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钢过程中氧含量的探讨.pdf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37778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22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炼钢过程中氧含量的探讨.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炼钢过程中氧含量的探讨.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炼钢过程中氧含量的探讨.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炼钢过程中氧含量的探讨.pdf

《炼钢过程中氧含量的探讨.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炼钢过程中氧含量的探讨.pdf(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炼钢过程中氧含量的探讨.pdf

山西科技SHANXISCIENCEANDTECHNOLOGY2009年第3期5月20日出版应用技术炼钢过程中氧含量的探讨姚国平(太原重工铸锻分公司炼钢厂,山西太原,030024)摘要:

炼钢过程中,就氧含量问题经过1年的试验研究,并结合有关专家的观点,探讨了氧含量的变化过程。

在冶炼操作中通过控制影响氧含量的主要因素控制钢中含氧量,从而得到优质钢。

关键词:

氧含量;碳氧关系;碱度;FeO中图分类号:

TF761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46429(2009)03014403整个炼钢过程,就是一个氧化还原过程。

熔炼开始就有意向熔池供氧,增加钢、渣中的氧含量。

随着熔炼过程的进行,又采取各种不同的方法,减少钢、渣中的氧含量,以便使成品钢中的氧含量达到最低限度。

所以在整个熔炼过程中,氧是炼钢的助手,通过它来氧化掉不需要的物质,排除钢中的有害气体,提高钢水温度,从而保证冶炼过程的正常进行。

但是,钢中氧又是影响钢的使用性能的有害元素,影响着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因此氧又是有害物质。

为此又要千方百计的将钢中的氧含量降低到最低限度。

故每一个炼钢工作者必须系统了解氧在整个熔炼过程中的行为,主动控制熔炼过程。

使氧能充分发挥其炼钢助手的作用,又能使钢中的氧含量达到最低限度,保证熔炼出优质钢。

本文将系统地探讨炼钢过程中氧含量的变化及其对冶炼操作的影响。

1影响初炼炉(E8T)熔炼过程中钢水氧含量的各种因素钢水中的各种元素,因为和氧亲和力的大小不同,对钢水中的氧含量有着不同的影响。

熔炼开始时,在当时的温度下,和氧亲和力大于碳的元素,首先被氧化。

所以当钢水中这些脱氧能力强的元素含量较高时,钢中氧就决定于这些脱氧元素的含量。

随着这些脱氧元素很快被氧化,钢水中这些脱氧元素为微量时,钢中的氧含量就主要决定于钢水中的含碳量。

以后的整个熔炼过程中,在脱氧元素加入之前。

钢水中的含氧量都主要决定于钢水的含碳量。

碳的氧化受当时供氧速度的影响,所以钢中的氧含量同样也受着当时钢渣温度的影响。

炉渣碱度、熔池深度、炉底状况、供氧能力都影响着当时钢水中的氧含量。

2碳、氧反应平衡条件的讨论钢水中的氧含量决定于钢水中的碳含量。

讨论碳、氧平衡条件,以及影响碳氧平衡条件的因素,才能了解熔炼过程中钢氧含作者简介:

姚国平,男,1973年9月出生,1996年毕业于太原理工大学,工程师,030024,山西省太原市收稿日期:

20090315144量的实际情况。

在炼钢过程中,碳、氧反应是按下列反应式进行的:

c+0:

cOc0一CO根据马金尔和启普曼的研究,C、O平衡常数是随着温度变化而变化的。

这里按炼钢温度来考虑C、O反应的平衡常数。

讨论的温度为1550oC一1650oC。

C、O反应平衡方程式为:

cCo3P00:

00033当=1atm时,C0=00033根据按上述平衡方程式和马金尔一启普曼实验曲线画出的C、O反应平衡曲线见图1所示:

006005004003002也00l0I一1111、F-010203040506070S09I0含碳量C图1C、O反应平衡曲线曲线I马金尔一启普曼实验曲线,曲线按cO=00033计算曲线。

在炼钢实际过程中,c、Co反应的位置在钢液和炉底接触处的粗糙表面进行,而氧的来源是从炉渣经钢液向下传递,所以从熔池底部到钢渣接触面上的整个熔池高度有一个氧浓度梯度。

在钢液和炉底的接触处,当温度适合时,C、0反应速度很快,该处的氧浓度接近于平衡值。

3在初炼炉(EBT)中实测的碳氧关系不同含碳量的钢水,在实际熔炼过程中,实测的C、O关系和cO=00033曲线的比较图见图2所示:

由图2可知,在实际熔炼过程中,接近熔池底部,钢中氧含量仅略高于平衡值。

高碳钢的氧含量都在001左右。

只有碳低姚国平:

炼钢过程中氧含量的探讨2009年第3期5月20日出版于03时,氧含量才急剧上升。

而碳低于01时,钢中氧含量达到004以上。

一0一瓣托06050403020l-;jlf。

;O010203040_5(070809101I1213含碳挝co一表示熔化后;一表示氧化期圈2实测C、O关系曲线4各阶段钢中含氧量的实测数值41三炉低碳钢(化清后碳含量小于040)低碳钢在初炼炉(EBT)熔化后CO4时,钢中含氧量在O02上下。

随着氧化过程的进行,钢中碳继续下降,而钢中氧就逐渐增加。

到氧化终了时,碳含量在01上下,而氧含量达到最高值006上下。

偏心低出钢进行部分沉淀脱氧和加还原渣,在精炼包中氧含量开始下降,此时为0055上下。

上精炼炉(LF+VD)后,随着还原T作的进行钢中氧继续下降,用碳粉还原后,钢中氧为003上下,此时,接近于C、O平衡值。

用矽铁粉还原后,钢中氧继续下降,此时低于C、O平衡值,氧含量为002上下。

喂铝丝脱氧进真空前钢中氧含量为O01,真空后根据钢中残铝喂铝后氧含量逐渐降N4,于O005,浇注时钢流取样及成品钢中氧略有升高。

42四炉中碳钢整个熔炼阶段,钢中氧含量由于钢中碳含量高于低碳钢,所以各阶段钢中含氧量同样也低于低碳钢的情况。

在中碳钢中,熔化后钢中氧含量为00050015,氧化终了时为002004,加还原渣后为0015002,焦炭粉还原后为001O015,硅铁粉还原后为00050,015,喂铝丝脱氧进真空前钢中氧含量为O01,真空后根据钢中残铝喂铝后氧含量逐渐降到小于0,005,浇注时钢流取样及成品钢中氧也略有升高。

43四炉高碳钢对于高碳钢的熔炼,在整个熔炼过程中钢中含氧量几乎相似。

高碳钢熔化后,钢中氧含量小于O01,氧化终了接近于001。

加还原渣后约为0006,碳粉还原后约为0004,硅粉脱氧后也为0004,喂铝丝脱氧进真空前钢中氧含量为O01,真空后根据钢中残铝喂铝后氧含量逐渐降N4,于0005,浇注时钢流取样及成品钢中氧也略有升高。

由七述3种情况看,在熔炼过程中,当脱氧元素微量时,正常沸腾的钢液中,氧的含量决定于当时钢水的含碳量,且高于平衡值。

随着钢液中碳含量的降低,钢液中氧含量增加。

这一结论从理论推算到实际测定都可以得到充分证明。

5钢渣间氧扩散平衡值的计算炼钢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是多项反应,要了解钢中氧含量的变化,必须研究钢渣间的氧平衡问题。

渣中的氧与氧的活度系数有关,氧的活度系数与温度、碱度和渣中FeO的含量有关。

钢渣间扩散氧平衡值的计算:

平衡常数:

=【O,qL与温度的关系:

l0:

一6_+0756affol=fFeO)r,r为活度系数酸性渣口=(FeO),r=1碱性渣的活度系数与渣的碱度、渣中的FeO含量有关。

FeO的活度与其浓度的关系(CaOSiO:

2):

