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26340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538.4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沙地煤矿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和年度防治水计划Word文件下载.docx

35501827

开采标高+1800~+1600m,面积:

0.2869Km2

1

2941757

35501432

2

2941318

35501736

3

2941624

35502186

2、交通

水城—纳雍公路从矿区经过,南距六枝—水城主干公路(102国道)约12km、西距贵昆铁路滥坝火车站6.5km,距六盘市火车站30km,距水城县25km、六枝特区50km。

矿山有公路相通,交通较方便(详见交通位置图1-1-1)。

大沙地煤矿行业管理隶属于六盘水市钟山区煤炭局。

二、矿井的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矿区属云贵高原中高山地形,地势东高西低,海拔最高为1975米,位于矿区南东部。

最低为1770.0米,相对高差为205.0米。

矿区多为风化坡积地貌。

2、水系及主要河流

大沙地煤矿地处长江流域,为乌江水系。

区内地形以中山为主,境内碳酸盐类岩石广泛分布,岩溶地貌如溶丘、洼地、峰丛、溶斗、伏流等分布普遍。

矿区范围无较大河流水体,矿区所处地形起伏较大,为构造侵蚀、溶蚀、剥蚀中低山地貌。

工作区内水系发育,矿区西侧有小溪沟存在,其余有小规模的地表冲沟,流量受大气控制明显,地表水排泄条件较好。

3、气象与地震:

区内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秋温暖、春冬无严寒,季节性区分不明显,常年阴雨绵绵,气候变化不大,每年6—9月为雨季,降雨占全年70%以上,平均最高温度28.5℃,11月至次年2月为旱季,最低温度达-2℃,年降雨量大于1100毫米。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井田范围内地震烈度为VI度。

图1-1-1  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大沙地煤矿交通位置图

4、水源及电源

(1)、水源

生活用水:

生活用水为当地自来水,采用静供水方式。

井下用水:

在场地西面布置有污水处理站。

在风井井口南面+1800.0m标高平台上布置有300m3矿井生产、消防水池。

由水池敷设Φ89焊接钢管以静压供水方式向工业场地及井下供水。

(2)、电源

根据本煤矿地理位置及电网现状,矿井采用双回路供电,矿井目前供电电源一回引自老鹰山镇10kV变电站,长度为8.0km,导线采用LGJ-95。

另一回路引自小河10kV变电站,导线采用LGJ-50,长度为5.0km。

矿方与供电部门已鉴定了供电协议,使矿井形成双回路供电电源。

电源稳定、安全可靠。

三、矿井地质特征:

1、地层

大沙地煤矿区域内出露地层为二叠系上统峨眉山玄武岩组(P2β)、宣威组(P2X)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T1f)、永宁镇组(T1yn)及第四系(Q)。

2、构造

矿井位于小河边向斜北东部,矿井范围呈单斜构造,煤层走向南西,倾向南东,煤层倾角平均32度。

矿山地质构造条件简单。

四、煤层地质:

根据地质报告,井田内含煤地层为上二叠统宣威组,煤系地层厚度291.70m左右,矿区内含煤一般35层,含煤总厚约32.61~36.96m,平均约45.00m,含煤系数12.6%,含煤性较好。

其中主要可采煤层有202a、202b、203a、203b、205、206、207等7层(原核实报告称C202a、C202b、C203a、C203b、C205、C206、C207煤),零星可采煤层有101、204等煤层,可采总厚平均13.15m,可采含煤系数约4%。

五、瓦斯、煤的自燃、煤尘爆炸性、地温和冲击地压:

1、矿井瓦斯等级

根据贵州省能源局文件(黔能源发【2010】802号)“关于六盘水市煤矿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报告的批复”,大沙地煤矿相对瓦斯涌出量为17.97m3/t,全矿井相对二氧化碳涌出量为4.02m3/t,为突出矿井。

2、煤与瓦斯突出

根据2007年10月17日贵州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贵州煤矿安全监察局、贵州省煤炭管理局文件(黔安监管办字[2007]345号)《关于加强煤矿建设项目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六盘水市在煤与瓦斯突出矿区与突出危险矿区之内。

