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38574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52.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

《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无锡市机场路道路照明设计工程案例及道路照明验收指标Word下载.docx

全线设人行天桥3座,新泰路、新洲路、新锡路。

地面道路及辅道为城市次干道,设计速度为40km/h,地面道路,红线宽度60m,全线不设置超高。

  考虑到机场路所处的位置是市区二环线和无锡东西、南北干线的重要交通节点,结合周边环境,主要以功能型照明为主。

  本工程共安装各类单挑灯882套,各类双挑灯215套,各类中杆灯26套,各类隧道灯518套。

  项目详细内容

  1、详细的照明技术指标(包括照明质量与数量):

  一、机场路分为三个阶段:

机场路(金城互通~旺庄路)(新梅路~机场)、机场路(锡兴路互通段)、机场路中间段(旺庄路~新梅路)。

  机场路(金城互通~旺庄路)(新梅路~机场)

  开头段:

11米单挑灯(桥上)81套、400W高压钠灯,7米双挑灯(匝道)8套、2×

250W高压钠灯;

7米单挑灯(匝道)8套、250W高压钠灯,7米单挑灯1套、5米单挑灯84套、150W高压钠灯;

隧道灯103套、250W高压钠灯,14米单侧照2火中杆灯1套、2×

400W高压钠灯;

  结尾段:

12米双挑灯40套、2×

400W高压钠灯,12米双挑灯18套、400W+250W高压钠灯;

7米双挑灯(匝道)5套、2×

12米单挑灯16套、400W高压钠灯;

7米单挑灯(匝道)26套、250W高压钠灯,7米单挑灯(辅道)单挑灯56套、150W高压钠灯;

涵道灯60套、70W高压钠灯,隧道灯132套150W高压钠灯、22套400W高压钠灯;

老机场路9米单挑灯38套、250W高压钠灯,7米单挑灯16套、150W高压钠灯(老灯恢复);

14米四侧照中杆灯2套、4×

250W高压钠灯,14米四侧照中杆灯4套、4×

交叉路口新梅路单挑灯4套。

  机场路(锡兴路互通段)

  安装12米双挑灯8套2×

400W高压钠灯、32套400+250W高压钠灯;

12米单挑灯8套400W高压钠灯,7米双挑灯18套、2×

150W高压钠灯,7米单挑灯10套、150W高压钠灯;

隧道灯8套、250W高压钠灯。

  机场路中间段(旺庄路~新梅路)

  安装11米单挑灯(桥上)198套、400W高压钠灯,7米单挑灯(匝道)6套、250W高压钠灯,7米双挑灯(匝道)32套、2×

隧道灯215套、250W高压钠灯;

12米单挑灯12套、400W高压钠灯;

12米双挑灯54套、2×

7米单挑灯186套、150W高压钠灯,5米单挑灯132套、150W高压钠灯;

14米单侧照中杆灯5套、2×

400W高压钠灯,14米四侧照中杆灯2套、4×

250W高压钠灯。

  二、本工程遵循及参照的规范如下:

  1、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照明设计标准》(CJJ45-91)

  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城市道路照明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CJJ89-20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气照明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59-96)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69-92)

  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6、中华人民共和国城镇建设行业标准《高杆照明设施技术条件》(CJ/T3076-1998)

  7、《节约能源—城市绿色照明示范工程》评价指标

  三、灯杆布置及照度

  1、主桥采用双侧对称布灯方式:

  Eav=Φ×

η(K×

A)=48000×

0.42/(1.4×

13×

40)=27.4Lx

  11米单挑灯、功率400W高压钠灯,平均间距40米

  2、桥匝道采用单侧布灯方式(同时兼顾桥下辅道):

A)=28000×

40)=26Lx

  7米双挑灯、250W高压钠灯,平均间距40米

  3、高架桥桥梁吸顶安装隧道灯,双侧对称布置:

  250W隧道灯,两个桥墩中间布置,平均间距30米

  公式中:

Φ——光通量(Lm),250W高压钠灯Φ=28000Lm,400W高压钠灯Φ=48000Lm,150W高压钠灯Φ=16000Lm,100W高压钠灯Φ=9000Lm;

  N——光源数(只),N=1;

  η——灯具利用系数(取0.42);

  K——维护系数(野外K=1.4);

  A——照射面积(m2)

  水平照度均匀度一律为0.4以上。

  四、功率密度

  1、高架段

  LPD=P×

N/S=P×

N/(W×

L)=460×

2/(30×

40)=0.77W/㎡

  结论:

