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00267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2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x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

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七、八单元教学设计

21、画家和牧童

二、学习目标:

1、会认“戴”等13个生字,会写“兄”等12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3、懂得既要敢于挑战权威,又要谦虚谨慎。

4、培养收集资料的兴趣和习惯。

三、教学重点:

朗读感悟,体会画家和牧童的优秀品质。

四、教学难点:

懂得要敢于挑战权威,也要谦虚谨慎。

五、教学类型:

新授课

六、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生字卡片

2、学生收搜集我国画动物的著名画家的作品。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读题激趣,导入新课

1、仔细观察老师板书课题。

2、朗读课题三遍,低声议论对课题的解释。

3、交流对课题的理角,激发兴趣引入课文学习。

自由读文,随机识字。

1、第一遍:

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并标上段落序号。

2、第二遍:

借助生字表读准字音,困难处多读几遍。

3、第三遍:

同桌对读(逐段),针对“音准句通”相互评议纠正。

4、指名,集体认读生字新词。

通读全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画出让自己感动的句子,想想故事中谁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什么?

2、交流读后的感受。

字词检测,巩固认读

1、认读不带拼音的生字。

2、用生字扩词。

3、读带生字的词语,再指名从课文中找出带这些词语的句子读一读。

写字练习,练中识字。

1、认读田字梅中12个字并组词。

2、观察田字梅中生字的字形,说说写这些字要注意什么?

3、学生练习书写生字。

4、学生展示自己认为最满意的字。

 第二课时

朗读课文

分组朗读课文,比一比哪组读得好。

读词语,说句子

1、出示词语:

购买  浓墨涂抹 轻笔细描 批评和谐  翘起  驱赶 惭愧

2、用多种方法认读词语

3、学生自由选词语说句子。

自读感悟

1、轻声读课文,想想读懂了什么?

2、指名学生说说阅读感受。

3、牧童敢于批评大画家。

(引导:

坚持实事求是)

小组合作,品读课文

1、根据自己理解,选定品读的语段,自由组合。

a、读懂戴嵩的画技。

(课文1-4自然段)

b、读懂戴嵩谦虚的品质。

(课文5-6自然段)

c、读懂牧童坚持实事求是。

(课文5-6自然段)

2、合作阅读,小组讨论:

你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戴嵩画技高,为人谦虚和蔼牧童敢于说真话,实是求是?

3、自选交流的方式,反馈对语文语句的理解、感悟。

感情朗读,运用积累

1、小组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感情。

2、有感情地集体朗读课文。

3、介绍自己搜集或了解到的画家优秀作品的图片,用上课文中的词语。

用游戏形式巩固要求会认,写的字。

九、课后小结:

 22、我为你骄傲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滑”等9个生字,会写“报”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3、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三、教学重点:

领会故事中的道理和感情

四、教学难点:

学会承担责任,学会宽容

五、教学类型:

新授课

六、教学准备:

1、实物投影仪。

2、句子投影仪。

七、课时安排:

两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读课题,质疑,课题中的“我”是谁,“你”又是谁。

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

要求:

a、轻声读课文,画了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b、再读全文,思考刚才提出的问题。

交流:

1、请学生指出自学过程中最容易读错的生字,全班正音。

2、解决课题问题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

    老奶奶    “我”

    送报的孩子  “你”

默读课文,学习词句

1、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带生字的词语和由熟字组成的新词,自己喜欢的句子。

2、同桌互读互听自己画出的词语和句子。

3、展示朗读自己喜欢的句子,师生共同评价。

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正确,读流利。

指导书写

1、请学生观察要写的字,说说可以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

2、细看生字,说说写这些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练习书写四个字,四个词。

4、点评反馈。

小结:

 

 

第二课时

复习巩固

1、用多种方法认读生字、新词。

2、用投影出示一些句子,指名朗读。

自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思考:

a、是什么事情,使老奶奶写了“我为你骄傲”这句话?

b、老奶奶为“我”的什么品质感到骄傲?

