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36464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36 大小:1.58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冀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分类总复习知识点+练习题.pdf

小学数学小学数学总复习总复习冀教版六年级上册东里长小学东里长小学王静王静2016/112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圆圆和扇形和扇形+第四单元第四单元圆的周长和面积圆的周长和面积一、知识回顾:

一、知识回顾:

1、概念:

1)圆心:

圆中心的一点叫做圆心。

圆规画出圆以后,针尖固定的一点就是圆心,通常用字母O表示,圆心决定圆的位置。

2)直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叫做直径。

一般用字母d表示。

直径是一个圆内最长的线段。

3)半径:

连接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叫做半径。

一般用字母r表示。

把圆规两脚分开,两脚之间的距离就是圆的半径。

4)圆心角:

顶点在圆心,两条半径组成的AOB,叫做圆心角。

5)扇形:

扇形是由两条半径和圆上的一段曲线围成的。

扇形都有一个角,角的顶点是圆心。

6)弧:

圆上A、B两点间的部分叫做弧,读作:

弧AB。

7)圆的周长:

围成圆的曲线的长叫做圆的周长。

周长与圆的直径有关,圆的直径越长,圆的周长就越大。

C=2r=d8)圆的面积:

圆所占平面的大小叫做圆的面积。

S=r29)圆周率:

任意一个圆的周长与它的直径的比值是一个固定的数,我们把它叫做圆周率。

用字母(pai)表示。

圆周率是一个无限不循环小数。

在计算时,一般取3.14。

在判断时,圆周长与它直径的比值是倍,而不是3.14倍。

世界上第一个把圆周率算出来的人是我国的数学家祖冲之。

2、圆的特点1)圆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圆有无数条对称轴,任何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2)同一个圆内,有无数条半径,有无数条直径,直径等于半径的两倍,即d=2r。

3)圆心确定圆的位置,半径确定圆的大小。

4)弧长是圆的一部分,扇形是圆面积的一部分。

5)扇形一定是圆的一部分,而圆的一部分不一定是扇形。

6)周长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面积最大;面积相等的平面图形中,圆的周长最短。

3、圆规画圆步骤:

1)把圆规两脚分开,定好两脚间的距离(即半径)。

2)把有针尖的一只脚固定在一点(即圆心)上。

3)把装有铅笔尖而定一只脚旋转一周,就画出一个圆。

4、圆的面积推导:

圆可以切拼成近似的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与圆的面积相等(即S长方形S圆);长方形的宽是圆的半径(即br);长方形的长是圆周长的一半(即aC2=r)。

即:

S长方形abS圆rrr2所以,S圆r2注意:

切拼后的长方形的周长比圆的周长多了两条半径。

C长方形2r2r=C圆d二二、典型例题、典型例题1、几个直径和为n的圆的周长=直径为n的圆的周长(如图)几个直径和为n的圆的面积1:

100。

2)在同样图幅上,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图内表示的内容越详细,精度越高;比例尺越小,地图上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反映的内容越简略,精确度越低。

【解决问题】较下列比例尺的大小1/500000五万分之一图上1厘米等于实地距离30千米4、根据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计算】在比例尺1:

20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座大桥的长度是7.2厘米。

这座大桥的实际长度是多少米?

【计算】在比例尺是1/5000的地图上,量得一所学校的平面图长6厘米,宽4厘米。

这所学校实际占地面17学校积是多少平方米?

5、根据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计算】实际距离240千米,画在比例尺是1:

8000000的地图上,应画多少厘米?

【计算】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60米,宽120米。

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4000的地图上,长和宽各应画多少厘米?

【计算】原比例尺为1:

50000的一幅地图,现在改为用1:

20000的比例尺重新绘制,原地图中4.8cm的距离,在新地图中应该画多少厘米?

