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1403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26.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docx

云南省保山市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市级联考】云南省保山市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

学校:

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青春的心就如一块田地,如果你不在上面种花朵,那里就会长满杂草。

”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A.青春的美丽需要我们辛勤地耕耘才能获得

B.青春的幸福是伴随着青春自然而来的,不需要我们的付出

C.每个人的青春都是美丽的

D.长满杂草的青春也同样美丽

2.青年一代被称为“网生代”、互联网原住民,是网民的主体成员,创新是青年的灵魂,创造是青春的标志。

“创造是青春的标志”是因为

①青春期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

②青春的我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

③青春期的我们只有成功,没有失败

④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感情奔放,朝气蓬勃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3.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

A.制造B.创造C.运气D.营造

4.面对青春期的烦恼和困惑,我们应该()

A.勇敢面对,肆意发泄B.善于逃避,封闭自己

C.理性对待,善于化解D.顺其自然,无动于衷

5.知耻,是青春有格的重要表现,下列关于知耻说法错误的是()

A.一个知耻的人会对自己不合适的言行感到羞愧和难为情

B.一个知耻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的言行感到羞愧

C.一个知耻的人会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

D.一个知耻的人只会看到自己的缺点,看不到自己的优点

6.渴望人格独立,是我们在青春期正常的心理现象,下列不属于真正人格独立的是

A.李晴同学在家里总是自己来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B.张涛同学遇事不慌张,勇于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C.于超同学遇到问题善于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见解

D.刘红同学不管做什么事情,总是我行我素

7.男生和女生的生理性别特征与生俱来。

对于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变化,我们应

A.无可奈何地接受

B.平静而欣然地接受

C.根据变化的大小选择性地接受

D.根据自己的心情选择性地接受

8.智利诗人加布里拉·米斯特拉尔说:

“我们所需要的很多东西都可以等待,但孩子所需要的东西不能等待。

他的骨骼正在成型,他的血液正在生成,他的心灵正在发展。

我们不能对他说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

”留守儿童对情感的渴求是刻不容缓的。

关爱留守儿童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为给留守儿童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我们可以(  )

①给予他们力所能及的帮助 

②与他们一起进网吧玩游戏 

③与他们一起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 

④与他们一起欣赏艺术作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9.如果把人生比作开车,无效的情绪管理就好比无人驾驶,横冲直撞,免不了跑弯路,车子往往提前报废。

有效的情绪管理,则是牢牢地把稳方向盘,纵使道路崎岖,也能冷静驾驶,不仅能顺利到达终点,车子寿命也会延长。

这说明() 

①情绪的作用非常神奇

②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③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

④要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10.有的人遇到高兴的事情时会仰天长啸激动无比张开双臂扭动腰肢,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洪荒笑声,似乎方圆十里都能感受到他的亢奋与激动。

这种调节情绪的方法是(  )

A.放松训练B.转移注意

C.合理宣泄D.改变认知评价

11.对同样的一件事情,不同态度的人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表现,比如下雨有人喜、有人忧。

这说明

①情绪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

②积极乐观的态度会产生健康的情绪表现

③情绪可以通过改变自己的态度来控制

④每个人所产生出来的情绪表现是相同的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2.张芸被推荐参加学校“中华情•经典诵读”展评活动。

随着活动日期的临近,她越来越紧张。

下列想法、做法不利于她调节情绪的是()

A.珍惜这次锻炼机会,尽自己的努力做好就行

B.我一定不能出错,否则同学们会嘲笑我

C.向师长或好朋友诉说自己的焦虑,寻求他们的帮助

D.听音乐、做运动、做深呼吸,进行自我调控

13.情感体验,就是用感性带动心理的体验活动。

是个体受其周围客观环境的影响所产生的一种神奇的主观感觉体验,对情感体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①生活中美好的情感体验对我们的人生有意义

②负面的情感体验对我们的成长没有意义

③羞耻感是一个人向善的重要表现

④没有羞耻感难以获得尊严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4.朱敏才曾是一名外交官,妻子孙丽娜曾是一名高级教师,退休后两人没有选择安逸的日子,而是奔赴贵州偏远山区支教,被中央电视台评为“感动中国人物”。

