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资料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8731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17.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复习资料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复习资料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复习资料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复习资料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复习资料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复习资料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复习资料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复习资料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复习资料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复习资料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复习资料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复习资料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docx

《复习资料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复习资料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复习资料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docx

复习资料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

复习资料小学语文句式转换归纳总结

  考点分析:

句式转换是小学阶段一个重要的考点,无论是阶段性考试还是升学考试都是必考内容,所以对小学阶段常见句式转换进行系统地讲解,使学生了解几种句子变幻的特点,并能熟练掌握句式转换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1、陈述句和反问句之间的转换。

  陈述句:

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

它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句式。

  例如: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肯定句)

  多学些知识不是坏事。

(否定句)

  反问句:

反问句是问句的一种,无疑而问,答案就在句子里面,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例如:

小姑娘纯洁的心灵,难道不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

  【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

  *陈述句变反问句要注意以下三点:

  1)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怎么••••••呢难道••••••吗

  2)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即原来肯定的变否定,原来否定的变肯定】

  3)变标点。

句号变问号。

  *反问句变陈述句过程与陈述句变反问句相反。

  例如:

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

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

不耕耘不会有收获,不学习不会有知识。

  【练习与训练】

  1)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

  2)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

  3)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么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2、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的转换。

  [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

  例如:

鲁迅在回信中说:

“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

  例如:

鲁迅在回信中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的方法】:

  1)改标点。

将句子中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

【冒号改逗去双引】

  2)改人称。

将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若句中有第二人称(你、你们)应该分辨你、你们在句中指什么人,而后用具体的人名来替换,若没有具体所指,则不变也可。

  【一改三,我改他;第二人称若出现,特殊情况巧转换】

  3)查。

检查句子的表述是否合理通顺。

  间接引语变直接引语的方法是一个相反的过程,也是注意三点。

  【练习与训练】

  1)巴金说: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2)乌龟对青蛙说:

“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3、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含有两个否定词)。

  肯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的方法】:

  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或者是加“不能不”“不得不”等,一定再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常见否定词归纳总结】:

  

  

  

  **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是去掉否定词,使句子变成肯定句。

  【练习与训练】

  1)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

(改为肯定句)

  2)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改为双重否定句)

  4、“被”字句和“把”字句之间的转换。

  “把”字句:

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例如:

黑暗把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吞没了。

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被“字句:

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例如: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被黑暗吞没了。

  【练习与训练】

  1)妈妈把我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改为“被”字句)

  2)小狗被我牵住了。

(改为“把”字句)

  3)一堆堆的垃圾被清洁工人清理掉了。

(改为“把”字句)

  5、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比喻:

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

  基本结构: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

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

  作用:

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例如:

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1)红红的柿子挂在枝头。

  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2)海浪激起了泡沫,美极了。

  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

  6、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拟人:

是把物当作人(动作、思想感情)来写——物的人格化。

拟人的特点是本体事物和人,二者完全融为一体,具有相融的关系,“人”并不出现,当然也不可能出现喻词“像、如”等,反过来说,凡有“人”出现,有比喻词出现,拟人句就成了比喻句。

  例如:

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练习与训练】

  1)小鸟在枝头叫。

  2)蝴蝶在天上飞。

  7、缩句。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枝叶既修饰限定成分,找出句子的主干。

(由长句变短句)

  例如:

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句子主干:

小姑娘捡起纸。

  【练习与训练】

  1)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2)满身是汗的渔夫吃力地拖着一张水淋淋的破鱼网。

  

  8、扩句。

  扩句,就是给句子加上修饰限定成分,使句子写得更具体。

(由短句变长句)

  例如:

雪花飘落下来。

(洁白晶莹的)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至少扩两处)

  【练习与训练】

  1)音乐吸引着观众。

  2)梧桐树下有蚂蚁。

  

  考点分析:

句式转换是小学阶段一个重要的考点,无论是阶段性考试还是升学考试都是必考内容,所以对小学阶段常见句式转换进行系统地讲解,使学生了解几种句子变幻的特点,并能熟练掌握句式转换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1、陈述句和反问句之间的转换。

  陈述句:

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

它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句式。

  例如: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肯定句)

  多学些知识不是坏事。

(否定句)

  反问句:

反问句是问句的一种,无疑而问,答案就在句子里面,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例如:

小姑娘纯洁的心灵,难道不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

  【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

  *陈述句变反问句要注意以下三点:

  1)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怎么••••••呢难道••••••吗

  2)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即原来肯定的变否定,原来否定的变肯定】

  3)变标点。

句号变问号。

  *反问句变陈述句过程与陈述句变反问句相反。

  例如:

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

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

不耕耘不会有收获,不学习不会有知识。

  【练习与训练】

  1)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

  2)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

  3)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么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2、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的转换。

  [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

  例如:

鲁迅在回信中说:

“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

  例如:

鲁迅在回信中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的方法】:

  1)改标点。

将句子中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

【冒号改逗去双引】

  2)改人称。

将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若句中有第二人称(你、你们)应该分辨你、你们在句中指什么人,而后用具体的人名来替换,若没有具体所指,则不变也可。

  【一改三,我改他;第二人称若出现,特殊情况巧转换】

  3)查。

检查句子的表述是否合理通顺。

  间接引语变直接引语的方法是一个相反的过程,也是注意三点。

  【练习与训练】

  1)巴金说: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2)乌龟对青蛙说:

“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3、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含有两个否定词)。

  肯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的方法】:

  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或者是加“不能不”“不得不”等,一定再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常见否定词归纳总结】:

  

  

  

  **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是去掉否定词,使句子变成肯定句。

  【练习与训练】

  1)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

(改为肯定句)

  2)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改为双重否定句)

  4、“被”字句和“把”字句之间的转换。

  “把”字句:

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例如:

黑暗把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吞没了。

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被“字句:

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例如: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被黑暗吞没了。

  【练习与训练】

  1)妈妈把我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改为“被”字句)

  2)小狗被我牵住了。

(改为“把”字句)

  3)一堆堆的垃圾被清洁工人清理掉了。

(改为“把”字句)

  5、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比喻:

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

  基本结构: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

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

  作用:

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例如:

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1)红红的柿子挂在枝头。

  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2)海浪激起了泡沫,美极了。

  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

  6、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拟人:

是把物当作人(动作、思想感情)来写——物的人格化。

拟人的特点是本体事物和人,二者完全融为一体,具有相融的关系,“人”并不出现,当然也不可能出现喻词“像、如”等,反过来说,凡有“人”出现,有比喻词出现,拟人句就成了比喻句。

  例如:

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练习与训练】

  1)小鸟在枝头叫。

  2)蝴蝶在天上飞。

  7、缩句。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枝叶既修饰限定成分,找出句子的主干。

(由长句变短句)

  例如:

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句子主干:

小姑娘捡起纸。

  【练习与训练】

  1)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2)满身是汗的渔夫吃力地拖着一张水淋淋的破鱼网。

  

  8、扩句。

  扩句,就是给句子加上修饰限定成分,使句子写得更具体。

(由短句变长句)

  例如:

雪花飘落下来。

(洁白晶莹的)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至少扩两处)

  【练习与训练】

  1)音乐吸引着观众。

  2)梧桐树下有蚂蚁。

  

  考点分析:

句式转换是小学阶段一个重要的考点,无论是阶段性考试还是升学考试都是必考内容,所以对小学阶段常见句式转换进行系统地讲解,使学生了解几种句子变幻的特点,并能熟练掌握句式转换的方法是十分必要的。

  1、陈述句和反问句之间的转换。

  陈述句:

是陈述一个事实或者说话人的看法。

它包括肯定句和否定句两种句式。

  例如: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

(肯定句)

  多学些知识不是坏事。

(否定句)

  反问句:

反问句是问句的一种,无疑而问,答案就在句子里面,起到加强语气的作用。

  例如:

小姑娘纯洁的心灵,难道不像一个含苞欲放的花蕾吗?

  【】

  【陈述句变反问句的方法】:

  *陈述句变反问句要注意以下三点:

  1)加上疑问词(怎么、难道)和语气词(呢吗)怎么••••••呢难道••••••吗

  2)有不(否定词)去不,无不加不(否定词)。

【即原来肯定的变否定,原来否定的变肯定】

  3)变标点。

句号变问号。

  *反问句变陈述句过程与陈述句变反问句相反。

  例如:

不耕耘怎么会有收获?

不学习怎么会有知识?

不耕耘不会有收获,不学习不会有知识。

  【练习与训练】

  1)巍巍高山是英雄坚强不屈的精神的象征。

  2)如果下面没有泉水,这么旱的天气,泥土不会这样湿。

  3)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难道我们不应该努力学习吗?

  4)人与山的关系日益密切,怎么能不使我们感到亲切、舒服呢?

