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8814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02.2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docx

《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docx

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

 

第四届中国湖南金旋律音乐节“蓝光杯”

音乐教育论文评选参赛论文

 

 

论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演唱处理

谢巧燕湘南学院音乐学一班指导老师:

王淑媛

 

 

摘要……………………………………………………………………ⅠAbstract……………………………………………………………………Ⅱ

导论……………………………………………………………………1

1歌剧《伤逝》的慨述…………………………………………………………1

2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曲式分析…………………………………2

3歌曲《风萧瑟》的演唱处理…………………………………………………3

3.1音色与音量的变化…………………………………………………………3

3.2节奏与力度的变化…………………………………………………………5

3.3语气与情感的变化…………………………………………………………5

结论………………………………………………………………………7

参考文献………………………………………………………………………8

致谢…………………………………………………………………………9

 

摘要

《风萧瑟》这首声乐作品是中国高等声乐教材中相对而言比较难的一首乐曲,同时也是作为教师对学生歌唱感情培养的一块试金石。

它的难不是体现在歌曲中高音有多么的辉煌或是低音有多么的浑厚。

而是要求歌唱者有非常娴熟的演唱技巧,对气息掌控的收放自如,并且能够准确感受到各乐句之间力度的强弱,速度的快慢,节奏的轻重舒缓,更重要的是演唱者对歌曲情感的表达。

本论文通过对音色、音量、节奏、力度、语气、情感等方面进行论述,让声乐学习者和声乐爱好者更好的演唱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

关键词:

风萧瑟;音色;音量;语气;演唱处理;

 

ABSTRACT

“Thewindbleak”thisvocalworksisChinesehighervocalmusicteachingmaterialisrelativelydifficultpieceofmusic,butalsoasatouchstoneforofstudentssingingenmotionalcultivation.It’shardnotreflectedinthesonginthetrebleorbasshowbrilliantishowvigorous.Itrequiresisthesingershouldbeveryskilledinthesingingkills,controlofbreathfreely,intensitycontrastcanaccuratelygrasptheintensityofeachcontrastcanaccuratelygrasptheintensityofeachphrasecomparativespeed,rapidcontrastsoothingrhythm,themoreimportantpoint,isthesingerofthesongenmotionprocessing.Thepaperdiscussesonthetimbre,volume,tone,rhythm,dynamics,emotionandsoon,sothatthevocalmusiclearnersandloversbettersingoperaregretforthepastfromthebleakwind.

Keywords:

thewindbleak;timbre;volume;tone;singingtreatment

 

t

 

导论

《风萧瑟》是歌剧《伤逝》中女主人公子君一首非常著名的咏叹调唱段,这首咏叹调旋律动人,唱词与男女主人公的心理描写紧密结合,具有丰富的戏剧性和抒情性。

因此,目前有不少关于研究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文章出现,如苏玲霞在期刊《大舞台》2009年第6期发表的文章《浅谈声乐作品<风萧瑟>》当中提到如何去表达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就需要歌唱演员静下心来仔细地去琢磨;于宪淼在《黄河之声》2010年第9期发表的文章《咏叹调<风萧瑟>的音乐分析与演唱处理》站在演唱者的角度上,从分析剧情入手,理解人物角色,分析音乐形象,准确塑造人物的歌剧形象;陶小卫在2013年第22期《黄河之声》中发表了《浅析歌曲<风萧瑟>演唱的情感处理》中提到从声乐作品的体会认识和理解出发,以该作品的创作背景、演唱情感的处理为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

董颖慧在2014年第八期的《音乐大观》中发表的《歌剧<伤逝>中咏叹调<风萧瑟>演唱分析与处理》中提到应结合自身专业学习和演唱实践获得的体会对其进行理解与演唱分析。

《风萧瑟》是对“秋”意境的描写,表现了女主人公子君对生活的迷茫以及内心深处的呐喊之情。

引子部分预示了全曲的基本情绪、音调、速度,表现了人物内心激烈的矛盾冲突,三连音也成为贯穿全曲的的特性音型。

作曲家施光南将子君的声音形象定型为抒情女高音,音色要求用柔美、圆润,富于流畅性和歌唱性的声音来抒发,同时又要求在戏剧的高潮部分,运用激情的嗓音来表达子君的内心世界。

