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1449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32 大小:60.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2页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2页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2页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2页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2页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2页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2页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2页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2页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2页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2页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2页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2页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2页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3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docx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

蓄冷空调的市场及可行性分析

一、蓄冷空调概况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央空调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空调系统的能耗已经占到建筑总能耗的50%左右,这使得城市电网用电高峰日趋紧张,用电峰谷差日趋扩大,造成一方面为了满足用电高峰而更多地增加电力投资,而另一方面城市用电低谷的负荷增加缓慢,出现夜间“窝电”现象严重,而蓄冷空调系统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一个有效方法。

蓄冷空调技术是在电力负荷很低的夜间低谷期,采用电动制冷机制冷,利用蓄冷介质的显热或潜热特性,用一定的方式将能量储存起来;在电力负荷较高的用电高峰期,把储存的冷量释放出来,以满足建筑物空调或生产工艺的需要。

与常规空调相比,蓄冷空调系统可均衡电网峰谷负荷,提高发电设备运行经济性,在电力部门实施峰谷分时电价政策下,用户可节省运行费用,从而使各行业受益,具有重要的国民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空调蓄冷方式

目前,国内外用于空调的蓄冷介质主要有水、冰和共晶盐三种。

其中水蓄冷为显热蓄冷,而冰蓄冷和共晶盐蓄冷为潜热蓄冷。

按蓄冷介质可分为水蓄冷、冰蓄冷、共晶盐蓄冷和气体水合物蓄冷四种方式。

常用空调的蓄冷方式大致可分为下述类型,见图1.1所示。

(l)水蓄冷系统就是利用水的显热进行蓄冷和释冷[水的比热容为4.18/Jk(kg-?

)]。

在蓄冷阶段,制冷机制出的冷冻水放入蓄冷槽储存,在释冷阶段,将冷冻水抽出使用以满足空调负荷需要。

水蓄冷系统的优点是:

可以使用常规空调制冷机组,增设蓄冷设备一般不会降低制冷机的效率,并且初投资少、系统简单、维修方便、无特殊技术要求,在冬季还可以用于蓄热。

它的缺点是:

蓄冷密度小、蓄冷槽体积大、占用空间多、冷损耗大、易泄露,而且,由于水池部分是开启的,循环水容易污染。

(2)冰蓄冷系统主要是利用水与冰的相变潜热(335kJ/kg)进行蓄冷和释冷。

在蓄冷阶段,开动制冷机制冰并由蓄冷槽储存起来,在释冷阶段,融冰放冷满足空调负荷需要。

冰蓄冷系统的优点是:

由于相变,蓄冷密度大、蓄冷温度几乎恒定,储存相同的冷量,冰蓄冷所需体积只有水蓄冷的几十分之一,蓄冷槽体积小,占用空间少,容易做成系列化的标准设备,也可因地制宜,就地制作。

它的缺点是:

必须采用能制冰的制冷机,并且由于蒸发温度很低(要达到-5?

-10?

),制冷机性能系数(COP)降低,此外,由于增设蓄冰设备,投资增加,冰蓄冷空调系统设备与管路比水蓄冷空调系统复杂,对设备运行技术要求高。

值得注意的是,蓄冰和低温送风系统相结合已成为建筑空调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

也称之为优态盐蓄冷)是利用固液相变特性蓄冷的另一种形(3)共晶盐蓄冷(

式。

共晶盐是由无机盐、水、成核剂和稳定剂组成的混合物。

在蓄冷系统中,这些蓄冷介质大多装在板状、球状或其它形状的密封件里,再放入蓄冷槽中。

一般来讲,共晶盐蓄冷槽的体积比冰蓄冷槽大,比水蓄冷槽小。

其主要优点是:

它的相变温度较高,可以克服冰蓄冷蒸发温度低的弱点,并可以使用普通的空调冷水机组。

缺点是:

共晶盐系统的蓄冷密度小,不足冰蓄冷的50%,蓄、放冷过程中的热交换性能较差,且设备投资也较高,所以推广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

(4)气体水合物蓄冷。

20世纪80年代美国橡树岭国家试验室开始以Rll、R12等为工质研究气体水合物蓄冷。

其机理是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水在某些气体分子周围会形成坚实的网络状结晶体,同时释放出固化相变热。

气体水合物属新一代蓄冷介质,又称“暖冰”,采用气体水合物蓄冷温度与空调工况相吻合,蓄冷密度高而且储冷释冷过程的传热效率高,特别是直接接触式系统。

气体水合物低压蓄冷系统的造价相对低,被认为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蓄冷方式。

但该方法还有

一系列问题有待解决,如制冷剂蒸气夹带水分的清除,防止水合物膨胀堵塞等,工程应用还有困难。

(5)固体吸附蓄冷。

近年来,固体吸附技术开始用于制冷领域。

当两相组成一个体系时,其组成在两相界面与相内部是不同的,处在两相界面处的成份产生了积蓄(浓缩),这种现象称为“吸附”。

用某种固体作吸附剂,某种气体作制冷剂,形成吸附对。

利用吸附剂的化学亲和力进行吸附。

在固体吸附剂对汽体吸附物吸附的同时,液体吸附物不断地蒸发变成可供吸附的气体。

蒸发过程中实现制冷,然后用热能使吸附物解吸,利用吸附物的气液相变把冷量储存起来。

如此反复,可实现蓄冷。

图1.1蓄冷方式类型

1.2冰蓄冷空调系统的工作原理

由于冰蓄冷空调系统具有独特的优越性,目前应用最广。

所以下面仅限于讨论冰蓄冷空调系统。

冰蓄冷系统制冰方式主要分为静态制冰法和动态制冰法。

在结构方面,冰蓄冷系统的主要特点是比常规空调系统多了一套蓄冰设备,而制冷

为冰蓄冷系统工作原理图,系统及空调风系统与常规空调系统基本相同。

图1.2

其中图(a)描述了冰蓄冷系统的充冷过程,图(b)描述了其放冷过程。

图1.2蓄冷空调系统

冰蓄冷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冰蓄冷系统在空调负荷的低谷期的制冰循环工作如图2.2(a)所示,载冷剂(一般为25%的乙二醇溶液)通过制冷机组、蓄冰槽构成的制冰循环。

此时制冷机组的乙二醇溶液出口温度为-3.3?

左右,经盘管将冷量传给蓄冰槽中的水,使水结冰,制冷机组乙二醇溶液进口温度为0?

左右。

空调负荷高峰期,冰蓄冷系统的融冰循环如图2.2(b)所示,载冷剂通过蓄冰槽和热交换系统对空调系统进行供冷。

通过调节蓄冰槽的进出水控制阀可以控制融冰速度,达到控制冷冻水出水温度的目的。

1.3冰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策略

冰蓄冷系统转移多少高峰负荷、储存多少冷量才能保证系统具有最大的经济效益,首先取决于采用哪一种运行策略。

所谓运行策略是指蓄冷系统以设计循环周期(如设计日或周等)的负荷及其特点为基础,按电费结构等条件对系统的蓄冷容量、释冷供冷或释冷连同制冷机组共同供冷做出最优的运行安排。

冰蓄冷系统的运行策略可分为全量蓄冷策略和部分蓄冷策略。

(l)全量蓄冷策略

全蓄冷系统是指设计日非电力谷段的冷负荷总量全部由蓄冷装置供应,此时,常规系统的运行时段“昼夜颠倒”,夜间非空调时段启动制冷机蓄冷,白天空调时段则制冷机组停止运行。

全蓄冷系统的特点是:

完全利用低谷电力,移峰能力最强,可以大幅度节省电费,但蓄冷装置和制冷机组的装机容量较大,初投资较多。

该运行策略适用于白天供冷时间较短的场所或峰谷电价差价较大的地区。

(2)部分蓄冷策略

部分蓄冷系统是指设计日非电力谷段的冷负荷总量部分由蓄冷装置供应,此时,夜间制冷机运行储存部分冷量,白天空调时段则由制冷机组与蓄冷装置联合供应冷负荷的需要。

在实际运行中,部分蓄冷系统在过渡季节由于冷负荷减少往往可以以全蓄冷方式运行。

部分蓄冷系统的特点是:

蓄冷装置和制冷机组容量较小,利用率高,初投资少,但“移峰”能力较弱,节省电费相对较少。

综合考虑,大多数部分蓄冷优于全蓄冷。

目前,大多数工程中采用的都是部分蓄冷,其控制策略较全部蓄冷复杂的多。

1.4冰蓄冷系统的工作模式

冰蓄冷系统的工作模式是指系统所处的工况状态,是充冷还是供冷。

供冷时蓄冷装置和制冷机组是各自单独工作还是共同工作。

蓄冷系统需在规定的几种方式下运行,以满足供冷负荷的要求。

下面介绍常用的工作模式。

(l)机组制冰模式

在此工作模式下,通过浓度为25%的乙二醇溶液循环,在蓄冰装置中制冰。

在此期间,控制系统监视蓄冰装置的蓄冰量(通过蓄冰装置中液面的变化或载冷剂出口温度予以监测),当蓄冰装置蓄冰完成,制冷机组关闭。

(2)同时制冰供冷模式

在制冷期间存在冷负荷时,可将用于制冰的一部分低温乙二醇溶液分送至冷负荷端,以满足供冷需求。

乙二醇溶液的分送量取决于冷冻水回路的设定温度。

一般情况下,这部分的供冷负荷不宜过大,因为这部分冷负荷是制冷机组在制冰工况下运行提供的,蓄冰工况供冷在能耗及制冷机组容量上是不经济的。

因此,如果这一冷负荷有合适的制冷机组可供选用,就应设置基载制冷机组专供这部分冷负荷使用。

(3)机组单供冷模式

在此工作模式下,由制冷机组满足空调全部冷负荷的需求。

出口处的乙二醇溶液不经过蓄冰装置,而直接流至负荷端,乙二醇溶液的温度由制冷机组维持。

(4)融冰单供冷模式

在此工作模式下,制冷机组关闭。

回流的乙二醇溶液通过融化储存在蓄冰装置内的冰而被冷却至所需要的温度,并流至负荷端供冷。

此时乙二醇溶液的温度通过调节蓄冰装置的融冰速度进行控制。

在全部蓄冷运行策略下,融冰供冷是基本的运行方式。

(5)制冷机组与融冰同时供冷模式

在此工作模式下,制冷机组和蓄冰装置同时满足供冷要求。

在部分蓄冷运行策略中,往往采用这种工作模式。

1.5冰蓄冷系统的控制策略

冰蓄冷系统通常采用的控制策略有制冷主机优先、蓄冰优先、固定比例控制和负荷预测控制四种。

(1)制冷主机优先供冷控制策略

主机优先的策略是尽量让制冷主机满负荷运行。

如果冷负荷小于主机制冷能力,则蓄冰设备不进行融冰供冷,完全依靠制冷机组负担冷负荷。

如果冷负荷超过了制冷机组制冷能力,则在机组满负荷运行的情况下,依靠蓄冰设备融冰来负担不足的部分。

主机优先的控制策略实现简单,运行可靠,因而广泛应用于工程

实践中。

但这种控制策略在冷负荷较小时,蓄冰设备使用率极低,不能充分发挥夜间蓄冷优势,运行费用偏高。

同时如果控制不当会出现蓄冰装置残留冰的现象。

由于这种控制方式易于实现,因此在国外也广泛应用。

(2)蓄冰优先供冷控制策略

蓄冰优先供冷策略是在空调负荷低于蓄冰设备最大融冰释冷量时,先由融冰承担冷负荷,当空调负荷大于最大融冰释冷量时,再由制冷机组补充。

