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30913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62 大小:937.5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2页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2页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2页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6页
第6页 / 共62页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7页
第7页 / 共62页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8页
第8页 / 共62页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9页
第9页 / 共62页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62页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62页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62页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62页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14页
第14页 / 共62页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15页
第15页 / 共62页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16页
第16页 / 共62页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17页
第17页 / 共62页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18页
第18页 / 共62页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19页
第19页 / 共62页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_第20页
第2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6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宁夏十二五规划纲要及解读.pdf

目录目录目录.1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五年规划纲要.2第一章第一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2第二章第二章推进工业强区打造西部现代产业集聚区推进工业强区打造西部现代产业集聚区.8第三章第三章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11第四章第四章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型升级.15第五章第五章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节水型社会优化水资源配置建设节水型社会.18第六章第六章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提升交通保障能力建设现代综合运输体系提升交通保障能力.20第七章第七章实施实施生态移民推进中南部地区扶贫攻坚生态移民推进中南部地区扶贫攻坚.22第八章第八章推进城镇化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推进城镇化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24第九章第九章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27第十章第十章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推动文化传承创新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32第十一章第十一章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兴宁和人才强区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实施科技兴宁和人才强区战略略.34第十二章第十二章改善生态环境构建“两型”社会改善生态环境构建“两型”社会.36第十三章第十三章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39第十四章第十四章优化发展环境凝聚跨越发展强大动力优化发展环境凝聚跨越发展强大动力.42第十五章第十五章保障规划实施顺利实现发展宏伟蓝图保障规划实施顺利实现发展宏伟蓝图.47解读宁夏回族自治区解读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二五十二五”规划纲要规划纲要.57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宁夏回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2015年),根据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自治区党委、政府战略意图,明确政府工作重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

本规划纲要是全区人民的行动纲领,是政府履行职能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第一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十二五”时期,是我区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宏伟目标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重大战略机遇,努力开创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局面。

第一节现实基础“十一五”期间,是我区综合实力提升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自治区党委、政府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坚持发展第一要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各项决策部署,认真贯彻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奋力拼搏,攻坚克难,除森林覆盖率、人口自然增长率、研发支出占GDP比重三个指标有一定差距外,其余全部实现“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固定资产投资三大指标实现总量翻番。

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643亿元,是2005年的2.7倍。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54亿元,是2005年的3.2倍。

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4580亿元,是“十五”时期的2.9倍。

以宁东基地为重点的工业快速崛起。

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列入国家重点开发区,五年累计完成投资1260亿元,开工建设了一大批现代化大型煤矿、电力、煤化工项目。

工业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

农业和农村发展步入历史最好时期。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粮食总产量达到357万吨,农业“三大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基本形成,农业产业化经营迈上新台阶,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加强,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生态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

在全国率先实现全区封山禁牧,被国家确定为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省区,全面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

基础设施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公路通车里程达到22500公里,全区73%的行政村通沥青(水泥)路。

太中银铁路建成通车,铁路运营里程达到1272公里。

银川河东机场二期改扩建工程全面完成,中卫香山、固原六盘山支线机场建成通航。

大力实施沿黄城市带发展战略,千里滨河大道全线贯通。

新建改建了一大批城市市政公用设施。

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发展,全面推行义务教育阶段“三免一补”,“两基”攻坚提前一年实现。

城乡居民收入增长是改革开放以来最快的时期之一。

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成。

扶贫开发成效显著,165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得到解决。

改革开放取得新进展。

粮补一卡通、药品三统一、乡财县管、少生快富、省(区)直管县试点、水权转换等改革走在全国前列。

高水平举办宁洽会、文博会、房车节等六大节会,成功举办中阿(宁夏)经贸论坛,内陆开放型经济区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

五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积累的经验弥足珍贵,创造的精神财富影响深远。

第二节面临形势“十二五”时期,是我区加快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是工业化、城镇化加速的重要发展期,更是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转型期,既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又面临诸多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困难和挑战。

从国际环境看,和平、发展、合作仍是时代潮流,为我区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参与国际产业分工带来新机遇。

从国内环境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建设呼包银经济区、启动能源化工金三角开发战略、振兴陕甘宁革命老区、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宁夏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为我区带来重大战略机遇。

国内经济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为我区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持。

区内水、煤、土资源良好组合,民族文化特色明显,“十一五”时期取得的发展成就和积累的宝贵经验,自治区党委、政府发展思路更加清晰,驾驭复杂局面能力明显提高,为我区抢抓新机遇、实现新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总量小,自我发展能力不强,市场化程度不高,制约发展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发展方式仍然粗放,科技创新能力弱,经济转型的任务十分艰巨。

社会事业发展不均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大,山川发展、城乡发展不协调,贫困面相对较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艰巨。

