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0623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docx

评语大全之地理教师听课评语

地理教师听课评语

【篇一:

教师听课评语精选】

教师听课评语精选

张永红听课感受

薛慧老师的语文课给我的感受是备课充分、讲解精辟、重点突出、善于调动学生积极性。

房平老师的英语课思路清晰、语言流畅、安排合理、效果良好。

林燕、陈红梅老师的课有一定改进,但仍需努力,要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虚心学习,不断提高,力争成为学校骨干教师。

杨增贵:

3月1日听了王娟老师的《dreamhomes》,认为林燕老师的教学组织能力有了很大进步,知识点讲解清晰,所选练习讲解较精当,教学中各环节能有效衍接,课堂容量较足。

但根据初一学生状况,课堂教学中学生口语练习还可增加,知识点的讲解、巩固如能使用多媒体设备来辅助教学效益会更高。

3月6日听了孙立新老师的《美好人生我选择》——直面升学与择业,认为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与学生生活、学习紧密结合、息息相关的课题,教师授课中有针对性地探讨了学生面临的问题及相应对策,教学中能密切结合校园内及学生身边熟悉的事件开展教学,深入浅出,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开展讨论。

教师语言表述清晰、精要、幽默。

建议教师要对学生的分析、提炼、总结问题的能力加强培养,提高要求。

3月8日听了徐明智梅老师的一堂课,认为本节语法课内容紧扣知识要点,所选内容突出了重点、难点,加深了学生的体会,便于学生理解。

教师语法授课中讲解能注意引导、启发。

在课堂中学生朗读能力培养还略显欠缺,各环节紧凑性还可加强,老师对学生纪律要提高要求。

3月8日听了何英莲老师的《透镜光的折射》一课,认为教师语言表述能力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教师的基本功扎实,讲解中注重知识的记忆、整理,结合习题在授课中及时巩固,并做到精批精讲,板书相当清晰、规范。

但做为复习课,对学生能力要求可再提高一些,课堂上可适当给予学生互动的空间。

梁少海:

3月6日听了王斌老师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一课,认为本堂课知识点明确,条理清晰,板书大方,教师注意归纳总结,能联系书本以外的知识,扩大学生听闻。

教学语言形象、丰富、生动,浅入深出,但与学生互动交流稍显欠缺。

3月8日听了郭守录老师的《分式的加减法》,认为该课语言幽默、风趣,生动形象,着力于学生积极性的调动,引导学生动手、动口,注意矫正反馈,注重双基训练。

3月12日听了王文峰老师的《我的老师》一课,认为教师语言语调抑扬顿挫,普通话过硬,板书优美,基本功扎实,能循循善诱,逐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及分析事件与人物,解决讨论要点有成效。

并注重学生的诵读能力、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较好。

3月13日听了张成祥老师的《鸟(专题)》一课,认为该专题内容丰富多彩,一定程度上积淀了学生的文学素养,学生参与多,课件精美,涉及知识范围广,开阔学生眼界,点面结合加练笔,让学生对鸟的认识逐步深入,效果较好。

3月13日听了王同年老师的《曹刿论战》,认为教师能让学生在理解中背诵,逐步掌握本文的重点、难点,但气氛少活泼。

教师注意引导学生积累一些文言虚词和固定用法,能一定程度上自译成文。

做到讲练结合,联系疏通新旧知识,分析精当。

郭尧

赵宽业的《分式的通分》,通过类比学习是数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小潘老师恰当地采用了这一点,值!

教师示范---学生板演---巩固练习的过程清晰且训练较具体,巩固及时。

但教学过程中,教师不注意细节,另外也多了一点严肃,少了一点轻松。

3月7日李秀霞的《一面》,通过课前学生的讲述新闻,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能力,还能培养所有学生参与分类,评价,鉴别能力。

对重点词、句作了必要分析,为学生语文素质打下了坚实基础。

学生参与面广,但似乎缺少点激情。

3月2日陈刚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能把握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过复习旧知导入新知,注意解题的示范作用,课堂容量足,条理清晰。

但课堂少活泼,很多可由学生解决的由教师替代了,拖堂也较长。

3月5日王俊山的〈〈人类最宝贵的是生命〉〉,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较好,从中可看出热爱上了这门功课,大多同学能围绕教师的提问动脑思考。