2、分组或全班交流

感情朗读,加深体会

1、分组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说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事,是怎么解决的。

练习书写

听写生字词

积累语言

1、你觉得这篇课文中哪个句子写得最好,用横线画出来。

2、读读抄抄课后词语。

3、交流评议,提高学生对文学的鉴赏水平。

九、课后小结:

23、三个儿子

二、教学目标:

1、会认“既”等6个生字,会写“拎”等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人物说话时的语气。

3、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

培养听读欣赏的能力,写正确、美观的字。

四、教学难点:

懂得要孝敬父母的道理。

五、教学类型:

新授课

六、教学准备:

1、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

2、学生询问自己的父母,了解他们小时候是如何为你的爷爷奶奶分忧的。

3、学生采访班里的同学,了解父母平时对他们的评价。

4、老师准备教学课件、生字卡片等。

七、课时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谈话导入

1、交流课前询问和采访中的收获。

2、交流在家里为父母做了哪些事,有什么感受。

自主读通课文

1、出示“我会读”图标,学生自读课文,读准生字,自己觉得难读的句子,做个记号。

2、多读几遍没读通的句子,再听听同桌是怎么读的。

3、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让学生选择读。

a、我的儿子既聪明又有力气,谁也比不过他。

b、我的儿子唱起歌来好听极了,谁都没有他那样的好嗓子。

c、三个妈妈打了水,拎着水桶回家去。

d、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e、另一个孩子跑到妈妈眼前,接过妈妈手里沉甸甸的水桶,提着走了。

自主识字

1、学生保持出生字卡,在学习小组内读给伙伴听

要求:

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

3、游戏检查学生掌握生字的情况。

朗读课文

1、创设情境,小组且分角色反复朗读课文,读出人物的不同语气。

2、在小组内质疑、讨论,老师巡视点拨。

3、全班汇报交流

4、如学生对老爷爷的话提出疑问,老师可组织讨论,重点理解;如学生没提到这个问题,老师可随机提问,让学生讨论:

这“一个儿子”是指谁?

老爷的话是什么意思?

指导写字

出示“我会写”图标,指导写字,并组织展示。

指导重点:

1、注意别忘了“拎”的最后一点,“膊”的左上一点。

2、前面六个左右结构的字,老师可重点范写,指导“拎”字和“膊”字。

3、“甸”字是半包围结构的字,可提醒学生里面的“田”字可往左伸出一点,使整个字显得匀称。

4、“晃”、“荡”是上下结构的字,“晃”字要写得上窄下宽,老师可范写指导。

小结:

 

第二课时

巩固识字

出示带生字的词语,让学生认读。

编写课本剧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小组合作,根据课文情节,环境和人物的语言、行为、表情情绪等进行合理想象,把课文改编成课本剧。

3、确定各人所扮演的角色。

4、设计场景的布置

排练课本剧

各小组演练,老师巡视,随机点拨

课本剧表演并评议

1、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本剧。

2、引导学生评议。

a、人物的语气。

b、人物的动作。

c、人物的表情。

课后拓展

把本课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九、课后小结:

 

24、玩具柜台前的孩子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

2、默读课文,学习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重点:

会读写11个生字。

教学难点:

学会关爱父母、关爱他人的好品质。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导入新课

1、出示插图,引导看图,这是什么时候?

什么地方?

有谁?

在干什么?

2、学习新词:

玩具、柜台、售货员。

3、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柜台前的男孩。

二、初读课文,感悟主要内容。

1、自由读课,认读生字,边读边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读生字卡片的生字。

3、说说自己是怎样识记生字的?

4、开火车指名朗读生字,发准读音。

三、再读课文,勾画出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并读给大家听。

①朗读感悟1-7自然段。

②朗读感悟8-13自然段。

四、相互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流利地读读课文。

三、学习本课生字。

四、分析字形,识记生字。

五、默读课文,升华情感。

1、默读课文。

2、小组讨论

3、畅谈自己的感受。

六、作业

1、复述课文。

2、做孝敬父母的好事。

课后小结:

语文园地六

教学目标:

1、乐于探究,能发现词语的结构特点。

2、能独立识字,区别形近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3、通过品语交际,调动学生参加讨论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调动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方法:

指导、启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六组词的共同特点:

重叠形式相同,都是由两个意思相近的词构成的。

1、先让学生读词,再说说这些词有哪些相同之处,读词语时注意朗读的节奏。

2、再让学生说说这样类似的词语。

二、日积月累

1、读读认认

①自由练读四组词,说说每一组中的字有哪些相同之处。

②读读生字组成的词语,想想这些字词的意思。

③认读记忆八个生字,采取多种形式巩固记忆。

2、我会填

①看题目,说说这道题我们要做什么?