6、应用比例尺画图:

1)确定比例尺。

2)根据自己选择的比例尺计算出平面图上的距离。

3)画图。

【画图】学校要建一个长80m、宽60m的长方形操场,画出操场的平面图。

(比例尺1:

2000)【画图】小明家在学校正西方向,距学校200m;小亮家在小明家正东方向,距小明家400m;小红家在学校正北方向,距学校300m,在下图中画出他们三家和学校的位置平面图。

(比例尺1:

20000)三、强化训练三、强化训练

(一)填空

(1)比例尺1800,它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倍。

(2)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50000倍,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3)如果一幅图上的1厘米距离,表示实际距离是300米,那么这张图的比例尺是()(4)如果将一个长6cm,宽3cm的长方形:

如果按4:

1放大,放大后的长方形长()cm,宽()cm,面积()cm2;如果按1:

3缩小,缩小后的长方形长()cm,宽()cm,面积()cm2.(5)在一幅比例尺是1:

1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北京与深圳之间的距离是26厘米。

北京与深圳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千米。

(6)A、B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大约是600千米,把它们画在一幅比例尺是1:

10000000的地图上,它们之间的图上距离是()厘米。

(7)04080米改写成数值比例尺是()。

(二)选择

(1)一张图纸的比例是1000:

1,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哪个大?

()A一样大B实际距离大C图上距离大

(2)1240000000表示图上1厘米,实际是()千米。

A24B240C2400(3)下列四个比例尺中,最小的是()A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00千米B1/50000C五十万分之一D1:

1000000(4)在比例尺为1:

40000000的地图上,3厘米代表的实际距离是()A400千米B120千米C1200千米D12千米18(5)在中国政区图上,量的北京到广州的直线距离是5.8厘米,两地的实际距离约为1856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A1:

1856B1:

320C1:

32000000D1:

3125(6)第二实验小学新建一个长方形游泳池,长50米,宽30米。

选用比例尺()画出的平面图最大;选用比例尺()画出的平面图最小。

A、11000B、11500C、1500D、1:

100(7)图上距离()实际距离。

A一定大于B.一定小于C.一定等于D.可能大于、小于或等于(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比例尺是一种尺子。

B.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相比,叫做比例尺。

C.由于图纸上的图上距离小于实际距离,所以比例尺小于1。

(9)在一幅比例尺是1:

1000000的地图上,用()表示60千米。

A0.6厘米B.6厘米C.60厘米(三)判断实际距离一定比图上距离大。

()在比例尺是10:

1的图纸上,2厘米的线段表示零件实际长度是20厘米。

()比例尺的前项总是1。

()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

500m。

()比例尺是一种测量的工具。

()把长方形操场画在1:

10000的图上,图上操场的面积缩小到原来的110000。

()(四)解决问题1、2、把比例尺1:

6000000画成线段比例尺:

3、正方形按2:

1放大;长方形按1:

2缩小;三角形按3:

1放大。

4、一条水渠长25千米,在一幅地图上长5厘米。

求这幅地图的比例尺5、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北京到上海是3.5厘米。

北京到上海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6、在一幅比例尺是30:

1的图纸上,一个零件的图上长度是12厘米,它的实际长度是多少毫米?

(用比例解)197、在一幅地图上,用5厘米的距离表示实际距离1500千米。

在这幅地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3.5厘米,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

一条640千米的高速公路,在这幅地图上是多少厘米?

8、在一幅比例尺是1:

6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离是40厘米。

一辆汽车从甲城到乙城,要求4小时到达,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9、在比例尺是1:

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沈阳和重庆两地相距6厘米。

如果甲、乙两辆汽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出发,甲车每小时行48千米,乙车每小时行42千米。

几小时后两车能相遇?

10、在比例尺是1:

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4厘米。

在比例尺是1:

8000000的地图上,济南到青岛的距离是多少厘米?

11、学校有一块长方形的操场,长是80米,宽是50米,把它画在一幅平面图上,长画了16厘米,宽应当画多少厘米?

