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15641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2.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注农民工生活现状与反思Word下载.docx

8.15——8.25天津市津南区八里台建筑工地体验生活

8.27——8.30整理文本内容

2013年暑期、节假日济宁建工工地体验生活、整理文本

2抽样地点:

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和葛沽镇、济宁市高新区菱花南路济南建工工地、

邹城市香城镇詹邱村、邹城市峄山镇崔桥村

3、研究所需条件

交通工具:

自行车、公交车、出租车

辅助工具:

手机、相机、计算机、打印机

活动经费:

自费、学校印刷补贴

4、活动路线

四、调查过程

(一)、资料查询

(1)农民工界定[1]

农民工,是指在本地乡镇企业或者进入城镇务工的农业户口人员,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

农民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农民工包括两部分人,一部分是在本地乡镇企业就业的离土不离乡的农村劳动力,一部分是外出进入城镇从事二、三产业的离土又离乡的农村劳动力;

狭义的农民工主要是指后一部分人。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我国狭义农民工的数量为1.2亿人左右,广义农民工的数量大约为2亿人。

(2)新生代农民工界定[2]

“新生代农民工”,主要是指80后、90后,这批人目前在农民工外出打工的1.5亿人里面占到60%,大约1个亿。

他们出生以后就上学,上完学以后就进城打工,相对来讲,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等不是那么熟悉。

另一方面,他们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而我们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完全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新生代农民工年龄18岁到25岁,以“三高一低”为特征:

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

(3)农民工问题界定[3]

农民工问题在建国后三四十年前表现得尚不明显,但到了改革开放以及建立市场经济的今天,城市与乡村的矛盾就日渐突出。

当致富成为人们第一需求和追求目标时,城市人占有各种政策的抉择领导地位、占有意识领先的统治地位、占有生产资料转化成货币的掌控权等等,当处在两眼墨黑最封闭的乡村的农民进城务工时,自然会对他们制造出许多政策的限制,强加给一些莫须有的罪名,赋予一些带有歧视性的概念、名词。

再说农民工在就业方面,城市制定外来劳动力分类目录,把脏乱差工作留给民工。

农民工从事行业的基本特点是:

体力要求较高的房地建筑工、城市清洁和环境保护的操作工种、绿化养护的苗木工、居民家中的钟点工或保姆、厨师、服务员等脏、累、险、差工种。

出现这些限制和歧视的主要原因是意识问题。

因为意识的误区,导致制定政策的错位。

(4)崔永元请农民工吃顿饭[4]

图为崔永元用各地方言向农民工敬酒

为了表达对北京“7·

21”暴雨中到京港澳高速南岗洼路勇救受困群众的154名农民工的敬意,网络发起“请农民工吃顿饭”活动,崔永元7月30日晚自掏腰包做东请农民工吃饭。

“吃饭,向这些汉子致敬”“该怎么向他们表示敬意?

”被感动的市民呼吁,大家应该请这群农民工兄弟吃顿饭,“他们是最平凡的一群人,却是最伟大的一群人,也是暴雨中最可爱的人!

”“我请!

我打算响应倡议,请他们吃顿饭,表示敬意!

”在看到网友呼吁后,崔永元在微博上公开表示要做东。

小崔说,在自己看来,吃饭不仅可以有交流,更意味着一种平等。

在现场他还叫来了歌手韩红和一些公益人士,“我们斗胆代表北京市民向大家表示谢意,谢谢你们勇伸援手。

”为了方便这些农民工就餐,崔永元把就餐地点选在了京港澳高速附近南宫镇的一家饭店。

(二)农民工生存现状与反思

1、小站桥实地调查采集资料发现问题(2012年暑假天津)

位于天津市津南区小站镇的地方,有一个小站桥,在桥头每天早晨都会聚集大量的农民工和代工的进行劳力交易,他们主要来自于河北沧州、山东、河南、东北等地,这里能够进行劳力交易的工种有很多,例如木工、装修工、钢筋工、小工等等,有的代工的老板从很远的地方赶来,又拉着民工去很远的地方去工作。

经常是早晨五点多出发,很晚才回来,他们主要是在工地、城市环卫、家政工作。

这里每天都在进行着人车、车人的流动,这座桥是连接津岐线很繁忙的路段,对于交通有一定的影响,他们,每天都在那里等候着,执著,未来!