因此,融冰提供的冷量是恒定的,而压缩机在变负荷下运行。

当空调负荷低于蓄冰设备最大融冰释冷量时,可以通过调节阀改变蓄冰设备的融冰供冷量,当负荷大于最大融冰释冷量时,由制冷组调节总供冷负荷。

理论上,这种控制方式实施简单、控制方便。

但实际上,如果冷负荷较大时,蓄冰装置一直以最大融冰速变进行融冰,那么蓄冰装置中的冰很有可能会提前用尽,而在负荷高峰时单靠制冷机组不能满足负荷要求,会造成供冷不足。

并且制冷机组可能长时间工作于低负荷状态。

对于大多数制冷机组,低负荷运行会导致工作效率明显下降,导致系统运行不经济合理。

(3)定比例控制策略

采用定比例控制方式,使制冷机组和蓄冰槽分别承担一定比例的供冷负荷。

由于同时使用制冷机组和蓄冰槽供冷,因此比冷机优先控制更节约高峰用电量,其运行费用介于冷机优先和蓄冰优先之间,由于要使制冷机的供冷量随时调整到所需值,且随每天供冷负荷变化而波动,可能造成槽内残余冰或蓄冰过早耗尽。

因此这种控制策略实际执行起来比较困难。

(4)预测控制策略

采用预测控制方法,对次日逐时负荷分布进行预测,根据负荷分布对制冷机的运行和冰槽的释冷进行合理的优化运行控制,使制冷机在用电高峰时期尽可能减少运行,运行费用降到最低。

这种控制方式是基于对未来24小时的逐时负荷预测来哟冷机优化控制制冷机的运行。

在预测到负荷小的日子,电力低谷时间只储存供足够下一天使的蓄冷量,而不是全蓄满,第二天采用融冰单供冷运行。

在预测到负荷大的日子,夜间把蓄冰槽全部蓄满,白天通过优化运行合理地调整各小时主机和蓄冰槽的供冷量,使供冷结束时蓄冰槽的冷量不仅全部用完,而且全天的运行费用最低。

预测控制既充分利用冰槽的冷量,又克服了制冷机的低

负荷运行,同时也可使制冷机尽可能地少开机,实现了冰槽和制冷机同时分摊高峰负荷最合理的搭配。

使蓄冷空调系统的运行费用降至最低。

二、蓄冷空调市场

2.1蓄冷空调的应用领域与发展方向

蓄冷空调技术应用领域十分广泛,主要是在以下领域:

(1)商业建筑、宾馆、饭店、银行、办公大楼的中央空调系统。

在这些建筑中,夏季空调负荷相当大,冷负荷持续在工作时间内,且随白天气温的变动而波动。

冷负荷高峰期基本上是在午后,这和电网负荷高峰期相一致。

(2)体育馆、影剧院、音乐厅等负荷比较集中、变化较大的场合。

这些场所瞬时冷负荷大、持续时间短、变化无规律。

用小容量制冷机组提前开机制冷,将冷量积蓄起来供冷负荷较大时使用,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制冷机组的装机容量。

(3)医院、计算机房、军事设施、电话机房和易燃易爆物品仓库等应急设备所处的场所。

使用蓄冷空凋技术可以大大降低这些场所对应急能源的依靠,提高系统可靠性。

这样,即使停电,有自备小型发电机组或其他小型应急能源系统发电,供空调风机和水泵等使用,仍然能维持这些场所空调系统的正常运行。

蓄冷空调技术作为一种移峰填谷、调节能源供需、节约运行费用、实现能量高效合理利用的手段已经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许多国家的学者和机构都在积极进行研究开发,其目标集中在以下下几个方面。