根据计算,在l600、碱度为2时,L=O005;在1600、碱度为4时,L=00026。

6确定初炼炉和精炼炉炉渣碱度数值的依据在编制冶炼工艺时,一般都规定初炼炉(ERT)中的炉渣碱度应保持在1822之间,精炼炉中的炉渣碱度为34。

氧化期的主要目的就是氧化掉一切有害物质,因此要创造条件增强向钢水供氧的能力,而还原期是为了脱去钢水中的氧。

下面来说明规定碱度的依据。

当碱度为1620时,r值最大当渣中FeO为一定值时,q也为最大。

所以在初炼炉(EBT)中的熔渣保证1620的碱度,就能最大限度地向熔池供氧。

因此在脱硫和脱磷任务不大时,保持1620的碱度进行氧化是最合理的。

当为了保证有一定的脱硫脱磷能力时,一般规定碱度为182,2是最为合理的。

当碱度为4时,r为1,钢渣间的平衡常数为最小,这有利于钢水脱氧。

(FeO)04时,如果碱度为2或为4时,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区别。

所以在精炼炉中,如果渣中氧化铁的含量为0-4,得到平衡时,若渣的碱度为2时,钢中的氧含量为0044;碱度为4时,则钢中氧含量为0000904。

因此在精炼炉中规定34的碱度是合理的。

但是在精炼期钢渣间的氧不可能达到平衡值,所以金属含氧量一般不会低于00010002。

7还原渣使用硅铁粉的讨论冶炼工艺规定,精炼期还原渣一般先用焦碳粉还原,后用硅铁粉还原。

但是经试验和实践证明,在第一批渣料中加入硅铁粉是合理的,尤其是冶炼低碳钢时,这样做是非常合理的。

第一批渣料中加入硅铁粉,不仅使脱氧更加完全,而且比用焦碳粉脱氧速度更快,生成的SiO能提高渣的流动性,FeO和其他氧化物被还原的反应是在整个渣的体积内进行的。

故可认为在第一批渣料内加入硅铁粉是合理的。

在低碳钢中硅的脱氧能力较大,钢中硅的增加可使0降低到Si、O平衡的数值。

这表明用硅脱氧生成的SiO很快能进入渣中。

在高碳钢中,由于碳的脱氧能力大于硅的脱氧能力,故改变【Si】量对【O】量没有影响,此时根本不生成SiO。

所以高碳钢无须用硅铁粉脱氧。

8脱氧用铝量的讨论在钢水的凝固过程中,由于选分结晶的关系,母液中的c、O增高。

CO的析出压力可达2个大气压,甚至更高。

析出的CO气泡缠在长大的树枝状晶体中,使钢锭出现气泡,为此必须加入强的脱氧剂。

理论分析和实践证明在钢中加入O18一023的硅,l45山西科技SHANXISCIENCEANDTECHNOLOGY2009年第3期5月20日出版就能防止CO的生成和析出。

如果铝和硅同时加入,就能在更低的硅量下防止气泡的生成。

所以一般成品钢中都有不小于O17的硅。

为了更完全脱氧,在出钢前加入少量的铝,某些情况下还加入钛锆和其他脱氧剂。

铝的加入量是根据精炼时钢水中的氧含量确定的,而出钢前的氧含量是根据C、0实际关系决定的,所以铝的加入量是根据所炼钢种的含碳量确定。

随着含碳量的增加而加铝量降低,这种规定根据上述分析的C、0关系是非常合理的。

工艺上规定的加铝量和含C量的关系见表1。

9结论炼钢过程中氧含量的变化,在冶炼各个阶段其影响因素是不同的。

初炼炉(EBT)期,在其他脱氧元素微量时钢中的氧含量主要决定于钢水中碳的含量,同时也取决于炉底、炉渣、温度及供氧情况。

精炼炉(LF+VD)期,钢中的氧含量主要决定于精炼温度、炉渣碱度及渣中FeO含量,同时也取决于脱氧用铝量。

整个冶炼过程实际上就是控制钢水中的含氧量,氧含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冶炼就能正常进行,否则冶炼就不能正常进行,也无法冶炼出高质量的钢。

表1各类钢加Al量的工艺规范钢中C规格加Al量类别中限()(kgT)0-35O-305O9O030040铸件O9O10参考文献1徐曾启炉外精炼M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19942蒋国昌纯净钢及二次精炼M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3蒋国昌,郑少波,张晓兵,等钢铁冶金及材料制备新技术M北京:

冶金工业出版社,2006InvestigationintheContentofOxygeninSteelSmeltingProcessYaoGuopingABSTRACT:

Basedontheoneyeartestandstudy,thechangingprocessofcontentofoxygenhasbeeninvestigatedinaccordancewiththepointofviewholdbytheexpertconcernedThecontentofoxygeninthesteeliscontrolledthroughthecontrolofthemajorhctomwhichinfluencethecontentofoxygenduringthesmeltingprocessTherefore,thehighqualitysteelhasbeenobtainedKEYWORDS:

contentofoxygen;relationshipbetweencarbonandoxygen;basicity;FeOj坐皇坐jj-k坐生jk坐坐Ije坐Ik誓e业坐坐(上接第142页)ImprovedDesignandApplicationoftheBalancingMechanismofEnginesChengRenjie,FanWenxinABSTRACT:

ThepaperanalyzesthebalanceperformanceofV-eight,withthehelpoftheoptimaldesigntheory,designsanewbalancingaxis,thebalancingmechanismofwhichcanbalancethesecondaryreciprocatinginertiaforceandgreatlyreducetheliftingmomentTheimprovedaxisissmallandlight,itcaneffectivelyreducethevibrationexcitingforceandimprovethevibrationqualityofenginesTheplanwillgreatlyimprovethevibrationcharacteristicsofVeightKEYWORDS:

Vtypeengine;balancingmechanism;reciprocatinginertiaforce;balancingaxis;improveddesign(上接第143页)LandslideControlofJiangxiSlopeofGui-xinHighwayLiuPingjunABSTRACT:

Withexamplesofconstructionlandslides,thepaperfurtherexplainsthattheharmofporewatertoslopesliesinthehorizontalthrustontheslopecausedbytheheightofthewatercolumnReasonabledischargeofundergroundwatertoreleasethepressureofporewaterplaysanimportantroleincontrollinglandslidesKEYWORDS:

landslide;pressureofporewater;landslidecontrol146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