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版.pdf
《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版.pdf(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年10月第7卷第10期ChinJDiabetesMellitus,October2015,Vol.7,No.10603序自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DCCT)和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等糖尿病领域的里程碑研究发表以来,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充分证明控制血糖可有效降低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血糖监测已成为现代糖尿病治疗“五驾马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成为调整医师治疗策略的依据,也在患者教育和自我管理、改变生活方式及降低低血糖和晚期并发症发生风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被学术界誉为自胰岛素发现后糖尿病领域的主要成就之一。
近30年来,血糖检测技术和手段取得了飞速发展。
毛细血管、组织间液甚至泪液葡萄糖都可成为检测对象;监测时间可从时间点到连续3d以及反映23周或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实现了标准化。
方便、快速、准确是血糖检测技术永不停歇的追求。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糖尿病治疗水平差别巨大,血糖监测的使用现状也参差不齐。
一方面,对北京、汕头两地1型糖尿病患者的横断面研究3C研究发现,1型糖尿病患者日平均血糖监测不足两次。
对此需要加强教育,告知医师和患者有效的血糖监测和治疗策略调整可降低低血糖和远期并发症风险,降低糖尿病引发的致死致残,大幅度降低医疗开支。
另一方面,在基层医院也出现了不管患者血糖水平和用药方案,一律采用连续血糖监测而血糖控制依旧无法改善的现象。
须知血糖监测目的是改善临床行为和结局,单纯的记录血糖数据本身并没有意义。
因此医师应该明确了解不同方法监测的意义,针对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采用合理的监测组合,制订系统、规范的监测方案,并依据监测结果改进临床决策。
应避免盲目的、无计划的血糖测定,避免一味追求新技术、新方法而给患者带来的经济负担。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致力于推动我国糖尿病防治的标准化进程,将依据最新的循证医学证据和我国糖尿病防治临床实践不断更新完善本指南,加强指导性和实用性,从而提高我国整体糖尿病防治水平,造福广大患者。
翁建平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主任委员指南执笔专家贾伟平陈莉明专家委员会成员(按姓氏拼音排序)包玉倩(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陈丽(山东大学齐鲁医院);陈莉明(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高政南(大连医科大学附属大连市中心医院);郭立新(北京医院);郭晓蕙(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纪立农(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姬秋和(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贾伟平(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匡洪宇(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启富(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李小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李延兵(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刘静(甘肃省人民医院);陆菊明(解放军总医院);马建华(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冉兴无(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单忠艳(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时