(1)区域性蓄冷空调供冷站。

实践证明,区域性供冷或供热系统对能较为有利,不仅可以节约大量初投资和运行费用,而且还减少了电力消耗及环境污染,建立区域性蓄冷空调供冷站已成为各国热点。

这种供冷站可根据区域空调负荷的大小分类自动控制系统,用户取用低温冷水进行空调就像用自来水、煤气一样方便。

目前最大的区域供冷系统在美国芝加哥市,蓄冷总容量左125000冷吨,1996年7月成功投入运行。

(2)冰蓄冷结合低温送风空调系统。

蓄冷与低温送风系统相结合是蓄冷技术在建筑物空调中应用的一种趋势。

这种系统能够充分利用冰蓄冷系统所产生的低温冷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因蓄冷装置而增加的初投资,进而提高了蓄冷空调系统的竞争力,在建筑空调系统建设和工程改造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3)开发新型的蓄冷空调机组。

对于分散的、暂时不具备建造集中式供冷站条件的建筑,可以采用中小型蓄冷空调机组。

目前,中小型建筑大量使用的柜式和分体式空调机,在夏季白天所耗电量占空调总用电量相当大的份额。

国外研究表明,为柜式空调机增加紧凑式冰蓄冷单元是司行且有效的。

冰蓄冷空调机组投资回收期一般是3年左右。

(4)家用蓄冷空调也是空调蓄冷技术未来的一个能用发展方向。

目前,日本

2正大力推广12.5kW级别的小型冰蓄冷组合空调机,供100m左右空调面积的家庭、小规模的店铺、饮食店和办公室使用。

(5)开发新型蓄冷、蓄热介质。

蓄冷技术的发展要求人们去研究开发适用于空调机组,固液相变潜热大,经久耐用的新型蓄冷材料。

新型、便于放置的、无腐蚀性的有机蓄冷介质也在不断开发。

如常温下胶状的可凝胶,它不易流动和泄漏、无污染,可置于密封件内蓄冷。

利用气体水合物和固体的吸附特性进行蓄冷也是目前研究较多的课题。

除了研究蓄冷介质外,日本还研究开发高温相变蓄热介质,主要用于热泵空调机冬季蓄热采暖,其相变温度一般要求在30—40?

范围内。

提高高温相变材料的蓄热、传热性能是目前该技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6)发展和完善蓄冷技术理论和工程设计方法。

蓄冷技术的进一步侧要要求加强对现有蓄冷设备性能的试验研究,建立数值分析模型,预测蓄冷设备的性能对蓄冷空调系统进行优化设计。

蓄冷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与常规空调系不同,冷负荷计算、机组确定、设备选择、系统控制皆有别于常规空调系统。

今后还将通过对己有蓄冷空调系统测试和运行总结,丰富蓄冷空调设计方祛。

(7)建立科学的蓄冷空调经济性分析和评估方法。

在进行蓄冷空调系统可行性研究时,如何综合评价蓄冷空调系统转移用电负荷能力、能耗水平用户效益,如何比较常规空调系统和蓄冷空调系统,是人们一直关心的一个问题。

学者分析了影响冰蓄冷空调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因素,提出了一个评价冰蓄冷空调经济性的方祛,定性的指出评价冰蓄冷空调系统经济性的几项指标,即制冰方式、电价政策、所增加投资回收年限等。

蓄冷空调系统并非适用于所有场合,必须通过认真分析,确保能够降低运行费用、减少设备初投资、缩短投资回收期,才能确定是否采用。

因此建立一个科学的评价体系对发展和推广蓄冷空调技术是十分重要的,并需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完善。

2.2我国发展蓄冷空调的基本情况

我国从九十年代初,开始建造水蓄冷和冰蓄冷空调系统,至今已有建成投入运行和正在施工的工程594项,分布在4个直辖市和18个省,全国2/3的省市都建造了蓄冷空调系统,见下表。

全国蓄冷空调项目数量统计(按地区分)

