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0495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3.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docx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

南方网十七大访谈:

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

  嘉宾:

  谢爱珠:

阳江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

  杨静娟:

汕头市金平区金厦街道月季园社区党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

  贾东亮:

肇庆市广宁县南街镇八一农场党支部书记、场长。

  时间:

2007年10月17日19:

30——21:

30

  主持人洋洋:

各位网友大家晚上好,欢迎来到南方网南方日报连线十七大北京直播室。

在十七大两千多名党代表中约有五分之一是来自基层党组织的代表,我知道广东团里的基层组织代表不少,其中更有明星党支书,今天我们就请到了其中三位就怎样当好党支部书记的问题与大家交流。

欢迎三位的到来,先请嘉宾向网友介绍一下自己。

  谢爱珠:

我是阳江阳西县程村镇红光村的党支书。

网友们大家好!

  贾东亮:

我是肇庆广宁县八一生态农场党支部书记、场长。

网友们好。

  三位基层党代表在南方网北京嘉宾访谈现场。

  杨静娟:

我是汕头市金平区金厦街道月季园社区党支部书记,我叫杨静娟。

网友们大家好。

  作为党代表无尚光荣、责任重大

  主持人洋洋:

三位代表这次都是第一次来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吗?

  贾东亮:

作为党代表都是第一次。

  主持人洋洋:

刚才三位都说了是第一次以党代表的身份来北京,这里有很多网友想问一下三位,作为一位基层党员上京开党代会、开十七大有什么样的感想呢?

  贾东亮:

应该说是无尚光荣、责任重大。

  杨静娟:

我的感受也是这样的,我们在一线工作的党员能来北京开会感到很光荣,责任重大。

  为老百姓做实事是给十七大带来的最好的礼物

  主持人洋洋:

来之前身边一定有很多人提出很多建议希望你们能够带到北京来,请问你们都带来些什么问题呢?

  贾东亮:

我带来了三件礼物,第一件礼物是村村通,第二件礼物是农村党建,创业党支部。

第三件是卫生村。

村村通就是根据省委、上级各级党委政府关于新农村建设方面,什么是新农村?

新农村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我是这样认为的。

新农村有几个方面要表现出来,要在农民的衣、食、住、行、用几方面最终表现出来。

衣食就是温饱问题,住和行就是小康了,用就是全面小康了。

新农村也是这样的,在新农村建设中衣、食、住、行、用,现在农村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了,农村住房不像城市,自己有地,可以解决住的问题。

但是行的问题在新农村建设来说,农民没有能力来铺桥修路,没有这个经济实力。

尤其是革命老区,像山区的农村只能是修一些羊肠小路,要想修硬底道路广宁是做不到的。

在广宁革命老区中在新农村建设中就解决了行的问题。

在新农村中也是一个最基础的,也是最关键的。

解决行路难,原来是没有路可走的,都是山区的羊肠小道,第二是解决出行难,村村通解决了行路难和出行难,我们都知道路通财就通,农村里的路通了以后,生产资料可以买进来,运输可以解决。

另外我们自己的农产品销售也就解决了。

一些老板可以到山区来投资,解决销售问题。

  贾东亮:

原来制约农村发展的就是路的问题,路通财通在山区表现得非常淋漓尽致。

比如说广宁原来种沙糖桔,外面发达的地方都在种,都已经靠沙糖桔致富了,盖了沙糖桔楼、买上了车。

对于山区的人来说也知道种沙糖桔可以发财致富,但是没法种,种了之后卖不出去,要几十公里才可以把沙糖桔担出去卖。

村村通没有解决使很多地方农村发家致富受到制约。

村村通之后,在广宁硬底化行政村百分之百达到了,路级通乡村巴士也解决了,这样就解决了通过农民的出行问题。

原来出行有的是骑摩托车、有的是步行都比较危险,刮风下雨时就没有办法出行了。

现在通了乡村巴士,路通了客运也通了,解决了农民群众的出行问题。

  贾东亮:

这次十七大报告中有一个统筹城乡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这里提到了基础设施建设。

要缩小城乡差距这条路也是非常关键的。

要想富先修路,路一解决了,群众富有了,衣食、住行、用这些问题就相应地都解决了。

  贾东亮:

第二个礼物是卫生村,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也提出来好几年了,但是对于革命老区、山区里的农村怎样建设新农村?

应该从哪里入手呢?

