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硫酸的性质》说课稿.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373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浓硫酸的性质》说课稿.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浓硫酸的性质》说课稿.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浓硫酸的性质》说课稿.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浓硫酸的性质》说课稿.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浓硫酸的性质》说课稿.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浓硫酸的性质》说课稿.doc

《《浓硫酸的性质》说课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浓硫酸的性质》说课稿.doc(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浓硫酸的性质》说课稿.doc

《浓硫酸的性质》说课稿

化学科陈泽东

一、教材分析

“氨硝酸硫酸”是人教版高中化学新教材必修1“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第四节的内容。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重要的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今后在工作、生活中经常要接触,需要了解和应用的基本知识。

教材把这一节内容放在基本实验和基础理论、以及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之后,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一方面可以形成完整的金属、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知识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巩固离子反应、氧化还原反应等基础知识的作用,在第三章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化合物知识和研究方法,为元素族概念的形成、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元素周期表的形成以及化学反应及其能量变化积累感性认识的材料。

本课的学习内容主要包括稀硫酸的性质及浓硫酸的特性,重点是运用第二章中有关氧化还原知识对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进行分析。

到本章为止,基本完善了高中必修阶段无机物的知识体系,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构建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网络。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在初中时已经学习过浓硫酸的物理性质,在这需让学生在课前复习。

学生在初中就已经接触过稀硫酸,但是本节所介绍的浓硫酸的一些性质与稀硫酸有很大的区别。

比如浓硫酸的强氧化性表现在+6价的硫元素上,可与铜,碳单质反应生成二氧化硫;而稀硫酸的氧化性表现在氢离子上,与活泼的金属反应放出氢气。

因此,在此应慢慢引导学生加以理解并予以区别。

高一学生,在学这节时已经具备了一些鉴别物质的能力,所以对于浓硫酸与碳的反应,可以让学生自己去设计实验,鉴别产物。

这样,不仅可以巩固知识,还可以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培养其实验能力。

对于浓硫酸的脱水性,学生有一定了解,但比较浅显,未做过实验,了解是不全面的,因此可以补充这个特性并做实验(这个实验现象明显),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实验能力

本课的学习内容是高中必修阶段无机物的最后一块内容,学生已对无机物的知识网络有一定的联系,以及能比较熟练的运用氧化还原的知识对氧化还原反应进行分析和联系。

在此块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会依赖所学的氧化还原知识进行分析。

在学习S与浓硫酸的反应时可类比C与浓硫酸的反应,比较学习,增强记忆,这些都是本课设计过程中对学生要求的方向。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硫酸的特性(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复习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深入理解物质的氧化性、还原性。

(2)通过本节课学习后,能归纳总结出硫酸性质以及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浓硫酸与铜反应的演示实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通过实验,对比浓、稀硫酸的性质,掌握“对比”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浓、稀硫酸性质的对比,体会内因与外因、量变与质变、现象与本质的辩证法关系。

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及科学实验方法。

(2)通过对实验装置的探讨,提高实验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难点: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

五、教法学法

做好实验,充分发挥实验的功能。

实验→观察→分析是本节教学的重要手段和方法。

通过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实验,归纳性质,变被动为主动。

高中学生思维活跃、勇于探索、敢于实践,但是他们的逻辑思维并不成熟,实验动手能力还有待提高。

针对这种情况,在教学过程中,为获得;良好的实验效果,教师要明确实验目的,明确实验观察的重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分析、归纳等抽象思维,动手实验,进行推理和综合分析。

六、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学程序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识、创设情景

【引言】硫酸、硝酸和盐酸是我们常说的三大强酸,它们在组成上有什么特点,有什么相似的性质?

【PPT】酸的通性

稀硫酸

盐酸

硝酸

离子方程式

H2SO4=2H++SO42-

HCl=H++Cl-

HNO3=H++NO3-

指示剂

紫色石蕊变红

与碱反应

H++OH-==H2O

与碱性氧化物反应

CuO+2H+==Cu2++H2O

与盐反应

CO32-+2H+==CO2↑+H2O

与金属反应

Fe+2H+==Fe2++H2↑(HNO3不产生H2)

【设问】实验室里用金属与酸反应制取氢气时,往往用稀硫酸或盐酸,而不用浓硫酸或硝酸,为什么?

稀硫酸主要体现酸的通性,那么浓硫酸呢?

硫酸的浓度不同,会不会引起性质上的差异?

复习酸的通性,并通过对比学习本节知识。

创设情景,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实验

探究

1、用玻璃棒蘸取浓硫酸滴在蓝色石蕊试纸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

2、在胆矾晶体中加入浓硫酸,(固体由蓝色变为白色)

观察实验现象

思考

交流

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黑色的物质是什么?

这种现象体现浓硫酸何种特性?

这两个实验体现浓硫酸的何种性质?

拓展

提高

在胆矾晶体由蓝色变为白色的过程中,体现了浓硫酸的吸水性。

石蕊试纸先变红后变黑,黑色物质为炭,浓硫酸使它逐渐变黑的现象称为“炭化”。

这是浓H2SO4酸性和脱水性的体现。

思考

交流

吸水性和脱水性有何区别?

