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34710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13 大小:546.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pdf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pdf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pdf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pdf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pdf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pdf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pdf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pdf(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综述.pdf

1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文献文献综述综述TheLiteratureReviewontheRuralEco-tourism摘要:

摘要:

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种新型的生态旅游形式,已经成为现代旅游研究的新热点。

本文对近十年来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了查阅和整理,从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出发,重点阐述乡村生态旅游类型和发展模式,并通过分析现阶段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展望。

关键词:

关键词:

乡村生态旅游;理论综述;研究展望近几十年,乡村生态旅游逐渐呈现出一种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世界上很多国家,如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大力推进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以促进经济发展。

联合国将2002年定为国际生态旅游年。

我国是农业大国,农业旅游资源丰富,民风民俗文化多姿多彩,具有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

但由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理论研究不足,不足以指导乡村生态旅游的规划发展建设。

因此,本文对近十年来乡村生态旅游研究的相关期刊文献进行了查阅和整理,从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特点出发,重点阐述乡村生态旅游类型和发展模式,并通过分析现阶段乡村生态旅游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展望。

1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背景1.1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背景在国外,乡村旅游已有100多年的历史。

早在1865年,意大利就成立了“农业旅游全国协会”,专门介绍城市居民到农村去体味农田野趣1。

在19世纪40年代的发达国家,由于一个多世纪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且技术的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改进,农村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增加和外移,导致乡村地区人口下降,服务业萧条,乡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2。

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政界和学术界开始关注农村问题,寻找农村发展之路。

繁华的都市和与日俱增的压力使得偏僻和风景秀丽的农村显示出强大的吸引力,成为公众向往的旅游地,构成了乡村生态旅游的早期形态。

随着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不断发展,欧美各国开2始倡导绿色旅游,乡村旅游的生态性日益突出,乡村生态旅游也就应运而生。

1.2国内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背景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起步较晚,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出现城市环境污染、生活空间狭小、城市景观千篇一律等弊端,强大工作生活压力下的人们渴望走出城市,走进乡村、走进大自然,从而催生了乡村生态旅游的出现。

自1998年国家旅游局将旅游活动的主题定为“华夏城乡游”以来,全国兴起了乡村旅游热。

我国近几年的旅游主题也都是与乡村、生态的内容相关:

“2005乡村生态旅游发展论坛”以“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理论与实践”为主题、2006年的旅游主题是“2006中国乡村游”、2007年又定为“城乡和谐游”、2009年主题是“中国生态旅游年”。

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具有生态旅游内涵的一种综合性旅游3,是乡村旅游发展的一种新模式。

与传统的乡村旅游相比,它除了能满足游客的休闲娱乐、观光游览、农事学习等需求外,还具有生态体验和生态教育功能,注重保护资源和环境,促使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2乡村生态旅游相关文献总体分析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始于21世纪初,起步较晚。

到目前为止,专门及全面深入的研究较少。

通过中国期刊网(CNKI),以“主题”作为检索项,“乡村生态旅游”为目标内容特征,以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学术辑刊全文数据库、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作为期刊范围进行检索,最早与乡村生态旅游有关的国内文献发表于2002年,共得文献191篇,筛选后剩余有效文献178篇。

本文主要对这178篇文献进行综合分析讨论。

现有文献主要是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特征、规划设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研究。

根据文献的研究内容,本文具体将文献分为乡村生态旅游基础性研究、乡村生态旅游资源分析、乡村产业发展研究、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开发研究、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乡村生态旅游营销策略研究及其它8大类。

3图图1文献类别比例图文献类别比例图从文献内容的类别分布状况来看,八类文献中,以乡村生态旅游景观规划开发和乡村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两类文献居多,共占所有文献的43%。

事实上,乡村生态旅游产业发展研究、营销策略研究、发展模式研究等,很大一部分内容也是立足于规划开发的角度,是可持续发展的衍生内容。

而乡村生态旅游基础性研究和旅游资源分析等内容所占比例则较小。

由此可以看出,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以实践性研究为主,理论性研究仍有所欠缺。

3乡村生态旅游概念界定及特征研究3.1乡村生态旅游相关概念乡村生态旅游是由“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两个概念发展而来,与两者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区别。

因此,研究乡村生态旅游有必要将“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两者的概念与特点作相应的说明与对比,并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研究中的相关理论加以阐述。

3.1.1乡村旅游乡村旅游兴起于19世纪的欧洲,1865年意大利“农业与旅游全国协会”的成立标志着乡村旅游的产生。

乡村旅游自提出以来,其定义是多种多样的。

“欧洲联盟”(EU)和“世界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将乡村旅游定义为发生在乡村的旅游活动。