②仔细读每一组字,说说你的发现。

③独立完成练习

3、我会读

①自由练读。

②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③比比,看谁读得最好。

三、作业:

练习

第二课时

一、学习口语交际

一、学习口语交际

1、创设情境

指导两名学生把小华遇到的难题表流出来。

2、讨论

3、根据交流情况,教师小结。

4、分组讨论两种观点的理由,再指名学生发言。

5、学习展示台

1、查字典,了解“公民”一词的概念。

2、让学生说说作为公民应该为社会做些什么?

3、教师小结。

4、让学生讨论交流将为社会做些什么?

三、小结:

通过学习,同学们已掌握了要求,希望同学们养成积累好词佳句的好习惯。

并能够运用在学习中。

四、作业布置:

①认真读读本园地的字、词。

②写写自己对“公民”一词的想法。

25、玲玲的画

教学目标:

1、会认“玲”等8个生字,会写“叭”等9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积累对自己有启发的句子。

3、懂得在生活中要肯动脑,坏事也能变好事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识字和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课文录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读题认字

1、出示小女孩的画像,猜猜她是谁?

板书:

玲玲

2、读读上面的字,说说你有什么发现。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

补充完课题:

玲玲的画。

三、教师范读,听录音。

1、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2、小组内互读,进一步巩固字音。

3、出示生字卡片,用开火车的方式朗读。

四、记忆字形,理解含义。

1、小组讨论,讨论字形。

2、小组汇报识字方法。

3、小组之间开展识字竞赛。

五、指导写字。

作业布置:

抄写本课的生字。

课时小结: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的内容

二、再读课文,自读感悟。

1、读天天说的一段话:

“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只要肯动脑筋,坏事往往能变成好事。

2、联系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3、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4、小组合作,你感悟到什么?

三、朗读感悟

1、读了课文,你感悟到什么?

2、小组分角色,按自己的体会读课文。

3、选伙伴表演课文。

四、指导写字

五、日积月累

1、读课文,勾出你喜欢的新词。

2、把喜欢的新词抄写在自己的“日积月累”本上。

3、把课后练习“读读抄抄”中的句子抄下来,读一读,背一背。

六、作业布置: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6、蜜蜂引路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区别“常常”和“往常”的意思。

3、能领会列宁善于观察和思考的观点。

教学重点:

会认生字,会写9个字。

教学难点:

了解蜜蜂引路的道理。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挂图、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提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互动学习,读文识字。

1、创设情境,提出疑问。

2、指导识字,合作学习。

3、点评、范读、感悟。

4、自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词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标出来。

5、合作认字,记词。

6、再读课文。

7、出示生字卡片,开火车读、齐读。

8、自读自学。

三、边读边议,领悟其意。

1、简单介绍列宁。

2、读第一自然段。

3、“谈天”是什么意思,能否另换一个。

4、在读中感悟。

5、大家自己读第二自然段。

6、让学生读第二段,领悟其意。

四、提出疑问:

1、列宁要去找谁?

2、列宁打到了他要找的人了吗?

3、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五、作业布置:

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课学过的内容。

二、自读感悟。

1、你知道列宁和养蜂人的关系怎样?

是怎么看出来的?

2、什么叫“亲自”?

列宁为什么要亲自去找?

3、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人的?

你能画出列宁找养蜂人的路线图吗?

三、自读交流

1、小组交流

2、路线图展示

四、看图对话朗读

1、出示课文插图,自愿介绍图意。

2、同桌练习人物对话。

3、对话朗读(师生对练)

五、让学生认识到:

列宁是凭借细心的观察和科学分析,在蜜蜂这个“小向导”的“指引”下找到养蜂人的。

六、课后小结:

 

27、寓言两则

教学目标:

1、会认“寓”等10个字生,会写“守”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讲两个寓言故事。

3、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寓言,从中受到教育。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寓言。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弄清题意

出示课题,解释课题,“寓言”是用故事说明一个深刻道理或教训,“遇”是“寄托”的意思,“则”的意思就是“篇”。

二、教学《揠苗助长》

1、讲解题意:

“揠”是拔的意思,“助”是帮助,“长”是生长。

2、按“理解题意→了解故事→理解内容→认识道理”的顺序来进行学习。

3、听录音范读,要求学生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4、学习生字。

(1)借助拼音,细读课文。

(2)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

(3)同桌互教互学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5、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指名学生读,齐读。

(2)a、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在朗读中巩固生字。

b、感悟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思考:

(1)种田人看到禾苗几乎没有长高时,他心情怎样?

