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版1).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29769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 页数:108 大小:3.70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版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8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版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8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版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8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版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8页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版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8页
亲,该文档总共10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版1).doc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版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版1).doc(10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表格版1).doc

课时计划

课题

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

第1节《轴对称》

教学总时数

3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等方法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会在方格纸上按要求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3、主动参与画图形的活动,感受图形的对称美。

教学

重点

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教具准备

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

导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口算】

1.5×4=

2.6÷0.2=

0.12×3=

2.4×0.2=

7.2×0.01=

1.5×8=

6.4÷0.8=

1÷0.125=

0.32÷0.04=

7.2÷0.9=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一个三角形的面积是18.2平方厘米,底边长5.2厘米。

它的高是多少厘米?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通过呈现了现实生活中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设计出的许多美丽的事物和图案,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小结】同学们,生活中,我们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的很多事物设计出许多美丽的事物和图案。

现在,我们就一起进一步研究对称、平移和旋转。

2、学习第3页例1.。

(1)复习旧知,独立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2)进一步认识图形的轴对称。

  (3)探索图形成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3.教学画对称图形:

第4页例题2。

(1)引导学生思考:

A、怎样画?

先画什么?

再画什么?

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 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 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

 【小结】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图形成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1.课本第4页做一做。

【提高练习】2.课本第8页第2题。

【拓展练习】3.课本第8页第1题。

(四)全课总结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这条直线叫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图形成轴对称的基本性质:

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个。

①角;②线段;③等腰三角形;④扇形;⑤三角形;⑥正方形;⑦平行四边形;⑧圆;⑨五边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课题

第2节《旋转》

教学总时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初步了解图形的旋转变换。

结合生活实际,能初步感知旋转现象,探索它的特征和性质。

2、通过动手操作,会在方格纸上将一个简单图形旋转90。

3.初步学会运用旋转的方法在方格纸上设计图案,发展空间观念。

4.欣赏图形的旋转变换所创造出的美,培养审美能力;感受旋转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

教学

重点

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准备

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导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口算】

7×0.05=

0.24÷0.6=

0.25×0.4=

0.125÷0.25=

0.8×1.25=

0.49÷0.7=

1.4×0.5=

70÷0.5=

0.06×1.5=

13÷4=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建筑工地需黄沙50吨。

用一辆载重4吨的汽车需要运几次?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一、谈话导入:

1.师:

三年级时,同学们已经认识了生活中的旋转现象,谁能说说生活中有哪些物体的运动是旋转的?

2.本节课我们继续在以前学习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图形的旋转。

(板书课题:

图形的旋转)

 二、学习新课

1.学习第5页例题3:

(1)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

2.学习第5页例题4:

 

(1) 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

(3)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

【小结】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

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课本第6页做一做第1题。

【提高练习】2.课本第6页做一做第2题。

【拓展练习】3.课本第9页第4题。

4.课本第10页第6题。

(四)全课总结:

你认为我们把一个图形在方格纸上旋转时应注意哪几点?

师归纳以下四点:

1、旋转的方向2、旋转的度数3、哪个点不动4.那条边先动。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画出给定图形绕0点顺时针旋转90。

后的图形。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课题

第3节《欣赏设计》

教学总时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

2.欣赏美丽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

3.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

教学

重点

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教具准备

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

导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口算】

0.36×0.2=

0.56÷0.28=

6.2×0.3=

3×0.2×0.5=

1.5÷30=

0.45÷0.45=

3.2÷0.16=

2.5×0.7×0.8=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有一批苹果,每筐装56千克,可以装60筐。

现在只有56个筐,要把苹果都装上,平均每筐多装多少千克?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一、情境导入。

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

二、学习新课。

(一)图案欣赏:

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

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说一说:

1、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

2.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

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

【小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

(三)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课本第8页第3题。

【提高练习】

2.课本第9页第5题。

【拓展练习】

3.课本第11页数学游戏。

(四)全课总结

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课本第10页第7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课题

第二单元:

因数和倍数

第一节《因数和倍数意义》

教学总时数

8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因数和倍数的意义,分清现在所学因数与以往乘法学习中因数的区别;

2.通过不完全列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让学生初步感受因数是可数的,自然得出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倍数是无法写完全,也就是说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是否存在最大和最小的问题。

3.初步学会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方法。

4.经历学习后,使学生初步感受原来学习的看似简单的整数乘法居然有如此大的深藏奥秘,激发学生进一步想学习它的热情!

教学

重点

对因数和倍数意义的理解和运用性判断。

教具准备

完整地表达数之间的因数和倍数关系

导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口算】2×6=1×18=2×15=()×()=24()×()=30

3×4=2×9=1×30=()×()=24()×()=30

1×12=3×6=5×6=()×()=24()×()=30

()×()=30

【解答题】请你用一句话小结上面四组口算题(根据自己的学生说的)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请你说说下面两组计算,有什么相同和什么不同?

