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04722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40 大小:37.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4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4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4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4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4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4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4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4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4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4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4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4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4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40页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40页
亲,该文档总共4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docx

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

最新国家开放大学电大专科《土地利用规划》期末题库及答案

考试说明:

本人针对该科精心汇总了历年题库及答案,形成一个完整的题库,并旦每年都在更新。

该题库对考生的复习、作业和考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会给您节省大量的时间。

做考题时,利用本文档中的查找工具,把考题中的关键字输到查找工具的查找内容框内,就可迅速查找到该题答案。

本文库还有其他网核及教学考一体化答案,敬请查看。

《土地利用规划》题库及答案一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10小题,共30分)

1.按照八大类土地分类,下列土地利用类别不属于交通用地的是()

A.沟渠B.公路

C.民用机场D.农村道路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不包括()。

A.因地制宜原则B.层次性原则

C.主导性原则D.协调原则

3.下列不属于地下水的是()。

A.上层滞水B.潜水

C.承压水D.雨水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订的时限一般是()。

A.二至三年B.三至五年

C.五年或十年D.十年或二十年

5.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中的作用不包括()

A.规划的定量化和科学化B.计算更为精准

C.评价过程和规划过程的“可视化”D.动态规划功能

6.能表征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指标是()o

A.绿色植物覆盖率B.单位耕地马力数

C.建筑密度D.土地垦殖率

7.影响水土流失因素中,目前人类可控制的是()。

A.单位面积上的土壤流失量B.降雨因子

C.土壤可蚀性因子D.坡度因子

8.土壤腐殖质的热容量比空气、矿物质大,比水()o

A.大B.相当

C.不确定D.小

9.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主要体现在()0

A.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B.对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控制

C.对土地整理、复垦潜力分析D.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10.下列指标能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是()。

A.人均用地而积B.交通密度

C.土地开发利用率D.土地垦殖率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2小题,共10分)

11.耕地利用单元(简称田块)

12.土地利用规划

三、填空(每空4分.5个空,共20分)

13.±壤是指能够支持—生长的陆地表而的

14.耕地的规划要考虑“—、水、—、林、—”综合协调,最大限度地开发土地生产力。

四、简答题(第15小题15分,第16小题25分.2小题,共40分)

15.请筒述土地资源的功能有哪些。

16.请回答哪些因素影响着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10小题,共30分)

I.A2.D3.D4.C5.B

6.A7.D8.D9.B10.B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2小题,共10分)

II.指由末级固定田间工程设施(如沟渠、林带、道路等)所围成的,可以进行耕作、灌排、收获等田间管理的沟渠路林等田间工程设施齐备的多种功能的综合地段。

12.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白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技术措施。

三、填空(每空4分.5个空,共20分)

13.植物疏松表层

14.山田路(顺序可换)

四、简答题(第15小题15分,第16小题25分.2小题,共40分)

15.答:

一是植物生产功能,即指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可以生产出入类某种需要的植物产品和动物产品,这是土地的本质功能之-(5分)。

二是土地的建设承载功能,城乡居民点、交通运输、水利等各类工程建设事业,均要以土地资源作为基本载体而开展,土地资源的工程性是其又一重要性质(5分)。

三是土地的生态功能,包括支撑功能,即将生物体固定在土地中,保持其直立生长;养育功能,叩土地能够提供生物生长所需的各类养分资源的特性;净化功能,即土地对进入其中的污染物在一定范围内有扩散、分解等作用。

(5分)

16.答:

影响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所研究地区的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5分);

(2)所研究地区的气候资源及水资源状况(5分);(3)所研究地区的技术、经济条件(5分);(4)所研究地区由社会、文化状况制约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平均需要(5分);(5)所要计算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时间段。

(5分)

《土地利用规划》题库及答案二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10小题,共30分)

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中环境影响评价原则不包括()o

A.因地制宜原则B.层次性原则

C.主导性原则D.协调原则

2.按照八大类土地分类,下列土地利用类别不属于交通用地的是(

A.沟渠B.公路

C.民用机场D.农村道路

3.地理信息系统(GIS)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编制工作中的作用不包括(

A.规划的定量化和科学化

B.计算更为精准

C.评价过程和规划过程的“可视化”