地区冰蓄冷水蓄冷合计

北京74983

浙江75075

江苏71374

广东52961

湖北231437

广西43135

山东33134

上海30333

四川23124

河北19221

安徽19120

福建18018

江西13316

陕西14014

湖南11213

辽宁10111

天津729

河南707

山西404

重庆213

甘肃101

宁夏011

总计51084594

蓄冷空调实绩较多的依次是北京市(83项)、浙江省(75项,全部是冰蓄冷)、

江苏省(74项)、广东省(61项,其中47项在深圳市)、湖北省(37项)、广西省

(35项,其中31项是水蓄冷)、山东省(34项)、上海市(33项)、四川省(24

项)、河北省(21项)和安徽省(20项)。

我国在开始发展水蓄冷和冰蓄冷空调工程时,就采取引进、吸收、消化国外

先进技术,同时发挥我们中国人的聪明智慧,虽然我们只经历十几年的工程实践,我国蓄冷空调工程项目还不太多,但有不少工程规模较大,蓄冷量亦比较大,采用大温差,低温送风,空调效果良好。

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我国清华同方自主开发的闭式外融冰蓄冷设备和系统,以及杭州华源自主开发的导热塑料盘管蓄冷设备和技术,都具有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水蓄冷空调工程有84项,采用了十几个我国自主的专利技术,载冷体工

3作温差由原来的5?

提高到10?

,甚至更大,使蓄冷密度由原来的5.8kW/m

333(5,000kcal/m)提高到11.6kW/m(10,000kcal/m)或更大,由此使蓄冷水槽的容积大大减少,工程造价降低、传热损耗乃至载冷体输送功耗也随之减小,尤其在建筑物附近有空地可建蓄冷水罐(槽)或已有的消防水池可利用时,更有其推广使用的价值。

广州徐威高工在生前从九十年代初就开始水蓄冷的设计工作,共进行了18项水蓄冷工程设计(其中有7项工程是独立完成设计的),每个工程都有不同设计特点,申请了多项专利,获得多次省市奖励,对我国水蓄冷技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北京佩尔优科技有限公司做了66项水蓄冷工程(包括徐威高工独立设计的7项工程),首先在我国水蓄冷工程提供各种合同能源管理服务,得到了国家发改委/世界银行/GEF中国节能促进项目的专项资金支持,按照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建设的水蓄冷工程已有20多项。

广西省近几年来采用水蓄冷空调工程较多,有31项。

2上海浦东机场二期候机楼(405,000m)的能源中心,采用了水蓄冷系统作为冷源的方案。

总水蓄冷量为106,696RTh,共用4个水蓄冷罐,每个水蓄冷罐直径为26m,高为22m。

冷水机组共有10台,每台制冷量为2,000RT,供冷水温度为4?

,回水温度为12?

;冷却水供回水温度为32/38?

这个工程由于采用大温差,系统管道投资减少,采用水蓄冷空调比采用常规空调的初投资节省1,000多万元,每年可节省空调电费约900万元,水蓄冷空调较冰蓄冷空调初投资节省5,510万元,每年多节省空调电费300多万元。

我国冰蓄冷空调工程有510项,不仅采用美国BAC、FAFCO、CALMAC、MUELLER、CRYOGEL和法国CIAT的先进蓄冰设备,我国北京西冷、清华同方,浙江华源和浙

江国祥等也开发有自己特色的蓄冰设备,最近我国台湾“冰宝”(Iceberg)牌塑料盘管、美国EVAPCO椭圆冰盘管(在上海建立了生产线)、美国CALMAC蓄冰筒(将在苏州建厂生产),法国喷淋式冰球(在杭州成立法凯涞玛冷暖设备(杭州)有限公司生产),北京高灵阳光环境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高灵蓄冰筒,韩国MTC冰板、ENE冰球和日本大金VRV带冰蓄冷多联机开始进入我国市场。