授课形式多样,通过讲授、讨论、朗读等方式,达到了示范课的目的。

3月10日刘元兰的〈〈中国结〉〉,教师能在组织旧知识的基础上讲新课,且从旧知到新知的过渡自然,学生积极性也高。

教师能很有耐心地进行个别指导,很有亲和力。

但示范效果不好,其实在这里分组学习会更好。

姜占孝

3月2日郭晓红的〈〈分式的基本性质〉〉,能采用类比引入新课,讲解例题详细,对个别容易出错的地方能反复强调,及时反馈、巩固。

选题类型较全面,课堂气氛略显沉闷,学生自主学习空间有待拓展。

3月2日李俊强的〈〈海燕〉〉,能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体会海燕的优秀品质,教师在课堂上起到了引领、导航作用。

新课程理念有所体现,但课堂内容略显单薄,平时应注意引导学生知识的积累,丰富学生知识面。

3月6日杨增贵的〈〈光〉〉,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便于学生整理。

对容易混淆的概念,能结合物理现象给予解析,学生容易理解。

复习内容详略得当。

但作为复习课,课堂容量还需

加大。

3月7日郭永林的〈〈数的开方〉〉,知识点归纳条理清晰,采用学生回忆复习知识点,便于学生记忆和整理。

结合知识点辅以相关例题、习题,讲练结合。

例题规范,针对学生基础少扎实,采用此类复习方法能进一步夯实基础,值得肯定。

贺盈连

3月5日薛慧的〈〈分式的约分〉〉,习题设计难易合理有序。

整堂课围绕找公因式这个关键,设计了多种题型,并通过老师讲解、学生探索、学生口答、学生模拟练习、学生板演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基本上能解决问题,但课堂气氛略显沉闷。

3月5日李秀霞的〈〈分式的约分〉〉,通过分数运算类比引出分式的约分,学生容易理解,易于接受。

课堂容量较大,但习题还需优化。

老师讲解较多,师生双边活动需增多。

3月8日郭尧的〈〈图表的建立与编辑〉〉,能结合生活实例引入课程,课堂气氛活跃,内容传授形式多样。

3月7日权守奎的〈〈漫步书法世界〉〉,本课从书法欣赏入手,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课堂内容安排有序,但学生反映稍显沉闷。

赵建国

3月6日张永红〈〈鸦片战争〉〉,知识点详尽,内容丰富,条理清晰。

并能适当补充相关知识。

如能适当增添一些互动环节,气氛会更好。

3月8日李春涛《分式的加减法》,语言幽默风趣,将枯燥的讲解变为生动的传授,能引导学生有效学习,双基落实,效果大为显著。

李福才

3月5日包正超的〈〈分式的约分〉〉,能精选习题,题目设置有梯度,提问面向中下等学生。

注意知识的衔接,运用知识迁移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易懂。

学生主动参与性不够,有待提高。

3月6日朱金辉《分式乘法》,板书工整清晰,语言流畅有条理,课堂条理清楚,题目设置有梯度,课堂容量足,要加大学生参与面。

【篇二: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

地理课堂教学评价之“六看”

身为地理教研员,深入基层无数次地听课评课,成为我们教研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究竟用什么样的标准衡量现代中学地理教学?

怎样科学地分析和评价一节地理课?

怎样更有效地利用下基层听评课这一管理行为对基层的地理教学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

这一课题成为每一位地理教研工作者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本人多次在基层的听评课活动中同老师们提到自己评课的“六看”,现将这“六看”整理出来并加以必要的说明同大家共同讨论商榷。

一、看目标把握

1.教学目标要明确、适当,要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

教学目标是否明确,教学要求是否符合课程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学习基础,是衡量一节地理课成功与否的首要标志。

教学目标决定着授课的方向,贯穿着全课的始终,全课教学活动的安排都要为实现教学目标服务,围绕教学目标进行。

教学目标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三个方面,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对教材每一部分的教学活动均作出了明确而具体的要求。

所以教师在备课中首先要认真阅读本部分教材的课程标准,仔细地体会课程标准要求的内涵实质。

教师在教学时既不要严重超标,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也不要达不到课程标准的要求,造成学生知识的缺漏和能力的降低。

2.教学要求要适当,要切合学生实际,体现因材施教原则。

教师要充分考虑本班学生的实际知识和能力水平,确定教学要求。

学生素质好,要求可适当高些;学生基础差,要求可适当降低,同时要兼顾优秀学生和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在不同起点上都有收获和提高。

