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2421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4.4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docx

《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docx

水利常识三防汛抗旱

水利常识—防汛抗旱

应急响应级别及行动内容

一、I级应急响应

(一)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I级响应。

1某个流域发生特大洪水;

2多个流域同时发生大洪水;

3大江大河干流重要河段堤防发生决口;

4重要大型水库发生垮坝;

5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特大干旱;

6多座大型以上城市同时发生极度干旱。

(二)1级响应行动

1国家防总总指挥主持会商,防总成员参加。

视情启动国务院批准的防御特大洪水方案,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并将情况上报党中央、国务院。

按照中央慰问及派工作组的规定派工作组赴一线慰问、指导防汛抗旱工作。

情况严重时,提请中央常委会听取汇报并作出部署。

国家防总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和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预测预报,做好重点工程调度,并在24小时内派专家组赴一线加强技术指导。

国家防总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每天在中央电视台发布《汛(旱)情通报》,报道汛(旱)情及抗洪抢险、抗旱措施。

财政部为灾区及时提供资金帮助。

国家防总办公室为灾区紧急调拨防汛抗旱物资;铁路、交通、民航部门为防汛抗旱物资运输提供运输保障。

民政部门及时救助受灾群众。

卫生部根据需要,及时派出医疗卫生专业防治队伍赴灾区协助开展医疗救治和疾病预防控制工作。

国家防总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

2相关流域防汛指挥机构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为国家防总提供调度参谋意见。

派出工作组、专家组,支援地方抗洪抢险、抗旱。

3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流域防汛指挥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启动I级响应,可依法宣布进入本地区的紧急防汛期,按照国家《防洪法》的相关规定,行使权力。

同时,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主要领导主持会商,动员部署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转移危险地区群众,组织强化巡堤查险和堤防防守,及时控制险情,或组织强化抗旱工作。

受灾地区的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抗旱工作,或驻点具体帮助重灾区做好防汛抗旱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将工作情况上报当地人民政府和国家防总。

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全力配合做好防汛抗旱和抗灾救灾工作。

二、U级应急响应

(一)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U级响应。

1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严重洪涝灾害;

2一个流域发生大洪水;

3大江大河干流一般河段及主要支流堤防发生决口;

4一般大型及重点中型水库发生垮坝;

5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严重干旱或1个省(区、市)发生特大干旱;

6多座大型以上城市同时发生严重干旱;

7一座大型以上城市发生极度干旱。

(二)n级响应行动

1国家防总副总指挥主持会商,防总成员单位派员参加会商,作出相应工作部署,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在2小时内将情况上报国务院分管领导并通报国家防总成员单位。

国家防总加强值班力量,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和工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汛情旱情预测预报,做好重点工程的调度,并在24小时内派出由防总成员单位组成的工作组、专家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

国家防总办公室不定期在中央电视台发布汛(旱)情通报。

民政部门及时救助受灾群众。

卫生部派出医疗队赴一线帮助医疗救护。

国家防总其他成员单位按照职责分工,做好有关工作。

2相关流域防汛指挥机构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发展变化,做好洪水预测预报,派出工作组、专家组,支援地方抗洪抢险、抗旱;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为国家防总提供调度参谋意见。

3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可根据情况,依法宣布本地区进入紧急防汛期,行使相关权力。

同时,增加值班人员,加强值班。

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负责同志主持会商,具体安排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组织加强防守巡查,及时控制险情,或组织加强抗旱工作。

受灾地区的各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人、成员单位负责人,应按照职责到分管的区域组织指挥防汛抗旱工作。

相关省级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应将工作情况上报当地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和国家防总。

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

指挥机构成员单位全力配合做好防汛抗旱和抗灾救灾工作

三、川级应急响应

(一)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川级响应。

1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洪涝灾害;

2一省、自治区、直辖市发生较大洪水;

3大江大河干流堤防出现重大险情;

4大中型水库出现严重险情

5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中度以上的干旱灾害;