“世界旅游组织”在推荐各国政府、地方社区和旅游经营者使用的地方旅游规划指南中,将乡村旅游界定为:

旅游者在乡村(通常是偏远地基础性研究,10%资源分析,9%产业发展研究,8%景观规划开发研究,21%可持续发展研究,22%发展模式研究,16%营销策略研究,8%其它,6%4区的传统乡村)及其附近逗留、学习、体验乡村生活模式的活动,该村庄也可以作为旅游者对附近地区进行探索的基地4。

英国学者Bramwell和Lane(1994)认为,乡村旅游不仅仅是以农场或农庄为基础的旅游,而且是一个多层面的旅游活动:

还包括在乡村进行的运动休闲旅游、探险旅游、保健旅游、教育性旅游、生态旅游、文化与传统旅游、区域民俗旅游活动等5。

Butler等人(l998)认为:

乡村旅游是在休闲、娱乐时进行的特殊旅游活动,与其他旅游活动的主要区别在活动发生的环境和地理位置、持续时间,有时还在于参与者的态度,动机和感知6。

AdinaL.Negrusa等人(2007)定义乡村旅游为一种由乡村居民提供的旅游方式,提供小规模住宿设施,并且可以了解组成他们乡间活动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含义7。

在我国,杨旭(1992)首先提出:

乡村旅游是以农业生物资源、农业经济资源、乡村社会景观所构成的立体景观为对象的旅游活动8。

姚素英(1997)较明确的给出了乡村旅游的概念:

乡村旅游是指在农村地域中合理利用现有资源,通过科学的规划设计和加工,把观、赏、游、习、购等融为一体,使游客领略到在都市所领略不到的大自然的意趣和现代新型农村的一种特殊的旅游产品9。

王兵(1999)认为乡村旅游是以乡野农村的风光和活动为吸引物,以都市居民为目标市场,以满足旅游者娱乐、求知和回归自然等方面需求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方式10。

张洁(2005)把乡村旅游定义归纳为:

乡村旅游是指在乡村地区,以具有乡村性的乡村自然和人文景观为旅游吸引物,以城镇居民为主要目标市场,通过满足旅游者的休闲、求知和回归自然等多种需求而获取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一种旅游方式11。

刘德谦(2006)将乡村旅游定义为:

以乡村地域及与农事相关的风土、风物、风俗、风景组合而成的乡村风情为吸引物,吸引游者前往休息、观光、体验及学习的旅游活动12。

国内外学者们对乡村旅游概念的界定不完全一致,但基本上都认同乡村性是吸引旅游者进行乡村旅游的基础,是乡村旅游的本质属性。

并认为“乡村性是界定乡村旅游的关键”13,是乡村旅游整体推销的核心和独特卖点14。

3.1.2生态旅游生态旅游的概念最早是由“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于1983年提出的,它的产生不仅是由于人们的旅游需求和旅游动机发生转变,更是由于工业化的发展以及近年来传统大众旅游的盲目发展导致旅游环境衰退,使得人们产生了回归自然的5强烈愿望和要求。

到目前为止,关于生态旅游的定义有很多,尚未形成一个世界公认的定义。

IUCN(1986)将生态旅游定义为:

到相对未受干扰地区,环境上负责任的旅行和访问,欣赏自然及伴随的过去和现在的文化特征,促进保护,具有低的旅游者影响,为当地居民提供获益的积极社会经济参与。

CeballosLascurainH(1987)首次提出生态旅游的概念,认为生态旅游是到相对来说没有干扰或没有污染的自然地区去旅行,为了学习、赞美和欣赏这些地区的景色、野生动植物以及任何存在的过去的和现在的文化表现组成的特殊目的15。

“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是研究生态旅游较早的国际机构,其研究人员ElizabethBoo(1991)认为生态旅游必须以自然为基础,以学习、研究、欣赏、享受风景和那里的野生动植物等为特定目的,在受到干涉较少或没有受到污染的自然区域所进行的旅游活动16。

CEAC(加拿大环境咨询署)把生态旅游定义为:

有助于生态系统保护的益智型自然旅行体验,同时考虑当地社区的完整性17。

我国学者也对生态旅游的概念进行了相关探索。

我国旅游地理学创始人郭来喜先生(1997)对生态旅游的定义则重点强调了生态旅游产品的高雅和类型的多样,他认为生态旅游是以大自然为舞台,以高雅科学文化为内涵,以生态学思想为设计指导,以休闲、度假、保健、求知、探索为载体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体系18。

