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0826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6.9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五柳先生传教案导语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箪汲俦觞

瓢屡娄欤

⑵朗读课文

要求(检查预习)

1、读准字音

2、注意节奏、感情(一、二段感情的异同)

3、初步了解文意

4、学生随录音轻声诵读课文

⑶词义与句义

①解释下列蓝色的字并翻译这个句子:

亦不详其姓字详:

详细的知道。

翻译:

也不清楚他的姓名和表字。

因以为号焉因:

因此。

因此用它作为自己的别号。

造饮辄尽造:

往、到。

造饮:

到(别人家里)去喝酒。

去喝酒就喝个尽兴。

环堵萧然萧:

空寂,冷冷清清。

简陋的居室里冷冷清清的。

箪瓢屡空,晏如也晏如:

安然自若的样子。

饭篮子和瓢里经常是空的,可是他都安然处之。

不戚戚于贫贱戚戚:

忧愁的样子翻译:

不为贫贱而忧虑

不汲汲于富贵汲汲:

心情急切的样子翻译:

不热衷于发财做官②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

何许人处所不求甚解深刻

亲旧知其如此旧交、旧友

性嗜酒喜欢,特殊的爱好

每有会意体会、领会

曾不吝情去留吝惜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辈、同类

衔觞赋诗酒杯

因以为号焉以之为,把?

当作。

环堵萧然周围都是土墙,形容居室简陋。

或置酒而招之摆上酒席

曾不吝情去留去,离开

曾不吝情去留舍不得

6.梳理结构

⑴结构分析:

《五柳先生传》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五柳先生的形象就是陶渊明的自画像。

作者通过该传,表达一种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

全文不足二百字,语言朴素洗练,内容看似平淡却寓意深刻。

《五柳先生传》由两个部分组成:

前一部分为传文,

后一部分为赞语。

⑵概括第一、二段的内容,体会朗读感情轻微变化

第一段:

写五柳先生的生活(包括性格、志趣等)

——描写、叙述——舒缓陈述的语调

第二段:

赞语(对五柳先生精神的精神品德的歌颂和赞扬)

——评论——赞叹抒情的语调

●学生齐读课文,体会朗读感情的轻微变化。

(三)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文章中写了五柳先生几方面?

从文中找出表现五柳先生这几方面的句子。

(出示幻灯片)

教师归纳作简单分析

思想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不生活状况:

环堵萧然,晏如也慕

五柳先生

志趣

爱好名利安贫乐道,率读书:

好读书,不求甚解真自但求精神愉悦然,饮酒:

性嗜酒,期在必醉安贫乐率真放达道

写文章:

常著文章自娱

自得其乐

分析:

读书:

好读书,不求甚解,说明他但求精神愉悦,意存高远,不舍本求末,可见先生胸襟开阔。

饮酒:

性嗜酒,期在必醉,既醉辄退,不吝情去留,说

明他不装模作样,可见先生耿直率真。

常著文章自娱,说明他自得其乐。

生活状况:

环堵萧然,晏如也。

说明他安贫乐道。

总之,五柳先生是一位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的人。

2.概括态度,体会多面写人法。

问:

五柳先生对读书的态度、对做客的态度、对家境的态度、对著文的态度、对得失的态度、对贫富的态度怎样?

(用原文来概括五柳先生的六种人生态度)明确:

对读书——不求甚解

对作客——曾不吝情去留

对家境——晏如也

对著文——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对得失——忘怀得失

对贫富——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小结

3.语言特色

⑴品味“不”字,初识人物性格志趣。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多用否定句,请从文中找出这些否定句,想一想多用否定句有什么作用?

a.明确: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不慕荣利”

“不求甚解”

“家贫不能常得”

“曾不吝情去留”

“不蔽风日”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b.否定句的作用(表现人物的性格志趣)