6多座大型以上城市同时发生中度干旱;

7一座大型城市发生严重干旱。

(二)川级响应行动

1国家防总秘书长主持会商,作出相应工作安排,密切监视汛情、旱情发展变化,加强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并在2小时内将情况上报国务院并通报国家防总成员单位。

国家防总办公室在24小时内派出工作组、专家组,指导地方防汛抗旱。

2相关流域防汛指挥机构加强汛(旱)情监视,加强洪水预测预报,做好相关工程调度,派出工作组、专家组到一线协助防汛抗旱。

3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的负责同志主持会商,具体安排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根据预案组织布防或组织抗旱,派出工作组、专家组到一线具体帮助防汛抗旱工作,并将防汛抗旱的工作情况上报当地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和国家防总。

省级防汛指挥机构在省级电视台发布汛(旱)情通报;民政部门及时救助受灾群众。

卫生部门组织医疗队赴一线开展卫生防疫工作。

其他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开展工作。

四、W级应急响应

(一)出现下列情况之一者,为W级响应。

1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一般洪水;

2数省、自治区、直辖市同时发生轻度干旱;

3大江大河干流堤防出现险情;

4大中型水库出现险情;

5多座大型以上城市同时因旱影响正常供水。

(二)W级响应行动

1国家防总办公室副主任主持会商,作出相应工作安排,加强对汛旱情的监视和对防汛抗旱工作的指导,并将情况上报国务院并通报国家防总成员单位。

2相关流域防汛指挥机构加强汛情、旱情监视,做好洪水预测预报,并将情况及时报国家防总办公室。

3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防汛抗旱指挥机构由防汛抗旱指挥机构负责同志主持会商,具体安排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权限调度水利、防洪工程;按照预案采取相应防守措施或组织抗旱;派出专家组赴一线指导防汛抗旱工作;并将防汛抗旱的工作情况上报当地人民政府和国家防总办公室。

什么是汛期?

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

我国汛期主要是由于夏季暴雨和秋季连绵阴雨造成的。

从全国来讲,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主要由各地区的气候和降水情况决定。

南方入汛时间较早,结束时间较晚;北方入汛时间较晚,结束时间较早。

每年5至9月,江淮流域降雨明显比其他月份多,习惯上把这一段时间称为汛期。

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时时期,容易引起洪涝灾害,因此应做好防汛工作。

涝灾与洪灾的区别

涝灾:

由于本地降水过多,地面径流不能及时排除,农田积水超过作物耐淹能力,造成农业减产的灾害。

造成农作物减产的原因是,积水深度过大,时间过长,使土壤中的空气相继排出,造成作物根部氧气不足,根系部呼吸困难,并产生乙醇等有毒有害物质,从而影响作物生长,

甚至造成作物死亡。

洪灾:

洪灾是由于江、河、湖、库水位猛涨,堤坝漫溢或溃决,使客水入境而造成的灾害。

涝灾除对农业造成重大灾害外,还会造成工业甚至生命财产的损失。

涝灾与洪灾的共同点是地表积水(或径流)过多,区别是涝灾因本地降水过多而造成,洪灾则是因客水入境而造成。

什么是洪水?

洪水是一种峰高量大、水位急剧上涨的自然现象。

洪水一般包括江河洪水、城市暴雨洪水、海滨河口的风暴潮洪水、山洪、凌汛等。

什么是防洪规划?

防洪规划就是在研究流域洪水特性及其影响的基础上,根据流域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状况和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确定防洪标准,通过分析比较,合理选定防洪方案,从而确定工程和非工程措施。

什么是防洪调度?

防洪调度就是通过蓄、泄、滞、分等措施,人为改变天然洪水的时、空分布规律,以达到减免洪水灾害的目的。

什么是除涝标准?

除涝标准是指遇上多少年一遇暴雨,多少日雨量,在多少天内排除。

它是设计排水系统的主要依据。

什么叫管涌?

