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山上的黄埔生.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1953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4.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井冈山上的黄埔生.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井冈山上的黄埔生.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井冈山上的黄埔生.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井冈山上的黄埔生.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井冈山上的黄埔生.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井冈山上的黄埔生.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井冈山上的黄埔生.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井冈山上的黄埔生.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井冈山上的黄埔生.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井冈山上的黄埔生.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井冈山上的黄埔生.docx

《井冈山上的黄埔生.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井冈山上的黄埔生.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井冈山上的黄埔生.docx

井冈山上的黄埔生

井冈山上的黄埔生

黄埔军校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由国共两党合作创办的一所新型军官学校,它吸引了一批批有理想有抱负的年轻人投奔而来,为国共两党培养了一大批军事人才。

井冈山斗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队伍中的一批黄埔生,因为接受了正规的军事训练和马克思主义思想教育,其中不少在校时就已加入中国共产党,还经受过北伐战争炮火的洗礼,因而,成为井冈山上工农红军队伍的中坚和军事骨干。

根据现有史料考证,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红军官兵中,可以确定的黄埔学生就有41人,他们是卢德铭、张子清、余洒度、苏先俊、伍中豪、徐彦刚、陈浩、陈毅安、张宗逊、谭希林、陈龙鹤(朝鲜)、范树德、曾士峨、游雪程、刘型、王良、陈伯钧、吕赤、徐恕、黄子吉、王尔琢、王展程、朱云卿、杨至诚、刘之至、林彪、唐天际、戴诚本、肖劲、朱舍我、段辉唐、袁崇全、陈东日、邝鄘、李天柱、陈俊、曹福昌、刘铁超、资秉谦、邓萍、贺国中等。

在井冈山的艰难奋战中,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为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立、建设和巩固,为中国革命正确道路的开辟、探索作出了重大贡献,其中不少人还在井冈山这块红色土地上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卢德铭捐躯芦溪

卢德铭,又名继雄,字邦鼎,号又新,1905年出生于四川宜宾。

1924年,经孙中山先生亲自面试考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学生军东征讨伐军阀陈炯明的斗争。

1926年5月,担任叶挺独立团第二营第四连连长,作为北伐先锋挺进湖南。

北伐战争中,由于作战勇敢,在汀泗桥、贺胜桥等战斗中屡立战功,先后升任独立团第一营营长、第七十三团参谋长。

1927年初,出任武汉国民政府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总指挥部警卫团(即武汉国民政府警卫团)团长。

1927年9月9日,受党指示,卢德铭率警卫团参加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任起义部队总指挥起义受挫后,在9月19日的文家市前委会议上,卢德铭坚决支持毛泽东的正确主张,赞同放弃攻打长沙,将起义军转移到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农村山区,反对师长余洒度(后叛逃)“取浏阳直攻长沙”的错误意见。

卢德铭对毛泽东的支持,为起义军转战湘赣,保存这支革命火种起了重要作用。

9月22日,部队来到江西萍乡的芦溪。

9月23日拂晓,清脆的枪声打破了清晨的沉静,起义军突然遭到了江西敌军的袭击。

为了掩护部队转移,总指挥卢德铭挺身而出,亲临指挥,骑着大白马毅然从前队折回,带领一个连迅速抢占路旁高地,压制敌人火力,阻击敌人。

在激战中,卢德铭不幸中弹,手握驳壳枪从战马上栽倒在地,英勇捐躯,牺牲时年仅22岁。

壮志未酬身先死!

消息传来,全军将士悲痛泪流,毛泽东更是怆然涕下,悲呼:

“还我卢德铭!

”。

王尔琢血洒思顺

王尔琢,1901年生于湖南石门县。

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一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毕业后,留校担任学生队分队长。

参加了平定广州商团叛乱和讨伐军阀陈炯明的两次东征。

1926年夏,王尔琢参加北伐,在国民革命军第三军二十六团任党代表,后任第九师党代表、代理师长。

大革命失败后,随周恩来参加南昌起义,任第十军二十五师七十四团参谋长。

南昌起义部队南下广东受阻后,王尔琢随朱德、陈毅转战闽粤湘赣边。

1928年1月,参加湘南起义。

1928年4月底,朱德、毛泽东两部在井冈山胜利会师,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不久改称工农红军第四军)。