12、在一幅比例尺为1:

500的平面图上量得一间长方形教室的长是3厘米,宽是2厘米。

求这间教室的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

13、小丹在比例尺是1/100的房屋设计图上,量得自家房屋平面图长16厘米,宽8厘米。

小丹的爸爸准备把房屋的地面铺上边长为0.8米的地砖,大约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

如果每块地砖需12元钱,小丹家买地砖需要多少钱?

14、在比例尺是1:

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10厘米,甲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3小时后两车相遇。

已知甲乙两车的速度比是2:

3,求甲乙两车的速度各是多少千米?

15、篮球场长28m,宽15m。

用1:

500的比例尺在下面画出它的平面图(只画出边界)20第第七七单元单元扇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一、知识回顾:

一、知识回顾:

(一)扇形统计图的意义:

用整个圆的面积表示总数,用圆内各个扇形面积表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也就是各部分数量占总数的百分比(因此也叫百分比图或圆形图),该图可清楚地表示各部分同总数间的关系。

(二)常用统计图的优点:

1、条形统计图:

可以清楚的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

2、折线统计图:

不仅可以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可以清晰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3、扇形统计图:

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

(三)扇形的面积大小:

在同一个圆中,扇形的大小与这个扇形的圆心角的大小有关,圆心角越大,扇形越大。

(因此扇形面积占圆面积的百分比,同时也是该扇形圆心角度数占圆周角度数的百分比。

)(四)制图步骤1、制作条形统计图的步骤是:

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2)作图定标尺先画纵轴,确定一定的比例(即标尺),作为长度单位;再画横轴,纵、横轴的长短要适中3)画直条条形的宽度、间隔要一致4)写上条形统计图的总标题、制图日期及数量单位2、制作折线统计图的步骤是:

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数据2)先画纵轴,后画横轴,纵、横都要有单位,按纸面的大小来确定用一定单位表示一定的数量3)根据数量的多少,在纵、横轴的恰当位置描出各点,然后把各点用线段顺序连接起来3、制作扇形统计图的步骤是:

1)根据统计资料,整理或计算出必要的数据(包括部分占整体的百分数)2)根据数据,算出各部分扇形圆心角的度数3)根据需要,取适当的半径画圆,用量角器依次按圆心角把圆分成几个扇形4)标上每部分的内容及占总体的百分数用虚线、实线或不同颜色将各部分区分开来二、二、强化训练强化训练1、填空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系,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右图是一件毛衣各种毛占总重量的统计图,根据右图回答问题。

棉的含量占这件衣服的()%。

()的含量最多,()的含量最少。

兔毛含量比涤纶少占总数的()%。

这件毛衣重400克,羊毛有()克,兔毛有()克,羊毛比兔毛多()%。

二、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主要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选择()统计图。

A、条形B、折线C、扇形灯塔村去年上半年总收入中农业收入占55%,副业收入占35%,其它收入占10%。

将此制成一个扇形统计图,其中扇形面积最大的是()。

A、农业收入B、副业收入C、其它收入某班在一次考试中,得优的有20人,得良的有15人,及格的有12人,不及格的有3人。

得优的占全班总人数的()。

A、40%B、30%C、24%棉7%兔毛8%涤纶25%羊毛60%21扇形统计图甲中女生占56%,扇形统计图乙中女生占45%,甲乙两个统计图中所表示的女生人数()。

A、甲比乙多B、甲比乙少C、不能确定三、细心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3分,共15分)从折线统计图里不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在一副条形统计图里,直条越宽,表示数量越多。

()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清楚。

()如果要表示女生人数占总人数的48%,可以绘制成条形统计图。

()条形统计图是根据折线的上升和下降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的图形。

()四、解决问题1、下图是某学校教师喜欢看的电视节目统计图。

(1)实验小学喜欢走进科学栏目的老师占百分之几?

(2)喜欢的大风车的老师比喜欢焦点访谈的多20人,实验小学一共有多少老师?

