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441588 上传时间:2023-05-01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9.0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生物山东省聊城市中考真题解析版文档格式.docx

【详解】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都能产生种子,A正确;

被子植物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形成果实。

而裸子植物侧柏虽然也产生种子,但它的种子是裸露的,B错误;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都脱离水的限制,C正确;

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根茎叶内都有输导组织,D正确。

【点睛】正确区分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征是解题关键,主要区别就是种子外有无果皮包被着。

4.某生物实验小组做了如图所示的一组探究实验(同种植物),该实验探究的是绿色植物体蒸腾作用的强度与

A.叶片的多少(面积)有关

B.光线的强弱有关

C.环境的温度有关

D.环境的湿度有关

【答案】A

从图中看出,不同组别之间唯一不同的变量是叶片的多少,因此他们探究的可能是叶片的多少与蒸腾作用强弱的关系。

5.下图示植物的叶释放或吸收氧气的量(相对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AB段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

B.BD段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进行

C.C点时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相等

D.DE段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小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AB段,氧气的释放量是定值,表示光合作用没有进行,A正确;

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进行,从B开始氧气的吸收量在减少,开始进行光合作用,CD段氧气释放量大于氧气的吸收量,所以BD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都进行,B正确;

C点释放的氧气为零,表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强度相同,即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相等,C正确;

DE段,释放的氧气大于零,所以光合作用释放氧的量应大于呼吸作用吸收氧的量,D错误。

6.莘县香瓜闻名全国,为提高产量,果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下面列举的措施中,与光合作用无关的是

A.合理密植B.提高大棚内二氧化碳浓度

C.增长光照时间D.夜间适当降低大棚内温度

合理密植是充分利用光照,提高光照作用效率,A不符合题意;

提高大棚内的二氧化碳浓度,是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从而提高光合作用速率,B不符合题意;

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增长光照时间,可以提高光合作用速率,C不符合题意;

夜间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适当降低温度可以降低作物的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无关,D符合题意。

7.我们摄入的食物经消化吸收后,为生命活动提供所需要的能量。

这一能量转换过程发生在人体细胞中的

A.细胞核B.叶绿体C.线粒体D.染色体

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的过程。

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是细胞中重要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能够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细胞的生活提供动力。

8.如图为人的生殖过程示意图,对图中a、b、c、d的判断错误的是(  )

A.a是生殖细胞的生成B.b是受精过程

C.c是胚胎的发育D.d是新生命的开始

睾丸的主要功能是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卵巢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卵细胞、分泌雌性激素,因此a是生殖细胞的生成,A正确;

b表示精子与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的现象叫做受精,精子与卵细胞在输卵管里融合为受精卵,B正确;

c胚胎发育的场所是子宫,C正确;

母体怀孕40周左右,胎儿就发育成熟,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称为分娩,d分娩过程的结束标志着婴儿的诞生,新生命的开始是从受精卵开始的,D错误。

9.2018年5月20日是“中国学生营养日”,本年度的主题是“师生健康,中国健康”。

满足学生六类营养物质的摄入量,是确保身体健康成长的基础。

人体摄入的脂类物质的初始消化位置是在

A.口腔B.胃C.小肠D.大肠

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10.下图为人体内气体交换示意图,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位置应是

A.肺泡B.血管ⅠC.血管ⅡD.组织细胞

人体跟其他大多数生物一样也在进行呼吸作用,而人体进行呼吸作用的主要场所在组织细胞内。

组织细胞把体内的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少部分用来维持体温。

在分解有机物时产生了大量的二氧化碳,因此人体内二氧化碳浓度最高的地方是组织细胞。

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作用是在组织细胞中进行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11.下列有关血液中各种成分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A.血浆具有运输血细胞、营养物质和废物的作用

B.红细胞能够快速分裂产生新的红细胞

C.白细胞能够吞噬病菌,具有防御作用

D.血小板能在伤口处凝血,具有保护作用

血浆的功能是运载血细胞,运输养料和废物,因此血液具有运输功能,A正确;

血细胞是造血干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的,因此红细胞是造血干细胞经过分裂和分化形成的,成熟的红细胞已经没有分裂能力,B错误;

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当人体发生炎症或其他疾病时,血液内白细胞的总数会增加,因此白细胞对人体起着防御和保护的功能,C正确;

血液中的血小板会在出血的伤口处聚集成团,同时血小板破裂所释放的一些物质,能够促使血液凝固成块,这两种情况都可以堵塞伤口而止血。

可见,血小板有止血和加速凝血的功能,D正确。

12.下图为人体某器官处的血管及血液流动示意图,请判断标号2所指的血管是

A.小动脉B.小静脉C.毛细血管D.主动脉

血液由分支流向主干的是静脉,红细胞单行通过的是毛细血管,血液由主干流向分支的是动脉。

因此图中1是静脉,2是小静脉,3是毛细血管。

13.高老师进行常规体检,发现尿液中含有葡萄糖(糖尿),医生诊断为慢性肾炎。

根据你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判断病变的部位应在

A.肾小管B.肾小囊C.肾小球D.肾脏内的血管

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滤到肾小囊中,形成原尿。

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对人体有用的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到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血液里。

