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动物园的管理和发展.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3326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25.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城市动物园的管理和发展.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浅谈城市动物园的管理和发展.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浅谈城市动物园的管理和发展.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浅谈城市动物园的管理和发展.pdf

《浅谈城市动物园的管理和发展.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城市动物园的管理和发展.pdf(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浅谈城市动物园的管理和发展.pdf

浅谈城市动物园的管理和发展浅谈城市动物园的管理和发展丁兴林丁兴林(攀枝花公园,四川攀枝花617000)摘要相对于新出现的以自由散放为主的野生动物园,原先在我国经济体制下以笼养为主的省市动物园则称为城市动物园,如何进行动物园经营、实现其应有的社会功能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是动物园管理人员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动物园发展管理1动物园的起源最初的动物园雏形起源于是古代国王、皇帝和王公贵族们的一种嗜好,直到18世纪,动物一直都是上流社会的玩物,在19世纪初,经济的发展带动城市的扩张,动物和植物被一起放到公园里进行展出。

动物园这个英文词ZOO,源于古希腊语的ZOION意为有生命东西,进而发展成ZOOLOGY,意思是研究有生命的东西(动物)的学问。

目前国外众多动物园的全称中文字面含义就是研究动物的公园。

值得注意的是有了科学研究的功能,这和笼养动物园的Menagerie仅有单纯的娱乐功能是不一样的,这是动物园发展史上的一次质的飞跃。

2世界动物园的发展历史通过对美国动物园及欧洲动物园的发展史的了解,我们基本可以了解现代动物园的发展及概念变迁。

在1907年,一个名叫卡尔哈根贝克的德国人开了一家自己的动物园,他在他的动物园实施的理念改变了世界各地的动物园。

60年代,我们对动物在自然生境中的生活有了许多了解,珍妮古多尔和乔治夏勒等生物学家让我们知道了许多动物的行为。

二次世界大战中止了动物园的发展,直到50年代才又重新开始繁荣。

60年代动物园也开始经历一场革命,人们开始更多考虑自然保护,开始重新认识动物园的作用以及如何对待动物。

70年代,当人们对动物园护理动物的标准有更深认识的同时,善待动物园动物的呼声在急切增长,动物保护组织示威反对动物园,动物园界发生了彻底的改观,动物园之间的竞争关系被合作精神所取代,优秀的动物园之间加强合作,共同改善动物的居住条件,更好地开展公众教育,并且最重要的是共同在动物的自然生境实施保护工作。

对野外动物的研究越来越多,科学研讨会越来越多,全世界动物园间的人员和信息交流越来越多,科学和医学的飞速发展也给动物们带来了良好的健康护理和科学营养的食谱,它们的繁殖更加成功,生活的环境比以往更好。

80年代,动物园飞速发展,建设展览场地的新材料不断出现,像水泥这样的老材料在造景工艺方面如制做假树、池塘、堤岸等也有新的突破,更好更多的新展馆纷纷落成,哈根贝克的自然式展区概念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在90年代,世界各地动物园的作用又有了发展,这种发展已远远超越了动物园的围墙,它们开始积极参与野外动物及其生境的保护工作。

3我国目前动物园的现状目前,国内城市动物园已发展到230家左右,其中包括动物园、野生动物园、公园动物展区。

各地也把动物园作为重要的公益事业,使动物园成为城市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极为重要的科学普及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基地。

改革开放以后,以野生动物园为主要形式的民营动物园开始出现。

政府投资建设的动物园都是公益性动物园,由于公益性动物园是以公益性为基本要求,因此绝大部分动物园经营需要政府补贴来维持;相对于公益性动物园,营利性动物园都是非政府性投资建设,多以野生动物园为主要形式。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加剧,投资判断失误,营利性动物园多由初期盈利转为亏损。

由于短时间内野生动物园建设过多,不仅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更对野生动物资源造成了浪费。

4国内城市动物园目前存在几个问题数量太多与经济发展不太相称,部分动物园重视企业利润而忽视公益事业,甚至放弃了严格的动物园管理和野生动物保护原则,导致不良影响,有的动物园在布局、规划和管理上处于无序、混乱状态,经营效果不佳。

有的动物园仓促上马,功能不全,目标含糊,管理松懈。

动物园的功能不明确按照城市动物园建设的相关规定,城市动物园的主要功能应该是野生动物的迁地保护、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野生动物的科普教育,有些动物园在目标管理、经营方式、动物保存标准、科学研究、科学普及等方面也存在许多问题。