矿山未作煤层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故矿井按突出矿井设计和管理。

3、煤尘爆炸性

根据2004年7月29日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提供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大沙地煤矿C203煤层有煤尘爆炸性,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1年3月5日提供的《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大沙地煤矿C205煤层无煤尘爆炸性,其它煤层未见鉴定资料,开采C205煤层时按煤尘无爆炸性进行设计和管理,开采其余煤层时按有煤尘爆炸危险性进行设计和管理。

建议业主及时委托有资质的单位对其余可采煤层进行鉴定。

4、煤的自燃性

煤层的自燃倾向性:

根据2004年8月2日由煤炭科学研究总院重庆分院提供的《煤炭自然倾向等级鉴定报告表》,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大沙地煤矿C203煤炭自燃倾向分类属三类(不易自燃),根据贵州省煤田地质局实验室2011年3月5日提供的《煤炭自然倾向等级鉴定报告》,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大沙地煤矿C205煤炭自燃倾向分类属Ⅲ级(不易自燃)。

其它煤层未见鉴定资料,开采C203和C205煤层时按不易自燃煤层进行设计和管理,在其余煤层未鉴定之前,开采其余煤层时按容易自燃煤层进行设计和管理。

建议煤矿尽快开展各可采煤层的煤炭自燃倾向等级鉴定工作,同时在生产中应逐渐积累资料,并根据鉴定结果和生产中积累的资料,采取相应的防灭火措施,确保矿井安全生产。

5、地温情况

本井田无地温异常现象,属于正常地温矿井。

6、冲击地压

地质资料及矿方提供的资料中均未提供关于冲击地压的资料,该矿井及周围矿井尚未发生过冲击地压,矿井暂按无冲击地压矿井考虑。

第二章水文地质情况

一、水文地质资料

1、区域水文地质条件

矿区区域上属长江流域乌江水系小河支流,小河经过矿区北部和西部。

区内地形以中山为主,受地形、构造及地层富水性的限制,各含水层中的地下水自成系统运动。

区域内地形展布与地质构造线相吻合。

地下水运动受区域侵蚀基准面控制,本区侵蚀基准面为矿区北西部的小河处,最低处为1764m。

区内含水岩层分碳酸盐岩和碎屑岩两大类。

碳酸盐岩赋存着丰富的岩溶裂隙水,富水性强。

碎屑岩或碎屑岩中的可溶岩含基岩溶隙、裂隙水,富水性弱。

地下水运动受局部侵蚀基准面控制,碳酸盐岩中的地下水通过岩溶、管道、裂隙、暗河、伏流、泉群等形式迳流,形态各异,显示出交替强烈、循环浅、迳流短、集中排泄的特点。

然而,基岩裂隙水只能依靠大气降水渗入风化裂隙、构造裂隙中,因受地形限制,一般多为近源补给、排泄。

2、断层、裂隙、陷落柱等构造的导水性

矿区范围无大断层,中小断层特别发育,矿区西北侧边界附近有规模较大的北东向F25断层延伸入矿区内,延伸长度大于180m,该断层走向NE~SW,倾向SE,长约3.80km,依据断层两盘地层的新老关系和断面特征判断,该断层为逆断层,断距40m左右,倾角65~70°

,对煤层的影响较大,破坏煤层的延伸稳定性。

此外,矿井在生产个程中还发现5条小断层,倾角不大,延伸不远,对开采影响不大。

矿区总体构造复杂程度属中等。

二、主要含(隔)水层类型

根据岩性组合,岩层的富水性和可采煤层赋存空间等因素,自下而上将煤矿区内地层含水性叙述,现由老至新叙述如下:

二叠系上统龙潭组(P3l):

基岩裂隙含水层

主要由浅灰色、灰色及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及煤组成。

地层厚度286.88~412.97m,平均厚度330m。

富水性弱,为顶板直接充水含水层。

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一、二段(T1f1+2):

灰~灰绿色,下部泥质粉砂岩及粉砂岩,薄~中厚层状,水平层理及小型交错层理,夹薄层泥灰岩,含克氏蛤ClaraiaClarai等动物化石;