在众多农民工队伍中,有这样一个群体,他们每天干着不同的活,每天担心自己能不能挤上那小小的面包车,每天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干上称心的活,会不会找到一个能够理解人的老板,每天又担心着会不会找到一个具有暴力倾向的老板,……他们仅仅只是农民工大军中的一小部分——临时工。

小站桥上就是以临时工为主。

(1)、就业压力大

图为早晨天津小站桥桥上的情形

每天在小站桥头上都会上演这样的场景,徘徊,等待,上千名农民工在此等待,希望能找到活,更好是找到称心如意的活,他们有时一个月侥幸能够干上二十几天的活,如果遇到不好的天气,一个月也就能干上几天的活,勉强能够生活。

活少,找工的少,人多,每天剩余劳动力也多,那么收入就会少,他们每天面临着就业的压力,真得很不容易。

(2)、交通存在安全隐患

组图为用货车拉农民工去干活

每天早晨四五点钟,一车车的农民工被运走,为了节省费用,代工的老板就用拉货的货车运送农民工到各地去干活。

如果满载的话,一辆货车可以拉二三十位农民工。

用货车拉人,在路上行驶非常危险,难道民工们不知道吗?

“知道,找着工作不容易,没办法,生活压力大,不坐这样的车怎么去干活?

”,难道司机不知道吗?

“知道,我也仅仅是个开车的司机,我也只是拿着别人的工资,给别人干活罢了,我也尽量好好开车,安全一点!

”。

这样拉人的货车在路上行驶也比较顺畅,要么是在早晨交警还没有上班的时候在大道上行驶,要么在乡村公路行驶,总之,这样拉人的货车经常是一路绿灯,难道没有人管管吗?

他们也是人,不是货物,他们的权利谁来保障,没人。

这样的货车很多,货车上的农民工也很多!

还有一种非常危险的,那就是超载。

我在暑假打工期间就坐过这样的车,一辆五菱面包车荷载7人,但是实载18人,长时间一个姿势很容易造成血液流通不顺畅,抽筋是很正常的事情。

这样的面包车在小站桥很多,超载是很平常的事情,并且摇下玻璃在大道上行驶非常顺畅!

在这么小的空间内,承载这么多的人,危险系数非常大!

(3)、超负荷工作

图1为早晨五点小站桥头上的情景图2为晚上十点多小站桥头上的情景

来也匆匆,去也匆匆!

他们早晨四五点钟出门,晚上八九点到家,甚至十点多,这是小站桥头上农民工的家常便饭。

上图1就是早晨五点拍摄的图片,他们等待着车辆来接去干活。

图2是晚上十点多拍摄的图片,天下着雨,很冷,一辆时代小卡把农民工送回到小站桥头。

他们已经习惯了这种生活,每天拖着疲惫的身子下班,第二天带着惺忪的眼睛去上班,到了就干活,活完不成继续加班,连续十几个小时的劳动,腰酸腿疼,连续站上几天腿脚甚至抽筋,但是强大的动力支持着他们能够每天工作着!

(4)、食品卫生安全问题

图为农民工们在吃早点

两根油条,一角大饼,一袋原浆,这是不少农民工的选择,既实惠又管饱,这是他们最基本的要求,可是这些在路边加工的食品到底安不安全,对人的身体是否有害,我们都没有办法去查证,只能请有关部门综合治理。

吃饱,对于他们来说是最基本的,因为只有吃饱才能更好去干活,但是吃好,在日益昂贵的物价面前显得有些力不从心,蔬菜、粮油的价格一路飙升,对于许多普通家庭来说都难以承受,他们也是如此,只能勉强吃好一些,那么,食品安全他们是不太注意的,但是食品安全无小事,只能是良心债!

(5)、未来发展状况令人堪忧

在小站桥头农民工大军里,公认的年龄差异很大,有的仅仅十五六岁,就开始超负荷劳动,对身体的健康成长影响很大;

女性虽然占的比例虽然很小,由于基数大,数量还是很多;

六七十多岁的老人有事也穿插在其中,也占有不小的比例。

没有固定的工作,没有政府提供的公共医疗卫生系统,没有很好的安全保障,没有家庭及时的呵护。

未来发展状况只能慢慢去改变!

