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调音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0731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44.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主调音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主调音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主调音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主调音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主调音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主调音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2页
主调音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2页
主调音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2页
主调音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2页
主调音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2页
主调音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2页
主调音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2页
主调音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2页
主调音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2页
主调音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2页
主调音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2页
主调音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2页
主调音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2页
主调音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2页
主调音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2页
亲,该文档总共5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主调音乐.docx

《主调音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主调音乐.docx(5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主调音乐.docx

主调音乐

第一章

绪    论

● 主调音乐、复调音乐

● 和声、大小调和声

● 四部和声

● 和声分析

一、主调音乐、复调音乐

在多声部音乐中,几个旋律性声部在运动中按照对位的法则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各声部没有主次之分,此起彼伏,形成对比或相互补充,这样的音乐类型称为复调音乐。

总有主旋律声部处于主导地位,其它数个声部作陪衬,加强或伴奏主旋律,这样的音乐类型称为主调音乐。

其主旋律可以位于任何一个声部,但以位于高声部居多。

和声学以主调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

欧洲音乐历经了单声音乐、复调音乐时期后,大约从17世纪始,逐步进入主调音乐时期。

二、和声、大小调和声

⒈  和声

两个以上不同的音,按一定的法则同时发声而构成的音响组合称为和声。

它包含和弦、和声进行等内容。

和声的作用一般包含三个方面:

⑴  声部的组合作用;⑵  乐曲的结构作用;⑶  内容的表现作用。

和声具有功能性意义。

和声的功能是指各和弦在调性内所具有的稳定与不稳定的作用及它们的运动与倾向特性、彼此之间的逻辑联系等。

和声的功能与调性密切相关,离开了调性或取消了调性,和声将失去功能意义。

 

和声具有色彩性意义。

和声的色彩是指和弦的结构、和声的位置、织体写法与和声进行所具有的音响效果。

和声的色彩性,在有调与无调音乐中,都具有重要的音乐表现作用。

⒉  大小调和声

18世纪后半叶,主调音乐成为音乐的主要类型。

大小调体系成为和声的基础,和声的调性意义更为明确集中。

在音乐创作中,中古调式的影响消失,大小调式起统治作用。

这一现象,一直延续至浪漫乐派晚期。

从瓦格纳之后,由于高度半音化,大小调性趋向于解体,逐渐让位于其它多种音乐样式。

但是,作为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的音乐风格,在西方音乐史中,没有其它音乐风格能够与之相比。

至今,仍有大量的音乐作品,使用大小调和声手法进行创作。

因此,作为基础,需要学习大小调和声;作为应用,学习大小调和声亦具有重要意义。

三、四部和声

⒈  四部和声的记谱

四部和声是由四个声部构成的多声音乐记谱形式。

进行和声训练,一般采用四部和声记谱。

四部和声能够完整表达音响层次,反映和声思维准确、方便。

和声训练中,依据不同的训练目的,通常有下列两种记谱方式:

⑴  合唱记谱法

用合唱织体写成。

分为高声部(女高音)、中声部(女低音)、次中声部(男高音)、低声部(男低音)四个声部。

例  1—1

⑵  键盘记谱法

用钢琴织体写成。

上方三个声部合用一个符杆,记在高音谱表上,低声部记在低音谱表上。

例  1—2

⒉  四部和声的音域

四部和声通常以人声的音域作为参照。

例  1—3

提示:

这是大致的音域范围,有时在短时间内也可超过这个范围。

四个声部包含有旋律、内声部与低音三个层次。

高声部一般情况下是旋律声部,与低声部一起属于外声部;中声部与次中声部起丰富和声效果的作用,亦有自己的声部进行;低声部属于基础声部,具有确定和弦低音的作用,与高声部一起属于外声部。

⒊  四部和声的排列方法

上方三声部相邻的两声部之间在四度、四度以内,称为密集排列法;上方三声部相邻两声部之间在五度、五度以上,八度以内称为开放排列法。

两种排列方法在写作中根据需要来使用。

上方三声部相邻两声部之间一般不超过八度。

超过八度称为超开放排列,在初学写作中,禁止出现超开放排列。

例  1—4   

提示:

密集排列音响效果较浓,声部之间比较融合,但个别声部不突出;开放排列音响较亮,各声部进行时较清晰,整体分布较均衡。

在和声写作中,两种排列方法依据需要都是经常使用的。

注意:

初学阶段可保持某一种排列方式;根据阶段要求亦可改变排列方法,由密集变开放,或由开放变密集;或开放与密集同时使用,形成混合排列。

⒋  和弦的重复与省略

为了和声效果、声部进行等方面的要求,在和声写作中有时需要重复与省略和弦音。

目前,一般是重复和弦的根音。

其它重复音,将在以后根据需要来使用。

提示:

和弦的根音决定和弦的级数与功能属性,音响效果较好,故以重复根音居多。

根音不能省略,否则,会引起和弦级数与功能的变化;在大小调和声中,和弦的三音能够确定和弦的性质,一般不省略。

三音的音响较突出,特别是大三和弦的三音,一般不重复;和弦五音与和弦的根音呈纯五度时,音响协和,可以重用。

五音对和弦的性质无决定意义,故可省略。

⒌  和弦的旋律位置

和弦的哪一个音在旋律声部,就称为几音旋律位置。

三和弦有三种旋律位置:

根音旋律位置、三音旋律位置、五音旋律位置。

例  1—5

⒍  声部交叉

声部进行过程中,各个声部一般有自己的进行区域,不超越,不交叉,使各个声部进行清晰。

声部交叉在初学写作中禁止使用。

例  1—6

四、和声分析

1.  和声分析的意义

和声分析是学习和声学的重要途径。

通过分析作品中的和声处理方法,能够将和声的理论知识与作品中的实际应用联系得更加紧密,有助于掌握各时期的和声发展概况与各流派、各作曲家的和声风格特点。

 2.  和声分析的内容

⑴  说明和声材料,包括调性、调式、和弦、和弦位置、声部进行以及和弦外音等;

⑵  分析和声进行的逻辑、支柱和弦、和声的序进、和声的节奏,说明和声与乐曲结构的关系、终止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声与调性发展的布局,构成高潮的方法等;

⑶  说明作品中的和声写作特点,进行风格分析。

初学和声阶段,通常只进行前两项分析中的相关内容,风格分析留待和声学习的高级阶段进行。

3.  和声分析的方法

⑴  听辨口头分析。

在听完弹奏或演奏后,对乐曲的和声处理作大体说明。

⑵  书面分析。

对乐曲的和声内容作细致叙述,包括标出每一和弦的级数、位置与功能、终止式、和声进行、和弦外音等内容。

练习一

◆  思考题

⒈  大小调和声是怎样的?

⒉  什么是主调音乐?

什么是复调音乐?

⒊  四部和声写作练习需注意哪些问题?

⒋  三和弦有几种旋律位置?

⒌  和弦的排列方法是怎样的?

⒍  怎样进行和声分析?

◆  书面习题

⒈  抄写下列四部和声:

⒉  写出下列和弦的四部和声。

密集、开放排列各做一遍,重复根音。

⑴  G大调 Ⅰ;F大调  Ⅴ;  B大调 Ⅳ

⑵  e 小调 Ⅰ;d小调  Ⅴ;g小调  Ⅳ 

◆  键盘习题

弹奏书面习题。

◆  和声分析

分析书面习题1 的排列法、旋律位置以及重复音。

◆   进一步阅读

阅读参考文献中指定的有关章节。

 

第二章

正三和弦及其连接方法

● 正三和弦及其功能

● 声部进行

● 和弦关系

● 正三和弦连接的基本方法

一、正三和弦及其功能

在大小调和声中,调式中的主音、下属音、属音上构成的Ⅰ、Ⅳ、Ⅴ级三和弦,分别代表着和声的三个功能,是调式中最为重要的三个和弦,称之为正三和弦。

主功能用字母T表示,下属功能用字母S表示,属功能用字母D表示。

在自然大调中,它们是大三和弦;在自然小调中,它们又都是小三和弦,其它各级三和弦称为副三和弦。

Ⅰ级三和弦称为主和弦,是调式中各和弦的中心,具有稳定的功能;Ⅳ级三和弦称为下属和弦。

下属和弦位于主和弦下方纯五度,从下属方向支持主和弦,具有不稳定的功能。

Ⅴ级三和弦称为属和弦,属和弦与主和弦的关系最近,对于主和弦的和声倾向性最强烈,给主和弦的支持最大,具有更不稳定的功能。

主和弦、下属和弦、属和弦集中反映了调式的音响特征。

传统的音乐作品总是从稳定主功能趋向于不稳定功能,然后引向更不稳定的功能,最后回到稳定的功能,从而形成T—S—D—T的和声进行的基本逻辑。

依据这一逻辑,正三和弦可以构成三个基本的和声进行:

⑴  正格进行 T—D—T;

⑵  变格进行 T—S—T;

⑶  完全进行 T—S—D—T。

二、声部进行

和弦连接是以声部进行为基础的。

分析、观察声部是以两个声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的。

四部和声有四个声部,可以有六对声部组合。

两个声部进行的形态通常分为以下几种:

⒈  同向

同时运动的声部往一个方向进行,称同向进行。

例  2—1 

 

⒉  反向

同时运动的声部一个向上,另一声部向下或相反,称反向进行。

例  2—2 

 ⒊  斜向

同时运动的声部一个保持不动,另一声部作上行或下行,称斜向进行。

例  2—3

⒋  平行

同时运动的声部向同一方向运动时,保持相同的音程数,称平行进行。

例  2—4

单独一个声部的进行可以是平稳的,也可以是跳进的。

声部作三度以下的进行,称平稳进行;声部作四度以上的进行称跳进。

初学和声一般多使用平稳进行,适当使用跳进。

三、和弦关系

和弦关系是指和弦间的根音关系。

根据音程互为原位、转位的规律,和弦关系可分为四种,即:

四五度关系、二七度关系(简称二度关系)、三六度关系(简称三度关系)、同度八度关系(简称同度关系)。

不同根音关系的和弦在连接时,具有不同的力度作用。

⒈  四五度关系

有一个共同音,属于强进行。

四度上行(五度下行)在作品中运用非常普遍,四度下行(五度上行)较前者力度弱,效果较柔和。

变格进行属于这种进行。

⒉  二度关系

没有共同音,旋律性作用强,具有意外的和声效果,属于特殊的强进行。

二度上行比二度下行力度强,使用率亦高一些。

⒊  三度关系

有两个共同音,属于弱进行。

下三度效果柔和,色彩性较强;上三度力度最弱,使用率低。

⒋  同度关系

同一和弦的转换属于此种类型。

四、正三和弦连接的基本方法

⒈   和声连接法

保持共同音的连接方法,称为和声连接法。

和声连接法是最平稳的连接方法。

正三和弦Ⅰ级与Ⅳ级、Ⅰ级与Ⅴ级之间有一个共同音,可以使用和声连接法。

例  2—5

连接要领:

⑴  低声部作根音与根音的跳进;⑵  共同音保持在同一声部;⑶  其余声部级进,横向声部进行的音程数为一、二、二度(在重根音条件下)。

⒉  旋律连接法

有共同音不保持在同一声部的连接,称为旋律连接法。

由于连接中不保持共同音,声部进行中的旋律性会得到加强。

在现阶段,原位正三和弦连接,应以平稳进行为基本原则。

和声连接法与旋律连接法,可根据需要选择使用。

例  2—6

连接要领:

⑴  低声部作根音与根音的跳进;⑵  不把共同音保留在同一声部,改为三度进行;⑶  上方三声部横向声部进行的音程数为二、三、三度(在重根音条件下)。

⒊  不良声部进行

⑴  四部同向

使用旋律连接法作和弦连接时,尽量避免四声部同向。

四部同向易使声部间失去平衡,在初学阶段应当避免。

例  2—7

⑵  平行八度、一度、五度

纯八度与纯一度音响极完全协和,某两个声部以这样的音程进行时,会造成减少一个声部的效果,在大小调和声中禁止使用。

纯五度的音响亦属于完全协和,某两个声部以这样的音程进行时,使声部失去独立性,连续使用还会产生调性重叠的效果。

上述不良声部进行,在大小调和声中不提倡使用,在初学阶段更需注意。

其它不良声部进行,将根据教学阶段的要求在以后的章节中提出。

例  2—8

练习二

◆  思考题

⒈  正三和弦及其功能是怎样的?