上部为鲕粒灰岩,浅灰色,中厚层状,波状层理,鲕粒细小而密集,粒径0.1~0.5mm不等,具缝合线构造。

全层厚约220~290m,一般270m。

富水性弱,可视为相对隔水层。

第四系(Q):

松散岩类孔隙水含水层

为冲积、洪积和残坡积层,分布于河谷及山麓低洼地段。

厚度0~20m。

含孔隙水,富水性弱。

碎屑岩靠近地表时风化作用较强烈,风化裂隙较发育,岩石多为薄层状,层理特征多为均匀层理、交错层理或水平层理,以泥质胶结为主,泥质含量较高,靠近地表岩石容易遭受风化、剥蚀而形成残积土。

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受采空塌陷影响,产生了导水裂隙带,从而使原有节理裂隙加大,并产生新的裂隙,使该部位地下水有可能通过各种导水裂隙带进入井下,成为矿床充水的间接水源,充水方式为间接充水。

三、水文地质类型

该矿井是以大气降水为主要水源,以顶板直接进水为主,所采煤层大部分赋存在当地侵蚀基准面以下,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复杂的裂隙充水矿床,水文地质勘查类型为Ⅱ类Ⅱ型。

四、充水因素分析

矿井充水因素既取决于水文地质条件,又取决于开拓方式。

充水强度受充水水源、通道以及方式的影响。

1、补给条件

大气降水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来源,在碳酸盐裸露的地层,大气降水通过落水洞,漏斗迅速落入地下,补给地下水;

在非可溶岩分布区,大气降水则沿岩石的细小裂隙或孔隙,渗入地下。

从泉水的动态变化显示了地下水与大气降水的密切关系。

地表水也是地下水的补给来源,特别是在可溶岩与非可溶岩接触带尤为明显,非可溶岩区的溪沟水进入可溶区后,多数潜入地下补给地下水。

2、充水因素

1)大气降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矿井内龙潭组裸露或浅埋,主采煤层普遍埋藏较浅,风氧化带沿倾向深度普遍达50米左右,补给面积较大,植被发育较差。

尽管岩层富水性弱,由于大气降水的直接补给,可沿节理、裂隙等渗入矿井。

当矿井煤层开采后,易对顶部岩层造成破坏,产生“冒落”,增大地表水对矿井的渗入。

2)地表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矿区内无地表水体,区内冲沟较发育,且多呈树枝状分布,沟水动态变化极大,季节性变化十分显著,雨季暴涨,枯季流量较小或干枯,对开矿有一定影响。

区内最低侵蚀基准面标高为1764m,位于矿区北部的小河中。

高于目前最低开采标高(1620m)144m,小河流经本矿及与矿山西南边界平行的小河支流从本矿边界流过,在自然状态下,绝大部分地段为地下水补给河水,河流两岸的泉水高出河水面,大部分出露于斜坡支沟中。

目前矿段开采位置较高,沟水补给矿井地下水的可能性小,当开采深部煤层低于沟水面时,沟水补给矿井地下水的可能性就会增加。

地表水将通过岩石的节理、裂隙及断层破碎带渗入地下补给地下水。

在自然状态下对矿床充水影响小,但在开采条件下可通过塌陷裂隙渗入矿坑而成为充水水源,对煤层的开采构成威胁。

3)老窑积水对矿井充水影响

区内老窑较多,其废弃采面或巷道会成为老窑水、部分地表水进入矿井的通道。

老窑开采深度50~150m不等。

沿倾向开挖,老窑长期废弃且积水,大气降水是老窑积水的主要水源,也是矿井充水的主要因素。

估算矿区矿井老窑采空区积水约5.6405×

104立方米;

当矿井巷道或采空区与之连通时即溃入矿井,容易造成突水灾害。

老窑积水对矿井开采影响较大。

4)含水段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当井筒和巷道揭露含水层时,便成为矿井充水水源。

