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3433125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33 大小:37.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3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3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3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3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3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3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3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3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3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3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3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3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3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3页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3页
亲,该文档总共3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3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教学要求Word格式文档下载.docx

 解释、比较、检索、知道、识别、理解、调查

迁移应用水平

 归纳、总结规律和原理;

将学到的概念、原理和方法应用到新的问题情境中;

建立不同情境之间的合理联系等

 分析、设计、制订、评价、探讨、总结、研究、选用、选择、学会、画出、适应、自学、发现、归纳、确定、判断

模仿水平

 在原型示范和他人指导下完成操作

 尝试、模仿、访问、解剖、剖析、使用、运行、演示、调试

独立操作水平

 独立完成操作;

在评价和鉴别基础上的调整与改进;

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

 获取、加工、管理、表达、发布、交流、运用、使用、制作、操作、搭建、安装、开发、实现

熟练操作水平

 根据需要评价、选择并熟练操作技术和工具

 熟练操作、熟练使用、有效使用、合乎规范地使用、创作

经历(感受)水平

 从事并经历一项活动的全过程,获得感性认识

 亲历、体验、感受、交流、讨论、观察、(实地)考察、参观

反应(认同)水平

 在经历基础上获得并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

做出相应的反应等

 关注、借鉴、欣赏

领悟(内化)水平

 建立稳定的态度、一贯的行为习惯和个性化的价值观等

 形成、养成、确立、树立、构建、增强、提升、保持

必修

信息技术基础

  《信息技术基础》是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必修模块,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学习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各选修模块的前提,所有学生都必须完成这一模块的学习。

  本模块由“信息获取”“信息加工与表达”“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技术与社会”四个主题组成。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

能够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技术,交流思想,开展合作,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实际问题;

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

  本模块的教学要强调在信息技术应用的基础上,面向学生的日常学习与生活,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提升信息素养。

  

(一)信息获取

  【课程目标】

  1.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

  2.知道信息来源的多样性及其实际意义;

学会根据问题确定信息需求和信息来源,并选择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3.掌握网络信息检索的几种主要策略与技巧,能够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4.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学习要求】

  1.信息及信息的特征

  ●通过列举身边的各种信息,感受信息的丰富性,形成对信息的感性认识。

  ●能结合典型事例,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

  2.信息技术及其历史和发展趋势

  ●了解信息技术的含义及其主要内容。

  ●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历史,能描述几个重要阶段的基本特征。

结合信息技术的发展现状,描述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3.信息获取的过程与方法

  ●了解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

  ●学会根据任务和问题确定信息需求。

  ●知道常见的信息来源,学会根据信息需求确定信息来源,能在获取信息的过程中感受信息来源的多样性。

  ●了解常用的信息获取方法;

根据信息来源的不同,选择适当的工具,采用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4.网络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

  ●了解搜索引擎的类型,知道常用的搜索引擎,熟练掌握其使用方法。

(搜索引擎的工作原理不作要求)

  ●了解不同搜索引擎的特点并灵活选用。

能根据信息需求选择合适的关键词,灵活运用“与”“或”“非”逻辑运算符细化检索条件,提高信息检索效率。

  ●使用常见的网络下载工具下载所需的信息。

  5.信息的鉴别与评价

  ●掌握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学会鉴别与评价信息。

  【教学建议】

  1.对于信息和信息技术概念的教学,建议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列举有关实例,让学生较为广泛地了解信息和信息技术的含义。

  2.通过列举若干典型事例,让学生归纳信息的某些特征,并思考各个特征所蕴涵的现实意义。

不拘泥于教科书中所列的几种信息特征,可结合有关文献资料,引导学生探讨和认识信息的其他特征。

  3.注意选择信息技术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通过生动活泼的语言与喜闻乐见的事例,使用文字、图片、投影、视频等多种方式呈现史实,使学生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趋势,感受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4.在学习信息获取的过程与方法时,可以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实例进行剖析,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信息获取的一般过程,并对具体的信息获取活动进行设计和优化,避免仅从知识上简单识记。

信息的来源具有多样性,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尝试从多种途径有效地获取信息,避免单纯地利用网络获取信息。

  5.网络信息检索的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可以采用分组探索的方法组织教学,每个小组确定一个主题,使用相同的关键词,尝试使用不同的搜索引擎进行搜索,比较它们的搜索效率。

分组讨论后选派代表在全班展示研究成果。

借助全班的检索经验,让学生对不同搜索引擎的特点有较为深入的了解。

  

(2)搜索引擎教学的重点是信息检索的策略与技巧,但学生往往只注重检索的内容。

建议选择一个贴近学生生活、有价值的搜索任务,引导学生从分析主题、明确信息需求开始,选择不同的搜索引擎,从复杂搜索意图中提炼出最具代表性和指示性的关键词,并能灵活运用逻辑运算符进行检索。