子君的音乐形象虽以抒情为主,但由于角色内心矛盾冲突较大,该咏叹调又有很强的戏剧性,这就需要演唱者把握好抒情性与戏剧性的结合以及各段之间戏剧性的处理。

作为一名声乐学习的学生,研究这一论文对自己声乐学习有很大的提高和帮助。

通过自身对子君唱段《风萧瑟》的歌剧内容、音乐结构、人物特点、歌唱语言和演唱处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来帮助声乐学习者和声乐爱好者声情并茂地诠释好这首艺术歌曲,成功塑造人物性格。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于在让声乐学习者和声乐爱好者更好地演唱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

1歌剧《伤逝》的概述

歌剧《伤逝》是施光南为纪念鲁迅先生诞生100周年而作。

剧本由王泉、韩伟根据鲁迅同名小说改编。

歌剧中的旋律是由人民音乐家施光南创作,该剧为他在以后的歌剧创作中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伤逝》是鲁迅小说中独具一格的作品,像一首抒情的诗歌,热情的歌颂了20年代的两位青年——子君和涓生为争取恋爱、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大无畏精神。

但是,由于两位青年自身的软弱,使子君和涓生无法摆脱旧势力的重压和生活的困境,最终以生离死别的悲剧而告终。

鲁迅写的小说《伤逝》虽然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但全篇充满着深厚的情感,这也正是曲作家施光南选取这一题材创作歌剧的最真实的原因。

正如施光南在谈到创作歌剧《伤逝》时说:

“《伤逝》的情节简单这一点,用辩证的眼光来看,正可以舍弃一般戏剧中许多交待情节的笔墨,为集中精力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提供了机会。

”基于此,歌剧《伤逝》将剧情和人物做到了最大的精简化,只写涓生、子君两个人物,涓生为男高音,子君为女高音,再用两个歌者(一个男中音、一个女中音)作为旁唱,从报幕人的角度将故事呈现出了与原著简洁、凝炼相符的创作手法。

歌剧《伤逝》创新性的运用“春”、“夏”、“秋”、“冬”四季的变更来替代普通歌剧的场次更换,同时也预示着男主人公悲喜交加的爱情历程。

全剧先是用引子和“春”部分的伤感忧郁点出整个故事悲凉的气氛;而后就是在欢快热烈的旋律中进入子君和涓生的热恋并勇敢同居的“夏”的剧情;然后就便是新生活不久面临压力的涓生与子君日渐爆发出矛盾以及两人开始决裂的“秋”的篇章;之后就是子君和涓生的幸福生活逐渐走向失意、绝望,最终走向灭亡结局的“冬”的部分;最后又结束在“春”的篇章上,形成首尾呼应的艺术效果,给人以美的享受。

歌剧中的抒情唱段和具有诗意的戏剧结构成为整部歌剧的一大特色,作曲家充分运用抒情的音乐,来表达剧中的矛盾冲突以及男、女主人公内心丰富的情感世界。

作曲家在白话式对白的基础上,大胆的借鉴了西洋歌剧的创作手法,运用了大量的咏叹调来塑造人物性格、推动剧情的发展以及抒发悲凉的情感。

如“夏”场中子君的浪漫曲《一抹夕阳》、子君和涓生的二重唱《紫藤花》,“秋”场中子君的咏叹调《风萧瑟》,“冬”场中子君的咏叹调《不幸的人生》等,都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整部歌剧增添了丰富的色彩。

剧中旋律优美动听,不但深刻的揭示了人物内心世界,并且许多选段已被声乐教学以及各种音乐会上奉为经典。

其中《风萧瑟》是子君最具代表性的咏叹调作品之一,作者将其安排在剧情发展的关键时刻,充分发挥了作品抒情的特点,以优美、深沉的旋律打动观众,作曲家恰到好处的和声复调、配器等技术手法的应用,使子君那饱含悲剧色彩的人物形象活生生的展现在人们面前。

2歌剧《伤逝》选段《风萧瑟》的曲式分析

歌曲《风萧瑟》曲调起伏跌宕,具有强烈的戏剧性,给人一种被压迫、迷茫、苦痛、挣扎的情绪。

此乐曲是降G大调,3/4拍子,全曲速度为中速,其曲式结构是A+B+C+A’的复三部曲式(见下图)。

引子部分预示着全曲悲凉的基本情绪,开始部分右手的八度大跳配合左手的柱式和弦给人一种惶恐不安的情绪,一直持续到第五小节左手出现连绵不断的三连音分解和弦,瞬间就把女主人公子君内心的彷徨和不安表现出来。