(引入因数和倍数的前提学习条件)

1.2×3=3.612×3=36

0.6×5=36×5=30

0.1×3=0.31×3=3

2×1.8=3.62×18=36

()()

2.引入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情景图

(1)第一种排法:

列式:

()得出:

(2)第二种排法:

列式:

()得出:

(3)你能想出第三种排列方法吗?

不妨试试!

(如果想出,要把图形排出)

排图:

列式:

结论:

【小结】▲1、2、3、4、6是12的因数▲反之,12是哪些数的倍数呢?

3.进一步深入学习因数和倍数的意义

(1)回到基础训练第一组题,请学生具体准确地数之间的因数与倍数关系

2×6=1×18=2×15=3×4=2×9=

1×30=1×12=3×6=5×6=3×10=

(2)自己列举并叙述

(3)【小结】根据因数和倍数个数的多少?

你有什么发现?

(三)巩固练习(10题)

【基础练习】

在下面计算算式里,哪些存在因数和倍数的关系?

为什么?

如果是请你用一句完整话把因数和倍数关系说出来。

“如什么是什么的因数”

1.2×3=3.612×3=360.6×5=36×5=30

0.1×3=0.31×3=32×1.8=3.62×18=36

【提高练习】

1.根据下面的几个算式把24和30的所有因数写出。

()×()=24()×()=30

()×()=24()×()=30

()×()=24()×()=30

()×()=30

2.24是哪些数的倍数呢?

30呢?

【拓展练习】

1.15的因数有哪些?

15是哪些数的倍数?

2.从中你能发现了什么?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课本第16页第5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课题

第二节《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教学总时数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学习求一个数的所有因数和倍数;掌握一般方法,学会用常见的几种形式表达。

2.经过多次的求解经历过程,在事实面前让学生进一步明确因数是可数的,自然得出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大的因数自己;而倍数是无法写完全,也就是说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也是自己。

教学

重点

掌握求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常用方法及常用的几种书写表达形式

教具准备

完整地求出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

导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口答】根据下面算式,说说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倍数,哪个数是哪个数的因数?

4×9=3625×40=100032×7=224

【解答题】18的因数有哪些?

10是哪些数的倍数?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教学:

例118的因数有哪几个?

(1)你还能找出18的因数码?

并说出你的找法(要板书)。

(2)小比赛。

看谁既快又能完整地把30和36所有因数找出来(基础练习)?

(3)分享冠军经验(介绍方法)。

(4)咱们再来一次寻找32和48的所有因数的比赛(基础练习)?

(5)请你试着把18所有找出的因数表述出来。

(如果学生能用常见的两种表达最好;如果不能需要教师的引导)

第一种习惯书面表达形式。

18的因数有(有可能是乱的):

第二种集合图的书面表达形式。

18的因数

乱放

(6)通过眼看,自我感觉调整这些因数最好按序排列

第一种习惯书面表达形式。

18的因数有(按大小顺序):

第二种集合图的书面表达形式。

18的因数

按大小顺序

(7)做基础练习第2题

【小结】1.寻找的方法2.能否找全?

2.教学例2你能找出多少个2的倍数?

(1)让学生自己尝试找

(2)有没有发什么问题?

如何解决?

(3)如何表达?

(4)找出3和5的倍数

【小结】1.寻找的方法2.能否找全?

(三)巩固练习(10题)

【基础练习】

1.用尽快的速度找出30、36、32和48的所有因数?

2.填空。

30的因数有:

36的因数有:

32的因数有48的因数有

3.5的倍数有:

3的倍数

【提高练习】

1.分别写出17的因数和倍数,再写出282、找因数和倍数相同吗?

【拓展练习】数学小知识:

了解完全数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练习二第1~2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课题

第三节《因数和倍数对比》

教学总时数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对比学习,加深因数和倍数意义的理解,通过在意义、找的方法以及计数等几个方面对比,进一步理清因数与倍数的区别于联系,准确把握因数与倍数。

教学

重点

因数与倍数的对比。

教具准备

用准确语言表达。

导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口答】下面的说法对码?

如果不对,请改正。

(1)32÷4=8,所以42是倍数,4是因数(4)60的最大因数和最小倍数都是60

(2)12的因数只有2、3、4、6、12(5)5一共有10000个倍数

(3)1是1,2,3,…的因数(6)一个数的倍数一定大于它的因数

【解答题】因数能否数完?

倍数呢?

(二)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分别找出16的因数和倍数

2.仔细想想,找出16的所有因数和倍数的感受相同码?