  (3)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归纳和总结不同下载工具的基本原理和使用方法的异同,不能局限于具体工具的操作。

可以利用一些新的下载工具,引导学生借助已有的经验,通过合理探索掌握其使用方法,培养学生适应信息技术发展的能力。

  6.信息的鉴别与评价教学宜结合具体的检索活动,采用评价量表,引导学生从信息的权威性、信息的准确性、信息的客观性和信息的时效性等方面进行评价。

  

(二)信息加工与表达

  1.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软件加工信息,表达意图;

选择恰当的工具软件处理多媒体信息,呈现主题,表达创意。

  2.合乎规范地使用网络等媒介发布信息、表达思想。

  3.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4.通过使用部分智能信息处理工具软件,体验其基本工作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1.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根据任务需求,围绕主题,使用合适的字处理工具,加工、组织文本信息,表达设计意图。

  ●熟练掌握文字处理的基本技能,如设置字体、字形、字号、字的颜色、上下标、行距、对齐方式、首行缩进、项目符号、页面纸型、页边距、页码等。

  ●能根据实际需要,选用合适的方法,实现图文混排,如插入表格、艺术字、图像,绘制图形,制作流程图、结构图等。

  2.表格数据的处理与表达

  ●根据实际需求,合理地建立表格、录入数据、设计表头。

  ●选择适当的公式或函数进行表格数据的计算,如求和、求平均值等。

  ●掌握对表格数据进行筛选、排序等的操作。

  ●了解几种常用图表(柱形图、条形图、线形图和饼形图等)的用途及特点。

根据实际需要或要求建立柱形图、条形图、线形图、饼形图等图表。

  3.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描述制作多媒体作品的基本过程。

初步了解多媒体作品的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

  ●了解图像常见的类型及格式;

使用常见的图像处理软件,对图像进行裁剪、缩放、旋转等操作。

  ●了解常见的音频文件格式及播放软件。

  ●了解常见的视频文件格式及播放软件,体验加工视频信息的过程。

  ●了解对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素材进行编辑加工的常用工具和方法,能描述多媒体集成的基本方法。

  ●按照实际需要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组织和表达形式制作、集成多媒体作品。

  4.信息的编程加工与表达

  ●通过对简单计算机程序的剖析,体验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和方法。

  ●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产生和简要发展过程。

  5.信息的智能化加工与表达

  ●了解使用智能应用软件处理信息的一般过程,了解专家系统。

  ●了解和体验模式识别。

  ●了解和体验机器翻译。

  ●了解其他应用。

  6.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了解信息集成的一般过程,将文本、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媒体素材,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在一起,为表达某一主题服务。

  ●了解信息集成的常用工具。

  ●熟悉制作网页的常见工具,制作简单的网页。

了解简单的HTML标记。

  ●了解信息发布的多种方式,并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的方式发布信息。

了解通过网站发布信息的主要方式和过程。

  ●熟悉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的方式。

  1.在教学中,除了需要保证学生掌握文字处理、图表处理和多媒体加工软件的基本操作技能外,还需要引导学生根据“任务需求分析→使用工具软件→利用恰当方式表达意图”的线索,归纳和提炼已学的内容,从更高层面去理解教学内容。

  2.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本主题的教学不应停留于软件工具的操作训练,要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需要合理地表达观点和意图。

教学中要注意,首先对文本信息内容进行处理,使文本信息能更好地记载和描述事物;

然后对文本信息进行修饰,以更好地呈现信息。

  3.表格数据的处理与表达

  引导学生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数据,并利用报表或图表等形式提炼信息、得出结论,将合适的图表类型、表格数据以及相关的文字说明有机地结合起来,表达意图。

  4.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要让学生初步掌握多媒体作品的需求分析、规划与设计的基本方法,掌握多媒体作品素材制作与合成的基本方法。

熟悉文本、图像、声音、视频、动画等素材的常用加工方法。

按照实际需要设计方案,选择合适的组织和表达形式制作与集成多媒体作品。

教学中,对于Photoshop、CoolEdit、MovieMaker、Premier、超级解霸等处理软件,教师可安排适当的演示,让学生对其基本功能有所了解,但对具体操作不作要求。

  5.信息的编程加工与表达

  本主题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感受计算机程序解决实际问题的独特作用,体验计算机编程的内在魅力,以激发学生努力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教学中,要紧紧抓住学生的兴趣点,突出程序关键语句的教学,引导学生整体把握程序形式,着重让学生体验和关注用计算机程序解决问题的基本特征和思想方法。