卢云亭等(2001)认为生态旅游是以生态学观点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针,以自然生态环境和相关文化区域为场所,为体验、了解、认识欣赏、研究自然和文化而开展的一种对环境负有真正保护责任的旅游活动19。

严力蛟(2007)认为,所谓生态旅游是以具有生态美和教育意义的景观为旅游对象,通过旅游生态环境的营造、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旅游产品的绿色经营管理、旅游者的生态消费、旅游利益相关者的生态教育,以及与旅游社区的“共赢”发展等方式,而开展的一种有助于旅游地和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旅游活动20。

国内外研究人员对生态旅游的定义非常丰富,不尽相同。

但综合文献,均认可生态旅游应具备以下基本条件:

生态旅游是不以破坏环境为基本特征的旅游;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都是生态旅游的重要内容;生态旅游以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热爱自然和接受大自然教育为基本内容和特征。

3.1.3乡村生态旅游乡村生态旅游是在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这两个概念上发展出来的新型的旅6游形式,是一种既能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质量又能保护资源环境的旅游活动。

王嘉学等人(2005)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注重生态环境保护或具有突出积极生态效应的一种乡村生态旅游形式21。

刘德谦(2006)认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农业产业为支撑、以乡村环境和典型的乡村生态旅游资源为吸引物而发展的一种以生态旅游为理念的乡村旅游活动22。

曹瑞祺等人(2010)在研究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中提出,乡村生态旅游是以乡村为背景,以大自然和乡村文化为资源基础,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核心导向,旅游者在享受自然和文化的同时,有着明确的了解和学习自然和文化的目的,并负有保护责任的一种特殊的旅游活动23。

综上所述,由于乡村生态旅游在国内的研究历史较短,最早的研究文献发表于2002年,学术界分别从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出发点、活动内容及形式、旅游功能和目标等方面对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进行阐述。

虽然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尚未达成共识,但各界学者均认为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源于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是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交集”,是二者有效结合的一种新型旅游活动。

3.2乡村生态旅游的特征乡村生态旅游源自于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集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的特征于一体,但乡村生态旅游又不等同于单一的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它是多种形式有机组合的综合体,其自身具有区别于其他旅游的特征。

熊红英(2008)在论述乡村生态旅游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关系中提到,乡村生态旅游具有乡村性、交流性、体验性和生态性四大特征24。

寇明婷等人(2010)认为乡村生态旅游具有开发经营的“多赢”性、旅游过程中的教育性、旅游过程中的责任感等独特的性质25。

许金华(2010)在研究成都市周边乡村生态旅游的过程中提出,乡村生态旅游作为“特殊性”的旅游产品,具有区别于其他旅游类型的特征,主要有:

旅游地具有相对优美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具有相对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旅游活动具有很强的参与性和体验性;旅游发展、社区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紧密结合性很强;旅游企业、社区居民和旅游者具有共赢性26。

张梦娇(2012)在其硕士学问论文中提到乡村生态旅游的四大特性浓郁的乡土性、旅游资源丰富性、旅游主体的大众性、旅游形式的包容性27。

在文献综合和分析的基础上,笔者认为乡村生态旅游具有以下特征:

3.2.1乡村性7所谓乡村生态旅游业,从字面上来理解就是在乡村的生态旅游,该种旅游业所依托的产业和资源的乡村性是最重要的。

乡村生态旅游是成熟农业的拓展,农业是乡村生态旅游赖以生存和形成特色的基础;而丰富的农业生态环境、农事生产活动和农村民俗活动也是乡村生态旅游形成的重要基石。

3.2.2体验性20世纪90年代开始,体验式消费蔚然成风。

乡村体验就是经营者以农场为舞台,以山林田园景观为背景,以游客为主角,以农产品为道具,编排剧本,创造出值得游客回忆的活动。

农产品是有形的,体验是无形的,而创造出的感受是令人回味难忘的。

3.2.3生态性乡村生态旅游追求的是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商业利益与生态效益的平衡。

游客从环境质量较差的都市走进农村,寻求的就是一种心灵的放松。

在乡村生态旅游中,旅游者、经营者和规划者逐渐达成一种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和可持续发展的共识。

3.2.4教育性生态文明理念是乡村生态旅游的核心内容,开发乡村生态旅游目的是试图让游客和当地居民及旅游开发商、经营管理者认识了解生态环境系统和地方文化,并积极地为目的地的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因此乡村生态旅游具有一定的教育性。