管涌又称潜蚀、流土,是指在汛期高水位情况下,堤内平地发生“流土”和“潜蚀”两种不同含义的险情的统称。

这种险情在湖北一般叫翻砂鼓水,江西叫泡泉。

管涌险情的发展,以流土最为迅速。

它的过程是随着水位上升,涌水挟带出的砂粒增多,涌水量也随着加大,涌水量增大挟带出砂粒也就更多,如将附近堤(闸)基下砂层淘空,就会导致堤(闸)身骤然下挫,甚至酿成决堤的灾害。

当然有由于管涌孔距堤较远,一时尚未演成堤防、闸身的下挫或溃决的;也有由于水位转落,渗水压力减小,险情暂时稳定下来的;还有由于是潜蚀,没有产生堤(闸)身下挫、溃决险情的。

但是,险情是属于流土还是潜蚀,一时难于判明。

而且流土也与地层下面的粉砂、细砂层埋藏的深度、厚度以及其结构的疏密,高水位持续的久暂等因素有关,而这些因素一时也是难以判定的。

所以发生管涌时,不论它是流土,还是潜蚀和距堤远近,均不能掉以轻心,必须迅速予以处理。

一般来说,长江中下游平原冲积地层,上面是粘性土;往下是粉砂、细砂等,砂层间也有粘性土夹层的,再往下则是砂砾及卵石等强透水层,在河床中露头与河水相通(见图)汛期高水位时由于渗水流经强透水层压力损失很小,堤内数百米范围内粘土层下面仍承受很大的水压力,如果这股水压力,冲破了粘土层,下面的粉砂、细砂就会随水流出(在没有反滤层保护的情况下),从而发生管涌。

如何施行管涌的抢护

管涌的抢护原则

长江中下游地区抢护管涌险情的实践经验证明,处理管涌的原则应以制止涌水带砂,而留有渗水出路。

这样既可使粉砂、细砂不再被破坏,又可以降低附近渗水压力,使险情得以稳定。

值得警惕的是,管涌是堤防溃口的极为明显和常见的原因,但对它的危险性仍有认识不足,措施不当,或麻痹蔬忽,贻误时机的。

如采取大围井而抢筑不及,或围高井倒塌者都曾造成决堤灾害,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严重损失。

历史的惨痛教训必须牢记。

管涌的抢护方法管涌固然是严重险情,我们只要提高警惕,慎重对等,及时处理,是可以抢护脱险的。

下面介绍1954年以来抢护管涌的有效方法:

1.在冒水孔周围,用土袋围成低堰。

孔内填反滤料,最好是按级配先填粗砂,再填瓜米石、碎石,最后填块石(图2)。

图2这样可以有效地制止砂粒带出,但由于涌水,粗砂往往填不进去,则可先填碎石、块石,以杀涌水之势,再按级配填筑,略高于原在地面。

如附近无适用石料,可以砖渣代替。

如一次末能达到制止带砂。

可以清除部分上层粗填料,再按上述级配填筑直到渗水畅流,无砂粒带出为止。

反滤料填好后,仍需注意防守,如发现填料下沉,可以继续填块石料,直到稳定为止(见右图)。

2.同上述方法,但不筑围堰,直接填反滤料也可。

3.如因管涌,堤防基土流失过多,导致堤身裂缝下挫,是溃口性险情,应及时予以翻筑加固。

4.抢护脱险后仍应加强防守,观测周围的变化和渗水流量与江水消长的关系,以供汛后处理作参考。

什么是散浸?