  6.信息的智能化加工与表达

  本主题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人工智能是人们对人脑思维机理的一种模拟,了解人工智能的应用领域,认识人工智能对社会的影响,体验信息的智能化,认识智能技术的本质特征。

  对于人工智能的应用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以开设一些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身体验。

对于用智能工具处理信息,如翻译软件、手写板输入等,部分学生具有一定的使用经验,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计算机为什么能做到这一点”“它与我们常用的其他工具软件有什么不同”等问题。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创设开放的操作实践环境,让学生获得充分的体验机会,也可以让学生在分组操作和讨论中体验某些信息智能处理工具的工作方式。

  7.信息的发布与交流

  在信息的发布与交流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一些问题的情境,启发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自己概括出结论,从而达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目的。

  教学中要注意让学生了解信息发布方式的多样性,初步掌握在网上发布信息的几种方法,能描述网络信息发布的方法和过程,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方式发布信息;

了解信息交流方法的多样性,掌握利用网络交流信息的基本方法,能注意网络安全并遵守网络道德规范。

  (三)信息资源管理

  1.通过实际操作或实地考察,了解当前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描述各种方法的特点,分析其合理性。

  2.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感受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并实现高效检索方面的优势。

  3.通过对简单数据库的解剖分析,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1.信息资源管理的目的与方法

  ●了解信息资源管理的一般过程,理解信息资源管理活动的普遍性及重要意义。

  ●了解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方法,分析其特点、目的及合理性。

  2.信息资源的管理

  ●了解利用适当工具与软件进行个人日常事务管理的基本方法。

  ●使用资源管理器管理和查找文件。

  ●使用浏览器的收藏夹功能对网站进行分类管理。

  ●尝试通过多种途径访问网络计算机上共享文件夹的内容,实现协作资源管理。

  ●使用电子表格管理信息。

  3.数据库信息资源管理

  ●了解使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和高效检索信息的优势。

  ●了解建立数据库的基本过程和方法。

  ●了解数据库的组成要素。

  ●了解使用数据库管理信息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1.学生对常见的信息资源管理方式虽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为什么要进行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是什么”“怎样进行信息资源管理”等问题并不十分清楚。

因此,在教学中要选择学生身边的、感兴趣的信息资源管理实例,从不同领域、不同性质的信息资源管理角度,引导学生去思考相关问题。

  2.在介绍浏览器的收藏夹功能时,通过“创建文件夹”“重命名”“删除”等操作,对网站进行分类管理。

  3.通过使用常见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利用数据库存储、管理大量数据的特征,并与其他信息资源管理方法进行比较,发现其中的差异和特点。

  4.可以结合学校图书馆、电子阅览室、教务管理系统,提供多种信息资源管理的活动项目,并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学习能力等因素建立活动小组。

在小组活动中,指导学生研究建立数据库的方法,设计建立数据库的方案,体验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

  5.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操作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围绕问题的解决开展学习活动,并组织小组间、学生间的汇报、交流和讨论活动。

  (四)信息技术与社会

  1.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能利用现代信息交流渠道广泛地开展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3.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的意识,负责任地参与信息实践。

  4.在使用因特网的过程中,认识网络使用规范和有关伦理道德的基本内涵;

能够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

树立信息交流中的安全意识。

  5.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防范病毒、保护信息的基本方法;

了解计算机犯罪的危害性,养成安全地开展信息活动的习惯。

  6.了解信息技术可能带来的不利于身心健康的因素,养成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1.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

  2.通过与他人合作,运用信息技术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

  3.树立信息安全意识,学会防范病毒、保护信息的基本方法。

  ●了解计算机病毒的概念及其特征。

  ●掌握计算机病毒防治的基本方法。

  4.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遵守有关法律法规及道德规范的要求,能识别并抵制不良信息。

  ●了解1991年国务院发布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了解1997年公安部发布的《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安全保护管理方法》。

  ●了解2001年团中央、教育部和文化部等部门发布的《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

  5.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

  1.通过对实例的分析,了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产生的巨大影响。

  2.通过主题活动、研究性学习等形式,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3.对法律法规的学习,宜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和探讨,切忌空洞说教。

  4.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订相关守则,规范使用因特网的行为。

  5.让学生掌握1~2种常用杀毒软件的应用技能,查杀计算机病毒。

  

选修  

选修1:

算法与程序设计

  “算法与程序设计”模块以算法与程序设计为主线,揭示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通过本模块的教学,让学生体验算法思想,了解算法和程序设计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能从简单问题出发,设计解决问题的算法,并能初步使用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编制程序、设计算法、解决问题。

  本模块由“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程序设计语言初步”“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三个主题组成。

本模块的教学应注意与数学课程中有关内容的衔接,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注意寻找、发现身边的实际问题,进而设计出算法和计算机程序去解决这些问题。