肇庆广宁那边以卫生村为抓手进行了新农村建设。

首先解决一个村庄里的整洁、卫生。

原来山区里的有些农村真的是脏乱差,养的猪、牛都是放养,还有很多厕所都是建在村庄外面,你还没有进这个村就臭气烘烘的,另外村里的污水沟都是敞开式的,脏乱差。

广宁结合实际,是山区,经济不够发达。

现在用人民群众能够接受的方式从卫生村开始,把农村的环境卫生治理好,包括街道整治、道路的维修,改厕改水,把厕所建成无害化厕所。

现在也用上了自来水。

另外街道的臭水沟都搞成封闭式的,这样街道就宽了,也很整洁。

卫生村一抓了之后环境好了,人民群众的身体也健康了,这样劳动力也就加强了,创业致富各方面一系列地都来了。

卫生村建设在广宁那里非常受欢迎,群众积极性也都很高。

  贾东亮:

第三个礼物是农村的党建。

结合着我的创业党支部谈一下,也是农村党支部的一面镜子,采取的是支部加协会的性质。

改变的以往传统的党建工作,都是很死板的,活动内容单调,群众有时不愿意参加。

现在我们采取了支部加协会的性质,前半部分按照党建要求完成党建的工作内容,后面是以协会的性质谈一下业务,进行经验交流。

在完成党建工作的同时业务也得到了提升。

  主持人洋洋:

您的前两份礼物不管是修路还是卫生村都体现了十七大报告中的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

最后一件礼物创业党支部以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党的光辉照耀到城市的每个角落。

杨书记您带来了什么礼物呢?

  杨静娟:

我是在基层工作的,老百姓希望关注民生问题,因为我是直接跟老百姓接触的。

这一次报告里也讲了很多,我听报告感到很高兴,老百姓最关注的是生活有改善,生活过得好。

  主持人洋洋:

在您的社区里老百姓比较关注哪些民生问题呢?

  杨静娟:

主要是生活、看病、小孩读书的问题比较多。

我那个社区比较特殊,我们那里的残疾人比较多,精神病患者也多,困难群众也比较集中,是弱势群体比较集中的社区。

  主持人洋洋:

谢书记,请您谈谈这次来北京参会的感受。

  谢爱珠:

我这次来北京感觉到自己作为一个农村基层干部,能够有这么好的机会来到北京参加盛大的会议感觉非常荣幸。

感谢党多年来对本人的培育,使自己成长、成熟了。

从一个普通的党员,现在能够带领群众致富、带来改变,这是我给十七大带来最好的礼物。

  主持人洋洋:

前天三位都是在现场亲耳聆听胡总书记的报告,报告一出来在网上的论坛中也引起了很多网友的热评。

其中有一位网友一语惊堂说十七大报告亮点全在细节,细到感动里,不知道三位对报告又有着怎样的感受和体会呢?

  贾东亮:

我是现场聆听了总书记的报告,整个会场与总书记形成共鸣,进行联动。

整个报告前前后后有40次掌声。

大家帮着数的,而且每次掌声的长短、掌声声音的大小完全反映了党代表的心情。

  主持人洋洋:

最长的一次掌声是什么时候?

  贾东亮:

最长的一次掌声是对台、两岸关系中谈到了关于台湾的主权问题,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国人民共同来决定,这里写得非常好,掌声时间是最长、最响的。

掌声也是无声的语言,代表了党代表的愿望,也是说出了最基层全国各族人民的心声,最基层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心声是通过我们党代表表达出来的。

  谢爱珠:

我们作为基层的代表,感觉使命是光荣的,责任更重大。

  党支部书记的工作要与老百姓密切相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主持人洋洋:

三位都是来自基层的党支部书记,基层党支部有很重要的作用,它既是联系上级党组织与一线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也是直接带领群众完成各项任务的基础。

由于是最直接地接触一线老百姓群众,是不是所处的工作环境也是最复杂、最多元的呢?

  贾东亮:

是的,最基层的党支部书记,要是按照部队职务来说就相当于班长。

班长就是“兵头将尾”,对下我们直接面向的是群众、最基层的党员。

作为我创业党支部下面的党员都是以退伍军人为主的,14名党员8名是退伍军人,有4名是下岗工人,我的党员对象是这部分人。

可能她们两位支书跟我的有所不同。

  杨静娟:

我作为一个居委会主任和党支部书记,谈不上什么官,我们社区支部有下岗职工的党员和离退休的党员、还有退伍兵的党员、大学生党员。

谈不上是什么官,是像家长一样的,工作是很琐碎、也是很复杂的,做好这个工作要靠我们有这份责任心,我总结起来还是责任。

有这个责任来做好这一份工作,带领这帮来自各个方面的党员履行好职责,在社区起带头作用。

一个支部是一个堡垒,一名党员是一面旗帜。

  主持人洋洋:

您刚才说到基层党支部工作很琐碎,网友可能都不太了解基层党支部到底有哪些具体的工作呢?