⒉  声部进行有哪些形态?

⒊  和弦关系分为几种?

它们的力度作用是怎样的?

⒋  基本的和弦连接方法有几种?

要领是怎样的?

◆  书面习题

⒈ 使用和声连接法完成下列和弦连接:

重根音;G、D用密集排列;e、b 用开放排列;每一连接尽可能采用不同旋律位置。

G、 D:

 Ⅰ— Ⅴ  Ⅰ— Ⅳ  Ⅰ— Ⅳ —Ⅴ—Ⅰ

e、  b :

 Ⅴ—Ⅰ   Ⅳ —Ⅰ  Ⅰ— Ⅳ —Ⅴ—Ⅰ

⒉ 使用旋律连接法完成下列和弦连接:

重根音;F、B用密集排列; d、g 用开放排列;每一连接尽可能采用不同旋律位置。

F、 B:

Ⅴ—Ⅰ  Ⅳ—Ⅰ   Ⅰ—Ⅳ—Ⅴ —Ⅰ

d、 g :

Ⅰ—Ⅴ  Ⅰ—Ⅳ   Ⅰ—Ⅳ—Ⅴ—Ⅰ

◆  键盘练习

弹奏书面习题。

◆  进一步阅读

阅读参考文献中的指定章节。

第三章

用正三和弦为高声部旋律配和声

● 为旋律配和声的步骤

● 和声节奏

为指定的旋律声部配加其它声部,使其构成完整的和弦连接进行,被称作为旋律配和声。

被指定的声部是高声部,就称作为高声部旋律配和声;被指定的声部是低声部,就称作为低声部旋律配和声。

一、为旋律配和声的步骤

⒈  分析旋律

通过分析,明确旋律的调式调性,明确简单的曲式结构,为和弦选择提供依据。

例  3—1

这是上下两句的乐段,上句四小节,下句四小节。

C大调,曲调平稳,没有超过三度的进行。

⒉  选择和弦

选择和弦是为旋律配和声中的重要环节。

这就像建筑大楼一样,要先进行建筑设计,然后才能施工。

和弦选择时可以按顺序依次进行,也可将旋律中的重要部位先选择好,然后选择其它部位的和弦。

重要的部位一般指开始、结束以及强拍、长音等位置。

本教材推荐使用后一方法选择和弦。

开始的和弦一般以主和弦开始,但弱拍开始的旋律却常使用属和弦或下属和弦,可根据旋律的情况来确定。

结束的和弦一般总是主和弦。

小节弱拍上的和弦一般不延续至下一小节的强拍,从小节的强拍延至下一小节则是可以使用的。

遇有两种以上的和弦选择时,应前后作出比较,再筛选决定。

根据上述方法,和弦选择如下:

例  3—2

⒊  设计低音

低音声部的设计原则应力求旋律流畅,避免呆板、连续重复的低音进行。

例  3—3

注意:

低音通常在最多不超过两个八度的范围内作波浪式运动,应尽力避免同方向的连续五度或连续四度的进行,以及其它不自然的音程进行。

说明:

由于教学阶段的限制,设计流畅的低音往往有困难,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使低声部流畅。

⒊  填写内声部

内声部应尽量平稳、流畅,不用或少用四度(含四度)以上的音程进行。

同时,要注意重复音,排列法要合理,不要出现不良声部的进行。

例  3—4

这是按照上述配和声的要求完成的四部和声,采用密集排列,上方三声部非常平稳,低声部也尽可能流畅。

但由于采用密集排列,使次中声部音区偏高,出现过多的加线。

如果使用开放排列,便可避免上述问题。

例  3—5

说明:

为了低声部的流畅,谱例第六小节低音C 短时超出了音域,这是允许的。

  

二、和声节奏

和弦时值的长短、和弦变换的次数,以及和弦在和声进行中所处的节拍地位,统称为和声节奏。

和弦的时值长,其和声节奏亦长而强;和弦的时值短,其和声节奏亦短而弱。

和弦变换次数少,和声节奏则慢;和弦变换次数多,和声节奏则快。

从前一小节的弱拍到下一小节的强拍,或复拍子中从弱拍到次强拍不换和弦时,被称作和声切分。

和声切分使和声节奏与节拍重音不一致,会产生不自然效果,在初学阶段禁止使用。

例  3—6

练习三

◆  思考题

⒈  为旋律配和声的步骤是怎样的?

