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344289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14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9页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9页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2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一等奖).doc

共10篇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

(1)

-----------------------------------------------------------------------------------------

尊敬的各位评委、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首先,说教材。

教材分析: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认识几分之一。

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重要扩展,无论是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及计算上,分数和整数都有着很大的差异。

认识几分之一是第七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

这部分知识的掌握,不仅可以使学生简单理解分数的含义,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分数和小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材的安排贴近学生的认知特点,而且非常注重情境的创设。

学情分析:

低年级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识具有较强的具体性,概念形成主要依赖对感性材料的概括。

学生在二年级上学期时已经掌握了平均分的意义,能把一些实物图片进行平均分,这为本课的学习提供了感性基础。

根据教材的编写特点和意图,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目标: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会读写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

能力目标:

在动手操作和观察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探究和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数学思考和创新精神。

情感目标:

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进一步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认识几分之一,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教学难点:

理解几分之一表示的具体含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各种图形纸片若干张、彩色笔等。

二、说教法和学法

为了实现确立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情境教学法、演示法、操作法、观察法和讨论法。

通过情境的创设让学生想学、乐学;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过程,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中主动建构数学知识,从而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交流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说教学流程

根据新课标理念,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来组织教学:

1.第一个环节: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程标准》指出:

“数学教学必须注意从学生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参与数学学习的机会。

”因此,新课伊始,我就创设了两个小朋友分水果的情境。

把这些水果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可以得到几个苹果?

几个梨?

几个西瓜?

请你用掌声回答,答案是几就拍几下。

当学生拍到“半个”西瓜时,产生了质疑:

“‘半个’应该怎么拍呢?

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呢?

”从而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种新的数:

分数。

拍掌引入分数,我是参考了吴正宪老师的精彩课堂设计,我觉得这个设计非常巧妙。

首先拍掌能使全班学生注意力快速集中,其次“半个”无法拍掌表示,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新知的欲望。

2.第二个环节:

动手操作,建构新知。

这个环节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因此我精心设计了六个活动来进行教学。

活动1.课件演示,建立表象

几分之一的表象认识比较抽象,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认识“二分之一”时,我利用课件演示并让学生仔细观察:

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的一份是这个西瓜的1/2。

这一半是西瓜的1/2,那么,另一半呢?

也是这个西瓜的1/2。

在这里,我多让几位学生说一说,这个二分之一是怎么得来的?

让学生明白,只要把一个西瓜平均分成2份,其中任意一份都是整个西瓜的1/2。

通过多媒体演示,使学生建立了1/2的表象。

活动2.读写1/2,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

初次认识分数,教师的引领显得尤其重要,我利用课件演示,示范读、写1/2,和学生认识分数各部分名称,再让学生书空1/2,并快速地在本子上写出两个1/2。

这样,学生在读写分数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了分数。

活动3.动手操作,折出1/2。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理解1/2的含义,我设计了这个活动:

你能用一张长方形纸,折出它的1/2吗?

并涂色表示出来。

折好后,让学生举起来,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说一说1/2表示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我有意识地展示学生不同的折法,引发学生思考:

“为什么他们的折法不同,折出的形状也不同,而涂色部分都可以用1/2表示呢?

”学生在观察讨论中发现:

“只要是把一个长方形平均分成了两份,每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1/2。

”在动手操作中,帮助学生实现了1/2从有意接受到自由表达的过程。

活动4.举1/2反例,内化1/2。

我拿着一张圆纸片问:

“同学们,刚才我们认识了1/2,请仔细观察,老师把这张圆纸片这样(随便)撕成了两份,其中的一份是它的1/2吗?

为什么?

”接着出示几道判断题给学生判断,通过正反例子的对比,突出分数概念中相当重要的前提条件——平均分,为以后进一步学习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基础。

活动5.类比迁移,创造几分之一。

当学生认识了1/2,我顺应学生好表现的心理特点,大胆放手,让学生类比迁移,自主创造几分之一,彰显学生的个性。

⑴联想:

你还想认识几分之一?