夕阳最美,晚照情浓。

对他们的义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①传递情感正能量

②乐于帮助别人

③用自己的行动和热情来影响周围的人

④他们只是想去体验一下山区的生活

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

15.“不该开花的时候开花,不该结果的时候结果,是会受到自然界的惩罚的。

”这启示我们

①异性同学之间不会有纯洁的友谊

②异性同学之间不可能正确交往

③要珍惜青春年华纯真美好的情感

④异性同学交往要讲究原则和尺度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6.“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潇洒和风流;拥有青春,就拥有了一份灿烂和辉煌。

”这句话告诉我们()

A.青春是美好的,可以任性而为

B.拥有了青春,就一定会走向成功

C.要珍惜青春年华,勇于创造,让青春更美丽

D.要尽享青春的潇洒和风流,快乐生活

17.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下列表现了“喜”的语句是(  )

A.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B.怒发冲冠,凭栏处

C.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D.风声鹤唳,草木皆兵

18.“哀民生之多艰”“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怒发冲冠”“漫卷诗书喜欲狂”所表现的情绪顺序是

A.喜、怒、哀、惧

B.哀、喜、怒、惧

C.哀、惧、怒、喜

D.惧、喜、怒、哀

19.“好雨知时节”,“秋风秋雨愁煞人”这两句诗的对比说明:

①情绪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

②积极乐观的态度会产生积极的情绪

③情绪是可以调控的

④面对相同的情景,每个人所产生的情绪是相同的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③④

D.②③

20.音乐剧《烽火•冼星海》以音乐为线,以情感作珠,在两个小时的时空里,该剧演员将观众牵引进一个亲情、友情、爱情、爱国之情诸情织就的“情网”中,展现出以冼星海为代表的一代热血青年在抗日烽火中的家国情怀。

这说明传递情感正能量(  )

A.只能被动接受外部环境影响B.可以拿出自己的热情和行动

C.需要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D.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

21.“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从情绪的角度理解这句话,正确的是

A.情绪有喜怒哀惧之分

B.不同的情绪对人的影响相同

C.情绪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

D.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

22.“笑一笑,十年少;愁一愁,白了头。

”这说明

A.不同的情绪会对个人智力发展产生不同的影响

B.不同的情绪会对一个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

C.不同的情绪会对个人正常水平的发挥产生不同的影响

D.不同的情绪会影响一个人的实际年龄

23.在情感体验中,我们也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

学会主动关心他人,要求我们

①关注对方的态度和反应

②以接纳的态度认真倾听或观察

③适时运用恰当的方式向对方表示关心

④确认对方是否接受自己的关心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4.“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些诗句包含着

①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

②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

③对个人际遇的感伤

④对不公平社会现实的愤怒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D.①④

二、多选题

25.男生逻辑思维敏捷,数理化功课好;而女生在英语、语文等功课上占上风。

这启示我们应该

A.欣赏对方的优势,不断完善自己

B.欣赏自己的优势,塑造自我形象

C.认识各自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

D.与异性同学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三、分析说明题

26.人人都希望自己有好心情,但“万事如意”只是一种美好的祝愿;“天天开心”只是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

当遇到不公平的对待而心里非常愤怒时,我们应该如何调节愤怒的情绪?

27.青春有格,止于至善在厦门大学的一个花园内,有一块巨石,上面镌刻着“止于至善”四个大字。

(1)什么是“止于至善”?

(2)日常生活中,我们怎样做到“止于至善”?

28.有人说,情绪就像“神奇果”。

那么请你说说“神奇”在哪儿?

29.身处青春,你会发现青春并不公平。

当你用100%的态度面对时,收获或许只有50%;而你选择用50%的态度去对待它,或许最终将一无所获。

若是选择安逸,久而久之,你会发现丢失了勇气,缺乏了毅力;反之,选择了奋斗拼搏,你就会明白自己想要的是波澜壮阔,即使前方黑浪涛天,也会有搏击长空的无畏无惧。

因为真正的强者,不是没有眼泪,而是含着泪水依旧奔跑的人。

当然,拥有梦想的同时也需要有强健的体魄,身体才是革命的本钱。

告别慵懒和惰性吧,正能量才是青春该有的表现,积极一点,乐观一点,为你的梦想打造一副好载体,自然会发现真正的意义,受益终生。

(l)这篇励志材料启示我们,实现青春的梦想需要培养什么品质?