(6)、居住环境差

这是天津市津南区葛沽镇的一个租赁房,从院子里进去,地面很潮湿,很脏,有很多垃圾,出了门就是露天做饭的地方,门口支了一口简易的锅灶,进屋子之后,里面的装饰很旧,很破烂,一家一间小屋,仅有一个大炕来容纳一家四五口人,很拥挤,里面有一台二手电视闪着雪花,一台小风扇,其他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了。

长期生活在这又脏又乱又拥挤的房子里,虽不情愿,但很知足!

能有一个安身的地方算是不错!

2、走访工友临时住所

他,连续几天没有活露出了苦苦的笑容他们回到出租房,玩起了小游戏

图为走访时拍摄的室内图片

他们,来自河南,我和他们在工地合作了几天,朴实、能干是我对他们的印象,他们住在小站桥附近的一个出租屋里面,八个人住在两间房子里,自己搭的地铺,居住条件相对来说较好,有有线电视,冬天有暖气,他们也很知足,只是房租有些贵,活有点不太好找!

“每天一顿三餐,都是从外面买,一天的生活费最少十几块,一天挣才挣多少钱啊,你说是不是,现在人又这么多,不太好找活,凑合着过呗!

小伙子,可得好好学习,出苦力干活真得不容易!

”一位工友这样对我说道。

“我家的小孩也和你差不多大,从来没干过活,整天上网谈恋爱,不知道体谅大人的辛苦啊!

好样的!

不容易啊,工作,老婆,孩子,老爹老娘,就靠这点工钱生活着,如果有活,一天能挣到180元左右,就是工作太难找,就这样一天一天地生活着,他们中有的人已经打算去江苏看看能不能找到合适的工作。

2、在济宁地区工地调查收集资料

我的父母在济宁工地工作,一到节假日,我就有机会亲身体验他们的生活。

他们大多来自四川、重庆地区,主要是木工、钢筋工要求技术含量较高的工作,他们干着别人做不了的工作,用锤子用双手用劳动来获取别人的尊重,他们劳动强度很大,清晨四五点多就开始工作,最晚忙到晚上十一点多,但是他们的收入相比于其它人来说高一些,他们的付出与收入可以成到正比关系。

孩子,老爹老娘,大山,是他们心中的一个永远的痛。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7.0级地震,离他们的家很近,紧张的神经再一次绷紧,得知家里平安无事悬着的心终于可以平静下来,继续工作,努力赚钱!

夜深了,为了赶工期,仍在拖着疲惫的身子工作

很少有这样一个空闲的时间随便找个地方,开饭

高难度的工作,真的很危险,要求的技术含量很高

很颤,很陡一天的工作即将结束

用心和双手织起来的钢架结构

2013年法定节假日五一到来了,他们对法定节假日的概念是模糊的,他们的节假日大概也就是在下很大雨的那一天吧,“工地上没有放假的!

”确实是这样,法定节假日不是为他们准备的,他们也不会带薪休假,一天的劳动会得到一天的收入。

五一劳动奖章,他们不清楚是怎么一回事,他们只知道,用自己的双手用自己的劳动去赢得别人的信任,获得属于自己的收入。

也许,我们大多数人看不到他们的艰辛,看到的只是他们的外表,五一劳动节,我们真诚的在自己岗位奉献的人们说一声:

您们辛苦了!

你在我心中是最美!

(三)、研究农民工大量迁出对迁入地的影响

1、在小站吧、津南吧等贴吧发表帖子进行网上调查

截图为在天津市小站吧、津南吧发表的原帖

2、通过实地考察发现影响

(1)、影响环境卫生

每天早晨,四五点钟开始,这些换位工人就开始忙碌起来,扫拾地上的垃圾,主要的垃圾包括:

塑料袋、烟盒、果皮等等,平时晴天的时候还好,还容易清理,但是一遇上下雨天,情况变得糟了起来,民工朋友们随手扔在地上的垃圾非常难扫。

环卫工人们只能满满的清扫,我过去和他们交谈,他们也很无奈:

“我们也是从外地过来的也是为了混口饭吃,都相互体谅一下就行了!