立新(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宋光耀(河南省人民医院);孙子林(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王煜非(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翁建平(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谢云(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杨立勇(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杨文英(北京中日友好医院);杨玉芝(黑龙江省医院);于德民(天津医科大学代谢病医院);赵志刚(河南省郑州颐和医院);周健(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周智广(中南大学湘雅二院);朱大龙(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邹大进(第二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指南与共识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5年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DOI:
10.3760/cma.j.issn.1674-5809.2015.10.004604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年10月第7卷第10期ChinJDiabetesMellitus,October2015,Vol.7,No.10血糖监测是糖尿病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果有助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糖代谢紊乱的程度,制订合理的降糖方案,同时反映降糖治疗的效果并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随着科技的进步,血糖监测技术也有了飞速的发展,血糖监测越来越准确、全面、方便、痛苦少。
目前临床上血糖监测方法包括利用血糖仪进行的毛细血管血糖监测、连续监测3d血糖的动态血糖监测(CGM)、反映23周平均血糖水平的糖化白蛋白(GA)和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检测等。
其中毛细血管血糖监测包括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及在医院内进行的床边快速血糖检测(POCT),是血糖监测的基本形式,HbA1c是反映长期血糖控制水平的金标准,而CGM和GA反映近期血糖控制水平,是上述监测方法的有效补充。
近年反映12周内血糖情况的1,5-脱水葡萄糖醇(1,5-AG)也逐渐应用于临床。
为了规范糖尿病诊疗行为、加强糖尿病的有效管理,2011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血糖监测学组发布了符合中国国情的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11年版)(以下简称指南),但现况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临床医护人员对血糖监测的重视和关注程度仍然不够,糖尿病患者仍缺乏针对血糖监测的系统的指导和教育,而部分临床医师也缺乏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规范治疗行为的指导和训练1-7,因此需要深化指南建议的血糖监测方案,进一步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从而更好地监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
一、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毛细血管血糖监测包括SMBG及在医院内进行的POCT血糖监测两种模式,它能反映实时血糖水平,评估餐前、餐后高血糖、生活事件(饮食、运动、情绪及应激等),以及药物对血糖的影响,发现低血糖,有助于为患者制订个体化生活方式干预和优化药物干预方案,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重要和基础的手段。
(一)SMBGSMBG作为糖尿病自我管理的一部分,可帮助糖尿病患者更好地了解自己的疾病状态,并提供一种积极参与糖尿病管理、按需调整行为及药物干预、及时向医务工作者咨询的手段,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国际糖尿病联盟(IDF)8、美国糖尿病学会(ADA)9和英国国家卫生与临床优化研究所(NICE)10等机构发布的指南均强调,SMBG是糖尿病综合管理和教育的组成部分,建议所有糖尿病患者均需进行SMBG。
