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方程教案.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9002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78.2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1页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1页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1页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1页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1页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1页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1页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1页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1页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1页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1页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1页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1页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1页
简易方程教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1页
亲,该文档总共3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简易方程教案.docx

《简易方程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易方程教案.docx(3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简易方程教案.docx

简易方程教案

课题:

等式与方程(第一课时)

(总第1课时)

备课日期:

执教日期:

教学内容:

教材P1~P2例1、例2、练一练及P6练习一的第1~2题。

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方程的含义,知道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

2、培养学生概括、归纳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从具体的操作中抽象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意义;正确判别方程和等式。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认识天平

课件出示一架天平和一些砝码,简单介绍天平的相关知识。

天平左右盘分别让入50克和40克的砝码,提问:

天平会出现什么现象?

课件分别演示两种不同情况。

当左盘放40克、右盘放50克时,提问:

左盘中再放几克砝码,天平就会平衡?

课件出示:

再添10克砝码,40+10=50,左右重量相等,天平平衡。

二、认识等式

1、教学P1例1

出示例1图,提出要求:

你能看图写出一个等式吗?

板书:

50+50=100

含有等号的式子叫等式,它表示等号两边的结果是相等的。

你能举例说几个等式吗?

三、认识方程

2、教学P1例2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学生自学要求:

在书上独立填写,用式子表示天平两边的质量关系。

 

提问:

这些式子中哪些是等式?

2、把这些式子按照一定标准分成两类。

(1)按照等式和不是等式分成两类;

(2)按照含有未知数和不含未知数分成两类。

(3)找出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的“X+50=150、2X=200”。

 

介绍:

像X+50=150、2X=20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提问:

你觉得这句话里哪两个词比较重要?

那X+50>100、X+50<100为什么不是方程呢?

提问:

那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呢,在小组里交流。

方程一定是等式,但等式不一定是方程。

(用图形表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四、巩固练习

1、完成P2练一练第1题。

要求学生先在等式下面画线,再把方程圈出来。

集体交流:

哪些是等式,哪些是方程?

追问:

y-28=35、5y=40为什么也是方程?

(说明:

未知数可以用x表示,也可用y等其它字母表示。

8+x、x+4<14为什么不是方程?

2、完成P2练一练第2题。

(1)说明:

每个等式中的图形表示的是未知数,能改写成字母表示吗?

集体交流:

你写出怎样的方程?

还能用什么字母?

(2)让学生举一些方程的例子。

追问:

方程是怎样的式子?

说明:

方程是表示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相等关系的式子,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3、完成P6练习一第1题。

让学生看题,想想未知量和已知量之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

看线段图列出方程。

集体交流。

4、完成P6练习一第2题。

让学生看图,同桌互相说说数量关系,并集体交流。

引导:

会用方程表示图中的数量关系吗?

学生看图写方程。

集体交流,追问:

你觉得看图正确列方程的关键在哪里?

指出:

方程表示的是具体情境里的数量关系,所以关键是找准其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再依照数量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

五、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认识了哪些内容?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第一课时)

(总第2课时)

备课日期:

执教日期:

教学内容:

教材p2~P3例3、例4、P2试一试、P3练一练、P6练习一的第3~5题。

教学要求: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理解等式的性质。

2、使学生学会利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3、进一步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利用等式性质解方程的步骤;熟练掌握解方程的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已经认识了等式和方程。

回顾一下,什么是方程?

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关系?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有关等式和方程的知识。

二、探索新知

1、教学P2例3。

(1)出示天平,左右两边各放一个50克的砝码,师问:

天平的两边一样重吗?

天平会平衡吗?

生:

两边一样重,会平衡。

师问:

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一下天平平衡吗?

(学生写完后板书:

50=50)

(2)师操作:

只在天平的一边放上一个10克的砝码。

问:

天平还会平衡吗?

怎样才能恢复天平的平衡呢?

生:

不会平衡,在另一边也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

(3)师在天平的另一边加上一个10克的砝码,问:

现在天平会平衡吗?