散浸,一般又叫“堤出汗”,是指江水上涨,堤身泡水,水从堤内坡或内坡脚附近渗出。

当高水位持续时间过长,散浸范围就将沿堤内坡上升、扩大,如不及时处理,就会发生内脱坡、管漏等险情。

土堤挡水后,渗水经过堤身向堤内坡方向渗透,是自然规律。

但由于以下一些原因:

1.堤身单薄,内坡过陡;2.堤身土质砂重,外坡又无透水性小的粘土防渗;3.堤质太差,筑堤时所取土块没有打碎,留有空隙,蛾夯不实;4.堤内有隐患(如蚁侗、獾穴、树根、暗沟等),缩短了渗径。

使渗径长度不够,浸润线(渗水在堤身内渗透的上界线叫做浸润线)抬高,渗水就将在堤内坡的坡面或坡脚附近渗出,就形成散浸。

如何施行散浸的抢护

散浸的抢护原则以“临河截渗,背河导渗”,降低浸润线,稳定堤身为原则。

临水坡用透水性小的粘土做外帮,可以减少渗到堤里去的水;背水坡用透水性大的砂石或柴草做反滤,可以使已经渗到堤里的水流出,而不带走土粒,这样可以降低浸润线,稳定堤身。

散浸的抢护方法

发现散浸险情后,应查明发生原因和险情程度,如堤内坡出现散浸,但坡面只有轻微的窨潮或渗出少量清水,堤身稳定,险情并无发展,可以严密监视,暂不处理。

如堤坡渗水严重或发生浸水集中冲刷现象,说明险情在逐渐发展,则需加以抢护。

抢护方法以导渗为主。

如外滩较宽,附近有黏土可取,险情又很严重,则需兼用外帮防渗,内坡导渗的方法,切忌在堤内坡用粘性土料做压浸台。

汛前消灭隐患,对防止在汛期中发生散浸、跌窝和漏洞险情,亦是一项及其重要的工作。

例如荆江大堤的白蚁隐患,修防部门就专门成立了灭蚁队进行追探、抽槽、翻筑,大大减轻了汛期中的散浸,跌窝和漏洞险情。

什么是跌窝?

跌窝是指汛期堤身或外滩发生局部塌洞。

发生跌窝的原因有:

白蚁、蛇、鼠、獾之类在堤内打洞,或筑堤时土块架空末经夯实,遇江水高涨,江水灌入,或雨水泡浸使洞周土体浸软而形成局部陷落,所以跌窝伴随漏洞而发生。

跌窝险情的发生主要由堤身隐患引起,所以在平时应注意加强捕獾、灭蚁工作。

解放以来,在发动群众捕捉獾兽,翻筑兽穴方面做了不少工作;在灭蚁方面,近年来荆江大堤修防单位研究从发现蚁被、蚁线(白蚁蛀蚀过的松散土粒成片的叫做蚁被,成线的叫做蚁线)的方法,寻找蚁洞,再采取抽槽翻筑,取得很好成效。

这是防止或减少汛期发生跌窝、漏洞的积极有效措施。

但由于堤线很长,危险堤身的害虫害兽仍会有滋生或转移,所以对汛期发生跌窝险情仍须予以重视。

如何施行跌窝的抢护

跌窝的抢护原则

跌窝是局部陷落,以防止水流浸蚀继续扩大,应及时予以翻填。

又因它常伴随漏洞而发生,故宜配合漏洞险情进行处理。

跌窝的抢护方法

将荆江大堤对于跌窝抢护的经验作为处理跌窝的参考:

1.跌窝发生在堤顶附近内坡,跌窝内没有漏洞,将坑内松土清除,用好土填实还原即可。

2.跌窝发生在堤内坡,堤外面有漏洞口,漏水直通跌窝,应配合抢堵堤外坡漏洞以止住漏水,如果必须与外堵漏源同时进行抢救时,可将跌窝内松土清除,回填粗砂、瓜米石、砖渣、卵石等做成倒滤井,以制止漏水带出泥土,稳定险情。

(汛后水落应随即翻筑跌窝,窝内漏洞可追赶翻筑的应予追赶翻筑,再将跌窝内松土清除,予以回填夯实。

3.跌窝发生在堤外高滩或外坡上,堤内并发生有漏洞的,可先在外滩上筑袋土围堰高出水面,抽干围堰内积水,沿跌窝部分进行翻挖,找出漏源,清除隐患后,予以回填。

4.如跌窝发生在堤身单薄、堤面较窄的堤顶上,挖填前应加做外帮,以保证开挖时的安全。

开挖时应先清除隐患,有漏洞的,要先将上口堵好,再回填夯实。

5.如跌窝发生在外坡水下部分,可用袋土、棉絮等物将跌窝填实,再加做外帮。

什么是内脱坡?