3.填表。

不同方面

联系

意义

寻找方法

能否找完

有无最大与最小

表示

因数

倍数

(三)巩固练习(10题)

【基础练习】

1.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下面算式中能表示63是7的倍数的算式是()①7×9=63②63÷8=7……7③63÷21=3

(2)9的因数有()个①2②3③4

(3)不能够表示出“倍数”与“因数”关系的算式是()

①19÷3=6……1②24÷6=4③17×4=68

【提高练习】

1.按要求写数

6的倍数(写出5个)32的所有因数120的所有因数

2.填表。

(1)48个同学表演团体操,把队伍的排列情况填写完整。

排数

1

2

3

4

5

6

7

8

9

每排人数

48

24

每排都是48的因数码?

(2)乘坐碰碰车每人应付8元,你能把表填完整码?

乘坐人数

1

2

3

4

5

……

应付元数

8

16

【拓展练习】

1.填数。

(练习二第6题)

2.五年

(1)班同学参加植树活动,要植树24棵,如果要求每行植树的棵树相同,有几种不同的植法?

如果要50棵树呢?

(四)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2—3题)

1.24的因数有哪些?

2.36是哪些数的倍数?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课题

第四节《2和5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总时数

第4课时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2和5的倍数的特征,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2.掌握奇数、偶数的概念。

3.培养类推能力,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及综合判断能力。

教学

重点

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偶数的概念,利用概念综合判断。

教具准备

掌握2、5的倍数的特征,奇数、偶数的概念,利用概念综合判断。

导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口算】

2的乘法口诀5的乘法口诀

2×10=2×12=2×13=5×10=5×12=5×13=

2×24=2×15=2×16=5×15=5×16=5×24=

【解答题】1.什么是因数?

什么是倍数?

我们表达时需要注意什么(可以举例说明)?

2.联想刚才的口算,你发现积都是什么和什么的倍数?

(二)新知学习

1.激趣考老师引入:

随便你们说出一个什么数,老师想不用想立刻会判断它是不是2或5的倍数!

你们信码?

不妨咱们试试。

2.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研究和学习内容-----2、5的倍数的特征(揭示课题)。

【典型例题】1.教学2的倍数的特征

(1)同学们看过电影码?

那么,电影院的座位号你知道是怎么编排的?

(双、单)

(2)出示情景图:

(P17)

(3)观察分析2的倍数的特征

①什么是双号?

也就是说座号是多少的同学入口?

(学生说的要板书出)

②什么是单号?

也就是说座号是多少的同学入口?

(学生说的要板书出)

③观察这些座位号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2、4、6、8)

④得出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2、4、6、8的数都是2的倍数)。

填写完书17页中这句不完整的一句话。

⑤学习偶数和奇数的概念(是2的倍数的数,我们还把它叫做偶数;反之,就叫奇数)。

⑥试试用发现的规律判练习(老师说数,学生判;同桌相互说判)

2.教学5的倍数的特征

(1)学号是5的倍数同学们请举手?

(2)出示情景图:

(P18)

(3)观察分析5的倍数的特征

①在教科书第18页表中找出5的倍数,并涂上颜色。

看看有什么规律。

②观察这些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个位上是0或5)

③得出2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是5的倍数)。

填写完书18页中这句不完整的一句话。

④试试用发现的特征判(老师说数,学生判;同桌相互说判)。

3.教学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

①从上面的练习(2的倍数;5的倍数),有哪些是不仅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

(板书学生的找到的数)

②观察这些是2又是5的倍数的数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个位上是0)

③得出是2又是5的倍数的特征(个位上是0)。

在书18页记上这句话。

④提高练习(下面)。

【小结】(学生说)

巩固练习(10题)

【基础练习】1、(P17)做一做

2、下面哪些是5的倍数呢?

85,35,50003,170,51,230,44,50,76,101

【提高练习】(P18)做一做

【拓展练习】在下面的□里填上一个合适的数字。

48□,25□,是5的倍数又是2的倍数。

(三)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练习三第1~3题)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课时计划

课题

第五节《3的倍数的特征》

教学总时数

第五课时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操作自主发现能3的倍数的规律,并归纳出3的倍数的数的特征。

2.能运用这一特征,迅速判断一个数能否是3的倍数(能按要求找出符合要求的数)。

3.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推理能力。

4.让学生在探索发现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

教学

重点

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教具准备

归纳3的倍数的特征,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

导学过程:

(一)基础训练

【口答】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

182546841003251872

【解答题】2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5呢?

是2又5呢?

(二)新知学习

引入:

现在我们知道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

那么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

是不是也是只看个位数字吗?

揭示课题:

能被3整除的数

【典型例题】1.找出100以内3的倍数,并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3.观察分析3的倍数的数的有什么规律?

与我们前面所学2和5的特征是不是一样?

(1)2和5只要数的个位

(2)用只看数的个位判断是否是3的倍数,不行。

4.小结:

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个数位上的数相加的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