⒉  目前分析旋律的哪些内容?

⒊  怎样选择和弦?

⒋  怎样设计低音?

⒌  内声部要注意哪些问题?

⒍  怎样理解和声节奏?

◆  书面习题 

⒈  为下列旋律片断配和声:

⒉  为下列双句体旋律配和声:

◆  键盘习题

将书面习题改写成键盘织体弹奏。

◆ 进一步阅读

阅读参考文献中指定的章节。

第五章

和声终止式

● 终止式的作用

● 终止式的类型

● 作品中使用终止的一般情况

一、终止式的作用

乐曲在进行中,由于乐思的发展,形成了乐句、乐段等长短不等的独立或相对独立的部分,在这些部分的结尾,产生了停顿。

如文学作品的句子一样,用逗号、句号加以区分。

 在乐句、乐段停顿处、结束处的典型和声进行,称为终止式。

在大小调和声中,终止式是确定音乐作品句读的重要标志,它较为集中地体现了作品调性的核心部分。

结构内部的和声进行亦以终止的进行作为规范,这是大小调和声风格所决定的。

二、终止式的类型

终止式分为两大类:

稳定终止与不稳定终止。

稳定终止多用于乐段或全曲的结束,有时也用于中间乐句,用稳定的主和弦作结束。

不稳定终止,常用于中间乐句,停留在不稳定的和弦上(属功能和弦为多见)。

例  5—1

根据和声进行的分类,终止式可分为以下几种:

⒈  正格终止

用Ⅴ—Ⅰ的进行构成稳定终止称为正格终止。

正格终止是古典乐派广泛使用的一种形式。

例  5—2

⒉  正格半终止

用Ⅴ构成的不稳定终止称为正格半终止。

见例5—1上句。

⒊  变格终止

用Ⅳ—Ⅰ的进行构成的稳定终止为变格终止。

例  5—3

提示:

变格终止在古典时期较少使用,浪漫派与民族乐派使用较多。

⒋  变格半终止

用Ⅰ—Ⅳ的进行构成的不稳定终止,称为变格半终止。

例  5—4

⒌  完全终止

以Ⅳ-Ⅴ-Ⅰ(全功能)的进行构成的终止称为完全终止。

例  5—5

提示:

完全终止是正格终止的另一种形式。

⒍  补充终止

补充终止作为段落结束的附加部分,在正格终止或完全终止之后,用变格进行Ⅳ-Ⅰ作补充,构成补充终止。

例  5—6

例  5—7

提示:

补充终止属于结构外部扩充,可使乐思表达完整。

⒎  阻碍终止

用Ⅵ级(或Ⅳ级)代替主和弦构成的终止称为阻碍终止。

阻碍终止在古典乐派、浪漫派作品中多见。

阻碍终止推迟了主和弦的出现,产生了继续发展的动力。

例  5—8

提示:

阻碍终止属于结构内部扩充,是乐曲发展的一种手段。

⒏  完满终止与不完满终止

稳定的终止根据其终止的条件,可分为完满终止与不完满终止。

半终止因其本身就是不完满的,所以不能再作完满与不完满的划分。

完满终止一般要具备下列条件:

⑴  由四五度关系的和弦构成,使用原位;

⑵  结束的主和弦处在强拍、原位、根音旋律位置。

缺少上述条件之一者即为不完满终止。

例  5—9

完满终止与不完满终止的使用,要根据作品表现的内容来确定。

结束终止一般用完满终止,中间的稳定终止可用不完满终止。

三、作品中使用终止的一般情况

作品中的终止形式,千变万化,不论哪种形式,哪种手法,都应体现形式的变化和

内容、风格的统一。

乐段是构成曲式的最小单位,是更大曲式的基础,说明乐段终止的使用具有典型意义。

典型的乐段是由两句或四句构成的。

⒈  两句式乐段

此类乐段分为上下两句,上句通常使用半终止,下句使用稳定的终止,形成呼应关系。

提示:

上句结束在属和弦各音上(Ⅴ、Ⅶ、Ⅱ),用正格半终止;上句结束在下属和弦各音上(Ⅳ、Ⅵ、Ⅰ),用变格半终止;下句的主和弦前出现属和弦各音(Ⅴ、Ⅶ、Ⅱ),用正格终止;下句的主和弦前出现下属和弦各音(Ⅳ、Ⅵ、Ⅰ),用变格终止。

⒉  四句式乐段

四句式乐段可分为双平行乐段、起承转合等结构的乐段。

可根据乐段的结构来考虑终止式布局,可使用呼应、对比等手段安排终止式。

 

练习五

◆  思考题

⒈  终止式的作用是什么?

⒉  正格终止、变格终止的特性有哪些?

⒋  阻碍终止、补充终止的作用是什么?

⒌  具备哪些条件才能形成完满终止?

◆  书面习题

为下列高音旋律配和声:

◆  键盘练习

在G、D、F、e、b、d 等调上弹奏下列终止式:

正格半终止、正格终止;

变格半终止、变格终止;

完全终止;

带补充的完全终止。

◆ 进一步阅读

阅读参考文献中指定的章节。

 

第六章

和弦外音

● 概述

● 经过音与辅助音

● 延留音

● 倚音与先现音

● 其它外音

● 实践步骤

一、概述

和弦外音,顾名思义,指和弦结构以外的音。

它与和弦结构内的音,同时结合而产生。

和弦外音,随着和弦的结构变化而变化。

谱例中带“+”的音为和弦外音,其它为和弦音。

例  6—1

和弦外音在所处的和弦内,常属于不协和音(有的外音虽然协和,但仍具有外音的性质),需要解决到和弦音去。

不同类型的外音有着不同的解决方式,一般作下行或上行级进解决,但也有的外音作跳进解决。

由于和弦外音的位置、意义和作用的不同,一般分为下列类型:

⑴  经过音、辅助音、邻音;

⑵  先现音;

⑶  延留音;

⑷  倚音;

⑸  自由外音。

二、经过音与辅助音

两和弦音之间以级进形态(半音、全音)形成的外音称为经过音。

经过音通常发生在弱拍或弱位,其时值一般等于或小于两侧的和弦音,但不可长于它们。

经过音可发生在任何声部,但常在外声部;可由自然音构成,亦可由变化音构成。

⒈  经过音

⑴  同和弦间的经过音

例  6—2

⑵  不同和弦间的经过音

例  6—3

⑶  两个及两个以上声部构成的多重经过音

例  6—4

注意:

避免经过音构成的平行五度。

⒉  辅助音

同一个和弦音之间上方或下方二度(大、小)关系的外音称为辅助音。

辅助音对和弦音起着辅助和装饰作用。

辅助音发生在弱拍或弱位,其时值一般是等于或短于两侧的和弦音,而不可长于它们。

辅助音可由自然音构成,亦可以由变化音构成。

例  6—5

辅助音可出现在任何一个声部,亦可构成助音的变化形式或两个以上声部的助音。

⑴  同声部的二重助音

例  6—6

⑵  两个声部的双重助音

例  6—7

⑶  两个或两个以上声部的多重辅助音

例  6—8

两个声部同度时,一个声部保持,另一个声部作助音处理,效果混杂,应尽量避免。

避免助音构成的平行五、八度。

例  6—9

三、延留音

前一个和弦的音延续到下一个不同的和弦内构成的外音称为延留音。

延留音有预备、延留、解决三个必经阶段。

延留发生在相对的强拍上,延留音需要解决,通常下行二度解决,导音或具有导音性质的音可上行二度解决。

延留音的时值一般不超过预备音的时值。

延留音的解决音,常处在较留音弱的位置上。

⒈  延留音过程的三个阶段

例  6—10

延留音的时值长于预备音而导致效果不佳。

例  6—11

⒉  交替出现在各个声部上的延留音

例  6—12

⒊  延留音的装饰解决

延留音之后、解决音之前,所插入的其它音(和弦音或和弦外音),对延留音的解决起着装饰作用。

例  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电脑基础知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