内脱坡是指当堤背水坡发生严重散浸时,没有及时处理,时间拖久,则在散浸堤段的堤顶或内肩、内坡,发生向堤脚下挫的弧形裂缝,随着土壤结构被破坏,内坡就整块的向下滑动,形成滑动部分下挫,坡脚土壤上鼓的险象。

内脱坡与散浸有联带关系,散浸严重的堤段,堤坡浸水饱和,土的抗剪强度降低,堤坡稳定破坏,兼堤脚基础虚软,内临水塘湖沼,阻滑力减弱,当它不能支持堤坡滑动土体时,就产生脱坡。

如何施行内脱坡的抢护

内脱坡的抢护原则

产生内脱坡的主要原因是渗水降低了堤坡土体的抗剪强度。

所以抢护原则是首先消除已滑动的堤坡中的渗水,部分恢复滑动土体的抗剪强度,使堤坡稳定。

再进行还坡加固。

内脱坡的抢护方法

抢护脱坡的基本方法是开沟导渗,填塘固基,加土还坡,外帮截渗。

同时结合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分别用不同方法加以处理。

在这里应当指出,有些地方采用打桩方法抢救脱坡,是不妥当的。

它不但不能抵抗滑坡土体所产生的巨大推力,反而容易促使滑坡发展。

因此,我们不主张用打桩方法抢救脱坡。

现将几种常用效果显著的抢救方法列述如下:

1.透水土撑

应用范围:

若脱坡堤段,范围较大,可沿脱坡堤段做若干透水性土撑。

具体尺寸可根据具体情况而定。

这种方法在1954年荆江分洪区围堤、荆江大堤和武汉市堤防都是行之有效的。

施工方法:

①在筑土撑部位,将脱坡松土削成斜坡后挖沟,在沟内放臵滤水材料,如砂石、砖渣、芦苇等。

②若堤基不好,土撑坡脚要抛石或用袋土固脚,但应注意不要将沟内渗水阻塞。

③土

撑宽度要看水情、险情与取土难易而定。

一般宽度5~8米,坡比1:

5,撑顶高度一般在洪水

位以下0.5-1.0米。

④填土要打碎,硪实。

2.透水压浸台

应用范围:

堤防断面不足,脱坡严重,附近有土可取,缺乏砂石之处。

施工方法:

①做法与透水土撑相同。

但在布臵上透水压浸台是全面修筑,而透水土撑是分段修筑。

见散浸节透水压浸台的施工方法。

3.外帮

内脱坡严重,范围又较广,在堤内抢筑透水压浸台、开沟导渗等工程,需要时间。

如有外滩,在抢护内坡的同时,可在外坡加做黏土外帮,以减少渗水,缓和险情,便于争取时间,完成内坡抢护工作。

4.各种抢护方法配合运用

如内坡大范围内渗水严重,同时发生漏洞、脱坡等险情,情况复杂紧急时,不能用单纯的一种抢护措施来解决,应研究选择几种适合险情、堤情的抢救方法配合运用,同时要做到胸中有数、情况明、决心大。

1954年汛期抢险经验证明,这样多种方法同时配合运用,都是有效而成功的。

例如:

荆江大堤金拖段董家拐内脱坡特险,就是采用了开沟导渗、用土袋及散土抢筑外帮防渗、填塘固基及加做土撑、在排淤固基阻止滑挫的基础上,连接土撑加土还坡、在浑水漏洞处,做围井填反滤料,并在外坡加长外帮等措施,安全脱险,取得了成功。

武汉

市武青堤的大脱坡,就是采用了用袋土抢做外帮、在堤内坡脚水塘中用块石抛压固脚,或用干土挤淤、用芦柴和砂石在内坡做导渗沟、滤水还坡。

结果也完全获得了胜利。

什么是漏洞?