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一下现在天平两边重量的关系吗?

(板书:

50+10=50+10)强调:

如果只在天平的一边加上砝码,天平就不会平衡。

也就是50+10不等于50。

(4)(初步归纳等式的性质)指着等式50=50和50+10=50+10问:

通过这两个等式,你发现了什么?

(学生答不出也不要紧)

(5)依次出示第二、三、四组天平图,师:

观察天平图,说一说天平两边物体的重量各是怎样变化的?

你能完成图上的填空吗?

师:

同桌讨论一下。

板书:

50=5050+10=50+10

x+a=50+a50+a-a=50+a-a

师指着板书问:

观察这组等式,你有什么发现?

小组内讨论一下。

2、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

(1)指导归纳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板书并让学生齐读。

(板书课题:

等式性质)

(2)问:

你觉得这个等式性质里哪些字词比较重要?

为什么?

(3)引导学生说出重要的词:

两边、同时、同一个数。

并强调这些词为什么重要。

(4)让学生模仿例题写两组等式。

完成后同桌互相检查。

(5)指导学生完成P3“试一试”。

3、教学P3例4。

(1)问:

你能知道图中的X克是多少克吗?

你是怎样想的?

(2)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

(3)引导根据等式的性质让学生学生说出:

把方程两边都拿掉10克。

然后问:

你能用一组等式来表示一下刚才的过程吗?

板书:

X+10=50

X+10-10=50-10

X=40

补上“解”后指出:

问:

为什么要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10?

为什么可以在等式两边同时减去10?

依据是什么?

指导学生看书上的P3例4,介绍检验。

(4)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5)完成P3~4练一练第1、2题。

第一题提醒学生检验,(强调书写格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P6练习一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反馈。

2、在○里填运算符号,在上填数。

(1)X-15=15

解:

X-15○=15○

X=

(2)X+25=70

解:

X+25○=70○

X=

3、在○里填上“>”、“<”或“=”。

(1)当X=18时,X-18○36

18+X○36

X-9○27

(2)当X=8时,48+X○58

X+8○16

X-18+10○0

4、完成p6练习一第5题。

让学生分别说一说图意,明确付出的x元减去116元,还剩下84元;x米加上3.5米等于6米。

学生列方程并解方程,指名板演。

集体交流。

四、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P4练习一第4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第二课时)

(总第3课时)

备课日期:

执教日期:

教学内容:

教材p4~P5例5、例6,P5试一试、练一练P6~P7练习一的第6~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

2、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并掌握等式的性质,即在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等于0的数,结果仍然是等式;使学生掌握利用相应的性质解一步计算的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等式的性质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等式的一个重要性质,哪位同学说说看?

2、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那同学们猜想一下,如果在一个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以一个数时0除外),所得结果还会是等式吗?

3、生自由猜想,指名说说自己的理由。

4、那么,下面我们就通过学习来验证一下我们的猜想。

二、教学例5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P4例5图,并看图填空。

2、集体核对

3、通过这些图和算式,你有什么发现?

X=202x=20×2

3x=60

3x÷3=60÷3

4、接下来,请大家在练习本上任意写一个等式。

请你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乘同一个数,计算并观察一下,还是等式吗?

再将这个等式两边同时除以同一个数,还是等式吗?

能同时除以0吗?

5、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又有什么发现?

6、引导学生初步总结等式的性质(关于乘除的)乘或除以0行吗?

7、等式性质二:

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不是0的数,所得结果仍然是等式。

8、完成P5试一试。

⑴指名读题

⑵你是根据什么来填写的?

三、教学例6

1、出示P5例6。

指名读题,同时要求学生仔细观察例6图

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

3、根据题意怎样列出方程?

你是怎么想的?

板书:

40X=960

4、在计算时,方程两边都要除以几?

为什么?

5、计算出X=24后,我们怎样才能确定这个数是否正确?

请大家口算检验一下。

最后将例6填写完整。

6、小结:

在刚才计算例6的过程中,我们将方程的两边都同时除以40,这是为什么?