”刚说完这些质朴的话语不久,他们又继续弯着腰开始劳动。

他们一天工作八个小时,手里基本上闲不住。

一天劳动结束后,很累!

为了维护当地的环境卫生,当地小站镇政府每天都要安排维护工人重点对小站桥头进行垃圾清理。

(2)、影响当地交通,造成交通拥堵

小站桥头位于津歧路沿线,津歧路是连接天津市大港区和津南区的主要干道,每天来往的车辆有很多,包括许多外地车辆,民工流大概延续有300米的道路,在桥的两侧随处可见等待招工的老板。

早晨由于农民工来往流动性比较大,同时路边卖早点的小商贩随处乱摆车辆也对交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道路本来是四车道,早晨最好时能变成两车道,人潮最多时,车辆来往只能通过单行道路,非常拥堵,每天早晨都需要交警来维持车辆流动的秩序,不少来往车辆的车主、当地居民都抱怨道路的拥堵。

小站镇政府现已采取了一些强制措施,将民工潮南移、增派巡逻人员、对违规车辆强制性罚款等等措施来维护当地交通的顺畅。

(3)、对当地的治安状况有一定的影响

小站桥头上面汇集了来自全国多个省份的农民工,人多混杂,各地的风俗习惯不同,聚集在一起,难免会在风俗习惯、金钱利益关系上、情感问题等问题上发生冲突,一旦发生冲突,轻则受点轻伤,忍受点皮肉之苦,重则伤筋动骨,动刀子,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严重影响当地社会治安。

(四)研究农民工大量迁出对迁出地的影响

1、我们不再留守

我们曾经留守,曾经失意,时常表现出内心的不满,时常表现出自卑,我们比其他孩子早撑起一片天,现在的我们,经过几年的风雨,我们已经长大,我们,不再留守!

(1)、詹贺18岁,随迁2年半,留守3年半,现在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高三年级

2007年2月,怀着期待与紧张,坐在拥挤不堪的私人客运车上,腿六七个小时一动没动,就这样随着父母到了陌生的城市——天津。

说起来已经有六个年头了,但是当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非常顺利地进入了一所小学——天津市津南区小站第六小学,那里的老师和同学比较友善。

和我在一起上下学的,都是老家的随迁子女,我们都是好兄弟。

当时,我的数学和语文成绩在班里遥遥领先,只是英语总是不及格。

班里的个别同学总是每天早晨“借”我的数学作业来抄。

那一次,我急了,他一个耳光过来,不争气的泪水唰唰地落下来,“臭外地的,有什么了不起的,抄你作业时看得起你!

”我的泪水瞬间止住,我一定要活出个自己给你看。

图为我来往邹城与天津的火车票

其实,是给自己证明一下自己!

很小的时候,仍然记得自己是个小胖墩,一米六几的身高,一百六十多斤的体重,因为这个遭到了很多小孩的嘲弄,我摔在地上总是起不来,他们骑在我身体,那种耻辱,那种力量从心底而发。

只能更加好好地学习,我的英语成绩在老师和同学的帮助下也提了上来,能考到七八十分。

父母是农民工,收废品,由于经验不足,刚开始的生活只能是勉强维持住,周末休息的时候,我会帮着父母去工厂、废品收购站去装车,虽然力量不足,但是我还是会尽自己的最大力量去帮助父母干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渐渐地光景好了许多,买了小型货运车,我也进入了一所中学——天津市津南区小站实验中学进行初一的学习。

和父母在一起的日子总是那么美好,在中学里,我的表现还算可以,英语不再脱我的后腿。

初一很快就要过去,当时还没有异地高考这一政策,我和父母商量了一下,决定回老家继续未来的学习。

在初一学期末,我自己办了转学手续。

初一暑假那年,我在一家饭馆打工,不到16岁,在饭店里忙碌着还算可以,辛苦一个月,赚了600元钱,这是我自己赚的第一笔钱,算上自己的零工收入,差不多1000元,很开心!

2009年9月,我开始了老家乡下中学——邹城市香城中学进行学习,我周末住在叔叔家,在学校留宿。

初二上学期很浮躁,不在父母身边,总是感觉和别人不一样,感觉很怪,学习成绩不是很好,一切还算平稳,除了精神上有很大的起伏波动。

在家里还可以做一些农活,慢慢壮了起来,高了起来!

