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商业银行风险的指标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386046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试论商业银行风险的指标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试论商业银行风险的指标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试论商业银行风险的指标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试论商业银行风险的指标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试论商业银行风险的指标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

《试论商业银行风险的指标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试论商业银行风险的指标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试论商业银行风险的指标分析Word文档格式.doc

根据国际贯例和我国的实际情况,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了对商业银行资金使用实行比例管理的制度,并提出了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比例管理监控指标。

 

一、资本风险指标分析

评价资本风险的主要指标是资本充足率。

一般来讲,只要一家商业银行总的现金流人超过其现金流出,他就具备了清偿能力。

由于商业银行的债务利息支付是强制性的.而资本是能够通过推迟支付股票红利而减少强制性的现金流出,因此,商业银行资本构成了其它各种风险的最终防线。

一家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越高.其能够承受违约资产的能力就越大,其资本风险也就越小。

但从盈利方面看,则资本充足率并非越高越好,因为较低的资本充足率,它意味着商业银行开展资产业务所需资本的支持数量相对较少。

资本成本也会相应降低。

因此.商业银行会有以较少的资本开展经营的动机,资本风险也由此会增加。

  依据人民银行的规定,我国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包括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两大类。

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资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以及未分配利润;

附属资本包括贷款呆账准备、坏账准备、投资风险准备以及五年期以上的长期债券。

扣减项主要包括在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资本中的投资、工商企业的参股投资,以及呆账损失尚未冲销部分等。

表内、表外风险加权资产的计算比较复杂。

根据商业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项目的风险程度大小划分为六级权数,即。

%、10010. 

50,70%和100 

o按照风险权数计算出的资产即为加权风险资产二表外资产项目是指不反映在资产负债表上,但又有可能随时转化为表内项目的资产。

信用转换系数是衡量表外资产转换为表内资产风险程度的指标;

依照中国目前的规定信用转换系数分成四级。

即0%, 

20%、50 

%、100 

%。

将表外资产项目的本金数额乘以信用转换系数,得出的数额根据表内同等性质的项目进行加权,从而获得相应的风险权重资产数额。

资本充足率是衡量银行以自有资本抵御经营风险能力的关键性指标,也是央行实施金融监管的焦点所在。

为控制风险。

世界各国金融监管当局对商业银行的最低资本充足率都做了规定。

《巴塞尔协议》中规定,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至少应为8 

0。

中国商业银行法规定了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得低于8%。

二、信贷风险指标分析

(一)货款质量指标分析。

基于商业银行的主要经营业务是信贷业务,其信贷资产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最大。

其贷款质量的高低、又不仅在微观上会涉及其自身的安危.而且在宏观上对国家的金融体系甚至会对国民经济的正常运行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商业银行最基本的风险管理就是对其贷款质量的管理。

贷款质量指标也是中央银行考核商业银行资产质量的监控指标,其具体指标有如下三个:

逾期贷款、呆滞贷款、呆账贷款同属于不良贷款。

为控制信贷风险,中国人民银行规定不良贷款合计比例不得超过巧%。

其中,逾期贷款比不得超过$ 

呆滞贷款比不得超过5%、呆账贷款比不得超过2 

0k。

不良贷款比例越低,说明商业银行的贷款质量越高1其控制信贷风险的水平程度也高。

同时,它也可以说明该银行经营资产的能力与管理水平较高。

在运用以上指标进行实际分析时,应注意分析不良贷款产生的原因,以对商业银行本身进行正确客观的评价,因为产生不良贷款的因索既有内部因素也有外部因素。

外部因素是外部力量决定、银行自身无法控制的因素,如社会政治、国家经济形势等的变化,自然灾害、战争的发生等。

这些因素常常会对借款人违约甚至破产的可能性产生很大影响。

导致银行无法按期收回贷款本息而产生不良贷款。

内部因素是由银行的信贷资产管理水平、管理政策、对待风险的态度等决定的因素。

它们直接影响着银行的贷款质量、贷款风险,体现在银行的贷款政策、信用分析和贷款监管,以及银行信贷管理人员的工作实践中。

(二)单个资款比例指标分析。

对于商业银行开展信贷业务而言,“别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是一个必须信奉的原则。

依据这一原则世界各国都对商业银行的贷款集中性问题予以监管,其主要目的就是限制商业银行对个别借款人的贷款数量和比例,以防止贷款投放过度集中于某些企业或行业,从而增加了贷款的风险。