  杨静娟:

我是一肩挑,支部书记、居委会主任我都是一个人挑的。

本来居委会的工作都是大妈、大婶的工作,很琐碎的,一天到晚什么都要管、什么都要你来解决,党员工作就是这样的。

都是家常里短的事。

  谢爱珠:

农村支部的作用是把党组织下达的任务在我们那里落实、贯彻,把党的指示、方针政策都贯彻到村民、老百姓中,这是第一点。

第二点是把本村的集体经济搞好,为群众多办实事。

第三是把本村的治安环境管理好。

在自己本职工作的范围内能够有一个稳定、祥和的环境供群众生产、生活。

同时还有带领村民走致富之路。

  主持人洋洋:

请谢书记谈一下农村支部的构成。

  谢爱珠:

我的支部有党员59个,班子成员15个,我们那里管的地方有三个自然村,有三千多人,我们红光村的村中主要是靠养蚝致富的。

现在我家里都养蚝,都养了十多年了。

  主持人洋洋:

有一位网友PLMK说,现在的基层感觉都是兼职的多,基本上都是抓生产的兼职党支部书记,我有一个担心,一旦工作忙碌起来,只抓生产了,别的工作可想而知。

不知道三位如何看待这位网友提到的现实?

  贾东亮:

这本身也是一个现实。

现在要顺应时代的发展,因为社会在进步、在发展,不像原来计划经济的时候,现在都是在市场经济下运行的。

像我们的支部是支部加协会就解决了这些问题。

按照支部加协会这种形式,农村的党建慢慢地都在往这方面过渡。

单纯地一个支部,支部书记要带头致富,我们不拿什么工资,在基层工资非常少,首先自己要致富,这样才能带领村民、党员致富。

这样政治和经济两不误,这是充分运用政治经济学把支部管理好。

  主持人洋洋: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谢爱珠:

我们那里也是一样的,事情都会分轻重缓急。

  主持人洋洋:

有一句俗话“打铁还需自身硬”,三位都是来自基层的明星党支书,给咱们出个招,您觉得以后基层党支部的建设有什么好的措施吗?

  贾东亮:

农村慢慢地要以支部加协会的形式来发展,一般像我们支部书记都是担任会长一类的,按照党的职务是一个支部书记,按照协会就是像会长一样的,一方面抓党建、一方面抓经济。

会长嘛,首先要把自己的资源、能力发挥出来,吃苦在先享受在后这是作为村支书对自己最基本的要求。

在职业上要技高一筹,从思想上、意识上、解放思想上要靠党支部书记来带领。

  主持人洋洋:

您对于社区党支部今后的发展有什么设想?

  杨静娟:

我们社区居委是群众的组织,这是我们自己组织的,支部也是这样的。

党员都是居民党员,我们一手抓社区的管理服务工作,一手又抓党建的建设。

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谢爱珠:

我刚才讲的也是这个意思,两手抓,重点要抓大一点。

  贾东亮:

我们三个同样是支部书记,但是三个的性质又不同,面对的对象也不同,我与他们两个相比,我是抓政治、经济就行了,其他的计划生育这些婆婆妈妈的东西我这里就没有了。

我那些党员的行政管理也不在我这里,计划生育也不属于我们管,就在他们的所在地管。

  杨静娟:

我们什么都要管,婆婆妈妈什么都要管的。

  贾东亮:

像她的支书如果当好的话可以当区长、可以当市长。

  杨静娟:

我们要像十个指头弹钢琴,这样来做好党建工作。

  主持人洋洋:

只要老百姓有需求的都要努力做。

  杨静娟:

其实社区居委会的工作是很难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

现在城市管理工作的重心都下移了,离退休的组织关系都转到社区党支部了。

这个组织关系我们管,但是他们领退休金、工资这些都是在原来单位那里领。

  谢爱珠:

我们和贾书记不同,我们是领工资的。

你没有领工资,是一种无私奉献。

和他相比他是最高尚的,他没有待遇,而是一种无私奉献。

我们是有义务、又有责任的。

  贾东亮:

我是回报型的,回报政府、回报社会,我是以这种心态来带领党支部书记,带领大家致富的。

  谢爱珠:

我们这边是服务于群众,但是是政府行为,我们是为政府、为党在最基层工作,实施这些。

  杨静娟:

我们是代表党和政府开展工作的,所以我们直接接触老百姓。

我们起的是桥梁作用。

党和政府下达什么任务我们就传达给老百姓。

  主持人洋洋:

都很好地实践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杨静娟:

我们时刻牢记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谢爱珠:

今天晚上我们三个都有不同的角色,说到底都是基层最一线的,但是每个人所做的工作、所服务的对象都不同,工作量、管的事、做的事都有不同。

但是我们都是在尽自己最大的能力把这件工作做好。

  贾东亮:

我那里的主要任务是把农村的致富能手,比如像退伍军人,就像一个培训基地一样,他们更多地致富,然后再辐射到群众中去,最终是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自己的贡献。

  主持人洋洋:

我记得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一头狮子带着一群羊胜过一头羊带着一群狮子,说明领头人至关重要。

从一个普通老百姓的角度来说,觉得您需要一个怎样的领路人呢?

  谢爱珠:

如果我是老百姓的话,我就想这个带头人要急老百姓所急、做老百姓想做的事,这就是百姓的希望。

  贾东亮:

要能够带领他们真的过上幸福生活,这是最切身的利益。

就是衣食住行用。

假如说我是一个老百姓,我也会这样要求我的带路人,能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谢爱珠:

“为了家乡能够有一个好的名誉我就干了”

  主持人洋洋:

我想换位思考一下,今后我们会带领老百姓更好地创业、致富。

很多网友发贴来问,不知道村支书是一个什么样的官儿?

  谢爱珠:

都不算是官。

  主持人洋洋:

在您几年前刚刚上任时红光村是远近闻名的恶霸村、白粉村,说句实在话我很难把有着这些特征表述的一个地方与红光村现在的形象联系起来。

  谢爱珠:

当时报纸上也好,电台上也好,刊物上也好都这样宣传过我们红光村,但实际上我觉得那几句话重了一点。

我可以承认当时的红光村是落后的,群众的法制观念、法制意识比较淡薄。

但是至于恶霸村这个字眼太重了。

  主持人洋洋:

当初请您出山时您犹豫过?

  谢爱珠:

犹豫过。

  主持人洋洋:

为什么呢?

  谢爱珠:

因为我是一个女人,那时他们都没有人愿意当村支书的。

  主持人洋洋:

人们为什么推荐您做村支书呢?

  谢爱珠:

我也不知道他们为什么会推荐我,我想可能是因为我自己很老实吧。

  主持人洋洋:

不管怎样,您最终还是作出了勇挑重担的决定,是什么促使您下这样的决心呢?

  谢爱珠:

都是村民给我的勇气。

他们在我的后面大声呼吁我出来。

当时很多党员都不愿意当支部书记,最后群众推举我,组织又去考察,外面的一些干部也回来做工作,不管怎么样你出来试一试吧。

其实当时不是我不想当这个干部,而是怕自己当不好。

  贾东亮:

你老公同意吗?

  谢爱珠:

当时我的家庭、我老公都不同意,有些共产党干部就做我老公的工作。

我愿意把这个村搞好,让它有一个好的名誉,外面人都说我们红光村怎么怎么不好,为了家乡能够有一个好的名誉我就干了。

  贾东亮:

你老公是党员吗?

  谢爱珠:

不是。

  贾东亮:

你老公怕你吗?

  谢爱珠:

不怕,我老公很尊重我,也对我很好,当时有这个勇气出来做还不是一个大问题。

当自己下定这个决心出来以后,出去打工的人都回来发展自己的生意。

做得不好的话群众也有很多埋怨。

在我们村里想做干部的人没有。

怎样把这个村子搞好,班子成员的素质、为人、在村里的信誉问题、工作能力的问题,这是最关键的。

  主持人洋洋:

您上任之后做的第一件事是选出了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

您说大家都不愿意出来,您是怎么说服他们的呢?

  谢爱珠:

做他们的思想工作。

最难的就是跟他们做思想工作,你出来了我不一定出来。

  主持人洋洋:

您花了多长时间来说服他们呢?

  谢爱珠:

几个月,差不多半年。

跟他们讲我也用激将法,当时我为什么会出来,我想我不一定能够搞好这个村子,但是我有这个勇气出来。

我是女的都出来了,你作为男人还不出来?