动物的饲养不符合动物伦理一些动物园动物的生活条件很差,由于受到经费的限制,普遍对动物限制食量,或者不按标准给动物配备食物甚至改变食物,导致一些野生动物因饥饿而体质下降或生病死亡。

有的动物因饥饿而发生相残事件,甚至伤及观众。

有的动物园在驯养过程中对动物过分地鞭打,有的动物圈养条件十分恶劣,不利于动物的生存或生活。

一些动物园建设存在资质问题,在设备、人员资质都达不到条件的情况下仓卒上马,甚至基础设施不完备的情况下就向游人开放。

一些动物园存在安全隐患问题,一些动物园的检疫措施不完善,对防止疾病传播缺乏有效的办法,存在诸多的安全。

6意见和建议对动物园进行规范检查及整改重点包括:

动物园建园审批手续、资质证书、环境影响评价、总体规划、技术人员及设施的配备。

对与建园总体目标、规划设计、配套设施、工作计划相差太远的予以停业整顿;对不具备办园条件和难以整改的动物园,按照有关规定应坚决予以关闭。

加强动物园内部的科学化管理,建立健全必要的职能部门,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建立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

加强动物园管理的具体内容包括:

备有卫生防疫、医疗救护、麻醉保定设施,定时进行防疫和消毒。

对饲养动物建立、健全饲养谱系档案。

制定野生动物科学普及教育计划,要设专人负责科普工作。

应当完善各项安全设施,加强安全管理,确保游人、管理人员和动物的安全。

加强园容和环境卫生的管理,完善环卫设施,妥善处理垃圾、排泄物和废弃物,防止污染环境。

应当加强绿地的美化和管理,搞好绿地和园林植物的维护。

动物园是以野生动物的迁地保护、繁殖饲养和参观展览为特色的公共活动场所,但是重点在保护。

所以应当制定野生动物种群发展计划,做好濒危物种的保护繁育工作,有条件的动物园应当建立成为野生动物的繁育研究基地。

动物园的规划设计应当环境优美、适于动物栖息生长和展出。

对于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因自然或人为灾害受到威胁时,动物园应担负起保护和拯救的责任。

重视野生动物的科学研究,动物园还应该加大力度进行园学研合作,利用相关大学、科研院所及产业部门,开展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研究和保护。

政府部门应加大科研资金的投入力度,鼓励园学研联合科技攻关。

动物园还应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展科普教育。

如利用声、光、电、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介绍动物园的起源、发展、功能、作用,展示世界和中国的著名动物园及珍稀濒危野生动物,使游人特别是广大青少年通过参观展览,了解动物园及珍稀濒危野生动物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进而增强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7城市动物园的发展从动物园发展史不难看出,城市动物园的发展首先是定位问题,动物园具有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动物繁殖保护、休闲娱乐在内的四大功能。

从近代中外动物园发展来看,很多国家,包括西方发达国家在内,都有大量的公益性动物园存在。

动物园作为科学普及和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基地,已成为城市广大市民、特别是青少年游览和参观学习的重要场所。

为此,世界各国都把城市动物园定位为社会公益性事业。

由于城市动物园的公益性定位,也就决定了它的存在、其功能的发挥状况都涉及广大市民的根本利益,坚持城市动物园的公益性,符合中共十六大提出的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的要求,是保证中低收入人群利益的根本所在。

再者动物园和经济基础息息相关,无论动物园是政府公立或是个人私立,还是非盈利性组织承办,离开钱是万万不能办到或办好的。

同样经济不景气,老百姓收入不高,无法领孩子经常光顾动物园,动物园也无法很好的维持下去。

在小型城市还存在着领导和职能部门对动物园重视和关注程度的问题,在中国无论是仍在惨淡经营得老动物园,还是新贷巨资兴建的动物园,很少有能力顾及公众教育和科学研究功能,仍属于功能单一的娱乐性动物园。

所以动物园的水平无疑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准。

动物园建设应协调发展,建设动物园应与动物园的功能相适应。

城市动物园数量应与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文化需求相适应,并在城市总体规划中统筹安排。

我建议在我们加强动物园管理的同时,也呼吁相关职能部门对具备公益功能的动物园给予支持和理解,而动物园自己本身也应该增强经济核算的意识,充分调动一切潜力去挖掘资金来满足动物园的发展需要,以便充分发挥动物园的作用,使动物园建设真正与社会经济及文化发展相协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文书 > 调解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