龙潭组岩性主要为浅灰色、灰色及深灰色,薄至中厚层状细砂岩、粉砂岩、泥质粉砂岩、粉砂质泥岩、泥岩、炭质泥岩及煤组成,为裂隙水直接充水含水段,富水性弱。

据勘探资料,单位涌水量小于0.0084~0.2951/s.m。

且各小分层之间水力联系差,对矿井的充水影响较小。

由于该矿属于裂隙充水为主的矿床,在开采煤层时,上覆地层和下覆地层岩石工程地质条件较好,含煤地层局部地段存在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小型断层破碎带等软弱层,工程地质条件较差,下峨眉山玄武岩组中的火成岩裂隙水虽然对矿床的开采影响较小,但在开采浅部煤层时应预防底板突水,可采煤层的顶、底板稳定性较差,容易造成顶板突水。

5)断层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破坏了煤系地层的连续性。

属张裂性断层,破碎带胶结较好,充水性及导水性较差,对矿区煤矿的开采有较大影响。

矿井在生产个程中还发现5条小断层,倾角不大,延伸不远,对开采影响较小。

6)采空区积水对矿井充水的影响

区内浅部已形成的采空区,区内有积水,对矿井形成充水或突水,采空区积水对矿井开采影响程度较大。

总之,大气降水是该矿床充水的主要原因,对地下水具有一定的补充作用,浅部岩层渗透性好,含水性弱。

地表水与地下水之间有可能发生联系,容易引起矿床充水。

在采掘的过程中,要注意发生突水现象,应该引起高度重视,特别是在靠近老窑采空区时,一定要加强探防水工作,确保安全生产。

3、充水方式

大沙地煤矿矿坑直接充水层的富水性弱~中等,充水通道主要以岩石原生节理、裂隙为主,规模一般不大,老窑采空区、溶隙导水,且以渗水、顶板进水为主,进水通道有溶蚀裂隙和采掘巷道以及其它空隙,规模一般较大。

目前矿井充水方式主要以顶板进水、渗水、淋水为主;

随着矿井开采一旦沟通上部老窑采空区积水及下部强含水层可能造成突水。

五、井田临近矿井和小(古)窑涌水及积水情况以及地表水体、废弃的矿井、小窑老塘积水情况

1、地表水体

矿区内无地表水体,冲沟发育,为季节性溪流,雨季有水,流量受大气降水的控制明显、流程短,地表排汇条件良好。

矿区地下水总体流向为由南东至北西径流排泄,于地形低洼或临近河溪以泉水的形式排泄。

2、相邻矿井及小窑积水情况

老窑内存在着一定的积水,是浅部矿井开采的重要充水因素,在开采浅部煤层时,采空区积水易渗入矿井而成为矿井直接充水水源。

矿井在采掘前,必须查清相邻矿井及该矿老空积水范围、积水量,并标绘在井上下对照图和采掘工程平面图上,否则,严禁进行采掘作业。

该矿必须重视老空水及邻近矿井水的防治工作,在建设和生产过程中要加强探放水工作,必须严格坚持“预测预报、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探后采”的探放水原则,防止老空积水、老窑积水等的突然涌出。

加强井巷测量工作,防止误穿老空及邻近矿井,从而造成矿井涌(透)水事故的发生。

矿井必须及时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矿井及废弃老窑积水的情况,掌握该矿采空区范围和积水情况,将矿界以外至少100米范围内邻近的井田位置、开采范围、积水情况标绘在井上、下对照图上。

六、地质构造的导水性

1、构造、裂隙对矿床充水的影响

1)岩石天然节理裂隙

矿区内的直接充水的含煤地层在接近地表附近,岩石风化节理、裂隙很发育,而深部发育成岩或构造节理、裂隙,它们是地下水活动的通道,并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

2)人为采矿冒落裂隙

未来的采煤活动将产生大量的采矿裂隙,这些人为裂隙也会沟通上覆含水层与含煤地层的水力联系,成为地下水活动的良好通道。

3)断层破碎带

矿区断层破坏了地层的完整性、连续性,降低了岩石的力学强度,塑性岩石中断层破碎带含水性和导水性不强,刚性岩石中断层破碎带有一定含水性和导水性,可能连通含煤地层上部的中强含水层或地表水,加之未来矿床开采中,人工采矿裂隙大量出现,改变了断层带附近应力场和地下水的天然流场,地表水、地下水更可能沿断裂带进入矿井。