生态环境脆弱,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大,节能减排约束增强,推进生态文明和“两型”社会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滞后,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基础设施建设的任务十分艰巨。

我们要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增强机遇意识和忧患意识,主动适应世情国情区情深刻变化的阶段性特征,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积极有效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各种瓶颈制约和难题,更加奋发有为,推进我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第三节指导思想“十二五”期间,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顺应全区各族人民过上更好生活的新期待,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着力推进以项目为载体的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进以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为主要任务的农业现代化,着力推进以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为重点的新型工业化,着力推进以沿黄城市带为支撑的特色城市化,着力推进以生态治理和节能减排为抓手的生态环境建设,着力推进以生态移民攻坚为重点的扶贫开发进程,深化改革开放,保障改善民生,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奋力推动我区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建设和谐富裕的新宁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发展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解决我区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必须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区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必由之路,必须始终把这一主线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

坚持实现新跨越与坚持科学发展的主题相统一,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相统一。

基本要求是:

必须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跨越的主攻方向。

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走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加快农业“三大示范区”建设,打造特色农业、精品农业、优势农业、高端农业品牌,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坚持把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主导产业来推进,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提升服务业的比重和层次;促进三次产业协同发展,走协调发展之路。

必须把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跨越的有力支撑。

深入实施科教兴宁和人才强区战略,积极依靠科技进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推进管理创新,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走创新发展之路。

必须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跨越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完善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制度安排,推进全民创业,积极扩大就业,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施生态移民攻坚计划,有效增加城乡居民收入,走共同富裕之路。

必须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跨越的重要着力点。

认真贯彻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扎实推进生态建设,积极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切实搞好节能减排,促进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必须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跨越的强大动力。

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改革,努力营造有利于科学发展的良好环境。

坚持以大开放促进大发展,加快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新格局,走改革开放之路。

必须把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新跨越的重要保证。

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坚持“两个共同”的主题,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

加强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稳定,走和谐发展之路。

第四节发展目标按照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和自治区党委十届十一次全委会的总体要求,“十二五”规划要突出战略性、前瞻性和指导性,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紧密衔接,综合考虑我区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到2015年,全区生产总值达到2900亿元以上(2010年价),年均增长12%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3000元(约合6500美元)。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310亿元,年均增长15%。

经济结构不断优化。

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65341,现代服务业比重大幅度提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8%以上,优势特色农业增加值占农业的比重达到85%以上,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70%以上,城镇化率提高到55%。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

人均基本公共服务接近全国平均水平,城乡居民收入与经济增长保持同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6万人,生态移民35万人,新增脱贫人口60万人,基本解决全区农村饮水安全问题。

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低收入人群实现应保尽保。

生态环境全面好转。

全区森林覆盖率达到15%以上,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和城镇污水处理率均达到80%。

节能减排指标控制在国家下达任务以内,节水型社会建设取得新进展。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九年义务教育质量显著提高,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基本建成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大繁荣大发展。

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稳定低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2%以上,科技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48%以上。

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财税、投资、收入分配等重点领域改革取得新进展,政府效能建设深入推进,发展环境不断优化,构筑内陆开放型经济格局取得新突破。

第五节战略导向实现“十二五”宏伟蓝图,必须紧紧围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经济结构调整,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发展内陆开放型经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民族团结,建设和谐富裕的新宁夏。

建设现代产业聚集区。

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全面推进形成我区现代产业体系。

坚持产业高端化、低碳化、高技术化、高效化的发展方向,坚定不移地推进工业强区战略,实施“三个千亿投资计划”,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产业,突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着力推进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等自治区级开发区升格为国家级开发区。

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重点发展物流、金融和旅游业,打造辐射西部、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的现代服务业基地。

推进三大农业示范区建设,加快发展13个优势特色农业产业带,高标准建设120个现代农业示范基地。

将我区建成以现代农业为基础、新型工业为主导、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聚集区。

建设统筹城乡示范区。

树立将宁夏作为一个大城市进行规划建设的理念,推动沿黄城市带成为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引擎,构筑以沿黄城市带为核心、固原市为次中心、重点镇和中心村为补充的新型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

全面推进城乡规划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区域市场、生态建设和公共服务一体化。

加快推进沿黄城市带同城化步伐,促进产业、资本、人口向城镇集聚,努力把沿黄城市带建成西北最具潜力、最有特色、最富魅力、最适宜人居和创业的精品城市带。

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民变市民步伐,建设城乡良性互动、统筹协调发展的示范区。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区。

树立生态、绿色、低碳发展理念,构建沿黄城市带绿色景观长廊、贺兰山东麓生态防护长廊、中部干旱带防风固沙长廊和六盘山生态保护长廊四大“绿色长城”,建设全国防沙治沙示范省区,构建西部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

