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0030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8.7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x

高中语文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种树郭橐驼传》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本文借种树“设事明理”的写法。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难点:

①理清文章由事及理的论述过程,并挖掘其现实意义

②理解作者对百姓的深切同情以及政治理想。

三、课时安排

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柳侯公园是柳州人民为纪念柳宗元所建的一座纪念公园,始建于清光绪年间,是广西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园林布置精巧,园内柳侯祠建筑古朴端庄,祠旁有柳宗元衣冠墓、柳宗元及其部将的仿铜塑像等古迹,陈列有文物、书画,介绍了柳宗元的生平和历史功绩,人文气息浓厚。

不过,墓碑上对于柳宗元的生平事迹介绍有些模糊了。

谁能够大家介绍一下。

老师出示课件补充

柳宗元(773-819年)

原籍河东人,世称柳河东、河东先生;

因参加政治革新失败被贬,卒于柳州刺史任上,又称_柳柳州;

他主张政治改革,反对宦官专权和藩镇割据;

他提倡古文运动,主张“文以明道”,对当时的“古文运动”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他与韩愈齐名,世称“韩柳”;

他是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一生诗文达600余篇,著有《河东先生集》

(二)出示课题,展示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本文借种树“设事明理”的写法。

(三)预习检查,落实目标1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①病偻()早织而缕()

②橐()驼③移徙()

④早实以蕃()⑤窥()伺()

⑥木寿且孳()⑦其莳()也若子

⑧勖()尔植⑨早缫()而绪

⑩缀飧()饔()以劳吏者⑪长人者()

2、词类活用

(1)名我固当()

(2)早实以蕃()

(3)根拳而土易()(4)其筑欲密()

(5)爪其肤以验其生枯()(6)故乡人号之“驼”()

(7)而卒以祸()(8)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9)旦视而暮抚()(10)驼业种树()

(11)非有能早而蕃之也()(12)非有能硕茂之也()

3、一词多义:

其本欲舒()

本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抑本其成败之迹()

凡植木之性()

性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病偻,隆然伏行()

病故病且怠()

故乡人号之“驼”()

其培欲平,其土欲故()

不抑耗其实而已()

其实

虽曰忧之,其实害之()

4、文言句式

(1)我知种树而已,理,非我业也

句式:

译文:

(2)故不我若也

句式:

译文:

(3)吾又何能为哉

句式:

译文:

(4)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句式:

译文:

(5)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句式:

译文:

(6)传其事以为官戒

句式:

译文:

(四)文本研讨

听课文名家朗读,思考:

1、根据文章内容,为郭橐驼建立一个人才档案,并简要概括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

姓名

籍贯

外在形象

性格

职业本领表现

小结:

郭橐驼是一个形丑、心胸豁达、身残而自信、技艺高超、理明的植树能手。

 

2、研讨:

种树之道

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有什么不同?

默读第三段,从原文划出相关语句,完成表格。

 

种树方法

种后态度

结果

原因分析

郭橐驼

他植者

3、深入研讨:

①如果把故事中他植者种树中“忧之太勤”的部分去掉,行不行?

它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②默读第四段,分析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

官吏治民有什么特点?

表现在什么地方?

结果怎样?

③作者为什么会从“养树”联想到“养人”?

联系背景:

唐代从安史之乱以后,豪强地主兼并掠夺土地日益严重,“富者兼地数万亩,贫者无容足之居”,老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苦不堪言,民不聊生,繁政扰民如勤忧害树。

仅有一点土地的农民,除了交纳正常的绢粟外,还要承受地方军政长官摊派下来的各种杂税。

唐王朝急需休养生息的政策来重振国力,老百姓也需要宽松的政治统治以求安居乐业。

真正意图:

警示上层统治者清肃吏治,顺应老百姓的生活习惯和生产规律,让他们休养生息,才能恢复元气。

4、小结

文章通过对郭橐驼种树之道的记叙,说明“养树”的法则是: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并由此推论出“养人”的道理:

顺民之性以养其民。

并指出为官治民不能“好烦其令”,指责中唐吏治的扰民、伤民,反映出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这就是“借传立说、设事明理”的写法。

四、拓展训练

有两个人都在沙漠戈壁上种树。

其中一人在种好以后经常给树浇水,以保持充足的水分,而且精心管理。

而另一个人则在种好后给树浇了适量的水便不再管它,只是隔一段时间来看一看。

一年后,两人种的树都长大了。

忽然有一天刮起了大风,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

第一个人种的树大部分被风刮倒,有的连根拔起;而第二个人种的树却安然无恙。

后来第二个人解释,浇水多了,树根便不再往深处扎,而浇水少,树为了生存,根拼命往下扎,结果反而长得更牢固。

从以上故事,你能得出什么道理?

用文中的话回答,并把反映的道理续写出来。

五、作业:

爱是阳光,给人温暖;爱是雨露,滋润心田-----但过多的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情,请举例说明。

例如:

物与物之间

人与物之间

人与人之间

人与自然之间------

 

结束语

郭橐驼的成功告诉我们:

一个人要在社会上有立足之地,容貌未必是必要条件,关键要自信、自强、自立,有豁达的心胸,有一技之长;否则,一个人若对社会一无所用,无论多美的容貌,也是时代的寄生虫。

希望大家珍惜青春时光,努力向学,不负韶华,做时代的有用之才。

板书:

郭橐驼:

顺木之天以致其性

种树

他植者:

忧之太勤

官吏:

烦令扰民

治民

理想:

顺民之性以养其民

学情分析

1、学习特点:

学习对象为高二学生,他们已经有了前四册高中语文的学习,已经掌握了一些文言词汇和句式特点及规律,但对学习资源利用和知识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与综合能力还较低,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养成学习文言文的良好习惯,如过多地依赖老师讲,没有积极主动探究学习的意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

2.学习习惯:

知识面仍较为狭隘,文言基本功差,加上高中文言文相对较长,学生读起来感到枯燥乏味。

3.学习交往:

多表现为个别化学习,遇到不理解的文言词语,有的学生干脆跳过去,不去查字典或找同学讨论,浅尝辄止。

效果分析:

纵观整个课堂,教学内容选择精当,重难点突出,教学过程清晰,教学手段运用恰当,教学活动组织适当。

能引导学生一步步深入教材,不断提高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度,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真正做到“向40分钟要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上课时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贯彻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能够学以致用,总结规律,能够拓展训练较好,能够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符合当前核心素养的要求。

不足之处在于:

1、在教学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部分时间比较长,应再缩短时间。

2、在教学设计环节上,让学生读较少。

老师教的过多,有的问题给学生留的思考余地不足。

3、教学时间分配不是很合理,检查预习字音部分用的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的练习及拓展有些仓促,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更加注重时间的合理分配。

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种树郭橐驼传》选自人教版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下第三单元的一篇文言文。

本单元的这些名篇选自魏晋到明代的经典散文,主要是表现古人的人生感悟、事理思考、情感体验等,有的以情见长,至情至性,感人肺腑;有的以理取胜,理趣盎然,发人深思,旨在让学生触摸民族文化血脉,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古代散文。

学习本单元,重在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及其承载的文化观念,领会不同作者在审美上的独特追求。

《种树郭橐驼传》在教材中的地位非常高,首先本文寓意深刻,重在因事说理,针砭时弊。

通过对本课的学习,有利于学生掌握文章容叙事说理于一体、婉而多讽的写法,把握对举、类比的说理方式。

二、教学目标

根据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要求:

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

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要求学生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

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要求学生能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表现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能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

在“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要求学生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根据以上核心素养的要求,我确立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和思想,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⑵掌握“本、性、病”等实词的多义性、古今异义、“名、蕃、拳”等词类活用和一些重要的文言句式的特点及翻译。