在初二下学期,我在班里担任了副班长职务,开始与更多的同学交流,成绩慢慢上去了!

但是,意外还是发生了,在初二升初三的最后冲刺阶段,我中午从银行里取了200块钱放在了身上,香城镇本地的几个小地痞在下午放学的时候进入了校园。

从食堂里吃过饭往教室里赶,虽然看见他们在食堂门口逗留,但是没有想到他们会闯入教室并把门反锁。

值班老师在外面,他们还是大胆的进来了。

在班里的同学都把自己身上的生活费交了出来,他们也挨了打。

终于轮到我了,我死活没有给他,凭什么不自己努力挣钱养活自己,他们使用了暴力,用拳头在我头上打了几拳,我始终没有给他们一分钱。

终于,我从凳子上倒了下去,120把我拉到了医院,头上有好多带有淤血的大包。

当晚,叔叔连夜从滕州工地赶来把我送到了市人民医院,做了脑CT,输液到凌晨两点多。

他们连夜逃了出去,报了警也没有起到多大的用处,他们至今没有被抓到。

没有打消炎针,在家里休息了一天,就继续回学校上课了,期末考试成绩进步很大。

这件事过了几天才和父母说,他们很激动,学期末结束了,我又只身一人回到了天津。

除了必要的学习之外,还是去工地打工,帮父母装车。

整个暑假下来,总是那么充实。

和我一起上学的那些随迁子女,只有我自己还在上学,还在坚持着。

我顺利地考上了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开始了我的高中生活,在班里担任副班长,认识了好多好朋友,和他们一起生活,一起学习,再也没有了自己是留守儿童的感觉,我们都是平等的,其实自己也已经快成年了,已不再是儿童了。

在高中里,休息的时候,很少再回家,在哪里都可以勉强过上一夜,习惯了独来独往的生活。

经过了3年多的留守生活,我的留守时期也已经结束了,为了我的高三,父母从天津回来了,在济宁工地上生活,因此我就有更多的机会回到父母身边。

从2007年一直到现在,我的经历不算坎坷,也不是怎么平坦,在这几年里,我知道怎么让自己更加坚强,在为人处世方面也学到了好多,我们的生活看似平常,但是我们的内心却经常泛起浪花,我们已经长大,已经成年!

我们不再留守!

(詹贺)

(2)、时燕18岁,留守5年,现在邹城市兖矿第一中学高三年级

图为时燕同学在天津发来的电子邮件的QQ截图

我的人生苦旅(时燕)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段艰苦的旅程,而我的旅程似乎比同龄人来的更早更彻底。

13岁便于在外地打工的父母分开,开始尝试面对一切曾未触碰的世界。

怀着忐忑的心,背着沉重的行囊,带着对以后生活的憧憬与新奇坐上了归乡的火车。

13岁,初一。

我在城里的一所寄宿学校上学。

开学第一天,我和一个比我大七个月的姐姐提着我们的东西踏进了一个陌生的世界,在这里度过我们三年时光。

看着和我们一样青涩的同学们提着行李,身边还有家长的陪伴,而我们却只能靠自己,自己领水壶,领床被,找宿舍等等。

满校园的问满校园的跑,天气虽已入秋,可是我们依然大汗淋漓。

当时年纪小也不觉得什么,但是现在回想心里真的不是滋味。

我在城里的寄宿学校,只有周末可以回家,而只有周末才是我最难受的时候,到了周末看着身边的玩伴回家可以找到他们亲爱的父母,吃到可口的饭菜,享受他们无微不至的关怀,而我回家找谁?

可以干什么?