“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淡泊宁静“不慕荣利”淡泊名利

恬淡自足

胸襟开阔,意存高远“家贫不能常得”开朗乐观

耿直率真

品味语言——研赏“不”字,认识人物的性格志趣

①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实不愿说,可见先生淡泊宁静。

②不慕荣利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忘怀得失,不追名逐利,可见先生淡泊名利、恬淡自足。

③不求甚解

意存高远,不舍本求末,可见先生胸襟开阔。

④家贫不能常得不蔽风日

安然自若,不为境所困,可见先生开朗乐观。

⑤曾不吝情去留

不装模作样,可见先生耿直率真。

c.总结“不”(否定句)的作用:

世人有种种追名逐利、矫揉造作之事,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不仅让读者对他的与众不同击节叹赏,也使文章笔墨精粹而笔调诙谐,读来生动活泼,引人入胜。

⑵本文的写作上有什么特点?

作用如何?

大量运用“不”字,颇有深意。

突出了他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让读者为之击节叹赏,而对这种精粹笔墨、诙谐笔调津津乐道。

抓取典故,类比写人。

文章的开头,有意隐去五柳先生的真实姓名,以虚代实,刻画出一个具有高风亮节五柳先生的人物形象,突出了作者的“不俗”。

在“赞”中,借“黔娄”、“无怀氏”、“葛天氏”等高人形象,含蓄地赞扬了五柳先生高洁人格,高尚志趣,拓展了文章的境界,升华了文章的主题。

⑶品味细节,再识人物性格志趣。

1、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专志乐学。

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率真洒脱。

3、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安守贫贱。

4、衔觞赋诗,以乐其志——高雅脱俗。

【篇二: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

《五柳先生传》是东晋田园派创始人陶渊明代表作之一,是陶渊明自传散文。

为方便教师更好的教学,语文网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其教学环节之精彩、教学设计之精致、教学问题之精当,令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

下面一起来学习下吧!

五柳先生传教学设计由查字典语文网小编整理,仅供参考:

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1)语文教学以新课程理念和语文课标为依据指导。

阅读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

培养学生创造性阅读能力,提倡多角度阅读,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

2)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3)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二、内容与学情分析:

《五柳先生传》是长春版八年级上语文教科书中的一篇短小精美的文言作品。

作者陶渊明运用记传体,假托五柳先生之名表明自己特立独行、不与世俗苟同的内心情怀,通过对自己的志趣、爱好体现出一名高洁的隐士不凡的人格魅力和人生追求。

教学本课,重在指导学生了解人物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体会个性鲜明的写人手法,了解本文多用否定句的写作特点。

以点拨为主,多练习朗读。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从性格、思想、爱好、生活、著文等各方面进行,通过讨论,感悟陶渊明不慕名利、率真自然、安贫乐道等鲜明的思想性格。

教学本课,我确定了两方面的学习重点:

一是对课文中出现的重点实词、文言常识等双基知识进行落实;

另一重点为通过对传记文章的写法的解读,即把握文中从传记任务的籍贯、性格、志趣、爱好等方面的具体情形,来感悟到陶渊明的人格魅力和精神境界的高远。

在教学中我力求体现语文的人文性,让语文课有着朴素的语文味。

分析、了解学生的学习认知情况:

课前我让学生做了朗读、解决字词工作的预习。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具备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眼前的学生在学习中犯有不深入文本、学习应付被动的劣性,况且一贯对文言文学习有畏难心理。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差,预习、习题巩固等好的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可以说学习经常是临时突击,为了考试而学习。

学生的认知及感悟能力是有限的。

三、三维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有关的文言词语的含义。

2、了解古代人物传记的写法和特点。

3、学习运用朴素洗练的语言表现人物的性格和志趣。

4、体会文章的深刻内涵,理解陶渊明的精神风貌。

教学重点:

教学目标3、4

教学难点:

教学目标4及对陶渊明读书方式不求甚解的领会。

教学方法:

讨论、朗读

四、教学资源与教学过程:

两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完成预习)

