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9089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190.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docx

药代动力学生物药剂学考试试题库

一.选择题

1.药物从给药部位进入体循环的过程称为(A)。

A.吸收B.分布C.排泄D.生物利用度E.代谢

2.小肠包括(B)。

A.盲肠B.空肠C.直肠D.结肠E.胃

3.弱碱性药物奎宁的pKa=8.4,在小肠中(pH=7.0)解离型和未解离型的比为(A)。

A.25/1B.1/25C.1D.100E.无法计算

4.下列(ABC)属于剂型因素。

A.药物理化性质B.药物的剂型及给药方法C.制剂处方与工艺D.均是E.均不是

5.消化道分泌液的pH一般不影响药物的(B)吸收。

A.单纯扩散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胞饮作用E.膜孔转运

6.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求出,碱性药物的pKa-pH=(A)。

A.lg(Ci/Cu)B.lg(Ci×Cu)C.lg(Ci-Cu)D.lg(Ci+Cu)E.lg(Cu/Ci)

7.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制是(D)。

A.逆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B.逆浓度差进行的不消耗能量过程

C.顺浓度差进行的消耗能量过程

D.顺浓度差进行的不消耗能量过程

E.有竞争转运现象的被动扩散过程

8.假设双室模型药物血管外给药后,药物的吸收、分布、消除均为一级动力学过程,则下列哪项不符合各房室间药物的转运方程(D)。

A.dXa/dt=-kaxaB.dXc/dt=kaxa-(k12+k10)Xc+k21xpC.dXp/dt=k12Xc-k21xpD.dXp/dt=k12Xc+k21xpE.均符合

A.糖B.蛋白质C.脂肪D.均是E.B和C一样

9.下列()可影响药物的溶出速率。

A.粒子大小B.多晶型C.溶媒化物D.溶解度E.均是

10.肾清除率的单位是(C)。

A.mg/kgB.mg/minC.ml/minD.ml/kgE.时间的倒数

11.对线性药物动力学特征的药物,生物半衰期的说法正确的是(E)。

A.与药物剂型有关B.与给药剂量有关C.与给药途径有关

D.同一药物的半衰期不因生理、病理情况的不同而改变

E.生物半衰期是药物的特征参数

12.下列有关药物在胃肠道的吸收描述中哪个是正确的(E)。

A.胃肠道分为三个主要部分:

胃、小肠和大肠,而大肠是药物吸收的最主要部位

B.胃肠道内的pH值从胃到大肠逐渐下降

C.弱酸性药物如水杨酸,在胃中吸收较差

D.主动转运很少受pH值的影响

E.弱碱性药如麻黄碱、苯丙胺在十二指肠以下吸收较差

13.下列哪项不属于多剂量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参数(D)。

A.稳态血药浓度B.稳态最大血药浓度C.稳态最小血药浓度D.蓄积系数E.溶出速率

14.下列哪一项是速率常数(E)。

A.K10、ClB.K12、VC.ka、KD.t1/2、ClE.α、β

15.为迅速达到血浆峰值,可采取下列哪一个措施(C)。

A.每次用药量加倍B.缩短给药间隔时间C.首次剂量加倍,而后按其原来的间隔时间给予原剂量

D.延长给药间隔时间E.每次用药量减半

21.单纯扩散属于一级速率过程,服从(A)

A.Ficks定律B.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C.Michealis-Menten(米氏方程)D.Noyes-Whitney方程

22.药物的转运机制中,不耗能的有(B)

A.被动转运、促进扩散、主动转运B.被动转运、促进扩散

C.促进扩散、主动转运、膜动转运D.被动转运、主动转运

23.预测口服药物吸收的基本变量是(C)

A.溶出指数B.剂量指数C.吸收指数D.崩解指数

24.肌内注射时,脂肪性药物的转运方式为(D)

A.通过门静脉吸收B.穿过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膜孔隙进入

C.通过淋巴系统吸收D.通过毛细血管壁直接扩散

25.药物经口腔粘膜给药可发挥(C)

A.局部作用B.全身作用C.局部作用或全身作用D.不能发挥作用

26.药物渗透皮肤的主要屏障是(B)

A.活性表皮层B.角质层C.真皮层D.皮下组织

27.能够反映出药物在体内分布的某些特点和程度的是(A)

A.分布速度常数B.半衰期C.肝清除率D.表观分布容积

28.眼部给药时,脂肪性药物经哪一途径吸收?