(2)这一品质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3)怎样才能使自己具有这种品质

30.在全国“情感教育与班集体建设”学术研训会上,全国“情感教育”首席专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朱小蔓指出,在教育工作中,不关注人的情感状况、情感发育的教育一定不是真正的教育,教育必须关注真实的个人情感及其发展,班级是情感教育大有可为的场域。

绝大部分孩子是自然地掉落在一个班里,要以班集体这个建制把每个真实的个人情感安顿好,班级要创造情感文明环境,让人的情感体验尽可能丰富深刻,有质量和品位。

(1)教育必须关注真实的个人情感及其发展,这是为什么?

(2)在班集体的生活中,我们能够体味到哪些美好的情感?

四、情境探究题

31.情景材料:

小钢放学后和几位同学在学校打篮球,正打的高兴地时候,突然来了一群高年级的学生,强行将他们赶出并霸占了球场。

小钢忍无可忍,一气之下,拿起篮球将学校图书馆的一块玻璃砸碎了。

运用调控情绪、权利和义务相统一的知识,对小钢宣泄情绪的行为进行评析

参考答案

1.A

【解析】

试题分析: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青春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运用和理解能力。

题文中的观点表明,我们要珍惜青春,利用青春的大好时光,努力学习才会有所收获,其中BCD观点绝对,是错误的,正确答案选A。

考点:

青春

2.C

【详解】

本题旨在考查青春期的特点。

结合教材知识,青春的我们拥有改变自己、改变世界的创造潜力,青春期思维活跃,生命力旺盛,青春期蕴含着伟大的创造力,所以青春期的我们每天都站在新的起跑线上,迎接新挑战,可以放飞梦想,努力追寻。

所以①②④正确,符合题意;③错误,青春期的我们有成功,也有失败,关键是对待成功和失败的态度,排除。

故本题选C。

3.B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青春创造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

根据教材知识,人世间的一切成就、一切幸福都离不开劳动和创造。

所以正确答案选B。

4.C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青春期心理矛盾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

根据所学,面对青春期心理矛盾,我们应该理智应对,善于化解,否则会影响身心健康发展,其中ABD的做法不利于身心健康,是错误的,所以正确答案选C。

5.D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耻的认识,主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运用,根据所学,知耻,是自尊的重要表现,一个知耻的人,会对自己不恰当的言行感到惭愧和难为情,并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改过自新,所以ABC观点正确;D观点错误,此题属于反向选择题,所以正确答案选D。

6.D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是反向选择题,可以运用排除法排除正确选项即可。

ABC中的同学能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对自己行为负责,独立思考,属于真正的人格独立。

D中的刘红的做法是错误的,不利于与他人的交往,符合题意,所以答案选D。

考点:

本题考查了自立的相关知识。

7.B

【解析】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青春期的认识,根据所学,对于青春期特有的生理变化,我们要正视身体的变化,欣然接受青春花蕾的绽放。

不因自己的生理变化而自卑,是我们对自己的尊重;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是我们对同伴的尊重。

所以ACD观点错误,正确答案选B。

8.B

【解析】

【详解】

解答此题宜采用排除法。

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的途径和方式有很多,如走进博物馆或大自然、欣赏艺术作品等,①③④的做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②的做法是错误的,网吧等不适宜未成年人活动的场所,未成年人不得进入。

同时网络游戏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沉迷于网络游戏会给身心健康带来不良影响。

此项应排除。

故该题应选B。

9.D

【解析】

解答此题宜采用排除法。

材料说明了无效情绪管理的害处、有效情绪管理的益处。

说明情绪会影响人们的观念和行动,启示我们要学会调节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①②④的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③的说法也是正确的,但材料并没有体现情绪的感染性,应排除。