,唯陶渊明《归去来辞》一篇而已。

由此可见陶渊明在历史上的崇高地位。

今天我们来学习《归去来辞》的姊妹篇《五柳先生传》。

(二)学生熟读课文,初悟文章。

1、学生出声反复读文章,三遍以上。

2、教师范读,正音,规范朗读停顿节奏。

学生齐读,看诵读情况。

3、学生有感情再读,教师了解学生领会情况。

(三)解决字词问题,进一步领会内容。

1、把握实词的音形义。

2、教师指导学生掌握重点以及记忆方法。

3、翻译全文。

(四)结合文体知识、作者介绍加深对文本的感悟。

1、介绍文体知识:

本文是陶渊明假托五柳先生之名为自己写的一篇自传。

(大屏幕)传记文,是叙述作者自己生平经历的文章。

一般来说,自传要介绍自己的字的姓名、籍贯、年龄、性格爱好及思想发展等等,它的内容是真实的。

之后教师举例介绍传记文章的特点。

2、学生了解陶渊明的常识知识以及东晋时代的社会情况:

学生先交流对作者的了解。

之后教师提炼要点:

资源:

(大屏幕)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

一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五柳先生,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著名的隐士。

代表作有《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归园田居》等。

陶渊明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故事

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上级派一官员到彭泽视察,有人深知此事马虎不得,劝陶渊明好生准备,不料陶渊明却说我不能为五斗米俸禄,卑躬屈膝,向乡里小儿弯腰行礼!

当即脱去官服,辞官回老家去了。

后世用不为五斗米折腰表示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名利奔走逢迎。

(五)布置思考题:

阅读本传记后,思考:

陶渊明是怎样的一个人。

(六)作业:

1、翻译全文并练习背诵课文。

2、整理本文字词及文学常识。

第二课时(分析感悟)

(一)温故知新,析前热身。

(大屏幕练习)

1、给下列字注音。

嗜辄吝褐箪汲俦觞

瓢屡娄欤

2、解释下列词语

会意:

辄:

萧然:

晏如:

戚戚:

汲汲:

俦:

觞:

3、文学常识填空

陶渊明,著名诗人。

一名,字,世称靖节先生,又自号,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

代表作有《》、《》、《》等。

(二)整体把握,品言知人。

师问:

根据传记文章体例,请同学们思考:

课文从哪些方面来写五柳先生的?

请根据文中相关语句来回答。

生明确:

籍贯: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性格: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生活: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晏如也

爱好:

好读书,不求甚解;

性嗜酒,期在必醉;

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请同学们背诵相关的语句。

本文在行文中除了对陶渊明做了一般性的介绍外,还有赞文,那么.,何为赞?

赞语中的话和传中的语句有什么关系?

明确:

(读书下注释)历史传记中常用赞来表达作者对所记人物的评论,本文是仿照史传体写的,赞曰是作者叙述完了五柳先生的生平事迹后对他的评论。

赞是在传文后对五柳先生的评论。

照应关系。

如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照应不慕荣利

衔觞赋诗,以乐其志照应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晏如也。

照应不戚戚于贫贱。

赞中的语言对陶渊明的人格与品质进行了高度概括。

(三)深入研析,体悟人物。

请大家结合文章具体语句来分析陶渊明的形象。

1、从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中看出他生活贫穷。

从晏如也。

可见他安于贫穷,不以穷为耻。

2、从造饮辄尽,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中可见他的饮酒方式与目的的确与众不同,他饮酒不随礼俗,表现率真、真诚。

3、写文章的目的是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不是为了做官。

可见淡泊名利。

4、他的性格是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陶渊明辞官不做、退隐山林,足可见他淡泊名利,那么闲静少言怎样理解呢?

他与身边的农民是不同的,他少有精神上的知音,所以他的理想与爱好不被别人认同,所以他与别人没有太多共同语言,也就无话可说。

(四)探讨交流,挖掘本质。

1、问题:

陶渊明读书的特点是不求甚解。

今天我们也常用不求甚解,常含贬义。

怎样理解陶渊明的读书呢?