这也是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的根本区别。

二、看课堂结构

1.教材梳理要自然顺畅、系统条理

教师对一节课教材的把握梳理是一节课教学成功的关键所在和重要前提,教师对教材的梳理要做到系统、清晰、条理、顺畅、以纲带目。

重点难点把握准确,难易知识处理得当,重点问题拓展到位,教学用语科学准确。

这一要求也是最能体现一个教师专业基础是否扎实、备课工作是否充分的重要环节。

在新的教学形势下,学生手中的教材只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素材,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灵活的运用和使用教材。

教师在备课过程中一方面要认真地分析本部分教材的知识体系,同时要适当地的查阅与本节知识相关连的一些资料信息,在此基础上力求对本节教学内容找到一条即便于知识要点的串连,又感觉整个教学过程自然顺畅的“线”,最后再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及教师感觉有必要补充的素材和信息恰当的穿插到这条线的主干或分支当中,进而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系统。

这就要求教师要根据自己梳理设计的需要大胆地对教材进行合理的调整、搬迁、增减。

即依教材又不拘泥于教材,在新课标教材内容编排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情况下更需要教师注意此点。

这也是每一个负责任教师备课工作中付出精力较大的环节之一。

那种完全依据教材顺序照本宣科、机械叙述、知识点堆砌的课堂教学根本谈不上什么备课,更难谈什么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抓住关键。

教材是教师向学生传授知识的主要依据,但在使用教材时,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平均使用力量。

一节好课应该做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难点化易、抓住关键。

对重点内容,要做到重点处理、练习要充分、拓展要到位,使学生对重点知识掌握得准确、牢固、熟练。

对难点知识,要根据学生的实际知识水平和生活经历,列举实例,深入浅出地加以说明,充分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推理,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把学生难于理解的知识简化、易化。

抓住关键是指对理解和掌握本章、本节知识起决定作用的知识点,教师要在讲解、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确实理解其地理意义,明确掌握关键对建立知识间联系有着重要的作用。

3.要注意地理“三标”要求的有机结合。

地理知识教育是地理能力培养、思想情感教育的基础,地理能力的发展、情感品德的提高,也能促进地理知识的学习。

轻视地理能力培养、情感思想教育的课堂教学和脱离教学内容的空洞说教都不符合现代教育要求。

成功的地理课堂教学,是寓能力的培养于探求知识的过程中,寓思想教育于地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之中。

特别需要一提的是这里的地理能力是指学生的自学阅读、提取信息,理解分析、处理应用等多方面的一种综合能力,在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4.教学环节要安排合理、过渡自然、衔接紧密。

教学过程是教学各个环节(包括导入、讲授、活动、互动、反馈、总结等)连续活动的整体,是实现地理教学目标最重要的途径。

教学过程的优劣,各环节时间分配是否合理,过渡是否自然流畅,衔接是否

紧密,直接影响地理教学任务的完成。

教师只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并进行巧妙的“链接”,合理选择教学过渡语言,才能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否则容易引起教学上的随意性,出现思路混乱,知识堆积现象,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三、看教学方法

1.教学方法要灵活多样。

首先要能根据具体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学生水平和教师特长择优选用教法,并能根据课堂不同阶段教学内容的需要,以一种方法为主,合理地将几种方法组合在一起,课堂气氛显得活泼而生机,使整个教学过程处于一种良好状态。

其次,要实行启发式教学,废止注入式教学,充分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

不管哪种教学方法,都可用是否有“启发性”这个总思路去衡量之。

2.重视直观教学,合理选择教具和其它教学辅助设备。

教师应能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设备,并尽量自制一些简单的教具,加强地理课的直观教学,帮助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发展形象思维,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重视学法指导。

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以知识,更要培养学生求得知识的能力,教师要注意寓学法指导于教学过程中。

在讲述具体地理知识的同时,注意指导学生如何阅读教材,如何记笔记,如何记忆和回答问题,如何读图和绘图等地理学习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能力,掌握自己寻求知识和解决问题的本领。

四、看情商技能

1.教师在课堂上要做到教态潇洒、自然、、文明、大方、亲切。

教学语言要富有激情和亲和力、感染力,同时要做到准确、规范,更不能用乡言土语代替地理专业术语。

在这一方面不同的教师个体之间的确天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相信勤能补拙,大量的实例也证明了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是可以取得较大进步的。

2.教师板书要做到字迹工整,简明扼要,突出重点,布局巧妙,整齐美观。

板图板画要简洁、清晰、准确。

板书板图技能是每一位地理教师必要的教学基本功,特别是当前的许多青年教师更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3.教师现代化教学手段和教具使用娴熟、自然、恰到好处。

4.教师课堂应变和调控能力强。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人人交互过程,它充满着变化和问题。

任凭事先如何周密设计,教师总会碰到许多新的“非预期性”的教学问题。

或者是学生同步配合不上,或者是学生提出一些古怪、超本超纲的问题,或者是课堂突然受到一种外界因素的干扰,或者是个别调皮的学生无理取闹?