王尔琢任工农革命军第四军参谋长兼二十八团团长。

5月上旬,王尔琢亲率二十八团、二十九团从黄坳出击,指挥部队在五斗江击溃赣敌第七十九团、八十一团,红四军成立首战告捷,打破敌人第二次“进剿”。

5月中旬,王尔琢又率二十八团及三十一团一个营,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取得了草市坳战斗的胜利,打破敌人第三次“进剿”。

6月中旬,王尔琢再率二十八团在老七溪岭拒敌,击溃敌两个团,随即迅速移兵新七溪岭参加总攻,与朱德一起指挥红四军,取得了龙源口大捷,打破敌人第四次“进剿”,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入全盛时期。

骁将王尔琢让敌人闻风丧胆,他率领的红二十八团,也因英勇善战,赢得“飞兵二十八团”的美誉。

1928年7月,红四军主力挺进湘南_后,在郴州先胜后败,部队损失惨重,二十九团被打散。

8月中旬,消息传到边界,远在江西永新的毛泽东闻讯后,当即率三十一团三营前往湘南,迎还红军大队。

当部队行至江西崇义县境内的新义圩时,担任前卫的二十八团二营五连和迫击炮连受营长袁崇全胁迫,改变行军方向,企图投靠国民党军队。

王尔琢接到后,为保存革命有生力量,毅然带一个排出发去追赶部队。

28日晚,王尔琢在崇义县思顺圩追上二营五连和迫击炮连,他不顾个人安危。

亲自向战士们喊话,战士们听见团长王尔琢的喊话声,纷纷跑回了革命队伍。

叛徒袁崇全恼羞成怒,突然拔枪向王尔琢射击。

王尔琢当场牺牲,献出了年仅26岁的生命。

10月中旬,部队回到宁冈后,井冈山各界军民在宁冈龙市为王尔琢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

朱德致悼词,毛泽东亲自拟写了一幅挽联:

一哭同胞,二哭同胞,同胞今已矣,留却重任谁承受;

生为阶级,死为阶级,阶级念如何,得到胜利始方休。

平江骁将邓萍

长夜沉沉何时旦?

黄埔习武求经典。

北伐讨贼冒战雨,平江起义助烽焰。

“围剿”粉碎苦运筹,长征转战肩重担。

遵义城下洒热血,三军征途哭奇男。

这是1935年攻占遵义城后,张爱萍将军为指挥攻打遵义城时不幸牺牲的邓萍写下的悼诗。

邓萍,1908年生于四川省自贡市凉高山一个盐工家庭。

1927年投笔从戎,考入黄埔军校。

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北伐。

北伐失败后,受命至独立五师一团做兵运工作。

1928年7月22日,邓萍协助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发动了著名的平江起义,组建了红五军。

邓任军参谋长,是红五军的创始人之一。

同时建立中共红军第五军军委,邓萍任书记。

1928年12月10日,邓萍随红五军三纵队和特务大队到达井冈山与红四军主力胜利会师。

1929年1月14日,湘赣两省敌军纠集18个团的兵力“会剿”井冈山,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闽西,到外线作战,彭德怀、滕代远、邓萍率红五军留守井冈山。

当时,红五军刚上井冈山,对地形不熟,士兵中不愿留下守山的情绪很浓,但彭德怀、滕代远、邓萍等红五军领导人以大局为重,说服红五军官兵,与井冈山军民同仇敌忾,傲雪坚守在井冈山上。

1929年,寒冬的井冈山,乌云压城,滴水成冰。

彭德怀、滕代远、邓萍指挥守山军民浴血奋战三个昼夜,打退了湘赣两

省敌人一次又一次的疯狂进攻,终因众寡悬殊,红军伤亡惨重。

为避免全军覆灭,彭德怀、滕代远、邓萍率红五军600余人,冲破重重堵截,向南突围撤出井冈山,在赣州于都城南小密一带坚持斗争。

滕代远、邓萍在战斗中身负重伤。

1930年6月,红五军扩编为红军第三军团,伤未痊愈的邓萍任军团参谋长。

1935年1月,长征途中,邓萍在指挥部队攻打遵义城时冲锋陷阵,奋勇当先,不幸牺牲,年仅27岁。

噩耗传来,彭德怀十分悲痛,流着眼泪向部队下达攻城命令“拿下遵义城,为参谋长报仇!

