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图形测量教学.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29536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3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图形测量教学.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图形测量教学.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图形测量教学.doc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图形测量教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图形测量教学.doc(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图形测量教学.doc

如何进行小学数学图形测量教学

 小学数学新课程中,测量的内容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测量具有丰富的现实情境,是描述几何的基本方法,同时为沟通代数、几何、统计及相关领域搭建了桥梁。

小学数学测量内容的教学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因此老师在教学是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注重创设学生喜欢的、能反映数学本质的现实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

教学中应努力创设源于学生生活的现实情境。

好的“现实情境”,应当是学生熟悉的、简明的、有利于引向数学本质的、真实或合理的。

基于这一要求,在教学中既要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活动经验,给学生提供富于现实意义的情境,还要注意这些情境应便于反应所学的数学知识的本质,利于让学生经历从现实情境中抽象出数学知识与方法的过程。

2、注重学具操作,在直观感知中形成空间观念。

小学阶段设计的是直观几何,再加上小学阶段的学生基本以直观加想象为主,因此测量部分的教学均要建立在学生大量操作感知的基础上,利用学具帮助学生形成空间观念。

例如,在教学“圆的面积”时,首先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动手实践的机会,学生通过动手实践,把圆分成小三角形和拼成各种图形,在这个过程中有了精彩的发现;接着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探索过程,推导出计算公式;最后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达到“资源共享”,各种推导方法为全班所享。

正是由于学生在课堂上能够进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才生成了多种各具特色的过程与方法,转化方法和推导过程精彩纷呈。

3、注重学生的猜想,在测量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思维。

将猜想引入测量部分的教学,会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活跃思维、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学习能力。

为此,《数学课程标准》提出:

“学生应当有足够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计算、推理、验证等活动过程。

”例如,执教“圆的周长”中,在认识了圆的周长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了这样一个环节:

师谈话:

“根据你的观察或者你学习长、正方形周长的经验,猜想一下,圆的周长可能和圆的什么有关系?

有什么关系?

”生1:

我猜可能与圆的直径有关系。

生2:

我认为会与圆的半径有关系。

师:

会有什么关系呢?

……师:

“我们来研究一下,好吗?

”老师并不急于告诉学生圆的周长真的与直径或半径的长短有着直接的关系,而是让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测,猜完后学生一定会急切地想知道自己的猜测到底对不对,所以学生产生了想验证的欲望,当学生发现自己的猜想是对的时,他们会感受到猜想的乐趣,享受到成功的喜悦,就会以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对新知的探求中去。

4、注重测量教学的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形成表象。

《数学课程标准》中对空间于图形部分的要求中,大量运用了“结合生活实际,经历……”“在实践中体会……”等语句可以看出,课标对本部分的教学要求是要重视实践活动。

新教材也安排了不少这方面的内容。

在教学中我们应把数学还原生活,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学数学,走进家庭学数学,走上社会学数学。

例如,在学习“千米的认识”时,有位老师为了帮助学生建立“千米”的表象,带领学生走进田野,并让学生带齐卷尺、本子和笔,小组长做好分工。

她带领学生从校门口开始出发,定好起点的时间,学生边走边数脚步。

学生们兴趣盎然,非常投入。

当走完1千米时,让学生停下,记下步数,再让学生回头观望走过的这段路程,告诉学生大约走了20分钟,这段路程这就是1千米。

这时,学生们异口同声:

“哇,1千米这么长!

”回校后,同学们坐在教室里边休息边谈感受,谈收获。

由于学生亲身体验了生活中的数学,学生不但提出了许多数学问题,而且写出了一篇篇真实感人的数学日记。

5、注重面积和体积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渗透数学思想。

点、线、面、体,这种特殊的组合方式构成了几何形体教学的特殊性,学生认识图形之间的各种相互关联和依存,把握其中的各种稳定与变化,由此内化成关于空间的若干结构,这就是空间观念。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把知识看成孤立的点,更要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

《数学课程标准》在教学实施建议中也指出:

数学知识的教学,要注重知识的“生长点”与“延伸点”,把每堂课教学的知识置于整体知识的体系中。

例如,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苏教版教材是按照先学习长方形(包括正方形)的面积计算,然后是探究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的面积计算。

长方形面积计算是后面学习其他平面图形面积的基础。

在“长方形面积”的教学中,教师的着眼点不应只是让学生记住面积计算公式,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接受一种数学的思想和方法:

并不是只有直接测量这一种方法可以求得面积,而是有更为简单的方法和规律蕴藏其中——面积和长、宽的关系,从而引导学生实现由直观向抽象的飞跃。

有了这种思想的渗透,学生在学习平行四边形及其他图形面积的时候,自然会猜想到面积也会和某些边有关系,进而去探索规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