在接受胰岛素治疗的患者中应用SMBG能改善代谢控制,有可能减少糖尿病相关终点事件,但对于非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SMBG在糖尿病综合管理中的地位尚未达成共识8,需进一步研究。
(二)医院内血糖监测医院内血糖监测可以通过实验室生化仪对静脉血浆或血清葡萄糖进行检测,但更多的血糖监测是通过快速、简便、准确的POCT方法来完成的,使患者尽早得到相应处理。
目前国家对于医疗机构内血糖监测主要以卫生部(现简称卫计委)制定的医疗机构便携式血糖检测仪管理和临床操作规范(卫办医政发2010209号)作为指导文件,其中明确指出血糖仪属于POCT设备,其管理应当作为医疗机构POCT管理的一部分,并应建立健全血糖仪临床使用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同时对院内使用血糖仪的性能也作了要求,其中指出并非所有血糖仪都能满足院内血糖监测的需求。
POCT方法只能用于对糖尿病患者血糖的监测,不能用于诊断。
由于院内患者的情况相对比较复杂,患者的血样类型、采血部位、血样红细胞压积及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对血糖检测值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院内血糖仪的精准度和抗干扰性、操作人员培训与考核、操作规程及相关制度的制定、质量控制等有更严格的要求。
(三)毛细血管血糖监测的方案1.血糖监测的频率和时间点:
血糖监测的频率和时间要根据患者病情的实际需要来决定。
血糖监测的频率选择一天中不同的时间点,包括餐前、餐后2h、睡前及夜间(一般为凌晨23时)。
国内外各指南建议的监测频率和各时间点血糖监测的适用范围见表1、表2。
2.血糖监测的治疗原则:
(1)采用生活方式干预控制糖尿病的患者,可根据需要有目的地通过血糖监测了解饮食控制和运动对血糖的影响来调整饮食和运动。
(2)使用口服降糖药者可每周监测24次空腹或餐后2h血糖,或在就诊前一周内连续监测3d,每天监测7点血糖(早餐前后、午餐前后、晚餐前后和睡前)。
表1各指南对自我血糖监测(SMBG)频率的建议治疗方案胰岛素治疗非胰岛素治疗指南IDF(2012)11CDS(2013)12ADA(2015)9CDS(2013)12ADA(2015)9HbA1c未达标(或治疗开始时)大多数1型糖尿病患者和妊娠期妇女:
3次/d5次/d多次注射或胰岛素泵治疗,应进行SMBG的时间点:
正餐和点心前、偶尔餐后、睡前、运动前、怀疑低血糖时、治疗低血糖至血糖恢复正常后、执行关键任务前(如驾驶)12次注射:
SMBG结果有助于指导治疗决策和/或自我管理每周3d,57次/dSMBG结果有助于指导治疗决策和/或自我管理HbA1c已达标24次/d每周3d,2次/d注:
IDF:
国际糖尿病联盟;CDS: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ADA:
美国糖尿病学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年10月第7卷第10期ChinJDiabetesMellitus,October2015,Vol.7,No.10605(3)使用胰岛素治疗者可根据胰岛素治疗方案进行相应的血糖监测:
使用基础胰岛素的患者应监测空腹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睡前胰岛素的剂量;使用预混胰岛素者应监测空腹和晚餐前血糖,根据空腹血糖调整晚餐前胰岛素剂量,根据晚餐前血糖调整早餐前胰岛素剂量,如果空腹血糖达标后,注意监测餐后血糖以优化治疗方案;使用餐时胰岛素者应监测餐后或餐前血糖,并根据餐后血糖和下一餐餐前血糖调整上一餐前的胰岛素剂量。
(4)特殊人群(围手术期患者、低血糖高危人群、危重症患者、老年患者、1型糖尿病、妊娠期糖尿病等)的监测,应遵循以上血糖监测的基本原则,实行个体化的监测方案。
(5)对于患者进行监测后血糖控制的目标,建议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12的综合控制目标实施。
某些特殊人群(围手术期患者、低血糖高危人群、危重症患者、老年患者、1型糖尿病等)可实行较宽松的血糖控制标准,而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应遵循2014年妊娠合并糖尿病诊治指南的建议严格控制血糖水平13。
3.具体监测方案见附录二。
(四)毛细血管血糖监测的影响因素1.血糖仪的准确性因素:
通常所说的血糖仪的准确性包含了两个方面:
准确性和精确性。
准确性是指血糖仪的测量结果与实验室血糖检测结果之间的一致程度,精确性是指同一样本多次重复测量后的一致程度。
目前,国际上遵循的是ISO15197-2013的标准14。
准确性要求:
患者同一部位血样血糖仪测试的全血结果和生化仪测试的血浆结果之间的偏差应控制在如下范围:
至少95%的测试结果满足,当血糖浓度5.6mmol/L时,应在0.83mmol/L偏差范围内;当血糖浓度5.6mmol/L时,应在15%偏差范围内。
99%的结果偏差在一致性网络误差分析栅格的临床可接受范围内。
精确性要求:
血糖浓度5.6mmol/L时,标准差0.42mmol/L;血糖浓度5.6mmol/L,变异系数(CV)7.5%。
2.干扰性因素:
目前临床使用的血糖仪检测技术均采用生物酶法,主要有葡萄糖氧化酶(GOD)和葡萄糖脱氢酶(GDH)两种,而GDH还需联用不同辅酶,分别为吡咯喹啉醌葡萄糖脱氢酶(PQQ-GDH)、黄素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酶(FAD-GDH)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葡萄糖脱氢酶(NAD-GDH)三种。
GOD血糖仪对葡萄糖特异性高,不受其他糖类物质干扰,但易受氧气干扰。
GDH血糖仪无需氧的参与,不受氧气干扰。
FAD-GDH和NAD-GDH原理的血糖仪不能区分木糖与葡萄糖,PQQ-GDH原理的血糖仪不能区分麦芽糖、半乳糖、木糖与葡萄糖,可能与血样中麦芽糖、半乳糖等发生反应,导致血糖结果的假性升高。
经突变改良的Mut.Q-GDH原理的血糖仪无麦芽糖、木糖等糖类物质干扰。
血糖仪采用血样大多为全血,因此红细胞压积影响较大,相同血浆葡萄糖水平时,随着红细胞压积的增加,全血葡萄糖检测值会逐步降低。
有红细胞压积校正的血糖仪可使这一差异值减到最小。
常见干扰物有:
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水杨酸、尿酸、胆红素、甘油三酯等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当血液中存在大量干扰物时,血糖值会有一定偏差。
pH值、温度、湿度和海拔高度都是血糖仪和试纸最佳工作状态的必要条件。
3.毛细血管血糖与静脉血糖差异的因素:
通常血糖仪采用毛细血管全血,而实验室检测的是静脉血清或血浆葡萄糖,采用血浆校准的血糖仪检测数值空腹时与实验室数值较接近,餐后或服糖后毛细血管葡萄糖会略高于静脉血糖15,若用全血校准的血糖仪检测数值空腹时较实验室数值低12%左右,餐后或服糖后毛细血管葡萄糖与静脉血浆血糖较接近。
4.操作者技术因素:
操作不当、血量不足、局部挤压、更换试纸批号校正码未换或试纸保存不当等都会影响血糖监测的准确性。
(五)患者教育患者教育包括规范化的血糖测试和记录、血糖结果的解读及如何通过糖尿病教育使糖尿病患者认识到血糖监测的重要性,血糖测试结果本身对疾病的改善作用不大,需要医护人员和患者共同讨论血糖测试的结果并采取措施积极改变个体行为和调整治疗方案,才能使血糖监测成为有效的糖尿病自我管理的工具。
1.血糖测试和记录:
在实际的患者自我监测过程中,使用者的操作技术也是影响血糖测量结果精准性的关键因素,以下3个步骤可规范患者的操作。
(1)测试前的准备:
准备采血工具、血糖仪和血糖试纸,应严格按照血糖仪操作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并在血糖仪产品适宜的操作温度范围内进行测量;清洁采血部位(如指腹侧面),可用肥皂和温水将手(尤其是采血部位)洗干净,并用干净的餐巾纸或棉球擦干;清洁后将采血部位所在的手臂自然下垂片刻,然后按摩采血部位并使用适当的采血器获得足量的血样,切勿以挤压采血部位获得血样,否则表2各时间点血糖监测的适用范围时间餐前血糖餐后2h血糖睡前血糖夜间血糖其他适用范围空腹血糖较高,或有低血糖风险时(老年人、血糖控制较好者)空腹血糖已获良好控制,但HbA1c仍不能达标者;需要了解饮食和运动对血糖影响者注射胰岛素患者,特别是晚餐前注射胰岛素患者经治疗血糖已接近达标,但空腹血糖仍高者;或疑有夜间低血糖者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应及时监测血糖,剧烈运动前后宜监测血糖606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年10月第7卷第10期ChinJDiabetesMellitus,October2015,Vol.7,No.10组织间液进入会稀释血样而干扰血糖测试结果。
(2)测试中的要求:
建议一次性吸取足量的血样量(某些满足二次加样设计的血糖仪可以允许吸二次血样);在测试中不要按压或移动血糖试纸、血糖仪等。
(3)测试后的要求:
记录血糖测试结果,如果测试结果可疑,则建议重新测试一次。
若仍有疑问,则应咨询医护人员或与血糖仪产品厂家联系。
在确定原因和咨询医护人员前,请务必不要更改当前的糖尿病治疗方案;取下测试用的血糖试纸,并与针头一起丢弃在适当的容器中;将血糖测试用品(血糖仪、血糖试纸、采血器等)存放在干燥清洁处。
2.质量控制:
新买的血糖仪、启用新的试纸条及血糖仪更换电池后需要用随机所带的模拟液或质控液进行仪器校正,当毛细血管血糖结果与HbA1c或临床情况不符时,或怀疑血糖仪不准确时,应随时进行仪器校准。
3.毛细血管血糖数据管理:
血糖日志应包含血糖、饮食、运动等多方面信息,有条件可进行计算机化的数据管理,利用USB或无线传输技术将血糖仪与电脑连接,借助血糖管理软件将血糖数据下载,可显示血糖记录册、血糖趋势图、14d图谱等,能更好地用以评价血糖控制趋势及药物、饮食和运动对血糖控制的影响,指导治疗方案的优化。
