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04689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106.8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7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7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7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7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页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1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析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现状及对策论文Word文档格式.docx

Foodsafetyisaproblemthatnotonlyrelatestopeople’slifeandhealthy,butalsoeffectsthedevelopofacountry’seconomyand

国家强制标准和要求,不存在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致消费者病亡或者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的隐患。

在我国的《国家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中,对食品安全做了如下定义:

“食品安全是指食品中不应包含有可能损害或威胁人体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或不安全因素,不可导致消费者急性、慢性中毒或感染疾病,不能产生危及消费者及其后代健康的隐患。

在其中并阐明了食品安全的范围,具体包括:

食品数量安全、食品质量安全、食品卫生安全。

以上几个有关食品安全的定义中,虽然其具体的表述有所不同,但是都包含了一个共同的要素:

即不会对人体构成危害,不论这种危害是潜在或者直接的。

据此,本文中食品安全的定义为:

食品安全(foodsafety)指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要求,对人体健康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

第二部分:

我国近些年来出现的食品安全问题

我国食品工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取得突出的成绩,但是仍存在不少问题,目前最严重的就是食品的安全性问题,重大食品中毒事件频频发生,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

近些年来,我国不断出现食物中毒事件,中毒人数和因中毒引起的死亡人数也居高不下,下表是根据我国卫生部的统计数据制成。

而统计数据仅为上报卫生部的数据,据专家估计,这个数字不到实际发生数的1/10,由此可见,食品安全问题已日益严重,已经成为危害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的重要问题。

表1.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全国食物中毒事件情况的通报

年份

报告起数

中毒人数

死亡人数

2007

506

13280

258

2008

431

13095

154

2009

271

11007

181

2010

220

7383

184

2011

189

8324

137

2012前三个季度

133

5047

93

(数据来源: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官网)

食品安全从未离开过我们的视线,新闻媒体报导出一些食品安全问题,常常让我们惊恐不已,触目惊心。

特别是近几年来,重大食品安全问题的频发更是引起了各方的关注和深思。

2008年10月,四川广元柑橘生产中发生蛆虫疫情爆发。

这次柑橘疫情导致柑橘价格的大幅下跌,并且出现严重的滞销状况。

政府出资收购柑橘,并进行深埋、消毒处理,以控制疫情的发展。

(柑橘“生蛆”事件)

2009年1月22日,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案终审宣判。

自08年7月始,全国各地陆续收治婴儿泌尿系统结石患者多达1000余人,9月11日,卫生部调查证实这是由于三鹿集团生产婴幼儿配方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所致。

(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案)

2010年3月19日,调查负责人武汉工业学院教授何东平召开新闻发布会,建议政府相关部门加紧规范废弃油脂收集工作,再次引起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担忧。

据报道,目前我国每年返回餐桌的地沟油有200至300万吨。

医学研究称地沟油中的黄曲霉素强烈致癌,毒过砒霜100倍。

(地沟油“打而复生”、禁而不绝)

2010年8月31日,山东媒体爆出,“只需一滴,清水就能变高汤”的食品添加剂“一滴香”是通过化工合成的有毒物质,食用后会损伤肝脏,还能致癌。

市面上打着“一滴香”字号的食品调料非常多,“一滴香”麻油、“一滴香”白酒、“一滴香”芝麻酱等随处可见。

媒体曝光后,带有“一滴香”字样的调料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滞销。

(一滴香事件)

2011年3月15日,据央视报道《每周质量报告》的3•15节目《“健美猪”真相》报道,河南孟州等地养猪场采用违禁动物药品“瘦肉精”饲养,有毒猪肉部分流向河南双汇集团下属分公司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

“十八道检验、十八个放心”的字样随处可见,但却不包括“瘦肉精”检测。

“瘦肉精”属于肾上腺类神经兴奋剂“瘦肉精”肉可致人患瘤。

(“瘦肉精”事件)

2011年4月初,安徽工商部门查获一种名为牛肉膏的添加剂,可让猪肉变“牛肉”。

这种牛肉膏不仅在小肉松作坊中使用,在一些小吃店,也是公开的秘密。

随后记者发现,福州、广州、南京等多地“牛肉膏”疯卖。

牛肉膏有牛肉自然香味,易溶于水,水溶液呈淡黄色。

一些熟食店、面馆为牟利而用牛肉膏将猪肉“变”牛肉。

专家指出,过量食用牛肉膏或会致癌。

(“牛肉膏”事件)

