

1.小组活动;把附页1中的图3中的三角形进行分类。

2.汇报:

分类的标准和方法。

可以按角来分,可以按边来分。

二、按角分类:

1.观察第一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2.观察第二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观察第三类三角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从而归纳出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是钝角三角形。

三、按边分类:

1.观察这类三角形的边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每个三角形中都有两条边相等,这样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并介绍各部分的名称。

2、引导学生发现有的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这样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四、练一练:

第1题:

让学生辨认各种三角形。

第2题:

通过“猜三角形游戏”让学生体会到看到一个锐角,不能决定是一个锐角三角形,必须三个角都是锐角才是锐角三角形。

第4题:

根据对三角形进行分类的活动,学生得到启发,把梯形进行分类。

五、实践活动:

第1题:

将长方形的纸,剪成两个直角三角形。

第2题:

用长方形纸,怎样剪出一个等腰三角形。

让学生自己动手剪。

第3题:

当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就会推出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相等。

第4题:

用正方形的纸,剪成两个等腰直角三角形。

[板书设计]

三角形的分类

按角分类:

按边分类:

第3课时:

探索与发现一(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

[教学内容]探索与发现一(第27-29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撕拼、折叠等方法,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º。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和发现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等于180º。

2.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会求出第三个角的度数。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量角器。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质疑

教材第30页创设的情境,激发探索的兴趣。

二、自主探索

1.提出问题:

怎样得到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

大多数学生会想到测量角度。

2.小组活动:

测量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度数,并记录在第30页的表格中。

3.汇报测量结果和得到的结论。

发现大小、形状不同的每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和的度数和都接近180º。

4.进一步探索:

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否正好等于180º呢?

小组活动探索方法。

5.得出结论。

三、试一试:

已知三角形的两个角的度数,运用三角形的三个角的度数和是180º,求出第3个角的度数。

四、练一练

运用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º,判断题中的三个三角形说的对吗?

[板书设计]三角形的内角和

测量三个角的度数求和:

结论:

第4课时:

探索与发现二(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教学内容]探索与发现二(第30-31页)

[教学目标]

1.通过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等实验活动,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在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重、难点]

1.探索并发现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2.应用发现的结论,来判断指定长度的三条线段,能否组成三角形。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几个形状不同的三角形、直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出示情境图,问:

从邮局到杏云村那条路最近?

你是怎样想的?

生:

走路线a最近。

因为……

师:

在生活中人们都愿意走近路。

在这幅图中,邮局、清泉村和杏云村所在的位置,正好组成一个三角形,从图中和我们的生活经验中同学们都认为路线a最近,路线b加上路线c一定比路线a远。

那么,是不是三角形任意两边长度的和一定比第三边大呢?

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小组活动:

在填一填中画几个三角形,量出它们的边长,再比一比,填入表格中。

书上有一个范例,可先讨论一下,再做。

2.汇报:

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练一练:

第1题:

判断每一竖行三条线段能否摆成三角形。

第2题:

组织学生用小棒摆一摆,并填入表中。

第4题:

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5厘米和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可能是多长?

有多个答案,第三边只要大于3厘米小于13厘米即可。

鼓励学生尽可能多的得到答案。

[板书设计]

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

填一填:

结论:

第5课时:

四边形分类(进一步认识平行四边形,初步认识梯形)

教学内容四边形分类(第32-33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观察、操作、比较,发现四边形边的特征,会给四边形分类。

2.过程与方法:

理解并掌握平行四边形、梯形的种类特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形象灵活的思维能力。

3.情感与态度:

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自我探索的意识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了解学过的所有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概念及特征.

教具:

各种四边形(卡纸),多媒体设备及课件。

学具:

三角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剪刀()。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课(8分钟)

1.师:

同学们,今天老师带给大家一样礼物,你们想不想知道。

我们英语老师结婚,这是她给老师的喜糖,里面都是巧克力。

我想把它送给我们的同学分享,但你们要回答老师的问题。

谁知道这个盒子外面是什么图形吗?

你们认识它们吗?

这是四边形吗?

平时你在哪里还见过四边形呢?

老师也带来了一些图形(出示图片)

那什么是四边形呢?

这些图形都成了四边形,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图形,你们来找一找哪些是四边形?

(出示图片——有图形些不是)

谁可以说说什么叫四边形?

四边形就是四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2.师:

这个盒子有这么多的四边形。

其实在四边形这个大家族里,你若仔细观察,会发现它们各有特点,这节课咱们根据四边形各自的特点给它们分分类。

(板书课题:

四边形分类)

3.在学习三角形分类时,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分类的?

现在我们要根据什么来将四边形分类呢?

————边。

二、分类探究

活动一:

分一分(12分钟)

1.观察

师:

请大家仔细观察刚才和大家打招呼的这8个四边形,它们的边有什么特点?

(学生观察,自由发言。

2.分类

师:

你能用聪明的小脑袋试着把它们分分类吗?

分好后在同桌里互相交流一下自己的分法,并说说你这样分的理由。

(学生分组进行分类、探究,课件配以舒缓的音乐。

教师巡视各组情况,重点指导学生说说分类的依据是什么?

3.反馈

哪个组先来说一说你们共有几种不同的分法,各是怎么分的?

学生通过视频展台演示分类方法,并说出每一组四边形的特点,再尝试给每一组四边形起一个名字。

(只要学生的理由充分,就应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对于说得又多又好的小组授予“分类优胜旗”。

师:

还有哪个组有补充或有不同意见的?

(允许各组分类方法多样化。

根据学生的发言,教师适时提问:

为什么这样分?

你的理由是什么?

4.归纳

师:

智慧老人看到大家得出了这么多种分法,他也带来了一种分法(课件演示),智慧老人为什么这么分呢?

引导学生找出同一类图形的特点,并用自己的话说说平行四边形、梯形的定义。

在学生明确了以上各组图形的特征以后,教师重点指出:

A组的图形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它们都是平行四边形。

B组的图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它们都是梯形。

C组的图形没有平行的边,就叫做四边形。

(本课暂不研究)

活动二:

填一填、画一画(6分钟)

1.填一填

独立完成教材P35的“填一填”,同桌交流想法,个别汇报。

2.画一画

让学生在教材P36提供点子图上画指定的图形,在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这些图形的特点,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

(评选画得最好的同学,将作品进行投影展示并予以鼓励。

活动三:

议一议(5分钟)

小组讨论:

平行四边形包括长方形和正方形吗?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因为长方形和正方形不仅两组对边平行,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所以长方形和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活动四:

剪一剪,完成课本第36页第2小题。

(6分钟)

小组活动,只剪一刀,完成题目要求,注意每剪一次必须先思考和讨论清楚如何剪、为什么这样剪、剪后可能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三、练习巩固——判断题(3分钟)

1.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