全面加强水资源节约管理和优化配置,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

大力发展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加强节能减排,严格控制主要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加强城乡绿化美化,切实解决好老百姓关心的突出环境问题。

建设内陆开放试验区。

在巩固深化与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经贸合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回族自治区的独特优势,加快面向穆斯林世界的经贸文化合作。

以建设中阿(宁夏)论坛银川永久会址、举办中国(宁夏)阿拉伯国家博览会为契机,推动形成中阿国际经贸合作交流平台、中阿高层对话合作机制,把宁夏打造成最具国际影响力的清真食品穆斯林用品集散地、我国重要的国内外产业转移承接基地、中国面向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地区开放合作的人才培育基地。

建设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区。

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组织实施好民生计划,加快生态移民搬迁,强力推进中南部地区扶贫攻坚,实施更加积极的创业就业政策,千方百计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大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农村和贫困地区倾斜,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稳步提高保障水平。

坚决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第二章第二章推进工业强区打造西部现代产业集聚区推进工业强区打造西部现代产业集聚区以优势资源深度开发与转化为重点,加快构建具有宁夏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

实施“三个千亿投资计划”,做大做强煤电化主导产业,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以增量调整存量,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第六节做大做强宁东煤电化主导产业适应市场和国家能源安全需求,高起点、高水平地把宁东(含太阳山)建成国家重要的大型煤炭基地、“西电东送”火电基地、煤化工产业基地,实现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推进国家大型煤炭生产基地建设。

以建设安全高效煤矿为目标,按照适度超前的原则,全面建成鸳鸯湖矿区,开发建设韦州矿区、马家滩矿区、积家井矿区、红墩子矿区和甜水河井田,建成一批大中型安全高效现代化矿井,扩大煤炭产能。

加快推进萌城矿区、韦州矿区后备勘查区前期工作,积极推进与内蒙古上海庙矿区煤炭资源整合开发与合作,增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煤炭供应保障能力。

到2015年全区煤炭生产能力达到1亿吨以上。

根据资源赋存条件优化矿区生产开发布局,加快煤炭资源整合和中小煤矿升级改造,提高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和安全装备水平。

推进国家重要的“西电东送”火电基地建设。

依托宁东丰富的煤炭资源、良好的电源建设条件和便利的取水条件,建成一批大容量、高参数大型坑口电厂,满足“西电东送”和区内用电需求。

大力推进高效洁净燃煤发电,加强火电脱硫、脱硝技术和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

加快构筑我区坚强的区域主干电网体系,推进智能电网建设。

到2015年,全区电力装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建成宁夏外送电第二通道工程,外送电能力达到1000万千瓦以上。

推进国家重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建设。

按照规模化、大型化、基地化的发展模式,重点加快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气等煤化工项目建设,开工建设煤炭液化、甲醇制烯烃、煤制烯烃二期、煤制天然气、国电英力特宁东煤化工产业园、宝丰能源二期等项目。

着力延伸煤化工产业链,推进宁东煤化工产业向高端、高技术、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到“十二五”末,煤化工产能达到1000万吨以上。

理顺宁东能源化工基地管理体制,加快规划建设宁东生活基地,完善配套设施。

加强与蒙陕甘新等省区在资源能源开发建设上的联合协作,推进“疆煤进宁”,促进宁东上海庙基地一体化发展,合作开发宁陕甘边界油气等资源,培育我区经济新增长极。

第七节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优化产业结构、推进发展方式转变、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抓手。

重点发展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新一代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实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倍增计划”,增加值年均增长30%。

新能源产业。

做好风电资源评价,科学规划风电场布局和规模,加快贺兰山东麓、宁东、盐池等百万千瓦风电基地建设,加快风机制造及配套产业发展,实现风电开发与配套产业协调发展。

鼓励扩大太阳能发电规模,重点利用沙漠、戈壁等集中建设规模化光伏电站。

加快推进硅材料光伏电池光伏发电产业链建设,将宁夏建成我国重要的风能、太阳能光伏产品生产基地,使新能源产业成为我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

新材料产业。

重点围绕钽铌铍钛稀有金属新材料、铝镁合金及轻金属材料、碳基材料、复合材料,扩大产业发展规模、提升竞争实力,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钽铌铍钛产业核心技术研发和生产基地。

进一步推进铝镁合金产业链向下游高端产业延伸,建设宁东青铜峡太阳山中宁铝镁材料基地和银川市交通工具轻型化材料制造基地,将新材料产业发展成为自治区支柱产业。

先进装备制造业。

加速推进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做优做强数控机床、仪器仪表、煤矿综采设备、大型铸件、铁路牵引变压器、精密轴承、智能化成套输配电设备等优势产业,建立产业技术持续创新机制,加快形成新型装备制造产业体系,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生物产业。