?

,这些都需要教师及时、妥善地处理,避免课堂教学陷入困境或僵局,从而反映该教师组织教学中的应变和调控能力。

五、看学生参与

要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师生双边活动协调。

没有广泛学生参与或学生参与度很低的课堂教学不能称为一节好课,这也是当前课堂教学改革的核心内容之一。

课堂上要真正体现学生是思维的主人,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

要注意启发学生自己思考讨论学习,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组织学生广泛地而积极的参与知识的获取过程,使教和学达到和谐统一,使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的良好状态。

六、看教学效果

课堂教学效果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落脚点,一切教学手段的运用和教学方法的选择最终的目的是课堂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教师对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和方式、方法的选择都要先问自己一声:

这样做的效果会怎样?

要紧紧围绕有效和高效这一核心要求来组织和开展教学活动。

当然这里所说的效果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效果,内容即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包括基本技能的训练效果,同时也包括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道德情感的教育等。

学生是课堂的主体,通过学生表情的变化、思维的速度,回答问题、练习、测试、动手操作的准确性等信息反馈,可获知教学信息的传输是否畅通,亦可看出新知识新技能的掌握情况。

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不能只看少数尖子学生,大多数中下学生同样也是知识的接受体,从他们身上更能体现教学任务是否完成,以及教师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的高低。

总之,一堂好课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帮助下,全体学生的潜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挖掘,智力好的学生吃得饱,中等水平的学生吸收得好,差的学生消化得了,学生人人学有所得。

课堂教学中充分体现师生平等、教学民主的思想,师生信息交流畅通,情感交流融洽,合作和谐,配合默契,教与学的气氛达到最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整节课堂教学活动给学生和听课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

【篇三:

地理课评课稿】

地理课评课稿

2006年12月15号上午第三节听了师傅陈老师在高一(5)上的地理课-----人口的合理容量,是必修2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

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要求,体现学科特点;能以新课程的大纲为指导,体现年段、单元教材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和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的相符。

2、从目标达成来看:

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课堂上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

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二、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对该节课知识内容的传授较准确,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方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程序上分析

1、从教学思路设计看:

能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两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思路,教学思路设计符合教学内容实际,符合学生实际,教学思路的层次、脉络清晰。

课堂导入以学生的实际生活为侧击点,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很快融入到学习当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不是简单的给出结论,而是通过学生讨论分析总结得出。

实践图示教学法,加强直观性教学,充分体现了地理教学的特点。

同特点:

面向全体学生,注重素质教育。

整体设计目标,体现灵活开放突出学生主体,尊重个体差异,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注重过程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夏炜老师:

指教《天气和气候》风趣幽默,驾驭课堂,使课堂达到“三动”动口、动手、动脑;“四活”用活教材、盘活课堂、激活思维、学活知识。

建议进一步加强普通话修炼。

刘新梅老师:

指教《滔滔黄河》她高质的学案,优秀的课件,科学的程序,熟练的操作,使课堂“起点学案化,过程探究化,知识图象化,学生愉悦化,小结纲要化。

”建议问题设计要严密。

周玉霞老师:

指教《西亚》她流利的普通话,潇洒的表情,渊博的知识,高效的调控,使课堂锦上添花。

她设情感激发点,让学生都想学;设思维展开点,让学生都会学;设认知停靠点,让学生都学会;设心理交流点,让学生都乐学。

建议风趣幽默。

2、从课堂结构安排看:

课堂结构较严谨、环环相扣,严格按照教材的顺序进行教学,过渡自然,讲解和学生活动时间分配合理,密度适中,效率较高。

四、从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分析

1、老师讲解和学生活动有效结合:

在课堂上教师起到很好的引导作用,同时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化教学手段相互补充:

“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块黑板,一张嘴”的陈旧单一教学手段应该成为历史。

熟练适时的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的弥补了传统教学手段的不足,为学生形象直观的展示知识内容。