知识

整理

吸水是指吸收物质中本来就有的湿存水(或水蒸气),脱水是指将化合物(主要是有机物)分子中的氢、氧两种元素按原子个数比2∶1(即按水的组成比例)脱去。

浓硫酸的腐蚀性就缘于它的脱水性。

板书:

2.特性

(1)吸水性

(2)脱水性

学生讨论,教师小结

【演示实验】蔗糖炭化:

将一定量的蔗糖放入小烧杯中,加入浓硫酸。

【学生观察现象】①蔗糖由白→黑;②生成的黑色物质呈面包状;③闻一闻有刺激性气味。

【教师启发】解释现象:

①浓H2SO4与蔗糖(C12H22O11)作用,按水分子的组成脱去蔗糖分子中的H、O,生成C和H2O。

【板书】1、硫酸的特性:

吸水性、脱水性

引导学生探究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本质掌握知识。

学生实验

【过渡】“黑面包”疏松多孔是因为蔗糖炭化生成了气体使其膨胀。

那么这种刺激性气体(现象③)是什么气体?

是怎么形成的呢?

【实验】浓H2SO4与C反应。

【学生观察现象】第1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褪色,第2个试管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混浊。

【学生讨论】根据现象推断浓H2SO4与C反应的产物。

【板书】

(1)与非金属反应

2H2SO4(浓)+CCO2↑+SO2↑+2H2O

【提问】根据上述实验,请大家猜想“黑面包”实验产生的气体是什么气体?

【学生讨论、总结】蔗糖脱水炭化生成的C与浓硫酸继续反应生成了CO2和SO2,SO2有刺激性气味,CO2使“黑面包”疏松多孔,就像之前学过的用小苏打发酵面包一样。

【提问】根据浓H2SO4与C反应的产物分析,浓硫酸和C各表现什么性质,作为什么剂?

通过分析写出S与浓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讨论、归纳】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被还原,作氧化剂;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被氧化,作还原剂。

【板书】2、硫酸的强氧化性

2H2SO4(浓)+S===3SO2↑+2H2O

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中培养观察、分析能力。

学生归纳,教师总结,由“教”变“导”。

温故知新,联系实际,灵活学习知识。

巩固已学氧化还原知识,培养学生类比学习的能力。

【过渡】通过上述两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浓硫酸与非金属反应表现出强氧化性,那么与金属呢?

稀H2SO4具有酸的通性,稀H2SO4能否和铜反应?

为什么?

那么,浓H2SO4能否与铜反应呢?

实验探究Cu与浓硫酸的反应

观察现象

实验

分析

铜与浓硫酸反应需什么条件?

请描述实验现象,据实验现象推测反应生成物,试管Ⅱ口部棉团的作用,试写出反应方程式。

学生回答并书写方程式

Cu+2H2O4(浓)CuSO4+O2↑+2H2O

1、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各是何物?

2、反应物的物质的量之比,还原剂与氧化剂物质的量之比各为多少?

3、浓硫酸在反应中的作用是什么?

4、当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硫酸浓度逐渐降低,反应是否会继续进行

通过比较学习,引导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未知现象产生的原因。

应用提高

1、在一定体积的18mol/L的浓硫酸中,加入过量的铜片,被还原的硫酸为0.9mol,则原硫酸的实际体积为()

A、50mLB、大于50mLC、100mLD、大于100mL

思考

交流

上述反应中浓H2SO4的氧化性由其分子中什么原子引起?

稀H2SO4是否具有氧化性?

两者相比有何差别?

分组讨论并回答:

小结

浓硫酸与稀硫酸中溶质都是硫酸,但是由于浓度不同时H2SO4存在的方式不一样,量变引起质变,导致性质的差别。

浓H2SO4的氧化性由其分子中S(+6)(最高价)引起。

稀硫酸也有氧化性,如Zn+2H+====Zn2++H2↑,由H+表现。

本课时重点学习了硫酸的性质。

硫酸是典型的强酸,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等特性。

浓硫酸的强氧化性是我们本节课所学重点

提问

浓硫酸是否也能与铁和铝反应呢?

演示实验

将铁片和铝片投入到冷的浓硫酸中,观察现象;在加热观察现象。

为什么比铜活泼的铁和铝与浓硫酸作用没有明显?

引导学生的得出结论:

因为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使某些金属如铁和铝等表面发生“钝化“阻止进一步反应发生,而加热后铁、铝仍可与浓硫酸反应。

小结:

浓硫酸的性质

1、具有酸的通性

2、特性:

吸水性、脱水性、强氧化性

练习与思考

巩固浓硫酸的性质

七、板书设计

浓硫酸的性质

一、稀硫酸具有酸的通性:

H2SO4====SO+2H+

二、浓硫酸的特性:

(1)吸水性

(2)脱水性

(3)强氧化性

C+2H2SO4(浓)CO2↑+2SO2↑+2H2O

八、教学反思

传统的教学设计都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我觉得要想突显出新课程理念就要在教学设计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学习过程是学生积极主动的过程。

《浓硫酸的性质》这节课就是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探究式新课,在这节课中,我采取提出问题—形成猜想—设计实验方案—归纳总结的思路组织教学内容。

重视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动眼观看,动脑思考,亲身体验得出结论,由学生自主实验探究,将科学探究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让实验成为帮助学生去探究知识的一种手段。

学生获得了实验动手和动脑的训练,实践能力也必将得到提高。

在探究活动中,掌握知识本身并不是学习的唯一目的,学习应该超越所给的知识,进行归类、编码、推理,这在知识的保持和迁移中起重要作用,能够帮助学生独立学习、独立解决问题。

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构建过程。

如何让学生学会自主构建,我认为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参与教与学的全过程。

在课堂上注重培养学生全新的学习方式:

自主、合作、探究,在关注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注重过程体验,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态度和情感,结合化学教学的学科特点,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