A段旋律在中高音区进行,以模进的表现手法为主,旋律波动较小,节奏比较舒缓,有着强烈的叙说性。

第一段采用锯齿型的句型,用来表达女主人公子君内心的迷茫。

从14到到25小节,即“风萧瑟……人生是这样的令人迷惑”,此句用中低音区浑厚的声音来表达子君内心迷惑不解的思绪。

第一段和第二段是对比关系,表现女主人公内心的恐惧与悲痛,采用这种对比的创作手法更加突出地表现子君对人生感到迷茫的心情。

  B段旋律也是在中高音区进行。

第一部分模仿了A段中的第一段旋律,从40到63小节,即“秋风啊……尽是苦果”,在节奏上运用了连续大切分和前八分休止符,使旋律的律动性增强,给人一种强烈质问的感觉,为作品真正的高潮埋下了伏笔。

第二部分从64小节到78小节,即“啊,生活……罪过”。

这部分采用大切分、前八分休止符和前八后十六分音符节奏音型,使这里的节奏快慢有序,休止符给人一种思考对话的感觉,这个部分充满了强烈的戏剧性,表现出女主人公子君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爱情的绝望。

C段的旋律起伏较大,在低中高音区进行,音区跨度较大。

第一部分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从79小节到92小节,即“我想虔诚……过错”,采用了连续三连音的前八分休止符和大切分的节奏音型,速度由慢渐快再渐慢,为歌曲的高潮部分做铺垫。

这给人一种强烈的矛盾,表现了女主人公子君在面对现实生活时,极度痛苦迷茫,面临精神崩溃的心境。

第二部分承接了第一部分的情绪,采用了连续三连音的节奏音型,使音乐的情绪起伏跌宕。

从93小节到103小节,即“啊,生活……啊”最高音到了降A,连续三连音的节奏音型处时,音乐情绪达到全曲的高潮,女主人公子君的情绪也随之从心头的苦闷、疑惑、挣扎逐渐的到内心的平静,她极度想从中寻找出她心中的答案。

旋律的律动性再一次加强,给人一种不能呼吸的感觉。

A’段是A段曲式的不完全再现部分,与A段曲式的开头部分基本相同,但由于段落不同,所以演唱上与A段是有所区别的,它的速度要比A段稍慢些,情绪上也比A段低沉些,让听众从听觉中,感受到女主人公子君此时极端的无奈。

这段在演唱上需要演唱者注意对声音的力度的掌控,在情感表达上,应把女主人公子君那种迷茫,无奈的心情表现出来。

给人犹如暴风过后的平静,使整首歌曲前后呼应,风格统一。

3歌曲《风萧瑟》的演唱处理

声乐演唱需要演唱者对音乐作品进行准确的解释和体会,使演唱者自身能够通过其歌声,对音乐作品进行完美的展现。

歌曲的处理在演唱歌曲时是非常重要的,除了要深入了解作品外,还要尽力融入作品、展开想象、进入角色、把握好作品处理的度。

一首声乐作品的处理方式的好坏对于作品本身和演唱者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

但是,每一个演唱者都有自己处理作品的方式,好的处理方式能够使听众产生共鸣,让这首作品更加富有情绪,更加饱满,更加深入人心。

3.1音色与音量的变化

《风萧瑟》是一首抒情的女高音歌曲。

作曲家施光南在鲁迅先生原作品的基础上对人物的心理特点进行精心雕刻,使歌曲更富有活力。

音色与音量的表现是演唱者对表现歌曲的一个思考的重点,演唱时要对每个音、每个乐句及每个乐段进行丰富的艺术想像,设计好声音的状态,注重声音色彩的明暗和线条的粗细,体现主人公的性格、情绪以及复杂的心理活动。