漏洞出口一般发生在堤内坡下部或坡脚附近。

开始时因漏水量小,堤土很少被冲动,所以漏水较清,叫做清水漏洞。

由于洞周土体浸泡时松散崩解,或产生局部滑动,或堤身填土含砂重,土体可能被漏水带出,使漏洞变大。

这时,漏水转浑,发展成为浑水漏洞。

如不及时抢救,则将迅速发展成为堤防决口。

一般说来,是由于堤身内部遗留有屋基、阴沟、暗剅、腐朽树根等物,筑堤时末清除;填筑质量不好,龙口(交卡)不密实;或为白蚁、蛇、鼠、獾在堤内打洞。

在高水位压力下,将平时的淤塞物冲开;或因渗水沿隐患、松土串连而成漏洞。

尤其在高水位堤身浸泡时久,土体结构变松软,更易促成漏洞的发生,故有“久浸成漏”之说。

如何施行漏洞的抢护

漏洞的抢护原则

由于漏洞一般在迎水坡有洞口,所以抢护应以外堵为主,视情况在堤内出口用倒滤井为辅,或两者兼施的原则。

处理漏洞绝对不能采用在漏洞出口打桩,或填土封压的办法。

这样做只会促使险情的扩大恶化。

在堤内漏洞出口处围井蓄水以平衡水压,理论上固然可行,但如出口发生在堤坡下部或堤脚附近,如靠围井蓄水平衡水压,势必围井高大,一时难以筑成,而且井体单薄,蓄水后倒塌,则更促使险情突然恶化。

这些情况是值得我们注意的。

漏洞的抢护方法

1.堤外堵塞

对漏洞的抢护,直接有效的措施是外堵漏源。

但要堵塞洞口,必须先探明洞口的位臵和它的大小、多少。

寻找洞口的方法可用轻浮物撒在堤外水面,这样可以发现水面漩涡找到洞口。

或潜水摸探。

但为了安全,潜水摸洞人员必须用绳索系着,以免被水流吸进洞内。

找到洞口后,应即堵塞。

洞小的可先用铁锅扣住,或用棉衣、棉絮等将洞口堵住;洞口较大或周围有几个洞的可以用棉被张开顺堤坡拖下盖住洞口;如漏洞系漏口或阴沟,可以先用布袋装土,任其吸进,再用木楔包以棉絮塞紧洞口,覆以棉絮。

按上面方法将洞口堵住后,然后再压土袋,浇土做外帮,高出水面。

如堤外无明显洞口,也可以用含水量较高的粘土顺坡抛填,这样做可以减少渗水浸入。

外堵漏洞切忌乱抛块石土袋,以免架空,增加堵塞漏洞的困难。

2.做倒滤井

在堤外堵塞的同时,堤内漏洞也要做到井。

特别是漏洞发生在堤脚平地,出现浑水兼带有粉砂、细砂之类,一时难于判明是漏洞还是管涌的情况下,更必须按抢护管涌填做倒滤井的办法来处理。

只要倒滤层保住堤身的填土不流失,险情也就能稳定下来了。

3.开巷断截(抽槽翻筑)

开巷断截是较彻底但也是最危险的办法。

只有在万不得已,而且具备充分和必要的条件(如堤身面宽,堤身大,人力器材足够等)的情况下,才能采取这个办法。

最好是能够在水位稍退的汛隙,突击进行,水位过高时不宜进行。

施工时必须高度集中力量,加倍注意填筑质量。

开巷是在堤顶挖槽,深到漏洞以下,其抽槽宽度以能适合开挖工作的最低宽度为限,尤以开深槽更要谨慎从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表格模板 > 合同协议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