满足照明功率密度值小于1.05W/㎡,符合规范要求。

  2、地面道路段

L)=172.5×

1/(15×

20)=0.57W/㎡

满足照明功率密度值小于0.7W/㎡,符合规范要求。

P——每台灯具中的光源功率与镇流器功率之和

  N——双侧对称布置时N=2;

其他布置时,N=1

  W——单幅路,为整个路宽;

  双幅路,有中心分车带,且很宽,中央对称布灯,原则上分车带不照亮,则按照两条道路来处理;

  双幅路,中心分车带很窄,两侧布灯,分车带也照亮.则按照一条道路来处理;

  五、照明设施质量

  

(一)照明灯具

  采用高效节能长寿命的高压钠灯作为光源。

  灯体:

采用高压合金铸铝,表面经静电喷塑处理。

  反光器:

采用进口高纯铝板,表面经氧化处理后镀膜。

  透明罩:

采用进口高强度聚碳脂复合材料,或高强度钢化玻璃。

  灯具采用硅橡胶密封圈,防护等级不低于IP65。

  灯具为快开结构,坚固件防腐等级符合户外O类要求。

  灯具效率>

70%,配光曲线符合工程设计文件要求,眩光限制符合JT/T367—1997标准。

  灯具各电器的绝缘电阻应大于0.5MΩ。

(二)光源及配套电器

  光源采用原装进口品牌的高压钠灯,各类技术参数不得低于下列标准:

色温2100K,在额定电压和频率下,点燃100小时后(包括电路损失)光效不低于140Lm/W,光衰至73%时工作寿命为24000小时。

光源应在开启后5分钟内达到最大光通量的85%,当电压下降1%时,光通量减弱应小于3%。

  配套电器提供原装进口品牌的优质镇流器和启动器;

  配套提供优质补偿电容器,单灯经补偿后其功率因数≥0.85;

  (三)灯杆:

  灯杆采用材质其技术参数、性能指标不低于Q235—A;

  灯杆的全长直线误差不超过1‰;

  灯杆材质采用高强度钢板压制而成,焊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灯杆底座带有法兰盘,通过地销螺栓安装在基础上;

  灯杆及加工部件,钢件,经热镀锌处理后,表面聚酯粉体涂装采用热浸锌工艺进行防腐处理,锌层应均匀,表面色泽一致,厚度≥86μm,要求48h盐雾实验合格;

  灯杆需进行表面喷塑处理,处理后要求表面色泽一致,无脱落现象,表面喷塑保持期≥10年;

  灯杆底部设有活门,门内有可装配接线板的空间和横杠。

灯杆所有连接部件必须为不锈钢材料。

  有防止挑臂转动的措施。

  (四)灯杆基础

  1、本工程采用C20混凝土现浇基础,路灯基础浇铸前,地基要进行处理,使低级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

  2、在基坑边地面以下打1根40×

2600角钢作垂直接地体,将镀锌圆钢一端焊接在垂直接地体上,另一端引出地面并焊接一块开孔扁钢与基础地脚螺栓连接。

搭接焊长度为圆钢直径的6倍,焊接应牢固,焊接处涂防腐油。

  3、接地装置做好后,要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接地电阻要求小于4Ω,达不到要求时,则应补增接地装置长度。

  4、基础浇注混凝土时,地脚螺栓及电缆预埋管安装应牢固,位置要准确,螺栓安装垂直。

安装前应除去浮锈,并在螺栓部分涂上黄油包扎好,防止破坏丝扣。

  5、基础浇注法兰盘安装水平误差不大于1%。

  6、螺栓丝扣露出法兰盘以上的长度不得小于基础图标注的长度。

  7、电缆预埋管方向应对准电缆方向,施工时将两端管口堵好,防止异物掉入堵塞管道。

  8、中杆灯、低杆灯基础法兰与土路肩标高持平。

  9、灯杆设计风速以45米/秒为宜,地基承载力应不小于130Kpa。

如果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要求时,应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对地基进行处理。

  10、双挑灯基础横向布置在基础中心离机非分隔带靠非机动车一侧的侧石外边线500mm处,单挑灯基础横向布置在基础中心离人行道侧石外边线500mm米处,纵向根据给定桩号施工,施工过程中如遇障碍物影响,可适当考虑移动,但以移动位置与原定位置误差不超过平均间距2%为宜。

  (五)灯具、灯杆安装

  1、灯杆垂直度:

灯杆排列成一直线,偏差小于半个稍根;

灯柱垂直偏差小于半个稍径;

灯柱直线度小于3‰。

  2、灯臂正直:

灯臂安装和道路成90°

角,误差不大于8°

  3、灯具纵向中心线和灯臂中心线一致;

灯具横向中心线和地面平行。

  4、接线板电源进线方向满足上进下出(详见杆内安装接线图)。

螺丝、垫片要使用防锈、防腐蚀的不锈钢材料,带电头和灯柱金属外壳应有足够的安全距离。

  5、中杆灯上为投光灯供电而引出的护套线须加套管保护,引出长度不应小于300mm。

  (六)管道及电缆敷设

  1、照明线路采用地埋VV-5*25电力电缆供电线路,每回路按三相供电,A、B、C三相间隔接线,保持三相平衡。

  2、电缆保护管的选用:

在机非分隔绿化带内敷设的电缆穿VG80尼龙管保护,敷设深度≥700mm;

人行道内敷设的电缆穿VG80尼龙管保护,敷设深度≥500mm;

在中心绿化带内敷设VG50尼龙管,敷设深度≥700mm;

在过路及受压处穿G80钢管保护,敷设深度≥700mm。

  (七)安全保护

  本工程采用接地保护系统

  1、灯杆除采用2.5米的接地棒单独接地外,还须用五芯电力电缆中的黄绿线将所有路灯杆连接起来,形成接地网,要求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配电箱单独接地,要求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2、接地体顶端深度不宜小于600mm。

  3、垂直接地体的间距不宜小于其长度的2倍。

  4、接地体的装置的导体截面应符合热稳定和机械强度要求,当使用角钢时,厚度不得小于4mm。

  5、接地体的连接应采用焊接,焊接应牢固并应进行防腐处理,接至电气设备上的接地线应采用镀锌螺栓连接。

  6、接地的焊接应采用搭接焊。

  2、照明设计理念、方法等的创新点:

  依据规划和“绿色照明”要求精心组织设计:

考虑到机场路所处的位置是市区二环线和无锡东西、南北干线的重要交通节点,结合周边环境,主要以功能型照明为主,不用非截光型灯具,少用泛光照明,注意溢光控制,重视照明质量。

在绿色照明标准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考虑到路面亮度水平与灯具配光种类、路面材料、表面磨损的关系,合理调整照度标准。

结合灯具特点,灵活调整光学系统,有效提高光的亮度,控制光的角度。

按照CIE标准,本工程路灯仰角设为5°

,而非目前常用的15°

,设置合理间距,在不提高单位功率的前提下,保证照度均匀度,控制眩光,节省投入。

  本工程邀请业内专家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进行审查,指导完善设计,重点突出绿色照明理念、突出环境结合,进行了设计优化细化,通过在设计源头的管理与协调,最终保障了工程质量,有效控制了工程投资、标准和规模。

  3、照明设计中节能措施:

  首先采用节能型光源及高效灯具,每个灯具进行无功补偿,减小线路损耗,灯具内安装功率转换器,400W转换250W、250W转换150W。

设计中注意结合周边环境、道路情况,采用合理的布灯方案,以最小的能耗满足照明设计标准。

  其次,合理进行配电系统设计,箱式变压器供电,使送电半径更大、传输电压稳定,减少电压偏移。

三相平衡分配,减低线路损耗。

配电箱设节能控制器,平均节电20%以上。

智能监控与全市公共照明监控中心联通,能分级分时统一监控。

采用光控与时控相结合的方式,设自动手控、遥控2种功能。

可遥讯、遥测;

备报警、可查询、支持投影系统。

创新运用智能光感探测器,通过传感器检测人流车辆活动情况,反馈至接收装置,再减少照度或关灯,合理节能。

  4、设计中使用了哪些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

  在照明设备选材上,充分运用防护等级高、节能高效的进口灯具器材,选用最适合的配光产品,使发光效率、显色性、寿命均符合绿色照明的要求。

选用的飞利浦高效节能灯具,反光率达95%,远超过国内领先产品12个百分点。

采用行业领先的SLE光学系统,在保证照明效果的前提下,将后抛光降至2%以下。

密闭防水防尘等级高达IP66,有溢光控制功能。

  在供配电设施上,工程使用了原国家三委二部推广的目前世界上最节能的非晶合金变压器,空载损耗较普通变压器下降80%。

  在控制设计上,采用了箱式变压器供电,使送电半径更大、传输电压稳定,减少电压偏移。

  通过在设计源头的管理与协调,贯彻了绿色理念,最终保障了工程质量,有效控制了工程投资、标准和规模。

  5、照明设计中使用了那些环保安全措施:

  在环保措施方面:

具体设计过程中,更多考虑了功率密度等“绿色照明”指标,选用高效灯具,合理布灯,从而有效控制了能耗。

  在安全措施方面:

  首先,长距离低压供电线路采用DZ系列空气短路器对配电线路网络的长距离电缆进行短路保护。

  其次,本工程采用接地保护系统,灯杆除采用2.5米的接地棒单独接地外,还须用五芯电力电缆中的黄绿线将所有路灯杆连接起来,形成接地网,要求接地电阻小于4欧姆。

道路照明的评价指标

2008-1-2620:

04作者:

admin来源:

查看:

312次

在对驾驶员的视觉作业特点及所需的视觉信息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根据人类视感官系统的原理以及在实验室和现场对驾驶员在各种照明条件下的功能所进行的研究结果,并结合实践经验,导出了道路照明的质量评价指标,即道路照明应满足的技术指标。

一、道路照明的质量评价指标

(一)路面平均亮度(L。

在道路照明中,驾驶员观察路面障碍物的背景主要是驾驶员前方的路面。

因此,障碍物本身的表面和路面之间至少要有一定的、最低限度的亮度差(对比)才能察觉到障碍物。

所需的对比值取决于视角及观察者视场中的亮度分布,后者决定观察者眼睛的适应条件。

视角越大(当观察者至障碍物的距离不变时,障碍物越大),路面亮度越高没眼睛的对比灵敏度越高,觉察障碍物的机会也就越大。

因此,提高路面平均亮度(或照度)值将有利于提高驾驶员觉察(障碍物)的可靠性。

平均亮度水平也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视觉舒适程度。

平均亮度越高(但需保持在产生眩光的亮度水平以下),驾驶员就越舒适。

(二)路面亮度均匀度

路面亮度均匀度包括亮度总均匀度和亮度纵向均匀度。

1、总均匀度(U0)

道路照明设施,即使能为路面提供良好的平均亮度,但也可能在路面上某些区域产生很低的亮度,因而在这些区域里对比值低、阈值对比高。

同时,视场中大的亮度差,也会导致眼睛的对比灵敏度下降和引起所谓瞬时适应问题,以致不易觉察出在这些较暗区域里的障碍物。

因此,为了使路面上各个区域里的各点都有足够觉察率,就需用确定路面上最小亮度和平均亮度之间的允许差值。

从而导出了影响觉察可靠性的第二个评价指标——亮度总均匀度,它定义为路面上最小亮度和平均亮度之比,即(80页有一公式)

式中Lmin——路面上最小亮度。

2、纵向均匀度(UL)

当驾驶员在路面上行驶时,在其前方路面上反复相继出现在亮暗区对驾驶员的干扰(即所谓“斑纹”效应)很大。

因此,为了减弱这种干扰,就必须限制沿车道中心线上最亮区和最暗区的亮度差。

从而导出了影响驾驶员视觉舒适感的第二个评价指标——亮度纵向均匀度。

它定义为通过观察者位置平行于路轴的直线一即车道中心线上)最小亮度和最大亮度的比值,即(80页有一公式)

式中L′min——车道中心线上的最小亮度:

L′max——车道中心线上的最大亮度。

(三)眩光限制

在道路照明中,眩光限制也是一项重要的评价指标。

眩光可分成2类:

①称为失能眩光。

它损害视看物体的能力,直接影响到驾驶员觉察物体的可靠性。

②称为不舒适眩光,通常引起不舒适感觉和疲劳,直接影响到驾驶员的舒适程度。

由于这2类眩光之间的功能关系尚不清楚,因此需分别予以考虑。

1、失能眩光(生理眩光)

从可见度损失的角度,用失能眩光来评价道路照明设施。

眩光导致觉察(即知觉)能力的损失,是由于光在眼睛里发生散射而造成的,见图4-1。

没有眩光时,直接视场里景物的清晰图象聚焦在眼睛的视网膜上,引起的视感觉与景物的亮度成正比,来自位于直接视场内或靠近直接视场的眩光源的光线在眼睛里不聚焦,而是部分地发生散射。

在视网膜方向上的散射会起到光幕作用叠加在清晰的图象上。

这层幕可以看作有一等效亮度,其与视网膜方向散射程度成正比。

为了确定总的视感,必须把这种亮度加在景物所产生的亮度上,即视感的总强度取决于2个分量之和:

景物亮度和等效光幕亮度。

何拉德(Holladay,1972)等人发现等效光幕亮度取决于眩光源在眼睛上产生的照度(Evyv)以及观察方向和从眩光源来的光线入射方向之间的角度(θ)。

对道路照明中通常出现的亮度范围以及在1.5~6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