(3)喜欢新闻联播的和喜欢走进科学的一共有多少人?

2、食品公司2009年上半年生产情况统计图2009年7月

(1)()月份的产量最高,()月份的产量最低。

(2)上半年平均月产量是多少吨?

(3)六月份产量比一月份增长百分之几?

3、电视机厂去年第四季度产量用下图表示。

已知十月份的产量是十一月份的85,十二月份比十月份增产25

(1)十一月、十二月各生产多少台?

(2)在图上标出十一月、十二月的产量,并完成折线统计图。

22第第八八单元单元探索乐园探索乐园一、知识回顾:

一、知识回顾:

(一)找次品:

1、找次品的最优策略:

(1)把待测物品分成3份;

(2)能够平均分成3份就平均分成3份,如9(3,3,3);不能平均分成3份的,要使3份每份分得尽量平均,如7(2,2,3)2、用天平称量找次品时,所测物品的数目与测试的次数有以下关系(只含一个次品,已知次品比正品重或轻):

要辨别的物品数目保证能找出次品需要的次数231492102732881482243524472963、一般地,用天平称量n次,能判断出研究对象的最多个数Y=3n。

一般地,用天平称量法找次品,当研究对象的个数Y满足关系式3n-1Y3n时,最少要称量n次才能保证找出次品。

4、顺口溜:

一个次品在其中,知道次品重或轻,3的倍数分3份,不能均分相差一,放入天平称一称,次品立即现原形。

5、注意:

问题是可能找出还是至少几次能找出;次品重或轻的情况是否知道。

(二)找正方体的相对面正方体有6个面,且这6个面都是完全相同的正方形。

无论是在立体图形上或是在平面展开图中,面与面之间都有相对和相邻两种关系,并且面与面之间满足“相邻不相对,相对不相邻”的原则。

因此,在正方体的6个面中,每1个面都必然和4个面相邻,和1个面相对。

所以,寻找寻找正方体的相对面,通常应该从分析出现次数最多的面入手。

(三)逻辑推理基本方法:

假设法、列表法、图表法、归纳推理等。

课内典型题目攻克方法:

1、找矛盾项:

“只有一真或只有一假”类题型,找出矛盾项,则矛盾项中必有一真或一假,从而再去推理其他项的真假情况,进而解决问题。

2、列表:

文字描述条件,且真假情况全部告知,或告知一部分。

二、典型例题二、典型例题1、有7瓶药片,其中1瓶中少2片,应该怎么分,称的次数最少而且保证能找出次品?

2、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写着A、C、D、E、F、I与A相对的面是_,与E相对的面是_,与I相对的面是_3、甲、乙、丙三个孩子踢球打碎了玻璃窗,甲说:

“是丙打碎的”。

乙说:

“我没有打碎玻璃窗”,丙说:

“是乙打碎的。

”他们当中只有一个人说了谎话,到底是谁打碎了玻璃窗?

4、甲、乙、丙、丁四位同学的运动衫上印了不同的号码。

赵说:

甲是2号,乙是3号;钱说:

丙是4号,乙是2号;孙说:

丁是2号,丙是3丙;李说:

丁是1号,乙是3号。

又知道赵、钱、孙、李每人都说对了一半,那么,丙的号码是()号。

三、强化训练三、强化训练1、6颗外观一样的铁珠,其中1颗比其他5颗稍轻一些,用天平秤2次就保证能找出这个稍轻的铁珠,下列分法正确的是()A.按(2,2,2)分成三份B.按(3,3)分成两份C.A、B两种方法都正确232、如图,这三幅图是一个正方体不同的侧面,六个面上分别写着A、B、C、D、E、F,则写有字母C的对面上的字母是()3、地理课上,老师挂出一张没有注明省份名称的中国地图,其中有五个省份分别编上了1至5号,让大家写出每个编号是哪一个省A答2号是陕西,5号是甘肃;B答2号是湖北,4号是山东;C答1号是山东,5号是吉林;D答3号是湖北,4号是吉林;E答2号是甘肃,3号是陕西这5名同学每人都只答对了一个省,并且每个编号只有一个人答对,问1至5号各是哪个省?