同时也不忘把本部分重点的知识系统

的罗列在黑板上。

五、从教师教学基本功上分析

1.板书:

设计较合理,依纲扣本,言简意赅,条理性强,字迹工整美观。

2.教态: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态明朗、快活,仪表端庄,举止从容,态度热情。

3.语言:

生动形象,准确清楚,有启发性。

语速快慢适度,抑扬顿挫,富于变化。

六、课堂教学值得讨论的问题

比如:

1、有关概念的讲解以及相似概念之间如何进行区分这些知识点落实问题。

如“人口合理容量和环境承载力之间”。

2、学生讨论分组是否有明确性,培养学生学习的竞争意识。

3、要注意精讲精炼,充分挖掘课堂教学效益。

2007年5月24号上午第二节听了章献红老师的一堂地理课-----中国地理分区。

一、从教学目标上分析

1、从教学目标制订来看:

能从知识、能力、思想情感等几个方面来把握,知识目标有量化要求,能力、思想情感目标也有所要求,体现学科特点;符合学生年龄实际和认识规律,难易适度。

关注学生分析综合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的培养。

2、从目标达成来看:

教学目标能体现在每一教学环节中,教学手段紧紧围绕目标,为实现目标服务。

课堂上能较快地接触重点内容,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得到保证,重点知识和技能得到巩固和强化。

注重学生主体性的发挥,从提问到练习,都能把“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贯穿课堂始终。

二、从处理教材上分析

对该节课知识内容的传授较准确,在教材处理和教法选择方面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抓住了关键。

三、从教学方法上看

这堂课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章老师比较法在这堂课中用的恰到好处。

北方地区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及其与农业生产的关系,通过表格的形式对北方三大地形区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说明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比较法是地理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通过各种类型的地理事象的比较,经过思维加工,并获得地理知识的方法。

其作用主要表现在下面三个方面。

1.有助于认识地理事象的特征和规律。

比较的目的就是认识比较对象的共性和个性,亦即在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由此使地理事象自身的特征更加突出,使地理事象在时间上的变化规律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更加明了,这样也使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做到思路条理清晰,一目了然,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2.有助于使知识系统化。

无论是同一时间尺度不同地域的地理事象的比较,还是同一空间范围不同时段的地理事象的比较,它都至少有两个比较对象,这样,在比较过程中就把几个地理事象有机地联系起来。

同时,所比较的内容既有旧知,又有新知,这样也可

以使新旧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由此可以使知识条理化、系统化。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由于比较法所涉及的是不同地理事象的比较,不同知识点的比较,因而在比较过程中可以促使学生开动脑筋,广开思路,充分发挥自己的思维能力,使所学知识前后贯穿起来。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地理事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又可以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并使所获取的知识记忆牢固,这样在知识的获取-比较-获取的循环往复螺旋上升运动中,使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得到发展和提高,并在比较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地理比较分析能力。

①课堂教学确定怎样的教学目标、目标在何时采用何种方式呈现;

②如何引导学生复习回顾、回顾什么;

③新课如何导入,包括导入时引导学生参与那些活动;

④创设怎样的教学情境,采取了哪些教学手段;

⑤设计那些问题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探究(设计活动步骤);

⑥设计怎样的问题或情景引导学生对新课内容和已有的知识进行整合;

⑦安排那些练习让学生动手练,使所学知识得以迁移巩固;

⑧课堂教学氛围如何。

对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听课者应该关注:

①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②学习活动中学生经常做出怎样的情绪反应;

③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争辩、动手操作;

④学生是否经常积极主动地提出问题;等等。

1、课堂上学生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也用起来了。

2、教师能面向全体学生,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3、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交往互动的过程。

教师能有意识地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

4、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科学合理地进行分工合作,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能够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5、教师能按照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的体系进行有序教学,完成知识、技能等基础性目标,同时还要注意学生发展性目标的实现。

6、新的课程观认为“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新教材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教师能善于用教材去教,能依据课程标准,因时因地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注重联系社会变革和学生的生活实际。

7、课上出现了教学内容泛化的现象,教材备受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被充分挖掘,学科味不浓。

8、教师能合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学生的即时评价具有发展性和激励性。

9、学生能够自学的内容,教师让学生自学;学生能够自己表达的,教师鼓励学生去表达;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放手让学生去做。

10、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解放学生的耳,还解放学生的脑、口、手。

11、教师能有效改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