2012年4月15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本期节目《胶囊里的秘密》,曝光河北一些企业,用生石灰处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卖给绍兴新昌一些企业制成药用胶囊,最终流入药品企业,进入患者腹中。

由于皮革在工业加工时,要使用含铬的鞣制剂,因此这样制成的胶囊,往往重金属铬超标。

经检测,修正药业等9家药厂13个批次药品,所用胶囊重金属铬含量超标。

(“毒胶囊事件”)

这些年来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数都数不完,就连消费者信赖的品牌也都频频被曝光,这还只是报导出来,展现给大众的,不敢想象还有多少不为人知的食品安全问题隐藏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残害着我们的健康,威胁着我们的生命!

第三部分: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产生的原因分析

近几年来,似乎我们一谈起食品安全问题,首先想到的就是没有良心缺乏责任感的企业。

其实食品企业只是导致此种问题发生的一个因素,食品从源头的原材料供应到最终到达消费者所经过的一系列环节都可能成为产生食品安全问题的原因。

食品生产和流通的过程,可以简化为如下的框图。

食品生产流通过程图

(图来源:

农业经济问题2002年第10期)

1.源头控制缺失

食品行业的原材料直接来源于农牧渔业,农牧渔产品的质量状况决定着最终食品的质量水平。

在农牧渔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影响其质量的因素很多。

如在农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大气、水、土壤等环境污染,农药的不合理使用等都会直接影响农产品的质量。

在牧业和渔业,环境污染、抗生素滥用和违禁药品的使用,饲料添加剂的不安全使用等,都会使有害物质进入动物体内,在动物体内产生富集。

这些富集了有害物质的动物体本身或者动物生产的蛋、奶等产品必然不符合基本的安全卫生要求。

以不符合食品质量安全要求的原料生产的食品也不可能是优质、安全的食品。

因农牧渔业的分散生产,质量控制难度大,一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三鹿毒奶粉事件,原因就在于原料奶中加入了有害物质三聚氰胺,集中暴露了我国食品生产企业源头控制上的薄弱问题。

2.企业的责任感缺失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越来越注重追逐利润最大化,而把消费者的健康安全和社会责任感抛到了一边。

部分企业与个人唯利是图,缺乏社会责任感。

陈贵民、雷造民在《企业社会责任的界定》中指出,企业社会责任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企业对其自身经济行为的道德约束,它既是企业的宗旨和经营理念,又是企业用来约束内部包括供应商生产经营行为的一套管理和评估系统。

而“三鹿”、“蒙牛”“康师傅”“双汇”等龙头企业,本应肩负食品安全的重大社会责任,为我国食品企业做好全心全意为消费者的榜样,然而却为了降低成本增加利润,放任“三聚氰胺”、“自来水源”“瘦肉精”等事件的发生,造成极坏的社会影响。

这些消费者信赖的品牌产品不断曝光的各种问题实在令消费者心寒。

3.相关的法律制度不健全

有关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的安全质量标准、安全质量检测标准以及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构成的有机体系称之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我国食品

安全法律体系的核心内容是《食品卫生法》。

我国在法律建设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和国际标准相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

法律制度的完善程度还不够,亟需解决。

食品质量安全法律体系的系统性不够。

具体标准和法规的制定上也不够协调和系统。

另外违法成本过低,也助推了违法行为的发生。

地沟油作为食用油制售就是一个鲜活的例证,其收集与炼制成本相对于正规食用油极为低廉,且一旦被执法部门发现,处罚力度也相对较轻,不足以对违法者构成震慑。

地沟油之所以形成这么大的“产业规模”,正是这种原因助推了它。

违法收益远高于违法成本,无形中助长了违法者的胆量。

廉价的成本、巨额的收益,使违法者敢于以身试法。

4.政府监管的不到位

我国食品安全管理体制可概括为“全国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指导协调、各方联合行动”。

采取了“分段监管为主、品种监管为辅”的方式。

对于食品的管理工作,虽然各个方面都使尽全力,想维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给广大消费者一个健康、安全的食品消费环境。