移动医疗作为一种新的医疗方式,通过信息技术合理配置医疗资源,并提高医疗资源的利用率,因此在糖尿病管理领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移动医疗即通过移动通信技术提供医疗服务和信息,目前以基于安卓(Android)和苹果(IOS)等系统移动终端的短信息和医疗应用程序(App)为主,移动医疗在糖尿病管理方面主要有短信息和智能手机App两种方式。
无论短信息和智能手机App均可记录患者的血糖监测状况,已有研究表明可促进患者生活方式调整,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优化降糖治疗方案,实现个体化糖尿病管理。
已有App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作为治疗糖尿病的医疗设备。
目前我国移动医疗仍缺乏明确的法律法规,在糖尿病管理中的应用需要进一步探索16。
4.指导患者:
告知患者自我糖尿病管理血糖控制目标和监测的目的,指导患者如何解释监测结果,如何参考结果采取行动。
同时,医务人员应认真审查血糖记录,并根据血糖监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
(六)毛细血管血糖的局限性由于血糖仪检测技术和采血部位的限制,毛细血管血糖存在某些局限性:
采血部位局部循环差,如休克、重度低血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性昏迷、重度脱水及水肿等情况下,不建议使用毛细血管血糖检测;针刺采血可能引起患者不适感;操作不规范可能影响血糖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监测频率不足时,对平均血糖、血糖波动或低血糖发生率的判断应谨慎;过于频繁的监测可能导致一些患者的焦虑情绪。
二、HbA1cHbA1c是反映既往23个月平均血糖水平的指标,在临床上已作为评估长期血糖控制状况的金标准,也是临床决定是否需要调整治疗的重要依据。
无论是关于1型糖尿病的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研究(DCCT)还是2型糖尿病的英国前瞻性糖尿病研究(UKPDS)等大型临床试验,均已证实以HbA1c为目标的强化血糖控制可降低糖尿病微血管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风险17-18。
(一)HbA1c的检测方法根据检测原理不同,HbA1c的测定方法分为二大类,一类是根据血红蛋白(Hb)所带电荷不同来区分A0与A1c,包括离子交换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血管电泳法、等电聚焦法等;另一类是利用HbA1c与非HbA1c的分子结构差异来分别,多采用亲和色谱法和免疫化学方法19。
目前最常用的是高效液相的检测方法,其精密度高、重复性好且操作简单,已被临床广泛采用。
(二)HbA1c测定的标准化自20世纪60年代后期对HbA1c进行描述以来,由于糖基化的生物化学、临床需求和管理的多样性建立了多种HbA1c的检测方法。
尽管HbA1c标准化测定的问题早在1984年已提出19-20,但直到1993年DCCT的结果发布后,才开始受到关注。
美国临床化学协会(AACC)在1993年成立分委会开展HbA1c测定的标准化工作,使不同方法的结果可溯源至DCCT的参考结果,1996年由美国国家HbA1c标准化计划(NGSP)指导委员会完成标准化工作。
2000年,美国90%实验室以HbA1c报告糖化血红蛋白的结果,所有参加NGSP活动实验室测定结果的室间CV5%,HbA1c结果与靶值的偏差0.8%。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采纳了NGSP的HbA1c测定的标准化模式。
我国HbA1c标准化工作起步虽晚,但发展较快。
2010年由中国科协科普部及中华医学会科普部牵头、中国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为协作单位启动了“中国HbA1c教育计划”。
随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了糖化血红蛋白分析仪医药行业标准。
2013年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正式发表了糖化血红蛋白实验室检测指南,该指南规范了HbA1c检测中干扰因素分析、方法的选择、方法的使用及测定结果质量监测4方面的内容21。
参加国家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实验室数量逐年增加,从2000年的20余家增至2012年的800余家。
HbA1c检测的室间变异系数逐年下降,从最初的20%30%降低至2012年的4.6%5.3%。
