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16925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0.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docx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护理学基础习题——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不宜用燃烧灭菌的物品是

  A.坐浴盆

  B.手术刀

  C.换药碗

  D.特殊感染伤口的敷料

  E.避污纸

  2、消毒与灭菌的区别主要在于能否杀灭

  A.病原微生物

  B.非致病微生物

  C.繁殖体

  D.芽孢

  E.鞭毛

  3、对绿脓杆菌感染伤口换下的敷料,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清洗后再消毒

  B.清洗后置日光下曝晒

  C.灭菌后再清洗

  D.扔入污物桶

  E.焚烧

  4、煮沸消毒金属器械时,为了增强杀菌作用和去污防锈,可加入

  A.0.9%氯化钠

  B.50%硫酸镁

  C.0.5%亚硝酸钠

  D.1%~2%碳酸氢钠

  E.0.1%硫酸铜

  5、煮沸消毒时,水中加入碳酸氢钠的浓度及其能提高的沸点是

  A.0.1%~0.2%,105oC

  B.0.3%~0.5%,107oC

  C.1%~2%,105oC

  D.3%~5%,107oC

  E.5%~10%,110oC

  6、煮沸消毒灭菌时,错误的操作是

  A.物品完全浸没在水中

  B.大小相同的盆应重叠

  C.有轴节的器械宜打开

  D.玻璃类用纱布包好

  E.橡胶类待水沸后放入

  7、灭菌效果最佳的物理灭菌法是

  A.燃烧法

  B.煮沸消毒法

  C.高压蒸气灭菌法

  D.日光曝晒法

  E.紫外线照射法

  8、对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最可靠的方法是

  A.留点温度计法

  B.化学指示管法

  C.化学指示胶带法

  D.化学指示卡法

  E.生物监测法

  9、禁用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是

  A.金属类

  B.化纤织物

  C.搪瓷类

  D.棉织品

  E.橡胶类

  10、光照消毒最易杀死的细菌是

  A.杆菌

  B.链球菌

  C.球菌

  D.真菌

E.芽孢

  11、用紫外线消毒病室,错误的方法是

  A.卧床患者佩带墨镜

  B.病室应先做清洁工作

  C.擦净灯管表面灰尘

  D.照射40分钟

  E.灯亮后立即开始计时

  12、紫外线最佳杀菌波长是

  A.225nm

  B.245nm

  C.254nm

  D.257nm

  E.275nm

  13、化学消毒的作用机制不包括

  A.渗透到菌体内,使菌体蛋白凝固变性

  B.抑制细菌代谢生长

  C.破坏细胞膜的结构,改变其通透性

  D.利用潜热使菌体蛋白及酶变性

  E.干扰细菌酶的活性

  14、浸泡纤维胃镜的消毒液宜用

  A.0.1%苯扎溴铵

  B.0.2%过氧乙酸

  C.70%乙醇

  D.2%碱性戊二醛

  E.碘附

  15、对纱布有吸附性而致药效降低的消毒剂是

  A.乙醇

  B.苯扎溴铵

  C.碘附

  D.氯胺

  E.过氧乙酸

  16、过氧乙酸的保管和使用,错误的方法是

  A.用暗色带盖塑料容器盛装

  B.置于通风阴凉处

  C.配制时要戴口罩和橡皮手套

  D.配置好各种浓度备用

  E.2%溶液用于空气消毒

  17、用漂白粉处理肝炎患者的粪便,两者的比例应是

  A.1:

2

  B.1:

5

  C.2:

5

  D.1:

3

  E.2:

3

  18、对芽胞无杀灭作用的消毒剂是

  A.2%碘酊

  B.2%戊二醛

  C.碘附

  D.2%过氧乙酸

  E.3%含氯石灰

  19、一把长25cm的无菌镊子浸泡在消毒液中,液面应浸没镊子的高度是

  A.5cm

  B.7.5cm

  C.10cm

  D.12.5cm

  E.20cm

  20、取用无菌溶液时,应先核对

  A.瓶签

  B.有无裂缝

  C.瓶盖有无松动

  D.溶液澄清度

E.有效期

  21、取用无菌溶液时,先倒出少量溶液的目的是

  A.检查液体有无特殊气味

  B.冲洗瓶口

  C.查看溶液的颜色

  D.查看溶液的粘稠度

  E.检查溶液有无沉淀

  22、无菌包如被浸湿应

  A. 晒干后用

  B.烤干后用

  C.立即用完

  D.24小时内用完

  E.重新灭菌

  23、使用无菌容器时不正确的方法是

  A.打开无菌容器盖后,盖内面须朝上

  B.无菌物品取出后,未用应立即放回

  C.手持无菌容器时应托住底部

  D.手不可触及无菌容器的内面

  E.无菌容器应每周消毒1次

  24、已启盖的无菌溶液可保存

  A.4小时

  B.8小时

  C.12小时

  D.24小时

  E.48小时

  25、铺好的无菌盘,有效期为

  A.2小时

  B.3小时

  C.4小时

  D.5小时

  E.6小时

  26、无菌操作中发现手套破裂应

  A.用无菌纱布将破裂处包好

  B.用胶布将破裂处粘好

  C.立即更换

  D.再加套一副手套

  E.用乙醇棉球擦拭手套

  27、传染病院应设在

  A.市中心

  B.远离公共场所

  C.交通方便的地方

  D.靠近综合性医院

  E.水源充足的地方

  28、传染病区内属半污染区的是

  A.库房

  B.病区走廊

  C.值班室

  D.病室

  E.更衣室

  29、传染病患者出院时的终末消毒处理,错误的做法是

  A.患者洗澡、换清洁衣裤

  B.个人用物经消毒后带出病区

  C.被服及时送洗衣房清洗

  D.室内空气可用喷雾消毒

  E.病床、桌椅用消毒液擦拭

  30、不符合隔离原则的一项是

  A.隔离单位标记明显

  B.门口设消毒盆、手刷、毛巾

  C.脚垫用消毒液浸湿

  D.使用过的物品冲洗后立即消毒

  E.穿隔离衣后不得进入值班室

  31、接触传染病患者后刷洗双手,正确的顺序是

  A.前臂,腕部,手背,手掌,手指,指缝,指甲

  B.手指,指缝,手背,手掌,腕部,前臂,

  C.前臂,腕部,指甲,指缝,手背,手掌

  D.手掌,腕部,手指,前臂,指甲,指缝

  E.腕部,前臂,手掌,手背,手指,指甲

  32、隔离衣的使用,正确的做法是

  A.每周更换1次

  B.保持袖口内外面清洁

  C.隔离衣潮湿后立即晾干

  D.隔离衣必须全部盖住工作服

  E.隔离衣挂在走廊内应外面向外

  33、在传染病区使用口罩,符合要求的做法是

  A.口罩应遮住口部

  B.污染的手只能触摸口罩的外面

  C.取下口罩后外面向外折叠

  D.口罩潮湿应晾干再用

  E.脱下口罩后勿挂在胸前

  34、执行隔离技术,错误的操作步骤是

  A.取下口罩,将污染面向内折叠

  B.从指甲至前臂顺序刷手

  C.隔离衣挂在走廊里清洁面向外

  D.从页面抓取避污纸

  E.隔离衣应每日更换消毒

  35、正确使用避污纸的方法是

  A.戴手套后拿取

  B.用镊子夹取

  C.从页面抓取

  D.经他人传递

E.掀页撕取

  A2型题

  1、患者,王某,28岁,因足底外伤,继而发热、惊厥、牙关紧闭呈苦笑面容入院,诊断为破伤风。