但却事与愿违,非但没有达到预计的目的,还使得各执法部门为了争夺权利而彼此不合。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统一的管理监督机构、政府职能划分不明确,多头管理的结果是部门之间争执不休。

同样是食品安全管理,涉及到卫生、农业、粮食、质检、工商、商贸、海关以及新成立的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各个部门的职能划分不甚明确。

有些工作互相推诿,撂着没人干。

“多部门齐抓共管”,其结果反而是各部门相互“踢皮球”,职责不明时能少管就少管,职责交叉时能不管就不管,致使在很多环节出现监管漏洞。

5.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薄弱

消费者既是食品安全问题的受害者,同事也是食品安全问题的缔造者。

生产与消费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没有生产就无法消费,同样没有消费生产也无法进行。

有害或不合格食品的出现及长期存在,也在于它一直存在市场,有人消费才是它长存的不竭动力。

这主要源于有些消费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只衡量价格的差异,却忽视了产品质量的问题;

有些消费者对于食品的质量,缺乏判断的能力,辨不清真伪;

也有些消费者受到了食品安全的侵害,却缺乏维权意识,忍气吞声,自认倒霉。

有了这些消费者的纵容,劣质食品才有了滋生的土壤。

第四部分:

解决食品安全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1.加强源头控制

食品安全问题要从源头开始加强控制,防止有害食品从源头流入市场,造成对消费者的危害和生产加工零售过程中资源的浪费。

在此暂不讨论对资源和环境的治理和保护等重大而艰巨的问题。

这一环节的直接措施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加强对农药和饲料等的管理,堵住一些国家明令禁止使用的农药在市场中流通,在必要的时候对剧毒农药和有害饲料进行必要的市场管制;

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的科普教育,提高对农药的鉴别能力,促进农药安全合理地使用。

2.强化企业责任

企业要明确自己在整个食品消费市场中所处的重要位置,在获取正当利润的同时,要明确企业所承担的责任。

一味地追求利润也许会使企业获得一时的暴利,但这样的企业注定不会长久。

企业只有长期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赖,从而建立起品牌,树立起企业的形象,也就能获得长远的发展和利益。

要建立从原材料进厂到成品出厂的全程质量监控,不能仅仅把重点关注在最终产品的监测上,而是要对原辅材料的供应、食品加工、流通等每一个环节进行分析、控制,建立质量信息的可追溯机制。

完善食品安全快速反应机制,发现质量问题,及时处理,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建立严密的食品监管网络,对种植养殖、生产加工、包装、储运、销售各环节实行全过程监管,确保食品安全。

企业是食品生产经营的第一责任主体,要落实责任,发现问题及时追究责任,涉及违法犯罪的要移交公安司法机关

3.健全食品法律法规

市场需要法规的建立才能逐步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食品卫生管理条例。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食品卫生法》。

我国目前的食品卫生政策主要基于《食品卫生法》所规定的条款实行的。

我国现行的食品安全体系中存在很多问题。

职能部门既制定和解释法规、标准又行使执法功能,不可避免地出现问题,食品安全难以真正落实。

各地应加快出台与《食品安全法》地方性配套法律、法规,以法律效力规定食品安全责任体系,并对现有的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整合、补充和完善,明确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理顺各监管部门执法关系,避免出现监管环节界定不清,各监管部门相互推诿的现象。

同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综合协调机制,统一组织、协调食品安全各监管部门的食品安全监管工作,形成食品安全监管合力,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监管到位的食品安全监管机制,确保食品安全监管覆盖“从农田到餐桌”的所有环节。

4.加大执法力度和监管力度

对违法制售问题食品的企业和个人的惩罚力度的不够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屡禁不止的一个重要原因。

违法的成本太低必然导致违法行为增多。

加大对违法者的处罚力度,对制售质量不安全食品的不法厂商处以高额罚款,并从重追究其刑事和民事责任,以提高其违法成本。

同时也要加强对执法者的管理,注重对执法人员的法律培训和思想道德教育,制定严密的工作纪律和内部审批程序,强化行政执法权力的制约机制,完善行政执法人员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大案要案领导集体决定制度,不断强化执法和执法监督。