周末结束回到学校,看着同学们走时憋憋的背包已经鼓起来了,想必吃的喝的一应俱全。

不禁羡慕。

当时我和班里的同学还很陌生,看着他们成双成对自己也是感到孤独和自卑。

到了晚上,妈妈的电话如期而至,心里一阵酸楚和委屈,不懂事的埋怨他们不陪在我身边,泪如雨下。

妈妈听了,只得劝我,为了生计,为了家,也是对我心怀歉意,不得已而为之。

当时我非常理解他们,就是眼泪不听使唤,没出息地掉个不停。

谁会让自己的骨肉至亲与自己远隔千里,都是为了生,为了活。

开学半个月左右,由于水土不服身上长满了痘痘,再加上不会照顾自己又拉肚子,折腾的我的身体不好,心情也是跌倒谷底,晚上睡觉都会趴在被窝里掉泪,不想睡觉,不想迎接新的一天,也不想跟同学们说话。

对于这个地方我真是厌恶透了,这本不属于我的地方,为什么要来这,他不欢迎我,我也不愿在这里。

十月终于来了,觉得这个九月无比漫长。

十一长假,终于可以回家了,终于可以离开这个地方了。

再次坐上了火车,长假里火车确实拥挤,挤的我喘不过气,没办法,我心甘情愿,因为我要回家。

七个小时的漫长旅程终于结束了,到家了,这个陌生而又在熟悉不过的地方。

饭桌上摆满了我爱吃的饭菜,吃罢后,又看到了我那温馨的小床,陪伴我8个春秋的地方 

那一晚,我睡得相当踏实。

仿佛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不知不觉长假悄然而过,又该会那个地方了,又该上学了。

不过这一回,精神好了很多,期中考试还在年纪前五十。

而且在这段时间,身为班长的我和同学们相处的非常融洽,想家的感觉消淡了很多,我爱上了我的班级,爱上了我的同学们。

不知不觉冬天悄然而至,换上了妈妈早已经准备好的防寒服,冬天也蛮好的。

早上还可以晚起一会,一天我真的睡过头了,值日生都做好值日了,我去食堂买饭的时候正巧碰到班里的同学,他告诉我说同学们都更我开门呢,都在门口冻着呢,我放下早点迅速跑到楼上,正巧,从楼梯上滑了下来,顿时人就昏了过去,不知过了多长时间我才被身边的人叫醒,我哭着回了班里,同学们正读书,班主任问起原由,才知是那同学的恶作剧。

我先是去了医院检查没事,只是头上的包消不去了。

后来回到班里同学们对我关心备至,气愤的心也顿时好了很多。

感觉到了同学们的关爱,心里也不觉的孤单无着。

大多数同学不懂得我们离开父母的人,说最起码我很自由,但是他们错了,如果这样我宁愿不要自由,他们不知寄宿在亲戚盆友家里的拘束感,吃不好,睡不安,还要努力讨好人家,帮人家干活,做好了也没人赞许你,累了,也没人安慰你。

不能像在父母身边一样随心所欲。

即使我的生活开销都自己掌握,心里却不怎么想买一些好吃的好喝的,明白父母的辛苦,不想他们太累。

尽管在家苦处很多,但是我还是收获良多,现在自己完全可以独当一面,洗衣做饭都没有问题,也不需要家长为我太操心。

平日看到身边的同学和父母吵架,都会说上一句身在福中不知福,人总是这样,拥有的不知珍惜,等到失去了才知可贵,等到那时也已经晚了。

五年之间,大大小小的事情经历了不少,长了见识,丰富了经验,在冬天的冰水里洗过衣服,在夏天满屋烟熏的厨房里干过活,手指被动过,也被菜刀切过。

但是我有了一手好刀法,也是磨练了自己。

想想总比那些什么都不会做,也什么都依靠父母的强一些吧,尽管我所经历的相比较而言不是很多,但是还是感谢他们,我生命的过客,教给我的一切。

人生那么长,总要经历点什么,早经历一些世事也未尝不是好事。

现在说来,今年是我离开父母的第六个年头,前五年磕磕绊绊经历了不少,希望今年可以顺利一些吧。

对于即将成年的我,度过的求学时光虽苦一些,但是受益颇多,我想同我一样的人还有好多,我们都是一样的人,因此我们也会更上进。

生活磨练了我们的意志,是想让我们飞得更高。

(3)刘路路留守近十年,在邹城市实验中学高三年级

对于留守,其实我不想说太多,可以说我很惧怕“留守”这两个字眼,因为有太多的心酸,有太多别人体会不到的痛楚,我也不太情愿对别人讲我是一名留守儿。

记得从我八岁那年,爸爸妈妈就弃我而去,到异乡奔波,现如今我已经十八岁了,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