有关采用各家蓄冰设备的工程项目的数量,见下表。

全国蓄冷空调项目数量统计(按蓄冰设备分)

蓄冷设备项目总数

CIAT110

浙江华源(蕊心冰球和小圆冰球)85

BAC83

浙江华源(导热塑料盘管)68

FAFCO53

清华同方27

CALMAC16

CRYOGEL15

ICEBERG13

EVAPCO10

MUELLER6

北京高灵蓄冰桶6

北京西冷6

浙江国祥3

其他9

2.3国内冰蓄冷空调的市场竞争情况

目前在蓄冷空调设备市场上,前十名的生产企业除了浙江华源和清华同方以外都是外国的企业。

国内很多承接蓄冷空调项目的企业都是代理外国品牌。

不过杭州华源公司开发的双金属蕊心冰球在制冰、融冰速度、克服短路不占用有效建筑空间等技术性能方面优于国外冰球产品,其国内市场占有率很高。

在水蓄冷空调方面,北京佩尔优市场占有率超过50%。

(国内主要蓄冷空调企业名单见附件。

1)

另一方面,不仅蓄冷空调市场本身的竞争日趋激烈,它和普通中央空调的市场竞争也十分激烈。

普通中央空调系统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具有很多优势,用户接受起来也比较容易。

蓄冷空调要与普通中央空调竞争,还是有一定难度,需要政策支持。

2.5代表企业介绍

2.5.1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杭州华电华源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从事蓄能式供冷供热系统运用的高新技术企业,直属于中国国电机械研究院,在全国拥有6家子公司,并在各中心城市设有分公司或办事处。

公司将冰蓄冷空调和电蓄热技术应用于工业与民用行业,提供设计、安装、调试与售后服务等一条龙服务,对蓄能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已承建的大型项目超过200家,典型工程中有总建筑面积33万?

的湖北文化城、2001年APEC会议主会场上海科技馆(10万?

)等,市场占有率近50,。

在蓄能空调与自控系统等技术上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特别在低温送风、VAV等前沿技术领域与国际最领先技术接轨,并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2.5.2清华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

清华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是由清华同方股份有限公司控股的大型高科技公司,于2000年11月1日正式成立,注册资本两亿零玖佰万元人民币。

公司总部坐落于北京清华同方科技广场,拥有中央空调产业基地(北京)、户式中央空调产业基地(无锡)、燃气空调产业基地(廊坊),共占地40万平方米。

发展成为中央空调事业部、无锡同方人工环境有限公司、同方川崎空调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同方人工环境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同方洁净技术有限公司、蓄能节能工程技术公司六块业务实体的集团化产业。

销售及客户服务网络覆盖全国各地,中外员工近1500人,拥有多个国际水平的试验室,已成为我国人工环境领域综合实力最强的企业之一。

公司紧密依托清华大学强大的人才与科技优势,综合空调技术、节能技术、环保技术、洁净技术、工程技术、计算机系统控制、网络技术及健康环境等多学科专业的研究成果,开发人工环境的系统技术和相关产品,至今已形成中央空调、

户式中央空调、燃气中央空调、蓄能空调、空气净化五大类数百种规格型号的产品体系,在技术方面构成人工环境的完整体系。

蓄能空调经典项目:

福建大剧院、中新苏州工业园区置业广场、艾默生网络能源有限公司ENPC主厂房、杭州市洪桥度假村、淮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办公大楼、石家庄邮政高等专科学校、武汉国际会展中心、武汉市劳动力市场大厦、陕西银河大厦、深圳同方信息港、国贸三期新建工程、中央电视台新台址和中国国际贸易中心一期等。

2.5.3北京佩尔优科技有限公司

北京佩尔优科技有限公司是由清华创业投资管理公司旗下的中国环保基金(CEF2002)与西门子投资基金共同投资设立的中外合资企业,主要投资方有亚洲开发银行(ADB)、香港LE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