政府要加强对食品市场的准入管制,对不符合食品安全生产标准的企业决不能让其进入市场,对于已进入市场但没有按照标准进行生产的企业,立刻令其停止生产、退出市场。

要加强对食品质量安全的监测,对任何企业都不能免检。

近几年来很多处问题的都是免检企业或免检产品。

此外,在多数危害食品安全的事件背后,往往隐藏着国家工作人员失职、渎职甚至包庇、纵容和充当“保护伞”的问题。

要改善我国目前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的现状,必须遏制和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的犯罪,严惩相关职务犯罪行为,并把这项工作作为一项长期坚持的制度,确保人民健康安全。

要把依法查办国家工作人员在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和危害食品安全犯罪案件查处中的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犯罪,作为当前查处的一个重点。

在打击危害食品安全犯罪的大要案的同时,对一些涉案金额虽不是很大,但是造成社会严重危害、犯罪情节恶劣、群众媒体反映强烈的案件也应当发现一案查处一案,绝不姑息放纵。

5.明确政府职能

建立统一、高效、权威的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赋予食品安全委员会全国食品安全的垂直监管职能,把多个部门的分段监管过程统一协调起来,消除监管空隙,真正实现全程监控。

建立有效的食品安全信息系统,强调食品安全制度建设和食品安全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同时通过定时发布食品市场检测等信息、及时通报不合格食品的召回信息、在互联网上发布管理机构的决策等,使消费者了解食品安全的真实情况,增强自我保护能力。

政府还应提供平台让消费者参与食品安全管理、加强对媒体的管理,要求媒体以客观、准确、科学的食品信息服务于社会和公众。

6.提高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

消费者要强化自我保护意识,食品安全性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市场对更安全食品的需求和对不安全食品的排斥即市场的导向,这与消费者做出的选择有重大关系。

消费者的安全性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对消费过程中的食品安全性控制起着关键的作用。

一方面政府应加强食品安全信息管理和综合利用,构建全社会食品信息平台,及时收集汇总、及时传递、分析整理食品安全信息,定期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综合信息,引导消费者充分认识和把握食品风险的各种来源。

另一方面,食品是“经验产品”,消费者在消费之后的体验及其反应对于发现假冒伪劣食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目前情况下,消费者消费了假冒

伪劣商品如果不出现重大事故一般会忍气吞声,而不是积极举报。

这一是源于中国人的维权意识普遍比较弱,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里比较严重,二是由于维权渠道不畅通,一些消费者想要维护自己的权益也经常会遭遇投诉无门或维权成本过高等问题。

要创造有效的激励机制,促使消费者在消费了假冒伪劣食品之后进行举报。

国家可以在对假冒伪劣食品厂商的罚款中抽取一部分资金建立起重奖举报假冒伪劣食品消费者的专项基金,国家和地方的食品安全委员会要专门设立食品安全问题举报电话,鼓励消费者积极举报,并将检查处理的结果及时向举报人反馈并向公众公布。

7.加大社会舆论监督

应该对消费者开展道德教育,合理引导消费,对恶意造假坑害百姓的不法企业,要坚决揭露予以曝光,依法给予严惩;

对守法经营企业给予保护和宣传,提高其知名度和信誉度。

同时做好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管理工作,防止极少数新闻媒体通过对个别问题的炒作误导消费者。

另外,需要做好食品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利用一切媒体宣传食品安全科普知识,让消费者掌握正确的食品安全消费知识,提高消费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还要进一步健全群众监督网,建立有效的举报激励机制,通过提高群众对食品安全工作的认识和积极性,参与食品安全管理。

8.推广并实施HACCP等先进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HACCP(HazardAnalysisCriticalControlPoint)表示危害分析和关键控制点。

确保食品在消费的生产、加工、制造、准备和食用等过程中的安全,在危害识别、评价和控制方面是一种科学、合理和系统的方法。

在食品的生产过程中,控制潜在危害的先期觉察决定了HACCP的重要性。

通过对主要的食品危害,如微生物、化学和物理污染的控制,食品工业可以更好地向消费者提供消费方面的安全保证,降低食品生产过程中的危害,从而提高人民的健康水平。

传统的食品安全控制流程一般建立在"

集中"

视察、最终产品的测试等方面,通过"

望、闻、切"

的方法去寻找潜在的危害,而不是采取预防的方式,因此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而在HACCP管理体系原则指导下,食品安全被融入到设计的过程中,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最终产品检测。