为什么将等式两边都同时除以40,等式仍成立?

7、完成P5练一练。

解方程:

X÷0.2=0.8

师巡视并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练习后指名让学生说一说:

你是怎样解方程的?

为什么可以这样做?

四、巩固练习

1、要使下面每个方程的左边只剩下x,方程两边应同时乘或除以几?

0.6x=7.2方程两边应同时

x÷1.5=0.6方程两边应同时

2、化简下列各式

8X÷850+X-40

X÷9×9X-1.4+1

3、完成P6第7题。

让学生列方程解答,指名板演。

集体交流。

4、完成p7第8题。

(加★的要求检验)

X+0.7=14★0.9x=2.45x÷9=90

五、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P4练习一第6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

等式的性质和解方程练习课(第一课时)

(总第4课时)

备课日期:

执教日期:

教学内容:

教材p7练习一第8~13题。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方程的意义。

2、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能根据等式性质正确地解方程。

教学重点难点:

进一步理解等式性质;能根据等式性质正确地解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什么是方程?

2、让学生说一说等式的性质一和等式的性质二。

3、解方程。

带“★”写出检验过程。

76+X=91X-54=182.1X=0.84★

3、在○里填运算符号,在□里填数字。

(1)X-20=30

(2)5x=2.4

解:

X=30○□解:

x=2.4○□

X=□x=□

(3)3.6+X=5.7(4)4.8÷x=12

解:

X=5.7○□解:

x=4.8○□

X=□x=□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名回答,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小结:

通过把解方程的过程补充完整,启发学生简化解方程的书写,提高解方程的熟练程度。

二、综合练习

1、完成p7练习一第9题。

学生独立填写后集体交流:

每题结果你是怎样想的?

按x的值计算结果,这里哪几个是不等式,哪几个是等式?

追问:

如果要使这里x+14等于74,x÷5等于0.2,那x各要等于几呢?

你能解决吗?

学生解答,教师巡视。

交流:

你是怎样解决的?

2、完成p7练习一第10题。

让学生说说两幅图里各知道什么,x表示的是什么数量。

要求学生列方程解答后交流:

求长方形的长是根据什么列出方程的?

检查解方程的过程,确认结果。

继续交流:

求正方形边长的方程表示什么意思?

检查解方程的过程和结果。

追问:

解决像这两道题这样的问题,可以根据什么列方程?

3、完成p7练习一第11题。

让学生说说从表里知道了哪些条件,各求什么问题。

学生独立解答后集体交流。

4、完成p7练习一第13题。

让学生读题后说说从题里知道什么。

板书:

1本练习本的钱+3支铅笔的钱=8支铅笔的钱

提问:

你能知道1本练习本的钱等于多少支铅笔的钱吗?

怎样想的?

说明:

按等式的性质,把吴伟兵和张欣兰两人都去掉3支铅笔,剩下的1本练习本的钱就等于5支铅笔的钱。

三、课堂小结

作业布置:

P7练习一第12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

列方程解简单实际问题(第一课时)

(总第5课时)

备课日期:

执教日期:

教学内容:

教材P8例7、P9练一练,P11练习二第1~4题。

教学要求:

1、让学生初步经历列方程解决一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学习过程,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列方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初步感受方程思想,丰富解题策略,发展数学思考,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进一步感受数学在解决现实问题中的作用,体验用新的策略解决生活中数学问题的快乐,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方法和一般步骤;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列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出示P8例7情境图,依次出示信息:

(1)小红体重是36千克。

(2)我比去年增加了2.5千克。

(3)解决什么问题。

学生收集信息,交流信息。

2、自主探索

1、教学P8例7。

(1)根据题意找出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吗?

小组讨论互相说一说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2)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可能有两种情况。

A、去年的体重+2.5千克=今年的体重B、今年的体重-去年的体重=2.5千克

(3)列方程。

A、根据“去年的体重+2.5千克=今年的体重”列方程

a、去年的体重不知道怎么办?

b、解:

设小红去年的体重为x千克。

c、列方程:

X+2.5=36

d、解方程e、检验:

你打算怎样检验?

