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39933 上传时间:2023-04-28 格式:DOCX 页数:94 大小:73.2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4页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4页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4页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4页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4页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4页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4页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4页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4页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94页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94页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94页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94页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94页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94页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94页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94页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94页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94页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94页
亲,该文档总共9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9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质量评定规程完整文档格式.docx

4.1梯田21

4.2小块水地23

4.3引洪漫地24

5植物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25

5.1造林工程25

5.2果园27

5.3人工种草29

5.4育苗30

5.5生态修复(包括封禁治理)31

6小型水保工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33

6.1沟头防护33

6.2谷坊34

6.3水窖35

7工程质量评定36

7.1施工质量评定的依据36

7.2质量评定的组织与管理37

7.3单元工程质量评定37

7.4分部工程质量评定37

7.5单位工程质量评定38

7.6工程项目质量评定38

附录A工程项目划分表39

附录B工程质量评定报告格式41

附录C单元工程质量评定表44

附录D分部工程质量评定表71

附录E淤地坝外观质量评定表72

附录F单位工程质量评定表73

附录G工程项目质量评定表74

1总则

1.0.1为加强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的质量管理,保证工程施工质量,统一质量检验及评定方法,实现施工质量评定标准化、规范化,特制定本规程。

1.0.2本规程适用于黄河水利委员会管辖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

黄河流域片其它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项目可参照执行。

1.0.3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的质量等级分为“合格”、“优良”两级。

1.0.4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应由质量监督机构监督执行。

1.0.5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施工质量评定过程中,单元工程检验应由施工单位全检、监理单位抽检。

在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中对监理单位抽检比例或数量未作具体规定的,应按全检执行。

1.0.6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施工质量评定除符合本规程要求外,还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2工程项目划分

2.1一般规定

2.1.1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划分为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三个等级。

项目划分见附录A。

2.1.2工程项目划分和主要单位工程、分部工程、单元工程以及工程关键部位、重要隐蔽工程的确定,应由建设单位或委托监理单位组织设计及施工单位于工程开工前共同研究确定,并将划分结果报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认定。

2.1.3在单元工程、分部工程、单位工程质量评定的基础上,对于只有一条小流域的项目直接进行项目质量评定;

对于包括若干条小流域的工程项目,应在每条小流域质量评定的基础上,进行项目的质量评定。

2.2单位工程划分

2.2.1淤地坝工程以每座工程为一个单位工程。

2.2.2坡面治理工程以基本农田和植物工程分别列为一个单位工程。

2.2.3小型水保工程统一列为一个单位工程。

2.3分部工程划分

2.3.1淤地坝工程应按照功能相对独立、工程类型相同的原则划分分部工程。

地基开挖与处理、坝体填筑、排水及反滤体、溢洪道砌护、放水工程可分别划分为分部工程。

2.3.2基本农田、植物工程按照其工程类型划分分部工程。

基本农田可划分为水平梯条田、小块水地、引洪漫地等分部工程。

植物工程可划分为乔木林、灌木林、经济林、果园、人工种草、育苗、生态修复(包括封禁治理)等分部工程。

2.3.3小型水保工程按照其工程主要类型划分分部工程。

沟头防护、谷坊、水窖等可分别划分为分部工程。

2.3.4同一单位工程中,同类型的各个分部工程的工程量不宜相差太大,每个单位工程的分部工程数量不宜少于5个。

2.4单元工程划分

2.4.1单元工程应按照施工方法相同、工程量相近,便于进行质量控制和考核的原则划分。

2.4.2淤地坝工程可按照设计、施工部署的层、段、块划分单元工程。

2.4.3基本农田、植物工程,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图斑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

对于图斑面积过大的,一个图斑可划分为几个单元工程;

对于图斑面积过小的,几个图斑可合并为一个单元工程。

2.4.4小型水保工程以每个单项工程划分为一个单元工程。

3淤地坝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3.1土质坝基及岸坡清理

3.1.1土质坝基及岸坡清理单元工程质量检查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3.1.1规定。

表3.1.1土质坝基及岸坡清理质量检查项目与标准

项次

检查项目

质量标准

1

坝基及

岸坡杂物清理

树木、草皮、树根、乱石及各种建筑物全部清除,并做好水井、洞穴、泉眼、坟墓等处理

2

岸坡基础处理

粉土、细砂、淤泥、腐殖土、泥炭应全部清除;