故该题选D。

10.C

【详解】

本题考查学会调控情绪。

调控情绪可采用理智调控法、注意力转移法、幽默化解法、积极的自我暗示、合理宣泄等。

题干“仰天长啸激动无比张开双臂扭动腰肢,尽情地释放自己的洪荒笑声”,这是通过合理的宣泄来调节不良的情绪,但是宣泄情绪必须在道德与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所以C符合题意;ABD与题干不符。

故选C。

11.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情绪和态度的关系.情绪和态度紧密相连,同一件事,不同态度的人会有不同情绪。

【详解】

分析材料,对待同一件事情,不同态度的人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情绪表现,说明情绪和态度是紧密相连的,积极的态度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消极的态度会产生消极的情绪.改变情绪可以通过改变态度来实现.①②③符合题意,是正确的;④明显表述错误,每个人所产生出来的情绪表现是不同的,排除④,故选C。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

掌握情绪和态度的关系,分析材料,排除错误答案,做出正确选择。

12.B

【解析】

试题分析:

调节紧张的心情就是要学会放松,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所以要告诉自己尽力就好,当自己无法调节时,可以向老师、朋友求助,还可以用注意转移法来调节不良情绪,如听音乐,做运动等,所以ACD都是有利于调节情绪,B的做法不利于调节情绪,“我一定不能出错,否则同学们会嘲笑我”这样会自己造成较大的压力,故选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调节情绪的方法。

13.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

情感的影响

【详解】

根据教材所学可知:

生活中美好的人和事物,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这些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故①符合题意;从道德维度来看,羞耻感具有标识、导善、自制等功能。

如果一个人犯错后没有羞耻感,那么他也难以获得尊严。

故③④符合题意;②表述错误,体验负面情感未必是件坏事,它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我们的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故选D。

14.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传递情感正能量。

在沟通中,情感是影响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的重要因素,我们要在沟通中保持积极情绪的重要性。

【详解】

本题中朱敏才、孙丽娜夫妇主动相应国家支教的号召,无私奉献,体现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他们传递情感正能量,助人为乐,乐于奉献,用自己的行动和热情来影响周围的人,①②③是正确的选项;④选项没有理解朱敏才、孙丽娜夫妇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行为实质,排除。

故选:

C。

【点睛】

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传递情感正能量,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

15.B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学会与异性交往

【详解】

根据教材所学可知:

①项,异性同学们之间纯洁、友爱的情谊也是一种真正的友谊,故错误。

②项,异性同学之间也可以有纯洁的友谊,是可以进行正常交往的,故错误。

③项,面对青春年华,我们要好好珍惜美好时光和彼此间真挚的友谊,故正确。

④项,男女之间的交往要把握好尺度,要讲究原则,故正确。

故③④符合题意,①②不符合题意,选B

16.C

【详解】

题干这句话告诉我们青春是美好的,我们要努力拼搏、为青春歌唱、为青春喝彩,青春是人生中最美好的阶段,最具潜在力量和创造性,我们要珍惜青春年华,让青春更美丽,C符合题意。

A“任性而为”、D“尽享青春的潇洒和风流”都是错误的做法。

B中“就一定”的说法太绝对。

故选C。

17.C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情绪的认识,A体现的情绪是悲,B体现的情绪是怒,C体现的情绪是喜,符合题意,D体现的情绪是惧,所以C是正确的,故选C。

18.C

【分析】

此题考查情绪的种类。

【详解】

此题考查情绪的种类。

情绪种类有很多种,但情绪最基本的只有四类,即:

喜、怒、哀、惧。

“哀民生之多坚”体现的是“哀”;“风声鹤唳,草木皆兵”体现的是“惧”;“怒发冲冠”体现的是“怒”;“漫卷诗书喜欲狂”体现的是“喜”。

C正确;ABD顺序错误。

故选C。

19.B

【解析】③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重在强调面对相同的事物,不同的人产生的情绪不同,没有涉及对情绪的调控,故排除。

④选项观点错误,面对相同的情景,每个人的情绪不同,故排除。

①选项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同样面对雨,产生的情绪不同,故情绪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故入选。