村里三千多人中人才济济,什么人都有,有文化的、有做生意的,当时我就用了激将法。

我做村支书不管成功与否,我能够迈出这一步就是我的成功了,这就是对村民的负责,这是作为一个党员的责任。

我想用我自己的这点勇气来鼓励、激发红光村的群众,特别是那些有能力的男人们。

  贾东亮:

用的美人计?

  谢爱珠:

美人计不行的,而是用内心的真诚,希望大家能够向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发展。

  主持人洋洋:

这是您的施政第一步,改造一个相对来说落后的村其实是一条很艰辛的路,之后您又是怎样布局的呢?

  谢爱珠:

当我选出这个班子以后,后来要经过群众投票。

一方面通过我做思想工作让他们上来,但是还有一方面要群众把关,要群众选他们上来。

选出班子以后,我也跟那些党员、群众代表表一个态,我只有试一试,如果真的不行的话就放手我走。

没有能力的话,大家不要笑我。

  主持人洋洋:

好像您每年都为村里办三件实事。

第一年办了什么?

  谢爱珠:

第一年通自来水、修路、修建码头。

我们现在的经济收入主要是靠码头的,每年都有十多万的收入。

  主持人洋洋:

之后还做了哪些事?

  谢爱珠:

修路、改厕、改水、环卫清洁,村里的环境好了。

  主持人洋洋:

做的都是一些实实在在的事。

  谢爱珠:

改变村里的环境,大家都认为好,我们上来到现在大家都认为好了。

  主持人洋洋:

您刚才说让您出山您犹豫过,是因为您想您是一个女人。

  谢爱珠:

没有能力,不是说我谦虚。

  主持人洋洋:

中间受过委屈吗?

  谢爱珠:

委屈是有的,在工作过程中是没有一帆风顺的。

  主持人洋洋:

您真的从来没有想过要放弃吗?

  谢爱珠:

当我迈出这一步时有一个感觉,只要我们大家能够团结,就不怕。

有团体的力量,不怕的。

只要我们班子团结,可以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尊重都比较尊重我,我们现在的班子连任两届都是这些人。

在05年关键选举时,省委里面有人在录投票选举的现场,当时领导都说行不行啊?

几千人在这个地方集中,很公开的。

  主持人洋洋:

那次的结果是您和您的班子同样是高票当选的。

  谢爱珠:

都是同样高票当选的。

我们感谢大家,这张票由你们自己投,写谁都可以。

  杨静娟:

“我图的是人民群众能够平平安安过日子”

  主持人洋洋:

杨书记,我知道您所在的社区也曾经是被称之为疯人区和贫民窟,您来之前知道吗?

  杨静娟:

不知道。

  主持人洋洋:

来了之后想退缩吗?

  杨静娟:

犹豫过,我们是新的社区,还没有完全建好,当时市政府为了解决住房困难的群众,在那里建了廉租公房,当时分给街道名额,抽签决定,抽到了就可以到我们那边去住。

但是一般抽签的人都是生活比较困难的,残疾人最多、精神病人最多,也没有房子住。

所以几百户都抽到我们那边去住。

我去上班了,看到为什么有些人是用担架抬来的,还有一些精神病人有人陪着来。

我当时看了也觉得心里怪怪的,人家搬家都是用车搬家具,而这些人有的人是有人绑着来的,我当时有些怕,因为我也没有做过居委会的工作。

  主持人洋洋:

您之前做过什么工作?

  杨静娟:

我当过知青,下乡在海南干了十年。

回城以后在工厂当工人。

从当工人到居委会。

  主持人洋洋:

之前没有过在社区居委会工作的经验?

  杨静娟:

没有过。

有些人知道他说你来这里当居委会主任是傻还是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别人讲了之后我也有点儿犹豫,我也跟我们街道书记说我没有干过,我不知道怎么干。

他说你行的,慢慢干。

那时刚好刚成立四个居委会,四个居委会的负责人只有我一个是党员,我们书记说你是党员,应该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我就硬着头皮把任务接下来。

  杨静娟:

开始不是病人来找我,而是居民跟病人住在一起,一栋楼里面有好几个精神病,晚上吵得他们没有办法睡觉。

有一个就够受了,有的一家人都是病人。

所以每天我一上班,这些居民都来找我,我头都晕了,也没有办法跟他们解释。

他们说你当居委会主任,不解决这些问题怎么行?