对风化岩石、坡积物、残积物、滑坡体等均应按设计要求处理

3

探坑、试坑处理

按设计要求处理

3.1.2土质坝基及岸坡清理单元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3.1.2规定。

检测项目

人工施工

机械施工

坝基清理

清理边界超过设计基面边线30cm

清理边界超过设计基面边线50cm

岸坡坡度

不陡于设计边坡

表3.1.2土质坝基及岸坡清理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

3.1.3土质坝基及岸坡清理单元工程质量检测的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用皮尺或仪器对所有边线进行量测,每边线的测点不少于5点;

岸坡每10延长米用坡度尺测一个点。

3.1.4土质坝基及岸坡清理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合格标准:

检查项目符合质量标准;

检测项目的合格率不小于70%。

2优良标准:

检测项目的合格率不小于90%。

3.2石质坝基及岸坡清理

3.2.1石质坝基及岸坡清理单元工程质量检查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3.2.1规定。

表3.2.1石质坝基及岸坡清理质量检查项目与标准

岸坡及地基开挖

岸坡开挖应按设计边坡要求进行,断层破碎带应采用深挖充填方法处理

基础面要求

基础面无松动岩块、悬挂体、陡坎、尖角等,且无爆破裂缝

开挖面要求

开挖面平整,无反坡及陡于设计的坡度

3.2.2石质坝基及岸坡清理单元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3.2.2规定。

表3.2.2石质坝基及岸坡清理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

标高

允许偏差-10~+20cm

坡面局部超、欠挖(坡面斜长15m以内)

允许偏差-20~+30cm

坡面局部超、欠挖(坡面斜长15m以上)

允许偏差-30~+50cm

长宽边线范围

允许偏差0~+50cm

注:

负号为欠挖,正号为超挖。

3.2.3石质坝基及岸坡清理单元工程质量检测的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采用横断面法控制;

坝基部位横断面间距不大于20m,岸坡部位横断面间距不大于10m;

各横断面不少于6个测点。

3.2.4石质坝基及岸坡清理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应符合以下规定:

1合格标准:

检查项目符合质量标准;

3.3土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

3.3.1淤地坝坝基结合槽、岸坡结合槽、溢洪道、涵基、管沟开挖的施工质量评定应采用土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3.3.2土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单元工程质量检查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3.3.2规定。

表3.3.2土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质量检查项目与标准

沟槽开挖

开挖断面尺寸、坡度、水平位置、高程应按设计要求进行

基础处理

除岸坡结合槽基础外,其它沟槽基础必须进行处理

3.3.3土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单元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3.3.3规定。

表3.3.3土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

允许偏差0~+5cm

宽、深边线范围

允许偏差0~+10cm

3.3.4土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单元工程质量检测的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每10m取一个横断面,各横断面检测点不少于3个。

3.3.5土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应符合以下规定:

2优良标准:

3.4石质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

3.4.1基础为石质的淤地坝坝基结合槽、基坑、岸坡结合槽、溢洪道、涵基、管沟开挖的施工质量评定应采用石质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3.4.2石质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单元工程质量检查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3.4.2规定。

表3.4.2石质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质量检查项目与标准

检查项目

石沟槽开挖

开挖面

开挖面平整,无反坡及陡于设计坡度

3.4.3石质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单元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3.4.3规定。

表3.4.3石质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

项次

允许偏差在-10~+20cm

允许偏差在0~+30cm

3.4.4石质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单元工程质量检测的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3.4.5石质沟槽开挖及基础处理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应符合以下规定:

3.5石质平洞开挖

3.5.1人工开凿或爆破法施工的地下开挖工程施工质量评定应采用石质平洞开挖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

3.5.2石质平洞开挖单元工程质量检查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3.5.2规定。

表3.5.2石质平洞开挖质量检查项目与标准

开挖岩面

无松动岩块、小块悬挂体

结构尺寸

地质弱面处理

符合设计要求

4

洞室轴线

3.5.3石质平洞开挖单元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3.5.3规定。

表3.5.3石质平洞开挖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

洞底高程

拱圈半径

侧墙高度

开挖面平整度

允许偏差±

15cm

3.5.4石质平洞开挖单元工程质量检测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按横断面或纵断面法控制;

一般不少于两个断面,总检测点不少于20个。

3.5.5石质平洞开挖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应符合以下规定:

3.6土坝机械碾压

3.6.1土坝机械碾压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1填筑土坝体或水坠边埂土料的土质及含水率应符合设计和碾压试验确定的要求。

2铺土前应对压实表土刨毛、洒水;

应沿坝轴方向分层铺土,厚度均匀,每层厚度不超过30cm,土块直径小于5cm。

3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应平行于坝轴线,相临作业面的碾迹必须搭接,碾迹重迭10~15cm;

靠近岸坡、沟槽结构边角的填土应采用人工或机械夯实,夯击应连环套打,双向套压,夯迹重合不小于1/3夯径。

4坝体分段施工时,应清除接头表土,切成台阶,形成梳状齿槽;

坝体横向接缝结合坡度不应陡于1∶3,高差应小于5m。

3.6.2土坝机械碾压单元工程质量检查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3.6.2规定。

上坝土料土质、含水率

土质、含水率符合设计要求

碾压作业程序

碾压机械行走方向应平行于坝轴线,碾迹及搭接碾压符合要求

土块直径

小于5cm

分段施工

表3.6.2土坝机械碾压质量检查项目与标准

3.6.3土坝机械碾压单元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3.6.3规定。

表3.6.3土坝机械碾压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

质量标准

铺土厚度

合格:

允许偏差0~-5cm,合格率70%以上

优良:

允许偏差0~-5cm,合格率90%以上

压实指标(应达到设计干密度试样合格率)

粘性土

非粘性土

合格

85%

90%

优良

95%

不合格样不得集中在局部范围内

3.6.4土坝机械碾压单元工程质量检测的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铺土厚度检测应按作业面积大小每100—200m2取一个测点;

干密度按每200m2取样一个,每层不少于5个测点;

对于结合部位和边角及可疑部位应加密检测;

每单元工程取样不到20个时,可多层累积统计。

3.6.5土坝及水坠边埂机械碾压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应符合以下规定:

检测项目符合合格质量标准。

检测项目符合优良质量标准。

3.7水坠法填土

3.7.1水坠法填土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1施工前应对筑坝土料进行以下试验:

粘粒含量、塑性指数、崩解速度、渗透系数、有机质含量、水溶盐含量等;

修建水坠坝的土料应符合表3.7.1.1的规定。

表3.7.1.1筑坝土料控制性指标经验值

项目

均质坝

非均质坝

砂土

砂壤土

壤土

花岗岩和砂岩风化残积土

轻粉质

中粉质

重粉质

粘粒和胶粒含量(%)

<3

3~10

10~15

15~20

20~30

15~30

5~30

砂砾含量(%)

砾≤30

60~80

塑性指数

7~9

9~10

10~13

崩解速度(min)

1~3

3~5

5~15

<30

渗透系数(cm/s)

<1.0×

10-4

1.5×

10-5~2.0×

10-5

1.0×

10-5~1.5×

10-5

3.0×

10-6~1.0×

10-7

~3.0×

10-6

>1.0×

不均匀系数

>15

有机质含量(%)

水溶盐含量(%)

<8

表中粘粒含量是用氨水作为分解剂得出的。

2不同土料的起始含水率:

砂土按25%~40%控制,砂壤土、壤土按39%~50%控制,花岗岩和砂岩风化残积土按45%~55%控制;

相应稳定含水量:

砂土15%~22%,砂壤土、壤土23%~26%,花岗岩和砂岩风化残积土23%~27%;

按设计控制泥浆浓度、围埂宽度及质量。

水坠坝允许冲填速度应符合表3.7.1.2的规定。

表3.7.1.2均质坝允许冲填速度

坝高分区(从底部起)

<

1/3

1/3~2/3

>

2/3

两日最大升高(m)

1.0

0.8

0.6

0.4

0.3

0.5

旬平均日冲填速度

(m/d)

0.30~0.50

0.20~0.25

0.15~0.20

0.10~0.15

0.07~0.10

0.20~

0.30

月最大升高(m)

