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9744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9.8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docx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

论文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

 

申请人:

左静

学科(专业):

护理学专升本

指导教师:

张苏梅

2016年1月

 

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专业班级护理学层次专升本姓名左静

一、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

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自2014年6月21日起至2015年12月31日止

三、毕业设计(论文)基本要求:

1、选题具有科学性、先进性、可行性及实践性;

2、背景及意义清楚展现;

3、目的、目标清楚;

4、关键词定义明确;

5、文献查阅充分,书写具有一定的逻辑性;

6、设计、抽样、方法及技术路线清楚、符合要求;

7、结果展现正确,运用了相应的统计方法;

8、讨论围绕结果,运用了相应的参考文献;

9、推论及建议没有超出研究范围;

10、论文基本数字8000字以上,书写符合科技文章的写作要求,具有可读性及科学性。

指导教师:

张苏梅

 

网络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考核评议书

指导教师评语:

 

建议成绩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答辩小组意见:

 

负责人签名年月日

答辩小组成员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意见:

负责人签名:

年月日

论文题目:

长期卧床患者压疮问题的讨论

学科(专业):

护理学专升本

申请人:

左静

指导教师:

张苏梅

摘要

目的:

通过整理护理前辈在压疮护理方面的研究,总结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比较系统地分析压疮的病因、预防及治疗护理等,为医护人员预防和护理压疮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方法:

积极评估病人情况是预防压疮关键的一步,对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做定性、定量的分析后,对高危病人实行重点预防,可使医疗资源得以合理分配和利用。

应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可作为临床护理工作中确定难免压疮的依据之一,可对有压疮危险的病人提供个体化的护理。

长期以来,国内将压疮预防的重点放在加强护理管理上,要求重视基础护理,实行床边挂翻身卡。

使患者的卧位及翻身时间标准化,以便检查;实行压疮报告制度,便于护理部质控小组管理,一旦发生压疮,当事人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全院通报,以此促使每位护士高度重视压疮问题。

结果:

随着护理人员知识层次的提高,基础研究日渐兴起,半坐卧位的生物力学机理研究,应用人体力学预防褥疮,预防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褥疮发生的探讨等均为较好的研究成果。

目前认为在无菌条件下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的愈合,提出湿润疗法,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均需切除坏死组织。

压疮应采取局部治疗为主,全身治疗为辅的综合护理措施,根据实际情况酌用,浅度溃疡任何方法均可适用,深溃疡应慎重对待。

为了研究和掌握压疮的概念,熟悉压疮的好发原因,熟悉压疮的好发部位,熟练掌握压疮的预防措施、各期的临床表现及护理措施,究如何预防和早期发现压疮,以及对已发生的压疮进行良好的护理,增强自尊感,提高生活自主性,改善疲劳、焦虑、沮丧等情绪以及减少异常心理状况。

关键词:

压疮病理因素评估危害预防护理

论文类型:

.应用研究

 

Title:

Elderlypatientswithdiscussionofpressureulcers

Subject(professional):

Nursingtoriseonlythis

Applicants:

ZhangLi

Instructor:

SongMei

Abstract

Objective:

Combingthrough previous pressureulcer care in thestudy, summedup theexperienceof working inpractice, amoresystematic analysisof thecauses ofpressuresoreprevention andtreatmentof care for pressureulcer preventionandcare staff toprovidescientificandtheoreticalguidance.Method:

 apositive assessmentof thepatient is akey stepin thepreventionofpressuresores,the riskfactorsfor theoccurrenceofpressure sores do qualitativeandquantitative analysis, focus on theimplementationof thepreventionof high-riskpatients, to enablethe rationalallocationof healthcareresources andutilization.Applicationof pressureulcerrisk assessmentform canbe identified as clinical carebasedon oneofthe inevitable pressure sores, pressuresores canbe dangerous tohave toprovide individualized patient care . Foralongtime, China will focuson thepreventionof pressureulcers toenhance care management, callingattentionto basiccare, linkedto theimplementationof thebedside standup cards . Turning thepatient supine andthe standardization oftime tocheck; toimplement pressureulcerreportingsystem tofacilitatethe managementof nursingdepartment qualitycontrolgroup, intheeventof pressure sores,theparties willbesubjectto appropriatepenalties. Hospital-wide communications, inorderto encourage eachnurseto attachgreatimportanceto theproblem ofpressuresores.Results:

 Withthe increased levelof nursing knowledge, basicresearch increasinglyrise,semi-lyingposition ofthe biomechanical mechanism,theapplicationof bodymechanics toprevent pressureulcers, prevention offemoralneck fracturesin patientswith bedsores occur of such researchresults are better . Currently understerileconditions that are conduciveto wound moist epithelial cellstoform andpromote thegrowthof granulationtissue andwound healing, made ​​moist therapy, butnomatterwhat method isrequired toremovenecrotictissue. Localtreatment ofpressuresoresshouldbetakento themain body treatment,supplementedby acomprehensive caremeasures, asappropriate, with theactualsituation, shallow ulcers canbeapplied byanymeans, deepulcers shouldbetreated.Keywords:

Pressuresores, postural,nursing, pressureThetypeofthesis:

AppliedResearch

 

声明

 

1绪论

1.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临床压疮问题一直是护理工作中较为棘手的问题。

压疮从病因、病理生理学角度反映出由于受压而引起的病理学改变。

现多采用压迫性溃疡或压疮(PressureUlcer,PressueSore)一词,它更能准确地概括本病的实质,褥疮(Decubitus,BedSore)这一名词近年渐被废弃。

压疮的防治一直是护理领域研究探讨的问题,随着循证护理学的发展,对压疮问题的管理有了新的认识和方法。

压疮(又称压力性溃疡)是局部软组织持续受压,导致组织发生血流障碍,细胞缺血、缺氧坏死后引起的皮肤缺损,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压疮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随着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压疮的发生将被视为未提供符合标准护理和行为的证据,有可能引发护患纠纷,因此预防发生成为压疮护理工作的重点。

现将国际国内较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方法介绍如下:

1.1.1压疮的流行病学

国内的观点认为压疮是完全可以预防的。

提出压疮的标准为0,尚有说明:

除特殊病人不许翻身外一律不得发生压疮,带入院者不准扩大。

国外护理的观点认为压疮在部分是可以预防的,但并非全部。

若入院时局部组织已有不可逆损伤,24~48h就可发生压疮,有些病人禁止翻身,否则有生命危险。

护理不当确能发生压疮,但不能把所有压疮都归咎于护理不当。

美国的一项调查表明过去的10年里护理教科书中与压疮护理有关的内容是不完善、不准确、信息是有限的,并指出教科书中的内容应根据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结合文化背景及时进行更新。

1.1.2引起压疮的危险因素的认识

目前公认的引起压疮的主要因素可分为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两类。

其中外部因素有:

压力、剪切力、摩擦力及潮湿,内部因素有:

营养不良、移动力、年老、体型.精神与社会状态、吸烟、系统性疾病。

引起压疮的主要原因是压力,并与持续的时间长短有关。

在临床工作中,不论采用何种姿势、体位都应注意经常变换体位,翻身实质上是弥补机体对生理反射活动失调的主要措施。

剪切力是引起压疮的第2位因素,比垂直方向的压力更具危害。

如仰卧时,床头抬高或斜坐时骶部所受剪切力加大。

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的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皮肤对压疮的敏感性。

床铺皱褶不平、渣屑或搬动时拖、拽、扯、拉病人均产生较大摩擦力。

潮湿是另一原因。

大小便失禁及出汗引起的潮湿刺激导致皮肤浸渍、松软,易为剪切、摩擦等力所伤。

全身营养障碍,负氮平衡,皮肤干燥、弹性差者易发生压疮;输入大量液体导致体温下降,增加了受压部位形成压疮的机会,据报道在硬膜外麻醉下5h和术后14h可发生压疮。

社会心理因素也影响压疮的发生,因缺乏自我护理意念而易发生。

对病人护理、指导不充分也是压疮的易发因素。

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增加经济负担,增大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会加重病情,延长康复时间。

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预防是避免压疮发生的主要手段,要注意局部护理和病人全身情况相结合的综合预防。

根据SueBale意见,早期干预是关键。

对于那些疾病晚期患者,一旦发生皮肤损伤,要解决它是及其困难的。

预防措施主要有:

危险度评估、体位变换、减压护理、减少摩擦力和剪切力、保护皮肤、加强营养、病人宣教等。

随着护理人员知识层次的提高,基础研究日渐兴起,半坐卧位的生物力学机理研究,应用人体力学预防褥疮,预防老年股骨颈骨骨折病人褥疮发生的探讨等均为较好的研究成果。

目前认为在无菌条件下湿润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的愈合,提出湿润疗法,但无论采取何种方法,均需切除坏死组织。

主要采用高频电疗、红外线照射等物理疗法,中西药物敷治疗及肌皮移植修复术等,

面对前人的这些研究成果,我颇感欣慰,随着护理医学的不断发展,压疮护理研究也将深入快速发展,对压疮病患者的护理的分析研究,必将对临床护理工作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压疮患者具有现实意义。

1.2研究目的及目标

1.2.1目的

通过梳理前人在压疮护理方面的研究,总结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比较系统地分析压疮的病因、预防及治疗护理等,为医护人员预防和护理压疮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1.2.2目标

1.2.2.1分析当前对压疮护理的研究现状。

1.2.2.2分析引起压疮的危险因素及压疮护理中的误区。

1.2.2.3探讨压疮的预防措施和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1.3关键词定义

1.3.1压疮

压疮又称褥疮,是由于身体局部组织长期受压,血液循环障碍,组织营养缺乏致使皮肤失去正常的机能,组织坏死而引起的软组织溃烂和坏死。

引起压疮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是压力,故目前倾向于将压疮改称为“压力性溃疡或压力性伤口”。

压疮是护理的“三大并发症”之一,一旦发生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增加经济负担,增大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会加重病情,延长康复时间。

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1.3.2体位

体位在临床上指病患在病床上的身体姿势或检查时所保持的身体姿势。

基本的体位分为主动体位和被迫体位,临床上以被迫体位多见,即指病人因为疾病的需要被迫保持一种姿势。

常见的被迫体位有去枕平卧位、中凹卧位、半坐卧位、端坐位、侧卧位、头高足低位以及头低足高位。

去枕平卧位常见于椎管内麻醉术后病人,中凹卧位常见于休克病人,半坐卧位常见于腹部有炎症或腹部手术的病人,端坐位常见于支气管哮喘病人,侧卧位常见于需要做灌肠的病人,或需要做肛门及胃镜检查。

头高足低位常见于因颈椎骨折而需要做颅骨牵引的病人,头低足高位常见于妊娠时胎膜早破,以此体位防止子宫脱垂。

1.3.3护理

1980年美国护理学会(AmericanNursesAssociation)将护理定义为:

“护理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从这一定义引申出:

现代护理学是研究如何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存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反应的一门科学。

强调“人的行为反应”,表现在人们对一件事从生理、心理、社会、文化和精神诸方面的行为反应。

从这一定义反映出护理的四个基本特征:

了解现象、应用理论、 采用行动护士通过护理活动帮助个人、家庭及社会团体保持生命、减少痛苦和促进健康、评价效果。

临床压疮对高危人群的识别、分类有利用合理分配有限的护理资源。

压疮高危因素分内在因素:

瘫痪、大小便失禁、营养不良;外在因素:

体位、局部受潮湿和理化刺激、床铺不平整等。

对年老体弱、昏迷、截瘫病人应加强皮肤护理和预防压疮的发生。

翻身是预防压疮最经济有效的方法,根据病情1~2小时翻身一次,病人侧卧位,背部与床铺的角度以45°为宜;半卧位时床头抬高<30°,时间<30min/次。

建立床头翻身卡,翻身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防皮肤擦伤。

应用气垫床或海绵垫使支持体重的面积宽而均匀,不使用圆形气圈。

经济条件佳者可以使用羊皮垫,其具有抵抗剪力和高度吸收水蒸气的性能。

对易受压部位,可用护架抬高被毯,避免局部受压。

全身营养支持营养不良在压疮的发生发展中仅次压力为第二大因素,因此须给予高热量、高蛋白(纠正贫血及低蛋白血症)、高维生素(食物中VitC、VitA能促进胶原生成及伤口愈合)、高锌饮食(适当补充硫酸锌能促进溃疡愈合)。

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及时清理大小便、分泌物,使用尿不湿者及时更换;汗出时及时擦干、更衣;不宜让病人直接卧于橡胶单或塑料布上;床铺要平整、无渣屑。