先检验方程列得是否正确,再检验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B、根据“今年的体重-去年的体重=2.5千克”可以怎样列方程?

又该怎样解?

a、去年的体重不知道怎么办?

b、解:

设小红去年的体重为x千克。

c、列方程:

36-x=2.5

d、解方程e、检验

(4)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要注意什么?

小结:

弄清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用字母表示未知数,依照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未知数后要注意检验结果是否正确。

三、拓展应用

1、完成P9练一练。

让学生读题后说说知道什么条件,求什么问题。

提问:

你能根据条件里非洲象和蓝鲸体重之间的关系,说说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吗?

引导:

先把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填写完整,再列方程解答。

交流:

这题的等量关系是怎样的,根据什么条件找到的?

2、说出下列条件里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1)鸡卖出42只后,正好和鸭的只数相等;

(2)裤子价钱比上衣便宜28元;

(3)小军身高158厘米,比小明高12厘米;

(4)小红买了5本笔记本,一共付了68元;

(5)桃树棵树是梨树的2.5倍。

指名学生分别说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说明: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是根据条件找出等量关系,像上面这些条件,只要顺着它表示的意思,就可以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3、完成P11练习二第2题。

学生读题说条件和问题。

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并列方程解答。

交流:

等量关系怎样找的?

方程式根据什么列出来的?

四、课堂小结

今天学习了用什么来解决问题?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什么?

作业布置:

P11练习二第1、3、4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

列方程解两步计算实际问题(第二课时)

(总第6课时)

备课日期:

执教日期:

教学内容:

教材P9例8、P10练一练,P11练习二第5~8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观察、分析、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中,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为方程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

3、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结合具体情境,分析并正确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谈话:

西安是我国有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有很多著名的古代建筑,其中就包括闻名遐迩的大雁塔和小雁塔。

我们一起来欣赏这两座著名古塔,研究与这两处建筑高度有关的数学问题。

(出示例8)

二、探究新知

1、分析等量关系

提问:

题中告诉我们哪些条件?

要解决什么问题?

启发:

题中的哪句话能清楚地表明大雁塔和小雁塔高度之间的关系?

(学生回答时,教师在题中相关文字下做出标注,并要求学生进行完整的表述)

启发:

你是怎样理解“大雁塔的高度比小雁塔高度的2倍少22米”的?

提问:

你能从条件中找出数量之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吗?

能找到几个等量关系式?

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板书学生可能想到的等量关系:

①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

②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③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④(大雁塔的高度+22)÷2=小雁塔的高度

对于符合题意的等量关系,教师都应该给予肯定,同时要引导学生通过比较认识到:

解决问题时,一般可以找最直接明了的等量关系(小雁塔的高度×2-22=大雁塔的高度;小雁塔的高度×2-大雁塔的高度=22)。

提问:

在等量关系式中,哪个是要求的未知量?

2、列方程并学习解方程。

引导:

现在要求小雁塔的高度是多少,你认为用什么方法比较简便?

那你能设一个未知数,列方程解答吗?

请大家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列出方程,试着解方程求出问题的结果。

交流:

你是怎样列方程并解这个方程的?

说明:

这里可以把2x先看作一个数,两边加22消去方程左边的22,注意等号对齐。

接下来请你在书上完成下面的过程,求出方程的解。

引导:

请大家检验一下结果是否正确,如果正确完成答句。

3、列不同方程。

引导:

除了可以根据第一个等量关系式列方程,还可以怎样列方程?

试着列出不同的方程。

交流列出的不同方程,说明:

只要找准了等量关系,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求出的解,就是问题的结果。

4、回顾小结:

刚才我们通过列方程解决的这道题是一个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列方程时和前面解简单实际问题是一样的,先找?

(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这是列方程的关键;再设未知数量为x,按照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就可以得出问题的结果。

解今天这样的方程,还是应用等式的性质,一步一步地使方程左边只剩下x,得出方程的解。

三、巩固深化

1、做P10练一练。

学生读题,找出反映数量关系的句子,尝试独立分析、解题。

交流:

这道题的数量之间有怎样的相等关系,你是怎样想的?