(A)

A.角膜B.结膜C.巩膜D.均可以

29.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C)

A.进入血液中的药物,全部与血浆蛋白结合成为结合型药物

B.药物的蛋白结合不仅影响药物的体内分布,也影响药物的代谢和排泄

C.药物与蛋白的结合均是可逆过程

D.药物与蛋白分子主要以氢键、范德华力和离子键相结合

30.磺胺类药物在体内乙酰化后生成的代谢物属于()

A.代谢使药物失去活性B.代谢使药物活性增强

C.代谢使药物药理作用激活D.代谢使药物降低活性

31.关于药物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经代谢后大多数情况毒性增加

B.药物经代谢后使药物无效

C.通常代谢产物的极性比原药大,但也有极性降低的

D.吸收的药物在体内都经过代谢

32.药物的转运速度与药物量无关的是()

A.0级速度过程B.一级速度过程C.三级速度过程D.非线性速度过程

33.稳态血药浓度的公式为(D)

A.fss(n)=1-e-nkτB.r=(1-e-nkτ)/(1-e-kτ)C.R=1/(1-e-kτ)D.Css=C0e-kt/(1-e-kτ)

34.药物动力学研究的生物样品检测方法很多,其中最常用的测定方法是()

A.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技术B.色谱技术C.免疫分析法D.生物学方法

35.溶出速率服从(D)

A.Ficks定律B.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C.Michealis-Menten(米氏方程)D.Noyes-Whitney方程

36.药物的转运机制中,有部位特异性的是(D)

A.被动转运、促进扩散、主动转运、膜动转运

B.被动转运、促进扩散、主动转运

C.主动转运、膜动转运

D.促进扩散、主动转运

37.评价水溶性药物的口服吸收的参数是(B)

A.吸收指数B.剂量指数C.溶出指数D.崩解指数

38.经口腔粘膜给药可发挥全身作用的剂型是(D)

A.漱口剂B.气雾剂C.含片D.舌下片

39.药物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是(A)

A.完整表皮B.汗腺C.皮脂腺D.毛发毛囊

40.吸收程度和吸收速率有时可与静脉注射相当的给药途径是()

A.口腔粘膜给药B.皮肤给药C.鼻粘膜给药D.肌内注射给药

41.不同的药物其表观分布容积的下限相当于哪一部分的容积?

()

A.血浆B.细胞间液C.细胞内液D.无下限

42.眼部给药时,亲水性药物经哪一途径吸收?

(B)

A.角膜B.结膜与巩膜C.玻璃体D.晶状体

43.关于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与蛋白结合后仍能透过血管壁向组织转运

B.药物与蛋白结合后,也能由肾小球滤过

C.药物与蛋白结合后,不能经肝代谢

D.药物转运至组织主要决定于药物与组织结合的程度

44.关于药物代谢的叙述,正确的是()

A.药物在体内的代谢与其药理作用密切相关B.药物经代谢后使药物无效

C.药物经代谢后大多数情况毒性增加D.吸收的药物在体内都经过代谢

45.关于隔室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C)

A.周边室是指心脏以外的组织B.机体最多只有二室模型

C.隔室具有解剖学的实际意义D.隔室是以速度论的观点来划分的

46.药物的转运速度与药物量的一次方成正比的是(B)

A.0级速度过程B.一级速度过程C.三级速度过程D.非线性速度过程

47.速率常数的一个很重要的特性是(D)

A.不可逆性B.不可预测性C.加和性D.方向性

48.药物动力学研究的生物样品检测方法很多,其中对内源性生物活性物质的药动学研究有特殊意义的是()

A.色谱技术B.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技术C.免疫分析法D.生物学方法

49.剂型因素不包括(D)

A.制剂工艺过程、操作条件B.处方中药物的配伍及相互作用C.处方中辅料的性质与用量D.性别差异

50.药物主动转运吸收的特异性部位是()

A.胃B.小肠C.结肠D.直肠

51.酒可促进药物在哪一部位的吸收速度?