该患者换下的敷料应

  A.先清洗后消毒

  B.先灭菌后清洗

  C.先清洗后曝晒

  D.先曝晒后清洗

  E.焚烧

  2、护生,赵某,在进行戴无菌手套的练习,老师应给予纠正的操作是

  A.戴手套前先洗手、戴口罩和工作帽

  B.核对标签上的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

  C.戴上手套的右手持另一手套的内面戴上左手

  D.戴上手套的双手置腰部水平以上

  E.脱手套时,将手套翻转脱下

  3、宋先生,诊断为病毒性肝炎,其使用的票证、书信等物品宜采用的消毒方法是

  A.喷雾法

  B.压力蒸汽灭菌法

  C.擦拭法

  D.浸泡法

  E.熏蒸法

  A3型题

  (1-3题共用题干)

  张先生,38岁。

因发热、右上腹疼痛、巩膜黄染、食欲减退伴恶心呕吐3日就诊,初步诊断为病毒性肝炎,收入传染病区。

  1、对赵先生使用过的物品,不正确的消毒方法是

  A.体温表用1%过氧乙酸浸泡

  B.信件、书报用熏蒸消毒

  C.排泄物用含氯石灰消毒

  D.餐具、痰杯煮沸消毒

  E.血压计、听诊器微波消毒

  2、护士小张为张先生进行注射,她使用过的隔离衣,清洁处应是

  A.衣的肩部

  B.衣的内面和衣领

  C.两侧腰部

  D.腰以下部分

  E.背部

  3、张先生病愈出院,护士小张为其做终末消毒处理,不正确的操作是

  A.嘱患者沐浴后将换下的衣服带回清洗

  B.病室地面用3%含氯石灰液喷洒

  C.床及桌椅用0.2%过氧乙酸溶液擦拭

  D.被服类消毒后送洗衣房清洗

  E.病室用2%过氧乙酸溶液熏蒸

  二、填空题

  1、医院内感染的发生必须具备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3个基本条件。

  2、医院内感染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空气传播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

  4、下排式压力蒸汽灭菌时,当压力在__________,温度达__________,经__________分钟即达灭菌目的。

  5、压力蒸汽灭菌效果的监测方法有:

________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3种。

  6、日光由于其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的作用,而具有一定的杀菌力。

一般曝晒__小时可达消毒目的。

  7、紫外线消毒室内空气时,有效距离不超过___,照射时间为__________,从灯亮__________开始计时。

  8、隔离种类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无菌持物钳浸泡在盛有消毒剂的容器内,消毒液面以浸没钳__________或镊子的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在无菌操作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3、简述化学消毒剂的使用原则。

  4、煮沸消毒法适用于哪些物品的灭菌?

操作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四、综合题

  1、李先生,28岁,因持续高热、相对缓脉、腹胀、便秘等拟诊为“伤寒”,请问:

  

(1)对此患者应采用何种隔离?

  

(2)护理操作中应遵守哪些隔离原则?