严格、细致床头交接,查看病人全身皮肤情况,发现皮肤压红立即减压处理。

针对制动病人可使用减压贴;定时抬高臀部;腰部、臀等部位垫靠枕,改变着力点;有条件的使用悬浮床;禁止在受压发红的部位按摩(按摩无助于防止压疮发生,因软组织受压变红是正常皮肤的保护性反应,解除压力30—40min后一般会褪色,不会形成压疮,无需按摩。

如持续发红,表明软组织损伤,按摩必将加重损伤程度)。

1.3.4压力

压力分精神与物理两个领域的定义。

物理定义具有客观属性,是指垂直作用于流体或固体界面单位面积上的力;而从心理学角度看,压力是心理压力源和心理压力反应共同构成的一种认知和行为体验过程。

物理学中的压力是由于相互接触的两个物体互相挤压发生形变而产生的,作用点在物体受力面上,没有固定的指向,但始终和受力物体的接触面相垂直。

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作用效果越显著。

1.4文献回顾

长久以来,临床压疮问题是比较棘手的问题,压疮护理是医院护理中一项比较重要工作,随着基础医学研究的深入,近十余年来,国内外对压疮的认识和防治有许多共同之处,但对病因及防治存在差异。

1.4.1压疮护理认识

认为压疮可以预防,这种观点在国内占统治地位,林菊英在医院管理年中提出压疮的标准为0%时有附加条件,除不能翻身的特殊患者外一律不得发生压疮,带入院不准扩大。

各医院分级管理评审标准规定,从三级到一级医院,昏迷、截瘫患者压疮的发生数为0。

为说明压疮完全可以预防,举例某某医院神经外科某某年以前无人陪伴下连续8年消灭压疮,某某医院神经外科也着重介绍不发生压疮的经验。

然而,各种期刊登了许多压疮治疗的经验和方法,说明压疮并不少见。

国外护理认为,压疮大多是可以预防但并非全部,因软组织损耗失去保护作用,自身修复困难。

神经疾病患者丧失感觉的部位营养不良、循环不良,也难以防止压疮发生。

神经外科患者需要镇静剂减少颅内高压危险,翻身不利于颅内压稳定;癫痫发作及颅骨开窗难以调节体温;成人呼吸窘迫症患者改变体位可引起缺氧;使用通气装置的哮喘或支气管炎患者搬动时发生支气管痉挛;血压不稳患者侧卧可加剧血压波动、心肌病患者翻身可发生心律不齐等。

故认为护理不当能发生压疮但不能把所有压疮都归咎于护理不当。

有关人士对压疮发生率有详尽统计,Ketts称美国住院患者为3%~6%,护理之家为3%~24%,一般医院发生率2.5%~11.6%,昏迷、截瘫患者发生率24%~48%,专科和福利医院发生率23%~27.5%,神经科慢性病患者发生率30%~60%,脊髓损伤患者发生率25%~85%。

1.4.2发生机制、诱因及易感人群

1.4.2.1受压组织持续性缺血、缺氧,无氧代谢产物堆积,对细胞的毒性作用致使细胞变性坏死,皮肤弹性降低或消失、变色,形成水泡或表皮脱落,引起局部组织变性坏死。

压力、剪力、摩擦力及潮湿是造成压疮的重要因素,正常毛细血管压2~4kPa,当外部施压的压强超过4kPa就会影响局部组织的微循环。

其主要因素是压力施加于骨隆凸处,尾骶部、坐骨结节、股骨转子、踝关节、足关节最易发生。

摩擦力、剪力虽不能单独造成,但可促进和加重溃疡发生。

剪力是指不同层次或部位的组织间发生向不同方向产生的一种力,剪力与压力共存时,皮肤动脉血流减少得更多。

压力导致压疮的相关因素有:

压力的大小和受压时间长短、皮肤经常潮湿及全身营养障碍。

Gossens指出,摩擦力是机械力作用于上皮组织,能去除外层保护性角化皮肤,增加对压疮的易感性,床铺皱褶不平、存有渣屑等搬动拖拉患者时产生较大摩擦力,大小便失禁及出汗潮湿,腹泻、呕吐、利尿剂致全身脱水,皮肤干燥,弹性差均易发生压疮,皮肤组织破溃后继发细菌感染。