()

A.胃B.小肠C.皮肤D.粘膜

52.难溶性药物吸收的限速阶段是(C)

A.崩解B.分散C.溶出D.扩散

53.有吸收过程但吸收程度与静脉注射相当的是(A)

A.肌肉注射B.皮内注射C.皮下注射D.动脉内注射

54.口腔粘膜吸收的转运机制主要是(A)

A.被动扩散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胞饮作用

55.血脑屏障的功用在于保护___B___,使具有更加稳定的化学环境。

()

A.血液系统B.中枢神经系统C.淋巴系统D.消化系统

56.除肝以外代谢最常见的部位是(C)

A.肾B.肺C.胃肠道D.脾

57.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是(B)

A.肝B.肾C.肺D.小肠

58.胃液的最主要成分是(A)

A.胃酸B.胃蛋白酶C.胆汁D.胰液

59.某药物静脉注射经过3个半衰期,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C)

A.1/2B.1/4C.1/8D.1/16

60.不属于中央室的是(D)

A.血液B.心C.肝D.肌肉

61.能反映单室模型静脉注射多剂量给药体内药物蓄积程度的是(B)

A.R=1/1-e-kτB.fss(n)=1-e-nkτC.DF=kτD.FI=(1-e-kτ)×100%

62.有关血药浓度与药理效应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对大多数药物而言,随着服药剂量的增加,体内血药浓度按比例升高,但其药理效应不随之相应增强

B.药物的药理效应强度与药物在受体部位的药物浓度有关

C.任何药物的血药浓度均与疗效呈线性相关

D.当药物的治疗浓度为其药理效应强度的100%时,药理效应和血药浓度的对数呈良好的线性关系

63.对于同一药物,吸收最快的剂型是(C)

A.片剂B.软膏剂C.溶液剂D.混悬剂

64.药物的溶出速率可用下列(A)表示。

A.Noyes-Whitney方程B.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C.Ficks定律D.Higuchi方程

65.大多数药物吸收的机理是(A)

A.被动扩散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膜孔转运

66.下列属于剂型因素的是(C)

A.药物的理化性质B.制剂处方与工艺C.A、B均是D.A、B均不是

67.在溶媒化物中,药物的溶解度和溶解速度顺序为(D)

A.水合物<有机溶媒化物<无水物B.无水物<水合物<有机溶媒化物

C.有机溶媒化物<无水物<水合物D.水合物<无水物<有机溶媒化物

68.被认为是较理想的取代注射给药的全身给药途径是()

A.鼻粘膜给药B.直肠粘膜给药C.经皮给药D.吸入给药

69.具有自身酶诱导作用的药物是()

A.氨基比林B.氯霉素C.苯巴比妥D.甲苯黄丁脲

70.可认为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生物等效的相对生物利用度范围是(A)

A.70%~110%B.80%~120%C.85%~125%D.90%~130%

71.某药静脉注射具有单室模型特征,则经4个半衰期后,其体内药量为原来的(D)

A.1/2B.1/4C.1/8D.1/16

72.生理因素不包括(D)

A.种族差异B.性别差异C.年龄差异D.药物理化性质

73.淋巴系统对哪一药物的吸收起着重要作用?

(C)

A.脂溶性药物B.水溶性药物C.大分子药物D.小分子药物

74.弱酸性药物的溶出速率大小与pH大小的关系是(A)

A.随pH增加而增加B.随pH减少而增加C.与pH无关D.视具体情况而定

75.影响口腔粘膜给药制剂吸收的最大因素是(D)

A.酶B.粘膜损伤和炎症C.pH和渗透压D.唾液的冲洗

76.既是药物的主要吸收途径,又是药物渗透的主要屏障的是(A)

A.角质层B.毛发与毛囊C.皮脂腺D.汗腺

77.血脑屏障可有效地阻挡哪类药物进入脑组织?

(B)

A.脂溶性和非极性药物B.水溶性和极性药物C.中性药物D.强酸、强碱性药物

78.微粒体酶系主要存在于()

A.肝细胞B.血浆C.胎盘D.肠粘膜

79.盐类(主要是氯化物)可从哪一途径排泄?

(D)

A.乳汁B.唾液C.肺D.汗腺

80.肠肝循环发生在哪一排泄中?

(B)

A.肾排泄B.胆汁排泄C.乳汁排泄D.肺部排泄

81.胆汁由哪一器官分泌?

(B)

A.十二指肠B.胆囊C.肝D.胃

82.静脉滴注经3个半衰期后,其血药浓度达到稳态血药浓度的(B)

A.94%B.88%C.75%D.50%

83.血管外给药多剂量给药的血药浓度-时间关系式是()

A.Cn=

B.Cn=

C.

D.