②选项观点正确,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事物,就会产生积极的情绪,故入选。

20.D

【详解】

本题考查传递情感正能量的方式。

题干表述了音乐剧通过音乐和人物的表现,展现了以冼星海为代表的一代热血青年在抗日烽火中的家国情怀。

通过这种方式传递了情感的正能量,得到了观众的共鸣。

所以这说明了传递情感的正能量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D是正确的。

A是错误的,在情感的体验中,我们并不能总是被动接受外部环境影响。

也可以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影响环境,排除。

B并不是题干主旨的反映,排除。

C是错误的,不符合题干的主旨,题干并没有表述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排除。

故本题选D。

21.D

【详解】

本题考查对情绪的特点的认识。

“积极的人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

”的意思是积极的情绪可以感染周围的人,可见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D是正确的,A不符合题意,B是错误的,不同的情绪对人的影响不同,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22.B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情绪的影响。

【详解】

题干中“笑”和“愁”是不同的情绪,带来的结果是“十年少”和“白了头”,这说明了不同情绪会对人的身心健康产生不同的影响,故B说法正确,符合题意;A项,题文中并没有体现对智力发展的影响,不符合题意;C项题文中并没有体现对人正常水平发挥的影响,排除;D项,题文信息要表达的是情绪对人身心健康的影响,而不是对年龄的影响,故不符合题意,故选:

B。

23.B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学会主动关心他人的做法。

【详解】

此题考查学会主动关心他人的做法。

属于识记类知识的考查。

由教材可知,学会主动关心他人,要求我们关注对方的态度和反应;没有偏见,以接纳的姿态认真倾听或观察;适时运用可能被接受的方式向对方表示关心;确认对方是否接受自己的关心。

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选B。

24.C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爱国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详解】

此题考查爱国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分析题目可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我以我血荐轩辕。

”这些诗句饱含着他们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①②符合题意;③项诗句中不能体现对个人际遇的感伤,④错误,诗句反映的是他们对国家的热爱和高度责任感,而不是对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愤怒,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25.ABCD

【详解】

此题旨在考查学生对性别特点的认识,题文中男生女生在思维方式的不同,启示我们应该欣赏对方的优势,不断完善自己;欣赏自己的优势,塑造自我形象;认识各自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与异性同学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所以正确答案选ABCD。

26.调节愤怒的好方法有以下几种:

(1)与信赖的长者交流。

(2)自我提醒。

(3)运用“我感到愤怒,是因为……”的表达方式。

(4)寻找一种适合自己排解愤怒的活动形式。

(5)写一封信。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调节愤怒的方法

【详解】

本题考查调节愤怒的方法。

根据教材知识,可以从与长辈交流、自我提醒、合理宣泄(寻找一种适合的活动形式、写信等)等方面作答即可。

27.

(1)“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2)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我们应该有自己的格调,有我们的“至善”追求。

②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③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

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④“止于至善”要求我们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省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

【详解】

(1)本题考查止于至善的含义,根据教材知识,答出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即可。

(2)本题考查止于至善的做法。

根据教材知识,答出从小事做起、树立榜样、自我省察等方面即可。

28.答:

情绪的作用非常神奇,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情绪的作用。

【详解】

此题考查情绪的作用。

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的再现能力。

可以围绕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组织答案。

故可依此作答:

情绪就像“神奇果”,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积极影响:

它可能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消极影响:

也可能让我们因为某个小小的挫败而止步不前。

29.

(1)自强的品质。

(2)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

(3)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

【详解】

(1)本题为材料分析题,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从材料中的标题“青春飞扬,自强不息”以及材料中的表述,可以看出实现青春的梦想需要培养自强的品质。

依据所学知识,回答自强的内容是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是自强的重要内容。

(2)本题为做法类问题,考查如何培养自强精神。

结合所学知识,从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持久的坚持等角度来回答。

30.

(1)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

(2)责任感;安全感;信任感;胜任感;爱的情感;等等。

【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美好情感的认识和理解。

(1)本问主要考查情感的作用。

“教育必须关注真实的个人情感及其发展”,体现了情感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重要性,学生可从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情感反映着我们对人和对事的态度、观念,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丰富、深刻的情感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观察事物,探索未知等方面来回答。

(2)本问是开放性设问,学生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例如责任感;安全感;信任感;爱国主义情感等。

31.题干中小钢的行为错误。

情绪会带给我们勇气、信心和力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