4、一次游泳比赛,由甲、乙、丙、丁四个人参加决赛,赛前他们对比赛各说了一句话。

甲说:

我第一,乙第二。

乙说:

我第一,甲第四。

丙说:

我第一,乙第四。

丁说:

我第四,丙第一。

比赛结果无并列名次,且各人都只说对了一半。

那么,丁是第()。

5、三月雷锋日,喜羊羊,懒羊羊,暖羊羊中有一人做了好事,他们各自说了一句话,其中只有一句话是真的。

喜羊羊说:

是懒羊羊做的懒羊羊说:

不是我做的暖羊羊说:

也不是我做的慢羊羊心想:

到底是谁做的好事呢?

请你帮它分析一下,做好事的是谁?

_6、桌子上摆着金匣子、银匣子和铜匣子。

金匣子上写着一句话:

“珠宝不在此匣中”,银匣子上写着一句话:

“珠宝在金匣中”,铜匣子上写着一句话:

“珠宝不在此匣中”。

现已知道,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话是真的,那么()。

A珠宝在金匣中B珠宝在银匣中C珠宝在铜匣中D珠宝不在任何匣中7、有8个外观一样的乒乓球,其中有一个是次品,次品比其他球轻一些,用天平最少称几次才能保证找到次品?

8、甲、乙、丙三个学生分别戴着三种不同颜色的帽子,穿着三种不同颜色的衣服去参加一次争办奥运会的活动,已知:

(1)帽子和衣服的颜色都只有红、黄、蓝三种;

(2)甲没戴红帽子,乙没戴黄帽子;(3)戴红帽子的学生没有穿蓝衣服;(4)戴黄帽子的学生没有穿红衣服;(5)乙没有穿黄色衣服。

试问:

甲、乙、丙三人各戴什么颜色的帽子?

穿什么颜色的衣服?

9、小明、小华、小强、小英和小兰同坐一排,小华、小强和小兰各讲了三句话。

(1小华:

有两个人在我和小强之间。

小明离小强最近。

我和小兰相邻。

(2)小强:

我和小兰相邻。

我也和小华相邻。

有两个人在我和小华之间。

(3)小兰:

我离小强最近。

我和小华相邻。

有一个人在我和小明之间。

如果每个人的三句话中只有两句是真话,问:

坐在正中位置的是谁?

10、A、B、C、D、E、F六个选手进行乒乓球单打的单循环比赛(每人都与其他选手比赛一场),每天同时在三张球台各进行一场比赛。

已知第一天B对D,第二天C对E,第三天D对F,第四天B对C。

问:

第五天A与谁对阵?

另外两张球台上是谁与谁对阵?

241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圆和扇形圆和扇形一、填空1、圆的半径扩大为原来的5倍,它的直径扩大为原来的()倍。

2、在我们学过的平面图形中,()、()、()、()、()、()都是轴对称图形。

其中,对称轴最多的是(),它有()条对称轴。

3、一个长方形长8厘米,宽5厘米,在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圆规两脚间的距离是()。

二、判断1、两个圆组成的图形一定是轴对称图形。

()2、圆的直径是圆的对称轴。

()3、扇形是圆的一部分。

()4、圆的一部分就是扇形。

()5、直径相同的两个圆成轴对称。

()6、直径的长度是半径的两倍。

()7、半圆有无数条对称轴。

()8、直径是半径的2倍。

()9、两端都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

()10、一个圆分成四份,每份都是圆心角是90度的扇形。

()三、画图先画一个外直径是4厘米,内直径是3厘米的圆环,再在圆环中画一个扇形环,并涂上阴影。

四、选择1、通过圆心并且两端都在圆上的()叫做直径。

A.直线B.射线C.线段2、在圆上有一条线段长5厘米,则这个圆的半径是()A.2.5厘米B.5厘米C.无法判断3、在同一个圆,()决定了扇形的大小。

A.圆心角B.半径C.圆心角和半径五、计算1、有两个圆,大圆的半径是10厘米,小圆的直径是大圆半径的4/5,小圆的半径是多少?