新中国成立后,遵义人民政府将邓萍烈士遗骸迁葬于碧水环绕的凤凰山上。

朱云卿星落东固

上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

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

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霄遁。

这是1928年8月,欣闻黄洋界保卫战的胜利,毛泽东在从湘南返回井冈山革命根据地途中写下的著名的《西江月·井冈山》。

担任这次保卫战总指挥的,便是时任红四军三十一团团长、年仅21岁的朱云卿。

朱云卿,1907年出生于广东梅县,早年考入梅县官立学校,1917年到印度尼西亚打工,1924年秋回到广州,考入黄埔军校三期。

1925年10月参加了讨伐军阀陈炯明的第二次东征,同年底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初,黄埔军校毕业后,分配到广东省农民协会军事部工作。

大革命失败后,任广东北江农民自卫军北上总指挥部参谋长,与副总指挥周其鉴等率部北上,于6月到达武汉。

7月开赴九江,参加南昌起义。

1927年12月,朱云卿随工农革命军第一师第一团第三营从茶陵上井冈山,后担任团参谋长。

朱毛会师后,担任红三十一团团长。

他性情刚毅,学识渊博,军事才干超群。

井冈山斗争时期,朱云卿率领该团参加了草市坳、龙源口、围困永新、保卫黄洋界等著名战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尤其是黄洋界保卫战,红军以不足1个营的兵力打垮了湘赣敌军4个团的进攻,谱写了井冈山斗争史上以少胜多的辉煌篇章。

1931年3月,蒋介石调集20万大军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了第二次“围剿”。

时任红一方面军参谋长的朱云卿积劳成疾,被战友们送进东固红军后方医院治疗,3月21日,在东固红军后方医院遭国民党特务暗杀,不幸遇刺身亡,时年仅24岁。

贺国中安福殉难

贺国中,1904年生,原名祖徽,字书帆,湖南湘乡县丰乐乡(今娄底市双江乡)人。

1920年冬,他投笔从戎,到衡阳湘军唐生智部当兵,参加了北伐战争,官至连长。

1927年1月,贺国中被保送到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与黄公略、黄纯一等结下深厚的革命友谊。

大革命失败后,白色恐怖笼罩黄埔,贺国中在毕业前夕毅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28年7月22日,贺国中与彭德怀、滕代远一起组织领导了著名的“平江起义”,担任红五军军委委员兼七团副团长。

之后,历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第七团党代表,第四纵队司令员等职。

1928年12月,贺国中随红五军艰难转战,打破鄂赣两省敌人的“堵剿”,与红四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

会师不到一个月,湘赣两省敌军纠集18个团的兵力“会剿”井冈山。

1929年1月14日,朱德、毛泽东率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闽西,到外线作战,彭德怀、滕代远、邓萍率红五军留守井冈山。

贺国中是红五军的一员得力干将。

他以敢打硬仗、骁勇善战而著称,被彭德怀誉为“红军虎将”。

在保卫井冈山的战斗中,贺国中沉着指挥,勇敢战斗,率领红五军第四纵队坚守桐木岭哨口,多次打退敌人的进犯。

井冈山失守后,红五军转战到兴国县时,仅剩下300余人。

贺国中率队一昼夜行军75公里。

奇袭于都县城,出其不意,全歼守敌一个营及民团武装近千人,生擒敌营长,缴获枪400多支和大批弹药,取得了井冈山突围以来的首次大捷,极大地鼓舞了红五军士气。

1929年5月,红五军向湘南进军,贺国中率第四纵队的两个大队,在酃县芦口攻敌左翼。

敌人抢先占据制高点,贺国中组织尖刀队,身先士卒,击溃敌军。

1929年6月下旬,湘赣边界特委和红五军军委联席会议决定攻取安福县城。

贺国中冒着枪林弹雨,率部强攻,在靠近敌阵地的一个小山头时,不幸头部中弹,英勇牺牲,年仅25岁。

贺国中牺牲后,遗骨被草葬于阵地附近的云雾桥头。

时过境迁,今天,我们甚至都无法准确找到他的安息地,为我们的英烈立上一块墓碑。

但英雄的名字却永远刻在了人们的心中。

“共和国第九烈士”陈毅安

陈毅安,1905年出生在湖南湘阴县东门外界头铺村。

192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10月黄埔军校第四期毕业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连长、警卫团辎重队长。