在这首咏叹调中,子君已不再是年轻活泼的小姑娘,而是一个经历了现实生活重重磨难的妇女形象,借凄凉的景色来抒发自己的痛苦和迷茫。

演唱者在演唱这首作品时要抓住子君的年龄特点与情绪特征,把握作品成熟的音乐色彩和略带忧伤的情绪,既要用暗淡的音色来演唱又不能失去女性的柔美与圆润,使歌曲旋律富有歌唱性与流畅性。

作品《风萧瑟》采用通谱歌的形式,引子部分预示着全曲的基本情绪。

如歌曲的第一句“风萧瑟,叶飘落,人生是这样的令人迷惑”贯穿了全曲悲凉的情绪,此句由弱音开始,音域较高,但需要高音弱唱,对于大部分演唱者来说是较难控制的。

这种高音弱唱应该是建立在呼吸的控制的处理上,而不能只是为了单纯的追求弱的音色而丢掉了原本纯净的音色和正确的呼吸状态。

因此演唱这一乐句时应做到声音高位置集中,应保持连贯的音乐线条。

在有一定音量的基础上带入气息和情感的处理,就会有弱音的感觉,由此来表现出子君的痛苦、无助和哀伤。

除此之外,表达这种激动的情绪需要很有张力的戏剧性声音,音量由弱渐强,声音色彩也会随之明亮。

如在歌曲的第三部分中“啊生活啊生活,我为你苦苦的思索,啊”(见谱例1)要用饱满而有张力的声音来表现子君对命运的抗争。

这种音色与音量的变化,强弱对比的明显,增加了作品的紧张度,表现出作品刚中带柔的音色特征。

在第三部分中还出现了全曲中既是最高音又是最长音的“啊”字,此时子君的情绪将要达到不可控制的程度,演唱者要用最强的音量来表现出子君内心的极度愤怒与她悲凉的音乐形象。

谱例1:

3.2节奏与力度的变化

节奏是音乐作品的脉搏,音乐作品没有了节奏就失去了表达音乐思维的能力。

在音乐的表现中,力度的变化是不可缺少的。

音乐作品都常利用力度变化获得鲜明的强弱对比,来更好地塑造音乐形象。

在演歌曲唱时,要做到节奏准确而又稳定,但不要盲目机械的歌唱,既要做到旋律连贯又要展现出歌曲应有的感情色彩。

歌曲的节奏平稳,强弱的对比突出,旋律的线条舒展,在整部歌剧中具有重要的烘托作用,推动剧情的发展。

在这首作品中,三连音的节奏较多,使旋律富有律动性。

在演唱歌曲前不仅要熟悉乐谱,还要体会歌剧戏剧性的变化,传达出音乐节奏的内在韵律。

如歌词“我想虔诚的向你忏悔,却不清楚自己的过错”采用了三连音和切分音的结合(见谱例2),并不断地重复,起到了强调的作用。

而“却不清楚自己的过错”一句的旋律共重复三次,在演唱时随着这一节奏的层层递进,力度随之增强,一步步的体现出子君内心更深层次的悲痛,富有强烈的感染力。

在演唱这句中的三连音时,要具有稳定的节奏感,做到慢而不滞,表现出主人公子君面对坎坷的生活及封建伦理道德观念的残酷时敢于抗争的精神,从不同的音乐角度塑造子君的悲剧形象。

这种节奏与力度的变化,把音乐的情绪不断推向高潮,充分表现出子君与命运抗争却未能成功的绝望心情。

歌曲从“你突然袭来暴风雨”开始到“在你怒吼中剥落”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调性及节奏发生变化,这一句需要歌唱者用饱满的气息表现出mf、mp的力度的强弱对比,预示着子君将与残忍的封建思想做斗争。

第三部分持续了3个小节的三连音节奏,力度由强到弱,演唱时三连音控制要集中、旋律线条要连贯、音量逐渐减弱。

这种处理表现了子君对命运的不公和对今后生活的思索。

在演唱歌曲时要表现子君内心的彷徨、思索、怨恨、迷茫。

如歌词中“风萧瑟,叶飘落,人生是这样的令人迷茫”,正是子君借秋风落叶之景来抒发子君内心的矛盾以及对未来幸福生活的渴望。

谱例2:

3.3语气与情感的变化

在歌曲的演唱中,歌曲的情感处理是歌唱的生命和灵魂。

可以说歌曲的情感处理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艺术活动,演唱者通过歌曲所塑造的音乐形象、表达的音乐内涵,均是通过细腻的情感处理所表现出来的。