2、一个正方形的面积是36平方分米,在它里面画一个最大的圆,圆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3、紧贴一个半径为5厘米的圆外面画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面积是多少?

4、妈妈准备给家里的圆形餐桌买一块正方形桌布,这块桌布盖住圆桌后,四角恰好刚刚接触地面。

小明量了量餐桌高1米,桌布对角线长3米,这个圆形餐桌的直径是多少?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比和比例比和比例一、填空1、如果5a=6b,那么a:

b=():

();如果1/2x=1/3y,那么x:

y=():

(),y/x=()/();如果ab=cd,那么b:

d=():

();如果女生人数的1/5与男生人数的1/6相等,那么女士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

2、平行四边形相邻的两条边的高分别是12和18,那么这两条边的比是()3、有一批化肥,甲用5天运完,乙用6天运完。

甲、乙两人所用的时间比是(),工作效率比是()。

4、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8,甲、乙两数的最简整数比是():

()。

25、有一个直角三角形,其中两个锐角的度数比是2:

3,这两个锐角的度数分别是()度和()度。

6、5:

6的比值是(),如果前项乘3,要是比值不变,后项应加()。

7、如果a:

5=4:

b,那么ab=();如果4x=9y,那么x:

y=()。

8、甲数的1/2和乙数的1/3相等,甲:

乙=()。

9、16的约数有(),请你选取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

10、一个比的比值是8,如果前项乘2,后项不变,比值是();如果前项不变,后项乘3,比值是()。

二、判断1、苹果和梨的质量比是8:

5,苹果的质量是梨的5/8。

()2、一场足球赛的比分是2:

0,因此比的后项可以是0。

()3、小强的身高1米,爸爸的身高170厘米,爸爸和小强的身高比是170:

1。

()4、小明和小莉今年的年龄比是6:

7,两年后,他们的年龄比不变。

()5、把一根木料锯成10段,锯每段所用的时间是锯完这根木料所用时间的1/10。

()6、如果a与b的比是3:

1,那么a就是b的3倍。

()7、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比值不变。

()8、在比例里,如果两个内项乘积是1,则两个外项互为倒数。

()9、5米与10米的比值是0.5米。

()10、如果8A=7B,则B:

A=8:

7。

11、在比例里,两内项的积与两外项的积相差为0。

()三、选择1、甲、乙两人各走一段路程,时间比是4:

5,速度比是5:

3,则的路程比是()。

A,3:

4B.12:

25C.20:

152、一个比的前项扩大为原来的3倍,后项缩小为原来的1/3,这个比的比值()。

A.不变B.扩大为原来的9倍C.缩小为原来的1/33、含糖1/5的糖水,糖和水的比是()A.1:

6B.1:

5C.1:

44、甲数的4/7等于乙数的3/5,甲数和乙数的比是()。

A.21:

20B.20:

21C.12:

355、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减数的4/5,减数与被减数的比是()。

A.1:

5B.4:

9C.5:

96、比的前项扩大为原来的2倍,后项缩小到原来的1/4,比值()。

A.缩小到原来的1/2B.扩大到原来的2倍C.扩大到原来的8倍7、甲、乙、丙三人的工作效率比是6:

5:

2,如果甲每天比丙多做24个零件,那么甲、乙、丙一天共加工()个。

A.36B.12C78四、判断下面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15/3:

2/5和36分钟:

1/3小时五、计算1、在A医院,甲种药有20人接受实验,结果6人有效;乙种药有10人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