适度扩张发酵产业规模,坚持以创新为主,实现生物领域重大关键技术的新突破,掌握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成果。

大力发展高附加值生物发酵、生物医药和生物制剂产品,加快发展中医药产业,丰富和完善回族医药产业发展体系。

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宁夏特有农、林、畜、草、水产等生物品种的研究与保护,建立和完善特有生物品种种质资源库,建设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发展具有区域特色的高效优质良种产业体系。

新一代信息产业。

大力培育信息制造业,开展无线射频设备、新型电子元器件研发。

积极发展物联网、泛在网,以新一代信息技术推动电子商务、信息增值服务、系统集成、软件和服务外包的发展。

大力推动数字动漫、影视制作、网络游戏和多媒体数字产品的开发和产业化。

加快光伏宽带、第三代移动通信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实现电信网、广电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节能环保产业。

鼓励节能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积极推广使用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实施节能重点工程,大幅度提高节能降耗水平。

大力开展环保装备制造及推广应用,积极开发环保产品,推进环境技术服务产业发展。

第八节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应用高新技术、先进工艺和新装备改造提升化工、冶金、汽车、建材、特色农产品加工及纺织等传统产业,促进产业优化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

到2015年,传统产业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化工行业。

积极调整化肥原料结构和品种结构,提高高浓度高效化肥比重。

依托周边原油和天然气资源,加快石油天然气化工产业园建设,大力提升石油炼制能力和水平,发展石油深加工产品。

“十二五”期间,建成500万吨/年炼油、45万吨合成氨80万吨尿素国产大化肥等项目,再配套扩建500万吨/年炼油等项目,进一步发展工程塑料、聚氨酯、聚酯和精细化工等产品。

建设固原盐化工循环经济扶贫示范园区。

冶金行业。

加快推进先进节能技术改造电解铝、金属镁、铁合金等冶金产业。

采用先进的大型预焙电解槽技术建设电解铝项目,加快新型竖罐式炼镁等新技术的研发推广,改进皮江法、硅热法等生产工艺,鼓励铁合金行业采用先进的冶炼炉技术,延伸产业链,发展高附加值产品,有效降低能耗,提高企业竞争力。

汽车行业。

积极鼓励发展汽车零部件和配套产业,依托青年汽车、君功汽车等企业集团,逐步形成卡车、客车和改装车为主的整车生产体系。

建材行业。

鼓励利用工业废渣发展新型干法水泥,支持企业利用余热发电和处置城市垃圾及污泥等。

积极发展陶瓷、PVC型材、铝型材、新型墙体材料、防水材料、装修装饰材料、石膏、自发光材料等新型建材。

特色农产品加工业。

依托资源优势,采用先进生产技术、工艺,发展特质化、差异化的高端加工产品,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营销,努力建设全国高端葡萄酒、高端乳制品、高端枸杞制品、精品羊绒制品和清真食品和穆斯林用品生产与集散基地。

纺织工业。

充分利用宁夏及周边煤化工、石油、天然气优势,规划建设以聚酯纤维色纺为主导、羊绒及生物纤维相结合的生态纺织产业园,形成以煤化工、石油化工和色纺色织、服装、装饰产品等一体化的现代化新型生态纺织工业基地,打造继宁东基地之后我区又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第三章第三章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把解决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作为全区工作的重中之重。

坚持统筹城乡山川发展、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加大强农惠农力度,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提高农业现代化和农民生活水平,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美好家园。

第九节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抗风险能力、市场竞争能力。

按照国家增产千亿斤粮食要求,实施宁夏百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工程,加大引黄灌区中低产田改造力度,加快中北部土地开发整理步伐,加强中南部地区扬黄、库井灌区节水改造。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造中低产田150万亩,新增有效灌溉面积50万亩。

全区粮食产量稳定在350万吨以上。

加快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建设。

从技术研发、试验示范、集成推广等全过程推进农业科技进步与创新,完善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到201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肉牛、肉羊良种率分别达到75%和95%以上。

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着力提升现代农机装备能力。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能力,形成区有中心、市县有站、基地和企业及市场有点的农产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

提升动植物病虫害防控能力,建立健全农作物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队伍。

进一步完善区、市、县、乡、村五级动物防疫体系,提高重大疫病防控能力。

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促进园艺产品、畜产品、水产品规模种养,加快发展设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流通业,促进农业生产经营的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充分发挥农垦对全区现代农业的引领示范作用,促进其加快发展。

第十节加快建设三大农业示范区全面推进北部引黄灌区现代农业示范区、中部干旱带旱作节水农业示范区、南部山区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以节水、化学品低投入、优质良种、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