衡量贷款集中程度的主要指标就是单个贷款比例指标。

它又包括:

为了控制贷款集中过度风险,商业银行法规定。

单一贷款比不得超过10%最大10家贷款比不得超过SO% 

o此夕卜计算上述指标时应以本外币合并数计算。

三、流动性风险指标分析

流动性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最重要的、也是必不可少的日常管理工作,因为实践经验证明缺乏流动性常常是商业银行陷人财务困境的早期信号之一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就是:

在收益水平一定的条件下,确保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结钩的匹配,最终减少流动性的风险。

商业银行管理流动性风险的主要方法与措施有三种:

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战略、负债的流动性管理战略以及资产负债的流动性管理战略。

一般来讲,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战略由于储备了流动性因此具有较高的成本,负债的流动性管理由于依赖借人资金的流动性因此具有较大的风险,而资产负债的流动性管理则采取了总量平衡、结构均衡的管理方式。

根据以上管理流动性风险的方法,也就产生了以下监管指标:

一资产流动性指标流动比例,流动性资产期末余额

该指标是以人民币、本外币合并计算的。

其中.流动资产包括:

库存现金、在人民银行存款、存放同业款、国库券、1个月内到期的同业净拆出款. 

1个月内到期的贷款、1个月内到期的银行承兑汇票、其它经人民银行核准的证券。

流动负债包一个月内刹存流动资产比例指同业;

侧重理方针下商业银行衡量流动性风险程度的重要指标之一。

该指标数值越高,即流动性资产余额越高于流动负债余额,则说明商业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越小。

但是,该指标太高,又可能意味着银行的资产利用程度、效率不高,其盈利能力也会不高。

为衡量与控制流动性风险,商业银行法规定:

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资产余额与流动性负债余额的比例不得低于25 

  2.存贷款比例指标存贷款比二

  各项贷款期末平均余额该指标是反映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的传统指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存款资产被贷款资金占用的程度。

存贷款比例越大,即贷款额占存款额的比例大.它表明银行占用在贷款上的资金越多,因此反映银行的风险程度就大。

通常,商业银行在发展的初级阶段该比例较低,随着银行规模的扩大.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该比例也会有所升高一此外,商业银行的经营方针、进取心、对市场的把握与对风险的态度等,也会影响该比例的大小.,例如,注重资产安全、经营稳健的银行,其存贷比会较低一些,而追求进取、重盈利的银行其存贷比就会比较高。

商业银行法规定:

商业银行贷款余额与存款余额的比例不得超过75。

对于实行增量考核的商业银行.计算该指标时则用平均增加额代替平均余额。

由于该指标仅仅是以期末余额数作为计算依据,并且该商业银行的存贷款期限、质量及收付方式等并没有反映出来.因此,在运用该指标对一个银行的流动性风险进行实际分析时,我们不仅要看该银行的存贷比是否符合银行法的规定,而且还应该进行深人、具体、细致地分析。

不仅看期末.还要分析平时。

同时,还应该考核其它流动性风险指标。

3中长期贷款比例指标

该指标是存贷款比例指标的分解和补充.它反映了商业银行的中长期资产负债结构的匹配程度。

中长期是以一年期以上(含一年期〕为限。

人民银行规定中长期存贷比不得超过1209。

在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管理中,结构管理要求商业银行应该恰当安排贷款资产的期限与种类,以保证及时支付各项存款。

合理搭配银行资产与负债的期限.以便提高银行的变现能力,减少支付准备,提高资产收益率。

4拆借资金比河指标

拆借资金比例也是衡量商业银行流动性风险及其程度的重要指标。

人民银行监管规定:

拆人资金比不得超过4 

%.拆出资金比不得超过8%。

拆借资金属于负债流动性管理战略中的一种。

它主要用于弥补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因某种突发因素或特殊因素所造成的临时流动性不足。

银行的拆借资金与各项存款的关系非常密切,因为无论是拆人资金还是拆出资金都要考虑银行资金的承受能力。

拆出资金需要考虑即期的资金能力.而拆人资金则要考虑预期是否有足够的资金来源。

同时由于货币市场利率的频繁波动,会增加影响商业银行收益与盈利目标的不稳定因素.所以必须对商业银行的资金拆借予以控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