1.4.2.2瘫痪、偏瘫、截瘫、脑瘫、昏迷、大小便失禁、使用支架或石膏托的,麻痹、营养不良的,身体衰弱及疼痛的患者,老年人,发热和肥胖患者,使用镇静剂的患者均是压疮易感人群。

1.4.3压疮分期

1.4.3.1国内分四期。

Ⅰ期(淤血红润期):

局部组织持续性发红或发展为红斑。

Ⅱ期(炎性侵润期):

真皮受损,出现水泡、糜烂、浅表溃疡。

Ⅲ期(浅表性溃疡期):

受损组织深达真皮层以下,累及皮下脂肪层。

Ⅳ期(坏死溃疡期):

皮肤缺损,广泛性损伤,伴有组织坏死或肌肉、肌腱、关节囊及骨的损伤。

伤口评估应通过观察伤口创面和创面细菌培养判断是否为感染伤口。

伤口分期:

干性坏死期:

创面表现为黄白相间的坏死组织或黑痂。

炎性反应期:

创面大量炎性渗出液。

肉芽生长期:

创面呈鲜红色。

上皮形成期:

创面呈粉红色,伤口变浅。

1.4.3.2国外根据创面颜色分期(日本)。

黑色期:

全层皮肤受损,局部为黑色坏死组织及渗出液。

黄色期:

发生炎性反应,局部为坏死组织及不良肉芽组织,大量渗出液。

红色期:

创面边缘开始上皮化,局部表现为肉芽组织增生,渗出液减少。

白色期:

局部为正在恢复的肉芽及新生上皮组织。

1.4.4压疮的预防

长期以来,国内将压疮预防重点放在加强护理管理,实行床边挂翻身卡,标明患者卧位及翻身时间以便检查。

实行压疮报告制度,便于护理部、质控小组管理。

一旦发生压疮,当事人将受到相应处罚,甚至全院通报,以此促使每个护士高度重视。

常规要求对受压部位进行定时按摩。

国外护理认为,积极评估患者情况是压疮预防的关键一步,要求对患者发生压疮的危险因素作定性、定量综合分析,常用Braden压疮评分法,分值越少,发生率越高,已在世界各医疗临床应用。

Nortor危险性因素评分法,14分以下发生率32%,12分以下属高危组,而国内概率为48%,已成功地应用于老年病院。

Andersen危险指标记分法,记分≥3时发生率高,对临床有一定指导作用,可对急性病患者入院作有效预测。

除入院时、入院后应定期进行评估,国外不主张按摩,主张解除压力。

1.4.5治疗方法

过去认为创面干爽清洁有利于愈合,现认为在无菌条件下湿润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利于创面愈合,提出湿润疗法。

另外,Brown认为,高压氧治疗最好,费用高,难推广。

用塑料袋罩住创面,向袋内送入纯氧,当压力达3199~6167kPa时,可使坏死脂肪和蛋白组织液化,使有生机的组织发红,利于愈合。

采用封闭式敷料者则认为,缺氧不会阻碍愈合,还可以刺激上皮的毛细血管生长和再生,利于形成健康的肉芽组织,促进上皮的再形成。

对压疮创面是否用抗菌药物也存在不同观点,一般认为抗菌药物能有效控制感染,但美国的压疮护理提出避免使用抗菌药物。

治疗原则:

控制局部感染,改善局部微循环,使结缔组织再生修复由责任护士根据创面情况进行分类及处理,上级护师每日检查创面愈合情况,并行指导。

红色肉芽伤口:

重在保护伤口及其周围组织,避免进一步损伤。

局部外涂黄连液,联合红外线灯照射,且避免局部继续受压,3—5天可完全愈合。

感染伤口:

常规清洁伤口和消炎,清除脓性分泌物,每日换药(双氧水、甲硝唑清洗,黄连液纱布湿敷)。

黑痂伤口:

尽早清除坏死组织,每日换药。

压疮的治疗方法是因其认识的改变而存在差异。

过去普遍认为创面干爽清洁有利于愈合,目前则认为在无菌湿润条件下有利于创面上皮细胞形成,促进肉芽组织生长和创面的愈合,提出伤口湿润环境愈合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