原尿经过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剩下的水和无机盐、尿素和尿酸等就形成了尿液。

由于肾小管发生病变,使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发生障碍,导致大量的葡萄糖没有被吸收,另外胰岛分泌的胰岛素能调节人体内糖的代谢,如果胰岛素分泌不足,会造成体内血糖的浓度过高,因而出现糖尿。

14.下面是反射弧结构示意图,对反射弧各部分组成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

B.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都是由神经元的突起构成的

C.神经中枢只位于脊髓中

D.效应器是由神经末梢和肌肉构成的

感受器能够接受刺激,产生神经冲动,A正确;

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都是神经纤维,都是由神经元的长的树突或轴突外面包着结缔组织膜构成的,B正确;

高级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在大脑皮层,低级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以下,如脊髓、脑干等,C错误;

效应器是由神经末梢和肌肉构成的,能够对刺激作出有效的反应,D正确。

15.“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新时期中央政府推行的一系列措施中与环境保护无直接关系的是

A.植树造林、退耕还林B.加大对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罚力度

C.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D.放开二胎政策,改善人口结构

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改善生态环境,A不符合题意;

加大对环境污染事件的处罚力度,从思想上引起人们的注意,唤起人们的环保意识,B不符合题意;

大力开发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项目,有利于实现“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同时解决当前能源危机,C不符合题意;

放开二胎政策,改善人口结构与环保无关,D符合题意。

16.“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救飞蛾”,对“飞蛾扑火”行为的描述,错误的是

A.属于学习行为B.是一种应激反应

C.属于先天性行为D.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

“飞蛾扑火”是生来就有的,不学就会的,由体内的遗传物质所决定的先天性行为。

可见A错误。

17.艾滋病、肝炎、禽流感等许多病都是由病毒引起的,以下对病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活在细菌内的病毒又叫噬菌体B.病毒需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病毒只能生活在活细胞中D.病毒利用自身的物质进行繁殖

生活在细菌内的病毒又叫噬菌体,A正确;

病毒的个体非常小,比细菌还小得多,只能用纳米来表示它的大小,借助于电子显微镜才能看清楚病毒的形态结构,B正确;

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生活在其它生物的活细胞内,C正确;

病毒靠自己的遗传物质中的遗传信息,利用寄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自我复制,而不是利用自身细胞中的物质进行自我复制,D错误。

18.下面四组概念图中,错误的是

A.

B.

C.

D.

生物分类单位由大到小依次是:

界、门、纲、目、科、属、种,其中界是最大的分类单位,种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A错误;

染色体、DNA和基因的关系:

①基因是DNA上有特定遗传信息的片段。

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有显、隐性之分,它们控制的生物性状就有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之分;

②DNA存在于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呈双螺旋结构,是遗传信息的载体;

③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由DNA和蛋白质等组成,DNA是染色体的主要成分,三者的包含关系,如图:

,B正确;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

其中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C正确;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

血细胞有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三种,D正确。

19.每年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国家生态环境部于5月22日在北京举办了主题为“纪念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25周年”的专题宣传活动,并发布了《2018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该书记载的物种直接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基因的多样性B.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C.个体数量的多样性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内涵通常包括三个方面,即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基因(遗传)的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是指一定区域内生物种类的丰富性,《2018年中国生物物种名录》该书记载的物种直接体现了生物种类的多样性。

20.如图阴影部分示蝗虫和青蛙生殖和发育的共同特点,对其共同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有性生殖B.体内受精

C.受精卵体外发育D.变态发育

蝗虫和青蛙生殖都是从受精卵开始的,属于有性生殖,A、C正确;

青蛙的雌雄蛙分别把卵细胞和精子排到水中,精卵在水中结合形成受精卵,这种受精方式称为体外受精;

蝗虫经过交配产生受精卵,体内受精,B错误;

蝗虫的一生经历受精卵、幼虫、成虫三个时期,而且幼虫和成虫的形态结构非常相似,属于不完全变态发育,青蛙的发育过程可以概括为: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属于变态发育,D正确。

21.果农一般用嫁接的方式改良品种,下列有关嫁接优点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利进化B.保持优良性状C.提高产量D.缩短繁殖时间

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没有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一般不会出现变异,不利于生物的进化,A错误;