因而,HACCP体系能提供一种能起到预防作用的体系,并且更能经济地保障食品的安全。

部分国家的HACCP实践表明实施HACCP体系能更有效地预防食品污染。

例如,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统计数据表明,在水产加工企业中,实施HACCP体系的企业比没实施的企业食品污染的概率降低了20%到60%。

在HACCP中,有七条原则作为体系的实施基础,它们分别是:

1)分析危害–检查食品所涉及的流程,确定何处会出现与食品接触的生物、化学或物理污染体。

2)确定临界控制点–在所有食品有关的流程中鉴别有可能出现污染体的、并可以预防的临界控制点。

3)制定预防措施–针对每个临界控制点制定特别措施将污染预防在临界值或容许极限内。

4)监控–建立流程,监控每个临界控制点,鉴别何时临界值未被满足。

5)纠正措施–确定纠正措施以便在监控过程中发现临界值未被满足。

6)确认–建立确保HACCP体系有效运作的确认程序。

7)记录–建立并维护一套有效系统将涉及所有程序和针对这些原则的实施记录,并文件化。

需要指出的是,HACCP不是一个单独运作的系统。

在美国的食品安全体系中,HACCP是建立在GMPs和SSOPs基础之上的,并与之构成一个完备的食品安全体系。

HACCP更重视食品企业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的分析和控制,使之与食品安全相关联。

迄今为止,HACCP已被许多国际组织如FAO/WHO、CAC等认可为世界范围内保证食品安全卫生的准则。

实施HACCP可以有效地改善卫生状况、保障产品质量安全,预防食物中毒及食源性疾病,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增加其市场竞争力,提高企业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但实施HACCP所需的投入大,技术知识的要求也高,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不少困难,因此政府应加大支持的力度,以确保HACCP体系的有效实施。

第五部分:

关于应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国际经验和借鉴

每个国家都存在食品安全问题,也都为应对此种问题提出了很多对策和解决措施,这其中有些值得我国借鉴。

1.美国

孙杭生认为,美国是目前世界上食品安全保障体系最为完善的国家之一,其监管机构的设置主要是一种总分模式,处于顶端的是“总统食品安全管理委员会”,负责协调全局。

各分支机构有:

(1)农业部系统。

相关部门有“食品安全检验署”、“农业研究中心”、“动植物健康检验中心”,主要负责肉类、禽蛋的监管及动植物病虫害控制检疫等。

(2)卫生部系统。

相关部门有“食品及药物管理局”、“食品安全与实用营养中心”、“疾病控制与防预中心”等,监管奶用和食用家畜的饲料及兽药的安全使用,饮食性疾病和各类突发事件等。

(3)国家环保署系统。

负责饮用水的卫生标准和质量标准等事务,在各州均设有工作机构和雇员。

(4)各类民间非政府组织。

其分工明确、相互协调,协助政府做好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

在法制方面,美国有关食品的法规有《联邦食品、药物和化妆品法》、《联邦肉检验法》、《禽肉制品检验法》等。

经过多年努力,美国已逐步形成了完整的监控体系。

杨鹭花认为美国模式对我国具有启发性:

(1)明确的责任分工。

美国食品安全监管机构虽然众多,但权责清晰,责任到位,各职能单位既单独负责,又接受全国统一协调,达到了系统功能的最大发挥。

(2)健全的应急管理机制。

迫于反恐需要,美国对突发事件应急体系进行了强化建设和有效整合,集中了美国当前各系统最好的技术和管理资源,有效杜绝了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

(3)完备的法制体系。

美国之所以高效地预防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与其立法和执法上的先进性密切相关。

此外有学者指出,借鉴美国的经验,还必须大力培育民间组织,凭借其公益性、灵活性等优势,使其在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欧盟

张月义分析了欧盟的食品安全监管体系。

其机构有:

(1)欧洲食品安全局。

对欧盟内部所有与食品安全相关的事务进行统一管理,负责向欧盟委员会提出意见。

(2)欧盟公众健康、消费者保护部。

其宗旨是为欧洲消费者的消费安全提供保障并保持相关法制建设的完善更新,对欧盟各成员国在食品安全等方面的工作进行监督,并同欧盟其他部门、成员展开合作。

(3)欧盟食品与兽医办公室。

其主要职责是监督欧盟在食品安全、动植物健康等方面法规的实施,并将监督结果写入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