84.关于治疗药物监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治疗药物监测的理论基础是临床药理学

B.治疗药物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血药浓度分析技术和临床药理学

C.开展治疗药物监测的先决条件是现代分析技术的发展

D.治疗药物监测的英文简称是TI

85.关于生物等效性,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

(D)

A.两种产品在吸收的速度上没有差别B.两种产品在吸收程度上没有差别

C.两种产品在吸收速度与程度上没有差别

D.在相同实验条件下,相同剂量的药剂等效产品,它们的吸收速度与程度没有显著差别

86.下列(D   )属于剂型因素。

A.药物理化性质B.药物的剂型及给药方法C.制剂处方与工艺D.均是

87.小肠不包括(  D )。

A.十二指肠B.空肠C.回肠D.盲肠

88.消化道分泌液的pH一般不影响药物的( B  )吸收。

A.被动扩散B.主动转运C.促进扩散D.胞饮作用

89.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求出,酸性药物的pKa-pH=( A  )。

A.lg(Cu/Ci)B.lg(Cu×Ci)C.lg(Cu-Ci)D.lg(Ci/Cu)

90.在溶出为限速过程吸收中,溶解了的药物立即被吸收,即为(   )状态。

A.漏槽B.动态平衡C.均是D.均不是

91.决定肺部给药迅速吸收的因素是( D )。

A.巨大的肺泡表面积B.丰富的毛细血管C.极小的转运距离D.均是

92.肝微粒体酶系中最重要的一族氧化酶是(   )。

A.单加氧酶B.双加氧酶C.三加氧酶D.均不是

93.衡量一种药物从体内消除速度的指标是( D  )。

A.生物半衰期B.速率常数C.肾清除率D.均不是

94.下列模型中,哪一属于单室模型静脉滴注给药( B  )。

95.下列( D  )不能表示重复给药的血药浓度波动程度。

A.波动百分数B.血药浓度变化率C.波动度D.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96.下列属于膜动转运特征的是( A  )。

A.不耗能B.需要载体参与C.有部位特异性D.有饱和现象

97.多晶型药物中,常用于制剂制备的是(B   )。

A.稳定型B.亚稳定型C.无定型D.A、B、C均可

98.多肽类药物可通过(   )口服吸收。

A.十二指肠B.盲肠C.结肠D.直肠

99.消化液中的(  A )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A.胆盐B.酶类C.粘蛋白D.糖

100.漏槽条件下,药物的溶出速度方程为( A  )。

A.dC/dt=kSCsB.dC/dt=kS/CsC.dC/dt=k/SCsD.dC/dt=kCs

101.关于注射部位药物的吸收,正确的叙述是( A  )。

A.油/水分配系数和解离度对药物吸收影响很大

B.合并使用肾上腺素,可使吸收加快

C.肌内注射没有吸收过程

D.血流加快,吸收加快

102.具有自身酶诱导作用的药物是(   )。

A.苯妥英B.保泰松C.氨基比林D.华法林

103.某药物以一级速率过程从体内清除,已知t1/2为1h,有40%的原形药经肾排泄消除,其余的为生物转化,则生物转化速率常数kb约为(   )。

A.0.05h-1B.0.14h-1C.0.42h-1D.无法计算

104.某药物的组织结合率很高,则该药的(   )。

A.表观分布容积大B.表观分布容积小C.半衰期长D.半衰期短

105.下列属于单室口服给药模型的是( D  )。

106.下列(C)属于剂型因素。

A.药物的剂型及给药方法B.制剂处方与工艺C.A、B均是D.A、B均不是

107.多肽类药物以()作为口服的吸收部位。

A.十二指肠B.盲肠C.结肠D.直肠

108.血流量可影响药物在(D)的吸收。

A.胃B.小肠C.大肠D.均不是

109.弱碱性药物奎宁的pKa=8.4,,在小肠中(pH=7.0)解离型和未解离型的比为(B)。

A.25/1B.1/25C.1D.无法计算

110.口腔粘膜给药时,全身作用常采用什么剂型?

(D)

A.舌下片B.粘附片C.贴膏D.A、B、C均是

111.对洋地黄毒甙的代谢起诱导作用,对甲苯磺丁脲起抑制作用的是()。

A.保泰松B.苯巴比妥C.苯妥英钠D.氨基比林

112.清除率表示从血液或血浆中清除药物的速率或效应,并不表示被清除的()。

A.药物量B.血液量C.尿量D.血浆量

113.下列模型中,哪一项属于多室模型?