4)老窑采空区

矿区内老窑,其废弃采面或巷道会成为老窑水、采空区积水、部分地表水进入矿井的通道。

当矿山进行生产时,在生产矿井掘进过程中,若沟通老窑积水,会形成老窑突水,当突水量较大时,将产生老窑积水淹没矿井、冲毁矿井的采矿设备、造成人生伤亡及财产损失的安全事故。

5)岩溶管道

矿区内各组灰岩含水层局部地段可能发育岩溶管道,当它们被断层沟通与下伏煤层联系时,也会成为矿井充水通道。

七、封闭不良钻孔情况

根据业主提供的《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大沙地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由于以往勘探工作,矿区范围内存在钻孔,若钻孔封闭不良或质量可疑,将会造成突水可能。

八、矿井主要含水层或积水区与主要开采煤层之间的关系

1)第四系孔隙水

矿区内覆盖的第四系,含水性弱,加之厚度不大,蓄水量有限,对煤矿开采影响小。

2)老窑采空区积水

九、矿井正常涌水量和最大涌水量

根据矿井提供《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老鹰山镇大沙地煤矿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矿井正常涌水量12.7m3/h;

最大涌水量38.4m3/h。

考虑今后开采岩石裂隙的扩张与上(覆)下(伏)含水层沟通及降雨极值等引起的流量变化,设计采用水文地质“比拟法”对矿井的总涌水量进行估算,经估算,矿井最大涌水量为183m3/h,正常涌水量为69.5m3/h。

矿井生产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矿井水文地质的详细调查及矿井涌水量的详细实测,并根据实测数据选择合适的排水设备。

地质报告对井田内断层描述不详,其产状、导水特性、瓦斯赋存情况不十分清楚。

因此在断层附近井巷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探放水工作,严格做到“有掘必探,有疑必停”,确保施工安全。

同时要加强矿井水文地质工作。

第三章矿井中长期防治水规划

一、地面防治水规划:

1、工业场地在平缓地带,为保证工业场地和矿井不受洪水威胁,需在井口上方设置排洪沟,其断面最大为0.7m×

0.7m,顺副斜井西面的自然冲沟排出场地外。

2、在井口、地面工业广场建筑物靠山体上方侧修筑档水墙,靠山体下方侧修筑排水沟。

3、在工业场地及员工居住区各修筑一条400×

400mm的片石混泥土主防洪排水沟;

工业场地及员工居住区的水由主排水沟排至工业场地防洪沟内。

4、煤层露头风氧化带煤柱应留够,开采时应注意减小对其采动影响。

以防地表水直接由露头裂隙直接浸入。

5、对于已与地表联通了的裂隙,应及时查明,并采取一定的堵漏措施(如灌浆等)进行封闭,防止地表水直接由裂隙直接浸入。

6、要对所开采煤体上方的冲沟,采取一定措施,将地表水,尤其是雨季时期的大气降水疏排或尽量避开开采区域上方。

7、加强地表防治水工作,要随时观测地表滑坡及工程地质变化引起的地下水变化,切实做好水文地质工作,搞好综合防治水工作,加强对地表水体的疏、防、排水系统工作,防止地表水大量渗入井下影响矿井安全生产。

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地表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和岩溶塌陷等现象;

发现漏水情况,必须及时处理。

8、对勘探钻孔的可能引起的导水,首先要加强排查,开封孔严密,防止钻孔成为导水通道。

9、对容易积水的地点修筑沟渠,排泄积水,对较低洼地点、塌陷区及地面裂隙就及时进行充填压实;

排到地面的矿井水,必须妥善处理,避免再渗入井下;