学生讨论。

陶渊明读书不在字句上多下功夫,而在乎领会文章的旨意。

他读书意在与作者的思乡情怀相交融。

真正把书读透,不只悟到人物的特征,更高境界是发现作者的神韵。

师小结:

读书有三种境界:

浅者读书,读其字;

中者读书,读其人;

高者读书,读其魂。

陶渊明属于高者的境界。

也只有这种境界才会让人废寝忘食。

古代很多人读书多为敲开功名的大门,陶渊明的读书目的是娱情。

他的另一爱好写文章,从作者陶渊明的爱好中可见,他淡泊名利的人格。

他的所做不违背自己的心灵。

读书也好,写诗也好,都是满足心灵和精神的需要,不为功名。

2、问题:

在一般的传记文章中,都要交代人物的籍贯、姓氏等,而陶渊明在自传中不写清姓名,却假托五柳先生的名来作传,为什么?

生讨论交流观点。

陶渊明是一个率真之人,做人做事喜欢不违背真意,他不想让别人知道自己是谁,所以故意隐去不写。

作为隐士而言,他的这一心理便容易理解了。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可见他很随便给自己起名号,可见不慕荣利的性格。

在陶渊明的形象中,这便不慕荣利是核心,一切表现都由此出。

以上我们分析了陶渊明的形象,谁能总结一下陶渊明是怎样的一个人?

(生总结,师板书。

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率真坦诚)

师:

让我们在了解了作者其人后,一起来背诵他的文章。

【篇三:

典型课例《五柳先生传》教案】

22五柳先生传

?

素质教育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学习本文应重点掌握“晏如”“萧然”“汲汲”“戚戚”等词语,熟练背诵全文,重点在于体会本文的写人方法。

(2)学习作者朴素洗练的语言以及通过平淡的内容表达深刻寓意的方法。

(3)培养学生思维的哲理性,培养通过生活中小事感悟哲理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阅读注释和查阅资料,了解作者、作品。

(2)对于人物的思想性格应从性格、思想、爱好、生活、著文等方面讨论归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2)感受文中人物形象之美。

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重点:

了解作者的三种爱好及其淡泊、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体会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气质。

解决方法:

教师采用启发式讲解。

2、难点:

体会本文朴素洗练的语言风格,理解“赞”语和传文的密切联系。

采用学生模拟写“赞”语的方法,使传文和“赞”语浑然天成,相得益彰,再分析原“赞语”的精到之处。

3、疑点:

作者开头便交待“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的目的是什么?

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查阅有关陶渊明的资料,了解其不慕名利的志趣、精神,领会开头便点明志趣的朴实、率直的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互动过程设计

课前预习指导要求:

1、自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

2、诵读全文,体会写人方法,归纳人物的思想性格。

3、品味朴素、平实的语言。

4、结合陶渊明的其他诗文,以“五柳先生其人”为题作文。

要求:

①揣摩古文的情节,想象古诗词的意境,用自己的语言把它再现出来。

②发挥合理想象,对原作进行适当的补充,扩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明确目标

了解作者的三种爱好,学习作者运用朴素洗炼的语言叙述内容的方法。

三、整体感知,合作研讨

1、教师范读,学生勾画出生字词,并注音。

嗜曾箪黔俦殇

2、自由朗读课文,了解五柳先生嗜好。

教师提问:

五柳先生的爱好有几个,都是什么?

三个:

一是好读书;

二是性嗜酒;

三是常著文章。

如“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

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

”试想,如无安贫乐道的生活态度,能“晏如也”吗?

3、教师细致分析三个嗜好

(1)他的性格如何?

“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闲静少言是他的外在表现,不慕荣利才是他的真实面貌。

(2)他的志趣与性格有什么联系?

因为他不追求荣利,他就无须奔忙,不用烦躁,自然也就闲,也就静。

但这种闲静少言,并不等于他没有志趣。

读书、饮酒、写文章就是他的志趣。

(3)如何理解他的好读书,不求甚解?