演唱者只有先深入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才能清楚地表达每一个乐句的情感,从而把握整首作品的情感特征。

在演唱中语气就是人们表达歌唱语言时的调子与气息,是情感表达的最佳方法,学生能容易通过语言中的气息用力的感受来控制自己演唱中的音量大小从而达到情感的协调统一。

歌唱的语言是需要夸张美化的,要进行严谨的处理使之达到生动。

即要有细腻流畅的行腔,抑扬顿挫的吐字和优美流畅的音乐线条。

随着语气抑扬顿挫的变化,歌曲的情绪也在不断的发展,比如演唱歌曲欢快、激烈部分的时候吐字要轻快、敏捷。

相反演唱委婉、抒情部分的时候吐字要柔和、连贯。

这首歌的歌词富有诗意,表达情感时要注意分寸,融入到歌曲的角色中并使自己感动,要把握情感的发展脉络,表现出情绪的起伏变化。

如歌词“你突然袭来,暴风雨,把那甜蜜的笑声淹没,那斑斓光彩的理想,在你怒吼中剥落”(见谱例3),这句歌词接近说话的语气,但情绪较激动,要求每个字头要有弹性,抓住歌词中的重点词、把握住每个音,字腹要保持到口腔后部、声音要保持统一、表现出痛苦悲愤的情感。

G.B兰皮尔蒂(1839-1910)曾说过歌唱的嗓音是从说话的嗓音发展出来的,讲话与歌唱在技巧上有一致的地方。

既要在所有歌唱中找到一点讲话的感觉,又要在所有的讲话中有一点歌唱。

但也不要误认为所有音域都要用讲话的嗓音来演唱,高音区的演唱需要借助气息,每一个字都应咬在气息的支点上,使声音保持圆润、优美的音色。

在演唱这首歌曲时避免用音色的对比来表达,而更多的是强调用感情带动声音,声情并茂的演绎好歌曲。

如有感情地换气,处理休止符和附点处要声断气不断,演唱时要出现感情的迸发,使歌曲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引起听众的心灵共鸣,使人难忘。

谱例3:

 

结论

施光南先生通过这首凄美又不乏戏剧张力的咏叹调声乐作品,将子君的悲剧人生完美的呈现出来,这种方式在中国声乐作品中是不多见的,对我国的歌剧创作具有开创性的意义。

我们只有深入了解该作品的音乐特色和演唱风格,掌握作品的演唱方式,才能将人物的心理波动和角色命运完美的展现在听众的面前。

然而音乐中的某些音乐要素对完美的演唱歌曲是非常重要的,但是还需要在歌曲的学习及实践中进行探讨、补充,才能真正的做到更完美的诠释作品。

 

参考文献

[1]徐小懿.声乐演唱与教学[M].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1994.

[2]田可文.中国音乐史与名作赏析[M].湖南: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3]朱蕾蕾.歌剧《伤逝》中子君咏叹调的赏析处理[J].齐鲁艺苑,2009,(06)

[4]孙晓春.子君咏叹调的音乐形象与艺术处理[J].黄钟-武汉音乐学报,2000,(z1).

[5]王泉,韩伟,施光南.风萧瑟[J].音乐世界,1997,(z1).

[6]于宪淼.歌剧片段《风萧瑟》的演唱风格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8,(25)

[7]何忠辉.施光南的歌曲创作[J].湘南学院学报,2004,(08).

[8]赵娜. 歌剧《伤逝》中子君唱段研究[D].南京:

南京艺术学院,2008.

 

 

致谢

本文是在王淑媛老师的精心指导下完成的。

她严肃的科学态度,严谨的治学精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感染和激励着我。

从论文的选题到资料的搜集直至最后论文的修改的整个过程中,花费了王老师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

在此向王老师表示衷心地感谢!

在此,我还要感谢在一起愉快的度过大学生活的每一个可爱的同学们和尊敬的老师们,正是由于你们的帮助和支持,我才能克服一个一个的困难和疑惑,直至本文额顺利完成。

在这里请接收我诚挚的谢意!

谢谢你们!

希望这四年的本科生涯是我人生的另一个起点,心系同学们的祝福,承载老师们的期望和嘱托,我将在人生路上继续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