D.动态规划功能

4.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订的时限一般是()0

A.二至三年B.三至五年

C.五年或十年D.十年或二十年

5.下列不属于地下水的是()o

A.上层滞水B.潜水

C.承压水D.雨水

6.能表征土地利用生态效益的指标是()。

A.绿色植物覆盖率B.单位耕地马力数

C.建筑密度D.土地垦殖率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主要体现在()o

A.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B.对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控制

C.对土地整理、复垦潜力分析D.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8.土壤腐殖质的热容量比空气、矿物质大,比水()o

A.大B.相当

C.不确定D.小

9.影响水土流失因素中,目前人类可控制的是()o

A.单位面积上的土壤流失量B.降雨因子

C.土壤可蚀性因子D,坡度因子

10.下列指标能反映土地利用集约度的是()。

A.人均用地面积B.交通密度

C.土地开发利用率D.土地垦殖率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2小题,共10分)

11.土地利用规划

12.耕地利用单元(简称田块)

三、填空(每空4分.5个空,共20分)

13.耕地的规划要考虑“—、水、—、林、—”综合协调,最大限度地开发土地生产力。

14.土壤是指能够支持—生长的陆地表而的—o

四、筒答题(第15小题15分,第16小题25分.2小题,共40分)

15.请简述土地资源的功能有哪些。

16.请回答哪些因素影响着土地资源承载力水平。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10小题,共30分)

I.D2.A3.B4.C5.D

6.A7.B8.D9.D10.B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2小题,共10分)

II.是对一定区域内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土地的白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经济技术措施。

12.指由末级固定田间工程设施(如沟渠、林带、道路等)所围成的,可以进行耕作、灌排、收获等

田间管理的沟渠路林等田间工程设施齐备的多种功能的综合地段。

三、填空(每空4分.5个空,共20分)

13.山田路

14.植物疏松表层

四、简答题(第小题15分,第小题25小题,共分)

15.答:

一是植物生产功能,即指土地具有一定的生产能力,可以生产出人类某种需要的物产品和动物产品,这是土地的木质功能之-(5分)。

二是土地的建设承载功能,城乡居民点、交通运输、水利等各类工程建设事业,均要以土地资源作为基本载体而开展,土地资源的工程性是其又一重要性质(5分)。

三是土地的生态功能,包括支撑功能,即将生物体固定在土地中其直立生长;养育功能,叩土地能够提供生物生长所需的各类养分资源的特性;净化功能,即土地对进入其中的污染物在一定范围内有扩散、分解等作用(5分)。

16.答:

影响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所研究地区的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5分);②所研究地区的气候资源及水资源状况(5分);③所研究地区的技经济条件(5分);④所研究地区由社会、文化状况制约的物质生活水平的平均需要(5分);⑤所要计算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的时间段(5分)。

《土地利用规划》题库及答案三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10小题,共30分)

1.降水量的单位为()o

A.cmB.mm

C.mD.ha

2.按照八大类土地分类,下列土地利用类别不属于未利用地的是()

A.特殊用地B.荒草地

C.沙地D.田坎

3.下列属于沉积岩的是()o

A.砂岩B.板岩

C.千枚岩D.片麻岩

4.下列指标当中不是反映土地利用程度的是()。

A.土地开发利用率B.土地复垦率

C.城市化水平D.土地垦殖率

5.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特性的是()。

A.面积的有限性B.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

C.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D.整体性及多用途性

6.可忍耐8-15o的坡度地形种植的是()o

A.豆科作物B.旱生谷类作物

C.水稻D,棉花

7.关于土壤蒸发,正确的是()o

A.在土壤蒸发的第三阶段,防止蒸发的措施是松土,以切断土壤毛细管

B.在第一蒸发阶段,壤质土壤丢失的深层水分比砂质土壤多

C.土壤表层形成千涸层,加快了蒸发

D.有植物覆盖的土表,总散失水量少于裸地

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主要体现在()。

A.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B.对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控制

C.对土地整理、复垦潜力分析D.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9.联系村庄之间和通往附近城镇的道路为()。

A.村间路B.机耕路

C.田间路D.乡间路

10.下列没列人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的是()。

A.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保障体系B.土地供需综合平衡

C.土地利用结构优化D.土地利用宏观布局和微观设计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2小题,共10分)