这就与他的“不慕荣利”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并不想“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他既不追求名,也不追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

(4)“嗜酒”说明了什么?

五柳先生“闲静少言”,但读书时“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这说明他内心里并非一潭死水,而是有波澜的,内心的波澜没有表现出来,却找到了尸个使波澜平静的方法,这就是嗜酒。

“嗜”宇说明不是一般的小饮,而是“期在必醉”。

尽管“家贫”,也没有改变这一嗜好,就因为在醉乡中可以使心灵的波澜得到平静。

这就是他在那种环境里使自己得到解脱的一种方法。

(5)他为什么“常著文章自娱”?

他著文章的目的是“自娱”,不是给别人看,更不是献给统治者,去求官得禄。

这一点也说明了他内心的确有“会意”,有话要说的,只是不愿对别人说,写文章给自己看。

“闲静少言”而又“常著文章自娱”,就是这种心情的反映。

他实际上是有痛苦的,但能从读书、饮酒、写文章当中得到解脱。

(6)学生反复朗读课文,背诵第一自然段。

四、总结、扩展

总结:

作者语言朴素、洗练,围绕读书与饮酒一路写来,不用典故,不假藻饰,文笔舒放自然,内容看似平淡,实则含义深刻,表达了作者安贫乐道,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

扩展:

学生联系诸葛亮《诫子书》中的“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谈谈自己的感受。

(态度可与此相反,如崇尚英雄。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研读了五柳先生的三个爱好,这节课我们重点研读他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及其精神实质。

学习五柳先生的性格志趣和精神风貌。

三、整体感知,解读探究

1、教师提问:

他为什么自号“五柳先生”?

2—3名学生回答后教师明确。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文章开头第一句,即把这位先生排除在名门望族之外,不仅不知他的出身和籍贯,“亦不详其姓字”,他是一位隐姓埋名的人。

晋代是很讲究门第的,而他竟与这种风气背道而驰,这就暗示他是一位隐士。

“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就这样随便地取了一个字号。

他不仅隐姓埋名,而且根本就不重视姓字,用庄子的话说,“名者,实之宾也”。

但他为什么看中五柳树呢?

也许他宅边并无桃李,只有这么几棵柳树,这与后面所写“环堵萧然”是一致的。

他的房屋简陋,生活贫穷,这五柳树带一点清静,淡雅,简朴的色彩。

2、以五柳为号体现了他怎样的精神风貌?

以五柳为号,可见他家居环境的清静、淡雅、简朴,由环境可见他淡泊的志趣、不慕荣利的生活态度。

3、赞语的含义

对五柳先生的生活、志趣作了叙述以后,文章结尾也仿史家笔法,加个赞语。

这个赞语就是黔娄之妻的两句话:

这两句话正好与前面写到的“不慕荣利”相照应,这是五柳先生最大的特点。

4、作者与五柳先生

陶渊明实际是借五柳先生写自己,这在南朝梁代萧统的《陶渊明传》中已指出:

“渊明少有高山趣?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五柳先生的生活情趣,正是陶渊明弃官归隐、安贫乐道的人生态度的反映。

陶渊明以五柳先生自况,“闲静少言,不慕荣利”为其内蕴的根本;

“好读书”、“性嗜洒”、“著文章自娱”是其外在的表像,引黔娄为知己,自比古之民,是对着自身生活道路的评价。

但从中也流露出对世事的不满以及生存于当世的孤独。

交流有关陶渊明的知识。

利用15分钟的时间写出《陶渊明小传》的白话文章。

五、课堂跟踪反馈

1、给加点的字注音。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含义。

好读书:

喜欢。

性嗜酒:

特别喜爱。

..遣饮辄尽:

箪瓢屡空:

常常、经常。

..期在必醉:

希望、愿望。

晏如也:

安乐自在的样子。

...3、填空。

(1)《五柳先生传》选自《陶渊明集》,作者陶渊明,本文是陶渊明托名五柳先生写的自传。

(2)“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3)“环堵萧然,不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院校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