1927年9月,随部参加秋收起义。

三湾改编时,任工农革命军第一团第一营二连连长。

1928年4月,朱、毛会师后,任红四军三十一团一营营长。

参加了扼守新七溪岭、攻打龙源口、围困永新城等战斗,与朱云卿、何挺颖一起指挥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

为了革命,陈毅安一再推迟婚期,与未婚妻李志强通信长达八年才结婚。

在这些中,字里行间无不流露出一个真正革命者高尚的情操和为了革命宁可舍弃自己的爱情,甚至生命的坚定信念。

1929年1月,红四军主力出击赣南、闽西后,陈毅安随红五军和红四军一部留守井冈山,任红五军副参谋长、参谋长。

在湘赣敌人共计21个团的围攻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失守。

红五军在艰难的突围途中,陈毅安在遂川县大汾激战时左腿被敌弹击穿,鲜血淋漓,动弹不得,连大小便都不能自理。

军长彭德怀派人用担架把他转移到湘阴老家养伤。

陈毅安始终心怀对党和革命事业的无限赤诚,坚持“以党为中心,以党的意志为意志”。

1930年6月伤未痊愈,即告别老母和新婚妻子,重返战场,任红三军团第八军第一纵队司令员,长沙战役中任前敌总指挥。

7月27日率先头部队首先攻入长沙市区。

8月6日,国民党军队向长沙城反扑,陈毅安率部与敌军展开激战,全力阻击敌人,全歼敌军两个团,活捉两个敌团长。

8月7日凌晨,陈毅安在掩护军团机关转移时,不幸遭敌机枪扫射,腰部中四弹,壮烈牺牲,年仅25岁。

陈毅安牺牲后,人们在他的上衣口袋里发现了一张沾满了血迹、已被炸烂的与妻子惟一的合影照片,当时他的妻子正怀着他们的孩子。

这张照片被彭德怀将军保存下来,后来传给了烈士后代。

1951年,毛泽东主席为陈毅安签发了编号为第九号的荣誉证书。

因此,陈毅安又被称为“共和国第九烈士”。

1958年彭德怀为他题词“生为人

民生的伟大,死于革命死得光荣!

毅安同志永垂不朽!

1978年,党中央决定在井冈山修建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烈士陵园,陈毅安的遗骸由永安市迁入。

墓碑由第十二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前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宋任穷撰文:

“卓越的红军将领,不朽的人民功臣,挽陈毅安同志。

”这是迄今为止竖立在井冈山苍松翠柏之中为数不多的墓碑之一。

肖劲塞肠大战

1928年6月23日,老七溪岭大雾弥漫。

红二十八团与赣敌二十五团、二十六团鏖战正酣。

百步墩——老七溪的制高点。

赣敌已先期占领,正以密集的弹雨,居高临下,压制着二十八团的官兵抬不起头来。

团长王尔琢、党代表何长工等组织了多次冲锋,均未取胜。

“必须拿下百步墩!

”团长王尔琢召集战地会议,把攻坚任务交给了三营营长肖劲。

肖劲,湖南石门人,黄埔军校三期毕业。

参加了南昌起义,湘南起义后跟随朱德上了井冈山,担任二十八团三营营长。

领受任务后,肖劲紧急组织“冲锋集群”。

每一冲锋集群24人,配3挺冲锋枪,7支步枪,9支驳壳枪,5支梭标,发扬猛打猛冲精神,发动轮番攻击。

第一次冲锋失败了;第二次冲锋又失败了……

百步墩前,血流成溪。

望着战场上倒下的战友,肖劲向王尔琢立下军令状:

“团长,我再组织一次冲锋,拿不下百步墩,肖劲提头见你!