11.国土

12.土地复垦

三、填空(每空4分.5个空,共20分J

13.±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过程中,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有—原则、层次性原则、—原则。

14.田间工程应包括耕地内部的灌溉、—、道路、林带等各个基本建设项目及其附属物。

15.平原是负地形,是物质的集聚地,其共同特点是—,—,土壤水分条件较好。

四、简答题(第16小题15分,第17小题25分.2小题,共40分)

16.请简述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及作物生长的作用。

17.请简述风沙地开发战略规划的主要内容。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10小题,共30分)

I.B2.A3.A4.C5.C

6.B7.B8.B9.A10.A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2小题,共10分)

II.指归某一国家主权管辖的地球上的某一部分空间,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和它们的下层、上空,还包括大陆架等。

12.是指对在生产建设过程中,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破坏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使其恢复到可利用状态的活动。

三、填空(每空4分.5个空,共20分)

13.因地制宜主导性

14.排水沟

15.地势平坦土层深厚

四、筒答题(第16小题15分,第17小题25分.2小题,共40分)

16.±壤有机质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虽然含量很少,但对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和作物生长等方而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3分)。

首先,它含有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各种营养元素,为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提供能源,对土壤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均有着深刻的影响(4分)。

其次,对重金属、农药、化肥等有机、无机污染物起着明显的抑制和减轻毒害的作用(4分)。

第三,有机碳被认为是影响全球“温室效应”的主要因素,对全球碳素平衡有着重要意义。

(4分)

17.答:

风沙地开发战略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协调人口一资源一环境与发展的关系(10

分);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林牧农全面发展(5分);第三,实行土地制度改革(5分);第四,增加政府财政支持,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5分)

《土地利用规划》题库及答案四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大气辐射:

2.土壤质地:

二、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土地利用规划的特性,首先是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要对土地利用进行干预,因此规划有;由于规划要从国民经济整体的角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因而规划有—

2.水资源的三要素为、和水的保证率。

3.根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性质,规划强调,逐级控制,分为国家、省级、地(市)级、县级和乡(镇)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作用是,合理配置土地资源。

4.耕地利用单元设计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的规划设计;二是耕地利用单元内的规

划设计。

5.山区土地治理的生物措施是—,工程措施有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下列不属于土地资源特性的是()。

A.面积的有限性B.位置的固定性和区域的差异性

C土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当,土地资源严重退化D.整体性及多用途性

2.下列没列入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的是()。

A.建立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保障体系B.土地供需综合平衡

C.土地利用结构优化D.土地利用宏观布局和微观设计

3.关于气温日较差,错误的叙述是()。

A.随海拔增高而减小B,随纬度的增高而增大

C.随季节不同而异D.气温的日较差也受地形的影响

4.关于土壤蒸发,正确的是()o

A.在土壤蒸发的第三阶段,防止蒸发的措施是松土,以切断土壤毛细管

B.在第一蒸发阶段,壤质土壤丢失的深层水分比砂质土壤多

C.土壤表层形成千涸层,加快了蒸发

D.有植物覆盖的土表,总散失水量少于裸地

5.土地的纬向地带性规律是由于()o

A.距离海洋远近不同,降水或大气湿度造成的B.接受太阳辐射量不同造成的

C.海拔高度变化造成的D.海拔高度、距离海洋远近不同共同造成的

6.以下说明黏质土的是()o

A.土温变幅大,白天升温快B.宜耕期长

C.氧气充足D.吸附能力强,保水保肥性好

7.下列不得列入独立工矿用地的是()。

A.规划期间不改变用途的独立工矿用地

B.已列入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规划工矿建设用地

C.占用耕地建砖瓦窑

D.经批准设立的工业开发区

8.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主要体现在(

A.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B.对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控制

C.对土地整理、复垦潜力分析D.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9.基本农田是()。

A.种植农作物的土地B.高产稳产田

C.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D.包括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