HbA1c的标准化为其在我国糖尿病防治中的进一步临床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1995年,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IFCC)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目的是研发HbA1c测定的标准物质和标准方法,研究一个可供追溯的参照系统。
在其建立的实验室网络中,使用纯化的HbA1c和快速血红蛋白(HbAo)进行校准,并致力于建立与NGSP结果间的联系。
实验结果显示,IFCC的HbA1c结果略低于NGSP结果,但实验操作比较复杂,耗时较长,费用较高,不宜作为临床常规检查之用。
“十一五”期间,我国卫生部(现卫计委)临床检验中心建立了HbA1c一级参考方法(IFCCHPLC-LC-MS/MS),研制出了三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年10月第7卷第10期ChinJDiabetesMellitus,October2015,Vol.7,No.10607个水平的国家一级标准物质,并在全国范围内开展HbA1c正确度验证。
此外,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建立的IFCCHbA1c一级参考实验室于2012年7月和10月分别通过了2012年度两次比对研究,获得由IFCCHbA1cNetwork颁布的2013年年度证书,并于2013年的室间质评中正式推出了“糖化血红蛋白正确度验证计划”,采用IFCCHbA1c一级参考方法为正确度样品赋值,使得不同医院、不同设备、不同方法检测同一份样本的结果与一个正确值进行比较,以评价其结果的准确性。
基于上述背景,我们建议:
(1)目前应采用结合NGSP标准化的HbA1c结果来估测平均血糖水平;
(2)参加卫生行政管理部门的室间质评;(3)HbA1c仍然是糖尿病管理的关键指标,要尽量避免HbA1c参考范围的变化。
(三)HbA1c的临床应用1.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状况:
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的建议,在治疗之初至少每3个月检测1次,一旦达到治疗目标可每6个月检测1次。
HbA1c测定应采用可溯源到DCCT曾使用的方法进行。
2型糖尿病的HbA1c的控制目标详见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3年版)12。
2.诊断糖尿病:
以往由于HbA1c的检测不够标准化,故不推荐用于诊断糖尿病。
近年,HbA1c的标准化检测在全球不断完善,尤其是在2003年建立了一种新的更特异的检测参照22,促进了对HbA1c作为糖尿病筛查和诊断方法的重新评估。
2009年,由ADA、欧洲糖尿病学会(EASD)及IDF组成的国际专家委员会,在复习了来自埃及、Pima印第安、全美健康和营养调查的三项横断面流行病学资料的基础上发布了一份应用HbA1c诊断糖尿病的报告,指出采用HbA1c6.5%识别存在进展型视网膜病变风险的患者,并由此做出糖尿病诊断时,具有足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23。
2010年,ADA将HbA1c6.5%纳入糖尿病的诊断标准24。
2011年,WHO正式发布“应用HbA1c诊断糖尿病”的咨询报告,推荐在有条件的地方将HbA1c检测作为糖尿病的辅助诊断手段,6.5%为诊断糖尿病的临界值。
同时,HbA1c6.5%并不能排除经血糖检测诊断的糖尿病25。
由于HbA1c存在种族差异,中国人群HbA1c诊断糖尿病切点可能有别于国外标准。
近年国内学者也开展了相应研究,探讨在中国人群中应用HbA1c筛查及诊断糖尿病及糖尿病前期的价值26-28。
若干个基于社区及糖尿病高危人群的HbA1c与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对比研究以及HbA1c与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的横断面研究结果提示,在中国成人中,HbA1c诊断糖尿病的最佳切点为6.2%6.4%,以6.3%的证据为多28-33,低于ADA和WHO发布的HbA1c6.5%的糖尿病诊断标准。
然而,鉴于目前HbA1c检测在我国尚不够普遍,且检测方法的标准化程度不够高,测定HbA1c的仪器和质量控制尚不能符合目前诊断糖尿病的要求,因此,仍需进一步推动HbA1c检测标准化的进程,以利于开展应用HbA1c诊断糖尿病的工作12。
(四)HbA1c检测的优势1.无需患者空腹,可以任意时间采血,不受进餐影响。
2.较静脉血糖更能反映长期的血糖情况,且不受短期饮食、运动等生活方式变化的影响。
3.HbA1c实验室检测方法正在开始标准化34-35。
4.一些非血糖因素影响HbA1c而引起的误差少见,如血红蛋白病。
(五)影响HbA1c检测结果的因素1.血红蛋白的更新速度对HbA1c数值的影响:
任何可以引起红细胞平均寿命增加的因素都会增加HbA1c的浓度且不依赖于血糖水平,如脾切除后红细胞清除率下降。
任何可能缩短红细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