7.0

5.5

4.0

3.0

5.0

土料的粘粒含量在20%~30%时,可按《水坠坝技术规范》在坝体内设置砂井(沟)或聚乙烯微孔波纹管网状排水,允许冲填速度可取表中数值的1.5倍。

3输泥渠出口位置应合理设置,适时调整。

3.7.2水坠法填土单元工程质量检查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3.7.2规定。

冲填土质

边埂、冲填表面

边埂质量达到设计要求,坝坡无鼓肚,坝面无积水

冲填速度

符合施工设计

表3.7.2水坠法填土质量检查项目与标准

3.7.3水坠法填土单元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3.7.3规定。

边埂干密度

达到设计干密度试样合格率为70%以上,不合格样不得集中

达到设计干密度试样合格率为90%以上,不合格样不得集中

泥浆浓度

达到设计泥浆浓度试样合格率为80%,不合格样不得集中

达到设计泥浆浓度试样合格率为90%,不合格样不得集中

表3.7.3水坠法填土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

3.7.4水坠法填土单元工程质量检测的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边埂干密度取样执行本规程第3.6.4条有关规定;

泥浆浓度按每200m2取样一个,每层不少于5个测点;

3.7.5水坠法填土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应符合以下规定:

检测项目至少有一项符合优良质量标准。

3.8反滤体铺设

3.8.1反滤体铺设施工应符合以下要求:

1反滤体的基面(含前一填筑层)处理必须符合设计要求,验收合格后方可填筑。

2加工好的各种反滤材料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分开堆放在干净的土地上,采取保护措施,防止泥水和土块等杂物混入。

3反滤料的粒径、级配、坚硬度、抗冻性和渗透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4反滤层的结构层数、层间系数、铺筑位置和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5必须严格控制反滤层的压实参数,严禁漏压和欠压。

6铺筑反滤层,必须严格控制厚度;

砂和砂砾料应适当洒水,并预留相当层厚5%的沉陷量;

相邻层面必须拍打平整,保证层次清楚,互不混杂;

分段铺筑时,必须做好接缝处各层间的连接,使接缝层次清楚,不得发生层间错位、折断、混杂;

不论平面或斜面接头,都必须为阶梯状。

7堆石棱体,应先铺底面上的反滤层,次堆棱柱体,再铺斜向反滤层;

斜卧式反滤体,应从坝坡由内向外,依次铺至设计高度;

堆石的上、下层面应犬牙交错,不得有水平通缝;

滤水坝趾贴坡排水外坡石料的砌筑,应采用平砌法。

3.8.2反滤体铺设单元工程质量检查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3.8.2规定。

表3.8.2反滤体铺设质量检查项目与标准

反滤体基面

反滤料

粒径、级配、坚硬度、抗冻性和渗透系数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反滤体压实

密实,严禁漏压和欠压,符合设计要求

3.8.3反滤体铺设单元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3.8.3规定。

表3.8.3反滤体铺设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

检测项目

含泥量

不大于5%

不大于3%

每层厚度偏小值

不大于设计厚度15%的合格测点不少于70%

不大于设计厚度15%的合格测点不少于90%

3.8.4反滤体铺设单元工程质量检测的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含泥量检测应分层进行,每200~300m2检测一组,根据实测值直接确定合格或优良;

若合格和优良点数相同时,以工程量较大者的检测结果确定合格或优良;

每层厚度偏小值的检测,每100~200m2检测一组或每10延长米取一组试样。

3.8.5反滤体铺设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应符合以下规定:

3.9坝坡修整

3.9.1坝坡修整单元工程质量检查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3.9.1规定。

削坡

土坝碾压时,必须在每一层铺土上下游留有余量,坝体完工后按设计断面和坡比进行削坡

排水设施

坝体与岸坡交接处应按设计要求设置排水沟,以拦泄山体和坝坡的径流;

排水沟布置及断面尺寸应按设计确定

植物护坡

坝坡应进行植物防护;

选择主根较浅易生根、能蔓延、耐旱的草灌类,种植均匀

表3.9.1坝坡修整质量检查项目与标准

3.9.2坝坡修整单元工程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应符合表3.9.2规定。

削坡坡比

允许偏差为设计值的±

5%

排水渠宽、深

允许偏差为设计尺寸的±

表3.9.2坝坡修整质量检测项目与标准

3.9.3坝坡修整单元工程质量检测的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

坝坡不设马道时,每一坝坡检测点不少于5个;

设马道时,马道上下检测点分别不少于3个;

排水渠每10米测一个断面。

3.9.4坝坡修整单元工程质量评定标准应符合以下规定:

3.10干砌石

3.10.1土坝反滤体和护坡、护埂、护堤等干砌石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