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对认识分数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

⑵操作:

折纸、涂色,表示出一张纸的几分之一。

⑶交流:

先和同桌说一说:

你折出了一张纸的几分之一?

再全班交流,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展示并说一说分数的含义。

⑷探究:

选择学生作品中不同的图形展示,四人小组合作交流:

这些图形的形状不同,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4来表示呢?

让学生深刻体会:

只要把一个图形平均分成4份,每一份就是这个图形的1/4。

活动6.深入探究,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

在这里,我利用一个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猴子和小猪在一次分西瓜的时候,也想用我们今天学过的分数,它们都想多吃点。

小猴子想:

我太喜欢吃西瓜了,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2。

小猪想:

我肚皮大,吃得多,我要吃这个西瓜的1/4。

你知道,它们俩谁吃得更多一些吗?

为什么?

学生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答案,我不急于下结论。

而是出示以下直观图让学生观察,你能比较这几个分数的大小吗?

看着直观图,学生很快回答:

1/2>1/4>1/8。

你还发现了什么?

假如把这个圆无限制地平均分下去,得到的每一份会越来越?

小。

最后得出结论:

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

那故事中的小猴子和小猪谁吃的更多一些?

学生自然回答,小猴子吃的更多一些。

由学生感兴趣的故事激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有利于学生形成分数的完整概念。

以上六个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动手操作,动脑思考中,深刻体会了分数的含义。

充分体现出数学知识不是教师直接给予的,而是在学生一步步的操作、交流、感受、体悟中动态生成的,充分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只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3.第三个环节:

分层巩固,拓展提高。

在练习环节,我层层深入,设计了写、涂、说、猜四个练习。

写:

你能用分数表示下列图形的涂色部分吗?

涂:

看分数,涂颜色。

以上两题是基础练习题,面向全体学生。

以下两题是拓展提高题,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说:

下面的画面让你联想到了哪些分数?

意大利国旗、西瓜图、柜子图。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只有当数学问题和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结合时,数学才是具体的,生动的、富有生命力的。

利用生活中的事物理解分数的意义,不仅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还培养了学生丰富的联想能力。

猜:

涂色部分会占整个图形的几分之几?

先让学生估计、猜测,再用课件验证。

最后,我让学生说一说做这道题你还有什么发现?

学生可能会说,我发现1/4比1/16大,我发现,平均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等等。

从预设到生成,从估计意识的培养到发散思维的训练,这一道题承载着丰厚的数学内涵。

4.第四个环节:

课堂小结,延伸铺垫

先让学生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让学生自己归纳总结,有利于建立完整的认知结构。

再说一说,生活中还有什么可以用分数来表示的?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可能会说几分之一的分数,也可能会说几分之几的分数,为下一节课进一步学习分数做了很好的铺垫。

四、说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力求图文并茂,重点突出,对整节课的学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纵观整节课,我通过创设情境、动手操作,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投入到观察、思考、操作、探究等活动中,亲历“做数学”的过程。

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倡导的“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喜悦。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

(2)

-----------------------------------------------------------------------------------------

尊敬的评委老师:

大家上午好!

我是x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分数的初步认识”,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法学法、教学设计以及板书设计六个方面说说我的教学思路。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三年级第六单元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主要讲了明白什么是分数,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的分数等知识。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们掌握了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来学习的,它为进一步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和分数的加减运算有重要的铺垫作用。

三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思维敏捷、善于学习,爱好展示,善于发言,课堂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教学活动。

二、教学目标(针对新课标的要求与教材内容,我制定了如下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

2、能熟练地根据图表表示分数,根据分数涂写表格。

  3、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教学重点难点(针对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我确定了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地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以及初步认识分数的含义是重点。

  合作探究理解分数的意义是难点。

四、教法学法(根据本节课教材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采用了如下的教法和学法)

 主要教法有:

创设情境法、启发式教学法、精讲点拨法。

  主要学法有:

自主学习法、小组讨论法、展示探究法。

  设计意图:

课堂上充分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展示探究,充分利用启发式教学,鼓励学生动手、动脑、积极思考,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课堂成为学生展示的舞台,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倡导者和引领者。

五、教学过程(我下面重点说一下具体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首先运用多媒体出示人成长的动画图,人的成长都经过胎儿、婴儿时期,最后发展为成人,大家仔细观察胎儿、婴儿、成人的三幅图片,不同时期头部和其他部位占整个身体的比例一样吗?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通过创设情境,设置悬念,自然导入新课。

(设计意图:

学生对自身的成长充满好奇,有利于激发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并设计问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自主探究一:

仔细观察胎儿时头部占整个身体的多少?

怎样表示?

(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同桌交流交流,教师巡回指导。

经过学生的认真思考和交流,有的学生说:

胎儿时头长占整个身长的一半。

也有的学生说:

胎儿时头部占整个身长的1/2。

读作二分之一。

教师及时鼓励,并板书1/2,强调读法。

接下来教师设计了做一做、议一议的环节,让学生动手、动脑,小组交流讨论。

做一做:

将事先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片和圆形纸片怎样折才能得到整体的1/2?

并涂上颜色。

议一议:

将长方形纸片和圆形纸片随意对折是不是整体的1/2?

  (设计意图:

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用反例强化将整体平均分成两份,突破了教学难点。

  自主探究二:

仔细婴儿时期和成人时期整个身长的比例图,婴儿和成人时的头长各占整个身长的多少?

怎样表示?

为什么?

(教师先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小组讨论,最后班内展示。

  经过学生认真的自学,激烈的讨论,教师让每个小组的代表发言。

有的学生说:

婴儿时头长占整个身长的1/4,因为将整个身长平均分成4份,占其中的一份。

有的学生说:

成人时头长占整个身长的1/8,因为将整个身长平均分成8份,取其中的一份。

教师及时评价鼓励学生。

接着让学生运用长方形纸片折出1/4,涂上颜色,加深理解。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

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几份,任取其中的一份,便是几分之一。

自主探究三:

进一步观察成人时期整个身长的比例图,成年人上身的长占整个身长的几分之几?

怎样表示?

为什么?

(仍然要求先独立思考、在小组讨论、最后班内展示。

有的学生说:

成年人上身占整个身体的3/8。

也有的同学说:

把整个身体平均分成八分,占其中的三分,教师板书3/8。

教师引导学生用线段图表示1/8、3/8。

同时归纳总结分数的意义。

像1/2、1/4、1/8、3/8这样的数都是分数,并且选中3/8,解读各部分的名称和写法,中间的线是分数线,8是分母,3是分子(板书)

 (设计意图:

教师设计了三个自主探究的环节,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贯穿整个课堂,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激活练习,巩固新知

  根据教材的内容,我设计了抢答题和必答题

  

(1)抢答题:

课后自主练习3,明辨是非题(调动学生积极性,巩固只有平均分才能得到分数)

 

(2)必答题:

课后自主练习1(照顾到每个学生,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

  (3)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教师:

将一个月饼分给3个同学,怎样分会比较公平,为什么?

  (设计意图:

一方面巩固知识,另一方面让学生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4、课堂小结,谈谈收获,布置作业

  让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整理知识要点。

既可以巩固新知,又培养学生总结归纳能力。

  作业布置:

(一个题即可)

  六、板书设计

分数的初步认识

1/2,1/4,1/8,3/8…这样的数是分数

3……分子

—……分数线

8……分母

我将重点知识点写在黑板的中间,这样的板书一目了然,形成自己的知识框架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老师!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3)

-----------------------------------------------------------------------------------------

尊敬的各位老师,你们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分数的初步认识》

一、首先我对教材进行简单的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数学领域中第一次接触“分数”这个概念,而且知识较为抽象。

无论从其意义以及读写法都与整数有着很大的差异。

学好这节课才能为今后继续学习分数等有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而我在教学时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能产生分数。