嫁接属于无性繁殖,是由亲本直接产生子代的生殖方式。

优点是繁殖速度快,提高产量,缩短繁殖时间,有利于亲本性状的保持,B、C、D正确。

22.双、单眼皮为一对相对性状(用A、a字母表示),单眼皮的夫妇生育不出双眼皮的孩子。

一对双眼皮的夫妇生育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你认为孩子母亲的基因型应是(  )

A.AAB.AaC.aaD.AA或Aa

在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过程中,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是杂合体。

因此一对双眼皮夫妇,生育了一个单眼皮的小孩,表明单眼皮是隐性性状,双眼皮是显性性状,这个单眼皮孩子的这对基因来自于夫妇双方,说明这对夫妇除含有一个控制双眼皮的基因外,还都含有一个控制单眼皮的基因。

如果双、单眼皮为一对相对性状(用A、a字母表示),因此双眼皮父母的基因均是Aa,单眼皮孩子的基因是aa,遗传图解如图:

子代个体中出现了亲代没有的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亲代的基因组成一定是杂合体。

23.下列属于生物变异现象的是(  )

A.一只黑狗生了一只花狗B.麻雀和燕子的羽毛颜色不同

C.毛毛虫和蝴蝶有明显的差异D.雷鸟夏天褐色,冬天白色

一只黑狗生了一只花狗,颜色不同体现了亲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A符合题意;

麻雀和燕子不是同种动物,麻雀和燕子的羽毛颜色不同不属于变异,B不符合题意;

毛毛虫和蝴蝶有明显差异,是生物的生长发育现象,不属于变异,C不符合题意;

雷鸟夏天褐色,冬天白色是同一个个体的颜色变化,因此不属于变异,D不符合题意。

24.下面有关对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内容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生物有很强的繁殖能力

B.生物之间为获得食物和空间而进行生存斗争

C.生物为适应环境而产生有利变异

D.不适应环境的生物将被淘汰

达尔文认为,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力,即过度繁殖,A正确;

生物赖以生存的空间和食物是有限的,因此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即生存斗争;

生存斗争包括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的斗争,生物种内的斗争,以及生物种间的斗争,B正确;

不是环境的改变使生物产生有利变异,而是环境的改变对生物产生的变异进行了选择,C错误;

在激烈的生存斗争中,凡是生存下来的生物都是适应环境的,而被淘汰的生物都是对环境不适应的,这就是适者生存,D正确。

25.对于中学生来讲,下列所叙述的生活、学习行为与健康生活要求不相符的是

A.合理膳食,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

B.保持愉悦心情,及时调节不良情绪

C.随温度变化提前服用非处方药,以预防生病

D.参加社会活动,搞好人际关系

对于健康人来说,避免得传染病的最积极的方法是合理膳食,加强锻炼,提高免疫力,A正确;

多参加集体活动、社会活动,搞好人际关系,保持愉悦的心情和积极向上的心态有助于身体健康,B、D正确;

安全用药,才能维护身体健康,生病时,处方药须按医嘱服用,非处方药按使用说明书要求服用,不能随温度变化提前服用非处方药,C错误。

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吃营养配餐;

坚持体育锻炼;

按时作息;

不吸烟、不喝酒;

拒绝毒品;

积极参加集体活动。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

26.下图是被子植物花、受精过程及果实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构成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图一所示的花的结构中,属于雄蕊结构的有

〔〕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图一中标号〔a〕所示的过程称为传粉,其实质是__________散落到__________上的过程。

(3)图二示被子植物的受精过程,即〔7〕_________中的精子与胚珠中的〔〕_________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称为受精。

(4)图三示被子植物的果实,标号〔10〕__________来自于图一中的〔〕__________。

【答案】

(1).

(1)〔1〕花药

(2).〔2〕花丝(3).

(2)花粉(4).柱头(5).(3)花粉管(6).〔9〕卵细胞(7).(4)种子(8).〔6〕胚珠

试题分析:

花的主要结构包括雄蕊和雌蕊,图一中1是花药,2是花丝,3是柱头,4是花柱,5是子房,6是卵细胞;

图二中7是花粉管,9是卵细胞;

图三中10是种子。

(1)花的主要结构是雄蕊和雌蕊,雄蕊是由1花药和2花丝组成的。

(2)图一中a所示的过程称为传粉,传粉是指雄蕊花药中的成熟花粉粒传送到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3)花粉成熟后散落出来落到雌蕊柱头上,在柱头黏液的刺激下萌发长出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进入子房,一直到达胚珠,同时,7花粉管中的两个精子随花粉管的伸长而向下移动,最终进入胚珠内部,花粉管顶端破裂,两个精子释放出来,一个精子与胚珠中的9卵细胞相融合形成受精卵,另一个精子与中央细胞融合,这样的现象称为双受精。

(4)图三中10是种子,它是由6胚珠发育而成。

熟记花的结构,理解传粉受精的知识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7.下面是眼球基本结构与功能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人一般为黑眼睛,“黑眼睛”是指〔〕__________的结构,其内含有平滑肌,能够调节〔〕__________的大小。

(2)当光线进入眼球时,对光线有折射作用的结构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正常情况下,物像在〔〕_________上形成,形成的物像信息由〔〕________传递给大脑,形成视觉。

(4)中学生若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其成因是因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_______曲度过大且不易恢复,使看到的物像模糊不清,这需要配戴__________透镜加以矫正。

【答案】

(1).