画出种田人的心情有关的词,理解:

巴望、焦急,读出种田人的焦急心情。

(2)种田人在这种情况是怎么做的?

怎么说的?

结果怎样?

朗读第2自然段,读出那个人卖力拔苗的情景及禾苗死后,十分失望的心理。

(3)寓言给你什么启示?

学生结合实际读读。

(4)种田人的愿望是好的,如果你是种田人的朋友、邻居或亲属,你怎样帮他实现自己的愿望?

(诵读全文,复述课文)

课堂小结:

你学了这篇寓言故事,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和教育。

第二课时

一、激趣导入,提示课题

1、谈话导入,明确教学目的。

同学们,你们喜欢听寓言故事吗?

寓言都是通过有趣的故事说明一个深刻的道理,寓言《守株待兔》说明什么呢?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好吗?

板书课题,齐读两遍。

2、揭示课题。

3、录音范读,边所边标出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理解寓言。

1、学习1、2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那个人为什么会守在树桩旁等待兔子呢?

(2)默读课文,说说那个种田人是怎么得到这只野兔的,找出文中有关句子读读。

出示生字“窜”“撞”,理解:

窜——乱跑;撞——碰

(3)他捡到兔子后,心里是怎样想的?

他的想法对吗?

为什么?

2、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说说这个人原来是怎样做的,结果怎样?

(守坐,庄稼全完了)

(2)齐读了自然段。

3、理解寓意

(1)他的做法对不对?

为什么?

(小组讨论)

(2)写了这篇课文,你懂得了什么?

教师总结:

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对于偶然得到的东本,我们不应抱有侥幸的心理,只有踏踏实实地做事,通过自己的辛勤劳动,才会取得收获。

4、齐读课文。

课后小结:

这篇寓言,你懂得了什么?

你从中受到了什么样的启发和教育。

 

28、丑小鸭

教学目标:

1、会认“烘”等1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展得从小要和善待人、互相尊重,同时要正确认识自己。

教学重点:

认读生字,写生字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道理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录音机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播放《丑小鸭》动画片,学生了解故事情节,激发学习兴趣。

2、学生说说所看到的、感知丑小鸭生活的生活遭遇。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边听边想课文主要讲什么?

2、学生质疑。

3、学生互相解答,老师参与。

4、借拼音,自读课文。

(1)自读全文,读准字音。

(2)同桌间认读生字,交流记字方法。

5、小组内轮流读课文,注意倾听,发现错误并纠正。

三、巩固生字

读生字卡片,齐读,指读,组内合作认读

四、课堂练习:

1、读词语。

2、积累词语。

(文中自己喜欢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发情趣

1、出示启示:

我校招收为《丑小鸭》配音的小演员,欢迎广大学生踊跃参加。

2、明确目标:

配音需要把课文读得流利、动听,这样才能更好地感染别人。

故事读得流利,我们已经做到了,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谁读得动听,打动听众的心。

二、自行探索、感悟课文

1、请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自由读,同桌评读,小组轮流读,轻声读)看看有什么感受。

2、读完课文后会有很多感受吧?

小组内先交流一下。

(通过表演或读一读表达感受)

三、小组交流、汇报体会

2、小组合作,  汇报感受。

每个小组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内容读后说一说这一段落给你什么感受。

(小组间相互补充,并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或表演来汇报)

a、第3自然段重点理解“讨厌、欺负、孤单”,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b、第4自然段重点通过表演小鸟“讥笑”和猎狗“追赶”,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c、第5自然段重点通过学生想象丑小鸭是怎样“悄悄过日子”来体会丑小鸭的可怜。

d、第7自然段重点读“啊,原来我不是丑小鸭,是一只漂亮天鹅呀!