(3)其隔离措施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一)A1型题

  1、B2、D3、E4、D 5、C6、B7、C8、E9、B10、A

  11、E12、C13、D14、D15、B16、D17、B18、C19、D20A

  21、B22、E23、B24、A25、C26、C27、B28、B29、C30、D

  31、A32、D33、E34、B35、C

  A2型题

  1、E2、C3、E

  A3型题

  1、E2、B3、A

  二、填空题

  1、感染源传播途径易感宿主

  2、接触传播空气传播注射输血传播饮水食物传播生物媒介传播

  3、飞沫传播飞沫核传播菌尘传播

  4、102.97-137.30kpa121-126℃15-30

  5、物理监测法化学监测法微生物监测法

  6、热干燥紫外线6

  7、2m30-605-7

  8、严密隔离呼吸道隔离肠道隔离接触隔离血液-体液隔离昆虫隔离保护性隔离

  9、轴节以上2-3cm1/2

  三、简答题

  1、医务人员对医院内感染的严重性认识不足。

  2、医院内感染管理制度不健全。

  3、感染链的存在。

  4、医院布局不妥和隔离措施不健全。

  5、消毒灭菌不严和无菌技术操作不当。

  6、其他危险因素的存在,如插入性(侵袭性)操作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等。

  2、1.无菌操作环境

  应清洁、宽敞,操作前半小时须停止清扫工作,减少人群流动。

  2.无菌操作者要求

  操作者要戴好帽子和口罩,修剪指甲并洗手,必要时穿无菌衣、戴无菌手套。

  3.无菌物品放置

  无菌物品必须与非无菌物品分开放置,无菌物品应存放于无菌包或无菌容器中;无菌包外须标明物品名称、灭菌日期,物品按失效期先后顺序摆放;无菌包的有效期一般为7天,过期或受潮应重新灭菌。

  4.无菌操作要求

  操作者身体应与无菌区保持一定距离,取用无菌物品时应使用无菌持物钳,手臂应保持在腰部或治疗台面以上,不可跨越无菌区,手不可接触无菌物品,无菌物品一经取出,即使未用,也不可放回无菌容器内。

避免面对无菌区谈笑、咳嗽、打喷嚏。

一切无菌操作,均应使用无菌物品,禁用未经灭菌或疑有污染的物品。

  5.一份无菌物品,只供一位患者使用一次,以防交叉感染。

  3、1.根据物品的性能及不同微生物的特性,选择合适的消毒剂。

  2.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有效浓度、消毒时间及使用方法。

  3.使用新鲜配制的消毒液,并存放在无菌容器中。

定期更换,易挥发的消毒液要加盖,定期检测,保持有效浓度。

  4、1.煮沸消毒法适用于耐湿、耐高温的物品的消毒,如金属、搪瓷、玻璃、橡胶类等。

  2.操作中应注意:

  

(1)煮沸消毒前,物品刷洗于净,空腔导管须先在腔内灌水。

  

(2)玻璃类物品用纱布包裹,应从冷水或温水时放入。

  (3)橡胶类物品用纱布包好,待水沸后放入,3~5分钟取出。

  (4)器械的轴节及容器的盖要打开,大小相同的碗、盆不能重叠。

水面应高于消毒物品3cm,煮锅应加盖。

  四、综合题

  1、

(1)对此患者应采用肠道隔离

  

(2)护理操作中应遵守以下隔离原则:

  1)病床和病室门前悬挂隔离标志。

门口设置擦鞋垫(用消毒液浇湿,供出入时消毒鞋底)及泡手的消毒液。

  2)工作人员进入隔离室要按规定戴工作帽、口罩,穿隔离衣,并且只能在规定的范围内活动。

一切操作要严格遵守隔离规程,接触患者或污染物品后必须消毒双手。

  3)穿隔离衣前,必须将所需的物品备齐,各种护理操作按计划集中执行。

  4)患者用过的物品经消毒后方可给他人使用;排泄物须消毒后排放;需送出处理的物品、污物袋应有明显的标志;不宜消毒的物品(如手表等)可用纸或布保护,以免被污染。

  5)严格执行陪伴和探视制度。

必须陪伴或探视时,应向患者和陪伴、探视者宣传、解释,遵守隔离要求和制度。

  6)满足患者的心理需要,尽力解除患者的恐惧感和因被隔离而产生的孤独、悲观等不良心理反应。

  7)经医生下达医嘱后,方可解除隔离。

  (3)其隔离措施有:

  1)与不同病种患者最好分室居住,如条件不允许时,也可同住一室,但必须做好床边隔离,每一病床应加隔离标志。

患者之间禁止交换书报及用物槿互赠食品。

  2)接触不同病种的患者时,应更换隔离衣,消毒双手。

  3)病室应有防蝇设备,保持无蝇、无蟑螂。

  4)患者的食具、便器各自专用,严格消毒。

剩下的食物或排泄物均应消毒处理后再排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