(1)〔1〕虹膜

(2).〔2〕瞳孔(3).

(2)〔4〕晶状体(4).〔8〕玻璃体(5).(3)〔6〕视网膜(6).〔7〕视神经(7).(4)〔4〕晶状体(8).凹

观图可知:

1虹膜,2是瞳孔,3角膜,4晶状体,5巩膜,6视网膜,7视神经,8玻璃体。

(1)1虹膜的中央有瞳孔,虹膜中含有许多色素细胞,在这些细胞中所含色素量的多少就决定了虹膜的颜色。

东方人是有色人种,虹膜中色素含量多,所以,眼珠看上去呈黑色,因此被称为黑眼珠;

眼球外膜的后半部分是白色坚韧的巩膜,被称为白眼珠。

1虹膜内含有平滑肌,能调节2瞳孔的大小。

(2)当光线进入眼球时,4晶状体透明,有弹性,对光线有折射作用;

8玻璃体是透明的胶状物质,对光线有折射作用。

(3)正常情况下,在6视网膜上形成倒置的物像,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接受物像刺激,将物像信息转变成神经冲动,然后通过7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视觉。

(4)中学生若用眼不当会造成近视,其成因是[4]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前后径过长,导致物像落在[6]视网膜的前方,使看到的物像模糊不清,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矫正。

28.东阿又称“喜鹊之乡”,每年飞行于黄河森林公园的喜鹊多达几万只。

下面是鸟的标本、鸟的骨骼模型和鸟的部分呼吸器官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观察图一可知,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有:

①身体呈______________,

可________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

②前肢变成_________,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2)观察图二可知,鸟的骨骼与飞行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有:

①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如标号〔1〕所指的骨)内部__________,可__________。

②胸骨有高耸的〔〕________,可附着发达的__________,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3)观察图三可知,鸟有与肺相通的〔〕__________,该结构具有__________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肺内气体交换的效率。

【答案】

(1).

(1)①流线型

(2).减少(3).②翼(4).

(2)①中空(5).减轻体重(6).②〔2〕龙骨突(7).胸肌(或肌肉)(8).(3)〔5〕气囊(9).辅助呼吸(或储存空气)

1翅,2龙骨突,3气管,4肺,5气囊。

(1)观察图一所示,鸟与飞行相适应的外部形态结构特点有:

①身体呈流线型,可减小飞行过程中的空气阻力;

②前肢变成翼,使鸟能振翅高飞或平稳滑翔。

①骨骼轻、薄、坚固,有的骨内部中空,有的骨愈合,能减轻体重;

②胸骨有高耸的[2]龙骨突,可附着发达的胸肌,为飞行提供强大的动力。

(3)观察图三可知,鸟有与肺相通的[5]气囊,主要功能是贮存空气,使鸟类每呼吸一次,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该结构具有辅助呼吸的作用,从而提高了肺内气体交换的效率。

29.请阅读下面材料。

甲型H1N1流感为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病原体是甲型H1N1流感病毒,人群对该病毒普遍易感。

李兵同学出现发热、咳嗽、喉痛、头疼、疲劳等症状,经医生诊断患上甲型H1N1流感。

老师为此立即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①要求李兵同学回家治疗;

②要求学生经常洗手洗脸,搞好个人卫生;

③要求学生经常打开教室窗户通风;

④要求学生上、下学路上要戴口罩;

⑤要求学生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加强体育锻炼;

⑥要求学生不要到人群聚集的场所去;

⑦建议部分体质弱的学生打流感疫苗。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病的病原体结构简单,没有______结构,由______组成。

(2)老师让患病的李兵同学回家治疗,以防止班级其他同学感染此病。

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基本环节上考虑,此时李兵同学应属于______。

(3)在老师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中,你认为属于切断传播途径的有______(填序号),属于保护易感人群的有______(填序号)。

(4)尽管是传染病高发期,但大部分同学没有患病,主要原因除积极预防外,还因人体具有保护自身的三道防线,人体的第三道防线主要有______和______。

(5)接种疫苗属于计划免疫,疫苗能够刺激机体产生一种特殊蛋白质,这种蛋白质叫做______,凡是能引起机体产生这种特殊蛋白质的物质叫做______。

【答案】

(1).细胞

(2).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3).传染源(4).②③(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总结汇报 > 学习总结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