每次降大到暴雨时和降雨后,必须派专人检查矿区及其附近地面有无裂缝、老窑陷落及岩溶塌陷等现象,发现漏水情况,必须及时处理。

10、为了防止雨水渗入到井下,在矿区内采取填坑、补凹、整平地表、修筑排洪沟等措施。

11、井口上方,地面工业广场建筑物周围等修筑排截水沟,进行防排水,应严格执行以上地表水防治设计,设计防洪档墙。

12、严禁将矸石、炉灰、垃圾等杂物堆放在山洪、溪沟可能冲刷到的地段。

二、井下防治水规划:

1、井下在+1613m标高分别布置主、副水仓,并建水泵房集中排水系统,井下涌水经副斜井管道排出地面。

安设三台水泵,两趟管路。

矿上述水泵选择三台(其中一台工作、一台备用、一台检修)作为主排水用,用1台水泵排除矿井正常涌水量,用2台水泵可满足矿井最大涌水量。

2.定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小窑情况,并在井上、下工程对照图上标出其老窑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对本矿的采掘情况要及时测量和填图。

3.雨季前制定防治水措施,并组织抢险队伍,储备足够的防洪抢险物资。

对排水能力要进行核定,各排水系统要组织检修。

4.进行采掘活动时对可疑地点作到先探后掘。

5.在采掘工作面上部和矿井边界留设隔水煤柱,禁止开采,水沟及时进行清理

6.了解矿井的地质构造带情况,作好探放水工作。

7.采空区积水防范及探放水措施:

(1)认真收集、调查和核对相邻煤矿和废弃的老窑小窑开采情况,在上、下工程对照图上标出其老窑位置、开采范围、开采年限、积水情况,对本矿的采掘情况要及时测量和填图。

(2)在采空区四周根据采空区范围和积水量情况,按要求留设够的防隔水煤柱。

(3)严格执行“预测预报、有疑必停、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水害防治原则。

(4)井下探放水措施

1)探放水原则

必须做好水害分析报告,坚持“预测预报、有疑必停、有掘必探、先探后掘、先治后采”的探放水原则。

采掘工作面遇到下列情况之一时,必须确定探水线进行探水:

a、接近水淹或可能积水的井巷、老空时,在沿空掘巷时必须及时探、防水。

b、接近含水层、断层时。

c、打开隔离煤柱放水时。

d、接近可能与河流、湖泊、水库、蓄水池、水井等相通的断层破碎带时。

e、接近水文地质复杂区域,并有出水征兆时。

f、接近有出水可能的钻孔时。

g、接近其他可能出水地区时。

接近积水地区掘进前或排放被淹井巷和积水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并采取防止瓦斯和其它有害气体危害等安全措施。

探水眼的布置和超前距离,应根据水头高低、煤(岩)层厚度和硬度以及安全措施等在探放水设计中具体规定。

2)探放水设计包含以下方面:

探水起点的确定:

为了确保采掘工作和人生安全,将水淹区的积水范围、水位标高、积水量等资料填绘在采掘工程图上,经过分析划出三条界线。

a)积水线:

积水边界线(小窑采空区范围),其深部界线应根据小窑或老空的最深下山划定。

b)探水线:

根据积水区的位置、范围、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及其资料可靠程度、采空区和巷道受矿山压力破坏情况等因素确定,具体规定如下:

c)对采掘工作造成的老空、老巷、硐室等积水区,如边界准确,水压不超过10kPa时,探水线至积水区的最小距离:

煤层中不得小于30m,岩层中小于20m。

d)对虽有图纸资料,但不能确定积水区边界位置的积水区,探水线至推断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

e)对有图纸资料的小窑,探水线至积水区边界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

对没有图纸资料可查的小窑,必须坚持“有掘必探,先探后掘”的原则,防止发生透水事故。

f)掘进巷道附近有断层或陷落柱时,探水线至最大摆动范围预计煤柱线时的最小距离不得小于60m。

3)探放水安全措施

(1)打钻前必须明确探水眼的位置、方位、倾角、眼数、孔深,严格按探放水设计施工。

(2)打钻时必须有一名技术员及以上的领导在现场指挥,负责打钻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等全面工作。

(3)打钻时必须有一名瓦检员和一名安检员在现场,负责瓦斯及有害气体的检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认证 > 从业资格考试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