小结: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关键是抓住关系句找出等量关系,然后依照等量关系就可以正确列出方程并解答。

2、专项训练。

引导:

我们现在就看一些条件,看能不能根据条件很快说出等量关系。

(1)老师身高比小明的1.3倍少15厘米;

(2)一个平行四边形面积比一个长方形的3倍多2.5平方厘米;

(3)鸡有68只,比鸭的4倍少12只;

(4)实验小学的学生比红桥小学的2倍多12人,正好1800人。

3、完成P11练习二第6题。

引导:

大家学会了找数量间的相等关系,还能不能根据数量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未知数量呢?

各人独立完成第6题。

交流:

你是怎样填的?

4、完成P11练习二第8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

4、阅读“你知道吗”

学生阅读后介绍知道了什么。

五、课堂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哪些收获?

还有没有疑惑的地方?

作业布置:

练习二第5、7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

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课(第一课时)

(总第7课时)

备课日期:

执教日期:

教学内容:

教材P12练习二第9~15题。

教学要求:

1、进一步巩固形如ax+b=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养成独立思考、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自觉检验等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能熟练理解题意、分析数量关系正确找出实际问题中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讲解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回顾引入

1、引导回顾。

引导:

我们在简易方程这个单元里,已经认识了哪些知识?

想一想,我们是根据什么解方程的?

能说说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主要过程是怎样的吗?

其中哪个环节是关键的一步?

这节课我们练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二、综合训练

1、解方程。

(1)X-3.5=8.5

(2)3x=2.7(3)x+5=22

4X-3.5=8.53x÷2=2.7x+5-8=22

引导学生比较每组的两个方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明确每组第一题左边都是一步计算,第二题左边都是两步计算;要求先想想各要怎样解,解法上会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再解方程。

让学生按题组独立解方程后集体反馈。

指出:

每组里第一题左边是一步计算,只要应用一次等式的性质;而下面一道左边是两步计算,要应用两次等式的性质,才能求得方程的解。

2、完成P12练习二第10题。

提问:

这里应该用什么方法求x的值?

学生列方程解答,教师巡视。

交流:

求三角形的高是怎样做的?

为什么这样列方程?

求每支铅笔价钱x元列的什么方程?

这个方程表示什么数量关系?

3、训练等量关系。

(1)上衣单价比裤子贵46元;

(2)母鸡有42只,是公鸡的3.5倍;

(3)5瓶饮料一共6.25升;

(4)油库有一批汽油,运走25吨,还剩98吨;

(5)月季花的盆数比海棠花的2倍少12盆;

(6)小树林的面积400平方米,比草坪的3倍多2.5平方米。

让学生说出等量关系,并联系条件说说怎样想的。

4、完成练习二第11题。

让学生读题后说出等量关系,再列方程解答。

5、完成练习二第12题。

让学生读题,说说要求哪些问题。

说明:

这里要求的未知量有两个,分别是小瓶的容量是多少,大瓶的单价是多少。

我们在设未知数时,可以用不同的字母表示。

学生列方程解答后交流。

6、完成练习二第15题。

介绍气温的不同计量单位和温度计上表示不同温度的方法,提问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之间的换算公式。

提问:

根据公式,求相当于多少℃,可以用什么方法解答?

学生独立解答。

交流、说明:

根据计算公式列方程解决问题,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常用的方法。

遇到这样的问题,通常只要按照公式列方程,再解方程求出结果。

三、课堂小结

今天练习了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

作业布置:

练习二第9、13、14题。

板书设计:

教学后记:

 

课题:

列方程解稍复杂的实际问题(第一课时)

(总第8课时)

备课日期:

执教日期:

教学内容:

教材P13例9、P14“练一练”、P16练习三第1~3题。

教学要求:

1、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并掌握形如ax+bx=c的方程的解法,会列上述方程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2、掌握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相等关系的方法,养成根据等量关系列方程的习惯。

教学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