10.节水灌溉技术包括()。

A.喷灌B.微灌

C.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输水D.以上三项都是

11.联系村庄之间和通往附近城镇的道路为()。

A.村间路B.机耕路C.田问路D.乡间路

12.草场每年同一时期放牧的方式,称为()。

A.季节性重复放牧B.-区连续放牧

C.迟延放牧D.休闲轮牧制

13.影响水土流失因素中,目前人类可控制的是(•)o

A.单位面积上的土壤流失量B.降雨因子

C.土壤可蚀性因子D.坡度因子

14.关于山地丘陵,正确的叙述是()。

A.地面突出起伏不平,相对高差大于200m,为山地

B.我国的山地丘陵面积约630万kmz

C.我国的山地丘陵面积约占国土而积的66.4%左右

D.以上三项都是

15.盐渍土特点为“瘦、死、板、冷、渍”,其中“瘦”指的是()0

A.营养元素含量低B.微生物数量少,活性低

C.土壤通透性差,水分条件不良D.土壤性凉,春季地温上升缓慢

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16分,任答两题)

1.简要说明黏质运积物土壤和壤质运积物土壤的特点。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措施包括哪儿方而?

3.建设人工鱼塘在选择用地方而应如何考虑?

五、问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1.说明在地形复杂地区,为防止水土流失减少地表径流,进行耕地规划的程序。

2.山地丘陵区的土地开发战略规划要考虑到哪儿方而的问题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大气辐射:

地球大气具有一定的温度,它日夜不停地向外辐射能量。

这种辐射称为大气辐射。

2.土壤质地:

土粒占土壤质量的百叫做土壤质地,也称为土壤的机械组成。

二、

填空(每空2分,共20分)

1.政策性整体性

2.水量水质

3.自上而下因地制宜

4.耕地利用单元白身要素田间工程设施

5.植树造林修梯田、修地坝水坝

三、

单选题

(每题2分,共30分)

四、

1.C

6.D

11.A

简答题

1.答:

2.A3.B4.

7.C8.B9.

12.A13.D

(每题8分,共16分,

黏质运积物质地黏重,

14.

5.B

10.D

D15.A

任答两题)

土壤的通透性差,不适宜栽培果树、瓜及花生、甘薯、马铃薯等作物

(3分),但它的保蓄能力强,养分含量较多,有后劲,所以种植小麦、玉米、水稻等谷类作物是比较适宜的(3分)。

壤质运积物质地适中,土壤的通透性和保蓄能力都比较好,适宜于各种作物的栽培(2分)。

2.答:

实施措施包括法律措施、行政措施、经济措施和技术措施四个方面。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经同级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后,报上级批准,作为地方性法规,由人大监督执行。

政府要制定配套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条例,对有关问题作出具体规定,贯彻执行。

积极推行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行土地有偿使用,启动和发展土地市场。

开展土地利用动态监测,监督保证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

(4个方面,各分)

3.答:

人工鱼塘用地选择一般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⑴水源充足,水质好,含盐、含铁量少(2分);

(2)±壤渗漏少(2分);(3)安全,无洪水、潮汐和大风等威胁(2分);(4)交通便利,运输通畅(2分)。

五、问答题(每题12分,共分)

1.答

(1)配置作物种植区和轮作区;

(2)根据自然地形,划分几个田块;(3)确定各种水土保护林带的设置;(4)根据地形特点和等高线方向,确定合理的耕作方向;(5)结合林带、田间渠系配置耕作田块;(6)配置田间道路。

(每点2分)

2.答:

要处理好保护与开发、治理与利用的辩证关系。

首先是山、水、田综合治理,以小流域综合治理着手,整体考虑,生物措施、工程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相结合、治理与利用相结合(3分);注意立体农业开发,一些地方“山上林草戴帽、山腰果树盘绕、山下粮田富饶”的立体农业开发模式,十分成功(3分);在山区,水土保持是治理的根木,在适当的地方植树,乔灌草结合,增加植被覆盖度,还要结合工程措施(2分);山区要以林为主,多种经营,树木生长期长,取得经济效益慢,要注意种植速生树种,并加强人工抚育。

北方干旱、半干旱山区,不适宜种植乔木的,应以灌木和草为主。

山区土地类型多样,可考虑栽培一些特殊的经济作物,如柑橘、茶叶、烤烟、板栗、柿子、核桃等(2分);最后,由于林果生产经营周期长,在政策层面上,要解决好山区土地使用权长期(或至少50年)不变的问题(2分)。