  2、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之间的转换。

  [直接引语](人物直接说的话,提示语后有冒号、引号)

  例如:

鲁迅在回信中说:

“我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我可以同意。

  [间接引语](转述别人的话,提示语后加逗号,去掉引号)

  例如:

鲁迅在回信中说,他的信如果要发表,且有发表的地方,他可以同意。

  【直接引语改间接引语的方法】:

  1)改标点。

将句子中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

【冒号改逗去双引】

  2)改人称。

将句子中的第一人称(我、我们)改为第三人称(他、他们)若句中有第二人称(你、你们)应该分辨你、你们在句中指什么人,而后用具体的人名来替换,若没有具体所指,则不变也可。

  【一改三,我改他;第二人称若出现,特殊情况巧转换】

  3)查。

检查句子的表述是否合理通顺。

  间接引语变直接引语的方法是一个相反的过程,也是注意三点。

  【练习与训练】

  1)巴金说:

“我爱月夜,但我也爱星天。

  2)乌龟对青蛙说:

“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

  3、肯定句改为双重否定句(含有两个否定词)。

  肯定句:

这些作业我一定要完成。

  双重否定句:

这些作业我不能不完成。

  【肯定句改双重否定句的方法】:

  一般改在后半句,找能构成否定词的字(有、能、是、可能……),如果没有可以再加否定词,最后看句子是否通顺,可进行适当的增减。

用“非……不可”的句式改双重否定句。

或者是加“不能不”“不得不”等,一定再读一读,看看句子是否通顺。

  【常见否定词归纳总结】:

  

  

  

  **双重否定句变肯定句的方法是去掉否定词,使句子变成肯定句。

  【练习与训练】

  1)你不是不知道这件事有多重要。

(改为肯定句)

  2)他这样做虽然过分了点,但还是有道理的。

(改为双重否定句)

  4、“被”字句和“把”字句之间的转换。

  “把”字句:

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把+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

  例如:

黑暗把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吞没了。

我们把敌人打败了。

  “被“字句:

被动者(动作行为的承受者)+被+主动者(动作行为的发出者)

  例如:

天边的最后一丝光亮被黑暗吞没了。

  【练习与训练】

  1)妈妈把我的衣服洗得干干净净。

(改为“被”字句)

  2)小狗被我牵住了。

(改为“把”字句)

  3)一堆堆的垃圾被清洁工人清理掉了。

(改为“把”字句)

  5、把句子改为比喻句。

  比喻:

就是打比方,是利用根本不同的两种事物之间的相似点作比的修辞手法。

  基本结构:

一样事物(本体)+比喻词(好像、仿佛、是、宛如、似乎)+另一样事物(喻体,和原事物有相似之处:

性质、形状、颜色、特点等)

  作用:

将表达的内容说得生动具体形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根据事物的相似点,用具体、浅显、常见的事物对深奥生疏的事物解说,即打比方,帮助人深入理解。

  例如:

这只猴子像一个小男孩那样顽皮。

  本体(猴子)、喻词(像)和喻体(小男孩)。

  1)红红的柿子挂在枝头。

  红红的柿子像灯笼似的挂在枝头。

  2)海浪激起了泡沫,美极了。

  海浪激起的泡沫像一堆堆白雪,美极了。

  6、把句子改为拟人句。

  拟人:

是把物当作人(动作、思想感情)来写——物的人格化。

拟人的特点是本体事物和人,二者完全融为一体,具有相融的关系,“人”并不出现,当然也不可能出现喻词“像、如”等,反过来说,凡有“人”出现,有比喻词出现,拟人句就成了比喻句。

  例如:

风儿清唱著歌,唤醒了沉睡中的大地。

  【练习与训练】

  1)小鸟在枝头叫。

  2)蝴蝶在天上飞。

  7、缩句。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的枝叶既修饰限定成分,找出句子的主干。

(由长句变短句)

  例如:

戴红领巾的小姑娘一片一片地捡起地上的碎纸。

句子主干:

小姑娘捡起纸。

  【练习与训练】

  1)海边的沙地上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瓜。

  

  2)满身是汗的渔夫吃力地拖着一张水淋淋的破鱼网。

  

  8、扩句。

  扩句,就是给句子加上修饰限定成分,使句子写得更具体。

(由短句变长句)

  例如:

雪花飘落下来。

(洁白晶莹的)雪花(从天空中)飘落下来。

(至少扩两处)

  【练习与训练】

  1)音乐吸引着观众。

  2)梧桐树下有蚂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