根据大纲的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能力,本节课我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二,说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

学生初步认识几分之一,了解具体分数所表达的意义,会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能力目标:

通过操作,观察,比较,概括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

情感目标:

经历认识分数的过程,体验创造的快乐,感知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对数学产生亲切感,获得成功体验

这样的目标要求,打破了传统概念教学的规律,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情感体验,立足教学目标多元化,能使学生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三说教学重难点

而教学重点是认识几分之一

四,说教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师是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尊循这一理念,我利用故事诱导创设问题情境,采用直观演示法,设疑诱导法,操作发现法。

鼓励学生概括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大胆创新。

有效的数学活动不是单纯的依靠模仿和记忆,而是一个有目的,主动获取知识的过程。

为此我十分重视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让学生学习的方法有:

动手操作法,观察发现法,自主探究法,合作交流法。

五、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五个环节进行教学

首先第一环节:

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我先播放一段录像,师徒四人取经的路上遇到一大桃园,唐僧要把4个桃子分给悟空和八戒,应该怎么分比较合理?

(这地方强调平均分并且板书)每人2个:

如果是两个桃子平均分给他们两人?

每人分几个?

1个,如果只有一个桃子要平均分给他们两个人,每个人能分得多少呢?

一人一半,一半应该哪个数来表示呢?

让学生体验分数产生的必要性,自然揭示课题:

分数的初步认识

(我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熟悉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分别呈现出整数2,1,很自然由一半引出分数的这种必然性,引发学生思考,到底一半用哪个数来表示呢?

点燃学生思维的花火,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为后面的学习做了良好的铺垫。

第二个环节:

动手实践,自主探究

在这个过程中我分了四步:

第一步:

动手操作,认识二分之一

我让学生拿出自己准备好的圆形纸片,长方形纸片,绳子找出它们的另一半?

(让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物体的另一半)学生对各种图形折法进行演示,以圆为例把圆平均分成了2份,每份是这个圆的一半,也就是这个圆的二分之一,引导学生完整地表述二分之一的含义。

通过几个学生的复述和齐说,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整地表述。

在理解含义的基础上,我进行了写法教学。

接着让学生任选一个图形,和同桌说一说二分之一的含义,并写上这个分数。

再次进行巩固和强化,同时也把主动权还给学生。

(设计意图:

通过折一折、说一说,加深学生对二分之一的理解,把分数的写法教学和分数的含义相结合,使两者进行巧妙融合。

为后面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步:

合作交流,感知四分之一

我要求学生把小组里圆形平均分给4个同学,并将名字写在自己的1份上,让学生汇报自己分得了多少(这样的设计,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他们自己动手分圆形,体验自己分了多少,在相互合作中去感悟,去比较,去解决新问题,将学生提升为学习的主人)展示并让学生熟练读四分之一。

我再次出示活动要求:

动手折一折正方形,找一找它的四分之一,找到后,涂上颜色,并写上这个分数。

学生有很多不同的折法,贴在黑板上,让学生观察,比较,认识到:

虽然它们的折法不同,但是都是被平均分成了四份(这样的设计,展示小组合作的作品,为学生提供展示自我,体现个性的良好时机,使学生的观察,思考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

第三步:

结合实际,认识其它分数

在认识了二分之一和四分之一后,在我的引导下,学生还说了其它的几分之一,如八分之一等,然后让他们根据生活中的现象说一个分数,同时我也出示生活中常见的图片,让他们找一找分数。

(这样加深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同时也加强了对分数的理解)

第四步:

知识链接,比较大小

在这里我设计了八戒和悟空分吃西瓜的场景,也想用今天学到的分数,悟空想吃西瓜的二分之一,八戒心想自己肚子大,吃得多,要吃西瓜的四分之一,到底谁吃的多?

为什么?