本模块强调通过算法与程序设计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程序设计语言的选择不作具体规定。

  

(一)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1.结合实例,经历分析问题、确定算法、编程求解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认识算法和程序设计的地位和作用。

  2.经历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等方法描述算法的过程。

  3.了解顺序、选择、循环三种基本结构及其重要作用,掌握计算机程序的基本概念,能解释计算机程序执行的基本过程。

  4.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编辑程序、编译程序、连接程序以及程序开发环境等基本知识。

  1.问题的认识和形成

  ●理解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必要性。

  ●列举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优势。

  2.问题分析与算法设计

  ●了解利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基本过程。

  ●了解问题分析与算法设计之间的关系。

  3.算法的概念

  ●理解算法的含义。

  ●尝试使用自然语言、流程图或伪代码描述算法。

  ●能描述算法和程序设计之间的关系。

  1.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生产、生活与学习中的问题,让学生亲历分析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解决问题的过程。

  2.通过比较、探究、讨论、交流等多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和热情,感受编程的乐趣。

  

(二)程序设计语言初步

  1.理解并掌握一种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知识,包括语句、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表达式、函数。

会使用程序设计语言实现顺序、选择、循环三种控制结构。

  2.理解模块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初步掌握其基本方法。

  3.初步掌握调试、运行程序的方法。

  4.在使用某种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掌握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思想与方法,熟悉对象、属性、事件、事件驱动等概念并学会运用。

  5.能够说出程序设计语言产生、发展的历史与过程,能够解释其意义。

  1.程序设计的思想及方法

  ●了解程序设计语言产生与发展的过程,能列举三种以上高级程序设计语言。

  ●了解结构化程序设计产生的历史与由来,能描述结构化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了解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2.程序开发环境

  ●在集成开发环境中,熟练掌握打开程序、保存程序、编辑程序、运行程序及程序调试等基本操作。

  ●了解程序编写的一般步骤,能够完成给定程序的输入、调试与运行。

  3.变量、常量、数据类型

  ●知道数据类型、变量、常量的含义,掌握常量及变量的定义方式。

  ●能够正确选择变量的数据类型,并能说出定义不同数据类型的理由。

  4.运算符、函数、表达式

  ●掌握程序中运算符、函数、表达式的表示方式。

  ●学会将数学表达式转换为程序接受的表达式。

  5.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熟练使用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进行顺序结构程序设计。

  ●对给出的顺序结构问题,写出解决问题的步骤,通过程序设计语言,完成程序设计,并掌握程序调试的基本方法。

  ●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顺序结构问题,分析问题算法,并编写顺序结构程序。

  6.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理解选择语句的计算机执行方式和工作流程。

  ●熟练掌握关系表达式。

  ●能使用and、not、or构造简单的逻辑表达式。

  ●对给出的选择结构程序,写出程序的运行结果。

  ●针对现实生活中的选择结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分析问题算法,并编写选择结构程序。

(三重选择不作要求)

  7.循环结构程序设计

  ●理解循环语句的计算机执行方式和工作流程。

  ●对给出的循环结构程序,写出程序的运行结果。

  ●编写不多于二重循环的程序。

  ●针对现实生活中的循环结构问题,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分析问题算法,并编写循环结构程序。

  8.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思想及基本概念

  ●了解对象、属性、方法、事件的含义。

  ●掌握命令按钮、文本框、标签三个基本控件的使用。

  1.数据的表示与处理是程序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教学中可结合计算机的工作原理,讲解数据类型的含义和常用函数的使用方式。

  2.对于顺序结构程序设计的教学,要注意从实际问题出发,逐步渗透顺序结构程序设计思想,进而讲述赋值语句、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

  3.对于选择结构程序设计的教学,要突出选择结构程序设计思想,着重分析选择语句的工作流程,通过实例引导学生把握选择结构类程序设计的关键,正确判定程序分支,实现选择结构程序设计。

  4.对于循环结构程序设计的教学,要突出循环结构程序设计思想,着重分析For语句的工作流程,通过阅读程序让学生理解循环变量、循环体等概念的含义,并尝试用For语句编写简单程序。

  5.关于面向对象程序设计,其中涉及的概念、术语比较抽象,教学中应注意让学生通过感悟、迁移和操作理解这些概念,体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三)算法与问题解决例举

  A.解析法与问题解决

  

(1)了解解析法的基本概念及用解析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

  

(2)能够用解析法分析简单问题、设计算法、编写程序求解问题。

  B.穷举法与问题解决

  

(1)了解穷举法的基本概念及用穷举法设计算法的基本过程。

  

(2)能够根据具体问题的要求,使用穷举法设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设计艺术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