《土地利用规划》题库及答案五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

共10分)

1.大气辐射:

2.耕地利用单元:

二、填空题(每空2分。

共20分)

1.通过植物体表蒸发水分的过程称为o植物可以通过对其进行调节。

2.建筑组群的自然通风与、,以及建筑组群迎风的方位、风向对组群的入射角大小等有关。

3.就人类可利用的地下水资源来说,地下水可分为、和承压水。

4.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编制准备工作包括和二个方面。

5.山区土地治理的主要措施是和o

三、单选题(每题2分。

共30分)

1.关于土地的概念,错误的是()。

A.土地是一种自然经济综合体

B.土地既是劳动资料,又是劳动对象

C.土地是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等组成的生态系统

D.土地是普通商品

2.土地资源的功能为()o

A.植物生产功能B.建设承载功能

C.生态功能D.1:

2_h三项都是

3.太阳直接辐射强度的垂直变化()o

A.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降低

B.冬季水平面上太阳直接辐射最高

C.随海拔高度增加而增加'

D.夏季太阳高度角最大,到达水平而的直接辐射最小

4.昼夜温差比较大()。

A.作物的产量较高质量较好

B.白天温度高,增加了有机物质的消耗

C.夜间温度低,增加了有机物质的消耗

D.影响作物的质量

5.风以三种方式将沙粒带人气流,造成沙尘暴的方式是()o

A.推移B.跃移

C.悬移D.以上三种都有

6.在城市规划布局中,错误的安排是()o

A.留出楔形绿地、风道等开敞的空间

B.南方炎热地区,为防夏季日晒,缩小建筑间距、

C.工业区安排在居住区盛行风向的上风处

D.使建筑朝向夏季的主导风向、

7.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供给制约和引导需求”,主要体现在()

A.对土地利用现状分析B.对土地数量和质量的控制

C.对土地整理、复垦潜力分析D.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调整

8.基本农田是()。

A.种植农作物的土地B.高产稳产田

C.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D.包括耕种三年以上的滩地和海涂

9.下列不得列入独立工矿用地的是()o

A.规划期间不改变用途的独立工矿用地

B.已列入基木建设投资计划的规划工矿建设用地

C.占用耕地建砖瓦窑

D.经批准设立的工业开发区

10.山区发展果树,要考虑岩石类型,出产柑橘品质优良的,一般是()o

A.石灰岩山区B.花岗岩山区

C.紫色砂页岩山区D.玄武岩山区

11.耕地利用规划的意义是()。

A.科学利用耕地的保证

B.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良好的土地条件

C.为提高土地生产率和土地利用率创造良好的土地条件

D.以上三项都是

12.节水灌溉技术包括()o

A.喷灌B.微灌

C.渠道防渗和低压管道输水D.以上三项都是

13.直接通往田地的道路为()o

A.村问路B.机耕路C.田问路D.乡间路

14.草场每年同一时期放牧的方式,称为()o

A.季节性重复放牧B.一区连续放牧

C迟延放牧D,休闲轮牧制

15.盐渍土特点为“瘦、死、板、冷、渍”,其中“死”指的是()o

A.营养元素含量低B.微生物数量少,活性低

C.土壤通透性差,水分条件不良D.土壤性凉,春季地温上升缓慢

四、简答题(每题8分。

共16分。

任答两题,多做不多给分)

1.简要说明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

2.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实施措施包括哪几方面?

3.简要说明复垦规划的程序。

五、问答题(每题12分,共24分)

1.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包括一些什么内容?

2.说明平原干旱地区耕地规划设计的程序。

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供参考)o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大气辐射:

地球大气具有一定的温度,它日夜不停地向外辐射能量。

这种辐射称为大气辐射。

2.耕地利用单元:

是指由末级固定田间工程设施(如沟渠、林带、道路等)所围成的,可以进行耕作、灌排、收获等田间管理的沟渠路林等田间工程设施齐备的多种功能的综合地段。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

1.蒸腾气孔的开闭

2.建筑的间距大小排列组合方式

3.上层滞水潜水

4.组织准备收集资料

5.生物措施工程措施

三、单选题(每题2分,共30分

1.

D

2.D

3.

C

4.A.5•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