(我选择这个故事情境,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情趣,点击学生的思维,让思维的火花再次碰撞,有助于学生积极主动的去观察,比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体会到:

同样大的图形,分的份数越多,每一份反而越小)

第三个环节:

分层练习,寓学于乐

练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的重要手段。

练习设计分为三个层次的练习,基础题,发展题,开放题

首先,判断一些图形的涂色部分能否用分数表示?

如果能请写出这个分数,让学生再次明白只有平均分才能用分数表示,没有平均分是否可以通过转化变成平均分。

接着看分数涂颜色,通过比较不一样的涂法,检验学生对每份的含义的理解。

 

第五个环节)课堂总结、课后延伸

课后延伸环节,我要把3个桔子平均分给2个小朋友,学生分出来的结果是一人可以分到一个半,然后我说一个半该用哪个分数表示呢,让学生明白今天只是初步认识了分数,分数王国里还有很多分数等着他们去认识,一下子就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同时让他们带着问题走出课堂。

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具体说明,希望各位老师提出宝贵的意见,谢谢!

《分数的初步认识》说课稿范文(4)

-----------------------------------------------------------------------------------------

一、教材认识

“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掌握一些整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从整数到分数是数的概念的一次扩展,又是学生认识数的概念的一次质的飞跃。

无论在意义上,还是在读写方法上,分数和整数都有很大的差异。

因此教材将分数的知识分段教学,本课是“初步认识几分之一”。

它是认识几分之几的基础,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核心”,也是整个单元的起始课,对以后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此,这节内容应借助教具演示和学生所熟悉的具体事例,通过演示和学生操作,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的分数的具体含义,让学生体会到分数来源于生活,而且是在“平均分”的情况下才产生分数。

数学新课标对这一部分知识的要求是:

初步认识分数——几分之一,会读、写简单分数,初步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和教材特点,本节课我确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几分之一,理解几分之一的含义,会读、会写简单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直观演示、观察、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途径与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分数来自生活实际的需要,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点:

理解分数的含义,初步建立几分之一的概念。

难点:

理解分数的含义。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的学生,他们已具有一定的整数知识,在生活中也常常会遇到一些不能用整数来表示的量,虽然他们在生活中能理解一半和一半多的概念,但只能模糊地来表示某些量。

初学分数,由于分数这一概念比较抽象,与整数有很大的差异,因此,学生初学分数会感到困难。

针对这些情况,我采用了:

情景教学、演示、引导等方法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获取知识,达到最终的学习目的。

学法:

主要采用了自主探索,动手实践,观察发现,合作交流等方式,使学生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学习。

手段:

学生通过分、涂、折、说等手段辅助教学,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从而达到帮助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目的。

二、教学环节

这节课我安排了四个环节: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体验分数的产生

课一开始,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景:

同学们知道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是什么日子吗?

(中秋节)在一个中秋节的晚上,妈妈准备了一个大月饼平均分给彤彤和弟弟两人吃。

怎样分才能让两个人都满意?

(我提出这一问题目的是给学生建立“平均分”这一概念。

通过平均分每人得到了一个月饼的一半(板书:

一半)“一半如何表示?

”在这里我先让学生用喜欢的方法表示一半的意思,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想象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探索欲望。

通过汇报交流,最后得出“一半”不能用整数来表示,于是就产生一种新的数——二分之—。

这个数我们就把它叫做分数。

(板书:

分数)紧接着介绍分数的读写法和各部分名称。

板书:

1…分子

写作:

——…分数线

2…分母

读作:

二分之一

(在这个环节里,引出“一个月饼2个人平均分”,结果应如何表示的问题,在问题与旧知的冲突中,学生激起了对新知浓厚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分得的结果不能用整数来表示,认识分数的认知需求得以产生。

(二)动手操作构建新知

在这个环节里面我安排了三个步骤,分别是:

1、深层理解二分之一

理解二分之一的含义是认识其它几分之一的基础,必须让学生形成二分之一的表象。

但理解分数的含义又是本节课的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在认识二分之一时,出示课件:

再次演示平均分一个苹果的动画,学生初步认识“平均分”,理解图中的几份数和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自然科学 > 物理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