4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研究4.1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由于世界各国宏观经济体制环境和农业经济发达程度的不同,乡村生态旅游在各个国家的发展模式也是各不相同的。

MarcjannaAugustyn(1998)把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划分为两类:

干预较大型和干预较小型28。

王兵(1999)对欧美发达国家的乡村旅游发展状态进行了描述,认为“绿色度假”休闲观光式的度假方式和参与农业劳动的度假方式是欧美旅游者最喜欢的乡村旅游方式。

根据不同场地功能,可以划分为观光型、度假型和体验型三种29。

而陈秋华,曹辉等(2008)认为,应从各国乡村旅游成长的协调机制划分,主要有政府推动型、市场驱动型和混合成长型三种类型30。

此外,国内学者以案例研究的方式,从各个不同的角8度对国外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如表1)313233。

表表1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列表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列表研究视角研究视角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模式案例地案例地作者作者乡村生态乡村生态旅游产品旅游产品项目项目休闲观光型爱尔兰乡村旅游、韩国观光农园王瑞花张兵尹弘农务参与型美国农场、台湾农业学校综合型波兰生态农业旅游乡村生态乡村生态旅游资源旅游资源特征特征农田、农业型日本饭山市张宁朱秀秀宋金平庄园美国庄园博物馆法国酒庄开发经营开发经营主体主体非政府组织主导型英国南澎布鲁克増艳社区主导型南非洛克泰尔湾公司主导型泰国北碧府4.2国内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随着乡村生态旅游的蓬勃发展,国内学者对乡村旅游的相关研究也进一步细分,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谢花林(2002)提出乡村生态旅游分为观光型(观光农业园,景观农业)、民俗性(民族乡寨,特色村寨)和休闲型34。

刘静怡(2010)在其硕士毕业论文中探析了乡村生态旅游开发模式,认为以市场需求划分,乡村生态旅游分为农业观光型模式、休闲娱乐型模式、乡村体验型模式、科普教育型模式、原生态旅游模式;以经营管理主体划分,乡村生态旅游分为政府主导开发模式、企业主导开发模式、乡村集体主导开发模式、村民自主开发模式和混合型开发模式35。

此外,还有一些学者从乡村旅游产品、旅游资源特征等各个不同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分类(如表2)36373839404142。

9表表2国内国内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列表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研究列表研究视角研究视角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作者作者发展动力与发展动力与机制机制政府推动型、市场驱动型、混合成长型戴斌、周晓歌、梁壮平地方政府主导型、外来投资主导型、乡村集体组织主导型池静、崔凤军乡村生态旅乡村生态旅游资源特征游资源特征主题农园与农庄发展模式、传承地方性遗产之乡村主题博物馆发展模式、乡村民俗体验与主题文化村落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基地化之乡村俱乐部、现代商务度假与企业庄园模式、农业产业化与产业庄园发展模式、区域景观整体与乡村意境梦幻体验模王云才村落居民模式、民俗风情旅游模式、田园生态模式、综合模式陈晨农村依托型(以农村聚落、农民生活为依托)农田依托型(以农田、苗圃、茶园、花园、果园、林园等为依托)农园依托型(以“三高”农业园为依托)邹统钎综合型综合型三圣乡-村落式乡村旅游集群发展模式、郭县友爱镇-园林式特色农业产业依托模式、青城后山农家乐-庭院式休闲度假景区依托模式、洛带-古街式民俗观光旅游小城镇型马勇、赵蕾等依托大中城市的城乡互动模式、依托大型景区的联合开发模式、依托特色村寨的社区参与模式叶林红5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存在问题5.1对乡村生态旅游的认识不明确乡村生态旅游作为一个年轻的学科领域,其基础理论相对薄弱。

我国对于乡村生态旅游内涵的研究还存在一定的分歧,不少人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走向大自然,或者把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与乡村旅游、生态旅游的定义混淆,从而忽视了乡村生态旅游的环境教育和乡土文化保护意义。

5.2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方法单一与国外相比,国内对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时间较晚,领域也较窄,同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行为学等学科的结合研究较少,从而在客观上降低了研究成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其社会影响力。

同时,由于受宏观机制等因素的制约,很10多乡村生态旅游研究成果仅作为学术论文形式出现,很少也很难用于指导区域旅游开发实践。

5.3对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没有系统总结虽然国内众多学者都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进行研究,但大都停留于概念探索和区域规划研究的初期阶段,各自从自己角度出发探讨适合当地使用的模式,没有系统地总结出适合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各类模式,因此无法为其他地区发展乡村生态旅游提供模式选择、对比和借鉴。