”这句话,体会丑小鸭高兴、愉快、激动、幸福的心情

四、拓宽空间,升华认识

1、假如这只“丑小鸭”来到你的身边,你会对它说些什么?

2、这只“丑小鸭”变成“白天鹅”后,见到了“鸭妈妈”、“哥哥”、“姐姐”会说些什么?

第三课时

一、巩固练习

l、认读要求认识的字。

A、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集体读。

B、分组竞赛认读。

2、自荐讲《丑小鸭》的故事。

3、分小组交流自己积累的本课词句。

二、写字指导

1、指导观察

A、看看本课生字都是什么结构,  书写时注意什么?

B、注意区别“鹅”和“鸭”。

C、“蛋壳、欺负、翅膀”三个词语较难写,应重点观察。

2、示范指导

A、范写“鹅”和“翅膀”两个词。

(提示部件的摆放,让学生认真看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

B、“鹅”为左右结构,应注意左窄右宽;“翅”字,注意捺应该伸长:

“膀”应左窄右宽。

3、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

4、展示书写的字,  师生评议。

三、完成课后练习,阅读“我知道”

1、明确课后练习“读读写写”的要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

2、同桌互相订正。

3、自读“我知道”,再说说自己还读过安徒生的哪些作品;

四、扩展活动

l、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有声有色地讲述这个故事。

2、选看《安徒生童话选》。

五、练习设计

随堂练习:

假如你是那只丑小鸭,  当你看到自己美丽的倒影你会说些什么呢?

个性练习:

优秀生,学会灵活运用词句,一般学生掌握字、词学会有声有色讲述。

六、本课小结:

 

 语文园地七

教学目标:

l、发现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结合语言环境理解字意。

2、认识9个生字,巩固识字,积累词语。

3、能看懂图意,  能把自己所画的图画用文字表达出来。

4、树立生活中学习语文的观念,  勇于展示课外学习成果。

教学重点:

了解一字多义的特点,注意积累词语,在展示成果中提高语言能力。

教学难点:

口语交际

教学具准备:

生字卡片、画笔、白纸

教学类型:

复习课。

课时划分: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激趣:

今天我请了一位汉字朋友,它是谁呢?

出示“回”字用“回”字组词。

2、引导:

这位朋友要教给我们新的知识,想学习吗?

请你读读书上的三句话,告诉老师你发现了什么?

3、讨论:

每句话中的“回”字可以用其它的字代替呢?

4、结论:

同一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有时候不相同,要结合语境来理解字意。

5、扩展:

用“打”字练习组词,说句子。

进一步体会汉字一字多义的特点。

二、日积月累

1、出示词语,请同学们借助拼音读一读,看谁读得准。

2、请一个学生来朗读。

评议。

3、朗读词语。

采用多种形式读词语。

4、认读生字。

看谁先记住它们。

5、抽认生字,抢认生字。

6、用字组词并用词语说话。

如:

我左手拿碗,右手拿铁铲。

第二课时

一、朗读成语(读读背背)

1、请同学们轻声朗读词句,把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朗读。

学生自由练读成语。

3、指导朗读。

男女比读,  师生比读。

4、说说成语的意思,教师可作点拨。

5、扩展积累:

你还能说出哪些成语?

二、口语交际

1、看图了解图意

①出示挂图,提出要求:

先仔细看每一幅图,弄懂每幅图的意思,再把四幅图连起来观察后说说讲了一件什么事?

②学生自己看图,理解图意。

③学生在组内说,班上交流练说。

2、续编故事

①讨论:

如果你是这位小朋友,你会怎么做。

②列出学生想的办法。

③评一评谁的办法好。

④推荐讲得好的同学把故事讲给全班听。

3、扩展延伸

①  自主画一幅或几幅画,然后把画上的内容写下来。

②展示作品,互相观赏,互相学习。

4、展示台

①小组内展示课外学习语文的成果。

②作品在全班交流展示。

③办一个班级小报展览。

三、全课小结

在平时学习中,只要同学们多朗读,  多留心积累,词语一定会丰富起来,小朋友在本课的学习中,学得很认真。

29、数星星的孩子

教学目标:

1、会认“撒”等9个生字,会写“勺”等12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