⑶学习本文设事明理的写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从种树的道理中获得更多的人生启迪。

⑷培养学生以现代眼光审视古代文学作品,关注现实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诵读—鉴赏—讨论”为主线,以“诵读法、点拨法、探究法、比较法”为主要方法来组织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三、重点和难点

《种树郭橐驼传》虽名为“传”,但并不是一般的人物传记,实际上是一篇借“传”立说的讽喻性寓言。

文章通过谈论种树之理,来阐明治国之道,以郭橐驼种树为喻进一步阐明为政要顺应民心,要使人民休养生息的政治观点。

所以,本文的重点和难点这样设计:

重点:

理解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难点:

①理清文章由事及理的论述过程,并挖掘其现实意义

②如何由“郭橐驼”对“长人者”的叙述,引出正确的“养人术”,并总结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种树郭橐驼传》评测练习

柳宗元

学习目标

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本文借种树“设事明理”的写法。

预习案

一、走进柳宗元

二、落实目标1,

1、给下列划线的字注音

①病偻()早织而缕()

②橐()驼③移徙()

④早实以蕃()⑤窥()伺()

⑥木寿且孳()⑦其莳()也若子

⑧勖()尔植⑨早缫()而绪

⑩缀飧()饔()以劳吏者⑪长人者()

2、词类活用

(1)名我固当()

(2)早实以蕃()

(3)根拳而土易()(4)其筑欲密()

(5)爪其肤以验其生枯()(6)故乡人号之“驼”()

(7)而卒以祸()(8)而木之性日以离矣()

(9)旦视而暮抚()(10)驼业种树()

(11)非有能早而蕃之也()(12)非有能硕茂之也()

3、一词多义:

其本欲舒()

本摇其本以观其疏密()

抑本其成败之迹()

凡植木之性()

性能顺木之天以致其性焉尔()

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病偻,隆然伏行()

病故病且怠()

故乡人号之“驼”()

其培欲平,其土欲故()

不抑耗其实而已()

其实

虽曰忧之,其实害之()

4、文言句式

(1)我知种树而已,理,非我业也

句式:

译文:

(2)故不我若也

句式:

译文:

(3)吾又何能为哉

句式:

译文:

(4)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耶

句式:

译文:

(5)凡长安豪富人为观游及卖果者

句式:

译文:

(6)传其事以为官戒

句式:

译文:

研讨案

听课文名家朗读,思考:

1、根据文章内容,为郭橐驼建立一个人才档案,并简要概括郭橐驼是个什么样的人?

姓名

籍贯

外在形象

性格

职业本领表现

小结:

2、研讨:

种树之道

郭橐驼种树和他植者有什么不同?

默读第三段,从原文划出相关语句,完成表格。

 

种树方法

种后态度

结果

原因分析

郭橐驼

他植者

3、深入研讨:

①如果把故事中他植者种树中“忧之太勤”的部分去掉,行不行?

它与下文有什么关系?

②默读第四段,分析第四段写了什么内容?

官吏治民有什么特点?

表现在什么地方?

结果怎样?

③作者为什么会从“养树”联想到“养人”?

 

4、小结

 

拓展训练案

有两个人都在沙漠戈壁上种树。

其中一人在种好以后经常给树浇水,以保持充足的水分,而且精心管理。

而另一个人则在种好后给树浇了适量的水便不再管它,只是隔一段时间来看一看。

一年后,两人种的树都长大了。

忽然有一天刮起了大风,令人惊奇的事情发生了:

第一个人种的树大部分被风刮倒,有的连根拔起;而第二个人种的树却安然无恙。

后来第二个人解释,浇水多了,树根便不再往深处扎,而浇水少,树为了生存,根拼命往下扎,结果反而长得更牢固。

从以上故事,你能得出什么道理?