六月的江西,中午极为燥热。

骄横的敌人分散在树丛下休息。

肖劲利用这个有利时机,在密集的火力掩护下,率“冲锋集群”向百步墩再次发起了猛攻。

激战当中,一颗流弹击中了冲在最前面的肖劲的腹部,肠子都流了出来。

肖劲趔趄了几步,坚强地站住。

他使劲捂住伤口,将肠子塞回腹腔内,撕下一条袖子裹住腹部,继续带着战士们冲锋。

英雄的身后,洒下一路热血。

踏着英雄的血迹,战友们很快攻下了百步墩。

但肖劲营长却永远地闭上了眼睛,离别了他朝夕相处的亲密战友和未竟的革命事业。

在英雄事迹的感召和鼓舞下,红军战士奋勇杀敌,歼敌一个团,击溃敌人两个团,缴枪七八百支,第三次占领永新城,夺得了井冈山会师以来规模最大、战斗最为激烈的第四次反“进剿”的胜利,边界的斗争进入了全盛时期。

苍松翠柏中,肖劲同志的英灵永驻井冈山巅!

朝鲜黄埔生陈龙鹤

中国的革命斗争,得到过许多外国朋友的大力支持和帮助。

红军井冈山斗争时期,曾有一位担任过红军连长的外国同志,他就是朝鲜人陈龙鹤。

1926年1月,受轰轰烈烈中国大革命运动的影响,正在中国求学的朝鲜青年陈龙鹤毅然投考黄埔军校,成为黄埔军校第四期学生。

在黄埔军校期间,他先后参加了学校组织的卫戍广州、警戒黄埔、驻防虎门和惠州等行动,在斗争实践中受到锻炼和洗礼。

同年10月,他与伍中豪、林彪、陈毅安等同期毕业,投身北伐。

1927年6月,陈龙鹤加入卢德铭任团长的国民政府第四集团军第二方面军警卫团,1927年8月1日,随警卫团前往南昌准备参加起义。

部队赶到武宁时,闻知南昌起义部队已经南下广东,于是只好折回修水、铜鼓一带休整。

9月9日,陈龙鹤随警卫团参加了毛泽东领导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

秋收起义失利后,陈龙鹤跟随毛泽东率领的工农革命军来到了偏僻的井冈山。

1928年4月,朱毛会师后,担任第三十一团一营一排排长。

他先后参加了著名的五斗江、龙源口、三打永新等战斗。

1928年8月,毛泽东亲率三十一团主力前往湖南接应红军大队,一营留守井冈山。

陈龙鹤率领全排战士凭险拒敌,英勇战斗,参加了著名的黄洋界保卫战。

1929年,红四军出击赣南闽西,陈龙鹤任红三十一团三连连长。

1932年4月,陈龙鹤在攻打漳州战役中不幸壮烈牺牲。

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黄埔生中,有近半数血染沙场,永远长眠在江西这块盛开红杜鹃的土地上。

其他的还有,1928年6月龙源口战斗中英勇献身的资秉谦(黄埔四期)、1929年1月遂川戴家铺遇难的红二十八团参谋长王展程(黄埔四期)、1929年7月安福殉难的红五军参谋长刘之至(黄埔三期)、1929年10月长沙识字岭被杀害的红四军三十五团副团长曹福昌(黄埔四期)、1930年10月安福献身的三十一团团长伍中豪(黄埔四期)、1935年江西靖安牺牲的徐彦刚(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等等……

在井冈山艰苦的斗争环境下,大浪淘沙,也有少数黄埔的败类经不起考验,脱逃革命,甚至为了贪图高官厚禄,把枪口对准自己的同志、同学。

他们是余洒度、苏先俊、陈浩、徐恕、黄子吉、袁崇全等,他们背叛党、背叛革命,最终都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从井冈山到瑞金,再到延安、西柏坡,最后走到北京,中国共产党人浴血奋战,夺取了全国政权。

在革命征途中,无数共产党人献出了自己的宝贵生命。

参加过井冈山斗争的黄埔军校生解放后幸存的只有8人,他们是林彪、杨至诚、张宗逊、陈伯钧、唐天际、谭希林、刘型、范树德。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军衔时,林彪被授予元帅军衔,杨至诚、张宗逊、陈伯钧被授予上将军衔,唐天际、谭希林被授予中将军衔。

刘型历任中共湖南省委秘书长、城市企业部部长、北京地质学院书记兼院长、农垦部副部长、农林部顾问等职。

范树德曾任桂林市政协委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