我说大家来到这里都是一种缘分,请你适应这些环境。

我说你们不适应这些环境,让他们来适应我们是不可能的,他们是不正常的人,我们是正常人只有适应这样的环境,做了好久的工作。

从不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帮上忙,邻居、居民从不理解到理解这些病人,来支持我们居委会的工作、支持我的工作,还有帮病人做一些事情。

  主持人洋洋:

您真的很不容易,自身也是女人,会有一些恐惧、害怕的心理。

  杨静娟:

是的,特别是那些男性病人,一个个都是很高大的,一米八多,都是很年轻的,我这么一点大。

经常被人家抓头发、掐脖子。

有一次去病人家,我也不知道那个老太太怎么回事,她70多岁,患病几十年我也不知道。

她住在六楼,每天把大小便倒到楼下,好几家人都受影响。

居民就让我去看一下。

当时我就去看,我不知道病人躲在门后,她儿子说没事的。

这个老太太也真怪,她大便也不在厕所,也不用马桶,就用很古老的、铁水桶。

拉完了就倒在楼下。

我一进去她就用水桶扣在我的脑袋上。

当时很难受,缺氧。

我就在里面拼命挣扎,邻居还有她儿子就把我头上的桶拿下来,当时我吓得脸都发青了。

  主持人洋洋:

那之后您还没有想过放弃吗?

  杨静娟:

没有,领导说你行,只是时间的问题,肯定行的。

我没有办法,他给我下的任务,四个居委会的负责人只有你一个人是党员,肯定我是责无旁贷的了,要在这里干到底。

从那次回来之后我就有教训了。

受了委屈,当时有犹豫过。

我亲戚朋友说你其他工作不干,干吗找这么苦的工作来干。

你说没有退缩这也是假的,但是慢慢地我觉得很同情他们这帮人。

我自己也是用一种爱心来帮他们、关心他们。

他们很可怜的,有些人不理解,都说哪有这么回事的,其实我都是这么想的,没想到我跟这些病人打交道17年了。

从来没有想过一干就是十多年,原来是很头疼的,有些很年轻,大学生毕业,有一家人多是,有男的、有女的,有老的、有少的,慢慢地有一种特殊感情,把他们看成自己的亲人、兄弟姐妹来对待。

  工作上有“五心”

  杨静娟:

在工作上我总结了五心,我觉得要有爱心,有耐心、细心。

做这份工作没有细心是不行的。

还有公心。

看到他们我是很同情他们的。

还有一点是热心。

  贾东亮:

你现在出来想他们吗?

  杨静娟:

想,我出来之前把他们该护理的护理、该打针的打针,该服药的服药,才放心地来开会。

这些特殊人群很怪的,他们现在叫我“杨妈妈”。

开始叫阿姨,我们同事笑得要命,说杨主任这么多儿子都没一个正常的。

有一次春节大年初一,我跟一个朋友去给人拜年,正好碰到一个病人在路上叫我“杨妈妈”,精神病是不能根治的,只能是控制病情。

那个人也有点儿乖乖的,我那个朋友说怎么回事,这个人叫你妈妈,你也应他。

这个人怪怪的。

我说我下面的哪些人都是不正常的。

  “杨妈妈”是被打出来、骂出来的

  主持人洋洋:

这些您的孩子是不是只听您的话?

  杨静娟:

很听话的。

其实我就是被他们打出来、骂出来的,被人家抓头发、掐脖子,到现在叫我妈妈。

开始时有时觉得被他们打出来,进去都是好好的,出来乱七八糟的,衣服也抓破了,头发也抓烂了,被他们吐口水,青一块、紫一块。

回到家里我老公、我儿子都说你怎么回事?

开始都不理解,到后来也支持我的工作。

没办法,只有这样他们才认可你。

本来病人是很怕陌生人的,你要靠近他,他更怕。

他有那样一种心态,如果是家里人的话就不会对你怎么样。

他觉得外面人来的话就好像是要侵犯他,所以他是很怕的。

一定要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他们才认可我,才适应我。

  主持人洋洋:

刚才谢书记用的是激将法,您用的是苦肉计是吗?

  杨静娟:

对,是这样的。

我现在的病人不是我社区这80来个人,整个街道11个居委会,还有其他居委会也有病人,但是不像我这里这么多。

现在病人特多,偏年轻的,还有周边三个街道的病人都到我这边,我那边从94年建立的精神康复中心,心理咨询,每月有人到我们那里来看病,这是我的份外工作。

我的份内工作是管好社区服务工作,心理咨询应该是医院和有关部门来管理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