(D)

114.血药浓度变化率与波动百分数的不同是以(A)为基础。

A.稳态最低血药浓度B.稳态最高血药浓度C.稳态血药浓度D.平均稳态血药浓度

115.下列(D   )属于生理因素。

A.药物理化性质B.药物的剂型及给药方法C.制剂处方与工艺D.生理和病理条件差异

116.药物的主要吸收部位是( B  )。

A.胃B.小肠C.大肠D.均是

117.各类食物中,( A  )胃排空最短。

A.糖B.蛋白质C.脂肪D.均一样

118.根据Henderson-Hasselbalch方程式求出,碱性药物的pKa-pH=( A  )。

A.lg(Ci/Cu)B.lg(Ci×Cu)C.lg(Ci-Cu)D.lg(Ci+Cu)

119.下列( D  )可影响药物的溶出速率。

A.粒子大小B.多晶型C.溶媒化物D.均是

120.栓剂的给药部位以距肛门口( A  )cm为佳。

A.2B.4C.6D.均一样

121.下列具有酶抑作用的药物是(   )。

A.氯霉素B.红霉素C.均是D.均不是

122.速率常数的单位为( A  )。

A.时间的倒数B.时间C.时间的平方D.均可以

123.下列模型中,哪一个属于单室模型?

( D  )

A.x0B.k0

C.x0D.均是

124.血药浓度变化率的计算公式为(B   )。

A.[(

)/

]×100%B.[(

)/

]×100%

C.(

)/平均稳态血药浓度D.(

)/

125.下列( D  )属于生理因素。

A.种族差异B.性别差异C.遗传因素差异D.均是

126.药物主动转运吸收的特异性部位是(   )。

A.小肠B.盲肠C.结肠D.直肠

127.各类食物中,(  C )胃排空最长。

A.糖B.蛋白质C.脂肪D.均一样

128.弱酸性药物水杨酸的pKa为3.0,在胃(pH=1.0)中有( A  )以上的水杨酸在胃中呈分子型。

A.99%B.1%C.50%D.无法计算

129.被认为是较理想的取代注射给药的全身给药途径是(   )。

A.鼻粘膜给药B.直肠粘膜给药C.经皮给药D.吸入给药

130.能促进脱羧酶的活性,加速脑外左旋多巴脱羧转变为多巴胺,使脑内达不到治疗浓度的是(   )。

A.维生素B1B.维生素B2C.维生素B6D.维生素B12

131.药物的总消除速率常数是指(D   )

A.经肾排泄B.经胆汁排泄C.生物转化D.均是

132.下列模型中,哪一属于双室模型(  D )。

133.下列(D)属于生理因素。

A.药物理化性质B.药物的剂型及给药方法C.制剂处方与工艺D.年龄差异

134.大肠不包括(A)。

A.十二指肠B.盲肠C.结肠D.直肠

135.消化液中的(A)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A.胆盐B.酶类C.粘蛋白D.糖

136.溶出速度的公式为(A)。

A.dC/dt=KSCsB.dC/dt=KS/CsC.dC/dt=K/SCsD.dC/dt=KCs

137.离子导入过程中离子型药物通过皮肤的主要通道是(A)。

A.皮肤附属器B.表皮C.均是D.均不是

138.下列具有酶诱导作用的药物是()。

A.苯巴比妥B.保泰松C.氨基比林D.均是

139.可以定量比较药物转运速率快慢的是()。

A.肾小球滤过率B.速率常数C.肾清除率D.均不是

140.下列模型中,哪一属于单室模型血管外给药()。

141.药物从一种化学结构转变为另一种化学结构的过程称为(E)。

A.吸收B.分布C.排泄D.生物利用度E.代谢

142.小肠不包括(C)。

A.十二指肠B.空肠C.直肠D.回肠E.B和C

143.弱酸性药物水杨酸的pKa为3.0,在胃(pH=1.0)中未解离型和解离型的比例为(A)。

A.100/1B.1/100C.100D.1E.99

144.生物药剂学研究中的剂型因素是指(E)。

A.药物的类型(如酯或盐、复盐等)B.药物的理化性质(如粒径、晶型等)

C.处方中所加的各种辅料的性质与用量D.药物剂型的种类及用法和制剂的工艺过程、操作条件等E.以上均是

145.消化液中的(A)能增加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从而影响药物的吸收。

A.胆盐B.酶类C.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