5.4对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多为定性研究,定量研究过少我国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发表的文献多为定性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特征、类型、规划开发、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理论研究不成熟,多为实践性质的研究。

而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定量研究过少,缺乏客观科学的规划标准与管理模型。

6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展望乡村生态旅游是生态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旅游业发展的新趋势。

但目前对于乡村生态旅游的研究存在很多问题及需要深入研究的方面。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检索和阅读,本文认为乡村生态旅游研究应该重视以下几个方面:

6.1明确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乡村生态旅游的概念研究具有非常高的重要性和指导意义。

尽早明确乡村生态旅游的定义以及相关概念的界定,有利于在乡村实践调查和保护开发中更有针对性,有利于学术理论研究的深入进步,更有利于不断改进和完善并逐渐形成该领域的科学学科体系。

6.2借鉴国外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经验很多发达国家的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已经比较成熟,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乡村生态系统设立和社区参与共建等很多方面形成了较多研究成果。

我国的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关于外国经验借鉴的对比性研究还不是很多,该方面值得进一步加强,有利于我国乡村生态旅游实践与理论的共同发展。

6.3增加对乡村生态旅游的定量研究目前,我国对乡村生态旅游问题的研究大部分还处于定性研究阶段,对一些问题只是泛泛而谈,缺乏深入细致地研究。

现代乡村生态旅游在规划与开发上需11要更多的定量分析和实证研究,以便于真正弄清楚乡村生态旅游中各相关要素的主次要关系和决定程度,以便于构建更加科学和合理的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程序和管理决策模型。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吕军,张立明.中外乡村旅游研究的比较J.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5

(2):

67-69.2金茨萍,金一萍,黄郁成.国外乡村旅游的理论与实践J.文化研究,2007(10):

91-97.3蒋国惠.浅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问题J.云南农业教育研究,2006(4):

44-47.4世界旅游组织.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M.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1997.5BramwellB,LaneB.RuralTourismandSustainableRuralDevelopmentM.UK:

ChannelViewPublications,1994.6Butler,R.,Hall,C.m.,&Jenkins,J.(Eds.).TourismandRecreationinRuralAreasM.Wiley:

Chichester,1998:

4.7AdinaL.Negrusa,SmarandaA.Cosma,MariusBota.RomanianRuralTourismDevelopmentaCaseStudy:

RuralTourisminMaramuresJ.InternationalJournalofBusinessResearch,2007(7).8杨旭.开发“乡村旅游”势在必行J.旅游学刊,1992,7(02):

38-41.9姚素英.浅谈乡村旅游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7(03):

42-46.10王兵.从中外乡村旅游的现状对比看我国乡村旅游的未来J.旅游学刊,1992

(2):

38-42.11张洁.乡村旅游及相关概念辨析J.国土绿化,2005(11):

13.12刘德谦.关于乡村旅游、农业旅游与民俗旅游的几点辨析J.旅游学刊,2006,21(3):

12-19.13何景明,李立华.关于“乡村旅游”概念的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125-128.14何景明.国外乡村旅游研究述评J.旅游学刊,2003(01):

76-80.15CeballosLascurainH.theFutureofEcotourismJ.MexicoJournal,1987

(1):

13-14.16谢花林,刘黎明.开发乡村生态旅游探析J.生态经济,2002(12):

69-71.17程道品.生态旅游开发模式及案例M.北京:

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

2-3.1218张广瑞.生态旅游:

理论辨析与案例研究M.北京: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4.19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M.北京:

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20严力蛟.生态旅游学M.北京: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7.20-23.21王嘉学,谢洪忠.云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模式初步探讨J.昆明大学学报,2005

(1):

12-14.22刘德谦.面对城市化进程的乡村旅游选择A.2006乡村旅游国际论著论文集C.2006:

292-295.23曹瑞祺,寇明婷.乡村生态旅游规划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

13413-13415.24熊红英.乡村生态旅游与农业可持续发展J.决策与信息,2008,9(45):

118-119.25寇明婷,李录堂,陈凯华.乡村生态旅游的深层研究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0(02):

97-95.26许金华.成都市周边乡村生态旅游研究J.四川林业科技,2010,12(06):

64-67.27张梦娇.乡村生态旅游规划与景观设计研究以寒江峪村为例D.河北:

燕山大学,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IT计算机 > 计算机软件及应用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