用文中的话回答,并把反映的道理续写出来。

 

作业:

爱是阳光,给人温暖;爱是雨露,滋润心田-----但过多的爱有时也是一种伤害。

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事情,请举例说明。

例如:

物与物之间

人与物之间

人与人之间

人与自然之间------

 

教学反思

《种树郭橐驼传》是一个名篇,词句理解上虽然有一定难度,课前我让学生充分预习,而对于作者柳宗元,不管是我本人还是学生都是十分熟悉的,因此,在上这篇课文前我是信心满满,相信我与学生之间定能有个天衣无缝的美妙配合,但真正上下来,我不得不承认教学永远是一门遗憾的艺术,现针对这篇课文的上课情况做如下总结:

一、优点

1、激发学生了学习兴趣。

导入新颖,用风景画柳侯祠导入,同时,在介绍柳宗元石碑时,以石碑上的文字模糊和柳宗元的事迹不详为由,引发学生走近柳宗元。

2、授课过程完整,教学过程清晰。

整堂课紧扣文言基础知识,从检查预习入手,到课文的深入研讨,拓展训练,步步落实,到作业布置,环环相扣,这样的安排显得教学设计思路清晰,重难点突出。

3、课堂教学能够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分小组讨论问题,贯彻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4、注重总结规律。

本节课特别注重基础知识的落实,如归纳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和文言句式的特点规律。

5、拓展延伸合理。

本节课的拓展训练新颖到位,能较好地突破的学习难点。

6、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结束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很强的现实性。

二、不足之处

1、本文骈散结合,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让学生深入文本,从读的环节上下功夫。

2、我的教学角色还不是很到位,讲解还是过多,学生参与程度不够,没有很好地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3、课堂气氛不是很活跃,学生的学习还是有些被动。

【课标要求】

根据高中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中“语言建构与运用”要求:

能在已经积累的语言材料间建立起有机的联系,能将自己获得的语言材料整合成为有结构的系统;能理解并掌握汉语言文字运用的基本规律,能凭借语感和语言运用规律有效地完成交际活动。

在“思维发展与提升”方面,要求学生能获得对语言和文学形象的直觉体验;能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活动中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自己对现实生活和文学形象的感受与理解,丰富自己的经验与语言表达;---------

在“审美鉴赏与创造”方面要求学生能感受汉语汉字独特的美,表现出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能感受和体验语言文字作品所表现的形象美和情感美,能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的语言和文学作品,分析其思想情感和语言特点,具有正确的价值观、高雅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品位------

在“文化传承与理解”方面,要求学生能借助语言文字,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解并认同中华文化,形成热爱中华文化的感情,提高道德修养,增强文化自信;-----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理想,增强为民族振兴而努力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根据以上核心素养的要求,我确立的教学目标如下: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⑴了解柳宗元的生平和思想,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

⑵掌握“本、性、病”等实词的多义性、古今异义、“名、蕃、拳”等词类活用和一些重要的文言句式的特点及翻译。

⑶学习本文设事明理的写法,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引导学生从种树的道理中获得更多的人生启迪。

⑷培养学生以现代眼光审视古代文学作品,关注现实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诵读—鉴赏—讨论”为主线,以“诵读法、点拨法、探究法、比较法”为主要方法来组织教学。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了解作者同情人民的思想和改革弊政的愿望。

三、重点和难点

《种树郭橐驼传》虽名为“传”,但并不是一般的人物传记,实际上是一篇借“传”立说的讽喻性寓言。

文章通过谈论种树之理,来阐明治国之道,以郭橐驼种树为喻进一步阐明为政要顺应民心,要使人民休养生息的政治观点。

所以,本文的重点和难点这样设计:

重点:

理解文中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难点:

①理清文章由事及理的论述过程,并挖掘其现实意义

②如何由“郭橐驼”对“长人者”的叙述,引出正确的“养人术”,并总结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数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